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数项无穷级数判别法综述_张永明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1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目的要求】1、能区分无穷项相加与有限项相加的区别;2、了解无穷级数部分和与级数收敛及发散的关系、和的定义;3、掌握用部分和的极限、收敛级数的必要条件来判别级数的敛散性. 【重点难点】数项级数的概念与性质. 【教学内容】一、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定义1.1 给定一个无穷实数列{}n u :12,,,,n u u u则由这数列构成的表达式12n u u u ++++叫做常数项无穷级数, 简称常数项级数, 记为∑∞=1n n u , 即1231nn n uu u u u ∞==+++++∑,其中第n 项n u 叫做级数的一般项(或通项). 级数∑∞=1n n u 的前n 项和1231nn i n i s u u u u u ===++++∑称为级数∑∞=1n n u 的前n 项部分和. 部分和构成的数列12{}:,,,n n s s s s称为部分和数列.定义 1.2 如果级数∑∞=1n n u 的部分和数列}{n s 收敛, 即s s n n =∞→lim , (s 为一实数)则称无穷级数∑∞=1n n u 收敛, 并称s 为级数∑∞=1n n u 的和, 并写成1231n n n s u u u u u ∞===+++++∑;如果}{n s 发散, 则称无穷级数∑∞=1n n u 发散. 级数的收敛和发散统称为敛散性.当级数∑∞=1n n u 收敛时, 其部分和n s 是级数∑∞=1n n u 的和s 的近似值, 它们之间的差n n r s s =-称为级数∑∞=1n n u 的余项. n s 和s 之间的误差可由||n r 去衡量, 由于s s n n =∞→lim , 所以lim ||0n n r →∞= 例1 讨论等比级数(几何级数)20nn n aqa aq aq aq ∞==+++++∑, (0a ≠)的敛散性.解 如果1q ≠, 则部分和21111n n n n a aq a aq s a aq aq aqq q q--=++++==----. 当||1q <时, 因为q a s n n -=∞→1lim , 所以此时级数n n aq ∑∞=0收敛, 其和为q a-1. 当||1q >时, 因为lim n n s →∞不存在, 所以此时级数n n aq ∑∞=0发散. 如果||1q =, 则当1q =时, 因为lim n n s →∞不存在, 因此此时级数n n aq ∑∞=0发散;当1q =-时, 级数n n aq ∑∞=0成为a a a a -+-+,因为lim n n s →∞不存在, 因此此时级数n n aq ∑∞=0发散. 综上所述, 如果||1q <, 则级数n n aq ∑∞=0收敛, 其和为q a-1;如果||1q ≥, 则级数n n aq ∑∞=0发散.例2 证明级数0123n n n ∞==+++++∑是发散的.证 此级数的部分和为2)1( 321+=+⋅⋅⋅+++=n n n s n . 显然, ∞=∞→n n s lim , 因此该级数是发散的. 例3 判别无穷级数 011111(1)122334(1)n n n n n ∞==++++++⋅⋅⋅+∑ 的收敛性.解 部分和111)1(1+-=+=n n n n u n ,由于)1(1431321211++⋅⋅⋅+⋅+⋅+⋅=n n s n111)111( )3121()211(+-=+-+⋅⋅⋅+-+-=n n n从而1)111(lim lim =+-=∞→∞→n s n n n ,所以该级数收敛, 其和是1.以上几个例题, 都是先将部分和n s 的表达式算出, 然后讨论lim n n s →∞是否存在, 从而判断级数的敛散性. 然而对绝大多数级数来说, n s 的表达式难以计算, 而且实际问题中往往只需知道一个级数是收敛还是发散, 并不奢望对每个级数都求出其和,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某些直接从一般项n u 的形式就可以判断∑∞=1n n u 敛散性的简明法则. 为此, 先对级数的基本性质展开一些讨论.二、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性质 1 如果级数∑∞=1n n u 收敛于和s , k 为任意常数, 则级数∑∞=1n n ku 也收敛,且其和为ks .证 设∑∞=1n n u 与∑∞=1n n ku 的部分和分别为s n 与σn , 则) (lim lim 21n n n n ku ku ku ⋅⋅⋅++=∞→∞→σks s k u u u k n n n n ==⋅⋅⋅++=∞→∞→lim ) (lim 21. 所以级数∑∞=1n n ku 收敛, 且和为ks .性质2 如果级数∑∞=1n n u 、∑∞=1n n v 分别收敛于和s 、σ, 则级数)(1n n n v u ±∑∞=也收敛, 且其和为s σ±.证 设∑∞=1n n u 、∑∞=1n n v 、)(1n n n v u ±∑∞=的部分和分别为s n 、σn 、τn , 则)]( )()[(lim lim 2211n n n n n v u v u v u ±+⋅⋅⋅+±+±=∞→∞→τ )] () [(lim 2121n n nv v v u u u +⋅⋅⋅++±+⋅⋅⋅++=∞→ σσ±=±=∞→s s n n n )(lim . 