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要点解析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解析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7d682533687e21af45a990.png)
2020/11/25
3
主要片剂及质量要点
普通片:外观、崩解、脆碎度、重差、溶出度 包衣片:外观(色泽、光洁度)、重差、溶出度 速释片(分散片、口崩片):分散均匀性 缓、控释片:释放度(零级、Higuchi、一级) 肠溶片 pH1.2不崩, pH6.8全崩 咀嚼片:硬度(适中)与口感(清凉感、无砂砾
粒度控制:粒度均匀、最好在20-40目 普通压片设备生产的改良工艺 1.原料制粒、辅料制粒烘干 2.粒度原辅料均匀一致 3.等量稀释法
2020/11/25
14
三、关键生产工艺技术要点
(一)粉粹、过筛生产工艺 原料的预处理包括粉粹和过筛。目的破坏晶型 (脆碎度)、增加表面积(溶出度)、减小粒 径(均匀性)。
快速制粒、趁热整粒。 阴凉处保存、冷透,加入润滑剂。
2020/11/25
36
技术要点
基质应与主药充分熔融、崁合,特别是对于骨 架缓释片,释放均匀(一般10-15分钟)。
冷媒冷却应搅拌,否则应在锅壁结块。
冷却应骤冷,形成多个胶态晶核(防止药物析 出结晶)。
制粒温度要恰当:最佳40-45C,软材成团不粘 手,快速摇摆机制粒,趁热手工整粒。
制粒:筛网10-16目,片重0.1g以下用16目, 0.3g以上用12目。尼龙筛、镀锌铁丝网。颗粒 率:60%以下,颗粒结实度(手摇)
质控要点:粒度、黑点(油点)、水分(快速 水分仪,紧握成团、松开即散)
2020/11/25
25
2.高速湿法制粒
搅拌桨
切割桨
2020/11/25
26
高速湿法造粒
搅拌(低速、高速)-混合,切割(低速、高速)-制粒:快速(2-5分钟)、均匀、结实
国外工艺大量应用,国内应用较少(原因:成 本、产量、辅料稳定性)
口服固体制剂制造风险管控关键技术要点
![口服固体制剂制造风险管控关键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c8e37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0.png)
口服固体制剂制造风险管控关键技术要点在口服固体制剂的制造过程中,风险管控是非常关键的,关乎产品质量和患者安全。
口服固体制剂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质量和安全风险。
本文将就口服固体制剂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深入探讨。
1. 原料药和辅料的选择在口服固体制剂的制造中,原料药和辅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确保原料药的质量符合药典要求,并且能够满足制剂的要求。
辅料也需要符合相关药典的规定,并且要考虑其对制剂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
在选择原料药和辅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性、溶解度、流动性等因素,并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包括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不相容性、溶解度差异等。
2. 工艺流程的设计口服固体制剂的制造工艺流程设计是制剂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工艺流程时,需要考虑原料药和辅料的物性特征、相互作用、加工条件等因素,并且进行充分的实验验证和风险评估。
工艺流程的选择和优化应该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为首要考虑,应包括原料的粉碎、混合、压片或成型、包衣等环节。
工艺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风险评估,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GMP要求,并且能够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质量控制和分析方法在口服固体制剂的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分析方法的选择和验证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案应包括原料药和辅料的质量控制、中间体和成品的质量控制以及环境的监测等。
分析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其对样品的成分和质量特征的敏感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原料、中间体和成品进行多种分析方法的验证,如色谱法、光谱法、热分析法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并且能够满足临床使用的要求。
4. 风险管理和文件记录在口服固体制剂的制造过程中,风险管理和文件记录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风险。
所有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分析结果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文件记录,以便追溯和监控。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解析共80页PPT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解析共8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14b01b7c1cfad6185fa7ec.png)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解析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3acd6027284b73f2425034.png)
