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思考
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的思考
理论与方法 / Theoretical and Method跨文化语境中都是一个很难理解的词,因为它的定义以及内涵的引用都源自西方的文化背景,按《牛津英语字典》(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2006)的注释,“authentic”是“authenticity”的形容词,其定义为“来源是毋庸置疑的,是真正的(genuine)而不是复制的(copy)”。
《美国文化遗产词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2018)将“authentic”定义为“值得信任、信赖或相信,具有无可争议的起源”。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图1),回溯至希腊语和拉丁语相关的含义,大卫.罗温索指出“authentic”是真实的(true)而非虚伪的(false)、是确实的(real)而非虚假的(fake)、是原来的(original)而非复制的(copy)、是诚实的(honest)而非错误的(corrupt)、是神圣的(sacred)而非亵渎的(profane)。
但“authentic”不是直接等同于这些词义概念,而是通过一种相对的关系而获得的概念。
例如“不是假的,是真的”,“真的”是相对于“假的”而存在的概念。
罗温索还认为这种相对性会使authentic推向一个至高无上的美德,成为一种绝对值的概念,象征着永恒的和不可动摇的原则[1]。
即使是现在,“真实、真诚和诚实”这些相关的词语,仍然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评判标准之一。
但在实际的遗产保护实践中,真实性从来不是绝对的,它会随着时间、场所和文化语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价值认知和评判标准。
朱卡.朱可托也从希腊语和拉丁语指出“authentic”除了有原来的意思之外,还具有“reliable”可信赖的、可靠的以及“authoritative”权威的意思。
结合西方中世纪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信仰,“authentic”还被用来为宗教服务,指宗教的遗物以及辉煌神迹的真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注重原真性保护一辩稿
一辩稿谢谢主席!各位裁判,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注重原真性保护。
首先,我为大家解释一下几个名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个人、群体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应该是情理上必须或必然如此。
原真性保护则指的是不改变非物质文化最初传达出的信仰、审美、手艺传承及其呈现出的“文化空间”,对非物质文化的原真性保护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经历时间的检验,融入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
下面,我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我们的观点。
第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人的作用尤为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的保护依托于人存在。
人依靠其本身的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对非物质文化进行理解和传承,并使其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非物质文化的原真性的诉求就更加强烈。
注重原真性保护,可以使得“人”这一核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注重原真性保护,可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真正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等。
注重原真性保护,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得以体现及发扬。
若是注重发展产业,容易着重于外在形式,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难以表现甚至丧失。
注重原真性保护,则使得非物质文化的内涵得以发扬,灵魂得以延续。
最后,原真性原则是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文化遗产,保留遗产的真实信息。
而我们之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的目的就是传承民族的文化,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这些目的在原真性原则下可以更好地实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就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它代表着民族的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
而现在,各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正处于趋向被现代生活同化的状态,现代元素的无节制渗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愈加迫切。
注重原真性保护,不仅保留了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而且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使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更好地延续下去。
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对策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得到了保护,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但是,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法规建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保护其独特性和原真性,而要保护它们必须有良好的法规和意识。
因此,必须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律和相关规章制度。
同时,政府和社会大众应该引导大众抵制文化侵蚀,加强文化自信。
2.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还要传承,只有传承,它们的原真性才能被认知和参与。
例如,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可以在保护的同时开展手工艺培训课程和展示活动,传承这些技能,使当地手工艺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3.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的投入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作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体现,增强其保护意识和重要性,必须加大保护和宣传的投入。
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义演等,来向社会公开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文化旅游开发对策1.制定合理的文化旅游开发规划文化旅游开发必须建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要根据当地的文化资源、自然景观等来确定其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同时,要合理安排游客的游览时间和空间,避免文化遗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2.注重文化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文化旅游开发应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吸引游客的核心元素,让游客更多的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