所以级数)(1n n n v u ±∑∞=收敛, 且和为s σ±.性质3 在级数中去掉、加上或改变有限项, 不会改变级数的收敛性. 比如, 级数11111122334(1)n n u n n ∞==+++++⋅⋅⋅+∑是收敛的, 级数110000 n n u ∞=+∑也是收敛的, 级数3n n u ∞=∑也是收敛的.性质 4 设级数∑∞=1n n u 收敛, 其和为s , 则保持级数原有顺序对其任意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仍收敛, 且其和不变.注意 如果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收敛, 则不能断定去括号后原来的级数也收敛. 例如, 级数(11)(11) -+-+收敛于0, 但级数1111-+-+却是发散的.推论 如果保持原有顺序添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发散, 则原来级数也发散. 性质5(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如果∑∞=1n n u 收敛, 则它的一般项n u 趋于零,即0lim 0=→n n u . 证 设级数∑∞=1n n u 的部分和为n s , 且s s n n =∞→lim , 则 0lim lim )(lim lim 110=-=-=-=-∞→∞→-∞→→s s s s s s u n n n n n n n n n . 注意 性质5只是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而不是充分条件, 即一般项趋于零的级数不一定收敛. 但可以用性质5的逆否命题来判断一个级数的发散.推论 若0lim 0n n u →≠,则级数∑∞=1n n u 发散. 由此结论, 我们马上可知下列级数:1(0)n a ∞=>, 11(1)n n ∞=-∑, 11(1)nn n ∞=+∑, 1(1)n n ∞=-∑是发散的.应当注意, 尽管有些级数的一般项趋向于零, 但仍是发散的. 例4 证明调和级数 11111123n nn∞==+++++∑是发散的.证 假若级数∑∞=11n n收敛且其和为s , n s 是它的部分和.显然有s s n n =∞→lim 及s s n n =∞→2lim . 于是0)(lim 2=-∞→n n n s s .但另一方面, 2121 212121 21112=+⋅⋅⋅++>+⋅⋅⋅++++=-n n n n n n s s n n ,故0)(lim 2≠-∞→n n ns s , 矛盾. 这矛盾说明级数∑∞=11n n 必定发散.§2 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目的要求】1、理解正项级数的定义、性质、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2、掌握三种判别法使用区别.3、了解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等概念;4、熟练掌握交错级数收敛的判别法;5、熟练掌握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判别法. 【重点难点】正项级数的特有性质及判别法. 区分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教学内容】一般的常数项级数, 它的各项可以是正数、负数或者零. 现在我们先讨论各项都是非负的级数——正项级数. 这种级数特别重要, 以后将看到许多级数的敛散性问题可归结为正项级数的收敛性问题.一、 正项级数及其审敛法定义 2.1 若级数∑∞=1n n u 的各项均非负, 即0n u ≥, 则称该级数为正项级数.设级数1231nn n uu u u u ∞==+++++∑ (1)是一个正项级数, 它的部分和为n s . 显然, 数列{}n s 是一个单调递增数列. 如果数列{}n s 有界, 根据单调有界的数列必有极限的准则, 级数(1)必收敛于s . 反之,如果正项级数(1)收敛于s , 即s s n n=∞→lim , 根据有极限的数列是有界数列的性质可知, 数列{}n s 有界. 因此, 我们得到如下重要的结论.定理2.1 正项级数∑∞=1n n u 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部分和数列{}n s 有界.由定理 2.1 可知, 如果正项级数∑∞=1n n u 发散, 则它的部分和数列n s →∞(n →∞), 即1n n u ∞==+∞∑由此, 可得关于正项级数的一个基本的审敛法. 定理 2.2 (比较审敛法) 设∑∞=1n n u 和∑∞=1n n v 都是正项级数, 且n n u v ≤(1,2,n =). 若级数∑∞=1n n v 收敛, 则级数∑∞=1n n u 收敛; 反之, 若级数∑∞=1n n u 发散, 则级数∑∞=1n n v 发散.证 设级数∑∞=1n n v 收敛于和σ, 则级数∑∞=1n n u 的部分和1212(1,2,)n nns u u u v v v n σ=+++≤+++≤= 即部分和数列{}n s 有界, 由定理2.1 知级数∑∞=1n n u 收敛.反之, 设级数∑∞=1n n u 发散, 则级数∑∞=1n n v 必发散. 因为若级数∑∞=1n n v 收敛, 由上已证明的结论, 将有级数∑∞=1n n u 也收敛, 与假设矛盾.