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普通心理学》:感觉的规律
⼀、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依从性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我们⽣活的这个环境存在许多刺激,但并不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
例如落在我们⽪肤表⾯的灰尘、频率⾼于20 000赫兹的声⾳、0级静风(风速⼩于0.3⽶/秒)、专注听课时旁边同学轻微的翻书声、菜市场⾥两个陌⽣⼈的低语等,我们觉察不到。
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其强度必须是适宜的。
感觉强度依赖于刺激度,⼼理学⽤感受性、感觉阈限来说明⼆者的关系。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
感受性⼀般⽤感觉阈限来度量。
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感受性越强,感觉阈限越⼩;感受性越弱,感觉阈限越⼤。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例关系。
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最⼩刺激强度的能⼒。
绝对域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可以⽤绝对阈限来衡量。
绝对阈限的值越⼩,则绝对感受性越⼤;绝对阈限的值越⼤,则绝对感受性越⼩。
⽤公式表⽰为:E=1/R其中,E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对感觉阈限。
不同感觉的绝对阈限是不同的,同⼀感觉的绝对阈限也会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有所不同。
3.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差异量的能⼒叫做差别感受性。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差别量叫做差别阈限。
差别感受性可以⽤差别阈限来衡量。
差别阈限的值越⼩,则差别感受性越⼤;差别阈限的值越⼤,则差别感受性越⼩。
1830年,德国⽣理学家韦伯(E.H.Weber)研究差别阈发现,差别阈限值与原有刺激量之间的⽐值在很⼤范围内是稳定的,即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对两个刺激物之间的差别感觉,不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来决定的,⽽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值来决定。
这就是韦伯定律。
例如,对于50克的重物,如果其差别阈限是l克,那么该重物必须增加到51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些;对于100克的重物,则必须增加到102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些。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是考生们容易出错的小难点,需要结合例子进行深层次理解,其考查方式以单选题为主,多以定义和例子形式考查。
下面我们针对这部分知识进行说明。
一、知识点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任何感觉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主体的感觉能力;另一个是客观世界的刺激。
前者是感受性的问题;后者是感觉阈限的问题。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绝对感受性: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比如,小明听歌,将声音调到10分贝时,刚刚好可以听到,小明刚好听到声音能力是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比如,小明听歌时,想要调高音量,声音由10分贝达到15分贝时,小明刚好能感觉到声音变大,小明感受到声音发生变化的能力是差别感受性。
(2)感觉阈限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比如,声音达到10分贝时,小明刚刚好可以听到,10分贝时是小明的听力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
比如,声音由10分贝达到15分贝时,小明刚好能感觉到声音变大,刚刚引起小明听力变化的量5分贝是差别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二、解题方法了解相关概念后,给大家提供解题思路:两步走:1.判断性/阈限:性→能力;阈限→数值。
2.判断绝对/差别:绝对→从无到有;差别→从有到变。
【例题】一杯放有20g糖的水,你可以感知到是甜的。
现在,我们向杯子中继续放10g糖,这是你刚刚能感觉到这杯水比之前甜了。
那么这时候,我对这新加入的10g糖的感受能力被称为( )。
A.绝对感受性B.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受阈限【解析】C。
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1
第六章感觉1、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
即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2、感觉阈限;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4、绝对阈限: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心理学家通常把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那个刺激值规定为绝对阈限。
5、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6、韦伯常数:K=ΔI/I 其中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差别感觉阈限。
K 为一个常数称为韦伯分数。
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
7、费希纳定律:S=KlogR+C,这里,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和C均是常数。
感觉的大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数,即当刺激强度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数级数增加8、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9、暗适应:一种视觉适应,比如晚上从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时,开始我们的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一段时间后就能够分辨出黑暗中的物体了10、光适应:一种视觉适应,比如由漆黑的室外走到明亮的室内时,开始就感到炫目耀眼,什么都看不到,后来就能清楚看清了11、感觉后效: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12、感觉的基本规律,举例说明:①感受性和感觉阈限②感觉的一般特征⑴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⑵感觉对比:从同一张灰纸上剪下的四个小的正方形,分别放在不同背景纸上,由于背景的灰度不同,感觉对比的效果也不同。
