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氨基酸质量标准-CP2010

合集下载

谷氨酰胺执行标准

谷氨酰胺执行标准

谷氨酰胺执行标准
谷氨酰胺(Glutamine)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它在人体中具
有重要的生物功能。

谷氨酰胺的执行标准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食品级谷氨酰胺:食品级谷氨酰胺通常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如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法规以及食品添加剂的规定。

具体的执行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来确定。

2. 药品级谷氨酰胺:药品级谷氨酰胺通常需要符合药典标准,如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EP)或中国药典(CP)等。

这些标准会对谷氨酰胺的纯度、溶解度、PH值、微生物限度
等进行规定。

此外,药品级谷氨酰胺还需要符合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如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等。

3. 饮料或保健品级谷氨酰胺:对于以谷氨酰胺为主要活性成分的饮料或保健品,需要根据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的规定来确定执行标准。

这些规定可能包括产品的含量、添加剂的使用限制、成分的声明等方面的要求。

总之,谷氨酰胺的执行标准会根据谷氨酰胺所用的领域以及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来确定。

脯氨酸质量标准

脯氨酸质量标准

产品名称:L-脯氨酸(L-Proline)•国药准字:H20043212•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微臭,味微甜。

•分子式:C5H9NO2•分子量:115.13•CAS号:147-85-3•产品描述•扩展属性详细描述:包装规格:内包装铝塑复合袋,外包装25kg全纸桶储存:遮光、密封保存,有效期两年质量标准【Quality Standard】检测项目Item CP2010EP5AJI92USP24含量Assay≥99.0%98.5~101.0%98.5~101.0%98.5~101.5%酸度pH 5.9~6.9 5.9~6.9比旋度Specific rotation[a]D020-84.5°~-86.0°-84.0°~-86.0°-84.5°~-86.0°[a]D025-84.3°~-86.0°溶液的透光度Transmittance(T430)clear&colorless≥98.0%clear&colorless≥98.0%≥98.0%氯化物Chloride(Cl)≤0.02%≤0.02%≤0.02%≤0.05%铵盐Ammonium(NH4)≤0.02%≤0.02%≤0.02%硫酸盐Sulfate(SO4)≤0.02%≤0.03%≤0.02%≤0.03%铁盐Iron(Fe)≤10ppm≤10ppm≤10ppm≤30ppm重金属Heavy metals(Pb)≤10ppm≤10ppm≤10ppm≤15ppm其他氨基酸Other amino acids≤0.5%≤0.5%Conforms Conforms 干燥失重Loss on drying≤0.30%≤0.50%≤0.30%≤0.40%炽灼残渣Residue on ignition≤0.10%≤0.10%≤0.10%≤0.40%内毒素Endotoxin≤10EU/g产品用途:L-脯氨酸是合成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氨基酸之一,是氨基酸输液的重要原料,也是合成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一线降压药物的主要中间体,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与医药工业。

氨基酸评分

氨基酸评分
• 特别有益于胃肠健康的一类低聚糖,故又 称"功能性低聚糖"。
•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可溶性糖质的总称。 主要成分是指单糖数为3~4的蔗糖(双糖 )、棉子糖(三糖)和水苏糖(四糖)等 。
• 低聚果糖、低聚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
当前您正浏览第33页,共253页。
【低聚糖功能作用】
• 1.改善肠道生态环境,通便洁肠防治便秘 2.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
当前您正浏览第6页,共253页。
当前您正浏览第7页,共253页。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 1、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摄入250g~400g;
• 2、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每天应摄入400g~500g和 100g~200g;
• 3、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摄入 125g~200g(鱼虾类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类25g~50g );
当前您正浏览第2页,共253页。
活性因子的作用
• 活性因子能清除自由基,起到保护细胞分 子的作用,对于放射线、放射性药物或由 于抗肿瘤药物所引起的血细胞减少等症状 ,也具有强有力的保护作用,可与体内的 有害物质形成共轭化合物将毒物中和并排 出。可阻止H2O2氧化血红蛋白,使血红蛋 白能持续发挥输氧功能。此外,还可抑制 乙醇侵害肝脏产生脂肪肝。
食物纤维大致分为两大类
食物纤维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可溶性 的食物纤维,另一类为不溶性的食物纤维。可 溶性的食物纤维对于降低胆固醇比较有效。多 存在与豆类及水果中;而不溶性的食物纤维则 对预防大肠癌较具功效,多存在于全谷类及一 些多纤维的蔬菜中,一般的消费者并不容易分
辨什么是可溶性纤维
当前您正浏览第12页,共253页。
当前您正浏览第3页,共253页。

氨基酸评分

氨基酸评分

乳粉中牛皮蛋白质鉴别定性实验
乳粉中蛋白 质测定
牛皮水解蛋 白质氨基酸 组成及评分
乳粉中蛋白质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GB5009.5—2003)测定蛋白质总量。
按照《食品质量优劣及掺假的快速鉴别》一书中介绍的方法略做修改:固体样品按1∶7加水溶解后,加入5% 硝酸汞混匀,静置过滤,如有牛皮水解蛋白质掺入则滤液呈乳白色。取适量滤液加入等体积苦味酸饱和溶液,如 有牛皮水解蛋白质存在,则生成黄色沉淀。如牛皮水解蛋白质含量<1%,由于沉淀生成较慢,溶液呈悬浮状态, 于450nm测定光密度值(A值),A值与牛皮水解蛋白质浓度成线性关系;如牛皮水解蛋白质含量>1%,迅速产生沉淀。 可以根据沉淀生成的速度进行半定量测定。
蛋白质营养价值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成分的基本物质,对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是食物营养学最基本的内容。除了蛋白 质氮含量高低以外,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其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如果必需氨基酸组成接近于 人体必需氨基酸模式,可有效提高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及应用价值。
氨基酸组成及评分
氨基酸测定
经消化率修正的
氨基酸评分的方法比较简单,但没有考虑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近年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 出了一种新方法,即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其计算公式如下
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CDAAS)=氨基酸评分×真消化率
谢谢观看
为评估待测样品蛋白质中营养价值,计算各种必需氨基酸评分,所有必需氨基酸中氨基酸评分最低的氨基酸 即第一限制氨基酸。第一限制氨基酸指在限制氨基酸中缺乏最多的一类氨基酸,它会严重影响机体对蛋白质的利 用,并且决定蛋白质的质量。食物中主要的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和蛋氨酸。前者在谷物蛋白质和一些其它植物蛋 白质中含量甚少;后者在大豆、花生、牛奶和肉类蛋白质中相对不足。通常,赖氨酸是谷类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氨 基酸。而蛋氨酸(含硫氨基酸)则是大多数非谷类植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