例如,可以开展节日文化活动、民俗游览、特色美食品尝等活动,让游客感知文化的内涵、流传和传承。
3.重视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文化旅游开发应该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整合文化产业和旅游开发,将文化作为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活力的源泉和支撑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好的发展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_对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对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王巨山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的建立,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起点,而如何对这些遗产进行真实有效的保护,使其传承和延续比如何将其列入四级名录体系更有意义。
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早期是针对物质文化遗产提出的,对有形的古迹、遗址、历史街区等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针对与物质文化遗产有巨大差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原则与整体性原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适用程度都需要深入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原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作者简介〕王巨山,1979年生,历史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副研究员(浙江金华321000)。
〔中图分类号〕K 892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8)03-0167-04 2005年6月,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有10大类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
此后,各省市也相继颁布了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级名录体系在我国初步建立。
名录体系的建立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起点,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将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筛选出来的目的是对其进行保护,维护其传承、延续,如何在实践中传承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何将其列入四级名录体系更有意义。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不少原则,主要有“以人为本”原则、原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有形化”原则、“活态保护”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精品保护原则等等。
对于上述原则,笔者也十分赞同,但也认为有些原则在理论上还需要深入探讨,尤其是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其最先作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适用度还需进一步探讨。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和传承历史的重要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是一种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庆典、知识和实践技能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社会文化的传统、历史和智慧,对维护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和传承人类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需要加强社会意识,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责任。
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应该组织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理解,鼓励人们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还要加强学校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继承意识。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认真梳理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依据。
要充分发挥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专业优势,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深入挖掘和发掘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其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保护机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
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标准,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
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监管和保护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益的行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
第五,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其保护传承工作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各国之间可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作保护项目,共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文化遗产保护中原真性概念内涵探讨
文化遗产保护中原真性概念内涵探讨□邓祖涛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原真性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差距,实践操作中有很多特殊性是不得不面对的,于是,原真性概念不再被看做一个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演化和对遗产的认识而发展,原真性概念有了新的涵义,时至今日已远远超出了它的本身含义。
对原真性片面理解,会影响人们对文化遗产领域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判断,给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带来负面影响。
关于历史建筑保护方法,《威尼斯宪章》,特别是《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和《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等一系列国际文件已使之变得更加清晰,确立了原真性为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虽然如此,由于人们在解读原真性概念时出现了误解,致使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过程中也发生了错位。