⑶感觉的相互作用:听觉影响痛觉温度觉影响味觉⑷联觉:红橙黄暖色调;蓝青绿冷色调⑸感受性的发展和补偿:③感觉后效④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先后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13、除视觉和听觉外,还有哪些感觉?各有什么特点:(1)皮肤感觉①触压觉——触觉与压觉②温度觉——冷觉与热觉(2)痛觉(3)嗅觉和味觉(4)内部感觉(机体觉)(5)运动感觉(动觉)(5)平衡感觉(静觉);(6)内脏感觉—饥、渴、痛、温等机体状态的感觉第七章知觉1、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2、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人对物体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3、空间知觉:是物体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觉的一般规律作为教师考试中的必考知识点,考生是否能正确理解其含义,准确区分其不同,对考试的得到情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感觉的一般规律这个知识点呢,中公讲师将在此帮您进行释疑解惑。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感受性是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需要强调的是,感受性是一种能力,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例如当一个人受到蚊虫叮咬时能立刻拍死蚊子,就说明这个人的感受性比较好,对蚊虫叮咬的痛觉感受十分灵敏,这就是一种能力。
感受性又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1)绝对感受性是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如上文中蚊虫叮咬的例子,就是人能够刚刚有所感觉或刚刚能够感觉到疼痛的能力或灵敏程度。
再比如,你刚刚能够感觉到饭菜里有咸味儿的能力,就是你对咸味儿的感受性。
(2)差别感受性是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如在饭菜里继续加盐,你能够刚刚感受到菜的咸度上有变化的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感受能力,强调了感觉的灵敏程度;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对感受性是感觉的从无到有,而差别感受性是人对最小刺激的辨别能力。
2、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感觉的刺激范围,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因而需要注意的是,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不同,它不是对刺激的感受能力,而是一个量值。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1)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例如,在饭菜里加一勺盐A就能感觉到饭菜里有咸味儿了,那么一勺盐这个量值就是A的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分开来的最小差别量。
例如在已经有咸味儿的菜里继续加盐,再加半勺,A就觉得这个菜比刚才更咸了,这个半勺就是A的差别感觉阈限。
因而,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个量值,代表着个体感受性的高低;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对感觉阈限是表示个体刚刚能够有所感觉的那个临界值,而差别感觉阈限是个体刚刚能够区分刺激变化的最小刺激量。
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可以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觉阈限可以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指的是能力,感觉阈限指的是数值和范围;绝对是从无到有,差别指的是从有到有,但是两者之间是相对的。
例子:假设在手上放1g砝码,感觉不到有重量,加到2g,刚感觉到有重量的能力,就是绝对感受性,而2就是绝对感觉阈限;再往上加1g,加到3g,感觉2g和3g的重量是一样的,再加到4g,刚刚能感觉到2g和4g之间重量不一样的能力就是差别感受性,而引起差别感受性的数值4-2=2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2、感受像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一个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像,感受性的变化可以是上升的也可以是下降的。
例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晚上刚泡脚的时候刚开始觉得烫,之后在水里呆的时间长了,就适应了,感觉不烫了,是肤觉的适应。
······注:痛觉是没有适应的。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视觉的适应,视觉适应可以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是从明的环境中到暗的环境中。
例如:白天刚进电影院刚开始的时候伸手不见五指,感受性很低,后来慢慢适应之后,稍微能看见一些东西,感受性是在上升的;明适应是从暗的环境到明的环境中。
例如:白天在屋子里拉着窗帘睡觉,醒了之后拉开窗帘,刚开始觉得有点刺眼,感受性是很高的,后来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不再觉得刺眼,感受性是有所下降的。
根据明适应和暗适应,得出:持续的弱刺激感受性在上升;持续的强刺激感受性在下降。
(2)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个感觉器官,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像。
根据时间的先后可以把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是同时出现的。
例如:用红笔做笔记;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
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是相继出现的。
例如:先吃药在吃糖;冬天从有暖气的屋子到外面,感觉很冷。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点总结: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点总结: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简述Spery,R.W的割裂脑实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做了“割裂脑”的实验。
即切断病人联结左右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束----胼胝体,把
两个半球分裂开来。
两个病人都是右利手,手术前都能用左手和右手
写字和画画,但手术后,他们只保留了右手写字,左手画画的水平。
所以这时右手只受左半球支配,左手只受右半球支配。
该结果进一步
证明,对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
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巴浦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几个基本规律是什么?
