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3

合集下载

制冷系统设计步骤

制冷系统设计步骤

一、设计任务和已知条件根据要求,在武汉地区,以风机盘管为末端装置,冷冻水温度为7℃,空调回水温度为11℃,总制冷量为400KW,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

二、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1、确定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应该包括用户实际所需要的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冷损失,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KW)——用户实际所需要的制冷量(KW)A——冷损失附加系数。

一般对于间接供冷系统,当空调制冷量小于174KW时,A=0.15~0.20;当空调制冷量为174~ 1744KW时,A=0.10~0.15;当空调制冷量大于1744KW时,A=0.05~0.07;对于直接供冷系统,A=0.05~0.07。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根据设计的要求,选用氨为制冷剂并且采用间接供冷方式。

3、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

有关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参考《制冷工程设计手册》进行计算。

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①、冷凝温度()的确定从《制冷工程设计手册》中查到武汉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对于使用冷却水塔的循环水系统,冷却水进水温度按下式计算:℃式中——冷却水进冷凝器温度(℃);——当地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安全值,对于机械通风冷却塔,=2~4℃。

冷却水出冷凝器的温度(℃),与冷却水进冷凝器的温度及冷凝器的形式有关。

按下式确定:选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2~4)=31.2+3=34.2℃注意:通常不超过35℃。

系统以水为冷却介质,其传热温差取4~6℃,则冷凝温度为℃式中——冷凝温度(℃)。

②、蒸发温度()的确定蒸发温度是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汽化时的温度。

蒸发温度的高低取决于被冷却物体的温度及传热温差,而传热温差与所采用的载冷剂(冷媒)有关。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第2版 PPT课件(共13章)第3章冷库耗冷量的计算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 第2版 PPT课件(共13章)第3章冷库耗冷量的计算

G——制冰设备的生产能力 T/24h
其实是每日的??库量
2.0935——冰的比热
kJ/h
第三章 冷库耗冷量的计算 3、库房通风换气耗冷量Q3
Q3=Q3a+Q3b
=
(H w
H n ) n V 24
rn
30n
(H w
Hn)
Q3a——冷却物冷藏间有呼吸的食品的换气热量(水果、蔬菜)
Q3b——操作人员长期停留的冷藏间,如加功间、包装间等操作人员需要新
就越小,库内温度也易于稳定。 • 我国目前大多数冷库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比较大,可忽略库内外热作用的不稳定因素
,计算可按稳定传热原理进行 • 步骤: • 1、首先算出D——热惰性指标 • D=R1S1+R2S2+。。。 • (一般厚240mm的砖墙的D>4,算厚的,薄的D也小,影响不大) • 2、再按表3-7的情况选取
4、电动机运行耗冷量Q4
• Q4=∑N·ξ·ρ W
• ※什么冷间要计算Q4:采用冷风机的冻结间

采用风道送风的冷藏间
• 步骤:
• ①先估算:假设一个电动机的功率Q4, • ②定求电总动耗机冷功量率QQq4′==Q∑1N+1·ξ.·3ρQ2+Q3+Q4+Q5→求冷却设备面积→选冷风机→确 • ③校核Q4与Q4′是否相等,相等即可,不相等继续下面: • ④由Q4′→求Qq→再选冷风机,直至相等可接近相等为止
第三章 冷库耗冷量的计算
• t1值 • ①本库包装的,以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修正系数,表3-14 • ②外库调入已包装,以其入库时的温度 • ③运载工具: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修正系数,表3-14, • t2值 • 以库房的设计温度选取 • 注:若在冻结中加水,应在Q2中加入水的热量

某冷库工程的制冷系统设计

某冷库工程的制冷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平顶山400t肉类冷库设计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专业: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摘要本设计是平顶山市某冷库工程的制冷系统设计,主要任务是完成冷间制冷系统的设计,主要进行了以下的工作:首先确定各冷间的负荷,并根据计算冷间的机械负荷,选择合适的压缩机,确定合理的、可靠的制冷系统;根据设备负荷选择各个冷间的蒸发设备;根据所选的压缩机,进行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

再次介绍了机房及库房设备的布置,管线的布置及走向,管材、管径等。

最后对制冷系统的试压、试漏、及管道的保温问题做了简单说明。

关键词:冷藏库,制冷系统,技术性能分析,冷库设计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AbstractThis design that is some cold storage project refrigeration system is designed in pingdingshan, the primary mission is completes coldly refrigerates system's design. Mainly has carried on the following work:First determined the each cold room load, and according to calculates cold room the mechanical load, chooses the appropriate compressor, determines reasonably, the reliable refrigeration system: Chooses each cold room evaporating unit according to the machine utilization; According to compressor which elects, carries on other supporting facility's choice.Second introduced the engine room and the storehouse equipment's arrangement once more, pipeline's arrangement and the trend, the tubing, the caliber and so on.The refrigeration system's hydrostatic testing, tried to leak, and pipeline's heat preservation question finally has given the simple declaration.Key words: Freezer, Refrigeration system, Technique analysis, cold storage design目录摘要 (I)前言 (1)第一章题目及原始设计资料 (3)1.1设计题目 (3)1.2设计原始资料 (3)1.2.1土建资料 (3)1.2.2工艺资料 (3)1.2.3动力资料 (3)1.2.4气象资料 (3)第二章设计计算 (4)2.1冷库建筑的特点和组成 (4)2.1.1冷库建筑的特点与要求 (4)2.1.2冷藏库建筑的组成 (5)2.2冷藏库性质、库温及制冷剂的确定 (5)2.2.1冷藏库按使用情况的分类 (5)2.2.2冷藏库温度确定 (6)2.2.3制冷剂的选择 (6)2.3冷间设计 (6)2.3.1冷藏间的设计 (6)2.3.2冻结间设计 (7)2.4冷间穿堂 (8)2.5站台的设置 (8)2.6机房 (8)2.6.1机房建筑 (8)第三章维护结构的建筑构造 (9)3.1冷藏库绝热防潮 (9)3.1.1冷库维护结构的隔热层 (9)3.1.2维护结构的隔热防潮 (10)3.2冷库建筑构造 (11)3.2.1冷库墙体的设计 (11)3.2.2地坪及屋面 (14)3.3冷藏门及空气幕 (18)3.3.1冷藏门 (18)3.3.2空气幕 (20)第四章冷库热负荷计算 (21)4.1冷间各类热流量计算 (21)4.1.1维护结构热流量计算 (21)4.1.2货物热流量计算 (23)4.1.3冷间的通风换气热量 (24)4.1.4电动机运行热流量 (24)4.1.5操作管理热流量 (24)4.2冷却设备和机械负荷的计算 (26)4.2.1冷间冷却设备负荷计算 (26)4.2.2冷间机械负荷计算 (26)第五章冷库制冷系统及制冷设备的选择 (28)5.1冷库制冷系统 (28)5.1.1冷库制冷系统的选择 (28)5.2制冷设备的选择计算 (30)5.2.1确定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 (30)5.2.2制冷设备及附属设备的选择 (31)5.2.3库房冷分配设备的设计和计算 (38)第六章机房系统设计 (41)6.1机房、设备间及设备布置 (41)6.2制冷管道设计 (43)6.2.1制冷系统管道设计 (43)6.2.2制冷管道管径的确认 (46)6.2.3调节站管径和管长的确定 (47)6.2.4阀类的设计和布置 (48)6.3制冷设备和管道的隔热 (49)6.3.1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50)6.4融霜系统形式的确定 (51)第七章冷却水系统设计 (53)7.1冷却水系统选择 (53)7.2冷却水塔的选择计算 (53)7.2.1冷却水量计算 (53)7.2.2冷却水塔的选择 (53)7.3冷却水系统水利计算 (54)7.4冷却水池容积的确定 (55)第八章制冷系统的试压试漏及管道保温及刷漆 (56)8.1系统试压、排污、试漏、抽真空 (56)8.1.1系统试压 (56)8.1.2系统排污 (56)8.1.3系统抽真空实验 (57)8.1.4系统氨试漏 (57)8.2系统设备及管道保温 (57)8.3管道刷漆 (58)致谢 (59)参考文献 (60)前言由于我们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制冷与空调技术,尤其是大、中、小型冷库的设计、制冷压缩机与设备的选型、布置及制冷系统的性能、安装、调试等。

