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温病学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温病中的“温”一词指的是:

A. 热性疾病

B. 寒性疾病

C. 发热病

D. 日常的温度变化

答案:A. 热性疾病

2. 温病学起源于以下哪个国家?

A. 中国

B. 印度

C. 美国

D. 英国

答案:A. 中国

3. 温病学是研究什么类型疾病的学科?

A. 传染病

B. 心脏病

C. 神经病

D. 肿瘤病

答案:A. 传染病

4. 温病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A. 手术

B. 药物治疗

C. 心理治疗

D. 物理疗法

答案:B. 药物治疗

5. 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

A. 病毒感染

B. 细菌感染

C. 寄生虫感染

D. 蚊虫叮咬

答案:A. 病毒感染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温病学?

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疫病、传染病和热性疾

病的发病规律、诊断和治疗方法。它包括了温病的病因、病理、临床

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2. 温病与传染病有何关系?

温病是传染病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传染病都被称为温病。温病主

要指由病毒引起的热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热等。传染病是指

通过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三、解答题

1. 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咳嗽、身体酸痛、乏力、恶

心呕吐等。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后的汗出不畅,皮肤干燥,舌苔黄或

白腻等症状。

2. 温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中医针灸、中药熏蒸、按摩等。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清热解毒药、解表药等。

中医针灸和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经络系统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3. 温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温病学

温病学

温病学

[单项选择题]

1、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2、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肘后方》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3、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

A.朱肱

B.王安道

C.吴又可

D.刘河间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4、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

A.《温热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纬》

D.《温病条辨》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

A.《温热论》

B.《外感温病篇》

C.《湿热病篇》

D.《疫病篇》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6、"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

A.《素问·评热病论》

B.《素问·至真要大论》

C.《素问·玉版论要篇》

D.《素问·生气通天论》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7、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战国到晋唐

D.民国时代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8、"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A.王叔和

B.吴又可

C.庞安时

D.雷少逸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9、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A.发热

B.头痛

C.口渴

D.局部红肿热痛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10、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染性

B.病因是感受温邪

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

D.都能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11、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温病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

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

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

A.温热论

B.温热经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后备急方

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

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

A.吴又可

B.吴鞠通

温病试题

温病试题

中医学专业《温病学》试题(1)

(一) A型题(共30题)

1、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D )

A.刘河间 B .吴鞠通C.叶天士D.喻嘉言E.王孟英

2、温病战汗多发生于(B )

A.卫分阶段B.气分阶段C.营分阶段D.血分阶段E.温病后期

3、身热心烦,小溲色黄,口渴自汗,气短而促,肢倦神疲,苔黄干燥,脉虚无力。治宜( A )

A.王氏清暑益气汤B.东垣清暑益气汤C.生脉散D.白虎加人参汤E.竹叶石膏汤4、低热,干咳或痰少而粘,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治宜(A )

A.沙参麦冬汤B.清燥救肺汤C.竹叶石膏汤D.生脉散E.清络饮

5、发热,面赤,汗多口渴,烦躁气粗,身重脘痞,苔黄腻,脉滑数。治宜( D )A.葛根黄芩黄连汤 B .枳实导滞汤C.王氏连朴饮D.白虎加苍术汤E.桂苓甘露饮

6、温病中心营热极的舌象为( A )

A.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型B.舌焦紫起刺C.舌绛而干D.舌尖红赤起刺E.舌淡红而干

7、白苔如碱状是哪种征象( E )

A.邪热迅速化燥入胃B.胃气衰败C.湿热秽浊D.湿遏热伏E.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

8、舌绛不鲜,干枯而萎的舌象为( D )

A.邪热入营,营阴耗伤B.热入心包C.热毒乘心D.肾阴耗竭E.胃阴衰败

9、湿温病后期湿胜阳微,转化为寒湿之证的舌象(C)

A.舌黑干燥,甚至焦枯B.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

C.黑苔滑湿而舌淡不红D.舌淡红而干,其色不荣E.遍舌黑润,舌紫红

10、温病中的“分消走泄”法属于( C )

