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地图数据来源
地图数据来源要说数据来源,首先得对地图数据做一个分类,因为不同分类的数据,其来源,采集方法都是有大不同的。
要明白地图的数据分类,必须先理解一个概念,就是地图图层的概念:如上图,电子地图对我们实际空间的表达,事实上是通过不同的图层去描述,然后通过图层叠加显示来进行表达的过程。
对于我们地图应用目标的不同,叠加的图层也是不同的,用以展示我们针对目标所需要信息内容。
其次呢,我引入一下矢量模型和栅格模型的概念,GIS(电子地图)采用两种不同的数学模型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矢量模型:同多X,Y(或者X,Y,Z)坐标,把自然界的地物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进行表达栅格模型(瓦片模型):用方格来模拟实体目前在互联网公开服务中,或者绝大多数手机APP里看到的,都是基于栅格(瓦片)模型的地图服务,比如大家看到的百度地图或者谷歌地图,其实对于某一块地方的描述,都是通过10多层乃是20多层不同分辨率的图片所组成,当用户进行缩放时,根据缩放的级数,选择不同分辨率的瓦片图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地图(由于一般公开服务,瓦片图都是从服务器上下载的,当网速慢的时候,用户其实能够亲眼看到这种不同分辨率图片的切换和拼接的过程)对于矢量模型的电子地图来说,由于所有的数据以矢量的方式存放管理,事实上图层是一个比较淡薄的概念,因为任何地图元素和数据都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分类组成,或者划分成不同的图层。
各种图层之间关系可以很复杂,例如可以将所有的道路数据做成一个图层,也可以将主干道做成一个图层,支路做成另外一个图层。
图层中数据归类和组合比较自由。
而对于栅格模型(瓦片图)来看,图层的概念就很重要的,由于图层是生成制作出来,每个图层内包含的元素相对是固化的,因此要引入一个底图的概念。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包含了最基本,最常用的地图数据元素的图层,例如:道路,河流,桥梁,绿地,甚至有些底图会包含建筑物或者其他地物的轮廓。
在底图的基础上,可以叠加各种我们需要的图层,以满足应用的需要,例如:道路堵车状况的图层,卫星图,POI图层等等。
地图学课件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实时地图数据源的发展
实时地图数据源的采集技术不断发展,例如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 时获取各种交通信息和动态数据。
实时地图数据源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例如智能交通、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 对实时地图的需求越来越大。
实时地图数据源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成为重要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用户 隐私和数据安全。
多源地图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
多源地图数据融合技术不断发展,可以将 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地图数据进行整合 和融合,形成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地图。
多源地图数据融合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 化成为重要方向,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 和规范,促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多源地图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 例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领 域,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物流配送
物流公司可以通过地图专题数 据了解道路状况、交通状况等 信息,优化配送路线。
灾害应急
在灾害发生时,可以通过地图专题 数据了解灾区的受灾情况、救援进 展等信息,为救援工作提供支持。
04
网络地图数据源
网络地图数据源的种类
商业地图数据数据。
地图学课件第三章 地图数据源
目录
• 地图数据源概述 • 地图基础数据源 • 地图专题数据源 • 网络地图数据源 • 地图数据源的发展趋势
01
地图数据源概述
地图数据源的定义
01
地图数据源是指用于制作地图的 各种地理信息数据的来源,包括 地图、遥感影像、GPS数据、测 量数据等。
02
地图数据源是地图学中非常重要 的概念,它是地图制作的基础, 直接影响地图的质量和精度。
卫星地图
在气象预报、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泛应 用。
GIS的数据源
GIS的数据源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来采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在GIS中,数据源是指供GIS系统使用的地理数据的来源。
数据源的质量和准确性对于GIS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GIS的数据源及其标准格式。
一、数据源的类型1. 空间数据源:包括地图、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地理空间数据。
2. 属性数据源:包括人口统计数据、经济数据、环境数据等与地理位置相关的属性数据。
3. 地理编码数据源:包括地址点、道路、地名等地理编码数据。
4. 空间分析数据源:包括地形数据、地貌数据、地学数据等用于地理分析的数据。
二、数据源的标准格式1. 空间数据源的标准格式:- 地图数据:常见的格式有Shapefile、GeoJSON、KML等。
其中,Shapefile 是一种常用的矢量地图数据格式,包括.shp、.shx、.dbf等文件。
- 影像数据:常见的格式有TIFF、JPEG、PNG等。
其中,TIFF是一种常用的栅格影像数据格式,支持多波段数据存储。
- 点云数据:常见的格式有LAS、LAZ等。
其中,LAS是一种常用的点云数据格式,包括点的坐标、强度、分类等信息。
2. 属性数据源的标准格式:- 表格数据:常见的格式有CSV、Excel、数据库等。
其中,CSV是一种常用的表格数据格式,以逗号分隔每一列的数据。
- 数据库:常见的数据库有MySQL、Oracle、PostgreSQL等。
其中,MySQL 是一种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支持空间数据类型和空间查询。
3. 地理编码数据源的标准格式:- 地址点数据:常见的格式有CSV、Excel等。
其中,CSV是一种常用的表格数据格式,包括地址的经纬度、街道、城市、国家等信息。
- 道路数据:常见的格式有Shapefile、GeoJSON、KML等。