二、片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流化制粒
动画演示:流化床工作原理
二、片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流化制粒关键点
滤袋完整性、气室密封性的检查。
喷枪:调节雾化效果、扇面范围、流量、喷雾压力、泵频率、
喷枪高度。 进风温度、物料温度、出风温度。
随时观察流化状态、颗粒率,及时调整参数。
黑杂点的控制:制粒机、进风系统、管道等。 监控点:出锅水分。
二、片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湿法制粒
2、高速湿法制粒:搅拌(低速、高速)→混合、切割(低速、
高速)→制粒
关键点:
粉料混合:搅拌高速,制粒:切割低速 清理锅壁:避免反复制粒、结块
分次加入、冷浆加入、出锅加入
搅拌器的形状与角度、切割刀的位置。 高质量颗粒:20-80目之间,呈正态分布
二、片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饮入
应用和携带比较方便
目录
一
二
口服固体制剂概述 片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胶囊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颗粒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三 四
二、片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主要片剂及质量关键点
普通片:外观、崩解、脆碎度、重差、溶出度 包衣片:外观(色泽、光洁度)、重差、溶出度 速释片(分散片、口崩片):分散均匀性 缓、控释片:释放度
出口合适风温:60-70 ℃
B.喷雾压力0.4~0.6Mpa、频率
C.黏合剂种类、用量、温度
粒度大小 粉粒的密度
③ 合理设计制粒工艺
根据处方不同,选择不易黏结成块的中药材粉末、
进口风量、风压 进口合适风温:80-100 ℃
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要点解析
![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3953f9da38376baf1fae8a.png)
主要片剂及质量要点⏹普通片:外观、崩解、脆碎度、重差、溶出度⏹包衣片:外观(色泽、光洁度)、重差、溶出度⏹速释片(分散片、口崩片):分散均匀性⏹缓、控释片:释放度(零级、Higuchi、一级)⏹肠溶片pH1.2不崩,pH6.8全崩⏹咀嚼片:硬度(适中)与口感(清凉感、无砂砾感)⏹泡腾片:枸橼酸+碳酸氢钠(发泡量,5分钟崩)⏹含片:崩解时限(10分钟内不全部崩解)二、处方设计思路解析一)普通片剂1.性质稳定、塑性好:淀粉(玉米淀粉、预胶化淀粉)、MS(硬脂酸镁)、CMS-Na(羧甲基淀粉钠)2.稳定差、疏水性:稳定剂(酸、抗氧剂)、乳糖、纤维素类(L-HPC、PVP、微晶纤维素)3.难溶性药物:纤维素类崩解剂(L-HPC、PVP、PVPPXL-10、ADS)、增溶剂(K12、Tween80)4.大剂量与小剂量:片重不一样(大少、小多)处方配比与比例⏹主药⏹填充剂(60-80%)⏹崩解剂(内加,必要时5-10%)⏹稳定剂、矫味剂⏹粘合剂(淀粉浆5-20%、HPMC2-4%、CMC 2-5%、PVP 2-10%)⏹崩解剂(外加,5%以内)⏹润滑剂:滑石粉3%、MS0.5%、预胶化淀粉PEG设计与解决思路⏹脆碎度:水分、塑性(HMPC替代淀粉浆、预胶化淀粉替代部分淀粉、糖粉或乳糖引入)、颗粒度(破碎产生新表面能)、润滑剂、压力)⏹崩解时限:机制(毛细管、膨胀、产气),水溶性药物增加孔隙率、难溶性药物增加膨胀作用(崩解剂)以及增溶作用。
⏹溶出度:一次崩解、二次溶出。
增加L-HPC、表面活性剂、主药微粉化能促进二次崩解溶出;减少易形成胶团(直链玉米淀粉、糊精等)(二)缓、控释片剂⏹骨架片、膜控片、渗透泵片⏹骨架片1.亲水凝胶骨架片:高粘度HMPC+主药湿法制粒(干法制粒、直接压片)2.溶蚀性骨架片:生物降解材料(硬脂酸、十八醇)+主药熔融制粒(或湿法制粒)3.不溶性骨架片:EC、丙烯酸树脂+主药湿法制粒,骨架材料一般以粘合剂形式加入设计与解决思路⏹释放度1.偏慢:凝胶片HMPC粘度过大、制粒时间过长;压力大;不溶性片主药溶解性差(需增溶或加入致孔剂);溶蚀片压力过大2.偏快:凝胶片粘度小、主药制粒未被骨架充分包裹;不溶性骨架片孔道多(亲水材料);压力小3.不均匀:制粒不充分、粒度不均匀、压片塞冲、片差不好(三)速释片⏹分散片:3分钟内崩解;口崩片:60秒⏹口感:粉末包衣、环糊精包合、矫味剂(阿斯帕坦、谷氨酸钠)⏹干法制粒、直接压片⏹超级崩解剂:膨速王、交联PVP、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防潮性包装设计与解决思路⏹水分控制:环境温湿度、原料、辅料自身水分(如微晶纤维素8%水分)烘干⏹粒度控制:粒度均匀、最好在20-40目⏹普通压片设备生产的改良工艺1.原料制粒、辅料制粒烘干2.粒度原辅料均匀一致3.等量稀释法三、关键生产工艺技术要点(一)粉粹、过筛生产工艺原料的预处理包括粉粹和过筛。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解析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3a8dc2be23482fb5da4c7f.png)
(三)速释片
分散片:3分钟内崩解;口崩片:60秒 口感:粉末包衣、环糊精包合、矫味剂(阿斯
帕坦、谷氨酸钠) 干法制粒、直接压片 超级崩解剂:膨速王、交联PVP、交联羧甲基
纤维素 防潮性包装
设计与解决思路
水分控制:环境温湿度、原料、辅料自 身水分(如微晶纤维素8%水分)烘干
基本生产工艺流程
物料预处理 普通、高速压片
直接压片 多层压片
塑料瓶 铝塑/双铝
制粒干燥 混合 压片 包衣
内包装
湿法制粒 干法制粒 一步/喷雾制粒 熔融制粒
糖包衣 薄膜包衣
符合GMP的生产工艺流程
上料系统 压片系统
分料系统
管道/
容器 制粒系统
混合系统 干燥整粒系统
真 空 上 料
黏合剂泵 入
包装系统
降低在压片过程中的细粉飞扬
分类 湿法制粒:物料+粘合剂—湿颗粒—干燥 干法制粒:热敏物料—滚压成片—破碎制粒 一步制粒:物料流化+粘合剂雾滴—干燥—成
粒 喷雾制粒:物料+粘合剂成(50-60%)溶液-
喷雾干燥 熔融制粒:物料+低熔点基质—熔融—骤冷