所以很有必要对原真性概念的内涵延伸作进一步强调说明。
原真性是国际公认的文化遗产评估、保护和监控的基本因素。
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与交流中,原真性概念及原则对促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贯彻原真性的原则,有助于提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改进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另一方面,中国也必须在符合国际保护理论精神的基础上,发展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特征的保护理论和方法。
其一,在时间上,由点到线。
即原真性并不一定强调最初性,即最初的形态。
《威尼斯宪章》开篇中“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纪念物,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
我们必须一点不走样地(authenticity)把它们的全部信息传下去”,即原真状态既包括建筑物在最早的建造年代所处的状态,也包括后来对它的修缮,经过时间的冲刷所留下来的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第9条“对文化遗产的所有形式与历史时期加以保护是遗产价值的根本。
我们了解这些价值的能力部分取决于这些价值的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
概念的界定 [原真性概念界定]
原真性概念界定原真性是文化遗产评价的重要原则,本文从文化遗产的视角界定原真性。
笔者综合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认为遗产原真性首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遗产原真性时空二维的界定,遗产都具有时间的烙印和空间的痕迹。
从时间上来讲,遗产本身就是历史的物品,虽没有明确的遗产的定义但从包括的历史文物、古代遗迹、古建筑群来看首先是具有历史而且存在历史悠久,距今需具有一定的历史阶段,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存;原真性不能脱离其历史生存的环境而孤立出来,而这个历史环境由于地域、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塑造具有时间定格性和地域差异性,不可以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
从空间来看,遗产不能脱离其原有的自然空间界面或者与原有的自然空间界面相背离。
自然环境是遗产生存的土壤,自然空间的界面是遗产的基底,如果自然空间界面发生了变化或者脱离,不仅会改变遗产的生存条件,对遗产造成隐形破坏,而且从景观欣赏的角度,改变了遗产遗存的肌理,会成为孤岛。
物质文化遗产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情感信息相吻合,依照文献记载经现代人重新修建的不能称之为遗产无法谈及原真性,对于历史遗留的物质文化遗产有少部分经过修旧如旧,在内部质量和外观风貌和本质特性没有发生变化的可列为文化遗产,如果大面积、大部分的经过翻修,尽管在内部质量和外观风貌和本质特性没有发生变化则不可列为文化遗产,因为已经失去了称为遗产的痕迹。
第二、遗产原真性的信息具有多重面向性并且其信息来源必须真实可靠。
遗产原真性是多方面综合看待的,不能用唯一的标准来衡量,评价遗产原真性的信息符号来源必须真实可靠,而且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产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即由不同的信息符号来组成。
第三、由于遗产是时空二维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产的原真性因其遗产地的文脉具有传承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重视遗产所在地历史文脉的可持续性、保护各个历史阶段有价值的文物及建筑等、重视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的传承、营造特定历史阶段的遗产本真的状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真性保护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真性保护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悠久历史的结晶和文化品格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遗产旅游是遗产概念和内涵不断社会化、商业化的产物。
[1]随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意识观念的增强,遗产旅游迎来了大面积、大规模的开发热潮。
在遗产旅游地观赏价值、教育意义和知名度获得极大提升的同时,“被改名”、“被歪曲”、被破坏”等现象层出不穷,遗产旅游发展与原真性保护的矛盾日益激化。
以元上都遗址为例,笔者认为,当代非遗旅游的发展面临着市场价值开发不足和原真性保护不到位的双重问题。
因此,在追求旅游体验差异化的同时,还应兼顾原真性保护的原则。
将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打造文化创意体验园区,采用新型管理模式,?用智能化信息技术,进行精准化营销,将成为当代非遗旅游发展的方向。
一、何谓“原真性”原真性“Authenticity”一词的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有“原初的”、“权威的”含义,彼时用于指代宗教著述及宗教遗物的真实性。
原真性被正式引入遗产保护领域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奠定了原真性对国际现代遗产保护的意义,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
”[2]从此,原真性原则实质上成为检验世界遗产的一个重要标准。
1994年12月,在日本奈良通过的《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肯定了原真性是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要素。
[3]《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也有原真性的相关定义,即“必须有历史的真实性、并且要保留历史的现状”。
“原真性”阐释的误区中国作为千年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一直以来都是文化遗产的大国。
中国长期遵循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法律原则即是与原真性概念一脉相承的体现。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人对于原真性的阐释更偏重于追求完整“原状”的真实,而非在遵循客观历史延续、变迁之下的真实“原状”。
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原真性的诠释与践行存在一些误区。
文化遗产保护中原真性概念内涵探讨
文化遗产保护中原真性概念内涵探讨□邓祖涛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原真性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差距,实践操作中有很多特殊性是不得不面对的,于是,原真性概念不再被看做一个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演化和对遗产的认识而发展,原真性概念有了新的涵义,时至今日已远远超出了它的本身含义。
对原真性片面理解,会影响人们对文化遗产领域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判断,给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带来负面影响。
关于历史建筑保护方法,《威尼斯宪章》,特别是《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和《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等一系列国际文件已使之变得更加清晰,确立了原真性为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虽然如此,由于人们在解读原真性概念时出现了误解,致使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过程中也发生了错位。