推论 设∑∞=1n n u 和∑∞=1n n v 都是正项级数, 如果级数∑∞=1n n v 收敛, 且存在自然数N , 使当n N ≥时, 有n n u kv ≤ (0k >)成立, 则级数∑∞=1n n u 收敛; 如果级数∑∞=1n n v 发散, 且当n N ≥时, 有n n u kv ≥ (0k >)成立, 则级数∑∞=1n n u 发散.例1 讨论p -级数1111111234p p p p pn n n ∞==++++++∑的收敛性, 其中常数0p >.解 设1p ≤. 这时n n p 11≥, 而调和级数∑∞=11n n发散, 由比较审敛法知, 当1p ≤时级数pn n 11∑∞=发散. 设1p >, 且1n x n -≤≤时. 有1111111111d d []1(1)n n p p p p p n n x x n n x p n n ----=≤=---⎰⎰(2,3,n =).对于级数]1)1(1[112--∞=--∑p p n n n , 其部分和111111)1(11])1(11[ ]3121[]211[------+-=+-+⋅⋅⋅+-+-=p p p p p p n n n n s .因为1])1(11[lim lim 1=+-=-∞→∞→p n n n n s . 所以级数]1)1(1[112--∞=--∑p p n n n 收敛. 从而根据比较审敛法的推论可知, 级数p n n11∑∞=当1p >时收敛.综上所述, p -级数p n n11∑∞=当1p >时收敛, 当1p ≤时发散.例2 证明级数∑∞=+1)1(1n n n 是发散的. 证 因为11)1(1)1(12+=+>+n n n n ,而级数11 3121111⋅⋅⋅+++⋅⋅⋅++=+∑∞=n n n 是发散的,根据比较审敛法可知所给级数也是发散的.定理 2.3 (比较审敛法的极限形式) 设∑∞=1n n u 和∑∞=1n n v 都是正项级数, 0n v ≠,且l v u nnn =∞→lim, 则(1) 当0l ≤<+∞时, 级数∑∞=1n n v 与∑∞=1n n u 同时收敛或同时发散;(2) 当0l =时, 若级数∑∞=1n n v 收敛, 则级数∑∞=1n n u 收敛; 若∑∞=1n n u 发散, 则∑∞=1n nv 发散.(3) 当l =+∞时, 若级数∑∞=1n n v 发散, 则级数∑∞=1n n u 发散; 若∑∞=1n n u 收敛, 则∑∞=1n nv 收敛.例3 判别级数∑∞=11sin n n 的收敛性.解 因为111sin lim=∞→nn n , 而级数∑∞=11n n发散, 根据比较审敛法的极限形式, 级数∑∞=11sin n n 发散.例4 判别级数∑∞=+12)11ln(n n 的收敛性. 解 因为11)11ln(lim22=+∞→nn n , 而级数211n n ∑∞=收敛, 根据比较审敛法的极限形式, 级数∑∞=+12)11ln(n n 收敛. 定理 2.4 (比值审敛法, 达朗贝尔判别法) 设∑∞=1n n u 为正项级数, 对任意1n ≥, 有ρ=+∞→nn n u u 1lim, 则(1) 当01ρ≤<时, 级数∑∞=1n n u 收敛;(2) 当1ρ>时, 级数∑∞=1n n u 发散;(3) 当1ρ=时, 级数∑∞=1n n u 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例5 证明级数 )1( 3211 3211211111⋅⋅⋅+-⋅⋅⋅⋅⋅+⋅⋅⋅+⋅⋅+⋅++n 是收敛的. 解 因为101lim 321)1( 321lim lim 1<==⋅⋅⋅⋅⋅-⋅⋅⋅⋅⋅=∞→∞→+∞→nn n u u n n n n n , 根据比值审敛法可知所给级数收敛.例6 判别级数10! 10321102110132⋅⋅⋅++⋅⋅⋅+⋅⋅+⋅+nn 的收敛性.解 因为∞=+=⋅+=∞→+∞→+∞→101lim ! 1010)!1(lim lim11n n n u u n nn n n n n ,根据比值审敛法可知所给级数发散. 例7 判别级数∑∞∞→⋅-n n n 2)12(1的收敛性.解 1)22()12(2)12(lim lim1=+⋅+⋅-=∞→+∞→n n nn u u n n n n .这时1ρ=, 比值审敛法失效, 必须用其它方法来判别级数的收敛性.因为212)12(1n n n <⋅-, 而级数211nn ∑∞=收敛, 因此由比较审敛法可知所给级数收敛.定理 2.5 (根值审敛法, 柯西判别法) 设∑∞=1n n u 是正项级数, 且ρ=∞→n n n u l i m , 则(1) 当01ρ≤<时, 级数∑∞=1n n u 收敛;(2) 当1ρ>时, 级数∑∞=1n n u 发散;(3) 当1ρ=时, 级数∑∞=1n n u 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例8 证明级数1 3121132⋅⋅⋅++⋅⋅⋅+++nn 是收敛的, 并估计以级数的部分和n s 近似代替和s 所产生的误差.解 因为01lim 1lim lim ===∞→∞→∞→n n u n n n n n n n , 所以根据根值审敛法可知所给级数收敛.以这级数的部分和n s 近似代替和s 所产生的误差为)3(1)2(1)1(1||321⋅⋅⋅++++++=+++n n n n n n n r )1(1)1(1)1(1321⋅⋅⋅++++++<+++n n n n n n + n n n )1(1+=.例9 判定级数∑∞=-+12)1(2n n n的收敛性.解 因为21)1(221lim lim =-+=∞→∞→n n n n n n u ,所以, 根据根值审敛法知所给级数收敛.