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性分类的依据及记忆调性类别的方法_对斯波索宾等著_和声学教程_有关调性分类的阐
调式调性知识点总结
调式调性知识点总结
一、调性的基本概念
1、调性的含义
调性是指音乐作品所采用的音高体系。在一个乐曲中,经常会有一个音高作为基准音,其他音高会围绕着这个基准音展开。这个基准音就是调性的中心音(也称为主音)。调性不仅仅是一种音高的选择,更是对音高之间关系和组合的规定。
2、调性的起源
调性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在古代的音乐中,通常会以一种特定的音高作为基准,其他音高就围绕着这个基准音展开。后来,调性的概念被逐渐系统化和理论化,成为音乐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3、调性的基本要素
调性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音(即调性的中心音)、音阶(即由调性的音高排列而成的音阶)和和弦(即由调性的音高排列而成的和弦)。调性的主音决定了调性的性质,音阶和和弦则是表现调性的基本表现形式。
二、调性的特点
1、音程关系
调性中的音高之间有着特定的音程关系。这些音程关系包括纯音程(纯八度、纯五度)、小音程(小三度、小六度)和大音程(大三度、大六度)。这些音程关系决定了调性的变化和转换。
2、情感色彩
不同的调性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小调通常给人一种悲伤、忧郁的感觉;而大调则通常给人一种明亮、欢快的感觉。调性的特点和情感色彩是音乐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3、变化和转换
在一个乐曲中,经常会出现调性的变化和转换。这种变化和转换能够为音乐增加变化、起伏和张力,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和生动。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性的变化和转换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内容。
三、调式的基本概念
1、调式的含义
调式是指使用特定调性的音阶和和弦的组合。在一种调性中会有特定的音阶和和弦,这些
调性与调性作曲的基础知识
调性与调性作曲的基础知识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而调性则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调性可以理解为音乐的基调或者说是音乐的“调子”,它给音乐赋予了一种特定的情感和色彩。在音乐中,调性是指音乐作品的音高和音程的组织方式。调性作曲则是以调性为基础,通过合理的音高和和声关系来创作音乐。
一、调性的基本概念
调性是指音乐作品中的基调和音程的组织方式。在西方音乐中,常见的调性有
大调和小调。大调音乐通常给人以明亮、欢快的感觉,而小调音乐则更多地表达出一种忧郁、深沉的情感。调性的选择对于音乐作品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性由音乐中的音符和音程组成。音符是音乐中的基本音符号,而音程则是指
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关系。在调性作曲中,音符和音程的选择需要符合调性的要求,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二、调性作曲的基本原则
调性作曲是以调性为基础的音乐创作方式。在调性作曲中,有一些基本的原则
需要遵循,以确保音乐作品的和谐和统一。
首先,调性作曲需要遵循调性的规则。在大调中,音符和和弦的选择需要符合
大调的音程构成;在小调中,音符和和弦的选择则需要符合小调的音程构成。这样可以确保音乐作品的整体音高关系的统一。
其次,调性作曲需要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不同的调性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体验,作曲家需要根据自己的情感和创作意图选择适合的调性。例如,大调可以表达出欢快、明亮的情感,而小调则更适合表达忧伤、深沉的情感。
此外,调性作曲还需要注重和声的处理。和声是指不同音乐声部之间的关系。
在调性作曲中,和声的处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以确保音乐作品的和谐和统一。例如,和弦的选择需要符合调性的要求,不同声部之间的音程关系也需要合理安排。
调性与调式的理解
调性与调式的理解
调性和调式是音乐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用来描述音乐中音调的组织和结构。在音乐创作、演奏和理论分析中,对调性和调式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深入探讨调性和调式的概念,并分析它们在音乐中的应用。
一、调性的定义与特点
1. 调性的定义
调性是指音乐作品中以某个音为基准的音乐结构。它决定了音乐作品的音高组织方式和音乐表达的特征。在调性音乐中,通常会有一个主音(也称为调主或根音),围绕该主音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
2. 调性的特点
调性具备以下特点:
- 音程的层次性:调性音乐中,各个音符之间的关系会按照特定的规律组织。例如,常见的音程关系有主音、属音、下属音等。
- 具有调性的旋律:在调性音乐中,旋律的轮廓和走向往往与所处的调性密切相关。不同调性所呈现的旋律特点也不尽相同。
- 调性和谐体系:调性音乐中,和声关系也会受到调性的影响。和声进行中的和弦组合、调式进行以及和声的进行方式等都是调性的表现形式。
二、调式的定义与分类
1. 调式的定义
调式是指一组以特定音为基准的音阶,用来组成音乐作品的素材。调式是调性的基础,不同的调式呈现出不同的音乐特色和情感表达方式。
2. 调式的分类
常见的调式包括大调和小调。大调音阶具有明快、欢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欢快、庄重的音乐作品中。而小调音阶则具有沉郁、激情的特性,通常用于表达悲伤、战争等主题的音乐作品。
三、调性与调式的关系与应用
1. 调性和调式的关系
调性和调式是密切相关的概念。调性是指音乐作品中以某个音为基准的音乐结构,而调式是构成调性的基本音阶。调性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调式则是调性的基础。
音乐理论调式与调性的认知与应用
