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合集下载

常见GIS地图数据分类及来源

常见GIS地图数据分类及来源

常见GIS地图数据分类及来源

要明白地图的数据分类和来源,必须先理解一个概念,就是地图图层的概念,如下图,电子地图对我们实际空间的表达,事实上是通过不同的图层去描述,然后通过图层叠加显示来进行表达的过程。对于我们地图应用目标的不同,叠加的图层也是不同的,用以展示我们针对目标所需要信息内容。

引入一下矢量模型和栅格模型的概念,GIS(电子地图)采用两种不同的数学模型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

•矢量模型:同多X,Y(或者X,Y,Z)坐标,把自然界的地物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进行表达

•栅格模型(瓦片模型):用方格来模拟实体

我们目前在互联网公开服务中,或者绝大多数手机APP里看到的,都是基于栅格(瓦片)模型的地图服务,比如大家看到的百度地图或者谷歌地图,其实对于某一块地方的描述,都是通过10多层乃是20多层不同分辨率的图片所组成,当用户进行缩放时,根据缩放的级数,选择不同分辨率的瓦片图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地图(由于一般公开服务,瓦片图都是从服务器上下载的,当网速慢的时候,用户其实能够亲眼看到这种不同分辨率图片的切换和拼接的过程)

对于矢量模型的电子地图来说,由于所有的数据以矢量的方式存放管理,事实上图层是一个比较淡薄的概念,因为任何地图元素和数据都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分类组成,或者划分成不同的图层。各种图层之间关系可以很复杂,例如可以将所有的道路数据做成一个图层,也可以将主干道做成一个图层,支路做成另外一个图层。图层中数据归类和组合比较自由。

而对于栅格模型(瓦片图)来看,图层的概念就很重要的,由于图层是生成制作出来,每个图层内包含的元素相对是固化的,因此要引入一个底图的概念。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包含了最基本,最常用的地图数据元素的图层,例如:道路,河流,桥梁,绿地,甚至有些底图会包含建筑物或者其他地物的轮廓。在底图的基础上,可以叠加各种我们需要的图层,以满足应用的需要,例如:道路堵车状况的图层,卫星图,POI图层等等。

地理信息系统gis第4章 GIS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gis第4章 GIS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目前,常用的空间定位系统主要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俄罗斯的 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以及欧洲的伽利略(GALILEO) 导航卫星系统,中国北斗系统,目前已发8颗卫星。

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 纳秒
4.2.2地理数据的编码 地理编码是在数据分类的基础上,以易于计算机 和人识别的代码(Code)唯一地标识地理实体的 类型,代码由字符(数字或字母或数字和字母混 合)构成,由于代码简单,计算机易于准确操作 和管理,在地理数据库中,地理实体的类别大多 以代码表示。 在地理数据采集过程中,要以代码标识地理实体 的类型和属性,是GIS设计中最重要的技术步骤 ——地理编码,它是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之间的 转换接口(实际就是一个应用程序连接) 。
图4.4 代码结构和标识码示意图
进一步说明: 代码是给予被处理对象(事物、概念)的符号,是用来代 表事物某种属性的一组有序的字母,具体地说,代码可用 来代替某一名词、术语,甚至某一个特殊的描述短语。它 是人机的共同语言,是进行信息分类、校对、统计和检索 的关键。由于当前计算机只能识别以二进制为基础的数字、 英文、汉字及少数特殊符号。 代码设计就是如何合理地把被处理对象数字化、字符化的 过程。代码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 经验。涉及面广的代码,一般要由几方面人员在标准化部 门组织下进行,制定后要正式颁布,统一贯彻。 代码是用来表征客观事物的一个或一组有序的符号,它应 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代码也简称为“码”。 编码就是用数字或字母代表事物。通过编码,建立统一的 信息语言,有利于提高通用化水平,使资源共享,达到统 一化;有利于采用集中化措施以节约人力,加快处理速度, 便于检索。具体地讲,代码具有鉴别功能、分类、排序以 及专用含义

