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精选教育文档
《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以惠州学院为例
第40卷第6期2020年12月惠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Vol.40.No.6Dec.2020《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以惠州学院为例罗辉1,张驰2,杨水平1,李思彦1(1.惠州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2.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广东惠州516007)摘要:惠州学院开设的《高等数学》课程基于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念,以惠州学院建设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目标为导向,设计了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教学模式,形成了惠州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特色.积极探索《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适合地方院校的《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目标,给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设计出《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时教学设计.关键词: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OBE理念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34(2020)06-0121-05DOI:10.16778/ki.1671-5934.2020.06.022《高等数学》是理工、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是培养造就高层次专门人才所需数学素质的基本课程.高等数学课程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以及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学生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来自实际中问题的能力,正确领会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高等数学课程基于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念,以惠州学院建设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目标为导向,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教学模式.《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OBE (Outcomes-based Education)专业认证理念为指导,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课程思政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积极践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注重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各专业的应用点相结合,加强高等数学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积极探索《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适合地方院校的《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建设目标,总结高等数学课程的主要特色,给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思路,设计《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时案例.1《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目标课程建设目标:本课程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基础,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工具对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数学建模的能力.2《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如下:课前翻转,利用学习通平台,精心设计预习任务,制定导学案,提供电子资源,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线下课堂,问题探究,通过生生、师生互动,搭建知识架构,理顺重难点,答疑解惑;课后通过作业、知识拓展、测验、话题讨论巩固所学,使学生知识内化,螺旋上升[1].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多元化过程考核方式和生生、师生互动形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课程目标.《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收稿日期:2020-08-24基金项目:惠州学院教学成果培育项目(CGPY2017004)作者简介:罗辉(1964-),女,广东普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特殊函授论,E-mail:****************2020年第40卷惠州学院学报图1教学设计流程3《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时教学设计案例课题:泰勒级数[2]3.1授课对象及其特征分析授课对象是惠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一年级学生,教学班级规模90人;具有中学数学和微积分的基础,掌握基本初等函数性质和泰勒公式;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大部分同学对数学有很好的兴趣,少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3.2教学知识点分析重点:使学生掌握泰勒级数的定义,熟练泰勒级数的构造,能够写出一些常见函数的泰勒级数和麦克劳林级数,了解用多项式逼近函数的思想方法.关键:泰勒公式,用多项式逼近函数.难点:学生难于理解用多项式逼近函数的思想方法,使用数形结合的可视化方法解决难点.3.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用多项式逼近来研究函数方法,借助数学动图,采用数形结合和可视化思维,直观揭示多项式逼近函数的思想方法,通过对多项式在某点的计算实现求函数的近似值的目的.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提出e 是什么?怎么求?由问题驱动,推出用多项式逼近函数的研究函数的思想方法;启发为主,分散难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教学目标2: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提升直觉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和数学建模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目标3: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和训练,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高尚的科学观、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崇尚科学思维与求实的作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3.4教学策略与教学流程教学策略:问题驱动教学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提出e 是什么?怎么求?由问题驱动,推出用多项式逼近函数的研究函数的思想方法;启发为主,分散难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教学流程:展示概念的形成及抽象过程,有机融入课程思政.《高等数学》课时教学流程见图2.图2课时教学流程图突出概念的产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过程,重点探究为什么要引入泰勒级数这个概念及引入泰勒级数概念的合理性.通过求e 的近似值的思想方法,抽象出一般函数用多项式逼近,当项数越多则多项式与函数重合度越高,最终合理引出泰勒级数的概念.通过案例的方法,利用几何画板,观察多项式一步一步逼近,得到当1x =时e 的近似值;课件制作理念先进,版面设计简洁,以动图演示的方式刻画多项式逼近函数的过程,形象直观.介绍自然常数e,有机结合欧拉公式,展示数学公式美并适时介绍数学家欧拉,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据统计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写下了886本书籍和论文,他在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对数学的研究,在失明后的17年间,他还口述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这种孜孜不倦勤勤恳恳的治学精神,崇尚科学思维与求实的作风对于··122第6期罗辉等:《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同学们培养高尚的科学观、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崇尚科学思维与求实的作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有着极大帮助.