音乐理论调式与调性的认知与应用音乐理论是对音乐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在音乐的创作和演奏中,调式与调性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将从认知和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音乐理论中调式与调性的相关知识。
一、调式的认知
调式是音乐中音高和音程关系的基本框架,它决定了音乐的基本情感色彩和特点。常见的调式包括大调和小调,这两种调式在西方音乐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1. 大调
大调是一种明亮、欢快的调式。它的主要特点是音程结构稳定,音符之间呈现出愉悦和谐的感觉。大调具有自然、安定、积极向上的音乐表达,常用于表达喜悦、欢乐或庄重的情感。
在大调中,最常见的调式是C大调,它由C、D、E、F、G、A、B 七个音符组成。每个音符之间的音程关系都是固定的,构成了大调的特有音程结构。在作曲和演奏中,理解和熟悉大调的音程结构对于正确表达大调的情感非常重要。
2. 小调
小调是一种悲伤、沉重的调式。它的主要特点是音程结构不稳定,音符之间呈现出一种紧张和矛盾的感觉。小调常用于表达悲伤、哀思或忧郁的情感。
在小调中,最常见的调式是A小调,它由A、B、C、D、E、F、G 七个音符组成。与大调不同,小调的音程结构中存在半音距,这使得小调给人一种奇特而深沉的感觉。在作曲和演奏中,正确理解和运用小调的音程结构能够更好地表达小调的情感。
二、调性的应用
调性是指音乐表达中的色彩、情感和结构组织。它是建立在调式的基础上,通过调式的各个音符、音程和和弦的使用,产生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结构层次。
1. 和弦的应用
和弦是由调式中的音符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排列而成的。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通过合理运用和弦可以丰富音乐的和声效果。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中的调式观点质凝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中的调式观点质凝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中的调式观点质凝
[内容提要]本文在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变化全音界定之基础上,将调式构成音纳入五度相生法则,从而推导出七声为自然调式之极限,八声以上的调式则应纳入非自然音调式体系之论断。经过详细论证,否定了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中将和声大小调与旋律大小调视为自然音调式体系的观点,确立了自然音与非自然音调式体系的严格界定法。
关键词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变化全音、五度相生律。
在斯波索宾等合著的《和声学教程》(增订重版本)第二十八章《终止中的重属和弦》之绪论中说:"所有各种自然的、和声的以及旋律的大调和小调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它们都是自然音体系的调式"。笔者对斯氏将和声大小调与旋律大小调纳入自然音体系的调式之观点表示质疑。
总体上看,调式分为自然音体系与非自然音体系两大类型。
自然音体系的调式应界定为:
调式构成音可以按照五度相生律顺次排列起来,调式各音级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半音皆为自然半音,所形成的全音皆为自然全音,由这样的音级所构成的调式,叫做自然音体系的调式。
非自然音体系的调式应界定为:
调式构成音虽然可以按照五度相生律顺次排列起来,但调式各音级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半音中至少有一处变化半音关系,含有这样音级的调式,叫做非自然音体系的调式。
按照调式调性观念,调式音级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半音与全音有下列四种类型:一自然半音
由相邻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如E-F、#F-G、A-bB、×C-#D、bB-bC、bD-bbE等。
调式与调性备考策略研究与实践
调式与调性备考策略研究与实践
引言
在音乐理论中,调式与调性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音乐创作、演奏以及音乐理论学
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音乐学习者,对于调式与调性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提高表
演和创作水平。在考试中,对于调式与调性的理解与应用,也是音乐理论考试中不可或缺
的部分。本文将对调式与调性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在备考过程中的应对策略,旨
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调式与调性的概念
1.1调性的概念
调性是音乐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指以音名为首音的音阶和以该音阶为基础,形成
的音乐作品的一种音乐特色。可简单地理解为一个音乐作品所使用的音符和和弦归纳起来
所构成的音阶体系。调性一般包括大调和小调两种类型,分别以大三度和小三度为音程单位。
调式是指以一个确定的音名为中心,从该音名开始,按照特定的音程关系所组成的音阶,在音乐理论中,调式又分为简谱调式和音阶调式。简谱调式由首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构成,共8个音,而音阶调式则是全音级别的音程排列,形
成了大调和小调两种调式。
调式和调性是音乐理论中经常混淆的概念,但它们在音乐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2.1调性与调式的区别
调式是以某个音为中心,经过一定的音程关系排列而形成的音阶,它是音乐作品的构
成基础。而调性则是在调式的基础上,根据音阶的音程关系,形成了一种音乐风格和特点,调性决定了音乐作品所采用的和弦、旋律的进行方式。