其中,Shapefile 是一种常用的矢量地图数据格式,包括道路的几何形状、名称等信息。
4. 空间分析数据源的标准格式:- 地形数据:常见的格式有DEM、DTM等。
国家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说明与代码
国家1:25万数据说明与代码由ouyangjunxiang于 2004-05-18 9:05国家最新1:25万数据量太大,不便共享,这里先提供国家最新1:25万数据说明1:25万更新后数据说明一、概述1、覆盖范围全国1:25万更新数据库共包含按照1:25万地形图分幅的数据816幅,覆盖整个国土范围。
二、更新数据说明1、数据源:国家测绘局于1995年组织,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建立而成的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数据库的内容是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整个国土范围的共816幅,每幅图的经差为1.5度,纬差为1度。
2、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3、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地图投影:采用经纬度坐标----以度为单位5、现势性:本次建立的数据库的内容现势情况最低达到2000年底,有的资料现势性情况要更好,达到2002年6、更新资料:更新的基本资料有1:5万卫星数字影象数据;全国骨干交通网数据;1:5万地名数据;最新勘界成果。
以及一些更新参考资料,如各省测绘局收集的现势资料、1:1万数据库成果、其他满足1:25万数据库更新要求的资料、图件、图集等。
7、更新内容:更新内容涉及主要更新要素如全部铁路;全部境界;省道及以上等级道路;乡镇及以上等级点状居民地、县级及以上等级真形居民地;五级及以上等级河流;大型工程设施等重要地物。
一般更新要素如县乡级道路;行政村级点状居民地、乡镇级真形居民地;六级河流等。
8、存储方式、内容:内容是地理要素以经纬度表示的ARC/INFO1:25万更新数据分为13层存放,各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属性表,是以ARC/INFO COVERAGE格式分层存放的。
要素名层名属性表主要内容政区 BOUNT PAT 政区界、海岸线、岛屿REGION 省、地、县政区AAT 县界BOUPT PAT 国界界牌居民地 RESPY PAT 乡、镇及以上等级真形居民地REGION 乡、镇及以上等级真形居民地RESPT PAT 居民地铁路 RAILK AAT 铁路、铁路桥等ROUTE 铁路路线PAT 火车站公路 ROALK AAT 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乡村路、小路、公路桥等ROUTE 国道路线、省道路线PAT 山隘、码头、轮船停泊场等水系 HYDNT AAT 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PAT 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REGION 主要湖泊ROUTE 六级以上河流HYDLK AAT 水库坝、水闸、丛礁等PAT 泉、井、不依比例尺水库、明礁、暗礁等地貌 TERLK AAT 等高线、等深线、冲沟等PAT 高程点、水深点土地覆盖 TERNT AAT 沙漠、雪被边线等PAT 沙漠、雪被其它要素 OTHNT AAT 自然保护区边线等PAT 自然保护区辅助要素 ATNLK AAT 山脉、群岛、海口等名称PAT 山脉、岛屿等名称数据质量 QUAPY PAT 地形图编绘资料情况9、各层数据对应属性表的属性项定义以及内容描述:各层有一个或多个属性表,各表的非定义属性项略,自定义的属性项及内容如下:i. 各表中的CODE项是在数据采集中为方便采集而定义的临时代码。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项任务。
建⽴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管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
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分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
虽然⽬前⼈们对各种地理要素的研究深度与⼴度不同,提供的分类分级与编码的依据也不⼀样,还没有⼀个统⼀的分类编码⽅案,但还是有⼀些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常⽤⽅法。
分类是⼈们认识事物的⼀种⽅法,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在⼀起,⼆把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分开的过程。
分类中最常⽤的⽅法是层次分类法。
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个属性或特征⼀次分成若⼲层⽬录,并编制成⼀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其中,同层次类⽬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同层次类⽬之间存在⾪属关系,同层次类⽬互不交叉、互不重复。
层析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清晰,使⽤⽅便;缺点是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
考虑到⼈对图形符号等级的感受,分级数不宜超过8级。
编码的基础是分类分级,⽽编码的结果是代码。
代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即:代码表⽰对象的名称,是对象唯⼀的标志;代码也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志;代码还可以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志。
该编码有9⼤类,再依次分⼩类和⼀⼆级代码和标志嘛。
分类代码由6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为:⼤类码、⼩类码、⼀级代码、⼆级代码、标志码。
地图数据具有定性、定位和时间性三⼤特点。
与此相适应,地图数据包含了⼏何数据和属性数据两⼤类,其中:⼏何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空间分布,即定位特性,⽽属性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等特征,即定性特征,有时候也可将时间信息隐含在属性数据中表⽰。
地图数据采集的任务是将地理实体的⼏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到地图数据库中去。
由于地图数据源的多样性,在⼏何数据采集中,可以使⽤不同的⽅法,对于由外业测量仪器获取的⼏何数据,只需把测量仪器的数据传输进⼊数据库即可,如果是已有的数字数据,可经过转换后输⼊数据库。
水总研二[2015]27号文件附件4_洪水风险图地图数据分类编码与结构要求(试行)