A.泄卫透表法B.通下法C.和解表里法D.清解气热法 E.祛湿清热法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

--------------------------------------------------------------------------作者: 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

温病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

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

A.汪石山

B.吴又可

温病的中医试题及答案

温病的中医试题及答案

温病的中医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医温病学中,“温病”一词最早见于哪部著作?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温病条辨》

D. 《神农本草经》

答案:C

2. 温病的发病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

A. 传染性

B. 发热

C. 季节性

D. 无传染性

答案:D

3. 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A. 头痛

B. 咳嗽

C. 黄疸

D. 心悸

答案:C

4. 温病的治疗原则中,哪项是错误的?

A. 清热解毒

B. 活血化瘀

C. 滋阴降火

D.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答案:B

5. 以下哪味中药不常用于温病的治疗?

A. 金银花

B. 连翘

C. 黄连

D. 当归

答案:D

二、判断题

1. 温病的预防措施包括隔离患者、消毒环境、增强个人体质等。(对/错)

答案:对

2. 温病的传播途径只有空气传播一种。(对/错)

答案:错

3. 温病的治疗中,应始终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手段。(对/错)

答案:错

4. 中医认为,温病的发生与人体内的“正气”有关,正气充足则不易感染温病。(对/错)

答案:对

5. 温病的病程一般较短,病情较轻,不需要特别治疗。(对/错)

答案:错

三、简答题

1. 简述中医温病的病因有哪些?

答案:中医温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温邪、内生湿热、饮食不节、情

志内伤、劳逸失度等。

2. 中医如何根据温病的不同阶段进行治疗?

答案:中医根据温病的不同阶段进行治疗,一般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卫分阶段以解表为主,气分阶段以清热解毒为主,营分阶段以清热凉血为主,血分阶段则以滋阴降火为主。

四、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35岁,因发热、头痛、全身乏力、口渴喜冷饮等症状就诊。体温39.5℃,舌红苔黄,脉浮数。请根据中医温病学理论分析该

温病学题与答案

温病学题与答案

温病学题与答案

温病学题与答案

【篇一:温病学名著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辛凉轻剂是指()

a.桑菊饮

b.银翘散

c.白虎汤

d.桔梗汤

2、辛凉平剂是指()

a.桑菊饮

b.银翘散

c.桑杏汤

d.桔梗汤

3、辛凉重剂是指()

a.桑菊饮

b.银翘散

c.桑杏汤

d.白虎汤

4、三仁汤中的“三仁”是指()

a.杏仁、桃仁、苡仁

b.桃仁、苡仁、蔻仁

c.苡仁、蔻仁、杏仁

d.蔻仁、杏仁、桃仁

5、三仁汤中用“杏仁”主要是取其什么作用()

a.止咳平喘

b.化痰散湿

c.轻开上焦肺气

d.润肺止咳

6、湿温初起而见“胸闷不饥”的主要原因是()

a.胃肠有积滞

b.湿热阻滞中焦气机

c.中气实

d.胃强脾弱

7、牛黄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

a.牛黄加大承气汤

b.牛黄加小承气汤

c.安宫牛黄丸加大承气汤

d.安宫牛黄丸加生大黄

8、增液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

a.增液汤加大承气汤

b.增液汤加小承气汤

c.增液汤加调味承气汤

d.增液汤加大黄、芒硝

9、一、二、三、四、五加减正气散均有下列哪组药物()

a.藿香、广皮、厚朴、半夏

b.藿香、广皮、半夏、茯苓

c.藿香、广皮、厚朴、茯苓

d.半夏、广皮、厚朴、茯苓

10、温病后期邪热留伏阴分的发热表现是()

a.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b.日晡潮热,体热肢厥

c.身热不扬,汗出不解

d.往来寒热,热多寒少

11、三甲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四个方证的邪气程度比较顺序是()

a.三甲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

b.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

c.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d.黄连阿胶汤>大定风珠>青蒿鳖甲汤>三甲复脉汤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温病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