高等数学教学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以学生中心,把学生的价值塑造作为课程教学首要的育人目标.3.5《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时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教学活动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和前提.根据课程整体设计原则和本课时具体教学要求,课时设计见表1.表1课时设计课前翻转自主学习线下课堂问题探究1)线上自主学习在学习通上布置课前学习任务,线上复习泰勒公式,掌握泰勒多项式及拉格朗日型余项的构造,预习泰勒级数的概念.1)课题引入课题:泰勒级数的概念教学目标:泰勒级数的概念2)知识回顾,温故知新复习泰勒公式()()()n nf x T x R x=+3)创设情境,问题驱动提出两个问题:第一:e的近似值怎么得来?第二:是否有与()xf x e=图像长得差不多的一个多项式?4)探究学习,形成概念例1:写出函数()xf x e=在00x=处的n阶泰勒公式.动图展示在00x=附近用多项式对()xf x e=进行逼近.教师精心设计预习任务,制定导学案,给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体系,明确教学目标,标识重点难点,分解知识点并录播成微课,提供电子教材和课件,学生借助学习通APP,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教学目标上.带着目标学习,注意力指向明确,有的放矢.提出思考题:怎么求函数的近似值?泰勒公式的意义:使用多项式估计()f x在0x附近的值.用多项式逼近函数,借助多项式的容易计算、求导和求积分的特性,可以容易实现求函数的近似值.求e的近似值.从泰勒公式切入,当0,得到近似公式:234111112!3!4!!x ne x x x x xn»++++++当1x=得到求e的近似值公式.1111112!3!4!!en»++++++介绍融合e,π的欧拉(Euler)公式:i e10p+=欧拉公式是自然常数e的数学价值的最高体现.它就像圆周率π和虚数单位i,e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常数观察在00x=附近多项式对e xy=进行逼近,明确观察对象:两条曲线的重合度,由具体到抽象得出观察小结:1)求近似值的方法:由多项式逼近函数.2)近似值的精确度由多项式项数决定,误差由拉格朗日余项算得.3)通过案例的方法,以动图演示的方式展示泰勒多项式一步一步逼近e xy=,刻画多项式逼近e xy=的过程,抽象出函数用泰勒多项式逼近,当项数越多则多项式与函数重合度越高,最终引出泰勒级数的概念.体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目标指向明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驱动,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求近似值?转化的思想,用多项式这个简单的函数逼近一般函数达.培养抽象、转换、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自然常数e相关知识介绍,拓展学生眼界,体会数学美.介绍数学家欧拉,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在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对数学的研究,在失明后的17年间,他还口述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崇尚科学思维与求实的作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在教学中适当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能用实践与认识,对立与统一,运动与变化等辩证法思想来探究数学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能够克服困难,勇于追求新知的良好思维品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达成目标··1232020年第40卷惠州学院学报课后巩固螺旋上升5)明确概念,熟练定义泰勒级数的概念:如果()f x在点0x的某邻在0处的泰勒级数,x=,泰勒级数称为麦克劳林级数.6)课堂练习写出函数()sinf x x=的麦克劳林级数.7)课时总结泰勒级数本质上就是为了在某个点附近,用多项式函数替换其他函数.1)作业:教材P202,Ex.1-3;2)知识拓展:线上观看微课视频:自然增长率e(5).mp4、高等数学超星课程资料https:///coursedata/toPreview?courseId=204828250&dataId=239879337&objectId=3c1efd8a0adb941e4e3ff5164d66161e;3)补充学习纸质参考书: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七版)(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由第4步观察得到:如果函数存在任意阶导数,则泰勒多项式就变成了级数.顺理成章引出概念.使学生掌握泰勒级数的概念,熟练泰勒级数的构造,能够写出一些常见函数的麦克劳林级数.重点探讨了为什么要引入泰勒级数,解决了引入这个概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问题.展示抽象、类比、转换、数形结合及可视化等思想方法.探讨了大学课堂是传授思想方法重要还是传授知识重要.适时介绍欧拉公式,有机融入课程思政.()(0)nf的取值依次循环地为0,1,0,-1,…,于是得级数35211(1)3!5!(21)!nnx x xxn---+-+-+-.用形式简单的多项式来近似在0x邻域内的函数,展开项越多近似程度越高.使学生掌握用多项式逼近来研究函数的方法.加强课后作业及课后阅读,拓展课内知识,组织数学思想讨论,通过思维导图和学习笔记内化知识.教师综合学生课前预习答题情况、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表现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层次化学习指导,在微信和学习通上及时答疑解惑.通过数形结合的可视化方法培养观察能力,直觉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提升直觉能力和想象能力、自学能力及数学建模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及反思能力.反思:大学课堂是传授思想方法重要还是传授知识重要.展现了抽象、类比、转换、数形结合及可视化等思想方法.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泰勒级数的概念在书上仅仅几行字,一个公式,怎么讲好这个貌似简单的概念,思考了很久.研究e的计算过程有什么意义?泰勒级数可以做什么比直接求泰勒级数重要得多.让学生不仅仅知道什么是泰勒级数,这个不难,给出定义即可,更想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引入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续表1)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达成目标4课程的特色与创新高等数学课程在惠州学院开设已有40余年历史,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教学团队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注重优化和提炼课程特色元素,通过实践与反思,继承与发展,逐渐形成课程的鲜明特色.4.1课程覆盖专业广,影响范围大,示范效应强,课程建设初显成效高等数学课程是理工、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课程覆盖专业广,2019年惠州学院有30个专业开设高等数学课,选课学生逾3000人.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对校内公共课有示范效应,同时对同类院校同类课程有较强的示范效应.用“动态”的方法教授高等数学.高等数学教学切实抓住3个基本问题:课程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基本思想是什么?基本联系是什么?以教学目标为纲,纲举目张.结合教学内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原则,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展开教学.4.2多元化的实践能力培养,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124第6期罗辉等:《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为抓手,注重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各专业的应用点相结合,加强高等数学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以竞赛为平台,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通过校内协同交流和问卷调查,加强高等数学与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各专业课程的融合,取得良好效果[3].4.3专业认证理念下系统设计教学模式,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惠州学院已经有两个专业获得工程认证,五个专业正在进行工程认证.在专业认证理念下,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结合有效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案例荣获广东省第三批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课程类)二等奖.4.4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始终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以学生中心,把学生的价值塑造作为课程教学首要的育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积极撰写思政案例,努力构建、科学设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认真探索如何结合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立场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参考文献:[1]姚雪迎.“互联网+课堂”信息时代翻转式教学模式浅析[J ].