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表格式)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

一、教材分析

1、认识古诗生字,指导书写“蓑”,准确,有感

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通过注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并用

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大意。

3、通过对诗歌的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的心。

二、学情分析(二次备课后,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有)

三、研究目标

1.会认“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晓”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3.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四、研究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

园杂兴》。

2、难点: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五、教法学法分析

1.识字写字

随文认识4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磬、陂、漪”这3个字。在语境中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供”。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昼、晓”“耘、桑”这2组字,鼓励让学生自主练。

2.阅读理解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通过朗读古诗、想象情景等方法感知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研究古诗的兴趣。

3.言语运用

引导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

短文。

六、教学过程

1、预案

1.预提纲:完成《同步指导》对应课文预作业。○

2.准备材料:多媒体课件。○

第1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

▶课时目标

1.会认“昼、耘”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3.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豪情。

1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稚子弄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稚子弄冰》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读自悟自学能力,在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互助探讨下,能够投入积极的思索之中。《稚子弄冰》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体现了童年时代的童真童趣。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因此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试题、了解作者、读通诗句、理解诗意和品味诗情的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用学到的这些方法自学更多的拓展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能联系注释理解词句意思,让学生感悟诗词中童真童趣。过程与方法:借助语言文字注解、图片、声音、实物展示等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独立理解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体会儿童生活的纯真烂漫。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诗句,品味朗读,感受孩子奇思妙想、感受童真童趣。【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课前准备】

1、学生了解作者,预习古诗。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准备“银钲”等教具。

【教学过程】

一、展示积累,激趣导入

1、师: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同学们一定也积累了很多古诗,那老师来考考你们。看图片猜古诗。(出示《寻隐者不遇》、《小儿垂钓》、《所见》、《宿新市徐公店》图片,学生猜出并背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打印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打印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

式打印版)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以“童年往事”为专题,共包括四篇课文及口语交际、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和《梅花魂》。这些课文展现了古代和现代儿童生活的画面,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和珍贵,以及童年时光的美好和多彩。同时,通过口语交际、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童年生活。同时,配合“童年”这

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

2.教师应指导学生围绕作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选择事件,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作为材料,把事件的主要部分写具体,让读者印象深刻。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该单元的整体认识。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包括自主研究字词、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课时安排为三至四节课。教学建议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具体课时安排:

1.《古诗三首》:自主研究字词,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2.《祖父的园子》:学会文中生字新词,默读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研究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月是故乡明》:学会生字新词,感情地朗读课文,了

1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

1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

五年级下册语文

《稚子弄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在反复诵读中、在意境想象中、在情境创设中、在课后延伸中落实语文要素。

【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之一《稚子弄冰》。

【教学目标】

1.认识“钲、磬、晓”等3个生字,会写“晓”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当”。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3.借助注释和图片理解古诗的大意。

4.运用想象画面、补白诗境等方式体悟古诗的意境,了解其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借助注释和图片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难点】

运用想象画面、补白诗境等方式体悟古诗的意境,了解其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方法】

读通古诗读懂注释读讲相连读背结合

【教学创新】

关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反复诵读、情境创设、意境想象、深度阅读、课后延伸、创新作业等策略引导学生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培养孩子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点字成诗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请从以下12个字当中识别出一句七言诗。

有鱼蜓立

蜻惊应头

早不人上

预设:早有蜻蜓立上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诗出自哪首诗,又是谁创作的呢?(预设:《小池》杨万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稚子弄冰》,去看看1000年前的儿童,冬天都在玩什么。【设计意图:课前游戏指向了杨万里的《小池》,选用诗词大会从打乱的12个字中识别出一句七言诗的形式,反馈完,再齐声诵读,更灵活、更有效地激起其他孩子学习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二、读通古诗,感受韵味

1.齐读诗题,从题目里你获取了哪些信息?(稚子就是小孩子,弄冰就是玩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 1 古诗三首 练习试题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 1 古诗三首 练习试题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古诗三首练习试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读出《庚辰九月十五日夜记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秋

夕》三首古诗,并理解其中的意境。

2.能够通过阅读古诗,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能够运用所学古诗知识,分析、理解、感悟其中的哲理,提高学生的

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朗读三首古诗。

2.能够理解古诗中的意境。

3.能够对古诗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欣赏。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古诗中的隐含意义。