洪水风险图地图数据分类、编码与数据表结构(试行)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组二○一四年十二月目录1 适用范围 (1)2 地图数据分类 (1)3 地图数据分层、编码及数据结构要求 (1)3.1 基础地理数据 (1)3.2 水利专题数据 (2)3.3 洪水风险专题数据 (2)附表1 1:10000基础地理数据分层与命名 (3)附表2 1:50000基础地理数据分层与命名 (4)附表3 1:50000基础地理数据要素编码表 (6)附表4 1:50000基础地理数据属性表结构 (15)附表5 水利专题数据分层与编码表 (19)附表6 水利专题数据表结构 (23)附表7 洪水风险专题数据分层与编码表 (24)附表8 洪水风险专题数据属性表结构 (25)1 适用范围本要求主要适用于全国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的洪水风险图地图数据。
2 地图数据分类洪水风险图中的相关地图数据分为以下三类:(1)基础地理数据(2)水利专题数据(3)洪水风险专题数据3 地图数据分层、编码及数据结构要求3.1 基础地理数据(1)1:10000基础地理数据将1:10000基础地理数据处理成符合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局2012年试行的《1:10000(1:5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的规范化数据,导入绘制系统后可直接使用全要素自动完成符合1:10000地形图图式标准的底图配置。
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局2012年试行的1:10000基础地理数据标准的分层与命名见附表1,分层编码表与数据表结构见《1:10000(1:5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
大于将1:1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数据,目前尚无国家统一标准,本项目使用中可参考执行水利专题数据要求。
(2)1:50000标准基础地理数据各省1:50000基础地理数据已经实现了全国统一标准,可直接导入绘制系统,系统自动完成符合1:50000地形图图式标准的底图配置。
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局1:50000基础地理数据标准的分层编码与数据结构规定见附表2~附表4。
地理信息系统(GIS)重点总结
第一章1、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0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2、数据: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在计算机化的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格式往往和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3、GIS:地理信息系统(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特点:❶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❷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❸具有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所有的地理要素,要按经纬度或者特有的坐标系统进行严格的空间定位,才能使具有时序性、多维性、区域性特征的空间要素进行复合和分解,将隐含其中的信息变为显示表达,形成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基础,支持空间问题的处理与决策。
❹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❺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来看,它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其内涵确是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数据组织而成的地理空间信息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
信息的流动及信息流动的结果,完全由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和数据的交换来仿真。
4、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这一术语,并于1971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5、地理信息系统的五大功能:输入、查询、编辑、分析、输出。
地理信息数据DLG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规程
鞍山市规划局1:500、1:1000、1: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DLG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规程目录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数据分层与编码原则 (1)4 编码方法 (2)5数据采集规范综述 (3)5.1 数据加工平台及成果格式要求 (3)5.2 空间参考 (3)5.3 成果要求 (3)5.4符号、图式 (4)5.5分层编码 (4)5.6属性的调查及属性录入 (4)5.7实体的划分 (4)5.8 CASS软件使用的注意事项 (6)6 鞍山市市地形图属性数据标准 (6)7 鞍山市市地形图元数据规范 (7)8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9)8.1测量控制点类 (9)8.2居民地类 (10)8.3工矿建筑类 (16)8.4 交通类 (22)8.5管线类 (33)8.6水系类 (37)8.7境界类 (43)8.8地质地貌类 (44)8.9植被类 (47)8.10等高线 (48)8.11高程点 (48)8.12地图整饰类 (49)附注一:面状要素处理细则 (52)附注二:电力线、通信线、管道的处理 (52)附注三:扩展属性的处理 (52)附注四:元数据的处理 (51)附注五:检测软件的注意事项 (53)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鞍山市地形图要素分层、分类与代码、几何特征、绘制方法等,适用于鞍山市规划局基础地形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鞍山市基础地形图航测成果的编辑整理。
是数据成果监理、检测的重要依据。
2 引用标准本规范以如下标准为依据制定。
GB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17160—1997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鞍山市建库与系统开发总体技术方案》3 数据分层与编码原则要素的分类和编码是建立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基础,直接影响到系统内数据的组织、采集、存取、编辑和使用等方面,更影响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因此可以称作是空间数据库的“生命线”,必须标准、规范、合理。