组氨酸

组氨酸

组氨酸
性质
α-氨基β-咪唑基丙酸,属于碱性氨基酸或杂环氨基酸。

由Pa-uli反应即和重氮苯磺酸反应产生红色。

有D,D,L-及混旋体(L为拉丁文左的意思,D是拉丁文DEXTRO,右的意思,D,L 指的是氨基酸分子结构的手性)存在于珠蛋白内。

也是存在肌肉中的一种肌肽成分。

L-组氨酸无色片状或针状结晶,无臭,稍有苦味。

227℃软化,277℃分解。

溶于水。

旋光度-39.4°(c=1.13,水中)。

组氨酸与其他氨基酸相比,除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外,由于其右侧链咪唑基与重氮苯磺酸能形成棕红色化合物,即波利(Pauly)反应。

由于咪唑基解离常数为6.0,即解离的质子浓度与水的相近,因此组氨酸既可作为质子供体,又可作为质子受体。

另一方面,咪唑基供出质子和接受质子的速度十分快,半寿期小于10-10s,且供出质子和接受质子的速度几乎相等。

组氨酸残基在活性蛋白中常为活性中心。

已经知道,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有通过组氨酸脱氨酶进行脱氨,通过脱羧酶形成组胺以及氨基转移反应。

生物合成是从ATP的腺嘌呤部分和磷酸核糖丝磷酸形成咪唑甘油磷酸,进行氨基转换反应。

3规格指标
规格指标-中国药典2010版
Storage:Preserve in well-closed containers密封保存[2]
8药理作用
组氨酸的咪唑基能与Fe2+或其他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

色氨酸质量标准

色氨酸质量标准

产品名称:L-色氨酸(L-Tryptophan)•国药准字:H20043185•性状: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无臭,味微苦.•分子式:C11H12N2O2•分子量:204.23•CAS号:73-22-3•产品描述•扩展属性详细描述:包装规格:内包装双层聚乙烯薄膜袋,外包装25kg全纸桶储存:遮光、密封,在凉处保存,有效期一年质量标准【Quality Standard】检测项目Item CP2010EP5AJI92USP24含量Assay≥99.0%98.5~101.5%99.0%~101.0%98.5~101.5%酸度pH 5.4~6.4 5.5~6.4 5.5~7.0比旋度Specific rotation[a]D020-30.0°~-32.5°-30.0°~-33.0°-30.5~-32.5°[a]D025-29.4~-32.8°溶液的透光度Transmittance(T430)clear&colorless≥95.0%≥95.0%氯化物Chloride(Cl)≤0.02%≤0.02%≤0.02%≤0.05%铵盐Ammonium(NH4)≤0.02%≤0.02%≤0.02%硫酸盐Sulfate(SO4)≤0.02%≤0.03%≤0.02%≤0.03%铁盐Iron(Fe)≤20ppm≤20ppm≤20ppm≤30ppm 重金属Heavy metals(Pb)≤10ppm≤10ppm≤10ppm≤15ppm 砷盐Arsenic≤1ppm≤1ppm(As2O3)铅Lead(Pb)其他氨基酸Other amino≤0.5%Conformsacids茚三酮活性物质conformNinhydrin-positive干燥失重Loss on drying≤0.20%≤0.50%≤0.20%≤0.3%炽灼残渣Residue on ignition≤0.10%≤0.10%≤0.10%≤0.1%有机挥发物Organic volatileConforms impurities内毒素Endotoxin≤50EU/g产品用途:1.人:营养增补剂。

有关氨基酸的国家标准资料

有关氨基酸的国家标准资料

有关氨基酸的国家标准最全资料一、产品标准:1、GB/T 8967-2007 发布:2007.02.02 实施:2007.12.01 现行Monosodium L-glutamate谷氨酸钠(味精)2、GB 10794-2009 发布:2009.01.19 实施:2009.08.01 现行Food additive - L-lysine monohydrochloride食品添加剂L-赖氨酸盐酸盐3、NY 39-1987 现行饲料级L-赖氨酸盐酸盐4、GB/T 17810-2009 发布:2009.05.26 实施:2009.10.01 现行Feed grade DL-methionine饲料级DL-蛋氨酸5、GB/T 19371.1-2003 发布:2003.11.10 实施:2004.05.01 现行Feed additive-Liquid methionine hydroxy analogue饲料添加剂液态蛋氨酸羟基类似物6、GB/T 20802-2006 发布:2006.12.20 实施:2007.03.01 现行Feed additive-Cupric methionine饲料添加剂蛋氨酸铜7、GB/T 21034-2007 发布:2007.06.21 实施:2007.09.01 现行Feed additive-Methionine hydroxy calcium饲料添加剂羟基蛋氨酸钙8、GB/T 21694-2008 发布:2008.04.09 实施:2008.07.01 现行Feed additive - Zinc methionine饲料添加剂蛋氨酸锌9、GB/T 21979-2008 发布:2008.06.17 实施:2008.10.01 现行Feed grade - L-Threonine饲料级L-苏氨酸10、GB/T 21996-2008 发布:2008.06.17 实施:2008.10.01 现行Feed additive - Ferric glycine complex饲料添加剂甘氨酸铁络合物11、GB 22367-2008 发布:2008.09.10 实施:2009.03.01 现行Food additive—N-L-α-Aspartyl-L-phenylalanine-L-methyl ester (Aspartame)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12、GB/T 22489-2008 发布:2008.11.04 实施:2009.02.01 现行Feedadditive—Manganese methionine饲料添加剂蛋氨酸锰13、GB 25542-2010 发布:2010.12.21 实施:2011.02.21 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氨酸(氨基乙酸)--------------------------------------------------------------------------------简评:甘氨酸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做调味剂、甜味剂、防腐剂、稳定剂等,该标准适用于由一氯乙酸氨化工艺制得的工业氨基乙酸经纯化水溶解、活性炭脱色等工艺重结晶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甘氨酸(氨基乙酸)。