GIS的数据源

GIS的数据源

GIS的数据源

引言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GIS的数据源是支撑整个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GIS的数据源,包括其定义、分类、获取方法、质量要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数据源的定义与分类

1.1 定义:GIS的数据源是指提供地理信息数据的各种来源,包括地图、卫星

影像、遥感数据、传感器数据等。

1.2 分类:数据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地理空间数据源,包括地图、卫星影

像等;另一类是属性数据源,包括人口统计数据、经济数据等。

二、数据源的获取方法

2.1 地图数据源获取方法:地图数据源可以通过地理测量、地形测绘、地形图

像扫描等方式获取。

2.2 卫星影像数据源获取方法:卫星影像数据源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取,

包括卫星图像的获取、处理和解译等。

2.3 传感器数据源获取方法:传感器数据源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设备获取,如

气象传感器、水质传感器等。

三、数据源的质量要求

3.1 精度:数据源的精度是指数据的准确程度,包括地理位置的准确性和属性

数据的准确性。

3.2 完整性:数据源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完整程度,包括地理数据的完整性和属性数据的完整性。

3.3 时效性:数据源的时效性是指数据的更新速度,包括地理数据的更新和属性数据的更新。

四、数据源的未来发展趋势

4.1 开放数据源:随着开放数据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数据源将对公众开放,促进GI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4.2 多源数据融合:为了提高地理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将多个数据源进行融合,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地理信息。

水总研二[2015]27号文件附件4_洪水风险图地图数据分类编码与结构要求(试行)

水总研二[2015]27号文件附件4_洪水风险图地图数据分类编码与结构要求(试行)

洪水风险图地图数据分类、编码

与数据表结构

(试行)

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组

二○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地图数据分类 (1)

3 地图数据分层、编码及数据结构要求 (1)

3.1 基础地理数据 (1)

3.2 水利专题数据 (2)

3.3 洪水风险专题数据 (2)

附表1 1:10000基础地理数据分层与命名 (3)

附表2 1:50000基础地理数据分层与命名 (4)

附表3 1:50000基础地理数据要素编码表 (6)

附表4 1:50000基础地理数据属性表结构 (15)

附表5 水利专题数据分层与编码表 (19)

附表6 水利专题数据表结构 (23)

附表7 洪水风险专题数据分层与编码表 (24)

附表8 洪水风险专题数据属性表结构 (25)

1 适用范围

本要求主要适用于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的洪水风险图地图数据。

2 地图数据分类

洪水风险图中的相关地图数据分为以下三类:

(1)基础地理数据

(2)水利专题数据

(3)洪水风险专题数据

3 地图数据分层、编码及数据结构要求

3.1 基础地理数据

(1)1:10000基础地理数据

将1:10000基础地理数据处理成符合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局2012年试行的《1:10000(1:5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的规范化数据,导入绘制系统后可直接使用全要素自动完成符合1:10000地形图图式标准的底图配置。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局2012年试行的1:10000基础地理数据标准的分层与命名见附表1,分层编码表与数据表结构见《1:10000(1:5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大于将1:1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数据,目前尚无国家统一标准,本项目使用中可参考执行水利专题数据要求。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项任务。

建⽴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管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分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

虽然⽬前⼈们对各种地理要素的研究深度与⼴度不同,提供的分类分级与编码的依据也不⼀样,还没有⼀个统⼀的分类编码⽅案,但还是有⼀些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常⽤⽅法。

分类是⼈们认识事物的⼀种⽅法,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在⼀起,⼆把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分开的过程。

分类中最常⽤的⽅法是层次分类法。

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个属性或特征⼀次分成若⼲层⽬录,并编制成⼀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其中,同层次类⽬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同层次类⽬之间存在⾪属关系,同层次类⽬互不交叉、互不重复。层析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清晰,使⽤⽅便;缺点是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考虑到⼈对图形符号等级的感受,分级数不宜超过8级。编码的基础是分类分级,⽽编码的结果是代码。代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即:代码表⽰对象的名称,是对象唯⼀的标志;代码也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志;代码还可以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志。该编码有9⼤类,再依次分⼩类和⼀⼆级代码和标志嘛。分类代码由6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为:⼤类码、⼩类码、⼀级代码、⼆级代码、标志码。