定理 2.6 (极限审敛法) 设∑∞=1n n u 为正项级数,(1) 当lim 0(lim )n n n n nu l nu →∞→∞=>=+∞包括时, 则级数∑∞=1n n u 发散; (2) 当1ρ>, 而)0( lim +∞<≤=∞→l l u n n pn时, 则级数∑∞=1n n u 收敛. 例10 判定级数∑∞=+12)11ln(n n 的收敛性. 解 因为)(1~)11ln(22∞→+n n n , 故11lim )11ln(lim lim 22222=⋅=+=∞→∞→∞→n n n n u n n n n n ,根据极限审敛法, 知所给级数收敛.例11 判定级数)cos 1(11n n n π-+∑∞=的收敛性.解 因为222232321)(211lim )cos 1(1limlimπππ=⋅+=-+=∞→∞→∞→n n n n n n n u n n n nn ,根据极限审敛法, 知所给级数收敛.定理 2.7 (积分审敛法) 设∑∞=1n n u 为正项级数, ()f x 是[1,)+∞上的单调递减连续函数, 且对任意自然数1n ≥有,()n f n u =则级数∑∞=1n n u 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广义积分1()d f x x +∞⎰收敛.例12 判定级数21ln n n n ∞=∑的收敛性. 解 设1(),[2,)ln f x x x x=∈+∞,在此定义区间中, ()f x 单调递减连续, 且1(),(2,3,)ln n f n u n n n===, 由于221d ln |ln |ln ln 2ln x x x x+∞+∞==+∞-=+∞⎰,即广义积分21d ln x x x +∞⎰发散, 所以原级数21ln n n n∞=∑发散.二、交错级数及其审敛法定义 2.2 常数项级数的各项依次正负相间, 就称该级数为交错级数. 它的一般形式如下:∑∞=--11)1(n n n u , 其中0>n u .例如,1)1(11∑∞=--n n n 是交错级数, 但 cos 1)1(11∑∞=---n n n n π不是交错级数.下面给出关于交错级数的一个审敛法.定理 2.8 (莱布尼茨定理) 如果交错级数∑∞=--11)1(n n n u 满足条件:(1) 1n n u u +≥, (,1,2,n =);(2) 0lim =∞→n n u , 则级数收敛, 且其和1s u ≤, 其余项满足1||n n r u +≤.例13 证明级数 1)1(11∑∞=--n n n 收敛, 并估计其和及余项.证 这是一个交错级数. 而且该级数满足(1)1111+=+>=n n un n u (,1,2,n =), (2)01limlim ==∞→∞→nu n n n ,由莱布尼茨定理, 该级数是收敛的, 且其和s <u 1=1, 余项11||1+=≤+n u r n n .三、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现在我们讨论一般的级数121nn n uu u u ∞==++++∑,它的各项为任意实数.定义 2.3 若级数1n n u ∞=∑各项的绝对值所构成的级数∑∞=1||n n u 收敛, 则称级数∑∞=1n n u 绝对收敛; 若级数∑∞=1n n u 收敛, 而级数∑∞=1||n n u 发散, 则称级∑∞=1n n u 条件收敛.例14 级数∑∞=--1211)1(n n n 是绝对收敛的,而级数∑∞=--111)1(n n n 是条件收敛的. 定理 2.9 如果级数∑∞=1n n u 绝对收敛, 则级数∑∞=1n n u 必定收敛.注意 如果级数∑∞=1||n n u 发散, 我们不能断定级数∑∞=1n n u 也发散. 但是, 如果我们用比值法或根值法判定级数∑∞=1||n n u 发散, 则我们可以断定级数∑∞=1n n u 必定发散. 这是因为, 此时|u n |不趋向于零, 从而u n 也不趋向于零, 因此级数∑∞=1n n u 也是发散的.例15 判别级数∑∞=12sin n n na的收敛性. 解 因为|221|sin n n na ≤, 而级数211n n ∑∞=是收敛的, 所以级数∑∞=12|sin |n n na 收敛, 从而级数∑∞=12sin n n na绝对收敛. 例16 判别级数∑∞=+-12)11(21)1(n n nnn 的收敛性. 解 由2)11(21||n n n n u +=,有11lim(1)122n n n e n →∞=+=>, 可知0lim ≠∞→n n u , 因此级数∑∞=+-12)11(21)1(n n nnn 发散.§3 幂级数【目的要求】1、了解幂级数的基本概念;收敛域的定义;2、理解 Abel 定理、会求(缺项与不缺项)幂级数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收敛域.【重点难点】缺项与不缺项幂级数收敛半径的求法. 【教学内容】一、函数项级数的概念前面讨论的是数项级数, 它的每一项都是常数, 当级数的通项是在某一区间I 上的函数时, 就称为函数项级数, 即121()()()()nn n u x u x u x u x ∞==++++∑其中()n u x , 1,2,n =是定义在区间I 上的函数.定义 3.1 对于区间I 内的一定点0x , 若常数项级数∑∞=10)(n n x u 收敛, 则称点0x 是函数项级数∑∞=1)(n n x u 的收敛点; 若常数项级数∑∞=10)(n n x u 发散, 则称点0x 是级数∑∞=1)(n n x u 的发散点. 