调性是在调式的基础上,通过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等元素而体现出来的。
这里所说的旋律、和声和节奏都是建立在某一特定调式的音阶之上的,在音乐作品之中,
调性的名词解释
调性的名词解释
调性,是音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音乐中的情感倾向和色彩。在音乐中,调性可以影响听众的情绪和表达方式,使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和深刻。本文将从音乐的历史背景、音乐调性的分类以及调性对音乐表达的影响等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细致的解释。
一、音乐调性的历史背景
在远古时代,人们通常用简单的节奏和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随着文明的进步,音乐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理论体系。调性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出现在西方音乐中的早期阶段。古代希腊的音乐理论就将音乐分为不同的调,每个调都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在古代中国音乐中,也有调性的概念,例如五声音阶的五音调性。
二、音乐调性的分类
音乐调性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类别:小调和大调。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色彩和情感表达方式。小调通常给人一种悲伤、沉重的感觉,而大调则给人一种欢快、明亮的感觉。然而,除了这两个基本的调性之外,音乐中还存在许多其他的调性,如混合调、调性模糊等。这些不同的调性赋予了音乐更多样化和深刻的表达能力。三、调性对音乐表达的影响
调性对音乐的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调性会引发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方式。例如,小调的音乐通常用于表达哀伤和悲痛,它可以唤醒听众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让人对生活的苦难和挫折有更深刻的理解。而大调的音乐则常用于表达喜悦和愉悦,能够给人带来欢乐和愉快的心情。此外,调性还可以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产生影响,通过不同的调性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
四、音乐调性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音乐调性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有所差异。例如,西方音乐普遍使用的是大小调,而中国传统音乐则使用了更为复杂的调性系统。这种差异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产生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因此,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调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并尊重各个文化之间的差异。
音乐学中的音乐调性与调性分析方法
音乐学中的音乐调性与调性分析方法
音乐调性是音乐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音乐作品中所使用的音调的组合和层次关系。调性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它决定了音乐作品的整体氛围和情绪表达。在音乐学中,调性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
调性在音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音符的排列和组合,给予音乐作品以稳定感和层次感。调性可以分为大调和小调两种,它们具有不同的音程结构和情感色彩。大调音乐通常给人以明亮、欢快的感觉,而小调音乐则更富有深沉、悲伤的情绪。调性的选择对于音乐作品的表达和传达意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调性分析方法是研究音乐调性的重要手段。在调性分析中,音乐学家通过分析音符的音高、音程和和声关系等要素,来揭示音乐作品中所运用的调性和调式。调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发展,进而深入探究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风格特点。
在调性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调性判断、调性转换和调性关系分析等。调性判断是通过分析音乐作品中的音符和和声关系,判断出作品所使用的调性。调性转换是指在音乐作品中转换调性的手法,通过调性转换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情感和音乐效果。调性关系分析则是研究不同调性之间的关系,包括调性的相对关系和平行关系等。
除了常规的调性分析方法,近年来,一些新的调性分析方法也逐渐被引入到音乐学研究中。例如,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调性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算法和模型,可以对大量的音乐作品进行自动化的调性分析,从而加快研究的进程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此外,还有一些基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调性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听众对不同调性的感知和情感反应,来揭示调性在音乐中的作用机制。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发展历程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发展历程