所以很有必要对原真性概念的内涵延伸作进一步强调说明。
原真性是国际公认的文化遗产评估、保护和监控的基本因素。
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与交流中,原真性概念及原则对促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贯彻原真性的原则,有助于提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改进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另一方面,中国也必须在符合国际保护理论精神的基础上,发展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特征的保护理论和方法。
其一,在时间上,由点到线。
即原真性并不一定强调最初性,即最初的形态。
《威尼斯宪章》开篇中“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纪念物,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
我们必须一点不走样地(authenticity)把它们的全部信息传下去”,即原真状态既包括建筑物在最早的建造年代所处的状态,也包括后来对它的修缮,经过时间的冲刷所留下来的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第9条“对文化遗产的所有形式与历史时期加以保护是遗产价值的根本。
我们了解这些价值的能力部分取决于这些价值的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责任和使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庆典节日、知识技能等方面创造的非物质性财富,包括语言、音乐、舞蹈、戏剧、民间工艺、口述历史、传统医学等。
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应当把它视为珍贵的精神财富,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旅游资源。
只有我们真正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才能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保护工作。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记录工作。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保护和传承。
在调查和记录工作中,我们可以借鉴现代科技手段,如录像、录音、摄影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下来,以便后人学习和研究。
要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乐于参与的社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传承人和社群的持续努力和专业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奖项和资金支持,激励传承人继续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播。
通过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传媒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保护和传承中来。
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融合,使其更好地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第五,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财富,保护和传承工作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
我们可以与其他国家和组织进行经验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和发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真性保护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真性保护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实践,以及社会群体的持续参与和互动而形成的传统知识、技能、表演方式、非物质实体、仪式、节日等。
在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原真性保护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
原真性保护原则的核心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的、真实的和原始的特征,防止其由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而受到破坏和改变。
首先,原真性保护原则要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性。
这意味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特征,包括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技能和知识等。
通过保护原始性,我们可以确保这些传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使其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其次,原真性保护原则要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这意味着保护传统表演、技能和知识的真实性,防止其受到商业化和变形的影响。
同时,也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以便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原真性保护原则还要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性。
这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在特定社群中传承和发展的,保持着独特的传统特征,并且从一个群体传承给另一个群体。
保护传统性可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不同社群的文化认同。
针对原真性保护原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措施和实践。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培训和教育可以帮助年轻一代学习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和知识,以确保其传承和延续。
同时,教育还可以提高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促进人们对其保护的意识。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和政策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标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同时,也要加强相关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有效的推进和实施。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社区参与和合作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社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社区居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承者和实践者。
谈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原真性
谈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原真性摘要:原真性与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领域的核心理念,我国对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遗产类型、遗产保护案例和旅游原真性四个方面。