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

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

A.温热论

B.温热经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后备急方

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

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

A.吴又可

B.吴鞠通

《温病学》期末考试重点题库(带答案)

《温病学》期末考试重点题库(带答案)

《温病学》期末考试重点题库(带答案)

一、单选题

1.温病病因学说的主要意义在于

A、明确病邪特性和致病规律

B、阐明温病发生的原因

C、指导临床治疗

D、指示病变部位

参考答案:C

2.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

A、风温

B、暑温

C、春温

D、伏暑

E、大头瘟

参考答案:C

3.疫疹阳明热炽、迫及营血证的代表方是

A、竹叶石膏汤

B、清瘟败毒饮

C、化斑汤

D、银翘散

参考答案:A

4.风热病邪致病初起先犯

A、卫气

B、肺卫

C、脾胃

D、阳明

参考答案:B

5.下列哪一项属于暑热与风热之邪致病的共同特点

A、首犯肺卫

B、变化迅速

C、发自阳明

D、兼挟湿邪

参考答案:B

6.烂喉痧的典型舌象是

A、舌尖红赤起刺

B、舌紫晦而干

C、舌紫而瘀暗

D、舌绛而干遍起芒刺,状如杨梅

参考答案:D

7.下列有关风温的治疗原则。哪一项是不妥的

A、初起邪在肺卫,宜辛凉宜解

B、邪传气分宜辛寒清热,或苦寒攻下

C、内陷心包,机窍阻闭,宜清心开窍

D、本病后期则宜咸寒滋腻之品填补肝肾之阴参考答案:D

8.春温除下列哪项以外的方法均可用

A、初起兼有表证者,治宜清解里热,佐以解表

B、初起邪在气分,治以辛寒清气

C、热在营分,治以解毒,透热外达

D、热盛动血,治以清热凉血解毒

参考答案:B

9.叶天士所述"泻南补北"一法是指

A、温补肾阳,祛寒救逆

B、滋肾救阴,清心泻火

C、通腑泄热,急下存阴

D、甘寒滋润,清养肺胃

参考答案:B

10.《温病条辨》的作者是

A、吴鞠通

B、陈平伯

C、薛生白

D、王盂英

E、朱肱

参考答案:A

11.首先记载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文献是

A、《温疫论》

B、《千金要方》

C、《金匮要略》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个病症不属于中医温病学范畴?

A.流感

B.肺炎

C.腹泻

D.痢疾

答案:C

2.中医温病学中的温病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A

3.中医认为,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寒邪

B.湿邪

C.阳邪

D.热邪

答案:D

4.下面哪个症状不属于温病的常见表现?

A.高热

B.咳嗽

C.腹痛

D.胸闷

答案:C

5.中医温病学中,以下哪个治则主要用于治疗温病?

A.解表

B.清热

C.散寒

D.涌吐

答案:B

二、简答题

1.请简述中医温病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温病的发病规律、病因

病机、诊断鉴别及治疗方略等。其基本理论包括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

是热邪入侵,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热邪与正气的斗争,温病的临床

表现主要是高热等症状,温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清热解毒。

2.请简述中医温病的诊断要点。

中医温病的诊断要点包括四诊合参。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信息;闻诊主要辨别患者的声音、呼吸等;问诊主要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切诊主要通过脉搏

的变化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三、论述题

中医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掌握温

病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对于温病学试题的答案解析:

1.答案选C,腹泻不属于中医温病学的范畴。温病主要指热邪入侵

人体所致的疾病,常见病症包括感冒、发热、咳嗽等,与腹泻无直接

关系。

2.答案选A,中医温病主要发生在春季。春季天气转暖,阳气上升,为病邪易侵入人体,故温病在春季发病率较高。

3.答案选D,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热邪。中医认为,温病是由外

温病考题

温病考题

广中医温病考题!!有了这几套..考试不用愁!