作者:黄辉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03期
摘要:斯波索宾等人合著的《和声学教程》的翻译者陈.敏、刘学严先生在“译者序”中指出“根据我们三十年来的教学经验,觉得本书有以下优点从学术上说该书把传统和声归纳得科学、缜密、井然有序阐述得合理透彻、丝丝入扣,为这一门音乐科学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关键词:斯波索宾;和声;历程
一、形成与发展
1862年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建立,意味着俄罗斯早期的音乐教育开始,同时和声学教育也在此开始。当时的和声教学主要受到德国音乐理论的影响,第一位和声学教师是扎列姆巴,柴可夫斯基在本院就读时就是跟他学习和声学。1866年莫斯科音乐学院成立,柴可夫斯基受聘到该学院教授自由写作、和声学等课程,他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西欧和声学理论与俄罗斯民族音乐创作的不协调,于是他开始撰写新的和声学教材。1872年他写的《实用和声学学习指导》出版,随后就在俄罗斯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875年他又出版了《简明和声学教程》,这是一本和声学理论教材,他写的这两本教材是莫斯科和声学派形成的基础。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这段时间是莫斯科和声学派发展的繁荣时期。而之后,由于莫斯科音乐学院被定为高等教育的教学机构,教育的要求和目的发生改变,导致莫斯科形成了两大分支:一是新莫斯科和声学派(“斯波索宾——霍洛波夫分支”),继承柴可夫斯基的和声理论,同时又有新的理论观点;二是传统的莫斯科学派(“塔拉奴欣科——米亚斯也多夫分支),完全继承柴可夫斯基和声理论体系,特别是强调了柴可夫斯基的理论体系中俄罗斯音乐的民族化思想。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发展历程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发展历程
摘要:斯波索宾等人合著的《和声学教程》的翻译者陈.敏、刘学严先生在“译者序”中指出“根据我们三十年来的教学经验,觉得本书有以下优点从学术上说该书把传统和声归纳得科学、缜密、井然有序阐述得合理透彻、丝丝入扣,为这一门音乐科学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关键词:斯波索宾;和声;历程
一、形成与发展
1862年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建立,意味着俄罗斯早期的音乐教育开始,同时和声学教育也在此开始。当时的和声教学主要受到德国音乐理论的影响,第一位和声学教师是扎列姆巴,柴可夫斯基在本院就读时就是跟他学习和声学。1866年莫斯科音乐学院成立,柴可夫斯基受聘到该学院教授自由写作、和声学等课程,他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西欧和声学理论与俄罗斯民族音乐创作的不协调,于是他开始撰写新的和声学教材。1872年他写的《实用和声学学习指导》出版,随后就在俄罗斯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875年他又出版了《简明和声学教程》,这是一本和声学理论教材,他写的这两本教材是莫斯科和声学派形成的基础。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这段时间是莫斯科和声学派发展的繁荣时期。而之后,由于莫斯科音乐学院被定为高等教育的教学机构,教育的要求和目的发生改变,导致莫斯科形成了两大分支:一是新莫斯科和声学派(“斯波索宾——霍洛波夫分支”),继承柴可夫斯基的和声理论,同时又有新的理论观点;二是传统的莫斯科学派(“塔拉奴欣科——米亚斯也多夫分支),完全继承柴可夫斯基和声理论体系,特别是强调了柴可夫斯基的理论体系中俄罗斯音乐的民族化思想。
论桑桐《和声学教程》与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之比较分析
论桑桐《和声学教程》与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之比较分析
作者:邢宜方
来源:《艺术评鉴》2021年第20期
摘要:桑桐所著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艺术教育大系:和声学教程(音乐卷)》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传统和声”,下编为“近代和声”;俄罗斯作者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上下册)》是2008年3月1日出版的图书,分为上、下两册,一共六十章,主要分为自然音体系、半音体系、转调等。这两本著作都是各大高校和声学教材的选择,在其编著的过程中,对和声学体系以不同的方式据其各自特点进行了讲解。笔者将通过对两本和声学教材中自然音体系部分几个知识点进行阐述,对其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和声学比较分析桑桐斯波索宾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0-0057-03
一、整体布局的不同
两本教程首先不同的是切入点。桑桐的和声学教程上编传统和声的第一部分自然和声,是以四部和聲的基本写作要求为开篇,详尽地将写作中的音的重用与省略、和弦排列、和弦连接、声部进行、根音关系进行讲解,而后是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自然和声的顺序。第二部分是离调与转调(近关系转调),第三部分是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和声,第四部分是变和弦、第五部分是转调(远关系转调与等音转调)。斯波索宾的和声学上册以三和弦的讲解为开篇,同时将四部和声放入大小三和弦的定义这一章节中。随后是正三和弦的功能以及连接,随后是六和弦、四六和弦、属七和弦以及和其他和弦的连接,到主和弦的解决等。
在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桑桐的和声学对四部和声的讲解比较细致,更为重视传统和声的基础写作,与斯波索宾的侧重点不同。在这个部分斯波索宾对音的重复简单说明“一般重复根音”,将其他的重复关系与排列方法根据每个和弦功能的讲解按序论述。桑桐的教程中将根音、三音、五音的重复及其省略方法做了详尽的阐述,以及写作规范的问题,斯波索宾的教程中对禁止声部交叉的问题进行了举例,桑桐的教程中将声部超越、平行五、八度等禁止的事项均列出并举例说明。