函数项级数∑∞=1)(n n x u 的所有收敛点的全体称为它的收敛域,所有发散点的全体称为它的发散域.定义 3.2 在函数项级数∑∞=1)(n n x u 的收敛域上, 其和是关于x 的函数()s x ,把()s x 称为函数项级数∑∞=1)(n n x u 的和函数, 并写成1()()n n s x u x ∞==∑.定义 3.3 把函数项级数∑∞=1)(n n x u 的前n 项的部分和记作()n s x , 即12()()()()n n s x u x u x u x =+++.在收敛域上有)()(lim x s x s n n =∞→. 函数项级数∑∞=1)(n n x u 的和函数()s x 与部分和()n s x 的差()()()n n r x s x s x =-叫做函数项级数∑∞=1)(n n x u 的余项. 在函数项级数∑∞=1)(n n x u 的收敛域上有0)(lim =∞→x r n n . 例如, 幂级数1211n n n xx x x ∞-==+++++∑可以看成是公比为x 的几何级数.当||1x <时, 该级数是收敛的; 当||1x ≥时, 该级数是发散的. 因此, 该级数的收敛域为(1,1)-, 在收敛域内有和函数11132⋅⋅⋅++⋅⋅⋅++++=-n x x x x x.二、幂级数及其收敛域我们不讨论一般的函数项级数, 而是就()n u x 为0()n n a x x -的情形, 即下面要定义的幂级数来展开讨论. 幂级数在函数逼近理论及数值计算中有广泛的应用. 定义 3.4 形如01001()()()n nn n n a x xa a x x a x x∞=-=+-++-+∑ (1)的级数称为0()x x -的幂级数, 其中0x R ∈为常数, 012,,,,,n a a a a 均为实常数,称为幂级数的系数.注意 当00x =时, 幂级数的一般形式(1)就称为011()nn nn n a x x a a x a x ∞=-=++++∑, (2)式(2)称为x 的幂级数. 因为只要令0t x x =-, 就可把式(1)化为式(2), 所以不失一般性, 我们讨论幂级数(2)的收敛性问题.定理 3.1 (阿贝尔定理) 若幂级数∑∞=0n n n x a 在0(0)x x =≠处收敛, 则对满足不等式0||||x x <的任何x , 该幂级数绝对收敛. 反之, 若幂级数∑∞=0n n n x a 在0x x =处发散, 则对满足不等式0||||x x >的任何x , 该幂级数发散.定理 3.1 告诉我们, 如果幂级数在0x x =处收敛, 则它在开区间00(||,||)x x -内都收敛, 且绝对收敛; 如果幂级数在0x x =处发散, 则它在区间0(,||)x -∞-和0(||,)x +∞上都发散. 这表明, 幂级数在收敛域中除了零点外, 还有非零的收敛点时,发散点不可能处在零点和非零收敛点之间. 也就是说, 幂级数的收敛域一定是个包含0x =的连续区间, 且除了端点之外, 这个区间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从而, 我们得到如下重要的推论: 推论 如果幂级数∑∞=0n n n x a 不是仅在点0x =一点收敛, 也不是在(,)-∞+∞上都收敛, 则必存在一个完全确定的正数R , 使得 (1) 当||x R <时, 幂级数绝对收敛; (2) 当||x R >时, 幂级数发散;(3) 当||x R =时, 幂级数可能收敛, 也可能发散. 正数R 通常叫做幂级数∑∞=0n n n x a 的收敛半径. 开区间(,)R R -叫做幂级数∑∞=0n n n x a 的收敛区间. 再由幂级数在x R =±处的敛散性就可以决定它的收敛域.幂级数∑∞=0n n n x a 的收敛域为(,)R R -, [,)R R -, (,]R R -, [,]R R -四种形式之一.注意 若幂级数∑∞=0n n n x a 仅在0x =处收敛, 此时收敛域中只有一点0x =, 规定此时幂级数的收敛半径0R =, 若幂级数∑∞=0n n n x a 对一切x 都收敛, 则规定收敛半径R =+∞, 收敛域为(,)-∞+∞.关于幂级数收敛半径的求法, 有如下定理:定理 3.2 如果幂级数0(0)nn n n a x a ∞=≠∑相邻两项的系数满足ρ=+∞→||lim 1nn n a a , 则该幂级数的收敛半径⎪⎪⎩⎪⎪⎨⎧+∞=≠=∞+=ρρρρ 00 10 R .证 考察幂级数的各项绝对值所构成的级数0||nn n a x ∞=∑, 因为 || ||||lim ||lim 111x x a a x a x a n n n nn n n n ρ=⋅=+∞→++∞→. 所以由正项级数比值审敛法, 可知(1) 若0ρ<<+∞, 则当||1x ρ<时, 幂级数∑∞=0n n n x a 绝对收敛; 当||1x ρ>时,幂级数∑∞=0n nn x a 发散, 所以幂级数∑∞=0n n n x a 的收敛半径ρ1=R .(2) 若0ρ=, 则对任何0x ≠, 有||01x ρ=<,幂级数∑∞=0n n n x a 在(,)-∞+∞绝对收敛, 所以幂级数∑∞=0n n n x a 的收敛半径R =+∞.(3) 若ρ=+∞, 则对除0x =外的其它一切x , ||1x ρ=+∞>,幂级数∑∞=0n nn x a 都发散,所以幂级数∑∞=0n n n x a 的收敛半径0R =.例1 求幂级数)1( 32)1(13211⋅⋅⋅+-+⋅⋅⋅-+-=--∞=-∑n x x x x n x n n n nn 的收敛半径与收敛域.解 因为1111lim ||lim 1=+==∞→+∞→nn a a n n n n ρ, 所以收敛半径为11==ρR .