中医学专业《温病学》试题(1)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一) A型题(共30题)

(答题要求: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括号内)

1、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刘河间 B .吴鞠通C.叶天士

D.喻嘉言E.王孟英

2、温病战汗多发生于()

A.卫分阶段B.气分阶段C.营分阶段

D.血分阶段E.温病后期

3、身热心烦,小溲色黄,口渴自汗,气短而促,肢倦神疲,苔黄干燥,脉虚无力。治宜()

A.王氏清暑益气汤B.东垣清暑益气汤C.生脉散

D.白虎加人参汤E.竹叶石膏汤

4、低热,干咳或痰少而粘,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治宜()A.沙参麦冬汤B.清燥救肺汤C.竹叶石膏汤

D.生脉散E.清络饮

5、发热,面赤,汗多口渴,烦躁气粗,身重脘痞,苔黄腻,脉滑数。治宜()A.葛根黄芩黄连汤 B .枳实导滞汤C.王氏连朴饮

D.白虎加苍术汤E.桂苓甘露饮

6、温病中心营热极的舌象为()

A.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型B.舌焦紫起刺

C.舌绛而干燥D.舌尖红赤起刺

E.舌淡红而干

7、白苔如碱状是哪种征象()

A.邪热迅速化燥入胃B.胃气衰败

C.湿热秽浊D.湿遏热伏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温病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

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

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

A.温热论

B.温热经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后备急方

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

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

A.吴又可

B.吴鞠通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docx

温病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 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

内。每小题 1 分,共 37 分)

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 B .汪石山 C.郭壅 D.吴又可

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 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 D .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初起多热象不甚 B.易困阻清阳 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

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 B .气分 C .营分 D .气营

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 .胃阴大伤 C .肾阴耗竭D.阳

明腑实兼阴亏

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 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

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 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

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

方是()

A .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

B .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

C .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

D .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中医温病学题库(适用于执业医师、中级职称)

中医温病学题库(适用于执业医师、中级职称)

温病学题库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临床基础教研室

目录

第一章绪论-----------------------------------------------------------------(3)第二章温病的概念-------------------------------------------------------(12)第三章温病的病因病机-------------------------------------------------(22)第四章温病的辨证-------------------------------------------------------(35)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53)第六章温病的治疗-------------------------------------------------------(78)第七章温病的预防-------------------------------------------------------(97)第八章风温--------------------------------------------------------------- (102)第九章春温-----------------------------------------------------------------(119)第十章暑温-----------------------------------------------------------------(138)第十一章湿温-----------------------------------------------------------------(152)第十二章伏暑-----------------------------------------------------------------(164)第十三章秋燥-----------------------------------------------------------------(172)第十四章大头瘟--------------------------------------------------------------(181)第十五章烂喉痧--------------------------------------------------------------(186)第十六章温疫-----------------------------------------------------------------(193)第十七章疫疹-----------------------------------------------------------------(199)第十八章疟疾-----------------------------------------------------------------(205)第十九章霍乱-----------------------------------------------------------------(211)第二十章《温热论》--------------------------------------------------------(218)第二十一章《湿热病篇》--------------------------------------------------(233)第二十二章《温病条辨》选-----------------------------------------------(245)

(完整版)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生风等较多的病理变化 D.暑易挟湿而成暑湿病证。
重要贡献的医家是(

7.神识如蒙,少腹硬满,大便不通,苔垢腻,病机为(
A.吴鞠通 B.吴又可 C.叶天士 D.王孟英

22.既可化火,又可遏伤阳气的温邪是(

A.热陷心包兼阳明腑实 B.湿阻肠道,传导失司
A.风热 B.暑热 C.湿热 D.温毒
C.热与血结,蓄于下焦 D.湿浊上蒙,泌别失职



A.喻嘉言 B.吴鞠通 C.刘河间 D.俞根初
13.沈目南认为燥属( )
模拟试卷(一)
A.寒 B.次寒 C.热 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第一部分 选择题
A.发于冬春季节 B.初起有肺卫见证 C.后期多致肺
一、单项选择题(共 37 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
胃阴伤 D.病程短
48.温疫
49.战汗
50.神昏谵语
六、简答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51.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的区别是怎样的?
52.燥热病邪与风热病邪的异同点是什么?
七、简答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53.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有何异同?在临床上如何
相辅运用?
54.结合叶天士“到气才可清气”之语,谈谈你对清解