毕业设计--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题目: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类别是指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目录目录 (1)摘要 (1)第一章库址选择 (1)第一节工程概况 (1)第二节气侯情况 (1)第二章冷库隔热防潮设计 (2)第一节冷库的结构 (2)第二节隔热与防潮的基本要求 (2)第三节维护结构的材料及选择 (3)第三章冷负荷计算 (3)第一节计算各传热层系数 (4)第二节设备负荷计算 (5)第三节各房间的负荷汇总 (9)第四章冷库制冷方案的确定 (10)第五章制冷机及辅助设备的选择 (11)第一节制冷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11)第二节制冷系统辅助设备选型计算 (12)第六章制冷系统管道 (18)第七章制冷系统的试压、试漏及管道保温 (19)结论 (21)参考文献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对南京的某冷库进行设计。

设计分为七个过程,首先给冷库进行选址,根据冷库提供的要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选址。

然后进行冷库隔热防潮设计,包括结构,要求及材料的选择。

冷负荷计算是本设计的重点,根据结构材料和传热系数计算出各房间的负荷及汇总。

确定冷库设计方案,包括压缩形式,冷凝器的配置,及系统的供液方式和冷间的冷却方式,而后简单的对冷间工艺设计和系统管道及管道的试压、试漏及管道保温的一些说明。

关键词:冷库设计制冷系统负荷计算选型计算第一章工程概况与原始资料第一节工程概况此次毕业设计为南京某公司进行制冷系统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制冷机房、冻结间及冷库。

该工程包括冻结间 ( -23℃),低温冷藏间( -18℃)两项制冷系统。

此设计题目是我们专业主要发展方向,通过毕业设计对我以前学习的专业知识作一个全面的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本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本制冷系统设计原始资料概况如下:一、冻结间、冻结物冷藏间冻结间:设计温度-23℃。

,总建筑面积为8×18= 144㎡,冻结能力20吨/小时。

冻结物冷藏间:设计温度-18℃。

库房内净高5 m,总建筑面积为20×24 =480㎡,低温冷藏总能力为500吨。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的理解和从实践中获取相关经验,提高学生的制冷方面的能力和专业技能,为未来的制冷工程设计和实施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大纲1. 冷库的概述介绍冷库的各种类型、应用范围及其基本结构、特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制冷机组的选型与设计通过介绍不同的制冷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讲解制冷机组的选型和设计,并详细阐述制冷机组 working cycle 及其特点。

3. 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通过介绍制冷系统的物理原理和基本参数,讲解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方法,包括热量平衡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4. 制冷系统的安装及检查介绍制冷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检查的流程和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5. 冷库空气条件控制详细讲解控制冷库内部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率等条件的方法及其实现原理,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6. 制冷系统的维护与保养介绍制冷系统日常维护及保养工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要阅读相关资料才能进行课程设计;2.学生需要按照课程设计大纲进行课程实施,并完成实验报告;3.学生需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4.学生需要根据实践操作,并对操作结果进行分析;5.最后,学生需要按照课程设计要求提交实验报告。

四、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学生按照课程设计大纲进行实验操作,能够顺利完成实验操作,并能够自主解决部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实验报告规范、内容齐全、结构清晰,能够反映实验结果,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解释和分析;•学生能够在实验报告中体现出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课程设计内容分析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加深了对冷库制冷工艺设计的理解。

通过对制冷机组、制冷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具备了选型和设计制冷机组的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还需要对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与空气条件控制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冷库系统设计