调性与和声的关系
调性与和声的关系
调性和和声是音乐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互相关联又有着各
自的独立性。调性指的是音乐中的音高体系,而和声则是指在这个音
高体系中各个音乐元素的组织方式。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
塑造了音乐的表达和色彩。
一、调性的定义与特点
调性是音乐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指的是音乐作品中的音高结构。在
西方音乐中,主要有两种调性系统:大调和小调。大调音阶由音阶的
第一音开始,以音阶的第五音为转调基准点;小调音阶则以第六音为
转调基准点。调性决定了音乐的基本音色,为作品带来了稳定、悦耳
的感觉。
调性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调性是稳定的。每种调性都有一个主音,通过不同的音程关系和音符排列,使得这个主音具有稳定的地位。其次,调性有自己的音阶。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是调性的基础,所有
的音符都要根据这些音阶来进行排列。再次,调性能够产生音乐的情
感表达。不同的调性给人不同的情感感受,例如大调常常给人明快、
喜悦的感觉,而小调则更多的是沉郁、悲伤。
二、和声的定义与特点
和声是指在调性的基础上,音乐中不同音符之间的组织方式。和声
包括了和弦、和声进行、音乐结构等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音乐作品
的结构和色彩。和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音乐的表达效果和聆听体验。
和声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和声是多个音符同时发出的组合。通
过不同音符的叠加,可以形成和弦和和声进行。其次,和声是有规则的。在调性内,各个音符之间有着特定的音程关系和和弦结构,这种
规则使得音乐的结构更加稳定和有序。再次,和声具有层次感。不同
的声部在和声进行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通过声部之间的交织和变化,形成了音乐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 第二章 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课件 中
一.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
■ 建立在音阶的Ⅰ级,也就是主音上的三和弦叫做主三和弦或 主和弦。
■ 在多声部音乐中,这个三和弦是调式的主要支持。 ■ 在适宜的旋律、节奏和节拍条件下,它可以表现出结束所必
须的稳定性与乐思的完整性。 ■ 主和弦在大调中用“T”来标示,在小调中则用“t”来标示。 ■ 在音阶的Ⅴ级上构成的三和弦称属三和弦或属和弦,用大写
一.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
■ 副三和弦具有下列特性与作用: (1)由于副三和弦在和弦结构类型上的多样性,在和声音响
的色彩与紧张度方面,均与正三和弦构成对比、变化。副三和 弦具有丰富和声色彩的作用。
(2)副三和弦的应用,可以构成不稳定性的增长或减弱的作 用,并能避免主和弦的频繁出现,避免和声运动上单调和停滞 的效果,有利于发挥和声功能上的对比和变化的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乐思的不完整性的和弦。 ■ 运用正三和弦的和声进行是作品中最基本的和声处理方法。
一.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
■ 它们的相互关系所构成的体系就形成了自然音体系的基础, 不过这只是由更多的和弦所构成的完整的自然音体系的一个 骨架:
■ 属和弦从上属方向支持主和弦 ■ 下属和弦从下属方向支持主和弦
最为重要 ■ 主和弦上方五度的属和弦给予主和弦最有力的支持,属功能与
下属功能都属于不稳定功能,对主和弦都有和声性倾向与旋律 性倾向。
二.和声的功能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
简介
斯波索宾(Schoenberg)是20世纪最重要的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之一。他对和声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创了一系列新的音乐理论和创作方法。本教程将介绍斯波索宾的和声学理论,并探讨他的创作方法对音乐的影响。
斯波索宾的和声学理论
斯波索宾的和声学理论在20世纪音乐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对传统的调性音乐进行了革命性的颠覆,提出了新的和声概念和构思。他认为传统的调性音乐已经无法满足当代音乐的需求,需要创造新的和声语言和技巧。
斯波索宾的和声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脱离调性的十二音体系
斯波索宾提出了脱离调性的十二音体系,即所有音高被平
等对待,没有固定的音乐中心。这种音乐语言被称为“无调性
音乐”,在当代音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序列技巧
斯波索宾发展了一种称为“序列”的和声技巧。序列是一种
音乐构思方法,通过对一段音乐材料进行重复和变化,创造出连续的变化和发展。这种技巧赋予了作曲家更大的创作自由度。
色彩和声的运用
斯波索宾注重音乐的色彩和声音的质感。他认为音乐不仅
仅是音高的组合,还包括音色、音响效果等方面。他尝试使用各种新奇的和声技巧和音色组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效果。
文本和声的关系
斯波索宾认为音乐和文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他在一
些作品中采用了文本作为音乐的基础,通过音乐语言来表达文本的含义和情感。这种将文本和声音结合的创作方法被称为“文本声音”。
斯波索宾的创作方法对音乐的影响
斯波索宾的和声学理论和创作方法对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创新思想和技巧改变了音乐创作的传统观念和方式。
调性知识总结
调性知识总结
什么是调性?