2.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古诗的感悟与理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播放《庚辰九月十五日夜记梦》音频,让学生聆听古诗音乐,营造诗意氛围。

2. 学习

1.学生跟读诗句,老师解释生词及句意。

2.学生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学生分组朗读、分析《秋夕》,讨论其中的意境。

4.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三首古诗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 拓展

1.分组讨论,学生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古诗词中的意境。

2.学生写出自己对三首古诗的感悟和理解。

4. 总结与评价

老师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表达对古诗的喜爱和感悟,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古诗的学习,使学生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但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对古诗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更多时间和机会进行练习。下节课可以通过古诗创作、朗诵等形式进行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中的哲理和审美意蕴。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编的三首诗描写的都是古代乡村中儿童的生活,表现出的都是童真童趣。但又各有特色,首先,儿童进行的活动不同:第一首诗写的是童孙学种瓜,第二首诗写的是稚子弄冰,第三首诗写的是牧童横牛背,信口吹笛。其次,儿童活动的环境各异:第一首诗是农忙时的村庄,第二首诗是寒冬时的村庄,第三首诗是夕阳西下的池塘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现三首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更好地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和其中的趣味。

在之前的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抓住关键语句,借助具体事物,关注场景、细节描写等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本节课可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并注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以读促悟来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稚、漪”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读准多音字“供”;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古诗表达的童真童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昼、耘、稚、漪”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正确认读“玉磬、水满陂”两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

3.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引导:提起童年,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呢?

(美好、快乐、忙碌、多姿多彩)

师引导:童年生活总是给人无限的遐想,那古代儿童是如何生活的,诗人眼里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首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板书:古诗三首)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读懂《1 古诗三首》中的古诗,了解古诗的作者

和背景,并能理解古诗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中国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内容

1.《清明》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示儿》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古诗的含义,领悟古诗的情感表达。

2.难点:体会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古诗的背景和意境。

2.解读:逐句解读古诗,分析句子结构和字词含义。

3.朗读: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4.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古诗的含义和情感体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流程

1.导入:介绍《1 古诗三首》的背景和作者,引入古诗的学习。

2.解读《清明》:逐句解读古诗,讲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3.朗读练习: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4.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古诗的含义和情感体验,分享自己的理解。

5.解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逐句解读古诗,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

6.朗读练习: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练习古诗的朗读技巧。

7.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交流感受。

8.解读《示儿》:逐句解读古诗,分析古诗的结构和意义。

9.朗读练习: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10.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诗的意义和价值。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古诗三首》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古诗三首》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古诗三首》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古诗三首》的内容及意义,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2.能够朗读《古诗三首》,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

力。

3.能够运用诗歌的韵律和语言表现技巧,进行简单的创作。

4.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静夜思》

2. 《将进酒》

3. 《水调歌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三首》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朗读《古诗三首》。

•创作相关主题的诗歌。

2.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三首》中的深层含义。

•发挥情感表达能力,体会诗歌之美。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古诗三首》,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古诗的意义和价值,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2. 学习《静夜思》(20分钟)

1.教师朗读《静夜思》,解释诗词中的生僻词语,并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的意义。

2.学生分组朗读《静夜思》,并讨论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象。

3.学生完成对《静夜思》的朗读任务,并进行诗歌赏析。

3. 学习《将进酒》(25分钟)

1.教师导入《将进酒》的背景知识,并简要介绍诗人李白。

2.学生跟读《将进酒》,掌握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3.学生分组讨论《将进酒》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并展示讨论成果。

4. 学习《水调歌头》(30分钟)

1.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水调歌头》的意境。

2.学生分角色朗读《水调歌头》,体验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3.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水调歌头》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象,展示讨论成

果。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昼、耘”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4.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每个人都要度过幸福的童年,童年那纯真、幼稚的岁月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身处童年的我们,身上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儿时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古代儿童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稚子弄冰》。通过学习,了解发生在古代儿童身上的趣事。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教师范读,注意朗读节奏和停顿。(多媒体课件)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指名试读,评议。

2.释题:“兴”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兴”在这里读第四声,意思是“兴致”,题目的意思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3.带着对题目的理解,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夏季,从“桑阴”一词可以看出;村庄儿女:昼耘田、夜绩麻;童孙:学种瓜)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1古诗三首