(薄片)(40C)—制粒(不干燥)-固体分散 技术
球磨机
依靠圆球自筒内 一定高度呈抛物线 落下撞击物料,及 物料、球、壁之间 的研磨及滚压作用, 实现粉碎。
万能磨粉机
物料受撞击和劈裂而粉粹(旋锤、钢齿)
水平圆盘式气流磨
压缩空气通过喷嘴,把 压强能转换成速度能, 产生高速气流,使通过 加料喷射器粉碎室的粉 体物料颗粒,互相激烈 碰撞、摩擦及粉碎室内 腔表面碰撞,从而达到 超微粉碎的目的。
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要点解析
![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5920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8.png)
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要点解析1.原料选择:原料的选择对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药物的选择要符合药理作用和治疗需求,而辅料的选择要考虑可溶性、稳定性、流动性等因素。
此外,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确保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
2.药物质量检测:口服固体制剂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外观、含量测定、溶解度、溶出度、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仪器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来完成。
药物质量检测的目的是确保制剂的质量稳定和药效可靠。
3.制剂工艺流程:制剂工艺流程是指药物从原料投入到制成口服固体制剂的整个过程。
一般包括粉碎、混合、湿法制粒、干燥、造粒、压片或填充等步骤。
在制剂工艺流程中,需要根据药物性质和所需制剂形式进行相应调整和优化。
4.工艺参数优化:制剂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以提高制剂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例如,在制粒过程中,可通过调节湿度、辅料比例、速度等参数来控制颗粒大小和均匀性。
在压片过程中,可通过调节压力、速度、模具形状等参数来控制片剂的硬度、溶解度等性质。
5.设备选择: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设备选择要考虑生产规模、工艺流程以及制剂特点等因素。
如,粉碎设备可以选择研磨机、粉碎机等;混合设备可以选择滚筒混合机、V型混合机等;压片设备可以选择单台压片机或连续压片机等。
设备的选择要根据生产需求和质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6.质量控制:口服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原料质量控制要确保原料的合格,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通过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检测控制点来监控每个制剂步骤的质量。
7.包装与储存:口服固体制剂的包装要选择符合药物特性和稳定性的包材,并要求符合国家标准。
包装工艺要符合GMP要求,保证制剂质量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储存条件要符合药品的要求,保证药物质量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总之,口服固体制剂的工艺技术要点包括原料选择、药物质量检测、制剂工艺流程、工艺参数优化、设备选择、质量控制、包装与储存等方面。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简介及验证要点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简介及验证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9e51bdfab069dc51220132.png)
外 观、成 型 打印、密封度
数 量、打 印 填充物、标签
QA审核、 评价、放行
十万级洁净区 中控项目
zzg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生产工艺流程图
❖ 胶囊剂工艺流程图 原辅料
外观 理化检验
内包装材料 按标准检查
配料 制粒 干燥 整粒总混 胶囊填充 铝塑包装
品种、数量
zzg
❖ 制备工艺
制备工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片剂
制粒压片法 直接压片法
湿法制粒压片法 干法制粒压片法 直接粉末(结晶)压片法 半干式颗粒(空白颗粒)压片法
zzg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片剂
❖ 湿法制粒压片法
主药 辅料
粘合剂
润滑剂
粉过混
制干整
总压
碎筛合
粒燥粒
混片
湿法制粒压片法优点:a.粉末中因加入了粘合剂而增进了粉末的粘合性 和可压性,压片时仅需要较低的压力即可;b.使流动性差、剂量大、可 压性差的药物通过湿法制粒获得适宜的流动性;c.剂量小的药物可通过湿 法制粒达到含量准确、分散良好和色泽均匀;d.可防止已混匀的物料在 压片过程中分层;e.可选择适宜的润湿剂或粘合剂制粒,以增加药物的 溶出度。
湿法制粒压片法缺点:对于热敏性、湿敏性、极易溶性等药物会使含量 降解和有关物质升高。
zzg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胶囊剂
❖ 分类:硬胶囊剂、软胶囊剂 ❖ 优点:a.能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和减小药物的刺激性;b.与片剂、丸