(1)条件反射的抑制条件反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出现的,
有时条件反射也会受到抑制。
包括:外抑制、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等。
(2)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
(3)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一种神经过程实行的时候,能够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
正诱导、负诱导;同时性诱导、相继性诱导。
(4)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叫做动力定型。
简述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水平。
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
受性高。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题库及答案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概念练习题】
1.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
A. 知觉的理解性
B. 知觉的选择
C. 知觉的恒常性
D. 知觉的整体性
2.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
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
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D.差异觉察能力
3.晚上进入漆黑的房间开灯时,感觉变化是()。
A. 感受性下降
B. 感受性提高
C. 感觉阈限降低
D. 暗适应
4.感觉阈限可分为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两种。
大家快来检测一下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概念知识点掌握了吗?如果知识点还
没有完全掌握,请看相关心理学知识点: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概念
【练习题答案】
1、A。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2、C。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3、A。
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称之为明适应。
与明适应相反,暗适应是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4、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
上文,是闽试教育根据红宝书《2021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综合高分题库》内的题目抽取出一些供大家练习巩固知识点。
让我们一起加油,走向更好的明天。
感受性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阈限及其各种变化感觉阈限,用于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用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来表示。
根据对心理学基础的学习,我们得知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两类。
例如:在空气中有无数细小尘土,当尘土落在我们的身上时,我们也很难去察觉。
但如果细小的尘土聚集成大颗粒的沙子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它,能够感到它对我们皮肤造成的压力。
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是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察觉这种刺激的能力,就是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受阈限来衡量。
绝对感觉阈限越大,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
相反,绝对感觉阈限越小,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则感受性越大。
人类感觉的强度对于刺激物的刺激强度到了一定的范围界限才能够感觉到,而不同刺激之间有着不同的反角刺激底线,人类能够从中发现这里面的细微差别,我们把这种细微的差别就叫做差别感受性。
比如差别阈限,是刚刚能够辨别出的两个刺激强度的最小差异量,即辨别两个强度不同的刺激所需要的,也称最小可觉差。
举例来说,比如:姚明和郭敬明站在一起,就会明显感觉到姚明要高出许多;但假如姚明与相差几厘米的奥尼尔站在一起,那么一般人看来,或许便难以找出差距。
差别阈限对影响消费者的感受性与消费行为的效果,制定产品价格、包装及命名策略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合理运用色彩、材质、形态样式等以降低受众的最小可觉差,增强他们对产品的敏锐感知,可以有效在行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2003年健力宝集团推出一款针对年轻人的时尚饮料“爆果汽”,纯黑的瓶体,创新的产品(果汁+汽水),一甫上市,即刻走红,其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一反众饮料清澈透明的包装,以黑色瓶子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鲜明的对比效果在终端异常醒目,加之电视与户外广告的有效配合,充分引起目标受众感知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尝试的欲望。
在有关价格升降幅度与消费者感知的研究中发现,零售商需要削价15%才可能获取成功,较低的价格调整是难以引起顾客察觉的。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备考方式:客观题备考,常考题型为例子反选和定义反选。
这个知识点涉及到3对词汇,我们一一介绍,首先来看一下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人要产生感觉需要两个条件。
比如我听到一个声音,首先需要有声音,这是外界刺激,涉及到的是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其次,我必须有听觉,如果我是个聋子,不管声音多大,都听不到声音。