冷库系统设计

§8. 库房设计库房:制冷装置把“冷量”传递给食品的场所;库房按用途分为:冷却间、冻结间、冷却物冷藏间、冻结物冷藏间、贮冰间冰库、冷包装间;库房设计是整个冷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关系到产品的冷加工质量..,从而直接关系到冷库经营的经济效益;.....和干耗库房设计内容:冷却设备的布置.......;.......及冷间的气流组织§8 -1 冷却间一、对象肉类白条肉、果蔬、蛋品;二、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常温迅速降温降至接近冰点..,以保证食品质量;预冷:常温食品进入冷却物冷藏间前,以免库温波动;三、设计参数一肉类冷却间+ 35℃+ 2 ~ 4℃设计温度:±0 ~-2℃肉汁冻结点-~-℃相对湿度:90%空气流速:1 ~2m/s ,空气循环次数50 ~60次/小时;冷却时间:20小时左右随胴体大小,厚薄而不同二果蔬冷却间中心温度+ 5℃设计温度:0 ~5℃相对湿度:85 ~90%空气流速:m/s冷却时间:24小时三鲜蛋冷却间蛋温+4℃设计温度:±0℃鲜蛋白的冻结点:-℃相对湿度:75 ~80%空气流速:m/s冷却时间:24~28小时缓慢降温,每隔1 ~2小时降1℃;四、气流组织与设备布置——以肉类冷却间为例一肉类冷却间尺寸长12 ~18m ,宽6m ,高~5m;二冷却设备落地式冷风机吊顶式冷风机三布置与气流组织1、落地式冷风机:采用纵向吹风,用大口径短风管送风,喷风口分单喷口和双喷口两种,风口以圆形为宜;见教材P152页, 图6-1;2、吊顶式冷风机:采用档风板配风形式,如图;无开孔档风板配风开孔档风板配风§8 -2 冻结间一、对象易腐食品....的冻结加工二、作用将食品进行冻结加工,使其温度被迅速降至冰点以下,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延长食品的贮藏期;三、设计参数设计温度:国内-23℃,国外-30 ~40℃或更低;空气流速:3 ~ 5 m/s强制循环吊挂白条肉:20小时加工时间盘装鱼类:10小时吹风式搁架:20~48小时四、设计要求一冷却设备力求简单,使用方便,常用吊轨、搁架;二要求温度场和速度场均匀,缩短冻结周期,提高质量;三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装卸手段,缩短操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五、设备布置与气流组织一白条肉冻结间纵向吹风落地式冷风机冷却设备横向吹风吊顶式冷风机:垂直下吹1、纵向吹风:见教材P 159页,图6—9;冷风机布置于冻结间的一端..,在吊轨上面设档风板,档风板与楼板间形成吹出冷风的通道;无开孔档风板:端头留出空隙——路径长,不均匀,图a;开孔档风板:沿着平行于吊轨方向开长孔——均匀,图b;□档风板与楼板间距:≮800 mm□档风板应设有人孔1×m2□适用于6×12 ~ 18米,15 ~ 20 t /日,冷加工时间20h的;2、横向吹风:见教材P 160页,图6—10、6—11;冷风机布置于冻结间的一侧..,设档风板,档风板沿吊轨方 向开长缝;□ 空气流通路径短,库温、速度均匀,但阻力大; □ 适用于宽6米,长度不限的;3、垂直下吹:见教材P 161页,图6—12、6—13;采用吊顶式冷风机,沿着长度方向布置,不设档风板;□ 空气流程短,温度均匀,冻结速度快;□ 注意融霜水排放、外溢、检修□ 冷风机台数多;二盘装、箱装食品的冻结间盘装、箱装食品包括:分割肉,剔骨牛、羊肉,家畜和水产 品等,这些食品的成型尺寸较整齐,多采用吊轨吊笼及搁架式排 管;1、吊轨吊笼式其气流组织要求与白条肉冻结间完全不同,白条肉冻结间 气流方向要求垂直向下或向上,以使冷气与胴体有最大程度的接 触,而盘装食品水平..放置于吊笼上,要使气流沿盘的上、下表面 作水平流动,而且吊笼中上、下层盘之间间隙小,气流的阻力大, 因此,一般不采用纵向吹风....,而采用横向吹风....; 吊轨吊笼冻结间的吊轨一般为两股,如图;轨道间距取决于吊笼的尺寸;盘的规格15Kg :600×400×11020 Kg :600×400×130吊笼尺寸 如图1横向上吹风:采用了档板和导风板使气流趋于水平均 匀分布,见教材P162页,图6—14;2横向下吹风:见教材P163页,图6—15;2、搁架式排管冻结间又称半接触式冻结间;搁架式排管作为冷却设备,又兼货 架,由于直接接触,所以传热系数高;1搁架排管的布置:有三种方案,见教材P157页,图6—5;a方案——为小冷库b方案——为中小冷库c方案——为生产大批量□设计要求:采用D38mm无缝钢管制作,P157页,图6—6;排管管子水平间距:100 ~ 120 mm层高:220 ~ 400 mm最低一层离地坪:≮400 mm管架宽度:800 ~ 1000 mm单面操作1200 ~ 1500 mm双面操作走道净宽:≮1000 mm集管端距墙:500 mm弯头距墙:≮300 mm立柱距墙:≮100 mm2搁架式排管的气流组织自然循环:热交换差,冻结速度慢;吹风式:目前常用的吹风式按鼓风机安装位置不同,其气流组织有三种形式:蝶型流吹风式顺流吹风式直角吹风式①蝶型流吹风式:见教材P158页,图6—7; 鼓风机设在搁架排管之间通道上方,使风向上吹送到静压区后沿挡风板下吹经侧面导风板,气流垂直均匀流过每层排管,食品处于冷风回流区;该方式较直角式风速小,通常采用轴流风机;②顺流式:见教材P158页,图6—8;鼓风机设在搁架的一端或两端,气流与排管平行,通常用轴流风机, 风速为3m/s;该方式风速大、风阻也大,搁架侧面有风短路回流;③直角式:鼓风机设在搁架排管之间通道上方,风朝墙侧吹,遇墙后沿挡风板下吹,侧面导风板开孔,气流垂直吹过排管,回风沿对面墙回到风机;该方式风速一般为~s;§8 -3 冷却物冷藏间一、对象用来贮存果蔬、鲜蛋等鲜活的食品;二、运货、承货工具纸箱、木箱、箩框、麻袋;三、设计参数:按大宗食品的贮藏条件设计温度:±0℃相对湿度:90%空气流速:m/s四、设计要点一必须采用冷风机作为冷却设备二库内温、湿度要求稳定,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空气成分基本一致;φ:90% ±4%t :0 ±1℃三需设置通风换气设备具体要求后述四尽量选择可调冷量、风量的冷风机;五保证货间空气的流通及防止冷间滴水;五、气流组织及设备布置一气流组织原则温度均匀、流速适当为s,采用均匀送风道;二冷却设备布置:冷风机、送风道;冷风机:布置于靠近机房、库门一侧,以便缩短供液、回气、冲霜给排水管道及操作管理、维修;送风道:布置于库房中央走道上方,其好处是:1、使风管两侧送风射程相等,简化喷风口设计;2、走道上不堆放货物,风管表面即使凝露滴水,也不会影响货物;3、利用中央走道作为回风道,提高库房利用率;三送风道及喷风口设计1、主送风道:静压一致采用截面为矩形,沿长度方向高度相同,宽度均匀地缩小 或分段逐渐缩小的形式,风管内风速:首段6 ~ 8 m/s ,末端 为1 ~ 2 m/s ,这样用逐段降低流速方法降低动压....以弥补 消耗的静压,使静压一致;2、喷风口圆锥形、条缝形、百叶窗形;□ 具体设计计算参照冷库制冷设计手册六、通风换气设施与加湿一通风换气1、设计要求:1每天换气 2 ~ 3 次;2冷间面积>150M 2,宜采用机械通风;3进入冷间的新鲜空气需经过处理冷却或加热4进入口与排出口不宜设在同一侧,若为同侧,如图:5排出口应设置保温启闭装置2、进气设施1新风管与冷风机连接,靠冷风机吸入;接进风端进入口接风机吸入段2设置专用的送新风设备满足不开冷风机时随时进行换新风;3、排气设置设排风设备靠内外压差二加湿设施水通过喷嘴对库房加湿采用超声波加湿器加湿§8-4 气调库一、概述气调保鲜贮藏方法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好、最先进的一种保鲜技术;一果蔬的特点活的有机体,内部进行着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的特点是:Array碳水化合物CO2、水蒸气、热量等呼吸作用越强,消耗越快,贮藏期越短;二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1、O2:含量多,呼吸强度大,反之则小;2、CO2:含量高,有抑制作用,但过高会造成其它生理危害;3、t :低,呼吸强度小,反之则增加,但过低会产生冻伤;三气调保鲜贮藏的气调参数与基本原理气调参数:O2:3 ~ 5%CO2:3 ~ 8%t :1 ~ 10℃φ:80 ~ 95%根据不同果蔬的生理特点,采用相应指标,控制贮藏环境的气调参数,达到降低果蔬呼吸强度,延缓分解过程,延长其贮藏期;二、气调库构成气调库是由库体结构、气调系统、制冷和加湿系统构成;如图:一库体结构1、要求:具有良好的气密性;2、气密性试验方法:采用压力正压测试法;检测压力值100Pa ~ 300 Pa不等根据具体要求,用半压降时间指限定压力值降至一半所用的时间做为气密性程度的指标;一般库:100Pa →50 Pa 10 mm低氧库:200Pa →100 Pa 20 mm超低氧库:250Pa →150 Pa 10 mm3、库体建筑方式:装配库:气密性好,工期短,美观,但造价高;土建库:与上述相反;夹套式:用于土建库的改造;二气调系统为气调库的核心由制氮机、空压机、CO2脱除机或乙烯脱除机、气调门、气调袋、气体检测设备及阀门管线等组成;三制冷、加湿系统1、制冷装置2、加湿装置用于保持库内气体的湿度;三、气调库设备一制氮机、空压机制氮机:采用中空纤维膜制氮机常用CA-45、CA-60每小时可生产氧气含量5% 的N245 标立方;空压机:是制氮机的原料气源,常用螺杆式:压力波动较小,价格高;活塞式:压力波动较大,价格低,配贮气灌;□选用无油..型空压机,并应与制氮机的压力和气耗相匹配;二CO2脱除机用于控制库中CO2的百分含量,常用CNTT-110DCNTT-220S每24小时可脱除3% 浓度的CO2气体110Kg、220 Kg,D――单缸S――双缸三乙烯脱除机果蔬成熟过程中释放的一种气体,具催熟作用;常用CNQX-130、CNQX-210每小时处理气体130、210M2四气体检测设备用于对库内O2、CO2气体进行连续检测及显示,以确定出是否符合气体指标要求,并进行自动人为的调节;由气体检测仪、单片机、显示、控制等电路组成;CNO-102 ——测氧仪CNT-101 ——CO2测试仪五其它气调袋储气袋:防止库内温度发生变化,引起库内压力变化,使维护结构承受巨大的压力;气调门:分有大、中、小三种四、制冷、加湿系统一制冷装置二加湿器用于保持库内气体的湿度;超声波加湿器:对水质要求高,产生超微粒子水;离心加湿器:对水质要求较低,产生水滴;§8 -5 冻结物冷藏间一、对象用来贮存冻结过的食品二、设计参数设计温度肉类:-15 ~ -20 ℃鱼类:-18 ~ -23 ℃相对湿度肉类:85 ~ 90%鱼类:90 ~ 95%□国外:设计温度为-25 ~ -30 ℃,趋于低温化;□对水产品:为控制在冻藏期间氧化褐变,国际水产委员会推荐:冻藏温度为-24 ℃以下;三、设计形式空气自然对流风冷式夹套式一空气自然对流循环式1、冷却设备:排管特点:制作简便,干耗小,但耗材量大,安装困难,库温不均匀;2、排管选择:与供液方式有关直流供液直立式墙管U形顶管重力供液立式墙管、V形墙管U形顶管蛇形顶管常用液泵供液U形顶管蛇形顶管□设计时,要注意允许通路长度;3、排管布置:1优先选用顶排管:其自然对流趋向好;在F不足时,考虑高墙管、再用低墙管;2先选外墙:因为该冷间的热负荷主要为Q1,只要将Q1消化,不让直入货区;3库门上方:开门侵入热流冲向库门的上方;二风冷式1、冷却设备:冷风机特点:节省钢材和投资60% 以上,安装方便,但干耗大;2、气流组织:见教材P186页,图6—41;采用均匀送风道采用带风管的冷风机□贴附射流:见教材P173页,图6—24;冷风机送出的冷空气沿着楼板射出,不断引射库内空气,与之混合并迅速进行热交换,同时流速不断下降,库房中形成射流混合层,产生具有恒温、低速的回流区;货物应处于回流区;□减少干耗措施:①采用镀冰衣②减少传热温差,控制在6 ~ 8℃;③冷风机进出温差控制在2 ~ 4℃;三夹套式与一般冷库不同在于:围护结构内增加了一个夹套结构,夹套内装设冷却设备,使库外传入的热量被夹层内的冷空气吸收,使库内维持恒定的低温、高湿条件;从而大大地减少了食品在贮藏期间的干耗;优点:①库内温度均匀,相对湿度高,干耗小;②库内不设冷却设备,可充分利用库房面积;③冷却设备设在夹套内或库外,便于维修和融霜水排出;除霜过程对库内没影响;1、夹套库的形式按冷却设备自然循环式强制循环式按夹套结构全夹套:六面都设夹套,库房被冷风包围;半夹套:外墙和屋顶设置局部附加夹套□夹套材料:胶全板□夹套宽度:窄夹套:50 mm空间宽夹套:600 mm空间2、冷却设备及布置自然循环:排管——布置于夹套的顶部;强制循环:冷风机——布置于外、内均可;由于夹套库在技术上有一定的要求,使其建设的投资费用要高一些;自然对流方式的夹套库:造价↑3%左右强制循环方式的夹套库:造价↑10%左右十年来由于食品贮藏包装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使贮藏期间食品的干耗大大减少,所以夹套库的发展便受到限制;但一些专家认为,对于非包装食品采用夹套库贮藏,仍然是提高食品商品经济效益的一项途径, 虽然一次投资费用增加,但食品的贮藏损耗可降低%左右;§9 制冰与冰库根据冰的来源,分有天然冰和机制冰;天然冰:卫生条件差,受自然条件限制,需较大的贮冰场所;机制冰:盐水制冰:坚实、不易融化,易堆垛贮存,便于运输;快速制冰:脆、易融化;§9 -1 盐水制冰采用全敞开式间接冷却方式来制取冰块,这种制冰设备占地面积大,耗用钢材多,维修费用高,但其有突出的优点;一、对盐水的要求盐水作为中间冷却介质,其温度、浓度及与制冷剂的温差均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一盐水工作温度平均温度t工作t y直接影响结冰速度及冰的质量t工作=-10℃即盐水与冰桶的水在结冰过程中的温差为10℃二盐水制冰的蒸发温度t0 =-15℃即蒸发温度与盐水工作温度低5℃三盐水凝固温度及盐水浓度为保持盐水良好的中间介质特性,保证在低温下仍能呈液态流动不结冰或析盐,要求:t凝固= t0 -6 ~ 8℃根据盐水凝固温度,盐水的种类,确定盐水的浓度;若用NaCl盐水,则其浓度Be=20 ~ 21;二、制冰间设备与工艺流程一设备:制冰池、冰桶、蒸发器、氨液分离器、融冰池、倒冰架翻冰架、加水器、搅拌器、吊车行车等;如下图所示:二工艺流程:制冰时,将制冰池内的盐水经蒸发器冷却到-10 ~-14℃, 然后向冰桶加水,用吊车将冰桶送入制冰池内,利用低温盐水将桶内的水冻结成冰,冻好后,再用吊车将冰桶送到融冰池,浸2 ~ 3分钟,将冰桶置于倒冰架上,令其滑入贮冰间;出冰后,再将冰桶吊起并加水,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制冰时间:24 ~ 36 小时三、盐水制冰的有关计算一制冰池的生产能力m t / 日一冰块冻结时间t j h二冰桶数量n b只三制冰负荷Φw1、制冰池传入热量Φ12、水冷却和冻结的热量Φ23、冰桶的热量Φ34、脱冰时的融化损失Φ45、搅拌器热量Φ5则∑Φ=Φ1 + Φ2 + Φ3 + Φ4 + Φ5×式中——其它热损失系数★当原料水温度为25 ~ 30℃时,每吨冰热负荷为7000W;四盐水蒸发器面积五搅拌器选型四、盐水制冰的设备布置一冰桶和冰桶架冰桶:采用~ mm厚钢板制成,上下均设钢板箍加固, 采用矩形截面,上大下小;冰桶架:用100 ~ 150 mm宽,10 ~ 15 mm厚钢板制成,4 ~ 20 只一列排;二盐水蒸发器直立式、V型、螺旋型结构型式;其布置分分散式:蒸发器与冰桶相间布置集中式:常用的集中式又分横向、纵向布置两种;1、横向:蒸发器布置于制冰池一端,盐水呈横向流动;如图特点:流程短,盐水温度均匀,结冰时间相差不大,但流向平行于短边,热交换效果差,冻结速度较慢;2、纵向:蒸发器布置于制冰池一侧,盐水呈纵向流动;如同特点:与横向相反;布置蒸发器时:顶部沉入水面100 mm与池壁、隔板间距30 ~ 40 mm 三搅拌器作用是提高盐水流速和循环次数;布置于氨液分离器的一端;分有卧室和立式两种,其特点:卧式:安装于池壁一侧,工作时阻力小;立式:垂直安装于池面上,工作时阻力大; 四制冰池:采用6 ~8 mm厚的钢板焊成,四周及底部用150 ~120 mm厚的软木为隔热层,外表设防潮层,池面上盖有50 ~ 60 mm厚的木盖;冰池体内焊有将蒸发器和制冰池隔开的隔板,在盐水道内设置导流板;制冰池尺寸:呈长方形,长宽比为2 :1 ~3 :1 ;高度为:盐水道宽为:~ 1米五氨液分离器为重力供液方式使用;布置于融冰池的另一端,以免被起吊的冰桶和行车等碰撞;并靠近机房;对液泵供液方式,制冰间不设该设备;六融冰池为钢板或水泥制成,尺寸应考虑整排冰桶放入后摇动的可能, 池内为常温水,池底部设加水管,上部设泄水口;七倒冰架为钢结构主架上钉有木条的⊥形能翻动的架子,作为倒冰之用;在两端装有平衡块,以减缓翻转速度和易于复位;如图八加水器由长方形的钢板水箱和多根加水管组成,箱内格数与一次起吊的冰桶数相等,每格容量为冰桶容积的90% ,下图为虹吸式加水器;水通过阀门控制,由进水管进入加水器的进水隔腔,然后均匀溢入格子内,当格子的水没至虹吸管管顶部时,由于虹吸作用,水流入冰桶内,直到虹吸管的底部露出水在面;特点:水量均匀、准确、不浪费水、操作方便;无机械部件、不耗电、简单而不易损坏;制作要求每根虹吸管尺寸一致;九吊车行车既可纵向移动,又可以横向移动;十滑冰台五、制冰间建筑尺寸的确定一长度L ≥L1 + L2 + L3 + L4 + L5 m 二宽度B=n b + n-1 b1 + 2 b2mb1 =~1 mb2 = 1 m三高度H = h1 + h2+ h3 m六、盐水制冰间设计要求制冰属于多水作业,盐水也有一定的腐蚀性;故:1、制冰间常为单独建筑2、制冰间应靠近机房3、出冰侧应靠近贮冰间冰库,为了解决冰块的垂直运输,也可布置于冰库或多层冷库的最上层;4、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七、提高盐水制冰效率的措施一降低盐水温度,加大换热温差,提高结冰速度;据资料介绍:当t工作从-8 ~ -18℃时,其制冰能力可提高一倍;但耗电增加,且冰容易爆裂;防止冰爆裂:让冰桶在空气中停留片刻,并适当降低融冰温度;二制空心冰,可缩短结冰时间;试验表明:使冰块中心15%重量的水全部结冰,需要占去全部结冰时间的40 ~ 50% ;三原料水预冷,或利用融冰池里的水制冰;把原料水20℃预冷到+4℃以下,可以缩短制冰时间;四采用液压推进机构,使冰桶在固定位置入池和吊冰;使结冰时间相近,避免盐水温差造成结冰时间不一;§9-2 其他制冰装置——快速制冰快速制冰是利用制冷剂直接在管道内或设备内蒸发,使管道或设备外的水冻结成冰;与盐水制冰相比,具有冻结快、设备轻、耗钢材少、占地面积小,无腐蚀等优点;且为工厂定型配套生产,故投产快,但制出的冰较脆、冰块表面大而容易融化,目前只用于小型冷库食品加工厂或渔船上;常用快速制冰设备:一板冰机二片冰机三管冰机四桶式快速制冰机§9 -3 冰库贮冰间冰库:指专用于贮冰的冷库;贮冰间:指附设于食品冷库内的贮冰用房;一、对象用来贮存冰块淡水、海水二、设计参数根据种类及原料水的不同,库温为盐水制冰:-4 ℃-6 ℃淡水冰块快速制冰:-8 ℃淡水片冰:-12 ℃片冰海水片冰:-20 ℃三、冷却设备、布置采用光滑顶排管,需增设墙管时,应设高墙管;对大型单层冰库:采用冷风机,加设高墙管;四、建筑要求一建筑高度分有:人工堆装和行车堆垛单层净高:~ M人工堆装多层净高:~ M采用行车堆垛:净高可大于12 M冰堆的高度:距离顶排管或风管底部应有M的空间,以便操作;二地坪的标高与制冰间同层相邻....:地面标高应低于滑冰台,冰洞底部向库内倾斜,水平高差≮20 mm;进出共用一个洞时,地面标高与洞底表面最低点相同;当不同层时:标高不受此限;三地面排水用来对不常年使用的,在间歇时排管的化霜水和冰屑的融化水能及时排除;地面排水坡度:可将地面设计排水坡度1/100,坡向库门;四墙壁的防护内壁上应作防护墙护壁,以防在搬运和堆码时碰到墙壁;做法:采用35×10 mm的竹片钉在75×50 mm的木龙骨架上,高度以冰的堆高为准;堆高:人工堆装:≯~ m机械提升:≯m行车:≯m五冰块进出库与堆装层高较高的冰库,库门可上、下设置;进出冰门洞:大小:600 ×400 mm位置、朝向:碎冰台、站台§1——§8 小结§1 概述§1 -1 冷库的分类冷库冷藏库或冷冻厂:一个以人工制冷方法专门加工贮藏食品的企业总称;一、按冷库建筑层数分:单层多层:4 ~ 6 层为宜,避免≤3层, ≥7层二、按建筑规模分:大型:≥10000 大型:≥3000 肉类中型:1000 ~ 10000 水产中型:1000 ~ 3000 小型:<1000 小型:<1000 三、按库房温度分:四、按使用性质分:地点、特点、要求高温库生产性冷库低温库分配性冷库变温库中转性冷库零售性冷库五、按构造类别分:六、按贮藏食品种类分:土建冷库肉类冷库装配冷库水产冷库覆土冷库果蔬;蛋品冷库§1 -2 冷库组成由库房、动力用房、生产工艺用房及行政福利用房等组成;一、库房:用途、温度和湿度要求为冷库的主要建筑,包括冷加工间、冷藏间、冰库及直接为它服务的建筑穿堂、电梯间、站台等二、动力用房机器间机房设备间三、生产工艺用房一屠宰车间肉类二理鱼间水产三加工间肉类、鱼类的附属产品加工四其它:水泵房、化验室等;四、行政福利用房办公楼、宿舍、食堂等;五、其它§1 -3 冷库建筑结构特点冷库建筑不同于民用建筑,区别在于:受生产工艺制约受内外温差和水蒸汽分压力差制约一、冷库建筑特点一既是工厂又是仓库二隔热三隔汽防潮四冷桥五门、窗、洞六热辐射七地坪防冻二、冷库结构特点一结构类型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二结构特点1、荷载:荷载大1 ~ 3 t/m22、温度应力3、建筑材料4、锚系梁的设置5、钢筋保护6、伸缩缝设置7、降温要求三结构形式装配式:钢结构§1-4 冷库建筑平面设计一、总平面布置原则:生产流程顺畅、功能冷热分区明确、运输方便、协调生产、方便生活;二、总平面布置应考虑的问题三、总平面布置功能分析四、常见的平面组合一冻结、冻藏之间的平面组合二高、低区的组合分开、分边、分层三穿堂与冷间的平面组合四机房与库房的平面组合§2 冷库围护结构的隔热与防潮§2-1 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一、传热的基本方式与传热系数一传热的基本方式:传导、对流、辐射二传热系数单层平壁多层平壁二、导温系数a 、蓄热系数S 、热惰性指标D重体性结构:D ≥中体性结构: ≤ D ≤ 6轻体性结构:D ≤ 3三、围护结构低限热阻四、围护结构的厚度计算:()'0"0R R g g -=λδ §2-2 常用的隔热材料一、对隔热材料的要求二、常用的隔热材料三、主要隔热材料的性能指标一、基本概念 湿空气 水蒸汽分压力 最大水蒸汽分压力相对湿度 露点温度二、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一)蒸汽渗透(二)蒸汽渗透量的计算P=()n w e e H -01 (三)围护结构表面及内部温度计算(四)围护结构表面及内部水蒸汽分压力计算(五)围护结构内部凝结现象的判断 ★三、隔汽层的设置(一)隔汽层(二)隔汽层的设置原则单面隔汽:设置于高压侧双面隔汽:高低侧设置——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高温库(三)隔汽层设置标准()∑-≥n w e e H 6.1 ,水蒸气难进易出;四、常用隔汽防潮材料 沥青材料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2-2 围护结构的常用做§3 制冷系统方案设计§3-1 概述一、定义、探讨的范围: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二、基本构成: 单级双级单、双级综合 —— 共用部分三、原理图:反映系统全貌规模、设备数量、型号、规格,供液方式、合理性、先进性;。