地图数据具有定性、定位和时间性三⼤特点。与此相适应,地图数据包含了⼏何数据和属性数据两⼤类,其中:⼏何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空间分布,即定位特性,⽽属性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等特征,即定性特征,有时候也可将时间信息隐含在属性数据中表⽰。

地理信息系统(GIS)重点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GIS)重点总结

第一章

1、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0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2、数据: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在计算机化的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格式往往和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3、GIS:地理信息系统(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特点:❶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

❷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❸具有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所有的地理要素,要按经纬度或者特有的坐标系统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才能使具有时序性、多维性、区域性特征的空间要素进行复合和分解,将隐

含其中的信息变为显示表达,形成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基础,支持空间问

题的处理与决策。

❹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❺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来看,它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其内涵确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信

2019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2019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干出线
26030
干出滩
26031
沙滩
26032
沙砾滩、砾石滩
26033
岩石滩
26034
珊瑚滩
26035
淤泥滩
26036
沙泥滩
26037
红树林滩
26038
贝类养殖滩
26040
干出滩中的河道
26050
潮水沟
26060
危险岸
26070
明礁
26071
单个的(明礁)
26072
丛礁(明礁)
26080
暗礁
26081
43073
水下隧道
43080
明洞
43090
涵洞
43100
路堑
43110
路堤
44000
航运
44010
航区
44011
航区等级
44012
导航站(卫星导航站)
44013
通信站(通信导航站)
44020
国际海运航线
44021
通航起迄点(国际)
44022
航线里程(国际)
44030
国内(内河、沿海)航线
44031
通航起迄点(国内)
32010
街区
32011
高层建筑区
32020
零散建筑物
32021

3-地图数据的采集和地图数据库

3-地图数据的采集和地图数据库
依据地图要素自身的相关性来分 析数据的质量。如河流与等高线的 套合程度。
CONTENTS
1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2
地图数据的采集
3
地图数据的编辑和数据质量分析
4 地图数据库
3.4.1 数据库的概念
1.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 储、检索和维护。(根本目的:数据共享)
3.1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2.数据的分类与编码
1.属性数据的概念 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级与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人数据
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分类分级与编码既有紧密的 联系,又有较大的区别。
建立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 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管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 的效果。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 特征,而分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生
3.4.1 数据库的概念
数据库系统:
2.基本概念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可以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形式
数据库: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 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位于用户与 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输出 比例尺误差、输出设备误差、媒质不稳定(如图纸伸缩)

电子地图制作流程

电子地图制作流程
❖对象编辑 ❖属性数据录入 ❖数据质量检查
2024/8/7
6
符号化风格设置
❖符号化:为不同对象设置相应符号 ❖风格设置:给图层设置不同风格和比例尺 ❖综合制图 ❖布局
2024/8/7
7
地图输出与打印
❖制图的主要任务是将地图数据处理的结果, 变成图形输出装置可识别的信号,以驱动 图形输出装置产生地图图形,以图幅方式 输出。
2024/8/7
10
广州地图矢量化时间安排
❖一、矢量化地铁线路及标出地铁站 ❖1、分别新建点数据集和线数据集 ❖2、修改点数据集的属性增加字段 ❖3、添加地铁站名字到相应的点 ❖二、矢量化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 ❖1、新建线数据集 ❖2、修改线数据集的属性增加字段 ❖3、添加地名到相应的路段
2024/8/7
2024/8/7
4
地图数字化
❖导入扫描文件 ❖配准:配准是通过在影像图中选取具有明
确坐标的地物点作为样点,来纠正整幅影 像的变形以及进行坐标系变换的过程 ❖裁剪:裁减掉地图以外其它部分 ❖创建矢量数据集:新建点线面数据集 ❖创建用户字段 ❖屏幕跟踪进行栅格数据矢量化
2024/8/7
5
空间数据处理
2024/8/7
1
总体设计
❖ 1 选择将广州市区地理信息数字化,以文化,教育为主要表现 对象。
❖ 2 选取市面上常见的广州市交通图(或者其它广州市地图)为 采图的基本依据,其它网上下载的郑州地图为辅助资料,以谷 歌地图上的遥感影像图及地理坐标为配准依据,制作本图。