丝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丝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它在脂肪和脂肪酸的新陈代谢及肌肉的生长中发挥着作用,因为它有助于免疫血球素和抗体的产生,维持健康的免疫系统也需要丝氨酸。

丝氨酸在细胞膜的制造加工、肌肉组织和包围神经细胞的鞘的合成中都发挥着作用。

简介丝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富含于鸡蛋、鱼、大豆,人体亦可从甘氨酸中合成丝氨酸。

丝氨酸在医药上有着广泛用途。

丝氨酸可促进脂肪和脂肪酸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

[1]L-丝氨酸产品说明英文名:L-Serine缩写:L-SerCAS No.:56-45-1EINECS号: 206-130-6[1]分子式:C3H7NO3结构式:CH2OHCH(NH2)COOH球棍模型结构式分子量:105.09等电点:5.68密度:1.53[2]熔点:240°C结构式:2描述白色结晶体或结晶粉末,味微甜,易溶于水和甲酸,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丝氨酸可以从大豆、酿酒发酵剂、乳制品、鸡蛋、鱼、乳白蛋白、豆荚、肉、坚果、海鲜、种子、乳清和全麦获取。

有必要的话,人体会从甘氨酸中合成丝氨酸。

磷脂酰丝氨酸(PS)是在人体中合成的丝氨酸化合物,意大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其他欧洲国家都广泛应用磷脂酰丝氨酸补充剂来治疗年老引发的痴呆症和正常的老年记忆损失。

3标准质量标准-中国药典 2010Test Items项目Specification质量指标Assay 含量≥98.5%Characteristic性状无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微甜Specific rotation[a]D比旋+14.0°~ +15.6°度Identification 鉴别AS PER CP2010PH酸度 5.5~6.5Transmittance溶液透光率≥98.0%Chloride氯化物≤0.02%Sulfate硫酸盐≤0.02% Ammonium铵盐≤0.02% Other amino acids其他氨基≤0.5%酸Loss on drying干燥失重≤0.2%Residue on ignition炽灼残≤0.1%渣Iron铁盐≤0.001% Heavy metals(as Pb)重金属≤10ppm Arsenic砷盐≤0.0001%Bacterial endotoxins细菌≤12 EU/g 内毒素主要功能:L-丝氨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作用1.合成嘌呤、胸腺嘧啶、胆碱的前体;2. L-丝氨酸羟基经磷酸化作用后能衍生出具重要生理功能的磷丝氨酸,是磷脂的主要成分之一;3. 具有稳定滴眼液pH值的作用,且滴眼后无刺激性;重要的自然保湿因子(NMF)之一,皮肤角质层保持水分的主要角色,高级化妆品中的关键添加剂。

2010年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2010年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附录Ⅺ 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

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菌检查。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供试品检查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应证明其有效性及对微生物无毒性。

除另有规定外,本检查法中细菌及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3℃~28℃。

检验结果以1g、1ml、10g、10ml、10cm2为单位报告,特殊品种可以最小包装单位报告。

检验量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l或cm2)。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g或10ml;膜剂为100cm2;贵重药品、微量包装药品的检验量可以酌减。

要求检查沙门菌的供试品,其检验量应增加20g或20ml(其中10g用于阳性对照试验)。

检验时,应从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中抽取供试品,膜剂还不得少于4片。

一般应随机抽取不少于检验用量(两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量供试品。

供试液的制备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的方法制备供试液。

供试液制备若需加温时,应均匀加热,且温度不应超过45℃。

供试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时。

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如下。

1.液体供试品取供试品10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油剂可加入适量的无菌聚山梨酯80使供试品分散均匀。

水溶性液体制剂也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

2.固体、半固体或黏稠性供试品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用匀浆仪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简明氨基酸质量标准其它资料