北京教育(高教),2020(2):52-54.[2]罗辉,庄容坤.高等数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3]王海青,陈益智.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下“合作与实践”体系的重建与实践——以惠州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J ].惠州学院学报,2020,40(3):118-123.【责任编辑:裴蓉蓉】Practice of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 of Advanced Mathematics——The Case of Huizhou UniversityLUO Hui 1,ZHANG Chi 2,YANG Shuiping 1,LI Siyan 1(1.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Big Data Science,Huizhou University;2.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Huizhou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Huizhou 516001,Guangdong,China )Abstract:The "Advanced Mathematics"course offered by Huizhou University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OBE (Outcomes-based Edu-cation),which is guided by the orientation and goal of Huizhou University to build a regional high-level applied university.The course insists on a student-centered,output-oriented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which def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er mathematics curriculum of Huizhou University.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methods of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 of "Advanced Mathematics"for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a suitable construction goals for lo-cal colleges "Advanced Mathematics"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to give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design concept,and to provide an example of "Advanced Mathematics"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Key words:Advanced Mathematics;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outcomes-based education··125。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蓝墨云班课是一种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借助于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体验和资源支持。
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蓝墨云班课可以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是老师以讲解为主,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
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打破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渠道和方式。
通过蓝墨云班课,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观看视频、听讲解等方式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在线上进行互动学习和讨论,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蓝墨云班课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传统的教学资源有限,而蓝墨云班课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到各种学习资料和教学视频,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
而且,通过与线上同学的交流和互动,学生还可以获取到更多的学习经验和思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蓝墨云班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或者其他原因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和互动,而蓝墨云班课可以为这些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自由和宽松的学习环境。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上的群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来,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学生的网络环境不稳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
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这种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支持。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教育领域中比较流行的一个教学模式,该模式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进行融合,旨在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以下是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的一些介绍。
一、教师角色转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转变为主持人,而非传统的授课人。
教师需要组织学生的在线学习活动,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混合式教学方案,辅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在该模式下,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协调学生的学习行为,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二、提高教学效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和网络环境中均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同时,该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三、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包括不同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水平。
在该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主选择,进行线上或者线下学习。
对于学习速度较快的学生和有自学能力的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对于一些能力较弱或者学习能力有限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线下学习进行强化和加强。
四、节约资源成本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节约教学资源成本,降低教育的成本。
通过线上教学,可以节省教学场所,减少教学设施和设备的需求,同时也能节约教材等教学资源成本。
此外,该模式也具有时空上的优势,可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可达性,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总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近年来的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施该模式时,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资源成本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调整,进一步提高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和实际应用效果。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在介绍了背景和研究目的,以及该研究的意义。
在详细介绍了蓝墨云班课的特点,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实践,最终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论部分包括实践启示、未来展望以及总结思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体验。