剂相比,制备时不需加粘合剂和压力,在胃肠液中分散快、吸收好、 生物利用度高;c.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对光和热不稳定的药物,可 保护药物免受湿气和光线的作用;d.液态药物的固体剂型化,含油 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可制成软胶囊剂;e.可延缓药物的释放。f.可 使胶囊具有各种颜色和印字,便于识别。 ❖ 缺点:以下情况不宜制成胶囊剂:a药物的水溶液或乙醇溶液,能使 胶囊壁溶解;b.易溶性药物及刺激性药物在胃中溶解后局部浓度过 高而刺激胃粘膜;c.易风化药物可使胶囊壁变软;d.吸湿性药物可使 胶囊壁干燥而变脆。 ❖ 空胶囊组成与规格:空胶囊主要成分为水溶性明胶,共有8种规格: 000、00、0、1、2、3、4、5号,常用0-5号。 ❖ 空胶囊的质量:全囊长度偏差在±0.50mm以内,含水量在12%-15%之间。
固体制剂工艺流程及控制点培训
![固体制剂工艺流程及控制点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4b2b0a0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5.png)
2、包衣(包衣的分类) 质量控制点: (1)、温度(进风和出风温度); (2)、包衣锅的转速; (3)、包衣液的流速; (4)、喷枪与素片的角度和距离; (5)、固体增重; 3、胶囊充填 质量控制点: (1)、外观检查(瘪头、插壁等等); (2)、装量差异检查;
四、內包(泡罩包装、颗粒分装、瓶装) 1、泡罩包装 质量控制点: (1)批号等信息检查(批号、有效期至); (2)包装规格检查; (3)外观质量检查; (4)板块气密性检查; (5)自动剔废功能检查(防止缺粒、残粒、空板)。 2、颗粒分装 质量控制点: (1)批号等信息检查(批号、有效期至); (2)外观质量检查;
(3)板块气密性检查; (4)装量差异检查; (5)粒度检查。 3、瓶装 质量控制点: (1)剂量检查(多片或少片,包括空瓶); (2)气密性检查; 五、外包 质量控制点: (1)小盒、标签、纸箱批号等信息检查; (2)设备自动剔废功能、自动称重机检查(防止小盒中板块、说明书缺 少); (3)外观检查(小盒、三维裹包、纸箱是否平整)。
关键控制点: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控制相关工艺参数:搅拌桨电机转 速、搅拌时间;制粒桨电机转速、制粒时间;
制湿颗粒:将软材挤压通过筛网而制粒。
2、干燥:一般使用厢式干燥烘箱和流化床干燥二种;
关键控制点:入风量、温度、干燥时间、物料的厚度、干燥物料的 量、干燥过程中是否需要翻盘和翻盘的次数都必须经过验证,并在实际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从而尽量保证烘箱内的温度均匀。干燥温度有监 控,最好能适时记录,并设有超限时报警功能;
3、干整粒 将干燥后的颗粒挤压通过筛网(筛网的目数); 4、 总混 将干整粒后的颗粒与外加的辅料加入到混合机内,按照规定的
工艺参数(混合时间以及混合机运转的频率)进行。 三、压片、 包衣、胶囊充填
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要点解析
![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8794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6.png)
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要点解析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是指将药物原料粉末制备成符合口服给药要求的固体制剂的工艺和技术方法。
其要点主要包括药物原料的选择、粉末混合、制粒、压片或制胶囊等基本步骤。
下面将详细解析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的要点。
1.药物原料的选择:口服固体制剂的药物原料主要包括活性成分、辅料和添加剂。
活性成分是药物的主要治疗成分,辅料和添加剂则用于增加制剂的体积、改善药物质量和稳定性。
在选择药物原料时,需要考虑活性成分的溶解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因素,同时要确保辅料和添加剂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加工性。
2.粉末混合:粉末混合是指将药物原料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混合的目的是使活性成分在制剂中分布均匀,增加制剂的批次一致性。
常用的混合设备有搅拌器、滚筒混合机和高剪切混合机等。
在混合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合时间、混合速度和混合温度的控制,以避免原料聚集、团聚或泌尘现象。
3.制粒:制粒是将混合好的粉末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转化为颗粒状的过程。
制粒的目的是增加粉末的流动性、降低粉尘生成、提高制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制粒方法有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和挤出法制粒等。
制粒过程中,需要考虑原料的粘合性、可压性和可流动性,并控制湿度、温度和转速等参数。
4.压片或制胶囊:制粒后的颗粒可以通过压片或制胶囊的方式制备成固体制剂。
压片是将颗粒放入压片机中,在一定压力下,经过压缩成型的过程。
制胶囊是将颗粒填充至胶囊中,并使用合适的机械装置进行封闭。
在压片或制胶囊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药物颗粒的流动性、可压性和可流动性,以及压片机或制胶囊机的参数设置。
除了上述基本步骤,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中还需要注意以下要点:5.控制制剂的孔隙度:孔隙度是指制剂中空隙或孔隙的比例。
适当的孔隙度可以提高制剂的可压性和可崩解性,促进溶解速度和生物利用度。
因此,需要控制好制剂中的孔隙度,通常通过调整压片中的粉末填充度来实现。