当1x =时, 幂级数成为∑∞=--111)1(n n n , 是收敛的;当1x =-时, 幂级数成为∑∞=-1)1(n n , 是发散的.因此, 该幂级数的收敛域为(1,1]-. 例2 求幂级数23011111!2!3!!n nn x x x x x n n ∞==++++++∑的收敛域.解 因为11!(1)!lim || lim lim 01(1)!!n n n n n a n n a n n ρ+→∞→∞→∞+====+,所以收敛半径为R =+∞, 从而收敛域为(,)-∞+∞. 例3 求幂级数0!nn n x ∞=∑的收敛半径.解 因为1(1)!lim || lim !n n n n a n a n ρ+→∞→∞+===+∞, 所以收敛半径为0R =, 即级数仅在0x =处收敛.例4 求幂级数220(2)!(!)nn n x n ∞=∑的收敛半径. 解 由于该级数缺少奇次幂的项, 定理3.2 不适用. 我们可直接根据比值审敛法来求收敛半径:幂级数的一般项记为22(2)!()(!)n n n u x x n =. 且21()lim 4||()n n n u x x u x +→∞=, 于是当24||1x <即21||<x 时, 原级数收敛; 当24||1x >即21||>x 时, 原级数发散, 所以收敛半径为21=R .例5 求幂级数∑∞=-12)1(n n nnx 的收敛域.解 令1t x =-, 原级数变为∑∞=12n n nnt . 因为 21)1(22 ||lim 11=+⋅⋅==++∞→n n a a n n n n nρ, 所以收敛半径2R =, 收敛区间(2,2)t ∈-.当2t =时, 原级数化为∑∞=11n n , 该级数发散; 当2t =-时, 原级数化为∑∞=-1)1(n n,该级数收敛. 因此级数∑∞=12n n nnt 的收敛域为[2,2)t ∈-. 所以原级数的收敛域为[1,3)x ∈-.三、幂级数的性质及运算设幂级数∑∞=0n nn xa 及∑∞=0n nn x b 分别在区间11(,)R R -及22(,)R R -内收敛, 且12'min(,)R R R =, 则有如下计算法则:(1) 加减法:0(),(',')nnn nnnn n n n a x b x ab x x R R ∞∞∞===±=±∈-∑∑∑;(2) 乘法: 01100()()(),(',')nnn n n n n n n n n a x b x a b a b a b x x R R ∞∞∞-===⋅=+++∈-∑∑∑.设幂级数∑∞=0n n n x a 在收敛域(,)R R -内的和函数为()s x , 则有如下性质:性质1 幂级数∑∞=0n n n x a 的和函数()s x 在其收敛域(,)R R -内连续.性质2 幂级数∑∞=0n n n x a 的和函数()s x 在其收敛域(,)R R -内可积, 并且有逐项积分公式∑∑⎰⎰∑⎰∞=+∞=∞=+===0100001)()(n n n n xnn xn nn x x n a dx x a dx x a dx x s (,)x R R ∈-, 逐项积分后所得到的幂级数和原幂级数有相同的收敛半径.性质3 幂级数∑∞=0n n n x a 的和函数()s x 在其收敛域(,)R R -内可导, 并且有逐项求导公式∑∑∑∞=-∞=∞=='='='110)()()(n n n n nn n nn x na x a x a x s (,)x R R ∈-,逐项求导后所得到的幂级数和原幂级数有相同的收敛半径.注意 经过逐项可导或逐项积分后, 所得的幂级数的收敛半径虽然不变, 但端点的敛散性却会有所变化, 故需另作判断.利用我们已知的一些幂级数的和函数以及幂级数可以逐项求导和逐项积分的运算规则可以求出一些幂级数的和函数. 例6 求幂级数∑∞=+011n nx n 的和函数.解 求得幂级数∑∞=+011n nx n 的收敛域为[1,1)-. 设幂级数∑∞=+011n n x n 的和函数为()s x , 即∑∞=+=011)(n n x n x s , [1,1)x ∈-. 显然,(0)1s =.在∑∞=++=0111)(n n x n x xs 的两边求导得x x x n x xs n n n n -=='+='∑∑∞=∞=+11)11(])([001. 对上式从0到x 积分, 得)1l n (11)(0x dx x x xs x --=-=⎰. 于是, 当0x ≠时, 有)1ln(1)(x xx s --=. 从而⎪⎩⎪⎨⎧=<<--=0 11||0 )1ln(1)(x x x x x s .有幂级数的和函数的连续性可知, 这里和函数()s x 在0x =是连续的, 我们不难验证:00011lim ()lim ln(1)lim 1(0)1x x x s x x s x x →→→-⎡⎤⎛⎫=--=-== ⎪⎢⎥-⎣⎦⎝⎭注意: 幂级数0nn x ∞=∑在1x =-发散, 而∑∞=+011n n x n 在1x =-收敛.例7 求级数∑∞=+-01)1(n nn 的和.解 考虑幂级数∑∞=+011n nx n , 该级数在[1,1)-上收敛, 设其和函数为()s x , 则∑∞=+-=-01)1()1(n nn s .在例6中已得到1()ln(1)s x x x =-- , 于是(1)ln 2s -=, 即0(1)ln 21n n n ∞=-=+∑.§4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目的要求】1、了解函数的泰勒级数;2、熟练掌握用间接法展开函数为幂级数. 【重点难点】间接法展开函数为幂级数. 【教学内容】一、泰勒级数前面我们讨论了幂级数所确定的和函数的性质. 下面讨论相反的问题, 即给定函数()f x , 能否找到一个幂级数, 该幂级数在某区间内收敛, 且其和函数恰好就是给定的函数()f x . 