电子地图制作流程课件

电子地图制作流程课件

2023/10/13
13
地图符号化风格设置
v1、地图符号化及风格设置 v2、地图比例尺设置 v3、地图专题地图制作
2023/10/13
14
地图布局
v1、地图布局及打印输出 v2、地图布局详细操作 v3、地图打印输出
2023/10/13
15
GDCP
2023/10/13
16
v输出地图保存为BMP或者其他格式
2023/10/13
9
参考实验
v实验 :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 v实验 :栅格数据矢量化专题 v实验 :电子地图制作 v实验 :专题地图制作
2023/10/13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0
广州市地图图层基本要求
v1.广州市行政规划图(面数) v2.广州地铁及铁路(线数据) v2.广州市道路网:高速、城市道路(线数
2023/10/13
4
v2 编码:结合图层思想对地图要素分类分级,参照国标,依 次编码。
v编码需要具备如下性质: v ●唯一性——一个代码只唯一地表示一类对象。 v ●合理性——代码结构要与分类体系相适应。 v ●可扩性——必须留有足够的备用代码,以适应扩充的需要。 v ●简单性——结构应尽量简单,长度应尽量短。 v ●适用性——代码应尽可能反映对象的特点,以助记忆。 v ●规范性——代码的结构、类型、编写格式必须统一。 v详细分层及编码请参见图层分层说明。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地图测绘技术应用
名 特殊地貌 气候 气候区划 气候类型 水文 流域分区 水文区划 水质分区 土壤 土壤区划 土壤类型 土壤母质 土壤养分 土壤化学 植被 植被区划 植被类型 动物 动物区划 动物分布 自然保护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类型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土地规划 土地权属 水资源 水资源分区 水资源利用分区 称 说 明
— $#"! —
第七篇
主题类一级子类二级子类 三级子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篇
主题类一级子类二级子类 三级子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

一、国家和地区代码

在国际上,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独特的代码标识符,这些代码通常由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的组合组成。这些代码可以用来标识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以便在数据交换、统计分析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使用。例如,中国的国家代码是CN,美国的国家代码是US,法国的国家代码是FR。

二、地理区域代码

为了更具体地划分地理区域,国际上还制定了一套地理区域代码。这些代码通常由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的组合组成,用于标识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代码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而有所不同,比如按照行政区划划分、按照地理特征划分等。例如,中国的地理区域代码可以根据行政区划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一个独特的代码标识符。

三、自然地理要素代码

自然地理要素是指地球表面上的自然形成的地理实体,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为了方便对这些自然地理要素进行标识和管理,国际上还制定了一套自然地理要素代码。这些代码通常由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的组合组成,用于标识一个特定的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代码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要素类型进行,比如山脉代码、河流代码、湖泊代码等。

四、人文地理要素代码

人文地理要素是指地球表面上的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地理实体,如城市、村庄、道路、桥梁等。为了方便对这些人文地理要素进行标识和管理,国际上还制定了一套人文地理要素代码。这些代码通常由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的组合组成,用于标识一个特定的人文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代码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要素类型进行,比如城市代码、村庄代码、道路代码等。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
21304
21305
21306
21307
21321 21331 21341 21351 21399
能源资源要素
能源资源分布要素
自然资源 要素
能源资源区划
能源资源调查及工程设施 能源资源开发及相关工程设
施 能源资源管理与统计要素
能源资源评价与调查及开发
利用规划
能源资源保护及区开发环境
21
治理要素
国外能源资源及资源进出口
海洋观测系统要素
海洋管理与统计要素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要素
海底地质与能矿资源要素
21400
21401
21402 21403 21404 21405 21406
21407 21408 21499 21500 21501 21502 21503 21504 21505 21506 21507
21508
13
12300 12301 12302 12303 12304 12305 12399 12400 12401 12402 12403 12404 12405 12406 12407 12408 12499 12500 12501 12502 12503 12599 12600 12601 12602 12603 12604 12605 12606 12699 12700 12701 12702 12703 12704