GIS的数据源
GIS的数据源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整合、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
在GIS中,数据源是指提供地理空间数据的来源,它是构建GIS系统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GIS的数据源及其标准格式。
一、数据源的定义和分类1. 数据源的定义:数据源是指提供地理空间数据的来源,包括地理数据的获取、采集、整理和处理等过程。
2. 数据源的分类:根据数据的来源和性质,数据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 矢量数据源:包括点、线、面等矢量要素数据,常见的矢量数据源包括地图、卫星影像、遥感影像等。
b. 栅格数据源:包括栅格图象数据,常见的栅格数据源包括DEM(数字高程模型)、卫星影像、遥感影像等。
c. 属性数据源:包括与地理空间数据相关的属性数据,常见的属性数据源包括地名、人口统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
d. 实时数据源:包括实时获取的地理空间数据,如气象数据、交通数据等。
二、数据源的标准格式1. 矢量数据源的标准格式:矢量数据源通常采用矢量文件格式进行存储和传输,常见的矢量文件格式有Shapefile、GeoJSON、KML等。
这些格式都采用了一定的数据结构和编码规范,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以Shapefile为例,它由多个文件组成,包括.shp、.shx、.dbf等。
其中,.shp文件存储矢量要素的几何形状信息,.shx文件存储矢量要素的索引信息,.dbf文件存储矢量要素的属性数据。
2. 栅格数据源的标准格式:栅格数据源通常采用栅格图象格式进行存储和传输,常见的栅格图象格式有TIFF、JPEG、PNG等。
这些格式都采用了一定的数据压缩和编码规范,以确保数据的存储效率和图象质量。
以TIFF格式为例,它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和压缩方式,可以存储单波段或者多波段的栅格数据。
TIFF格式还支持元数据的存储,包括地理坐标系统、投影信息等。
3. 属性数据源的标准格式:属性数据源通常采用表格格式进行存储和传输,常见的表格格式有CSV、Excel等。
第3章 GIS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3.5 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
几何纠正(配准)
目的:为了实现对数字化数据的坐标系转换和
图纸变形误差的纠正。目前一般 GIS 软件能实
现常见的几何变换功能。
主要方法:仿射变换、相似变换、二次变换
等
3.5 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
X 方向
基本坐标变换
Y 方向
(a)平移
(b)缩放
(c)图形旋转
3.5 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
3.5 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
地理数据的多元性:
– 多时空 – 多尺度 – 多种获取手段 – 多种存储格式 – 数据模型, 数据结构差异
融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的:
数据共享 产生新信息
常见的数据融合: R.S and R.S、GIS and GIS、RS and GIS 不同数据格式间数据的融合
3.2 地理数据的分类与编码
空间数据的分类
– 图形原则
按点, 线, 面分类
– 对象原则
按不同地理对象分类
空间数据的编码
– 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 统表示出来的过程,编码的结果是形成代码。 – 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代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其代码结构 如下所示: × × ×× × × 大类码 小类码 一级代码 二级代码 识别位
投影转换
投影转换是指当系统使用来自不同地图投影的 图形数据时,需要将该投影的数据转换为所需 要投影的坐标数据的过程 投影转换的方法包括正解变换、反解变换和数 值变换等。
3.5 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
矢量数据 <--> 栅格数据
V2R:根据原数据文件的不同,可以分别应用:
基于弧段数据的栅格化方法; 基于多边形数据的栅格化方法。
地图数据采集和地图数据库
b 、不精确推理关系:如专家系统中的不精确推 理。
3.4.1 地图数据质量评价的方法
1)直接评价法 用计算机程序自动检测:某些类型的错误可以 用计算机软件自动发现,数据中不符合要求的数 据项的百分率或平均质量等级也可由计算机软件 算出。此外,还可检测文件格式是否符合规范、 编码是否正确、数据是否超出范围等。 随机抽样检测:在确定抽样方案时,应考虑数 据的空间相关性。
逻辑误差: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或质量评价或 质量保证,一般先从数据的逻辑性检查入手。
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原因
具体分析
误差的具体来源:
误差传播:
可分为:1)代数(算术)关系 正处于研究中,需要 借用信息论,模糊数 如差、倍数、线性关系,有一套成熟的经典测量 误差理论处理。 学、人工智能、专家 系统等学科有望解决。 2)逻辑关系 a、布尔逻辑关系:如叠置分析。
1)评价数字化误差的方法 自动回归法:由于跟踪数字化不仅是一个随机 序列,而且是一个时间序列,因此可用数理统 计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法来确定数字化的误差。 ε -Band法: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地理数据, 关键是如何给出合理的ε 值。 ε-Band
对比法:将数字化后的数据用绘图机绘出,与 原图叠合,选择明显地物点进行量测,以确定误 差。除了几何精度外,属性精度、完整性、逻辑 一致性等也可用对比法进行对照检查。
基础地理数据的分类的编码是空间 数据库建立的重要基础。
点、线、面 特征码、坐标
信息世界
1)属性数据编码 属性数据中,有一部分与几何数据的表示 密切相关。例如道路的等级、类型等决定着道 路符号的形状、色彩等。通常把这部分属性数 据用编码的形式表示并与几何数据一起管理。 编码:指确定属性数据的代码的方法和过程。 代码:一个或一组有序的易于被计算机或人识 别与处理的符号,是计算机鉴别和查找信息的 主要依据和手段。(编码的直接产物就是代码, 而分类分级则是编码的基础)
新编地图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编地图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判断、填空、解释、简答题、问答题。