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幂级数, 我们就说, 函数()f x 在该区间内能展开成幂级数, 而该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就表达了函数f(x).定义 4.1 若函数()f x 在点0x 的某邻域内具有1n +阶导数, 则在该邻域内的任意一点x , 有200000()()()()()() 2!f x f x f x f x x x x x '''=+-+-+)()(!)(00)(x R x x n x f n n n +-+, (1)其中10)1()()!1()()(++-+=n n n x x n f x R ξ(ξ介于x 与0x 之间). 式(1)称为()f x 在0x x =处的n 阶泰勒公式, ()n R x 称为泰勒公式的余项, 而()20000000()()()()()()()()2!!n n n f x f x P x f x f x x x x x x x n '''=+-+-++- (2)称为()f x 在0x x =处的n 阶泰勒多项式. 当n →∞时, ()f x 在0x x =处的n 阶泰勒多项式(2)就化为幂级数()200000000()()()()()()()!2!n n n f x f x x x f x f x x x x x n ∞='''-=+-+-+∑()00()()!n n f x x x n +-+(3)幂级数(3)称为函数()f x 在0x x =处的泰勒级数. 显然, 当0x x =时, ()f x 的泰勒级数收敛于0()f x .()f x 在00x =处的泰勒级数()()200()(0)(0)(0)(0) !2!!n n n nn f x f f x f f x x x n n ∞='''=+++++∑称为()f x 的麦克劳林级数.当()f x 在点0x 的某一领域具有任意阶导数时, ()f x 在点0x 处总可以写出对应的泰勒级数, 但该级数是否收敛? 若收敛,是否一定以()f x 为和函数? 为此, 我们不加证明的给出如下定理.定理 4.1 设函数()f x 在点0x 的某一邻域0()U x 内具有任意阶导数, 则()f x 在该邻域0()U x 内能展开成泰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 x 的泰勒公式(1)中的余项()n R x 满足:))(( 0)(lim 0x U x x R n n ∈=∞→.注意 函数的麦克劳林级数是x 的幂级数, 如果()f x 能展开成x 的幂级数, 那么这种展开式是唯一的, 它一定等于()f x 的麦克劳林级数. 但是, 反过来如果()f x 的麦克劳林级数在点00x =的某邻域内收敛, 它却不一定收敛于()f x . 因此, 如果()f x 在点00x =处具有各阶导数, 则()f x 的麦克劳林级数虽然能写出来, 但这个级数是否在某个区间内收敛, 以及是否收敛于()f x 却需要进一步考察.二、函数展开成幂级数把一个给定函数()f x 展开成x 的幂级数一般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 1. 直接展开法按下列步骤把给定函数()f x 展开成x 的幂级数的方法叫直接展开法: (1) 计算()f x 的各阶导数及其在0x =处的导数值: ()()()(0)n n f x f 和; (2) 写出麦克劳林级数()00()!n nn f x x n ∞=∑, 并求出收敛半径R . (3) 考察在收敛区间()f x 内, 余项的极限lim ()0n n R x →∞=是否成立. 如果成立, 则()f x 在(,)R R -内有展开式()2(0)(0)()(0)(0)2!!n n f f f x f f x x x n '''=+++++(,)x R R ∈-.例1 将函数()x f x e =展开成x 的幂级数. 解 因为()()n x f x e =, 因此()(0)1,1,2,n f n == . 于是得级数20111!2!!n nn x x x x n n ∞==++++∑,它的收敛半径R =+∞.对于任何有限的数x , ξ (ξ介于0与x 之间), 有11|||||()| (1)!(1)!n n x n e x R x x e n n ξ++=<⋅++, 由于||x e 有限, 且1||(1)!n x n ++时收敛级数10||(1)!n n x n +∞=+∑的一般项, 0)!1(||lim1=++∞→n x n n , 所以0|)(|lim =∞→x R n n , 从而有展开式2111 ()2!!x ne x x x x n =+++++-∞<<+∞.例2 将函数()sin f x x =展开成x 的幂级数.解 因为)2sin()()(π⋅+=n x x f n , 1,2,n =, 于是得级数⋅⋅⋅+--+⋅⋅⋅-+--- )!12()1( !5!312153n x x x x n n , 它的收敛半径为R =+∞.对于任何有限的数x , ξ (ξ介于0与x 之间), 有11(1)s i n []||2|()| 0,(0)(1)!(1)!n n n n x R x x n n n πξ++++=≤→→++.因此得展开式35211s i n(1)()3!5!(21)!n n x x x x x x n --=-+-+-+-∞<<+∞-. 我们还可以证明2(1)(1) (1)(1)1 (11)2!!n n x x x x x n ααααααα--⋅⋅⋅-++=+++++-<<.2. 