导学案设计

2祖父的园子导学案设计

3*月是故乡明导学案设计

4*梅花魂导学案设计

5草船借箭导学案设计

6景阳冈导学案设计

7*猴王出世导学案设计

8*红楼春趣导学案设计

9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

10青山处处埋忠骨导学案设计

11军神导学案设计

12*清贫导学案设计

13人物描写一组导学案设计

14刷子李导学案设计

(3)引导学生展开识字方法的交流。

3.检查词语、句子的朗读,巩固字音及基础。(děi)发怔(zhèng)

调(tiáo)浆天衣无缝

(fèng)

(3)交流识字方法。

3.开火车读词语,读通

每一个句子。

固字音。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10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认读课

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

顺。

2.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

了什么样的印象。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能

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

语句来体会刷子李的自

信。

1.小组合作轮读课文。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

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

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

3.朗读并交流,用一个

词来说说刷子李的粉刷

技艺高超到了什么程度。

比如:出神入化、天衣无

缝、出乎意料、不可思议。

教学时可以根据学

生的回答,随机调整教学

顺序。教学时要把理解、

朗读结合起来。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

(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观察写字表

中的生字,找出容易写错

的笔画。

2.组织学生针对容易写

错的笔画进行书空练写,

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交

流。

3.利用课件逐一展示生

字书写动漫,引导学生观

察。

4.组织学生练写生字,

教师巡视予以个别指导。

5.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

的书写成果,集体评议。

1.逐一观察生字,找出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说课稿(附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说课稿(附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诗三首》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的一篇课文,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宋代诗人。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课本选入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一个场景的一首诗,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稚子弄冰》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一大块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钲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水玉破碎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全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

生学习和理解《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三首古诗。这三首诗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是对于古诗的理解还有一定的

难度。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同时,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这也是他们在学习古诗时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掌

握一些古诗中的重点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

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难点: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古代文化背景。

五. 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

动提出问题,并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古诗的文本、图片、音频等资源。

2.资料:准备与古诗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的题目,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通过朗读,让学生对古诗有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一等奖

创新教学设计(共2个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4篇课文。文章感彩浓厚,通过描写童年往事,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古诗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祖父的园子》描写了祖父的园子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月是故乡明》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在他眼中,离乡后所见之月比不上家乡之月;《梅花魂》描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将自己的乡思寄托在梅花身上。

本课以三首七言绝句组成,《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与四年级下册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属于同一组诗,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古诗描写了古代乡村紧张的劳动场面和乡村儿童学种瓜的天真情趣,表现了劳动的乐趣,体现了古代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稚子弄冰》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古诗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孩子取冰时的欣喜若狂、穿丝时的小心翼翼、敲冰块时的得意洋洋、冰碎时的懊恼万分一一呈现,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村晚》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雷震。此诗形象地描写了一幅青草池塘、山衔落日、牧童晚归的富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

1.自主学习字词,认识“昼、耘”等生字,读准多音字“供”。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docx
向往的。忙碌了一天,晚上一家人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 种温
馨,使人 的疲倦和 累一 而光, 种快 与 足就是人
从 中得到的。再次 文, 着把 种 足与快 通 朗 表 出来。
2.析 句“童 未解供耕 ,也傍桑阴学种瓜。”(板 :童
未解供耕 ,也傍桑阴学种瓜。)【出示 件10】
(1) 件出示 文插 ,引 学生 察 画,抓住儿童神 、 作,想象儿童会 些什么。用自己的 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当 的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目标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
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5.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其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其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 得 的。娘摸着我
的 ,眼圈儿便 了。那 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 娘的 ,却 :“要有把 就好
了,咱 一把吧!”娘沉思良久__最后一字一句地____咱 一把__
听了娘的 ,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ānán,她哪能有 我
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 孩子,她从来都是 一句是一句的。
品味, 有感情
①孩子 很懂事:父母的勤 感染了村庄的“童 ”,孩子 也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共16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共16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古诗三首

【导入】

在这本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将开始学习古诗。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学习古诗,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今天我们将学习三首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魅力吧!