简明氨基酸质量标准其它资料

简明氨基酸质量标准——中国药典2010版药典页码 4 33 86 95品名乙酰半胱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英文名N-乙酰基-L-半胱氨系统名L-2-氨基丁二酸氨基乙酸L-2-氨基丙酸酸分子式C5H9NO3S C4H7NO4 C2H5NO2 C3H7NO2分子量163.2 133.1 75.07 89.09含量98.0-102.0 ≥98.5 ≥99.0 ≥98.5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性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性状色/状粉末结晶性粉末粉末结晶性粉末气味有类似蒜的臭气,无臭无臭有香气味道味酸味微酸味甜味甜有引湿性在热水中溶解,在水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乙醇中不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溶解性在水或乙醇中易溶、丙酮或乙醚中不溶,在稀盐酸或氢氧或乙醚中几乎不溶溶,在1N盐酸中易溶化钠中溶解熔点104-110℃比旋度21.0° 27.0° 24.0° 26.0° 14.0° 15.0°鉴别化学方法一化学方法一化学方法一化学方法二色谱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检查酸度 1.5 2.5 2.0 4.0 5.6 6.6 5.5 7.0 溶液的透光度≥98.0 ≥98.0≥98.0 溶液澄清度应澄清含氯量氯化物≤0.02 ≤0.007 ≤0.02 硫化物硫酸盐≤0.02 ≤0.006 ≤0.02 铵盐≤0.02 ≤0.02 ≤0.02 磷酸盐蛋白质其他氨基酸≤0.5 ≤0.5 ≤0.5 有关物质干燥失重≤1.0 ≤0.2 ≤0.2 ≤0.2 炽灼残渣≤0.1 ≤0.1 ≤0.1 ≤0.1 铁盐≤0.001 ≤0.001 ≤0.001 重金属≤10ppm ≤10ppm ≤10ppm ≤10ppm 砷盐≤0.0001≤0.0001 ≤0.0001 热原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细菌内毒素(供注射用时)20EU/g20EU/g含量测定类别祛痰药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贮藏密封,阴凉处保存密封保存遮光,密封保存密封保存制剂颗粒/喷雾冲洗液版157 240 281 293 323 甲硫氨酸丝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L-2-氨基-4(4-(甲L-2-氨基-3-羟基丙L-2-氨基-3(β-吲L-2-氨基-3-甲基-戊L-2-氨基-4-羟基丁硫基)丁酸酸哚)丙酸酸酸C5H11NO2S C3H7NO3 C11H12N2O2 C6H13NO2 C4H9NO3 149.21 105.09 204.23 131.17 119.12 ≥98.5 ≥98.5 ≥99.0 ≥98.5 ≥98.5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结晶性粉末末结晶性粉末末末有特臭无臭无臭无臭无臭味甜味微苦味微苦味微甜在水中微溶,在乙醇在水中溶解,在乙醇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极微溶,在三氯甲中几乎不溶,在乙醚在水中略溶,在乙醇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丙酮或乙醚中几乎烷中不溶,在甲酸中中不溶,在稀盐酸或或乙醚中几乎不溶中几乎不溶不溶易溶,在稀盐酸或氢氢氧化钠中易溶氧化钠中溶解21.0° 25.0° 14.0° 15.6° -30.0° -32.5° 38.9° 41.8° -26.0° -29.0°化学方法一化学方法一色谱色谱色谱色谱色谱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5.6 6.1 5.5 6.5 5.4 6.4 5.5 6.5 5.0 6.5 ≥98.0 ≥98.0 ≥95.0 ≥98.0 ≥98.0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5 ≤0.5 ≤0.5 ≤0.5 ≤0.5 ≤0.2 ≤0.2 ≤0.2≤0.2 ≤0.2 ≤0.1 ≤0.1 ≤0.1 ≤0.1 ≤0.1 ≤0.0015 ≤0.001 ≤0.002 ≤0.001 ≤0.001 ≤10ppm≤10ppm ≤10ppm ≤10ppm ≤10ppm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25EU/g 12EU/g 50EU/g 20EU/g 12EU/g 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密封保存遮光,密封保存遮光,密封,在凉处保遮光,密封保存密封保存片剂361 434 507 605 谷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半胱氨酸L-2-氨基-3-(1H-咪L-2-氨基-4-甲基戊L-2-氨基戊二酸L-2-氨基-3-苯丙酸唑-4)丙酸酸C5H9NO4 C9H11NO2 C6H9N3O2 C6H13NO2 147.13 165.19 155.16 131.17 ≥98.5≥98.5 ≥99.0 ≥98.5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末结晶性粉末末无臭无臭无臭味微酸味微苦味微苦味微苦在热水中溶解,在水在热水中溶解,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丙在水中溶解,在乙醇在甲酸中易溶,在水中略溶,在乙醇中不酮或乙醚中不溶,在中极微溶,在乙醚中中略溶,在乙醇或乙溶,在稀盐酸或氢氧稀盐酸或1N氢氧化钠不溶醚中极微溶化钠中易溶中易溶31.5° 32.5° -33.0° -35.0° 12.0° 12.8° 14.9° 15.6°色谱色谱色谱色谱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5.4 6.0 7.0 8.5 5.5 6.5≥98.0 ≥98.0 ≥98.0 ≥98.0≤0.02 ≤0.02 ≤0.02 ≤0.02≤0.02 ≤0.02 ≤0.02≤0.02≤0.02 ≤0.02 ≤0.02 ≤0.02≤0.5 ≤0.5 ≤0.5 ≤0.5≤0.5 ≤0.2 ≤0.2 ≤0.2≤0.1 ≤0.1 ≤0.1≤0.1≤0.0005 ≤0.001 ≤0.001 ≤0.001≤10ppm ≤10ppm ≤10ppm ≤10ppm≤0.0001 ≤0.0001 ≤0.0001 ≤0.0001符合规定25EU/g 6.0EU/g 25EU/g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遮光,密封保存密封保存遮光,密封保存遮光,密封保存片剂/注射液666 741 796 801 851 盐酸半胱氨酸盐酸组氨酸盐酸赖氨酸盐酸精氨酸胱氨酸(L)2-氨基-3-L-2-氨基-3-硫基丙L-2,6-二氨基己酸L-2-氨基-5-胍基戊L-33-二硫双(2- (1H-咪唑-4基)丙酸盐酸盐一水合物盐酸盐酸盐酸盐氨基丙酸)酸盐酸盐一水合物C3H7NO2S.HCl.H2O C6H9N3O2.HCl.H2O C6H14N2O2.HClC6H14N4O2.HCl C6H12N2O4S2 175.64 209.63 182.65 210.66 240.3 ≥98.5 ≥99.0≥98.5 ≥98.5 ≥98.5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白色结晶性粉末结晶性粉末末粉末末有臭无臭无臭味酸味微酸苦在水中溶解,在乙醇在水中易溶,在乙醇在水中易溶,在乙醇在水或乙醇中几乎不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丙酮中几、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中极微溶解,在乙醚溶,在稀盐酸或氢氧中极微溶解乎不溶不溶中几乎不溶化钠中易溶5.5° 7.0° 8.5° 10.5° 20.4° 21.5° 21.5° 23.5° -215° -230°色谱色谱色谱色谱色谱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1.5 2.0 3.5 4.5 5.0 6.0 5.0 6.5≥98.0 ≥98.0 ≥98.0 ≥98.0 ≥98.0 19.8-20.8 16.7-17.1 19.0-19.6 16.5-17.1 ≤0.02≤0.02 ≤0.02 ≤0.02 ≤0.02 ≤0.02≤0.02 ≤0.02 ≤0.02≤0.02 ≤0.02 符合要求≤0.5 ≤0.2 ≤0.5 ≤0.2 ≤0.5 8.0-12.0 ≤0.2 ≤0.4 ≤0.2 ≤0.2≤0.1 ≤0.1≤0.1 ≤0.1 ≤0.1≤0.001 ≤0.001 ≤0.003 ≤0.001 ≤0.001≤10ppm ≤10ppm ≤10ppm ≤10ppm≤10ppm≤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符合规定符合要求6.0EU/g10EU/g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遮光,密封,在阴凉干遮光,密封保存遮光,密封保存密封保存遮光,密封保存片/注射剂片剂886 1069 1104 1134 1137 脯氨酸酪氨酸精氨酸醋酸赖氨酸缬氨酸L-2-氨基-3-(4-羟L-2,6-二氨基己酸L-2-氨基-3-甲基丁L-吡咯烷-2-羧酸L-2-氨基-5胍基戊酸基苯基)丙酸醋酸盐酸C5H9NO2 C9H11NO3 C6H14N4O2C6H14N2O2.C2H4O2 C5H11NO2 115.13 181.19 174.2 206.24 117.15 ≥99.0 ≥99.0≥99.0 ≥98.5 ≥98.5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末末末末微臭无臭几乎无臭几乎无臭无臭味微甜无味有特殊气味味微甜而后苦在水中极微溶,在无在水中易溶,在乙醇在水中易溶,在乙醇水乙醇、甲醇或丙酮在水中易溶,在乙?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乙醚或正中几乎不溶,在稀盐中不溶,在稀盐酸或中几乎不溶中几乎不溶丁醇中不溶酸中易溶稀硝酸中溶解-84.5° -86.0° -11.3° -12.1°26.9° 27.9° 8.5° 10.0° 26.6° 28.8°色谱色谱色谱色谱色谱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照的图谱一致5.9 6.9 5.0 6.5 10.5 12.0 6.5 7.5 5.5 6.5≥98.0 ≥95.0 ≥98.0 ≥98.0 ≥98.0≤0.02 ≤0.02 ≤0.02≤0.02 ≤0.02≤0.02 ≤0.02 ≤0.02 ≤0.02 ≤0.03≤0.02 ≤0.02 ≤0.02 ≤0.02 ≤0.02 ≤0.02 符合要求≤0.5 ≤0.4 ≤0.4 ≤0.2 ≤0.5≤0.3 ≤0.2 ≤0.5 ≤0.5≤0.2≤0.1 ≤0.1 ≤0.1 ≤0.1 ≤0.1≤0.001≤0.001 ≤0.001 ≤0.001 ≤0.001≤10ppm ≤10ppm ≤10ppm ≤10ppm ≤10ppm≤0.0001≤0.0001 ≤0.0001 ≤0.0001 ≤0.000110EU/g 0.25EU/ml 10EU/g 10EU/g 20EU/g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氨基酸类药遮光,密封保存遮光,密封保存密封保存遮光,密封保存遮光,密封保存1002 6 34 306 硫酸新霉素乙酰谷酰胺门冬酰氨苄达赖氨酸羧甲司坦Bendazac Lysine L-赖氨酸(1-苄基- 1H-吲哚唑-3氧基)乙酸盐C23H46N6O13 C7H12N2O4 C4H8N2O3.H2O C6H14N2O3 614.64 188.18 15.。