第一章导论1.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
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4.地图的类型(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
(2)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国家图、海湾图等等。
(3)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注:我国把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8种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4)按其他指标分类:用途(文化地图)、语言种类(汉字地图)、历史年代(古地图)、出版和使用方式(桌图、挂图)5.《制图六体》——————晋朝、裴秀。
6.地图的成图方法: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
7.现代地图学:由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组成。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1.大地测量系统(1)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使用1975年国际测量协会推荐的参考椭球体)、陕西安的大地原点。
(2)大地控制网: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3)全球定位系统:GPS\GLONASS\GALILEO\COMPASS\(3S是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2.地图投影概念地图投影是指将地球表面展开成平面的理论和方法,是实现球面到平面的转换,就是地球体的数学模型。
3.地图投影的变形长度(距离)、角度(形状)、面积等等4.投影的分类(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非几何投[根据经纬线形状可以分为(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2)按投影变形性质的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GIS的数据源
GIS的数据源一、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工具。
在GIS中,数据源是指提供地理数据的来源,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数据集合,如地图、卫星影像、遥感数据、传感器数据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GIS的数据源以及其分类。
二、GIS数据源的分类根据数据的来源和性质,GIS数据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地图数据源地图是GIS中最常见的数据源之一。
地图数据源可以是政府部门、地理研究机构或者私人公司制作的地图,也可以是开放数据集中提供的地图数据。
地图数据源通常包括地理要素(如道路、河流、建造物)、地形高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
例如,某市政府发布的地图数据集包括道路网络、公园分布、行政区划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分析和决策。
2. 卫星影像数据源卫星影像是通过卫星拍摄地球表面的图象数据。
卫星影像数据源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地球表面图象,用于地貌分析、环境监测、农业调查等应用。
卫星影像数据源通常由卫星遥感公司或者政府机构提供。
例如,一家卫星遥感公司提供的卫星影像数据源包括全球各地的高分辨率图象,可以用于农作物监测、自然灾害评估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3. 传感器数据源传感器数据源是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的地理信息数据。
传感器可以是气象站、水质监测设备、空气污染监测仪等。
传感器数据源可以提供实时的地理数据,用于环境监测、气候预测、交通管理等领域。
例如,一个气象站提供的传感器数据源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气候研究、天气预报等应用。
4. 地理数据库地理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地理数据的系统。
地理数据库可以包含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如地理要素、地理属性、地理关系等。
地理数据库可以由政府机构、学术机构或者私人公司创建和维护。
例如,一个城市规划部门创建的地理数据库包含了城市的道路网络、建造物分布、土地利用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题(1)2023年修改整理
1、地理信息的概念及特点:定义: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
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
A、地域性:(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标志)。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位置的识别与数据相联系,它的这种定位特征是通过公共的地理基础来体现的B、多维结构:指在同一位置上可有多种专题的信息结构。
如某一位置上的地理信息包括C、时序特征:时空的动态变化引起地理信息的属性数据或空间数据的变化2、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概念: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治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治理问题。
组成:用户(GIS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建立、维护、治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软件(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硬件(各种设备-物质基础)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3、GIS与CAD共同点GIS与CAD 不同点都有空间坐标系统;都能将目标和参考系联系起来;都能描述图形数据的拓扑关系;都能处理属性和空间数据CAD研究对象为人造对象—规则几何图形及组合;图形功能特别是三维图形功能强,属性库功能相对较弱;CAD中的拓扑关系较为简单;一般采纳几何坐标系。