调性是音乐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作品所产生的情感、氛围和情绪色彩。调性通常通过音调、和弦和音乐结构等元素来表现。
调性的基本特点
- 音调:调性的关键在于音调的选择。不同的音调可以带给听众不同的情感体验。音调:调性的关键在于音调的选择。不同的音调可以带给听众不同的情感体验。
- 和弦:和弦是音调的组合,通过合理的和弦运用可以加强调性的表达。和弦:和弦是音调的组合,通过合理的和弦运用可以加强调性的表达。
- 音乐结构:调性通常在整个音乐作品中持续,通过重复和变化来展示不同的情感变化。音乐结构:调性通常在整个音乐作品中持续,通过重复和变化来展示不同的情感变化。
怎样表现不同的调性?
不同的调性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氛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
性表达方式:
- Major调:通常给人以明亮、欢快的感觉,常用于表达喜悦、快乐的情感。Major调:通常给人以明亮、欢快的感觉,常用于表
达喜悦、快乐的情感。
- Minor调:常常给人以忧伤、沉郁的感觉,常用于表达悲伤、抑郁的情感。Minor调:常常给人以忧伤、沉郁的感觉,常用于表
达悲伤、抑郁的情感。
- 模糊不清的调性:有时音乐会使用一些模糊不清的调性,使
听众感到不确定或迷茫,从而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模糊不清的
调性:有时音乐会使用一些模糊不清的调性,使听众感到不确定或
迷茫,从而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
如何使用调性?
- 创作音乐:了解调性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作曲家和音
乐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氛围。创作音乐:了解调
性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作曲家和音乐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传
调式分析如何分析一首音乐的调性
调式分析如何分析一首音乐的调性调式分析是音乐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调性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作曲家的意图。本文将介绍如何分析一首音乐的调性,以便读者能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更深入地理解其音乐结构和情感表达。
1. 调性的基本概念
调性是音乐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一首音乐作品所具有的调的特征。调性由两个要素构成,即主音和音阶。主音是一首作品所基于的基音,而音阶则是按照半音步长排列的一组音符。在调性分析中,我们通常关注的是作品的主音和其所使用的音阶类型。
2. 分析调性的步骤
要进行调性分析,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2.1 确定主音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作品的主音。主音通常是在作品开头或者其他关键位置出现的音符。可以通过听觉感知或者简单的乐理知识来找到主音。
2.2 判断音阶
确定主音后,我们需要判断作品所使用的音阶类型。音阶类型包括大调、小调和其他调式,如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等。音阶类型对作品
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结构都有深刻影响,因此理解音阶类型对于理解作
品的调性至关重要。
2.3 分析和弦进行
音乐作品中的和弦进行也是分析调性的重要内容。和弦进行反映了
作品中不同音符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确认作品的调性。通过分析和弦进行,我们可以理解作曲家在音乐结构方面的意图,以
及如何运用和弦来支撑作品的情感表达。
2.4 分析调性转变
有些音乐作品并不局限于一个调式,而是在不同部分或者段落中进