听觉指的是机体的感觉能力,涉及到感受性的问题,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其次,我们再来看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那么,是否只要有声音,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呢?不一定。
比如,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在20HZ~20000HZ之间。
假设我呈现一个15HZ的声音给你听,你会告诉我没有声音,然后我继续增加声音频率,18HZ、19HZ,你还是觉得没有声音,一直到我增加到20HZ 时,你可能会觉得,刚刚听到一点声音。
在这个例子里,20HZ就是你的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而你对20HZ的感觉能力就是绝对感受性,指有机体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现在,你已经听到有声音了,我又给你一个新的任务。
我给你呈现两个声音,让你来判断两个声音是否一样。
其中一个仍然是20HZ的声音,另一个我从21HZ开始逐级增加。
当两个声音刺激相差很小时,你会觉得两个声音一模一样。
但是随着两个声音频率差别越来越大,在某一个频率的时候,我们假设是25HZ,你会告诉我这两个声音不一样了。
在这里,25HZ-20HZ=5HZ就是我们说的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
而你对这5HZ的感觉能力,就是差别感受性,指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3对词汇。
那么,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是正比还是反比呢?我们来对比一下人和狗的听觉。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是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是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是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是,人对某一物体能够感知到它的最小刺激量叫做感觉阈限,或绝对感受性。
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常数,就称为感觉阈限,它表示当外界物理作用达到这个常数时所引起的感觉量,也即该刺激使感官产生了多少变化;如果不断增大作用于感官上的刺激强度,那么当增加到某一值时,该刺激就会引起全部感官的最大反应。
有经验的心理学家还发现,人们对不同的事物和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的反应程度并不相同,比如在听觉方面,对同一声音刺激可以有各种感觉,而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却只有一种感觉,但在视觉方面则恰好相反。
因此,我们便把这些特点看成是由神经系统的特定机制造成的,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当外界物理作用超过一定范围后(即临近了它的感觉阈限),对它的感觉不再敏锐了。
实际上,在每一个人身
上都具备一套独特的适合于他自己本人的辨别最小差异的标准。
当外来刺激的强度接近这个标准时,在没有其他干扰的情况下,对它的感觉能力将低于通常的水平,这是一般的规律。
所以,研究这种现象的神经科学被称之为“差异感受”的感觉论。
因此,虽然各人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异,甚至高低悬殊,而且同一个人在各种活动中的感受性也不尽相同,但都存在着感觉阈限,其大小取决于原来对感觉作出最佳判断的主观指标,这个最佳判断,既包括感受器的生理特性,又包括由学习得到的经验及脑的组织结构特征等许多复杂的条件。
根据脑皮层中的电位变化情况来估计感受性的大小,也是客观的,因为在皮
质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状态可以作为评价感受性大小的一种依据。
因此,感受性是由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在皮质中形成的适应环境的特殊神经网络造成的。
河北教招备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河北教招备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作为教师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对于知识点的正确把握与辨析,有利于我们正确解题。
那么如何把握感觉的一般规律呢,中公讲师将在此帮您进行释疑解惑。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任何感觉的产生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主体的感觉能力;另一个是客观世界的刺激。
前者是感受性的问题,后者是感觉阈限的问题。
一、感受性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是以刺激的感受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我们能听到、看到等都是感受性,是一种感觉能力。
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是绝对感受性。
这是同一刺激从“无”到“有”的过程。
例如,在你的手上放一粒盐,你感觉不到它的重量,放到九粒盐的时候,仍然感觉不到它的重量,但是放到十粒盐的时候,能察觉到这个重量。
你能在刚刚能感觉到这个重量的能力就是绝对感受性。
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是差别感受性。
刺激量在你的手心放10粒盐,再一粒一粒往上加,加一粒时,感受不到重量增加,加两粒时,感受不到重量增加,以此类推,在加五粒盐时,你感觉到手心里的盐重量增加了。
那么你刚刚能感受到的加盐粒前后重量不同能力就是差别感受性。
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感觉的刺激范围。
人能听到声音的范围是20HZ-20000HZ,这就是人的一种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例如:在绝对感受性例子中,最小刺激量是十粒盐的重量,这个重量就是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最小变化量。
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分开的最小差别量。