GIS处理的数据大多来自于现实世界,较之人造对象更复杂,数据量更大;数据采集的方式多样化;GIS的属性库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强调对空间数据的分析,图形属性交互使用频繁;GIS采用地理坐标系。
GIS与CAM共同点GIS与CAM 不同点都有地图输出、空间查询、分析和检索功能CAM侧重于数据查询、分类及自动符号化,具有地图辅助设计和产生高质量矢量地图的输出机制;它强调数据显示而不是数据分析,地理数据往往缺乏拓扑关系;matlab它与数据库的联系通常是一些简单的查询。
CAM是GIS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图形和属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提供辅助决策信息。
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编码
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编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一种将地理数据与空间分析工具结合起来进行地理编码的技术系统。
地理编码是指将地理位置信息转换为具有独特标识的地理代码或地址。
在现代社会,地理编码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导航系统、地理信息查询、电子地图等方面。
那么,如何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编码呢?首先,地理编码的关键是将地理位置转化为具体的坐标。
坐标是地理编码的基础,它是通过经度和纬度来标识地球上任意一个点的位置。
经度和纬度用角度的方式来表示,经度范围为正负180度,纬度范围为正负90度。
通过经纬度的组合,可精确地确定地球上的一个位置。
要进行地理编码,首先需要获取地理位置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卫星遥感、GPS定位、地理勘测等方式。
地理位置数据可以包括点、线、面等不同类型的地物,如建筑物、道路、河流等。
对于每一种地物,可以通过获取其坐标来进行地理编码。
其次,进行地理编码需要建立地理编码数据库。
地理编码数据库是存储地理编码信息的重要工具,它包括地理位置信息和对应的编码标识。
地理位置信息可以包括建筑物的名称、地址、经纬度等,编码标识可以是数字或字符等形式。
建立地理编码数据库需要对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并建立相应的索引,以便快速查找和查询。
进行地理编码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理编码算法和工具。
地理编码算法是将地理位置转换为编码标识的数学模型或算法。
常用的地理编码算法有地理坐标编码、地理特征编码、地理网格编码等。
在选择地理编码算法时,需要考虑精度、效率和可用性等因素。
地理编码工具是进行地理编码的软件或硬件设备,如GIS软件、地图制作软件、导航设备等。
选择合适的地理编码工具有助于提高地理编码的准确性和效率。
另外,进行地理编码还需要进行地理数据的质量评估和纠正。
地理数据的准确性对地理编码至关重要。
在进行地理编码前,需要对地理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发现和纠正数据中的错误和不一致。
25万地理地图GB代码说明.
一数据整体说明1 分幅编号及范围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图幅总数为21098,其中5万分幅数为20058,西部地区5万无图区采用10万地形图生产,10万分幅数为1040。
1∶5万DLG编号按GB/T 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执行。
2 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与投影方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地理坐标系统,坐标单位为度。
(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3 采用的分类代码(1)要素分类代码全国1:50000 DLG数据的要素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并根据需要扩充了一些代码。
(2)行政区划代码国内陆域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铁路路线名称代码铁路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铁路车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站名代码》。
(4)公路路线名称代码公路国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线路标识规则国道名称和编号》,公路省道路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省道路线名称和编号》(报批稿)。
(5)水系名称代码水系要素的名称代码采用《河流、湖泊及水库名称编码》(1:5万数据库暂行规定)。
4 数据采集方法利用航片DOM、卫片DOM与LANDSAT多光谱影像融合,经分幅裁切与DRG复合配准,不更新地形要素以DRG为背景进行采集;需更新的地形要素内容,在地形图或现势资料引导下以DOM为背景进行采集。
对已有最新车载GPS采集的国省道数据、地名数据库的成果经数据和代码转换后导入。
数据成果经编辑、检查后转换成ARC/INFO 的数据格式。
二数据分层说明1 数据分层及命名全国1:50000 DLG数据根据不同的要素类型及几何特征,共分为14个数据层,具体内容见下表:2 属性分层及结构全国1:50000 DLG数据各层包括1至2类属性表,每一个属性表包括相应若干个属性项,具体内容见下表:3 要素分层及说明(1)水系(面、线)层名:HYDNT层描述:所有面、线状水系要素的数据集合,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数据源及数据分类编码属性数据的分类分类分级及编码是许多地理信息进入数据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建立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是认识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编码则是为了获得科学的存储、管理和快速查询地图数据的效果。
两者的联系体现在编码反映了分类分级体系的特征,而分类分级系统可以从编码中产生。
虽然目前人们对各种地理要素的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同,提供的分类分级与编码的依据也不一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编码方案,但还是有一些应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常用方法。
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将具有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二把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的事物分开的过程。