行调性转变。分析调性转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中不同段落之间的
关系,并揭示作曲家对于情感表达的巧妙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调是结构音乐作品、发展音乐材料、深化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法。不同的调性之间具有不尽相同的关系特征,也就是调性关系。对不同的调性关系进行分类,即本文所简称的调性分类,是学习和声及应用和声的重要内容。
斯波索宾等4人所著《和声学教程》中文译本中讲述的调性分类,与目前在我国流行的其它数量众多的和声教程不同,这其中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对于此问题,笔者将另文论述。考虑到该教程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行量最大、使用率最高、影响面最广的一部和声教程,因此本文对调性分类的描述也暂且依据该教程的分类标准。
该教程对调性分类及各级关系调的调性类别也作了叙述,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罗列,但对调性分类的依据没有作更明确和更详细的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可能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如此分类,在不理解分类依据的前提下,也就不容易理解并很难记忆调性关系的类别以及每类别中所含的调性。本文就笔者在长期应用该教程过程中发现的这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根据笔者的思考和理解作以下的说明和论述。
一、对教程中调性分类依据的理解
调性关系分类的依据,该教程仅笼统地讲到,一为
调性分类的依据及记忆调性类别的方法
——
—对斯波索宾等著《和声学教程》有关调性分类的阐释
□高畅
(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四川成都610021)
摘要:
斯波索宾等4人所著《和声学教程》中文译本,是目前为止在我国影响最为广泛的
一部和声学教程,但该教程对调性关系的分类,说得不够清楚,甚至是不够准确,造
成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情况。文章根据作者的教学思考和心得,较详细地阐述了
该教程的调性分类依据,以及各级关系调的特征,并就难于记忆调性类别这一普遍
现象,提出了一套较为容易理解和记忆调性类别的方法。
关键词:
转调;调性;调性关系;调性分类;依据;记忆法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5)04-0026-04
两个调主和弦的功能关系,二为两个调的共同和弦的数量。以此为依据,该教程将调性关系分为以下4类:1.一级关系调
对于一级关系调的分类,比较起来,该教程说明得较为详细,但也有些颇为令人费解的说明。朱世民译版本讲到,“凡调性的主音在自然大调及自然小调范围之内的,则该调性即为最接近的调性,称为一级关系调。”[1]若照此说法,那该教程分类的某些二级关系调如C大调与g小调不就变成一级关系调了?陈敏译、刘学严校版本讲到,“对于一个调来说,如果有某些调的主和弦就在这个调的自然大调或自然小调之内,那么这些调就是与该调关系最近的调。”[2](以下均特指该版本)若照此,那教程中为什么会把大调的小下属调及小调的属大调划归为一级关系调呢?而该教程对一级关系调的界定是,“大调的一级关系调有它的属调、下属调、三个平行副调,还有小下属调”,“小调的一级关系调也包括它的属调、下属调、三个平行副调以及大属调”。[3]实质上,一级关系调的划分依据或特征是,原调的主和弦包含于新调中,或新调的主和弦包含于原调中。涉及的调式除自然调式外,还包括和声调式。
2.二级关系调
该教程对二级关系调的界定在第466页提到,“每一个大调或小调有四个二级关系调,它们之间有两个共同和弦”,这可能就是该教程对二级关系调界定的依据了,但也不甚明确也不准确。若照此,那某些三级关系调如c小调与D大调不就成了二级关系调了?因为它们也有两个共同和弦,即G音上的大三和小三和弦。为此,教程接着提到,共同和弦“不是它们的主和弦”,“二级关系调之间相差两个调号,”这可能就是对此的修正或补充吧。而教程对二级关系调的归类是,二级关系调是原调的重属调、重下属调及其平行调。