未来将继续探索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效果评估、教学经验总结、实践启示、未来展望、总结思考。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线上教育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教师们开始探索如何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旨在探索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经验,以期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通过对教学模式的设计、实践效果的评估和经验总结,了解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促进教学效果和创新中的作用,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和实践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蓝墨云班课在线教学平台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如何有效利用这一平台提升教学品质;2.设计适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加强线上线下教学的互动与衔接;3.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评估教学效果,为未来教学改进提供参考;4.通过本研究的探索,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为教育领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实践经验和思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改革的进步。
1.3 研究意义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则是教育革新的重要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线上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线上教育逐渐融入到传统的线下教育中,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传统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了线上教育的优势,又保留了线下教育的人性化特点,成为一种可以提供更丰富学习资源和更开放学习方式的教育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授课为主体,通过网络课程管理系统、教育软件等辅助工具,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通过线上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帮助学生独立学习,并通过线下教师引导和辅导的方式,及时解答问题、提供指导,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
首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传统的线下教学中,学生只能依靠教科书和讲义进行学习。
而线上教育平台可以提供更多种类、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如课件、视频、练习、案例分析等,使学生能够多样化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供更开放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往往是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时间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学习资源和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可以提供灵活的互动方式。
在线上平台上,学生可以与同学、教师进行实时互动,通过讨论、问答、作业提交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而在线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线上教育平台的使用可能存在技术问题,学生和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才能顺利使用。
其次,在线下教学中,大班教学模式往往难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需要更多的教师资源和教学管理,以保证教学质量。
此外,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和学生需要在两种教学模式之间灵活切换,保证教学的连贯性。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种趋势。
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即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所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将传统的面授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采用线上技术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它通过线上课程建设、线上练习、线上互动等方式达到教学的目标,同时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1.课程设计采用蓝墨云班课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将线上线下课程融合处理,课程内容包括概念性知识,技术性操作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践操作。
课程的设置有与之相对应的线上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加深印象,并加强实践。
“学在线下,练在线上”,线下教学中的知识体验与实践操作可在线上实现,为线下教学做好铺垫。
2.任务分配针对课程主题和教学目标,我们进行任务分配,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鼓励学生进行互助学习并积极参与。
针对团队活动,需要组织学生自觉分工、互相配合,及时沟通交流与互助方案的改进。
倡导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和自我学习的能力的提升,以便帮助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的提升。
3.线上教学的开展课后通过蓝墨云班课开展线上学习,学生自主练习知识点,并进行自我评估和互助评估,促进问题的互动交流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在教学应用中,经过调查、访谈、学习表现以及测试等多个因素的评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教学实践中,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了最先进的网络教学技术,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增加了学习和交流的渠道,提高了教学成效。
学生在学习中有明显的优势,他们可以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并在团队合作中更深入的了解课程主题。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发布时间:2021-09-23T01:14:29.30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4期作者:周嵩琳[导读] 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传播工具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中。
周嵩琳皖南医学院摘要: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传播工具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中。
随着疫情期间对学校线下教学造成的诸多限制,线上教学成为对“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疫情应对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将探讨后疫情时代下这种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必要性,并思考如何通过实践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实践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地同时为现代教育方式带来新的思考,教育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突破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融入数字化学习生态,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兴国、人才强国,是时代给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探讨如何有效的结合互联网技术,最大化地突破空间限制,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目前教学改革的关注点。
为此,诸多高校探索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在疫情这一特殊教育环境中更是得到极大的响应。
随着进入后疫情时代,探讨如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深入贯彻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也受到重视[1]。
一、教学的现状(一)单一线下教学的弊端逐渐凸显线下教学即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主动与被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严格根据课程教材与讲义,将知识点主动向学生传授。