分类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层次分类法。
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一次分成若干层目录,并编制成一个有层次、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其中,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同层次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层次类目互不交叉、互不重复。
层析分类法的优点是层次清晰,使用方便;缺点是分类体系确定后,不易改动,当分类层次较多时,代码位数较长。
考虑到人对图形符号等级的感受,分级数不宜超过8级。
编码的基础是分类分级,而编码的结果是代码。
代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代码表示对象的名称,是对象唯一的标志;代码也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志;代码还可以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志。
该编码有9大类,再依次分小类和一二级代码和标志嘛。
分类代码由6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为: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级代码、标志码。
地图数据具有定性、定位和时间性三大特点。
与此相适应,地图数据包含了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其中:几何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空间分布,即定位特性,而属性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等特征,即定性特征,有时候也可将时间信息隐含在属性数据中表示。
地图数据采集的任务是将地理实体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到地图数据库中去。
由于地图数据源的多样性,在几何数据采集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于由外业测量仪器获取的几何数据,只需把测量仪器的数据传输进入数据库即可,如果是已有的数字数据,可经过转换后输入数据库。
而从遥感影像提取专题信息,必须使用几何纠正、图像变换、影像分类和信息提取等技术,这些主要属于遥感图像处理的内容。
地图数据主要包括几何数据和几何数据,属性数据主要用来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特征。
例如,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河流可以数字化为矢量表示的一串有序的坐标或以栅格表示的一组连续的像元,即相应的几何数据;儿河流的属性数据则是指河流的宽度、等级、流量等,这些数据都与河流这一空间实体有关。
属性数据可以通过给予一个公共标识符与空间实体的几何数据联系起来。
属性数据的采集较为简单,主要使用了键盘输入的方式。
分为两种: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的同时,根据数字化软件的提示用键盘输入。
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经检查修改后再转入到数据库中。
当地图要素的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时,把属性数据和几何数据联系起来的方法是在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之间建立一个唯一的公共标识码,该标志码可以在输入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时手工输入,也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
当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没有公共标志码时,必须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如选取一个地图要素,再指定其对应的属性数据来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生成公共标志码。
地理信息可视化可视化是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及计算结果转换为图形和图像凸显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技术。
它的主要功能是从复杂的数据产生图形图像,并可以分析和理解存入计算机的图形图像数据。
它使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原理、规律和过程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可视化涉及的领域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及人机交互技术等多方面。
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最主要形式是地图,它是地学信息的图形符号模型。
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符号,也可以说地图是图形符号的空间集合,因此符号化在地理信息可视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符号化指的是地图符号的符号化。
地图符号是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图形符号。
地图符号是地图的主要表达形式,它是地图区别其他表示地理环境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地图符号不仅能反映地图要素的存在、类别及其数量及其质量特征,而且通过它们的组合,还能反映出地图要素的空间分布、结构、联系以及变化等。
地图符号采用便于空间定位的形式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地图符号是一种用来传递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工具,在地图上形成模拟客观实际的空间形象,它因此具有抽象的和客观的意义,并与被表示的对象有一定的关系。
地图符号既能反映出地理对象种类及其数量和质量特征,又能表达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现象的分布。
地图符号的质量直接影响地图信息的传递效果。
设计地图符号,应在充分考虑地图各要素的分类分级要求的基础上,着重顾及构成地图符号的6个图形变量,即形状、尺寸、色彩、亮度、密度和方向。
其中以符号的形状、尺寸和色彩最为重要,他们被称为地图符号的三要素。
所谓符号化,是指地图符号的符号化过程。