油酸甲酯

油酸甲酯

油酸甲酯油酸甲酯是利用酯交换法,通过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备表面活性剂、皮革添加剂、纺织助剂等,还用作杀虫剂助剂,今年作为生物燃料备受关注。

中文名:油酸甲酯,(Z)-9-十八烯酸甲酯;油酸甲酯,9-十八烯酸甲酯英文名:Methyl oleate,9-Octadecenoic acid methyl ester,9-Octadecenoic acid (Z)-, methyl ester分子式:C19H36O2分子量:296CAS:112-62-9EINECS号:203-992-5分子式:C19H36O2[1]分子量:296.4879理化指标外观: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水分:≤0.1酸值mgKOH/g:≤1;皂化值mgKOH/g:160-190;碘值gI2/100G:80-120;C16:14;C18:≥80C20:3熔点:-19.9℃。

沸点:218.5℃(2.66kPa),168-170℃(0.267kPa)。

相对密度:0.87-0.89(20/4℃)。

折光率:1.4522。

溶解性:能与无水乙醇、乙醇混溶于水。

安全术语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制备由甲醇与油酸经酯化而得。

将油酸和甲醇混合,加入催化剂浓硫酸或对甲苯磺酸,加热回流10h。

冷却,用甲醇钠中和至pH值为8-9,用水洗至中性,经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进行减压蒸馏,即得油酸甲酯。

用途该品是去垢剂、乳化剂、润湿剂及稳定剂的中间体。

硬脂酸甲酯中文名称:硬脂酸甲酯中文别名:十八碳酸甲酯英文名称:Methyl stearate英文别名:Methyl n-octadecanoate; Stearic acid methyl ester; methyl octadecanoate CAS号:112-61-8[1]EINECS号:203-990-4分子式:C19H38O2分子量:298.5038物化信息密度:0.863g/cm3熔点:37-39℃沸点:355.5°C at 760 mmHg闪点:169.3°C蒸汽压:3.11E-05mmHg at 25°C外观: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含量:高碳产地:上海酸值mgKOH/g:≤1;皂化值mgKOH/g:180-190;碘值gI2/100G:≤2;凝固点℃:30-33;C18:>80安全术语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26种氨基酸缩写

26种氨基酸缩写

26种氨基酸缩写(原创版)目录1.26 种氨基酸的缩写概述2.26 种氨基酸的分类和特点3.26 种氨基酸缩写的具体列表4.氨基酸缩写在生物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正文一、26 种氨基酸的缩写概述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其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根据 R 基的不同,氨基酸可分为 20 种标准氨基酸和 6 种非标准氨基酸。

在生物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对这 26 种氨基酸的缩写进行了统一规范,以便于学术交流和实践操作。

二、26 种氨基酸的分类和特点1.标准氨基酸标准氨基酸是根据氨基酸的侧链 R 基的不同进行分类的,共有 20 种,包括:丙氨酸(Ala)、赖氨酸(Arg)、天冬氨酸(Asp)、天冬酰胺(Asn)、半胱氨酸(Cys)、酸氨酸(Glu)、谷氨酸(Gln)、谷氨酰胺(Gly)、组氨酸(His)、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甲硫氨酸(Met)、苯丙氨酸(Phe)、脯氨酸(Pro)、丝氨酸(Ser)、苏氨酸(Thr)、色氨酸(Trp)、酪氨酸(Tyr)和缬氨酸(Val)。

2.非标准氨基酸非标准氨基酸是指在生物体内存在的,但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常见的非标准氨基酸有:瓜氨酸(Cit)、尿嘧啶(Uracil)、5-羟色胺(5-HT,即血清素)等。