【目标】

1.了解古诗《登鹳雀楼》的背景故事;

2.理解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情感表达;

3.能够品味古诗《春晓》中的意境和美感。

【活动一:《登鹳雀楼》】

•背景介绍

《登鹳雀楼》是唐代王之涣的名篇,描写登高望远,感慨人生短暂的情感。

•朗读赏析

让学生轮流朗读这首诗,感受其中的豪情壮志,领会古人的感慨。

•诗词解析

分段解析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

【活动二:《赋得古原草送别》】

•背景介绍

这首诗由唐代杜牧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情感体验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角色扮演,感受诗中的情感,表达对友人离别的感伤。

•写作练习

引导学生模仿这首诗的写作风格,创作一两首自己的送别诗,体验古人的文学情怀。

【活动三:《春晓》】

•背景介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描绘了春天清晨的美景。

•意境感受

让学生闭目想象春天清晨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受诗中的意境和美感。

•诗词默写

让学生默写这首诗,锻炼记忆力和语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延伸活动】

•古诗朗诵比赛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展示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古诗创作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古诗,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和情感。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领略了古诗的风采,还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情感表达能力。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热爱古诗,感悟其中的智慧和美感。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精编表格式打印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精编表格式打印版)

课程:语文

教师: _____ 班级:五()

时间: 19至20学年第一学期

活页教案使用说明

1、从本学期起,尝试采用活页教案的方式进行备课;

2、活页教案经学校检查评定为优秀者,可反复修改使用;

3、活页教案包括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题首页、课时教学过程、教案附页五部分内容;

4、全册备课要备写全册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措施三项内容;

5、单元备课要备写单元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单元教学措施、单元课时安排四项内容;

6、课题首页要备写课题、课时、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授课日期等十二项内容。(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练习课等;辅助手段:常规手段、小黑板、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资源等其它教具。)

7、课时教学过程要备写教学内容及教学具体过程;重复使用时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修改。

8、教案附页包括拓展材料、作业设计、其他补充材料,可根据教学实际完成。

9、活页教案的备写方式本学期以手写方式为主,各学科可尝试备写一个单元的电子教案。

10、活页教案的装订按照学校配发的活页夹按序装订。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全册备课)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单元备课)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题首页)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

同心县第一小学活页教案(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稚子弄冰》)

1.谈话导入。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时期,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快

乐时光,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古时候,儿童的生活

是怎样的呢?在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为我们留下的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稚子弄冰》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钲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水玉破碎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昼.

出耘田夜绩麻。(zhòu zòu) 2.彩丝穿取当银钲.

。(zēng zhēng) 3.草满池塘水满陂.

。(bēi pō)

二、按要求完成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话出自( )代诗人( )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 )、( )、( )、( )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 )中的一

个场景。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的场景。

3.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似被山含住的红红()以及放牛回家的()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和()之情。

三、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1.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 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3.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请发挥想象,把《四时田园杂兴》改写成一篇短文(自由发挥)

参考答案:

一、1.(zhòu) 2.(zhēng) 3.(bēi)

二、1.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2.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3.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含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四、例文:

改写《四时田园杂兴》

在炎热的夏天,农村到处是一番繁忙的景象。早晨,男人们一大早就起来了,扛着锄头向农田走去。到了农田,男人们弯下腰,低垂着头汗流满面,卖力地干着农活。看着那些绿油油的禾苗,想着到了秋天的时候,这里将会变成一块金灿灿的田地,他们脸上不禁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心里也甜滋滋的。

到了夜晚,夜深人静,男人们都呼呼大睡了,可是,女人们可没有闲着,她们把椅子搬到院子里,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搓着麻线,织着布……有时她们累了,就揉揉惺忪的眼睛,有时她们想睡了,就懒洋洋的伸个懒腰,有时头疼,就按按太阳穴……

小孩子虽然不理解大人们从事的耕田、织布的农活,但是他们看见大人们一天到晚忙碌着,也在村口的桑树树阴下吵着要学种瓜呢!

瞧,一大早,一群小孩带着水桶、肥料、锄头来到桑树底下,他们讨论了一会儿,开始分配工作。紧张的劳动开始了,妞妞松土,东东播种,红红施肥,牛牛洒水,苗苗埋土……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不一会儿功夫就结束了劳动。他们虽然有的一身泥巴,有的一身的汗水,有的头上挂着几片树叶,有的腰间夹着几根树枝,一个个大花脸,一个个狼狈相,但想到到了秋天,一定会收获到劳动的果实,心里乐开了花。

这种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被范成大看见了,于是,他感叹农村繁忙季节的劳动场面,赞叹大人们的勤劳能干和孩子的天真可爱,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耘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