总体而言,文化遗产研究的丰富程度高于自然遗产,原真性研究的深入程度高于完整性。
从遗产类型日趋多样化、遗产内涵日趋丰富的现实出发,完整性原则的研究、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的保护研究、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的关联性研究仍需引起更多关注。
关键词:原真性;完整性;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是世界遗产领域的核心理念,是世界遗产申报、遗产价值评估、遗产保护和环境整治的直接依据.文化遗产研究的丰富程度高于自然遗产,原真性研究的深入程度高于完整性。
从遗产类型日趋多样化、遗产内涵日趋丰富的现实出发,完整性原则的研究、自然遗产和复合遗产的保护研究、原真性与完整性内涵的关联性研究仍需引起更多关注。
1国内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措施1.1国际文件中的“原真性”原则“原真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威尼斯宪章》中,这一宪章主要针对欧洲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
自《威尼斯宪章》诞生和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发祥至今,原真性和完整性一直是文物古迹保护和生态保护领域的基本内容。
2008年,《文化遗产地解说与展示宪章》肯定了原真性保护在文化遗产地解说与展示中的重要性,指出:“通过沟通历史构造与文化价值的意义,保护遗产地价值免受强行引入的解说,尊重文化遗产地的原真性。
”1.2国际文件中的“完整性”原则“完整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根,表示尚未被人扰动过的原初状态。
《操作指南》对自然遗产的完整性有如下的界定:应包括其自然关系中所有或大部分重要的相关独立元素;应拥有足够的规模,并包含必要的成分,以展示其所具备的、对于长期保存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言十分重要的过程;应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并包括对维持景点美景至关重要的区域;应包括代表该生物地区最大限度的多样性特点的动植物的栖息地及其生态系统。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其重要性不仅在于保护和传承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更在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
如何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国政府、文化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政府角度、社会组织角度、个人角度以及国际合作角度,探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政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作用。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并建立专门的机构和团队,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确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记录和聚焦。
社会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组织可以发挥专长,提供专业的技术和人力支持,并与政府、文化机构合作,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个环节中。
社会组织还可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个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人应该加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与传承,从小事做起,如学习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传承优秀的口头传统和音乐文化等。
个人还应该尊重和保护他人的文化,互相学习、交流、传承,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认同感。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国际合作和交流。
各国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分享和交流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向其他国家传播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
国际组织和合作机构也应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保护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事业,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政府的法制保护、社会组织的专业支持、个人的自觉参与以及国际合作的推动,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使其成为各国的宝贵财富。
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发展 ; 二是 是 把 遗 产 的当下性 意 义及 其 对 相关 人 的
意义逐渐加入 到 “ 真实 性 ”中。 虽 然 国内对 该 概 念
由来 的 梳 理不 在 少 数 , 但 美 国学 者 的视 野仍 具 有 重 要 的借鉴 价值 。 “ 遗产 ” 一 词, 最初 是 完 全 物质 性 的 , 它 是 先
程振 翼 , 邱运 华
( 首 都 师范 大学 文学 院 , 北京 1 0 0 0 4 8 )
摘要: 在非物质文化 遗 产概 念 的发 展 形成 过程 中, A . 4 f ] 对于其 “ 真 实性” 的界定 在不断地发 展 和深化 。 非物 质文化遗 产 “ 真 实性” 的 内涵越 来越摆脱 物质 “ 永恒性” 的束 缚, 并且 对 3下人类主体 - " 的意义则在不断强调 , 这是
过程是经由多条线索完成的. 其 中最重要的两条: 一 是对于 “ 真 实性 ” 与物质 “ 永 恒性 ” 之 间关 系的认 识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1 5
作 者简 介: 程振翼 ( 1 9 8 6 一 ) , 男, 安徽怀宁人 , 首都师范 大学文学院博 士研 究 生; 邱运 华 ( 1 9 6 2 一 ) , 男, 湖 南祁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是一代代人民创造的文化传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历史记忆、促进文化交流和促进文明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应当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实现对文化传承的有效维护。
要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是历史和传统的延续。
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要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不仅要在制定政策和法律上给予其应有的保护,更要让广大民众认识和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
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文化的最好保护,因为只有当它被人们继承、弘扬和传播的时候,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