GIS的数据源

GIS的数据源

GIS的数据源

一、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采集、

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工具。在GIS中,数据源是指提供地理数据

的来源,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数据集合,如地图、卫星影像、遥感数据、传感器数据等。本文将详细介绍GIS的数据源以及其分类。

二、GIS数据源的分类

根据数据的来源和性质,GIS数据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地图数据源

地图是GIS中最常见的数据源之一。地图数据源可以是政府部门、地理研究机

构或者私人公司制作的地图,也可以是开放数据集中提供的地图数据。地图数据源通常包括地理要素(如道路、河流、建造物)、地形高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

例如,某市政府发布的地图数据集包括道路网络、公园分布、行政区划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分析和决策。

2. 卫星影像数据源

卫星影像是通过卫星拍摄地球表面的图象数据。卫星影像数据源可以提供高分

辨率的地球表面图象,用于地貌分析、环境监测、农业调查等应用。卫星影像数据源通常由卫星遥感公司或者政府机构提供。

例如,一家卫星遥感公司提供的卫星影像数据源包括全球各地的高分辨率图象,可以用于农作物监测、自然灾害评估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3. 传感器数据源

传感器数据源是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的地理信息数据。传感器可以是气象站、水质监测设备、空气污染监测仪等。传感器数据源可以提供实时的地理数据,用于环境监测、气候预测、交通管理等领域。

例如,一个气象站提供的传感器数据源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气候研究、天气预报等应用。

常见GIS地图数据分类及来源

常见GIS地图数据分类及来源

常见GIS地图数据分类及来源

要明白地图的数据分类和来源,必须先理解一个概念,就是地图图层的概念,如下图,电子地图对我们实际空间的表达,事实上是通过不同的图层去描述,然后通过图层叠加显示来进行表达的过程。对于我们地图应用目标的不同,叠加的图层也是不同的,用以展示我们针对目标所需要信息内容。

引入一下矢量模型和栅格模型的概念,GIS(电子地图)采用两种不同的数学模型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

•矢量模型:同多X,Y(或者X,Y,Z)坐标,把自然界的地物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进行表达

•栅格模型(瓦片模型):用方格来模拟实体

我们目前在互联网公开服务中,或者绝大多数手机APP里看到的,都是基于栅格(瓦片)模型的地图服务,比如大家看到的百度地图或者谷歌地图,其实对于某一块地方的描述,都是通过10多层乃是20多层不同分辨率的图片所组成,当用户进行缩放时,根据缩放的级数,选择不同分辨率的瓦片图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地图(由于一般公开服务,瓦片图都是从服务器上下载的,当网速慢的时候,用户其实能够亲眼看到这种不同分辨率图片的切换和拼接的过程)

对于矢量模型的电子地图来说,由于所有的数据以矢量的方式存放管理,事实上图层是一个比较淡薄的概念,因为任何地图元素和数据都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分类组成,或者划分成不同的图层。各种图层之间关系可以很复杂,例如可以将所有的道路数据做成一个图层,也可以将主干道做成一个图层,支路做成另外一个图层。图层中数据归类和组合比较自由。

而对于栅格模型(瓦片图)来看,图层的概念就很重要的,由于图层是生成制作出来,每个图层内包含的元素相对是固化的,因此要引入一个底图的概念。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包含了最基本,最常用的地图数据元素的图层,例如:道路,河流,桥梁,绿地,甚至有些底图会包含建筑物或者其他地物的轮廓。在底图的基础上,可以叠加各种我们需要的图层,以满足应用的需要,例如:道路堵车状况的图层,卫星图,POI图层等等。