期末考试温病学试题

期末考试温病学试题

期末考试温病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温病学的研究范畴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病因学和发病学

B. 病理学和防治学

C. 诊断学和治疗学

D. 中医药理论与实践

E. 手法疗法和针灸疗法

2. 下列哪个疾病不属于温病学的范畴?

A. 流感

B. 病毒性肝炎

C. 自体免疫性疾病

D. 细菌性肺炎

3. 温病学最早出现在哪个医籍中?

A. 《伤寒杂病论》

B. 《金匮要略》

C. 《素问》

D. 《内经》

4. 按中医理论,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哪个原因?

A. 阴虚火旺

B. 阳虚寒凝

C. 外感热邪

D. 内伤寒邪

5. 温病的典型症状包括以下哪些?

A. 发热、寒战、头痛

B. 手足濡湿、舌苔黄腻

C. 疲乏无力、食欲不振

D. 咳嗽、咳痰、胸闷气喘

6. 温病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哪些?

A. 解表、解肌、祛寒

B. 清热、解毒、平肝

C. 补气、养血、益肾

D. 行气、活血、通络

7. 温病学中,温病辨证分型的依据主要是根据哪些方面?

A. 疾病的病程和发展规律

B. 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C. 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D. 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

8. 在温病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哪些?

A. 麻黄、葛根、桂枝

B. 人参、黄芪、当归

C. 陈皮、生姜、炙甘草

D. 五味子、益智仁、茯苓

9. 温病学中,“里热外寒”属于哪种辨证类型?

A. 伤寒证

B. 暑热证

C. 寒邪入侵证

D. 瘟疫邪毒证

10. 温病学中,“寒邪袭表”属于哪种辨证类型?

A. 温病表证

B. 温病里证

C. 温病阳证

D. 温病阴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解释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

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

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

A.温热论

B.温热经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后备急方

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

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朱肱

E.王安道

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吴又可

E.薛生白

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刘河间

C.张从正

D.李东垣

E.朱丹溪

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

A.朱肱

B.刘河间

C.汪石山

D.吴又可

E.王安道

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

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

B.古方今病不相能

C.立新论、创新法

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E.灵活运用经方

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

A.唐代

B.宗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

A.余霖

B.扬栗山

C.戴天章

D.吴有性

E.俞根初

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陈平伯

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

A.刘河间

B.吴又可

C.雷少逸

D.王孟英

E.以上均不是

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大的是:D

A.薛生白

B.王孟英

C.吴鞠通

D.叶天士

E.陈平伯

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

A.温热论

B.疫病篇

C.湿热病篇

D.温疫论

E.外感温病篇

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

A.病因学说的确立

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

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

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

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

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于下列哪部医着:D

A.卫生宝鉴

B.医经溯涸集

C.类证活人书

D.伤寒补亡论

E.外合秘耍

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ポ观点: A

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

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

D.治疗以法邪为第一要义

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

B型题

A.薛生白

B.王孟英

C.王安道

D.吴鞠通

E.戴天章

1.(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 C

2.(温热经伟)的作者是: B

3.(温热病篇)的作者是: A

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B. 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

C.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

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

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E.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

4.温病学的概念: A

5.温病学的任务: D

A.“冬伤于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

C.“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

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E.“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

6.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 B

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 C

8.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 A

A.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

B.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

C.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

D.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

E.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

9.吴又可提出: D

1O.叶天士提出: E

11.王安道提出: B

A.叶天士 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

12.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的作者: C

13.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