冷库课程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冷库课程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制冷工艺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系别:机电工程系班级:制冷071姓名:郭大虾学号:0712****指导教师:李建雄目录目录 (1)摘要 (2)主要符号、单位说明 (3)工程概况及原始材料 (4)确定各围护结构层 (6)制冷负荷计算 (8)设备选型 (14)制冷系统原理图 (20)总结 (22)参考文献 (23)郑州某土建冷库制冷系统设计摘要土建库的主体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混合结构。

其维护结构属于重体性结构,热惰性大,易于稳定。

本次课程设计我的设计题目为郑州某地1000t土建库制冷系统,主要用于贮藏苹果,冷藏量为1000t,货物纸箱包装。

所以只需设计冷藏库,相对较简单。

在设计中有确定冷库容积及尺寸;确定各围护结构层;冷负荷计算;制冷系统各设备选型;以及库房平面图及制冷系统原理图。

设计中采用的是压缩式制冷,它是根据制冷原理将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以及为了使制冷效能更高、运行更安全的辅助设备(如油分离器、贮液器、气液分离器、集油器、放空气器、阀件、仪表等)用管道连接组成的一个闭合制冷循环。

主要符号、单位说明符号 名称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F 冷(热)负荷 W /kCal hK 传热系数 2/()w m k × 2/()kCal m h k 鬃N 功率 wp D 压差 PaG 流量 /kg h t 温度 Cw 流速 /m se 动力粘滞系数 3/k g ml 导热率 ()/ow m C ×r 密度 3/kg m d 直径 m L 长度 m g 重力加速度 2/m s C 比热 /kj kg C ×f 相对湿度 %A面积 2mh 效率h 焓值 /kj kgs 厚度 m a围护结构温度修正系数u 比容 3/m h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原始材料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为郑州市某1000t 土建冷库的设计。

该冷库是一个小型的冷藏库,主要用于冷藏苹果,货物纸箱包装。

二、冷库的容积及尺寸容积确定:由题意将冷库分为两个冷藏间,均为500吨。

制冷工艺设计第三章

制冷工艺设计第三章

浮球阀控制: 1. 浮球阀控制: 起着节流降压和自动控制设备内液面的作用。 起着节流降压和自动控制设备内液面的作用。 2.自动控制: 2.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 起节流降压、控制流量的作用。 起节流降压、控制流量的作用。 3.手动控制 3.手动控制
压缩 高压系统: 高压系统: 冷凝 调节 根据压力大小分: 根据压力大小分: 低压系统
谢谢
液泵供液特点: 液泵供液特点: 蒸发器热交换效率高。 1)蒸发器热交换效率高。 安全性好。 2)安全性好。 3)制冷效率高。 制冷效率高。 操作简单。 4)操作简单。 便于实现自动化。 5)便于实现自动化。
其他阀件
液位控制器:检测液位并发出要求供液、 液位控制器:检测液位并发出要求供液、停止 供液的信号。 供液的信号。 电磁主阀(或电磁阀): ):根据液位控制器发出 电磁主阀(或电磁阀):根据液位控制器发出 的信号,使供液通、断。 的信号,使供液通、 压差控制器:用于氨泵保护。 压差控制器:用于氨泵保护。 止回阀:防止液体倒流, 止回阀:防止液体倒流,及由其引起的液泵倒 转和低压循环桶液位超高;在多泵并联时防止串液。 转和低压循环桶液位超高;在多泵并联时防止串液。 自动旁通阀:起自动旁通流量、 自动旁通阀:起自动旁通流量、防止压力升高而 破坏管阀的作用。 破坏管阀的作用。
油分离器(氨系统主要用洗涤式) 1、冷凝部分 冷凝器(氨系统:立、卧式和蒸发式) 贮液器(起调节和平衡作用) 其他阀件、管道 2、调节部分(总调节站):起分配和控制高压液体 的作用。
1、直接膨胀供液: 直接膨胀供液: 利用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之差将制冷剂直接送 入蒸发器。 入蒸发器。 特点: 特点: 1)系统简单,制冷剂充注量少,工程费用低。 系统简单,制冷剂充注量少,工程费用低。 节流生成的闪发气体进入蒸发器, 2)节流生成的闪发气体进入蒸发器,使制冷效 率降低。 率降低。 容易发生湿行程。 3)容易发生湿行程。 操作调节困难。 4)操作调节困难。