而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参与。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传统文化在学校、社区和其他场所的传承;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使他们得到更多的资源和关注。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收集,推动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传播,以此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保护与利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注重进行现代化保护与利用。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同时也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制度建设,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投入,确保其得到有效的运用与传承。
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面,各国之间可以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保护;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保护经验和做法,促使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全面和完善。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传统习俗、技艺、表演艺术、口头传统、社会实践、庆典活动及相关的习俗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世界多样文化的保护,对人类文明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实质是一个文化认同、传承和传播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种文化传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一方面是新兴文化冲击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传统生活方式。
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严峻的保护挑战。
首先要做的是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民俗、传统庆典活动,它还包括了民间工艺、语言、音乐、舞蹈、戏剧等各个方面。
只有深刻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其次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这需要政府、组织、学者、专家和民众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组织和学者要积极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和宣传推广工作;专家要着眼于技艺传承和技术保护等方面;民众要从小培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人类智慧和智慧的传承。
传承工作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口头传承、书面记载、实物保存等方式来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承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和传授,让他们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让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应积极探索新的保护方法和途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与时俱进,积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融入到现代社会中,使之更容易被认知和接受。
最后是加强国际合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国界,它属于全人类,国际合作是非常关键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各国应该积极参与该公约的实施,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二 ) 旅 游 者 对 文 化 遗 产 旅 游 原 真 性 的 理解
正如前文所言 , 旅游体验原真性是旅游者 自我构建的产物 。游客追求的是自己大脑建构 的一种 “原真印象 ”, 即旅游者根据自己所掌 握的信息 、旅游经历对自己大脑对目的地建构 的一种 “印象真实 ”作出的主观判断 , 是一种 连续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 其一 , “原真印象 ”的构建阶段 。“原真印象 ” 的构建阶段又可细分为两个阶段 , 首先是人们 在尚未决定旅游之前 , 日常生活的知识积累在 大脑中沉积 , 潜移默化地形成遗产地本底 “原 真印像 ”; 其次是旅游者有了出游动机和选择目 标后 , 主动收集关于目的地的各类信息 , 并进 行内化 , 进一步形成出游决策时的引致 “原真 印象 ”。其二 , “原真印象 ”的检验与修正阶 段 。游客到达目的地进行实地旅游 , 通过自己 的旅游经历 , 对此前形成的 “原真印象 ”进行 检验和修正 , 最终形成一个复合的感知原真性
旅 游 文 化
文 化 遗 产 旅 游 原 真 性 的 多 维 度 思 考 /高 科
1 6
从旅游体验方面来看 , 专家学者对原真性 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静态到动态 、客体 ( ob2 ject) 到 主 体 ( self) 的 变 化 过 程 。布 尔 斯 廷 (Boorstin, 1964 ) 认为在大众旅游经历中 , 文 化商品化 、旅游经历标准化导致旅游者所体验 的都 是 “伪 事 件 ”, 旅 游 者 无 法 体 验 到 原 真 性 [ 13 ] 。这种观点认为旅游客体原真性是旅游者 获得体验原真性的必要条件 , 把旅游客体原真 性与旅游主体原真性体验直接对立起来 , 现在 看来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学界对旅游体验 研究的深入 , 研究者们发现 , 旅游者体验复制 的 、“舞台化 ”的 、甚至一些完全非原真的文 化遗产 (如迪斯尼乐园等主题公园 ) 也能获得 旅游原真性体验 , 这说明旅游者获得原真性体 验并不以原真性的旅游对象为必要前提 , 旅游 体验原真性是旅游者自我构建的产物 。遗产物 原真性与旅游原真性体验必然联系的解除 , 为 调和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提供了理 论上的可能性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商榷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商榷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决议》,以此为标志,保护与物态文化遗产有着相异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提上议事日程。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自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与物态文化遗产一样受到国际公约的重视和保护。截至2013年12月4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已达271项,其中包括昆曲等30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全国人大于2004年8月28日通过了《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并做出“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的规定。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在第4条明确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查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情况,发现大多有“真实性”或“原真性”的规定。由此可见,我国的立法在这一方面与《公约》规定有所不同,这也使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作出辨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从本质上说,它是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以人的身口相传作为延续方式的文化形态。