所谓符号化过程,就是利用地图数据库得到有关地图要素的分级分类编码及相应符号和要素实体抽象后得到的定位坐标数据,以形成地图空间空间内的图形符号模型的过程。
符号库设计的原则1)应尽量参照现有的地图图式2)在新设计地图符号时应遵循图案化、精确性、对比性、统一性、象征性及自动绘制适用性等一般原则3)选择适当的符号信息块结构4)符号库的可扩充性允许用户自行修改任意一种符号图形,删除过时的符号,增加新设计的符号。
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应用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常规的传统地图制图相比,虽然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
尽管不同的地图往往在制图区域、比例尺、表现主题和制图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就地图常规编制的总体过程而言,仍然可以归纳出其一般的形式,包括从总体设计、编辑计划的制定、编稿图的完成,到地图清绘、地图整饰和制印。
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地图主要是通过图层来组织的,不同的类型、主题、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地图往往在图层划分,结构、属性上各不相同。
图层的性质反映了图层内地图目标的公共特性,图层的顺序决定了各类型地图目标的绘制顺序。
可以说,选择、设置正确的数字化图层方案直接关系到地图绘制的效果和质量。
对于普通地图的图层设置,一般以相关地图图式的要素和类型划分规定为基础,结合制图区域的目标类型特点,在原则上按照面状目标图层、线状目标图层和点状目标图层的顺序自下而上设置。
对于专题地图,基础地图图层设置在下面,专题图层设置在上面,以突出专题要素信息。
图层的性质是关于该图层的编辑、显示、绘制等一系列操作的通用参数设定,如图层默认的目标类型、线型、线画颜色、填充颜色、填充晕线等。
考虑到地图应用的其他方面,如地图量算、地图空间分析等的需要,地图目标在数字化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河流、道路遇到桥梁、村庄产生目标的分割,不利于长度、面积的计算和空间连通性分析,需要在采集时增加辅助线或辅助面加以解决,辅助线或辅助面在地图显示时不绘制。
地图符号应该和地图目标类型相一致,即每一个目标类型均对应于一个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设计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采用地图制图过程中经过长期经验累积总结出来的符号约定形式,最典型的是在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中规定的各种符号,这些基本约定的符号在一定的范围内为大家所公认与遵守,例如铁路符号、境界线符号、城墙符号等。
另一种是由专业制图人员进行自定义设计,设计时应遵循地图符号设计的一般原则,即能够突出地图的主题内容,又能体现地图目标表达的合理性、艺术性和直观性。
地图符号库是对符号的集中组织和管理。
数据处理作为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核心工作,是联系数据采集和制图输出的桥梁,它的主要作用是检核所采集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错误,从而修正错误,保证数据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目标在空间及属性上的联系,等等。
地图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最终是图形输出服务,它将采集、处理以后的正确的地图数据转换为地图图形,可以直接通过屏幕显示或打印机、绘图仪输出,也可以将输出的图形转换为图形转换为图像后进行分版处理,印刷成因。
图形输出地关键是为该地图数据提供高质量的地图符号库支持。
地图符号库子系统符号库提供了功能平台,制图人员需要在此平台上将符号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符号库。
图形在屏幕上显示后,针对少量地图目标、注记的位置冲突,选择相关的图层,应用地图编辑功能进行修改处理,以保证制图质量地图数据1、地图数据具有定位、定向和时间性三大特点。
与此相适应,地理数据包含了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
其中:几何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空间分布,即定为特性;而属性数据描述了地理物体或现象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等特征,即定性特性。
有时也可以将时间信息隐含在属性数据中表示(如时令河等)。
2、几何数据由于地图数据源的多样性,在几何数据采集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对于有外业测量仪器获取的几何数据,只需把测量仪器的数据传输进去数据库即可。
如果是已有的数字数据,如山歌形式的数据,可经过转换后输入数据库。
而对遥感影像上提取的专题信息,必须使用几何纠正、图像变换、影像分类和信息提取等技术,这些主要属于遥感图像处理的内容。
3、属性数据属性数据主要用来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特征,包括质量、数量、等级等。
例如,河流可以数字化为矢量表示的一串有序的坐标或以栅格表示的一组连续像元,即相应的几何数据;而河流的属性数据则是指河流的宽度、等级、流量等,这些数据都与何流这一空间实体相关。
属性数据可以通过一个公共标识符与空间实体的几何数据联系起来。
4、地图数据采集的方法:(1)几何数据的采集几何数据采用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的格式来描述。
矢量数据的采集方法有:外业测量现场采集、由栅格形式的数据转换而成、通过对现有地图数字化跟踪的方法采集、屏幕跟踪数字化。
栅格数据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实地通过遥感技术手段或数字摄影技术获取数字图像,另一类是通过对现有资料处理:矢量数据转换、扫描获得、通过平面上的行距、列距固定的点内插或抽样获取。
(2)属性数据的采集属性数据的采集主要是使用键盘输入的方式。
分两种情况:一是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时,可以再输入几何数据的同时,更具数字化软件的提示用键盘输入;二是当属性数据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经过检查修改后再转入到数据库中。
5、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的联系方法当地图要素的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分开输入时,把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联系起来的方法是属性数据与几何数据之间建立一个唯一的公共标识码。
该标识码可以再输入几何数据或属性数据时手工输入,也可以有系统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