冷库设计DOC

冷库设计DOC

冷库设计DOC冷库是用于存储和保持低温或冷冻温度的建筑物或设备。

它在多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包括食品和医药行业。

本文将介绍冷库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和步骤。

1. 冷库类型冷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高温冷库:适用于储存在0℃至10℃范围内的商品,如新鲜食品和水果。

- 中温冷库:适用于储存在-10℃至0℃范围内的商品,如肉类和乳制品。

- 低温冷库:适用于储存在-25℃至-10℃范围内的商品,如冷冻食品和冷冻医药品。

根据需要,冷库也可以设计成多温区的复合型。

2. 设计考虑因素在进行冷库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维持稳定的温度:冷库必须能够提供稳定的温度控制,确保储存的商品不受温度波动影响。

- 节能效率:冷库设计应优化能源利用,减少能源消耗量,同时保持合理的温度控制。

- 合适的货物容量:冷库的设计应根据储存需求确定合适的货物容量,并考虑货物的布局和堆放方式。

- 工作流程优化:冷库设计应考虑货物的进出方式,以及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 安全性:冷库设计应具备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措施、防爆措施和紧急救援设施等。

3. 设计步骤进行冷库设计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需求分析:确定冷库的储存需求、使用要求和预算限制。

- 空间规划:根据需求确定冷库的整体空间布局、货物存储方式和货架系统等。

- 温度控制:选择适当的制冷系统和温控设备,确保能够提供所需的稳定温度。

- 维护设施:设计合适的通风系统、照明系统和排水系统,以满足冷库的运行需求。

- 安全设计:考虑防火防爆设施和紧急救援设备,确保冷库的安全性。

- 提高能效:使用节能设备和合适的绝缘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能效。

4. 附加建议在进行冷库设计时,还应注意以下附加建议:-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承包商,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 考虑冷库的扩展性和可调性,以适应未来的业务增长和变化。

- 定期维护和检查冷库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功能。

以上是关于冷库设计的一些重要考虑因素和步骤,希望对你的工作有所帮助。

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

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

小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摘要该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华南地区的一个制冷系统,主要任务是完成冻结间和冻藏间制冷系统的设计。

在设计中,采用手算法来计算冷负荷。

并对各种制冷机及其辅助设备的选用进行了经济性及技术性比较分析,最后决定采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冷间制冷工艺设计是根据冷间冷却设备负荷的大小及冷间性质,来选择蒸发器并合理考虑冷间的气流组织。

而后进行了风力及管道设计计算,并对制冷系统的试压、试漏、及管道的保温问题做了简单说明。

关键词:制冷系统;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经济及技术分析Small storage refrigeration system designABSTRACTThis design is South China reg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main task is finished frozen and frozen hidden among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design. In the design, using hand algorithm to calculate cold load. And all kinds of PTR and the auxiliary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technical economy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finally decided to adopt the piston compressor. Cold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between cooling equipment load between cold and cold, to choose between nature and rational consideration evaporator of cold air. Then the wind and piping design calculation, and the pressure of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the heat pipe leakage, the simple instructions.Keywords: refrigeration system;piston compressor;economic and technical analysis目录1 引言 (1)2 冷库行业现状 (2)冷库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2)国外冷库行业现状 (2)国内冷库行业现状 (3)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4)2.4.1冷库利用率偏低 (4)2.4.2部分冷库设计不尽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4)2.4.3制冷系统维修措施不力,设施设备老化严重 (4)2.4.4冷库节能措施未引起足够重视 (5)2.4.5自动化控制程度低迷 (5)2.4.6商业冷库价格竞争激烈 (5)发展趋势 (5)2.5.1建设规模 (5)2.5.2冷链物流 (6)2.5.3制冷设备 (6)2.5.4整体规划 (6)3 工程概况及原始资料 (7)工程概况 (7)3.1.1冻结间、冻结物冷藏间 (7)3.1.2室内计算参数 (7)气象条件 (7)3.2.1室外计算参数 (7)3.2.2室内计算参数 (8)4 冻结间和冻结物冷藏间的冷负荷计算 (9)库房分类 (9)冷库外墙、屋顶、地面保温层结构 (9)计算各面传热层系数 (10)4.3.1冻结间 (11)4.3.2冻结物冷藏间 (11)设备负荷汇总 (15)系统机械负荷计算 (16)5 制冷系统方案的确定 (16)制冷系统方案的确定 (17)5.1.1确定制冷系统方案的依据 (17)5.1.2确定制冷方案的原则 (17)5.1.3确定制冷系统方案的内容 (17)6 制冷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18)压缩机选择 (18)制冷系统辅助设备选型计算 (19)6.2.1冷凝器的选型计算 (20)6.2.2中间冷却器的选型计算 (20)6.2.3油分器的选型计算 (21)6.2.4高贮器的选型计算 (22)6.2.5冻结间冷风机选型计算 (22)6.2.6冻结物冷藏间的顶排管选型计算 (23)6.2.7氨泵选型计算 (24)6.2.8低循筒的选型计算 (24)6.2.9集油器的选配: (25)6.2.10空气分离器的选配: (25)7 冷间制冷工艺设计 (25)冷间的配风方式及其气流组织 (25)冷间的制冷工艺 (26)8 制冷系统管道设计 (26)系统管道和阀门的设计要求 (27)管道流速要求 (27)蒸发器供液管的设计 (27)吸气管道的设计 (27)排气管的设计 (28)其它管道的设计 (28)对制冷工艺管道布置要求 (28)9 制冷系统的试压试漏及管道保温 (28)系统试压、排污、试漏、抽真空 (28)9.1.1系统试压 (29)9.1.2系统排污 (29)9.1.3系统氨试漏 (30)系统设备及管道保温 (30)10 结论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3)1 引言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华南地区的一个制冷系统。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文件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文件

冷库制冷工艺设计文件一、设计背景和要求随着物流和冷链行业的快速发展,冷库已经成为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设施之一、冷库的制冷工艺设计是确保冷库内部温度和湿度控制的关键,需要根据冷库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本次设计的冷库规模为5000平方米,用于存储食品和药品等易腐和易变质物品,要求温度保持在0-10摄氏度之间,并且湿度要能够适应存储物品的要求。

二、工艺流程设计1.制冷系统选择:根据冷库的规模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制冷系统。

考虑到节能和制冷效果,采用了串级制冷系统,具体包括离心式压缩机和冷却剂循环。

2.冷却介质循环设计:由于冷库的面积相对较大,需合理设计冷却介质循环,以保证整个冷库内的温度均匀。

采用多个风机进行空气对流,风机的数量和布局需根据冷库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

3.温度和湿度控制:根据存储物品的要求,设计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

采用恒温控制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冷库内温度和湿度的监测和调节。

4.保温材料和密封设计:为保证冷库内部温度稳定,需使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和进行密封设计,减少能量的损失。

5.安全措施:在制冷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安全因素。

采用双系统设计,以防止一方面出现故障,导致冷库内温度无法控制。

三、工艺参数设计根据冷库的规模和要求,确定以下工艺参数:1.温度控制范围:0-10摄氏度;2.湿度控制范围:30%-80%;3.制冷剂选择:采用环保型制冷剂,如R134a或R404a等;4.制冷剂流量:根据冷库的规模和制冷剂性能进行计算;5.压缩机功率:根据冷库的规模和制冷需求进行计算;6.风机数量和功率:根据冷库的布局和需要的空气对流进行计算;7.保温材料选择:采用聚氨酯泡沫板等高效的保温材料;8.门的选择和设计:采用高密封性能的门,确保冷库内温度的稳定。