例如:在差别感受性例子中,在加到五粒盐的时候感觉到了重量不停,那么差别感受阈限就是五粒盐的重量。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例如:老年人的听力相较于年轻人要差一些,他们对刺激的感受能力下降,感受性降低,我们一般和爷爷奶奶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很大,说话声音大也就是说其刺激范围大,感觉阈限大,那么也就是说明,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
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课件
05 差别感觉阈限的实验研究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刺激条件下, 个体对微小差异的感受
性。
实验对象
选取一定数量的被试者 ,要求年龄、性别、身
体状况等特征相似。
实验材料
准备不同类型和强度的 刺激源,如声音、光线
、触觉等。
实验方法
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 通过比较刺激差异来测 量被试者的差别感受性
。
实验过程
行为心理学
差别感觉阈限可以用来研究行为与 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例如情绪、 动机等。
在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神经生理学
差别感觉阈限与神经系统的功能 和结构有关,有助于理解神经信
号的传递和编码机制。
生理心理学
差别感觉阈限与生理心理学的关 系密切,可以用来研究身体状态
对心理感知的影响。
医学研究
差别感觉阈限在医学研究中具有 重要应用,例如疼痛感知、药物
04 差别感觉阈限的影响因素
年龄与差别感觉阈限
年龄与听觉阈限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听觉阈限呈上 升趋势。儿童和老年人的听觉阈限相 对较低,而中年人的听觉阈限则相对 较高。
年龄与视觉阈限
视觉阈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 。老年人由于眼球结构和视网膜功能 的退化,对光的敏感度降低,视觉阈 限升高。
性别与差别感觉阈限
平均误差法
通过比较实际刺激与标准 刺激的差异,求出平均误 差,再根据平均误差求出 阈限值。
信号检测论方法
敏感度指标
衡量被试者对信号的敏感程度, 包括击中率、虚报率等。
判断标准指标
衡量被试者对信号和噪音的判断 标准,包括β值、λ值等。
反应时间法
01
通过测量被试者对刺激的反应时 间,来间接推断被试者的感受性 。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考纲分析这部分内容由七块组成:感觉与知觉—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注意与记忆—重要的学习品质之一思维—解决问题的工具学习动机学习迁移有助于我们走进学生的内心学习策略—学习理论—很强的指导意义第一节感觉与知觉的特性一、感觉的特性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量的临界值。
绝对感受性: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二者成反比关系,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感觉所能觉察的两个刺激间的最小差别量。
成反比关系1834 年,韦伯开辟了对最小可觉差的新研究,并提出了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
用公式表示:K= △I/I,其中K 为韦伯分数,是常数;I 为原刺激量;△ I 为此时的差别阈限。
(二)刺激的时间效应感觉迟效:从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到形成感觉有短暂的潜伏期。
感觉后效:刺激停止后暂时保留感觉现象。
在视觉中表现尤其明显,称为后象。
感觉适应:在刺激连续作用下,感觉随受刺激作用时间而逐渐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数为降低)。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三)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对比:如吃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吃了苦药之后,喝一杯蜂蜜水会觉得很甜。
感觉补偿: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强于常人。
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彩色最容易引起联觉,如红橙黄、青色和蓝色给人感觉不同。
二、知觉的特性知觉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一)选择性人的知觉对象受注意指向和知觉定势的影响。
例如,在黑板上写字时,字就是学生知觉的对象,黑板就是字的背景。
(二)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感受性越大,所需要的刺激量也就越多;而感觉阈限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感觉上限,它表示人们对外界某一特定的刺激物,由刚能引起该反应所需的最小刺激量。
当然,二者还有其他关系,比如在阈下水平和阈上水平可以相互转化等等。
我们知道了这些关系后,就容易理解感受性、感觉阈限及阈下水平、阈上水平的概念了。
在前面已经讲过,在阈下水平时,感觉到的变化是最明显的,人们就说此时的感受性很强;而在阈上水平时,感觉得出的结果并不明显,因为此时,人们在较长的时间内都没有改变他对同一刺激的敏感程度。
但是,在阈下水平时,即使将感觉延伸到无穷远处去,那里也会有微弱的刺激出现。
例如,一根针尖稍稍扎入你手指的皮肤中,就足以引起你手指神经末梢的颤动。
换句话说,只要有极少量(约10n)微小的刺激作用于神经末梢,你的手指便会立刻发生兴奋或抑制,称之为“点刺”现象。
此时的刺激值虽然十分细小,但由于它作用非常迅速且细微,故可视为一个阈值。
又如蚊子叮咬的微痛,手表机械零件的摩擦声,甚至打火机头部爆炸的微震动,也具有同样效力,它们都属于点刺的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心理活动正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的,并通过感觉器官感知事物的状态、性质和变化,进行分析综合。
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
这就是说,感觉性能够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维,决定着一切知识领域的成败。
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忽略对感受性的训练和培养。
一般来说,儿童天生的感受性较好,比成年人更加敏锐,特别是初生婴儿,哭泣时的脑电波是平静的,我们把这段时期叫做无条件反射期,所谓的感觉性正是这种平静情绪所带来的后果。