三、26 种氨基酸缩写的具体列表以下是 26 种氨基酸的缩写列表:1.丙氨酸:A2.赖氨酸:R3.天冬氨酸:D4.天冬酰胺:N5.半胱氨酸:C6.酸氨酸:E7.谷氨酸:Q8.谷氨酰胺:G9.组氨酸:H10.异亮氨酸:I11.亮氨酸:L12.甲硫氨酸:M13.苯丙氨酸:F14.脯氨酸:P15.丝氨酸:S16.苏氨酸:T17.色氨酸:W18.酪氨酸:Y19.缬氨酸:V20.瓜氨酸:Cit21.尿嘧啶:U22.5-羟色胺:5-HT23.鸟氨酸:O24.精氨酸:J25.甘氨酸:Gly26.脯氨酰胺:Pro四、氨基酸缩写在生物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氨基酸缩写在生物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简化学术交流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达,便于科研人员和医生更加高效地探讨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分析氨基酸序列以及研究氨基酸代谢等。

有关氨基酸的国家标准资料

有关氨基酸的国家标准资料

有关氨基酸的国家标准最全资料一、产品标准:1、GB/T 8967-2007 发布:2007.02.02 实施:2007.12.01 现行Monosodium L-glutamate谷氨酸钠(味精)2、GB 10794-2009 发布:2009.01.19 实施:2009.08.01 现行Food additive - L-lysine monohydrochloride食品添加剂L-赖氨酸盐酸盐3、NY 39-1987 现行饲料级L-赖氨酸盐酸盐4、GB/T 17810-2009 发布:2009.05.26 实施:2009.10.01 现行Feed grade DL-methionine饲料级DL-蛋氨酸5、GB/T 19371.1-2003 发布:2003.11.10 实施:2004.05.01 现行Feed additive-Liquid methionine hydroxy analogue饲料添加剂液态蛋氨酸羟基类似物6、GB/T 20802-2006 发布:2006.12.20 实施:2007.03.01 现行Feed additive-Cupric methionine饲料添加剂蛋氨酸铜7、GB/T 21034-2007 发布:2007.06.21 实施:2007.09.01 现行Feed additive-Methionine hydroxy calcium饲料添加剂羟基蛋氨酸钙8、GB/T 21694-2008 发布:2008.04.09 实施:2008.07.01 现行Feed additive - Zinc methionine饲料添加剂蛋氨酸锌9、GB/T 21979-2008 发布:2008.06.17 实施:2008.10.01 现行Feed grade - L-Threonine饲料级L-苏氨酸10、GB/T 21996-2008 发布:2008.06.17 实施:2008.10.01 现行Feed additive - Ferric glycine complex饲料添加剂甘氨酸铁络合物11、GB 22367-2008 发布:2008.09.10 实施:2009.03.01 现行Food additive—N-L-α-Aspartyl-L-phenylalanine-L-methyl ester (Aspartame)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12、GB/T 22489-2008 发布:2008.11.04 实施:2009.02.01 现行Feedadditive—Manganese methionine饲料添加剂蛋氨酸锰13、GB 25542-2010 发布:2010.12.21 实施:2011.02.21 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氨酸(氨基乙酸)--------------------------------------------------------------------------------简评:甘氨酸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做调味剂、甜味剂、防腐剂、稳定剂等,该标准适用于由一氯乙酸氨化工艺制得的工业氨基乙酸经纯化水溶解、活性炭脱色等工艺重结晶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甘氨酸(氨基乙酸)。

standard amino acids -回复

standard amino acids -回复

standard amino acids -回复Standard amino acids是指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氨基酸,它们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

氨基酸可以通过生物体合成或摄取的方式获得。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氨基酸的种类、结构和重要功能。

在生物体内,有20种常见的标准氨基酸。

它们分别是丝氨酸(Serine)、缬氨酸(Valine)、苏氨酸(Threonine)、脯氨酸(Prol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亮异亮氨酸(Leucine)、丙氨酸(Alanine)、脯氨酸(Proline)、甲硫氨酸(Methionine)、酪氨酸(Tyros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精氨酸(Arginine)、精氨酸(Histid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酸性氨基酸(Aspartic acid)、组氨酸(Lysine)、天冬氨酸(Asparagine)、天冬氨酸(Glycine)、天冬氨酸(Glutamine)、赖氨酸(Lysine)和色氨酸(Tryptophan)。

每种氨基酸都有一种特定的化学结构。

首先,它们都包含一个氨基(NH2)基团和一个羧基(COOH)。

此外,每种氨基酸还具有各自的侧链(R基团)。

氨基酸的侧链决定了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功能。

标准氨基酸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它们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体内多种结构和功能的关键分子。

身体需要足够的标准氨基酸来合成蛋白质,以维持正常的生物活动。

此外,标准氨基酸还参与多种代谢途径。

例如,苯丙氨酸是色素底物,它在生物体内可以转化为多种重要的生理分子,如儿茶酚胺、激素和色素。

甲硫氨酸是蛋氨酸的前体,通过生物体内代谢途径可以合成肌氨酸、胱蛋白、角蛋白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分子。

此外,标准氨基酸还参与体内的信号传导和调节。

丝氨酸、苏氨酸和苯丙氨酸等氨基酸可以被磷酸化,从而参与蛋白质的激活和细胞信号传导。

l-异亮氨酸质量标准

l-异亮氨酸质量标准

l-异亮氨酸质量标准L-异亮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人体中,它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对于婴儿的正常发育和成人的氮平衡至关重要。

L-异亮氨酸的质量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化学结构L-异亮氨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₆H₁₃NO₂,分子量为131.17。

它是一种脂肪族中性氨基酸,具有旋光性。

L-异亮氨酸的结构中包含一个氨基(-NH₂)、一个羧基(-COOH)以及一个甲基(-CH₃)。

二、外观和物理性质L-异亮氨酸为白色至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略有苦味。

它的熔点为168-170℃,相对密度为1.052。

L-异亮氨酸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可溶于酸、碱溶液或极性有机溶剂。

三、纯度和质量L-异亮氨酸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纯度和质量两个方面。

纯度是指L-异亮氨酸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质量标准要求,L-异亮氨酸的纯度要求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食品和医药级L-异亮氨酸的纯度要求较高,需要达到98%以上。

工业级L-异亮氨酸的纯度要求相对较低,但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质量标准。

质量方面,L-异亮氨酸需要满足一定的质量指标,包括外观、熔点、溶解度、旋光度、含水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测定和检验。

此外,对于食品和医药级L-异亮氨酸,还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生产工艺和安全性L-异亮氨酸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发酵法和合成法两种。

发酵法是以葡萄糖等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L-异亮氨酸。

合成法则是以丙烯腈等为原料,经过化学合成得到L-异亮氨酸。

不同的生产工艺可能会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生产工艺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质量、成本、环保等因素。