四、工艺设备和设施布局图根据冷库的规模和要求,绘制工艺设备和设施布局图,明确制冷系统、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风机和通风设备的位置和数量,以及保温材料的使用和密封设计。

冷库工程制冷系统设计方案

冷库工程制冷系统设计方案

冷库工程制冷系统设计方案第一节绪论1.1 项目背景冷库工程在农业、食品加工、制药、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它可以为原料、成品或半成品的储存提供恒定的低温或者恒湿环境。

本文将对冷库工程中的制冷系统进行设计,并详细介绍其构成、选型、布局、运行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冷库工程的建设及运营提供指导。

1.2 研究目的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本文将研究设计一套符合冷库工程实际需要的制冷系统方案,使其在满足要求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能效比、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1.3 布局与要求本文将以具体的冷库工程实例为基础,根据冷库的库容、使用温度、使用范围等要求,进行具体的制冷系统设计。

其中,设计内容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冷库制冷系统的关键设备。

同时,还将结合系统运行特点,对系统的控制方式、运行参数、监测手段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第二节制冷系统工艺流程设计2.1 制冷系统的工艺流程一般而言,冷库工程中使用的制冷系统主要包括制冷剂循环、吸收式制冷系统等。

其工艺流程大致为: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冷库、不同的制冷温度要求,需要的制冷系统也不尽相同。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冷系统设计。

2.2 制冷系统参数及要求冷库工程制冷系统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库房的使用要求和实际工艺要求。

比如,对于食品冷库要求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对于制药冷库要求对温度的稳定性和洁净度要求较高。

因此,在设计制冷系统时需要全面考虑实际的使用需求,确定合适的制冷系统参数和要求。

第三节制冷系统关键设备及选型3.1 压缩机压缩机是冷库制冷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性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制冷系统的运行效果。

在选择压缩机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制冷量、能耗、可靠性等指标。

一般情况下,采用螺杆式或螺杆式压缩机能够满足较大冷量的要求。

3.2 冷凝器冷凝器是将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冷却成液体的设备,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制冷系统的能效比和稳定性。

第3章-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3

第3章-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3

双级压缩系统 3)经验查图法
三、单级制冷压缩机选型计算
单级压缩机选型计算
1、汇总 各蒸发系统的机械负荷 2、确定 确定工作参数
计算出所需的理论输气量 步骤
3、计算
4、选型
根据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
和性能曲线确定压缩机的型号、
台数。
(1)以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选型
VP(3 h.16 hj5v)23.q6v j
四、 双级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1. 配组双级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1)根据设计工况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按式(3-19)计
算般得取出tm1的最tm-' 佳5中℃间、t温m2度,tm假' +定5℃两)个中,间在温压度焓图t m 上1 作t m 出2 、制(冷一循
环的过程线,如图3-17所示,并分别查出两个不同中间温度 条件下相关的状态参数
制冷专业核心课程 冷库设计与运行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3.3 制冷压缩机及设备的选型计算
冷却设备选 型计算
2
制冷压缩机 选型计算
1
5
节流装置选型计算
冷凝器选型 计算
3
4
辅助设备选 型计算
3.3.1制冷压缩机选型计算
• 选型原则
台数、系列、使用条件
•主要工作参数确定
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吸气温度、过冷温度、 中间温度
以上的压缩机选型计算是以活塞式压缩机为原型来考虑的,
如果是螺杆式压缩机的选型,基本计算过程是一样的
在选型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单级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经济压缩比为 4.7~5.5, 在此范 围内经济性最佳。 ②单级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不宜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低温工 况。 ③蒸发温度在-20℃以下时,单级螺杆式压缩机的运行经 济性差。蒸发温度越低,效率越低,能耗越大,长期运行 会带来能源的过量消耗,并使压缩机过早损坏。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

冷库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本项目是为了满足某食品加工企业对冷藏、冷冻食品的储存需求而进行的冷库设计。

该企业需要一个可靠、高效、节能的冷库系统,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设计目标1.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以满足不同食品的储存要求。

2. 实现冷库内部空间的合理布局,以提高储存效率。

3. 保证冷库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4.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节能效果。

5. 考虑未来的扩展和升级需求。

三、设计方案1. 冷库布局设计根据食品种类和存储量的不同,将冷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冷藏区、冷冻区和速冻区等。

每个区域的温度和湿度可根据食品的特性进行调控。

同时,合理安排货架和通道,以提高储存效率和操作便利性。

2. 冷库绝热设计采用高效的绝热材料,如聚氨酯泡沫板,确保冷库内部的温度稳定。

同时,对冷库门、窗户等出入口进行密封处理,减少能量损失。

3. 制冷系统设计选用高效的制冷设备,如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以保证冷库内部的温度控制。

根据冷库的规模和需求,确定合适的制冷设备数量和配置方式,以提高制冷效果和节能效果。

4. 空气循环系统设计采用循环风系统,通过风机将冷空气均匀地分布到冷库各个区域,以保持温度的均匀性。

同时,安装新风系统,以保持冷库内部的新鲜空气流通,减少食品变质的风险。

5. 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温湿度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对冷库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制冷设备和循环风系统的运行,以保持所需的温湿度范围。

6. 安全监控系统设计安装冷库温度报警器和火灾报警器,以及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冷库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情况。

同时,配备备用电源系统,以应对突发停电情况。

7. 节能措施设计在冷库绝热设计、制冷设备选择和运行控制等方面,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如合理利用余热、优化制冷设备的工作参数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四、设计效果1. 温度和湿度控制稳定,满足不同食品的储存要求。