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授课质量,并保证授课的连贯性,并能够在课堂上收到学生及时反馈,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短期内能够有效地保证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取得显著的成效[2]。
然而,线下教学授课时间及授课地点固定,机动性较低,面向人群相对较少。
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授课内容,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过于枯燥的教学模式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性及对知识运用能力。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学理念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理念。
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有机结合,兼顾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而线上教学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辅助工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贯穿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线上线下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实施步骤
在实践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时,需要明确实施步骤。
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设计和规划,明确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和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行个性化设置。
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充分利用线下教学时间,进行知识点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
教师需要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发布学习资源和任务,组织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线上线下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可能会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趋势。
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理念,规划实施步骤,评估实践效果,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管理者和教育部门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支持和资源,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相信随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课堂教学:在传统面对面教学中,运用线上平台,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展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线上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后复习:通过线上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回看课程资料,进行复习和巩固。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线上作业、测验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 调整教学策略。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 优势
1、教学资源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教学资 源,实现最优配置。在线上,学生可以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如视频、音频、 电子书等;在线下,学生可以参与面对面的课堂讨论,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 交流。
2、提高学习效果: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课堂学 习和课后复习中得到全方位的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提高学习效果。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 索与实践
目录
01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模式的内涵
02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模式的实践
03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模式的优势
四、线上线下混合式
04 教学模式的挑战与对 策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 成为教育领域的一种重要趋势。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充分 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次演示将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模式的实践与应用。
总之,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更 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谢谢观看
参考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结合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种 新型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充分发挥了线上教学的优势,也充分 考虑了线下传统教学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一种更为完善、更加适应新时代教育 需求的教学模式。本次演示将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
“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摘要: 本文简述了“混合式”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开展“混合式”教学法所需的前期准备,以及保证“混合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的措施。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实践一、“混合式”教学法的概念“混合式”教学法多采用在线课程+线下教室进行混合教学,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无缝衔接,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学方法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线上”教学不是“线下”教学的辅助作用,也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活动;二是“线下”教学不照搬原有的传统课堂,但要总结以往“线上”教学,学生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进一步开展更深层次的教学活动;三是要把“线上”和“线下”课堂很好地结合起来,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破解”教育,使学生被生动有趣的网上课前任务所吸引,具有好奇心和知识性。
想在课堂教学中学习。
二、怎样开展“混合式”教学(一)线上有资源,网络资源建设必须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
充足的网络资源是“混合式”教学的有力保障。
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书籍等,查阅大量的资料和练习,既能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又不脱离教材知识的典型案例,或生动有趣的视频和故事,加入到课前任务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下一步的课堂教学。
教师网络资源建设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网络技术问题,还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真正深入开展课前准备工作,总结和完善现有教学资源,不断更新知识,增加适应职业教育需要的新实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专业需要,精简知识点,更新习题库等,才能真正改革传统教学。
(二)线下有活动,为了进一步测试网络知识的效果,学生在网上完成课前任务,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通过在线平台数据统计,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在线下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可以简单介绍基本概念,更有针对性地讲授重点和难点。