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对于文化表现方式的救护,对于作为文化链的传承人的扶助,更重要的是回归文化本位,立足其文化特性,传承其文化精神。
顺德杏坛镇光华村的“人龙舞”是传统龙舞中颇为特别的一种。
光华人龙舞结合了南派武术洪拳和民间舞蹈,以人为龙,不假外在道具,配以铿锵的音乐,强劲的鼓点,气势威武雄壮,充满阳刚之美,于2008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一、源起之路:佛山人龙舞的起源与历史佛山光华村人龙舞源于清代。
同治十年(1871年),光华村人梁耀枢高中状元,荣归故里之时,林升辉师傅与村里的武功高手们发起180人表演的人龙舞。
之后,人龙舞成为光华村节日喜庆的一个表演传统。
解放后很长时间人龙舞一度停演。
在杏坛镇文化站站长邓家声的呼吁和鼓励下,光华人龙舞在1995年杏坛镇元宵大巡游中进行了建国后第一次表演,恢复之路由此开启。
现在,佛山人龙形成了一支相对固定的表演队伍,队员由148位有一定武术基础的人员组成,多数是光华村民。
队员在农闲或休息时间训练和表演。
表演也突破过去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拓展到国内外各种活动和庆典。
表演时,龙趸着统一深蓝色服装,龙身统一着橙黄色的服装,两手持红色绸帘骑在龙趸肩上。
在龙珠的引导下,人龙随着锣鼓声逐渐起舞,依次完成整队待发、猛龙出世、人龙起舞、跃出龙门、翻江逐浪、人龙翻飞、双龙出海、盘龙昂首、叩门入洞、胜龙归海等10个部份,历时10分钟。
整个表演,铿锵镗嗒,气势威猛,翻飞腾挪,雄壮刚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在人龙合一中熔铸“龙魂”,汇聚天地间精气神。
二、传承之路:佛山人龙舞的现状与困境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得佛山人龙舞从自生自灭的自然生存状态中摆脱出来,承载着地区族群文明与智慧、精神与情感,以文化载体、文化资源的身份重新进入社会生活。
保护还是破坏: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的” o g a) (r i 1含义。2 世纪 6 in 0 0年代 , 原真性被引 入遗 产保 护领 域 。16 94年制 定 的《 尼斯 宪 章 》 威
曾指 出 “ 们 越 来 越 意 识 到人 类 价 值 的统 一 性 , 人 并 把古代 遗迹 看 做共 同 的遗 产 , 识 到为 后 代保 认 护这 些古 迹 的共 同责任 , 将它们 真实 地 、 整地传 完
“ 物质文 化遗 产 ” 非 的称 谓 , 我 国 主要 是 指 在
保护 。20 0 8年 6月 1 日, 4 在我 国第 三 个 “ 化遗 文
民族 民间文 化 遗 产 , 是 从 2 纪 5 它 O世 0年 代 出现 的 “ 形 文化遗 产 ” 2 无 及 0世 纪 7 O年 代 出现 的 “ 人 类 口头 与非 物 质遗 产 ” 念 演 变 而来 。近 年 来 , 概 随着各 级政府 加大 了对 非物 质文 化遗产 的保 护力 度 , 得 的成绩 也 是 有 目共 睹 的。但 不 可 否认 的 取 是 , 中也 存在 许 多 问题 , 政府 干 预 过 多 、 其 如 保护 手 段不 当、 忽视 传 承人 等 。这些 问题 如 不 能及 时 改变, 不但会 浪 费大 量 的人力 物力 , 同时还会 因为
原真和信息认知 的原真两个层面 , 出了保护鱼灯舞 的四个设想 , 提 即保护制度 化、 遗产 生活化 、 参与大众化 和 保护与管理数字化 。 关 键 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原真性 ; 鱼灯舞 ; 保护
中 国 分 类 号 : 90 C5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4 2 (0 0 0 -090 10 -92 2 1 )40 9 -6
一
、
原真 性及 其研 究综 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思考
作者:屈武
来源:《科学大众》2019年第09期
摘 ; 要: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主要难题是真伪辨别。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要尊重原真性意义重大。
笔者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文献资料梳理发现,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坚持原真性的问题说法不一。
文章在专家学者的讨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思考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炒得非常火热,其背后肯定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着它,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的地位被抬得很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者来说,只有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和精髓,搞清楚它的具体情况,才能摸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
由于笔者从事的专业研究方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经常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与发展。
笔者发现,目前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每位专家学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解释说得都有其道理。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讨论,来自学界不同的声音,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专家为何要讨论其原真性,是有一定缘由的,这也说明了原真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影响,从而也暗示着非物质文化遗產下一步的发展。
1 ; ;学术界对非遗“原真性”的讨论
民俗学人类学的学术研讨会上,一些学者专家就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要保持本真性的问题进行讨论。
有的专家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原真性吗?它本来就是活态流变的,怎么可能是原汁原味不变的。
”但也有一部分学者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啥要有原真性,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变了,那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所以说,这两种声音都有其中的道理所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变还是不变,如果变了,就成了文创商品,就不能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如果不变,与现代生活就严重脱节,会被市场所淘汰。
所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学术界,因其没有一个具体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评判标准,才导致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两条发展线路,一个要抢救保护;另一个是发展创新。
刘魁立在其多篇学术文章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保护的问题。
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一文中明确指出:“本真性问题,对于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尤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遗产保护的问题或许可以简化为保持本真性的问题。
保护,是通过自觉的努力让遗产项目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属性,最起码的要求是,使该项目避免丧失基本的本来面目,因为丧失本来最基本的属性,该项目就不再是它自身。
所以,保护工作是在理想的状态下尽可能保持原来最基本的固有属性。
”罗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