2. 冷库内部空间利用率高,储存效率提高。

冷库制冷系统设计要点

冷库制冷系统设计要点

文章编号:1671-6612(2019)04-385-03冷库制冷系统设计要点宛超(四川省商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41)【摘要】介绍冷库制冷系统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制冷系统选择,如制冷剂的选择、制冷系统形式的选择、制冷压缩机组的选择、供液形式的选择等,制冷系统回油技术及制冷系统压力管道材质选择,以供冷库制冷工艺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冷库;制冷系统;回油;压力管道中图分类号TB657.1文献标识码ADesign Points of Refrigeration System for Cold StorageWan Chao(Sichuan Commercial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Co.,Ltd.,Chengdu,610041)【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points of the cold storage refrigeration system,mainly including the choice ofrefrigeration system,such as the choice of refrigerant,refrigeration system form,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unit and liquid supply form,etc.,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oil return technology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pressure pipeline material Choice for reference by the cold storage refrigeration process designer.【Keywords 】cold storage;refrigeration system;oil return;pressure pipeline作者(通讯作者)简介:宛超(1983.2-),男,硕士,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E-mail :303032793@收稿日期:2019-05-130引言在宏观经济稳步发展,业态创新大环境活跃,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以及诸多冷链物流扶持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食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迅猛,冷库建设规模获得快速增长[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机的; V ——压缩机理论输气量,单位为m3/h (双级压 缩时为高压级压缩机的); W ——油分离器内气体的流速。
3、高压贮液器
又称高压储液桶,用于储 存由冷凝器来的高压液体 制冷剂,以适应冷负荷变 化时制冷系统中所需制冷 剂循环量的变化,并起到 液封的作用。
贮液器以体积选型。
V v qm
选2台制冷量为93.75×2 =187.5kW,也满足计 算负荷的需要
四、 双级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1) 配组双级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配组双级压缩机的选型,关键是确定双级压缩机在 设计工况下运行时的中间温度,前面提到的最佳中 间温度是在理想条件下求得的数值,故不能直接用 最佳中间温度确定制冷循环,而应根据高低压级压 缩机理论排气量之比用图解法求出中间温度。然后 根据确定高、低压级的理论输气量之比,由此再据 机械负荷选择高压级和低压级压缩机的型号和台数。
机,单位为m3/h;
W —— 氨液分离器内气体流速,一般采用0.5m/s。
氨液分离器
库房氨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防止压缩机发 生液击现象; 将蒸气分离,只让液氨进 入蒸发器; 保持一定的液位,利用高 差向蒸发器供液。
根据桶径选型。
4qmV qmV d 0.0188 3600πw w
式中 d —— 库房氨液分离器直径,单位为m; v —— 蒸发温度相对应的饱和蒸气比体积,
•选型计算
单极制冷压缩机 双级制冷压缩机
一、制冷压缩机选型原则
选择台数合适
B
所选机器制冷 量大于或等于 机械负荷
A 机房压缩机
C
尽量同系列
压力比超过8或 10时选双级
E
D
注意在压缩机 的使用条件内
二、基本参数的确定
取决于冷凝器 的形式、冷却 方式和冷却介 质的温度。
B
冷凝温度t k
A
蒸发温度t o
冷却间、冻结间和冷却物冷藏间:应采用冷风机.
冻结物冷藏间:宜选用冷风机;食品无良好包装时,可采用 顶排管、墙排管. 根据不同食品的冻结工艺要求选用合适的冻结设备. 包装间:室温高于-5℃时宜选用冷风机,低于-5℃时应选用 排管。 冰库:光滑顶排管。
2.冷却面积
s A K t
四、 双级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1. 配组双级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4)以中间温度为纵坐标,以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之比为 横坐标作坐标图。
四、 双级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1. 配组双级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5)根据最佳中间温度 tm,在坐标图上找出相应的理论输 气量之比 ' 。参照高低压级的输气量的大致范围,选择高 低压级压缩机,并使所选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之比尽量与 ' 接近,然后按所选定的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之比由坐标图 上查出相应的中间温度 t m ,这个中间温度是与所选压缩机 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
3.3 制冷压缩机及设备的选型计算
冷却设备选 型计算 制冷压缩机 选型计算
1 2 3
冷凝器选型 计算
4
5
辅助设备选 型计算
节流装置选型计算
3.3.1制冷压缩机选型计算
• 选型原则 台数、系列、使用条件
•主要工作参数确定
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吸气温度、过冷温度、 中间温度
式中
A —— 冷却设备传热面积,单位为m2; Φs —— 冷却设备负荷,单位为W; K —— 冷却设备传热系数,单位为W / (m2· ℃); △t —— 库房空气温度与蒸发温度之差,单位为℃。
冷排管结构
3.3.4 辅助设备选型计算
面积或体积
中冷器 供液设备或贮 液器必须保证一 定面积或液位, 保证压缩机运行 安全。 油分器 氨泵 贮液器 氨液 分离器 低压 循环桶 排液桶
(2)蛇形盘管冷却面积
Φzj A K Δt d
式中 A —— 蛇形盘管所需的传热面积,单位为m2; ΦZj —— 蛇形盘管的热流量,单位为W; △td —— 蛇形盘管的对数平均温度差, 单位为℃; K —— 蛇形盘管的传热系数。
(3)中间冷却器选型
根据计算求得的djz、A,从产品样本中选取
3.冷凝面积计算
k k A Ktm qF
式中 A —— 冷凝器传热面积,单位为m2;
Φk —— 冷凝负荷 ,单位为W; K —— 冷凝器传热系数,单位为W/(m2· ℃); qF —— 冷凝器热流密度,单位为W/m2; △tm —— 对数平均温度差,单位为℃。
t s 2 t s1 t m tk t s1 2.3 lg tk ts 2
资料 单级氨系统: 比过冷器进水 温度高3℃。 双级系统:比 中间温度高3~ 5℃。
间接冷却系统: 比载冷剂温度低 5℃。 直接冷却系统: 比库房温度低 10℃左右。 可通过蒸发温度 确定
D
过冷温度t 4’
C
吸气温度t 1’
双级压缩系统
中间压力和中间温度的确定 1)比例中项计算法
pm
2)经验公式计算法
V =3.6×185000/(0.75
×2588.2) m3/h =343.1m3/h
查得,一台6AW10型 制冷压缩机的理论 输气量为190.2 m3/h,选两台 6AW10型制冷压缩 机可满足,即: V=2×190.2m3/h=3 80.4m3/h
确定参数
代入数据
选型
例题
(2) 性能曲线法 在设计工况 下,8AS10压缩机制冷 量为125kW, 折合成 6AW10压缩机制冷量 为93.75 kW
b VP b qvb
j VP qv
b qvb b j j qvj
'
(3)根据压缩机性能曲线选型 压缩机厂对其制造的各种压 缩机都要在实验台上针对其 某种制冷剂和一定的工作转 速,测出不同工况下的制冷 量和轴功率,并据此作出压 缩机的性能曲线,附在产品 说明书中。在压缩机选型时, 先确定设计参数,然后根据 设计参数和压缩机性能曲线, 可确定压缩机的型号和台数。
流速、直径
气体分离设备 必须保证气体的 流速足够低。
1、中间冷却器
用于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冷却低压机排气, 将冷凝后的饱和液体过冷, 分离低压机排气所夹带的 润滑油及液滴。
根据桶径和冷却面积选型。
(1)中间冷却器桶径
4V λV d zj 0.0188 3600πw w
式中 λ—— 高压机输气系数; V —— 高压机理论输气量,单位为m3/h; W —— 中间冷却器内的气体流速,一般 不大于0.5m/s; dZj —— 中间冷却器内径,单位为m。
以上的选型计算实际更着重于配组双级机的选型计算。在
选用单机双级压缩机时,因为高低压缸的容积比,即两级
压缸的输气量之比已为确定的值,有时也可直接由产品样 本选型。因为我国生产的单机双级压缩机的产品样本上制 冷量的工况条件是:蒸发温度-30~-35 ℃,冷凝温度 35~40℃,设计工况条件一般不会超出此范围,所以在选
四、 双级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1. 配组双级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1)根据设计工况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按式(3-19)计 算得出的最佳中间温度,假定两个中间温度 tm1 tm 2 、(一 ' ' tm1 tm t 般取 -5℃、m2 tm +5℃) ,在压焓图上作出制冷 循环的过程线,如图3-17所示,并分别查出两个不同中间 温度条件下相关的状态参数 (2)分别求出高低压级的输气系数 g d (3)按表3-28的格式,分别求出两个中间温度下组成 的制冷循环计算项目
例题
已知: 某氨制冷系统,蒸发温度为-10℃,冷凝温度为35℃, 机械负荷Φj=185000W,试对制冷压缩机进行选型计算。 解: (1) 理论输气量法
确定设计工况下的 qr 和λ的值。根据tz=10℃,t1=35℃, 查表、查图分别得 qr=2588.2kJ/m3, λ=0.75。
将已知数据带入公式
同时满足djz、A的中间冷却器的型号、台数 。
2、油分离器
主要是确定油分离器的直 径,以保证制冷剂在油分 离器内的流速符合分油的 要求,达到良好的分油效 果。
根据桶径选型。
4V λV dy 0.0188 3600πw w
式中
dy —— 油分离器的直径,单位为m; λ——压缩机输气系数,双级压缩时为高压级
'
四、 双级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1. 配组双级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6)通过试算求得中间温度后,结合冷凝温度和蒸发 温度作出实际制冷循环图,查出各有关参数进行热力 计算,以便验算所选压缩机在设计工况条件下的制冷 量。如制冷量大于系统的机械负荷,那么所选压缩机 满足设计要求。但若超过量太大,则应选较小制冷量 的压缩机重新核算。如压缩机在设计工况下的制冷量 小于系统的机械负荷,则必须重新选型,直至满足设 计要求。
式中 V —— 储液器体积,单位为m3; ∑qm—— 制冷装置中每小时制冷剂液体的总循环量,
单位为kg; v —— 冷凝温度下液体的比体积,单位为m3/kg; —— 储液器的体积系数; β —— 储液器的液体充满度,宜取70%。
大系统可选多台储液器并联使用,并联时最好选用相同型号的, 安装时贮液桶顶部水平。
4、氨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防 止压缩机发生 液击现象。
氨液分离器有机房、库 房之分,均以桶径选型。
机房氨液分离器:
4V λV d 0.0188 3600πw w
式中 d —— 机房氨液分离器的直径,单位为m;
λ—— 压缩机输气系数,双级压缩时为低压级压缩机;
V —— 压缩机理论输气量,双级压缩时为低压级压缩

3.6 j qv
(2)以压缩机的标准工况制冷量选型 压缩机的制冷量随运行工况变化而不同,为了以统一的 工况表示压缩机的制冷量,因此国家规定了标准工况 压缩机产品样本中的制冷量为标准工况下的制冷量,而由 冷负荷计算所求得的机械负荷是设计工况下所需的制冷量, 因此,不能用机械负荷直接选取压缩机,而应把折算成标 准工况下的制冷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