安全性方面,虽然L-异亮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但在过量摄入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L-异亮氨酸时需要注意安全风险,如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的产生,以及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010版药典氨基酸检测方法

2010版药典氨基酸检测方法

2010年版新增的''氨基酸检测方法"如下:新增附录附录XX 氨基酸分析法氨基酸分析法是指用于测定蛋白质、肽及其他药物制剂的氨基酸组成或含量的方法。

根据氨基酸组成分析可以对蛋白质及肽进行鉴别,氨基酸分析法可用于确定蛋白质、肽及氨基酸的含:及测定可能存在于蛋白质及肽中的非典型氨基酸。

进行氨基酸分析前,必须将蛋白质及肽水解成单个氨基酸,具体水解方法由各品种项下规定。

蛋白质及肽水解后,其氨基酸分析过程与用于其他药物制剂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过程相同。

本法包括四种柱前衍生法,分別为异硫氛酸苯酯(PITC)法、6-氨基唾咻一N—疑基琥珀酰亚氨基氨基甲酸酯(AQC)法、邻苯二醛(OPA)和9-茹甲基氯甲酸甲酯(FMOC)法、2, 4- 二硝基氟苯(DNFB)法,以及一种苗三酗柱后衍生法。

不同的品种应针对自身所含的氨基酸种类及各氨基酸的含量选择适宜的氨基酸分析方法并做相应的方法学验证。

由于本法衍生过程中衍生溶液量较少,且容易挥发,外标法极易出现较大的误差,建议采用内标法进行测定,内标的确定由各品种项下规定。

在本法中,由于半胱氨酸或胱氨酸的衍生产物不稳定,因此对于含半胱氨酸或胱氨酸的样品衍生后应尽快测定,或者在衍生前对半胱氨酸或胱氨酸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转化为稳定地产物(如磺基丙氨酸或半胱氨酸-硫代丙酸)后再衍生测定, 具体方法由各品种项下规定。

在测定过程中,可根据所用的仪器、色谱柱品牌、色谱柱的长度及要分离的氨基酸种类,对流动相的有机溶剂和洗脱梯度作适当调整以获得较好的分离度。

第一法PITC柱前衍生氨基酸分析法本法系根据氨基酸与异硫亂酸苯酯(PITC)反应,生成有紫外响应的氨基酸衍生物苯氨基硫甲酰氨基酸(PTC-氨基酸),PTC-氨基酸经反相髙效液相色谱分离后用紫外检测,在一定的范币内其吸光值与氨基酸浓度成正比。

本方法的线性浓度范围为0.025〜1.25pmol/ml。

试剂(1)流动相A 0.1mol/L醋酸钠溶液(取无水醋酸钠8.2g,加水900ml溶解,用冰醋酸调pH至6.5,然后加水至1000 ml)-乙睛(93:7)。

氨基酸检测标准

氨基酸检测标准

氨基酸检测标准氨基酸检测标准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对于研究体内氨基酸代谢及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氨基酸检测标准的制定过程、检测方法和结果的解读,以及其在生命科学和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一、氨基酸检测标准的制定过程制定氨基酸检测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样本收集和预处理:标本(通常为尿液、血液或组织)的收集和预处理方法必须标准化,以保证后续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检测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是制定氨基酸检测标准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氨基酸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

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3. 标准物质的选择和制备:标准物质的纯度和稳定性对于准确测定氨基酸含量至关重要。

常用的标准物质包括纯化的天然氨基酸、合成的氨基酸标准物质和已知浓度的内标物质。

4. 建立标准曲线和质控样品: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制备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标准溶液,构建标准曲线,然后使用质控样品对检测方法和仪器进行验证和校准。

5. 制定报告解读标准: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氨基酸检测结果的报告标准和解读标准。

这些标准应考虑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以便对结果进行科学和临床分析。

二、氨基酸检测方法目前,氨基酸的检测主要通过HPLC、GC和LC-MS等方法进行。

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略有不同,但都包括样品准备、色谱分离和检测等步骤。

1. 样品准备:对样本进行预处理,如蛋白质的沉淀和去除、氨基酸的衍生化等。

然后,将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以便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2. 色谱分离:通过色谱柱将样品中的氨基酸分离。

不同的氨基酸在柱上的保留时间和峰形特征不同,可以通过检测峰的高度或面积来计算氨基酸的含量。

3. 检测和数据处理:利用检测器对色谱柱输出的信号进行检测和记录。

根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检测器可以是紫外光、荧光、质谱或电化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酸类药 遮光,密封保存
氨基酸类药 遮光,密封保存
666 盐酸半胱氨酸
741 盐酸组氨酸
796 盐酸赖氨酸
801 盐酸精氨酸
851 胱氨酸
L-2-氨基-3-硫基丙 酸盐酸盐一水合物
C3H7NO2S.HCl.H2O 175.64
(L)2-氨基-3(1H-咪唑-4基)丙 酸盐酸盐一水合物 C6H9N3O2.HCl.H2O
含量 性状
色/状
气味 味道
98.0%-102.0%
≥98.5%
≥99.0%
≥98.5%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 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性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
粉末
结晶性粉末
粉末
结晶性粉末
有类似蒜的臭气, 味酸 有引湿性
无臭 味微酸
无臭 味甜
有香气 味甜
溶解性
在水或乙醇中易溶
在热水中溶解,在水 中微溶,在乙醇中不 溶,在稀盐酸或氢氧 化钠中溶解
在水中易溶,在乙醇 、丙酮或乙醚中几乎 不溶
在水中微溶,在乙醇 中极微溶,在三氯甲 烷中不溶,在甲酸中 易溶,在稀盐酸或氢 氧化钠中溶解
在水中略溶,在乙醇 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在水中溶解,在乙醇 中几乎不溶
+21.0°~ +25.0° 化学方法一 色谱
+14.0°~ +15.6° 色谱
-30.0°~ -32.5° 色谱
5.5~ 6.5 ≥98.0%
5.0~ 6.5 ≥98.0%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5%
≤0.5%
≤0.5%
≤0.5%
≤0.5%
色谱
色谱
色谱
色谱
色谱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5.9~ 6.9 ≥98.0%
5.0~ 6.5 ≥95.0%
10.5~ 12.0 ≥98.0%
6.5~ 7.5 ≥98.0%