6.保持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在制剂中可能会受到光、温度、湿度、氧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降解或失效。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简介及验证要点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简介及验证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0abc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2.png)
培训方式: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模拟演练等
培训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少于2周 操作规范:严格遵守车间工艺流程、设备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符合 质量标准
质量控制与监管要求
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
质量标准:符合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包括外观、硬度、崩解时限等指标
物制剂。
口服固体制剂 分类:根据生 产工艺和剂型 特点,口服固 体制剂可分为 片剂、胶囊剂、 颗粒剂、散剂
等。
片剂分类:根 据制备工艺和 给药方式,片 剂可分为压制 片、包衣片、
多层片等。
胶囊剂分类: 根据填充物和 制备工艺,胶 囊剂可分为硬 胶囊、软胶囊、 肠溶胶囊等。
车间工艺流程概述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流程: 粉碎、混合、制粒、干燥、整 粒、总混、充填、包装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识别危险因素的方法和步骤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 备正常运行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危险因素对车间生产的影响及危害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全操作规程
验证要点
设备验证
设备验证的目的和意义 设备验证的范围和内容 设备验证的方法和步骤 设备验证的结果和结论
工艺验证
验证目的:确保工艺稳定、可靠,符合质量标准 验证范围:涉及固体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原料、设备、工艺参数等 验证方法:采用对照试验、模拟试验等方法,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评估 验证周期: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情况,确定合理的验证周期,确保工艺持续稳定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简介及验证要点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简介及验证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ec11d835022aaea998f0fd5.png)
回风经侧回风口通过回
风管吸回循环,与新风
混合后经初效、中效、 高效过滤器三级过滤后 由顶部送入洁净室。初、 中效过滤器每季度或运 行压差大于或等于初始 压差两倍时应更换,高 效过滤器出现泄漏时应 及时更换,一般5年更 换一次,更换后的初、 中、高效过滤器作焚烧 处理。排风系统排风箱 中的高效过滤器每半年
装入物料
沸腾器到位,与上下器室充气密封
开启风机,容器成负压
热空气由下部冲出
物料成沸腾状态,经交换带走水分
物料干燥后,容器脱离上下气室被移出、出料
zzg
生产工艺及验证要点
❖ 机理:使热空气自下而上通过松散的粒状或粉状物料层形 成沸腾床而进行干燥的操作。
❖ 干燥温度由原料性质而定,一般以50-60℃为宜,含结晶 水的药物,干燥温度不宜高,时间不宜长,因为失去过多 的结晶水可使颗粒松脆而影响压片及崩解。颗粒中如有淀 粉或糖粉,遇高温时能引起糊化或熔化,使颗粒变硬不易 崩解。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生产工艺 及验证要点
目录
1 工艺验证概述 2 工艺流程概述 3 口服固体制剂简介 4 生产工艺及验证要点
zzg
定义及验证周期
❖ 工艺验证是证明一个生产工艺在规定的工艺参 数下能持续有效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的用途、符 合药品注册批准或规定的要求和质量标准的产 品。
❖ 口服制剂验证周期:2年
zzg
生产工艺及验证要点
❖ 粉碎过筛 ❖ 目的:粉碎的主要目的在于减少粒径,增加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难
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有利于制剂中各成分的混合均匀。 过筛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均匀的物料,对混合均匀度、颗粒的流动性、 充填性、重量差异、片剂的硬度、裂片等具有明显的效果。 ❖ 实际生产中部分物料需粉碎过筛,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粉碎过60目振荡 筛;部分物料需粉碎,如蔗糖120目筛粉碎;部分物料需过筛,如糊精 过80目振荡筛,对吸湿性辅料在总混前需进行过筛处理。 ❖ 设备:GFSJ-16型高效粉碎机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解析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c1d62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1.png)
目录
•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概述 •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生产工艺流程 •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生产技术要点