线下课堂设有“课堂示范”等环节,让学生通过PPT或课堂口头介绍,展示课前预习中掌握的基本知识点。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而在当前的疫情背景下,线上教育更是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一的线上教育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混合式教育模式则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蓝墨云班课则成为了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围绕着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展开讨论。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混合式教学模式,即Blended Learning,是指将线上教育和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旨在整合线上和线下的资源,最大化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具有灵活性和个性化学习的特点,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目标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同时又能借助线上教育的便利性和资源丰富性,克服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
二、蓝墨云班课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蓝墨云班课是国内领先的在线教育平台,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和资源支持。
其在线课堂功能可以模拟传统面对面的教学场景,实现老师和学生的实时互动。
蓝墨云班课还具有信息发布、作业布置、教学资源共享等功能,可以有效地支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教师可以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布置线上作业,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提交作业和进行互动讨论。
这样一来,教学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整合和共享,教学过程也得到了更好的记录和跟踪。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在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同时也要合理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教学功能。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 教学内容设计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对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至关重要。
在蓝墨云班课上可以上传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文档、视频、PPT等。
这些资源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发布。
2. 互动教学模式蓝墨云班课具有非常便捷的在线互动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发布话题、在线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互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定义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它既包括传统的面对面授课,也包括线上课程的学习和交流。
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1. 灵活性强: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化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学生既可以在学校上课,也可以在家通过网络学习和思考,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差异。
2. 效果显著: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
1. 构建学习平台:为了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落实,学校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学习平台。
这需要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一个集课程资料、学习资源、在线交流和学习评估为一体的学习平台。
2. 教学手段创新: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手段,比如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在线讨论和实验研究等,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3. 学习资源整合:为了有效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校需要整合和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实验设备以及教学人员等,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
4. 教学评估改革: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也要随之改革。
传统的考试评估方式可能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尝试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质量、项目成果、小组讨论等,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4. 线上线下互动: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线下的互动尤为重要。
学生既可以通过线上课程学习,也可以通过线下实践和互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也需要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解决学习问题。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将为教育教学领域带来深刻的变革。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行业也在逐渐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将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打造一种融合了传统教学和现代科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认可。
本文将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定义所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内容的发布和学生的作业批改,同时还可以通过线下的课堂教学进行重点知识点的讲解和互动讨论,实现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整合。
1. 增加教学资源的多样性。
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教师可以上传各种教学资源,比如课件、视频、音频等,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查阅和学习。
这样一来,教学资源就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的学习安排。
2.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线上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作业和自主学习,通过互联网资源进行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而在线下课堂上,学生可以参与各种讨论和互动活动,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生作业的批改和个性化辅导,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质量。
1. 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扮演的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更多地担任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 设计线上线下教学内容。
在实践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符合线上线下教学特点的教学内容。
可以将课堂上的重点知识点和难点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进行预习和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梳理和问题解答。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PADQST)的探索与实践--以心理学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
总 建构知识地图(S)结ຫໍສະໝຸດ 反 思综合检测(T)
评
价
拓展学习(A)
PADQST 模式
讲授(P) 独学(A) 讨论(D) 答疑(Q) 建构(S) 检测(T)
精讲留白(P)
自主学习(A)
知 识
基础讨论(D)
初 级
答疑解惑(Q)
建 构
基础检测(T)
案例讨论(D) 答疑解惑(Q) 拓展精讲(A)
知识创新应用
图 1 PADQST 教学模式
虽然知识初级建构阶段的目标定位在低阶目 标达成,重在学生接受、理解新知识,但是,学习过 程上依然发现学生有浅层学习与深层学习的不同 表现,有些学生敷衍了事,有些学生能真正投入思
窑92窑