地类编码对照表

地类编码对照表

地类编码对照表

地类编码对照表是用于标识和分类地表覆盖类型的一种工具。它将地表覆盖类型进行编码,并提供了对照表,使人们可以快速准确地理解每个编码所代表的地表特征。地类编码对照表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地类编码对照表的设计和使用旨在统一和系统地描述和分类地表覆盖类型。通过给每个地表覆盖类型分配一个唯一的编码,地类编码对照表使得不同用户在不同地理位置之间可以共享和交换地表覆盖信息。这样,地表覆盖类型不同的地方在进行数据交流和分析时就可以得到一致和可比的结果。

地类编码对照表一般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编码和对照表。编码通常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每个编码代表一种地表覆盖类型。对照表则提供了每个编码所代表的地表特征的详细说明。对照表中的信息可以包括地表覆盖类型的名称、定义、特征描述、典型的出现条件、相关示例等。通过对照表,用户可以快速了解和理解每个地表覆盖类型所代表的含义和特征。

地类编码对照表的使用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表覆盖数据。例如,在一个土地利用规划项目中,可以使用地类编码对照表对不同地块的地表覆盖类型进行编码和分类。这样,不同的地表覆盖类型就可以被统一标识和描述,便于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地类编码对照表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不

同地区的地表覆盖类型可能会有差异,因此,在制定地类编码对照

表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以保证地表覆盖类型的描述和分类是准

确和有效的。

地类编码对照表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扩展性和更新性。由于地表覆

盖类型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所以地类编码对照表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建立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管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而分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生。

虽然目前人们对各种地理要素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同,提供的分类分级与编码的依据也不一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编码方案,但还是有一些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常用方法。

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二把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分开的过程。

分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类法。

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一次分成若干层目录,并编制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其中,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层次类目互不交叉、互不重复。层析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清晰,使用方便;缺点是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考虑到人对图形符号等级的感受,分级数不宜超过8级。编码的基础是分类分级,而编码的结果是代码。代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代码表示对象的名称,是对象唯一的标志;代码也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志;代码还可以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志。该编码有9大类,再依次分小类和一二级代码和标志嘛。分类代码由6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为: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级代码、标志码。

地图数据具有定性、定位和时间性三大特点。与此相适应,地图数据包含了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其中:几何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空间分布,即定位特性,而属性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等特征,即定性特征,有时候也可将时间信息隐含在属性数据中表示。

地图数据采集的任务是将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图数据库中去。

由于地图数据源的多样性,在几何数据采集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于由外业测量仪器获取的几何数据,只需把测量仪器的数据传输进入数据库即可,如果是已有的数字数据,可经过转换后输入数据库。而从遥感影像提取专题信息,必须使用几何纠正、图像变换、影像分类和信息提取等技术,这些主要属于遥感图像处理的内容。

地图数据主要包括几何数据和几何数据,属性数据主要用来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特征。例如,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河流可以数字化为矢量表示的一串有序的坐标或以栅格表示的一组连续的像元,即相应的几何数据;儿河流的属性数据则是指河流的宽度、等级、流量等,这些数据都与河流这一空间实体有关。属性数据可以通过给予一个公共标识符与空间实体的几何数据联系起来。

属性数据的采集较为简单,主要使用了键盘输入的方式。分为两种:

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的同时,根据数字化软件的提示用键盘输入。

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经检查修改后再转入到数据库中。当地图要素的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时,把属性数据和几何数据联系起来的方法是在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之间建立一个唯一的公共标识码,该标志码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时手工输入,也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

当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没有公共标志码时,必须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如选取一个地图要素,再指定其对应的属性数据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生成公共标志码。

地理信息可视化

可视化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及计算结果转换为图形和图像凸显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从复杂的数据产生图形图像,并可以分析和理解存入计算机的图形图像数据。它使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原理、规律和过程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可视化涉及的领域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及人机交互技术等多方面。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最主要形式是地图,它是地学信息的图形符号模型。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符号,也可以说地图是图形符号的空间集合,因此符号化在地理信息可视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符号化指的是地图符号的符号化。

地图符号是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图形符号。地图符号是地图的主要表达形式,它是地图区别其他表示地理环境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地图符号不仅能反映地图要素的存在、类别及其数量及其质量特征,而且通过它们的组合,还能反映出地图要素的空间分布、结构、联系以及变化等。