目录
•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生产常见问题及解 决方案
• 新技术与新工艺在口服固体制剂片剂 生产中的应用
01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是指经过压制而成 的药物制剂,供口服使用。
色泽不一致
色泽不一致可能影响片剂的美观和质量。解决方案包括选 用色泽均匀的包衣材料,以及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和环境卫生管理。
05 新技术与新工艺在口服固 体制剂片剂生产中的应用
新型制粒技术
流化床制粒技术
利用流化床技术进行制粒,具有制粒均匀、效率高、减少污染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生 产。
喷雾干燥制粒技术
液的粘度和稳定性。
包衣过程控制
03
控制包衣过程中的温度、湿度、转速等工艺参数,确保药片表
面均匀光滑、色泽一致。
04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生产常 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制粒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结词
制粒过程中常见问题主要包括颗粒松散、颗粒过硬和颗粒大小不均等。
松散颗粒
当颗粒过于松散时,可能导致压片时片剂硬度不足。解决方案包括调 整制粒液的粘度和浓度,以及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
片重控制
确保每片药片的重量符合要求,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 内。
硬度调节
根据药物性质和生产工艺要求,调节药片的硬度以确 保药片的稳定性和崩解性能。
包衣技术要点
包衣材料选择
01
根据药物性质和包衣目的选择合适的包衣材料,如薄膜衣、糖
衣等。
包衣液配制
02
根据包衣材料和工艺要求,配制合适的包衣液配方,控制包衣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f8114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2.png)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口服固体制剂是指通过口服途径给药的固体制剂,主要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
下面将介绍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工艺。
首先,制剂设计。
通过对药物的性质和药效的要求进行评估,确定合适的给药形式和制剂配方。
根据药物的溶解度、溶出度、稳定性等进行药物选择和溶剂选择。
其次,原料准备。
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称量,并进行粉碎、混合和过筛等处理,确保各原料的粒度适中,均匀性好,以利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然后,制粒。
将粉碎好的药物和辅料加入制粒机中,通过力的作用使其成为颗粒状。
制粒有干法制粒和湿法制粒两种方法,干法制粒适用于粉末湿度低的药物,湿法制粒适用于粘性较大的药物。
接着,造粒。
将制粒好的颗粒通过造粒机进一步加工,使其成为适合于制剂制备的粒度。
然后,干燥。
制备好的颗粒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颗粒内部和表面的水分,提高颗粒的稳定性和质量。
接着,混合。
将干燥好的颗粒与其他辅料进行混合,通过搅拌均匀,确保颗粒与辅料的充分结合。
然后,压片。
将混合好的颗粒放入片剂机中,通过压制使其成型。
片剂机具有一定的压力和速度来确保片剂的质量。
接着,上光。
将成型好的片剂进行上光处理,以提高片剂的外观质量。
然后,包装。
将成型好的片剂放入包装机中,进行包装。
常见的口服固体制剂包装有胶袋包装和瓶装。
最后,质量控制。
对制备好的口服固体制剂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外观、尺寸、质量、稳定性等指标的检测,确保制剂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要求。
以上是口服固体制剂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根据具体药物的要求,制剂工艺也会有所不同。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工艺参数的控制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以确保最终制备出的口服固体制剂达到预期药效。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解析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3654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8.png)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解析口服固体制剂是指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后,在胃肠道中释放出药物,并被吸收到血液中发挥药效的制剂。
相比于其他给药途径,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一种途径之一,具有方便、易控制剂量、患者易接受等优点。
下面将对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进行解析。
1.药物选择:选择适合口服给药的药物,例如溶解度高、生物利用度较高的药物。
对于溶解度较低的药物,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剂改良措施来提高其溶解度。