考,区别在于学生的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水平不 同。其中,行为投入主要体现为学生与教学材料之 间的积极的深度交互;认知投入侧重于反思与元认 知的激活。也就是说,混合式教学知识初级建构依 然有深层次学习的特征,核心在于认知交互与元认 知策略的应用。那么,如何激活知识初级建构阶段 的深层学习的发生?团队教师建构了一个问题生成 策略,借鉴了张学新对分课堂的“亮考帮”模式,引 导学生使用信息选择、复述、精加工、组织等认知策 略和元认知策略(含计划、监视、调节),促进学生与 教学材料发生积极的认知交互行为、促进学生运用 积极的元认知策略,从而导向积极的情感投入、行 为投入和认知投入三个方面,促进深度学习的生 成。“亮考帮”策略中的“亮”,即为“亮闪闪”,个人在 这节学习中获得的启发、感悟或者联想“;考”,即为 “考考你”,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自己会但觉得别人 可能有困惑的地方“;帮”,即为“帮帮我”,以问题的 形式提出,自己不会的或者有迷惑的地方。“亮考 帮”问题生成策略,既是一个学生自我提问策略,又 是一个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工具。已有研究显示,自 我提问是一种促进阅读理解的认知策略[8],也被用 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9],同时提出问题 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构成要素,可以引发学生的新的 有价值的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活动[10]。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新的教育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青睐。
本文将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势,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简称“混合式教学”,是指在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辅助和延伸。
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灵活性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安排进行学习,不再受到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地点限制。
2. 个性化定制: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任务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互动性强:线上教学平台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方式,包括在线讨论、作业提交、实时答疑等功能,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更多互动和交流。
4. 资源共享:线上教学平台上可以发布各种学习资源,包括课件、视频、文章等,这样就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较传统的纯线下教学模式具有许多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教学效率:线上平台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可以更好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通过线上平台,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学习和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促进教学创新:线上平台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能够促进教学的创新和多样化。
4. 促进教学资源共享:线上平台上的资源可以为全校师生共享,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动。
在上述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之后,我们将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探索和实践这种教学模式。
1. 教师线上课程设计: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实际情况,设计线上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例如创建在线讨论、发布课程作业等。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深入了解蓝墨云班课
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线上课程学习,同时还可以随时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了“线上”这一优势。
在教学资源方面,平台上拥有大量的在线教材和课件,资料齐备,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快速掌握相关知识点。
1、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解决了传统课堂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2、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
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比如视听、阅读、测试等,提高学习效果。
3、互动和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实时互动和线下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增进交流和体验。
1、线上课程教学与线下实践相结合
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和测试。
然后,在线下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以便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线上实时互动和线下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完成教学目标。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交流与反馈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惑,老师需及时进行回答和解答。
同时,学生也需要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以便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四、结论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证明了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优势和实用性。
通过该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给老师更多的授课选择和教学方式,以便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因此,对于今后的在线教育发展,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会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和老师的选择。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教育领域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新兴的线上教学模式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探索一种既融合了传统线下教学的互动性和现代线上教学的便捷性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为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于教育教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混合式教学能够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灵活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混合式教学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使教育教学与时俱进。
混合式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和优势,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而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蓝墨云班课的介绍,了解其特点和功能,为后续的研究做好铺垫。
概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深入探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与劣势,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拟定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线上教学特点的剖析,分析其适用范围和实际应用效果,挖掘其学习方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通过对线下教学特点的讨论,探究其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为线下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有益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旨在探索出基于蓝墨云班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最佳实践路径,为未来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发布时间:2022-03-28T02:32:03.632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月总第385期作者:张慧坤[导读] 让学习过程从课堂、图书馆等断点式的学习活动真正走向“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连续体。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现代化的科学与技术的持续发展,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为教育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空间。