结晶性粉末

味微酸
无臭 味微苦
无臭 味微苦
无臭 味微苦
在热水中溶解,在水 中微溶,在乙醇、丙 酮或乙醚中不溶,在 稀盐酸或1N氢氧化钠 中易溶
在热水中溶解,在水 中略溶,在乙醇中不 溶,在稀盐酸或氢氧 化钠中易溶
在水中溶解,在乙醇 中极微溶,在乙醚中 不溶
在甲酸中易溶,在水 中略溶,在乙醇或乙 醚中极微溶
+31.5°~ +32.5° -33.0°~ -35.0° +12.0°~ +12.8° +14.9°~ +15.6°
色谱
色谱
色谱
色谱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98.0%
5.4~ 6.0 0° +8.5°~ +10.5° +20.4°~ +21.5° +21.5°~ +23.5° -215°~ -230°
色谱
色谱
色谱
色谱
色谱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7.0~ 8.5 ≥98.0%
5.5~ 6.5 ≥98.0%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5%
≤0.5%
≤0.5%
≤0.5%
≤0.5% ≤0.1% ≤0.0005% ≤10ppm ≤0.0001% 符合规定
氨基酸类药 遮光,密封保存 片剂
886 脯氨酸
1069 酪氨酸
1104 精氨酸
1134 醋酸赖氨酸
1137 缬氨酸
(L)-吡咯烷-2-羧酸
L-2-氨基-3-(4-羟 基苯基)丙酸
L-2-氨基-5胍基戊酸
L-2,6-二氨基己酸 醋酸盐
L-2-氨基-3-甲基丁 酸
C5H9NO2 115.13
C9H11NO3 181.19
≤0.3% ≤0.1% ≤0.001% ≤10ppm ≤0.0001%
≤0.2% ≤0.1% ≤0.001% ≤10ppm ≤0.0001%
≤0.5% ≤0.1% ≤0.001% ≤10ppm ≤0.0001%
≤0.5% ≤0.1% ≤0.001% ≤10ppm ≤0.0001%
≤0.2% ≤0.1% ≤0.001% ≤10ppm ≤0.0001%
≤0.2%
≤0.02% ≤0.02%
≤0.5%
≤0.02% ≤0.02% ≤0.02% 符合要求 ≤0.2%
≤0.02% ≤0.5%
8.0%-12.0% ≤0.1% ≤0.001% ≤10ppm ≤0.0001% 符合规定
≤0.2% ≤0.1% ≤0.001% ≤10ppm ≤0.0001%
≤0.4% ≤0.1% ≤0.003% ≤10ppm ≤0.0001%
无臭 味微酸苦
≥98.5%
≥98.5%
≥98.5%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

粉末

无臭
在水中溶解,在乙醇 中略溶,在丙酮中几 乎不溶
在水中易溶,在乙醇 、三氯甲烷或乙醚中 不溶
在水中易溶,在乙醇 中极微溶解,在乙醚 中几乎不溶
在水中易溶,在乙醇 中极微溶解
在水或乙醇中几乎不 溶,在稀盐酸或氢氧 化钠中易溶
25EU/g
氨基酸类药 密封保存 片剂
12EU/g
50EU/g
20EU/g
12EU/g
氨基酸类药 遮光,密封保存
氨基酸类药
氨基酸类药
遮光,密封,在凉处 保存
遮光,密封保存
氨基酸类药 密封保存
361 谷氨酸
434 苯丙氨酸
507 组氨酸
605 亮氨酸
半胱氨酸
L-2-氨基戊二酸
C5H9NO4 147.13
≤0.2% ≤0.1% ≤0.0015% ≤10ppm ≤0.0001%
≤0.2% ≤0.1% ≤0.001% ≤10ppm ≤0.0001%
≤0.2% ≤0.1% ≤0.002% ≤10ppm ≤0.0001%
≤0.2% ≤0.1% ≤0.001% ≤10ppm ≤0.0001%
≤0.2% ≤0.1% ≤0.001% ≤10ppm ≤0.0001%
+38.9°~ +41.8° 色谱
-26.0°~ -29.0° 化学方法一 色谱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红外光吸收图谱与对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5.6~ 6.1 ≥98.0%
5.5~ 6.5 ≥98.0%
5.4~ 6.4 ≥95.0%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照的图谱一致
酸度 溶液的透光度 溶液澄清度 含氯量 氯化物 硫化物 硫酸盐 铵盐 磷酸盐 蛋白质 其他氨基酸 有关物质
1.5~ 2.5 应澄清
2.0~ 4.0 ≥98.0%
≤0.02% ≤0.02% ≤0.02%
≤0.5%
5.6~ 6.6 ≥98.0%
≤0.007% ≤0.006% ≤0.02%
≤0.5%
5.5~ 7.0 ≥98.0%
≤0.02% ≤0.02% ≤0.02%
≤0.5%
干燥失重 炽灼残渣 铁盐 重金属 砷盐 热原
≤1.0% ≤0.1%
≤10ppm
符合规定
≤0.2% ≤0.1% ≤0.001% ≤10ppm ≤0.0001% 符合规定
≤0.2% ≤0.1% ≤0.001% ≤10ppm ≤0.0001%
C6H14N4O2 174.2
C6H14N2O2.C2H4O2 206.24
C5H11NO2 117.15
≥99.0%
≥99.0%
≥99.0%
≥98.5%
≥98.5%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





微臭 味微甜
无臭 无味
几乎无臭 有特殊气味
照的图谱一致
1.5~ 2.0 ≥98.0%
3.5~ 4.5 ≥98.0%
5.0~ 6.0 ≥98.0%
≥98.0%
5.0~ 6.5 ≥98.0%
19.8%-20.8%
16.7%-17.1%
19.0%-19.6%
16.5%-17.1%
≤0.02%
≤0.02% ≤0.02%
≤0.5%
≤0.02% ≤0.02%
几乎无臭
无臭 味微甜而后苦
在水中易溶,在乙醇 中溶解,在乙醚或正 丁醇中不溶
在水中极微溶,在无 水乙醇、甲醇或丙酮 中不溶,在稀盐酸或 稀硝酸中溶解
在水中易溶,在乙醇 中几乎不溶,在稀盐 酸中易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