2.辅料选择:辅料对于固体制剂的质量和药物释放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药物属性选择合适的辅料。
例如,溶解不良的药物可以选择增溶剂,而易析出的药物可以选择适当的分散剂。
3.药物预处理:对于一些原料药物,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其物理性质和稳定性。
例如,可通过粉碎、筛分、干燥等方式减小颗粒尺寸、增大比表面积,从而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4.制备工艺:根据具体的制剂要求选择和优化制备工艺。
例如,对于压片制剂,需要选择适当的粉碎、装填和压片工艺参数,以保证药物释放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5.压片工艺:在压片制剂中,压片工艺是关键环节。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颗粒尺寸和颗粒分布,控制粉末湿度和温度,以避免粘结和变形。
同时,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压片机械参数和方法,如压片速度、压力、压片工艺等。
6.包衣工艺:针对一些对胃酸有刺激性或容易氧化的药物,可以采用包衣技术来保护药物,延长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停留时间。
常用的包衣材料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等。
7.控释技术:为了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可以采用控释技术来延缓药物的释放速度。
常用的控释技术包括缓释片、胶囊和微球等。
常用的控释剂包括甲基纤维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等。
8.包装与质量控制:对于口服固体制剂,合理包装对于保护药物的稳定性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常用的包装材料有硬胶囊、软胶囊、铝塑复合膜、锡箔等。
同时,良好的质量控制也是确保制剂质量的关键,需要对制剂的物理性质、释放特性和药物稳定性进行检测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片剂及质量要点⏹普通片:外观、崩解、脆碎度、重差、溶出度⏹包衣片:外观(色泽、光洁度)、重差、溶出度⏹速释片(分散片、口崩片):分散均匀性⏹缓、控释片:释放度(零级、Higuchi、一级)⏹肠溶片pH1.2不崩,pH6.8全崩⏹咀嚼片:硬度(适中)与口感(清凉感、无砂砾感)⏹泡腾片:枸橼酸+碳酸氢钠(发泡量,5分钟崩)⏹含片:崩解时限(10分钟内不全部崩解)二、处方设计思路解析一)普通片剂1.性质稳定、塑性好:淀粉(玉米淀粉、预胶化淀粉)、MS(硬脂酸镁)、CMS-Na(羧甲基淀粉钠)2.稳定差、疏水性:稳定剂(酸、抗氧剂)、乳糖、纤维素类(L-HPC、PVP、微晶纤维素)3.难溶性药物:纤维素类崩解剂(L-HPC、PVP、PVPPXL-10、ADS)、增溶剂(K12、Tween80)4.大剂量与小剂量:片重不一样(大少、小多)处方配比与比例⏹主药⏹填充剂(60-80%)⏹崩解剂(内加,必要时5-10%)⏹稳定剂、矫味剂⏹粘合剂(淀粉浆5-20%、HPMC2-4%、CMC 2-5%、PVP 2-10%)⏹崩解剂(外加,5%以内)⏹润滑剂:滑石粉3%、MS0.5%、预胶化淀粉PEG设计与解决思路⏹脆碎度:水分、塑性(HMPC替代淀粉浆、预胶化淀粉替代部分淀粉、糖粉或乳糖引入)、颗粒度(破碎产生新表面能)、润滑剂、压力)⏹崩解时限:机制(毛细管、膨胀、产气),水溶性药物增加孔隙率、难溶性药物增加膨胀作用(崩解剂)以及增溶作用。
⏹溶出度:一次崩解、二次溶出。
增加L-HPC、表面活性剂、主药微粉化能促进二次崩解溶出;减少易形成胶团(直链玉米淀粉、糊精等)(二)缓、控释片剂⏹骨架片、膜控片、渗透泵片⏹骨架片1.亲水凝胶骨架片:高粘度HMPC+主药湿法制粒(干法制粒、直接压片)2.溶蚀性骨架片:生物降解材料(硬脂酸、十八醇)+主药熔融制粒(或湿法制粒)3.不溶性骨架片:EC、丙烯酸树脂+主药湿法制粒,骨架材料一般以粘合剂形式加入设计与解决思路⏹释放度1.偏慢:凝胶片HMPC粘度过大、制粒时间过长;压力大;不溶性片主药溶解性差(需增溶或加入致孔剂);溶蚀片压力过大2.偏快:凝胶片粘度小、主药制粒未被骨架充分包裹;不溶性骨架片孔道多(亲水材料);压力小3.不均匀:制粒不充分、粒度不均匀、压片塞冲、片差不好(三)速释片⏹分散片:3分钟内崩解;口崩片:60秒⏹口感:粉末包衣、环糊精包合、矫味剂(阿斯帕坦、谷氨酸钠)⏹干法制粒、直接压片⏹超级崩解剂:膨速王、交联PVP、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防潮性包装设计与解决思路⏹水分控制:环境温湿度、原料、辅料自身水分(如微晶纤维素8%水分)烘干⏹粒度控制:粒度均匀、最好在20-40目⏹普通压片设备生产的改良工艺1.原料制粒、辅料制粒烘干2.粒度原辅料均匀一致3.等量稀释法三、关键生产工艺技术要点(一)粉粹、过筛生产工艺原料的预处理包括粉粹和过筛。
目的破坏晶型(脆碎度)、增加表面积(溶出度)、减小粒径(均匀性)。
粉粹设备:撞击式粉粹机、球磨机、气流粉粹机筛分设备:手工筛、振动筛球磨机:依靠圆球自筒内一定高度呈抛物线落下撞击物料,及物料、球、壁之间的研磨及滚压作用,实现粉碎。
万能磨粉机:物料受撞击和劈裂而粉粹(旋锤、钢齿)水平圆盘式气流磨:压缩空气通过喷嘴,把压强能转换成速度能,产生高速气流,使通过加料喷射器粉碎室的粉体物料颗粒,互相激烈碰撞、摩擦及粉碎室内腔表面碰撞,从而达到超微粉碎的目的。
流化床式气流粉碎机、高效振动筛粉机技术要点⏹要求上游供应商(原料)粒度符合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后续交叉粉尘污染,100目以上(质量协议)。
⏹特殊物料的处理:易熔化的原料用水冷式(硬脂酸)、高速气流粉粹机;贵重、超微粉用球磨机。
⏹筛分:手工筛,微量物料的分散(等量稀释法)振动筛,物料除杂,颗粒分级⏹工序监控要点:细度(100目以上)、异物(目检无黑杂点)、重量。
(二)制粒、干燥、总混⏹制粒:原辅料与粘合剂混合制成一定粒径的颗粒的过程。
颗粒压片成片剂,颗粒灌装胶囊成硬胶囊剂,颗粒直接装袋成颗粒剂。