地图符号采用便于空间定位的形式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地图符号是一种用来传递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工具,在地图上形成模拟客观实际的空间形象,它因此具有抽象的和客观的意义,并与被表示的对象有一定的关系。地图符号既能反映出地理对象种类及其数量和质量特征,又能表达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现象的分布。

地图符号的质量直接影响地图信息的传递效果。设计地图符号,应在充分考虑地图各要素的分类分级要求的基础上,着重顾及构成地图符号的6个图形变量,即形状、尺寸、色彩、亮度、密度和方向。其中以符号的形状、尺寸和色彩最为重要,他们被称为地图符号的三要素。

所谓符号化,是指地图符号的符号化过程。所谓符号化过程,就是利用地图数据库得到有关地图要素的分级分类编码及相应符号和要素实体抽象后得到的定位坐标数据,以形成地图空间空间内的图形符号模型的过程。

符号库设计的原则

1)应尽量参照现有的地图图式

2)在新设计地图符号时应遵循图案化、精确性、对比性、统一性、象征性及自动绘制适用性等一般原则

3)选择适当的符号信息块结构

4)符号库的可扩充性

允许用户自行修改任意一种符号图形,删除过时的符号,增加新设计的符号。

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常规的传统地图制图相比,虽然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

尽管不同的地图往往在制图区域、比例尺、表现主题和制图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就地图常规编制的总体过程而言,仍然可以归纳出其一般的形式,包括从总体设计、编辑计划的制定、编稿图的完成,到地图清绘、地图整饰和制印。

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地图主要是通过图层来组织的,不同的类型、主题、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地图往往在图层划分,结构、属性上各不相同。图层的性质反映了图层内地图目标的公共特性,图层的顺序决定了各类型地图目标的绘制顺序。可以说,选择、设置正确的数字化图层方案直接关系到地图绘制的效果和质量。

对于普通地图的图层设置,一般以相关地图图式的要素和类型划分规定为基础,结合制图区域的目标类型特点,在原则上按照面状目标图层、线状目标图层和点状目标图层的顺序自下而上设置。对于专题地图,基础地图图层设置在下面,专题图层设置在上面,以突出专题要素信息。

图层的性质是关于该图层的编辑、显示、绘制等一系列操作的通用参数设定,如图层默认的目标类型、线型、线画颜色、填充颜色、填充晕线等。

考虑到地图应用的其他方面,如地图量算、地图空间分析等的需要,地图目标在数字化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河流、道路遇到桥梁、村庄产生目标的分割,不利于长度、面积的计算和空间连通性分析,需要在采集时增加辅助线或辅助面加以解决,辅助线或辅助面在地图显示时不绘制。

地图符号应该和地图目标类型相一致,即每一个目标类型均对应于一个地图符号

地图符号的设计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地图制图过程中经过长期经验累积总结出来的符号约定形式,最典型的是在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中规定的各种符号,这些基本约定的符号在一定的范围内为大家所公认与遵守,例如铁路符号、境界线符号、城墙符号等。另一种是由专业制图人员进行自定义设计,设计时应遵循地图符号设计的一般原则,即能够突出地图的主题内容,又能体现地图目标表达的合理性、艺术性和直观性。

地图符号库是对符号的集中组织和管理。

数据处理作为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核心工作,是联系数据采集和制图输出的桥梁,它的主要作用是检核所采集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错误,从而修正错误,保证数据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目标在空间及属性上的联系,等等。

地图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最终是图形输出服务,它将采集、处理以后的正确的地图数据转换为地图图形,可以直接通过屏幕显示或打印机、绘图仪输出,也可以将输出的图形转换为图形转换为图像后进行分版处理,印刷成因。

图形输出地关键是为该地图数据提供高质量的地图符号库支持。地图符号库子系统符号库提供了功能平台,制图人员需要在此平台上将符号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符号库。

图形在屏幕上显示后,针对少量地图目标、注记的位置冲突,选择相关的图层,应用地图编辑功能进行修改处理,以保证制图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