那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感受性。
孩子们往往喜欢玩带响声的东西,汽车喇叭,气枪子弹……父母可以为他们准备各种各样的物品,给予丰富的感受性刺激。
要鼓励孩子参与触摸、移动、拍打等运动,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声音等,在游戏中增加自己的视听印象,进一步加深感觉经验。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单选)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单选)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4. 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关于感觉阈限和感受性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感觉阈限用感受性大小来衡量B.感受性用感觉阈限大小来衡量C.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高D.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并不确定正确答案:B解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2.记忆过程的基本环节有( )个。
A.2B.3C.4D.5正确答案:B解析:记忆有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再现(回忆)。
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保持是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回忆是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三个环节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3.麦独孤用以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概念是( )。
A.模仿B.社会学习C.强化D.本能正确答案:D解析:麦独孤是英国本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其理论受到达尔文的影响。
他指出,先天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他提出求食、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爱、亲和、控制、服从、创造和建设十二种本能,认为从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
4.继续社会化指个体从( )一直到老年的社会化过程。
A.幼儿C.儿童D.成年正确答案:D解析: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5.亲合倾向起源于婴儿期的( )。
A.恐惧B.依恋C.焦虑D.孤独正确答案:B解析:亲合起源于依恋。
亲合在个体生命早期的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即婴儿对双亲的出现有积极的反应,愿意和父母在一起的现象。
婴儿惊恐不安时,会寻找父母,如果双亲在场,这种不安的状态就会缓解。
6.当态度的三种成分不协调时,占主导地位的成分是( )。
A.价值观B.认知C.行为倾向D.情感正确答案:D解析:态度的ABC模型: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
感知觉理论与感知觉的发展 名词术语
《特殊儿童心理》名词术语知识点:感知觉理论与感知觉的开展感觉: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个别属性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受器活动而产生的最原始的主观映像。
感受性:感受性是人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绝对感受性:是指能觉察出最小刺激的感觉能力。
差异感受性:是指能觉察出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绝对阈限:是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它与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差异阈限:是指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感觉的适应:是指在感受器刺激持续作用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和降低。
它为感觉的代偿和补偿提供了可能性。
代偿:是指当机体某器官发生病变、功能失常时,自身通过调整病变器官和开展其他健全器官的功能,使机体与环境重新趋于平衡和协调的过程。
代偿分为结构性代偿、代谢性代偿、机能性代偿。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的整体性:人们都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
知觉的整体性使人在知觉中弥补感觉刺激中缺失的局部信息。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对提供的感觉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保存和加工,是一种排除干扰,增加感知能力,更好适应环境的知觉特征。
知觉的理解性:人们在知觉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记录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根底,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一定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物体要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还能保持它的稳定性。
它通常包括形状恒常、大小恒常、明度恒常、颜色恒常等不同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信号检察论
击中﹥虚报,击中率高 表明判别力愈高;漏报 低正确否定﹥错报,表 明判断标准高; 信号检察论通过将被试 的判别力,即感觉分辨 力和被试的反应偏差的 测定,把被试者的主观 态度、动机因素排除, 使测定不受测量反应的 倾向性影响
反应 刺激 有信号
有信号
无信号
击中
漏报
无信号
错报
正确否 定
第三节 视觉(略)