最近两年我国高职院校基本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课堂当中。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分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有力推动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发展,充分应用线上优质课程实施翻转课堂,融合课堂互动和在线互动,让学习过程从课堂、图书馆等断点式的学习活动真正走向“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连续体。
1.基于项目的混合式学习。
在基于项目的混合式学习中,学生既可以学习目标课程,又可以自主访问在线学习,同时接受面对面的指导,通过协作来练习和发布项目式学习任务、项目成果以及相关内容。
2.自主混合学习。
在自主混合学习中,学生使用在线和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指导自己的个性化探究、实现正式学习目标,并与现实或在线的教师保持联系,学习的方式和传统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改变。
在自主混合式学习中,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是:通过经验来判断学习成功与否,而不是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认证。
学生面临的挑战是,寻找完成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激发学习潜力的模型。
二、混合式教学实践《铁路运输法律法规》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教师通过“腾讯课堂”线上讲授课程理论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线上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借助“职教云”平台完成课前预习、课中参与及考核,课后复习、拓展及反思;教师借助于“职教云”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任务串联、学情监控、考核评价等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课外阅读作为学生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一种教学
手段,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和终生学习的良好途径,“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1]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要借助于这个“风”和“帆”,因此课外阅读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小学生“风力不足”、“帆质不佳”――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在当今信息浪潮此起彼伏的社会海洋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掌风控帆”――课外阅读能力已迫在眉睫,而农村小学生的“风帆”现状却着实令人担忧:
1.审内: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弱、能力低
第一,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在农村的小学生几乎无法自主地静下心来阅读课外书。
其次,农村的教师采取的摘抄和读后感等硬性任务扼杀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再者,如今的农村小学生课业负担也很重,导致根本没有阅读的时间和习惯。
第二,学生阅读能力低下。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中只教内容却忽视方法的传授,导致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缺乏方法和技巧的有效利用。
再加上多数农村学生家
长对于在孩子的课外阅读指导上根本无从下手。
2.观外: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源少、氛围差
――学生课外阅读资源贫乏。
首先是学校藏书数量少、内容陈旧,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十分缺乏。
其次是小学生个人拥有图书量过少。
再者,教师个人的藏书也影响着学生对书籍的渴求。
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的个人藏书比喻为“使学生通过读书而进入知识海洋的第一个出发
港”[2]。
然而农村教师由于自身和外界客观因素的制约,几乎不可能建立自己的图书室,这无疑造成了学生心中的榜样缺憾。
――学生缺乏课外阅读氛围。
农村的多数家长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更没耐心抽出时间与孩子共读,“熏陶”一词根本无从谈起。
再看教师的情况,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认为学生早自修看课外书是浪费时间,而自己更不去阅读,那么,在适合读书的清晨校园里,孩子又能到哪里去感受“书香四溢”的阅读氛围呢?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之建议性对策
针对农村小学生不容乐观的“风帆”(课外阅读)现状,我更加认识到要想他们独立地“掌风控帆”,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提高“帆质”,更要警醒学生加强“风力”。
为此,我个人认为应该适当转换关注视角,“微”观教师,“宏”观环境,并由此从根本上提出几点建议性对策:
1.走进学校:释放教师自由领航的权利
“微”观教师,我认为改进学校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制度是解决阅读现状的根本性对策。
比如说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情况,适度改变一下对教师考核的标准,尤其是在教师的勤和绩两个方面。
这样教师自然不会畏首畏尾地拘泥于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而是放开手脚去尝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在出勤方面,学校可将相应制度的人性化比例放大,让教师获得充分扩大教学场所范围的权力。
回归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这原本就是一个开放的、缓慢的、初期收效甚微的过程,只有学校将严格的制度化尺度伸缩适当,充分释放教师自由领航的权力,才能让农村的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真正地遨游。
2.走入家庭:打开家长真诚辅教的心结
与家长换位思考,我认为要充分体谅家长的行径,建立更为完善的“家――校”关系从而深入促进家长改观是完善阅读现状的重要性对策。
首先教师必须深入家访、了解具体情况,在不影响其正常的经济压力和生活状况的前提下提出建议,力求家长的真诚辅教;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条件等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自学阅读活动,而家长只需认真检查监督其学习过程,这不仅实现了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初步实现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家庭辅教;再者,校方可以积极联络一切可提供阅读资源的机构。
由此可见,只有站在家长的位置上,打开其真诚辅教的心结,才能真正发挥“家――校”联合教育的功能,加强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健康成
长。
3.走向自然:利用环境独特解读的魅力
另辟蹊径,“宏”观环境,我认为利用农村大环境得以实现和谐阅读是改进阅读现状的有效性对策。
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百科全书,而农村的小学生正处在这样的有利环境中,拥有着这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阅读宝典。
在农村,孩子对自然环境有着独特的情感,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自然成为自己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得力助手。
总之,我们不仅要改进小学生课外阅读教法的不足,更要开辟阅读新途径,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独特解读的魅力,让学生和谐阅读、全面发展,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放飞自由的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无论是书本阅读,还是自然阅读,亦或是阅读社会、阅读人生,都是人生幼年阶段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为了农村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一定要真正地、切实地改变其课外阅读现状,用学校、家庭和环境为农村小学生打造一片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让其自由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