⏹制粒目的:❶消除粉末之间的空气❷增加压片原料的流动性、可压性❸消除相对密度差异大的原辅料分层现象❹降低在压片过程中的细粉飞扬⏹分类❶湿法制粒:物料+粘合剂—湿颗粒—干燥❷干法制粒:热敏物料—滚压成片—破碎制粒❸一步制粒:物料流化+粘合剂雾滴—干燥—成粒❹喷雾制粒:物料+粘合剂成(50-60%)溶液- 喷雾干燥❺熔融制粒:物料+低熔点基质—熔融—骤冷(薄片)(40︒C)—制粒(不干燥)-固体分散技术湿法制粒⏹ 1.经典法:槽型混合机+粘合剂---制软材---摇摆式颗粒机制粒---干燥(静态厢式干燥)或(振动沸腾床)。
技术要点:❶混合:干粉混合10‘,粘合剂加入10‘以上,翻滚成浪,紧握成团不黏手、两指能轻裂开。
❷制粒:筛网10-16目,片重0.1g以下用16目,0.3g以上用12目。
尼龙筛、镀锌铁丝网。
颗粒率:60%以下,颗粒结实度(手摇)❸质控要点:粒度、黑点(油点)、水分(快速水分仪,紧握成团、松开即散)2.高速湿法制粒❶搅拌(低速、高速)-混合,切割(低速、高速)--制粒:快速(2-5分钟)、均匀、结实❷密闭操作:真空上料、泵液、出料经管道真空入干燥器❸终点控制:时间法、电流值法、经验手感法❹技术要点:➢粉料混合:搅拌高速,制粒:切割低速➢清理锅壁:避免反复制粒、结块➢分次加入、冷浆加入、出锅加入➢砂状颗粒(高端辅料)、微小团块颗粒(老三样)➢高质量颗粒:20-80目之间,呈正态分布3.沸腾(流化)干燥:➢过滤的热空气经底部筛网进入,与干燥物料接触,湿空气(水分)经滤袋过滤排出,整个干燥器形成一个负压,物料成沸腾状态,干燥效率高,成分不易迁移。
➢技术要点:❶滤袋完整性、气室密封性❷进风温度、物料温度、出风温度❸低温干燥(冷风5分钟,低温干燥、吹冷5分钟)❹终点判断:干燥时间法、水分法、出风温度法4.一步制粒5.喷雾制粒⏹ 1.热空气经顶部分配器螺旋状均匀进入干燥室⏹ 2.料液(物料粘合剂液)经顶部高速离心雾化器喷雾成极细雾滴,与热空气并流接触在极短时间内干燥成品。
⏹成品连续地由干燥塔底部和旋风分离器中输出,废气由引风机排空。
技术要点⏹含湿量(50-60%)甚至90%,数秒干燥⏹雾滴大小应均匀,否则小颗粒过度干燥变质⏹特别适合热不敏性物料,中药浸膏。
喷雾乳糖、预胶化淀粉,颗粒球状。
6.熔融制粒❶基质(十八醇熔程55-60︒C)与主药加热熔融成液态。
❷充分搅拌、混合、包裹。
❸通冷却水,搅拌骤冷。
❹凝固点以下(低于5-10 ︒C),快速制粒、趁热整粒。
❺阴凉处保存、冷透,加入润滑剂。
技术要点✦基质应与主药充分熔融、崁合,特别是对于骨架缓释片,释放均匀(一般10-15分钟)。
✦冷媒冷却应搅拌,否则应在锅壁结块。
✦冷却应骤冷,形成多个胶态晶核(防止药物析出结晶)。
✦制粒温度要恰当:最佳40-45︒C,软材成团不粘手,快速摇摆机制粒,趁热手工整粒。
✦颗粒应在低温(15 ︒C)冷干透,否则释放度偏快,MS应冷后加入,否则易熔化压片塞冲。
7.干法制粒⏹对湿热敏感药物,采用干法制粒(药物与辅料混合(脱气)压制成片、块,再粉粹成粒压片,加入润滑剂,否则易粘附造成反复压制影响质量)。
⏹产量小(<100kg),同比高机300-400kg(小片);对辅料选择高(粘合性、亲水性),干法成型机理:结晶水、塑性、表面能转化⏹国外工艺大量应用,国内应用较少(原因:成本、产量、辅料稳定性)⏹大片法:这种方法实际也是干法制粒的一种,用于返工和偏差处理。
⏹直接压片:❶药物剂量大、本身晶型有良好可压性和流动性,阿司匹林、VC❷药物剂量小,辅料具有良好可压性和流动性:喷雾乳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HPLC、L-HPC、二氧化硅、磷酸氢钙等。
骨架片/国外应用多整粒⏹摇摆机整粒:传统⏹快速整粒机:高效、快速、破碎力强、无黑点⏹不锈钢筛网:1.5mm-3.0mm⏹少量多次,密闭操作总混⏹干颗粒(粉料)与外加辅料混合成质量均一的颗粒。
⏹总混意义❶颗粒率更均匀(各小批)含量更均匀(RSD<5%)❷外加物料(崩解剂、润滑剂、矫味剂)均匀分散❸常用设备:V型、多维(二、三)、双锥混合机⏹总混机理:对流、扩散、剪切总混技术要点⏹微量辅料:等量递加分散后加入(K12、液状石蜡)⏹少量辅料:分桶加入、隔断加入、中间加入⏹混合时间:10-30分钟❶崩解溶出敏感。
总混时间(加入MS)宜短,2-5分钟。
或者先用亲水性辅料与MS预混合❷体积:总体积的60%-70%(预留交流空间),以药物密度0.5计算,0.5*0.6*V=允许混合量(kg)❸转速:转速(验证转速)适宜,量多速低制粒、总混质控要点⏹均匀性:粉料混合(+)、制粒混合(++)、总混(+++)。
对均匀度品种,推荐高速湿法制粒,必要时溶剂法⏹流动性:颗粒堆密度、水分、颗粒率⏹物料温度:低共熔(分开制粒、低温干燥)⏹出锅冷风干燥的重要性:粘冲、涩冲⏹黑杂点:制粒机、进风系统、整粒机、总混机、容器桶、管道⏹粘合剂:淀粉浆(温度、浓度冲浆法)、纤维素类(充分溶胀、搅拌分散、浓度)、树脂或EC(24小时溶胀)(三)压片⏹单冲压片机:研发、试制⏹旋转式低速压片机⏹高速压片机⏹特殊压片机❶多层压片机❷包芯片(滴丸+片层)❸异形片(环型、囊型)压片技术要点⏹颗粒均匀,细粉率少是压片基本条件⏹压力与成型:⏹除尘与片面外观⏹机速:片差、脆碎度⏹纤维素辅料与压片机温度(密封性)常见压片问题解析⏹松片(泡片):冲头长短不一、梭斗不好、机速快、受压不够、细粉率高、颗粒过干⏹裂片:冲模糙、冲头卷边、压力过大、颗粒率过低或过高、水分不足或过高、颗粒粗细不均、润滑剂过多、原料弹性强⏹粘冲:冲头生锈或粗糙、卷边、刻字太深凹度大、冲头受潮、RH高、水分高、共熔、润滑不够⏹塞冲:细粉率高、润滑剂不够、冲头油垢、颗粒熔化、颗粒水分高⏹毛边(边缘不光亮):内模圈粗糙、中模损伤或破裂、压力过小、水分过高、润滑剂少、润滑剂选择不当(如MS比滑石粉好)细粉过多⏹飞边:中模中心孔变大、中模磨损成喇叭口、水分高、颗粒吸潮、RH高、挥发油过多⏹崩解缓慢:冲头长短不一、压力过大、处方设计不合理、低共熔、糊化(糊精、预胶淀粉)、疏水性辅料过多、混合不均匀⏹重差不合格:冲头长短不一、颗粒流动性不好、机速过快、颗粒粗细不均、润滑剂不够、细分太多振动分层(四)包衣⏹糖包衣:传统方法,成本低,效率低(24h)。
⏹薄膜包衣:主流方法,成本较高,效率高(4h)。
1.糖包衣:⏹方法:干法包衣、湿法包衣⏹材料:糖浆(1.28-1.32),滑石粉、明胶、糊精、碳酸钙、色素、虫白蜡⏹隔离层(1-2层)—粉衣层(15-18)--糖衣层(10-15)--色衣层(20)糖包衣技术要点⏹湿法:匀浆要充分,撒粉尽可能少;干法:匀浆均匀,撒粉要多⏹湿法:糖浆:滑石粉:明胶=2:1:0.04⏹一般产品:明胶;溶出产品:糊精、碳酸钙⏹水分:层层干燥、特别是粉衣层15-20分钟/层⏹糖衣层:微细结晶(片面细白霜为干燥标准)8分钟;色糖浆要由浓到淡(1.34-1.28),温度逐渐至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