一、视觉的物理刺激 可见光波:波长380-760毫微米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1、眼睛的构造:巩膜、角膜、虹膜(瞳孔)、视网膜 (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中央窝、盲点) 2、锥体细胞(明视觉感受颜色、细节),棒体细胞 (暗视觉感受器)。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分解和合成会 释放的能量,激起神经冲动,引起相应的视觉 3、视觉传导机制:光-感光细胞-光化反应-神经细胞冲 动-神经电能-视神经-视觉中枢 4、特征觉察器:某一神经细胞只接受一定区域的感光 细胞传递的信息,视觉皮层上存在着对某种特性的刺激 进行反应的高级神经元——特征觉察器
感觉
第一节 感觉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比如声 音、颜色、气味这都是物体的个别属性。 人对个别属性的反映总是和它过去的经验联系 在一起的。除去新生儿或特殊情况,一般不存 在单纯的感觉,感觉信息一传到大脑,知觉随即 产生。 一切高级心理现象皆以感觉为基础。
二、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
3、调整法
让被试自己调整刺激强度从低于阈限值开 始逐渐增大刺激强度,直至刺激刚能感觉 为止;或从高于阈限值开始降低刺激值, 直至不能觉察为止。以多次平均值为绝对 阈限
4、信号检察论
前三种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会受到动机、期待因素影响阈 限测定,如有的被试判断标准严格,只有确实感觉到刺激 才会报告,而有的被试会将没有感觉到刺激报告为感觉到 了,这就将难以将测得的阈限与反应倾向性分开 信号检察论把所要检察的刺激叫信号(S),把可能与信号 混淆的刺激叫噪音(N)。其基本原理为:当被试接受一 个在噪音背景上的微弱信号,并要判断有无信号时,可能 有四种结果:对噪音与信号(SN)同时出现时回答有(击 中)或无(漏报);对噪音单独出现(N)回答有(错报) 或无(正确否定)。实验中事先告诉被试SN与N各自出现 的概率以及判断奖惩办法,被试对随机刺激进行判断,根 据结果(击中与漏报率)分析其辨别力与判断标准。
1、极限法
将刺激用递增法和递减法向被试呈现,出现阈 限(第一次感觉到)与消失阈限(第一次感觉 不到)的算术平均数就是绝对阈限
2、常定刺激法
选择在绝对阈限可能值上下5-7个刺激, 然后以随机方式将这些刺激呈现给被试, 每个刺激呈现50-100次。以呈现总数中 50%被觉察到的那个刺激值为绝对阈限
2、传入神经的活动
它把神经冲动传递到中枢。体内外信息在传入神 经通路中是以单个神经元或一群神经元的电位形 式呈现的,即将作用于机体的物理刺激转化为神 经细胞的事件,这就是编码(信息形式的转换)。 感觉信息的加工包括电编码、化学编码
通过微电极技术可以记录感觉通路及大脑皮层单 个神经元的放电,以获得引起单个细胞充分反应 的刺激区域和特征,这个区域称为感受野。如果 刺激不能改变细胞的放电频率,说明它不在感受 野内
绝对阈限: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觉察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阈限并非一个特殊值,而是一个逐渐过渡 的强度范围,人们将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 刺激值定为绝对阈限。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成反比关系 低于绝对阈限的刺激觉察不到,但也能引起生 理效应,生理刺激阈限低于意识到的感觉阈限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能觉察出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 别量;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 感觉能力 (略)韦伯定律:差别阈限是相对常数K。 韦伯分数在中等强度刺激范围是正确的 (略)费希纳定律: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 增加,感觉强度按算术级数增加的测定 --心理物理法
三、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听、味等 内部感觉: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
痛觉:痛觉没有专门的感受器。痛觉反应复杂, 与情绪、情境、中枢有关。如没有痛刺激源却有 痛感,如幽灵痛。有的则没有痛觉。文化习惯影 响痛觉,爱尔兰人比意大利人耐痛。催眠、安慰 剂可镇痛
四、感觉与个性
1、正常儿童的感觉机能没有明显差异,生活实 践影响感觉能力,感觉能力表现出很大个体差 异。如磨工视觉为00005毫米,染色工区分40- 60种颜色,飞行员区分1300转和1400转,厨师 的肌动觉,品酒师的味觉等
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三个环节: 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 传入神经的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的活动
1、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
感受器只反应某种类型的刺激 需要能量适宜的刺激 刺激的实质就是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 感受器并非消极的接受,感觉器官主动反 馈调节才能获得感觉经验。如果不进行探 索活动,感觉信息加工会中止。 (Corsweet,1953年视象固定实验)
2、感觉剥夺实验会证明感觉是最基本的心理活 动。感觉需要也有个体差异,高感觉寻求者需 要不断新异刺激,对内部感觉灵敏,而耐疼性 差
第二节 感受性及其测定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度量感受性大小
可分为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差别感受性与 差别阈限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3、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
感觉信息-皮质下中继核(进一步加工信息) -丘脑-皮质的感觉代表区按照严格配置接收 信息-将信息输入联络区进行更高级加工-产 生感觉 最新研究发现每一感觉系统都有几个皮质代表 区,不仅皮质与丘脑之间有往返的信息交流, 不同感觉区之间也有复杂的相互联系 人们意识不到感觉发生在脑,而是在躯体部位, 这种投射现象是习惯和过去经验的结果
第四节 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 器的机能状态对感受性发生的影响,叫感 觉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