与其它关系调相比较,二级关系调的特征实质上有两点:一是原调的主和弦不包含于新调中,或新调的主和弦不包含于原调中,这是与一级关系调的区别;二是它们之间有自然调式的共同和弦,这又是与下面要讲的三级关系调的区别。
3.三级关系调
对于三级关系调,该教程第466页明确提到了“它们之间只是在和声调式上有一个共同和弦”,但这是不准确的。对于不同的三级关系调,它们之间的共和弦有1个、2个、4个不等。在三级关系调中,同类调式调如C大调与E大调确实只有一个共同和弦,即A音上的小三和弦,但同主音调如C大调与c小调就有4个共同和弦,即F音上的小三和弦、G音上的大三和弦、D音和B音上的减三和弦,而主音相差大二度的上大下小调如C大调与它的大二度下小调bb小调也有2个共同和弦,即F音上的大三和小三和弦。对此,读者可参阅邹承瑞教授所著《调性分类及转调的共同和弦》[4](以下简称《调性》)一文。
笔者认为,对于三级关系调,这样描述才更准确和让人容易理解,即与二级关系调相比较,它们只含有和声调式的共同和弦。
4.四级关系调
对于四级关系调,该教程的说明相比较是明确也是准确的,即它们之间“无论在自然调式还是在和声调式(中)都没有共同和弦”。[5]
二、记忆调性类别的方法
对于调性类别的记忆,邹承瑞教授在《调性》一文中也作了阐述。该文论述的一、二级关系调的记忆,主要是依据调性的调号及调性之间的功能关系;三、四级关系调的记忆则主要是以调性主音的音程关系为线索。这确实不失为记忆的一种好方法,尤其与教程相比较,该文对三、四级关系调作了较详细和明确的归纳,使人对三、四级关系调的记忆有了明显的线索。
笔者认为,对于调性的分类,若以一个明确、简洁而又固定的线索来进行记忆会更容易一些。这条线索就是调性之间的功能关系。
1.一级关系调
一级关系调,习惯上又称呼为近关系调。对于任何一个调性,它的一级关系调为它的平行调1个,它的属调、下属调及各自的平行调4个,大调的小下属调或小调的属大调1个,共6个。如C大调的一级关系调为
表1大调的调性关系分类表
原大调一级关系调二级关系调三级关系调四级关系调
Ⅰ(C)→Ⅴ(G)→Ⅴ(D)→vi(b)
→Ⅳ(F)→Ⅳ(bB)→vi(g)
→iv(f)
→Ⅲ(bA)
→v(c)→Ⅲ(bE)
→iv(bb)
→Ⅲ(bD)
→’(be)→Ⅲ(bG)→vi(a)→Ⅴ(E)→((#c)
→)(e)→Ⅴ(B)→((#g)
→*(d)→Ⅴ(A)→((#f)
其平行调a小调、属调G大调及平行调e小调、下属调F大调及平行调d小调、小下属调f小调,共6个。
2.二级关系调
对于任何一个调性,它的二级关系调是它的重属调、重下属调及其各自的平行调,共4个。如C大调的二级关系调是它的重属调D大调及其平行调b小调、它的重下属调bB大调及其平行调g小调,共4个。
3.三级关系调
对于任一调性,它的三级关系调有:大调的和声近关系小调即小下属调的近关系调(除原调外)5个,以及3个自然近关系小调即中音小调、下中音小调、上主音小调的属大调3个,共8个;小调的和声近关系大调即属大调的近关系调(除原调外)5个,以及3个自然近关系大调即中音大调、下中音大调、下主音大调的小下属调3个,共8个。
以C大调为例,它的三级关系调有:它的和声近关系小调f小调的近关系调即bA大调、c小调、bE大调、bb小调、bD大调5个,当然除原调C大调外,以及它的自然近关系小调e小调、a小调、d小调的属大调即B大调、E大调、A大调3个,共8个。小调以c小调为例,它的三级关系调则有:它的和声近关系大调G大调的近关系调即e小调、D大调、b小调、C大调、a小调5个,同样除原调c小调外,以及它的自然近关系大调bE大调、bA大调、bB大调的小下属调即ba小调、bd(#c)小调、be小调3个,共8个。
4.四级关系调
对于任何一个调性,它的四级关系调则为:大调的3个自然近关系小调(中音小调、下中音小调、上主音小调)的属大调的平行小调3个,以及它的和声近关系小调(小下属调)的重下属小调及其平行大调2个,共5个;小调的3个自然近关系大调(中音大调、下中音大调、下主音大调)的小下属调的平行大调3个,以及它的和声近关系大调(属大调)的重属大调及其平行小调2个,共5个。
下面再以C大调为例,它的四级关系调是:它的3个自然近关系小调e小调、a小调、d小调的属大调B大调、E大调、A大调的平行小调即#g小调、#c小调、#f小调3个,以及它的和声近关系小调f小调的重下属小调即be小调和其平行大调即bG大调2个,共5个。小调再以c小调为例,它的四级关系调则为:它的3个自然近关系大调bE大调、bA大调、bB大调的小下属调ba小调、bd小调、be小调的平行大调即bC(B)大调、bF(E)大调、bG大调3个,以及它的和声近关系大调G大调的重属大调即A大调和其平行小调即#f小调2个,共5个。
三、调性关系分类表
下面就调性的分类,以C大调和c小调为例,用表格的方式列举如下。为简洁和明了起见,表中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