间接展开法:例3 将函数()cos f x x =展开成x 的幂级数. 解 已知35211s i n(1)()3!5!(21)!n n x x x x x x n --=-+-+-+-∞<<+∞-.对上式两边求导得242c o s1 (1) ()2!4!(2)!n nx x x x x n =-+-+-+-∞<<+∞.例4 将函数211)(x x f +=展开成x 的幂级数.解 因为211 (11)1n x x x x x =+++++-<<-, 把x 换成2x -, 得242211 (1) (11)1n n x x x x x=-+-+-+-<<+.注: 收敛半径的确定: 由211x -<-<得11x -<<. 例5 将函数()ln(1)f x x =+展开成x 的幂级数.解 因为xx f +='11)(,而x +11是收敛的等比级数∑∞=-0)1(n n n x (11)x -<<的和函数:2311 (1) 1n n x x x x x=-+-++-++.所以将上式从0到x 逐项积分, 得 2341l n (1) (1)(11)2341n nx x x x x x x n ++=-+-+⋅⋅⋅+-+⋅⋅⋅-<<+. 上述展开式对1x =也成立, 这是因为上式右端的幂级数当1x =时收敛, 而ln(1)x +在1x =处有定义且连续.所以, )11( 1)1( 432)1ln(1432≤<-⋅⋅⋅++-+⋅⋅⋅+-+-=++x n x x x x x x n n 例6 将函数341)(2++=x x x f 展开成(1)x -的幂级数.解 因为)411(81)211(41)3(21)1(21)3)(1(1341)(2-+--+=+-+=++=++=x x x x x x x x x f∑∑∞=∞=-----=004)1()1(812)1()1(41n n nn n n n n x x)31( )1)(2121()1(0322<<----=∑∞=++x x n n n n n . 常用展开式:)11( 1112<<-⋅⋅⋅++⋅⋅⋅+++=-x x x x xn ,2111 ()2!!x n e x x x x n =+++++-∞<<+∞,)( )!12()1( !5!3sin 12153+∞<<-∞⋅⋅⋅+--+⋅⋅⋅-+-=--x n x x x x x n n , )( )!2()1( !4!21cos 242+∞<<-∞⋅⋅⋅+-+⋅⋅⋅-+-=x n x x x x n n , )11( 1)1( 432)1ln(1432≤<-⋅⋅⋅++-+⋅⋅⋅+-+-=++x n x x x x x x n n , 2(1)(1)12!x x x αααα-+=+++(1) (1)(11)!nn x x n ααα--+++-<<.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的应用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可用于某些函数的近似计算, 即在展开式的收敛域内, 利用这个级数按精确度要求计算出函数值的近似值. 例7 计算5240的近似值, 要求误差不超过0.0001.解 15413(1)3==-,所以在二项展开式中取15α=, 431-=x , 即得) 31!3594131!254131511(32401238245⋅⋅⋅-⋅⋅⋅⋅-⋅⋅⋅-⋅-=.这个级数收敛很快. 取前两项的和作为5240的近似值, 其误差(也叫做截断误差)为)31!451494131!3594131!2541(3||164123822⋅⋅⋅+⋅⋅⋅⋅⋅+⋅⋅⋅⋅+⋅⋅⋅=r] )811(8111[31!25413282⋅⋅⋅+++⋅⋅⋅⋅<200001402725181111312568<⋅⋅=-⋅⋅=. 于是取近似式为)31511(324045⋅-≈,为了使“四舍五入”引起的误差(叫做舍入误差)与截断误差之和不超过10-4, 计算时应取五位小数, 然后四舍五入. 因此最后得9926.22405≈. 例8 利用3!31sin x x x -≈ 求sin 9的近似值, 并估计误差.解 首先把角度化成弧度,91809⨯=π (弧度)20π=(弧度),从而()320!312020sin πππ-≈ . 其次, 估计这个近似值的精确度. 在sin x 的幂级数展开式中令20π=x , 得20!7120!5120!312020sin 753⋅⋅⋅+⎪⎭⎫ ⎝⎛-⎪⎭⎫ ⎝⎛+⎪⎭⎫ ⎝⎛-=πππππ.等式右端是一个收敛的交错级数, 且各项的绝对值单调减少. 取它的前两项之和作为20sin π的近似值, 误差为3000001)2.0(120120!51||552<⋅<⎪⎭⎫ ⎝⎛≤πr . 因此取 157080.020≈π, 003876.0203≈⎪⎭⎫ ⎝⎛π于是得 s i n 90.156≈. 这时误差不超过510-.例9 计算积分10sin d xx x ⎰的近似值, 要求误差不超过0.0001. 解 由于1sin lim 0=→x x x , 因此所给积分不是广义积分. 如果定义被积函数在0x =处的值为1, 则它在积分区间[0,1]上连续. 展开被积函数, 有)( !7!5!31s i n 642+∞<<-∞⋅⋅⋅+-+-=x x x x x x .在区间[0,1]上逐项积分, 得!771!551!3311si n 10⋅⋅⋅+⋅-⋅+⋅-=⎰dx x x .因为第四项300001!771<⋅,所以取前三项的和作为积分的近似值: 9461.0!551!3311si n 10=⋅+⋅-≈⎰dx x x .。
交错级数审敛法综述
常数 项 无 穷 级数 的审 敛 问题 是伴 随着 无穷 项
数 的和 的问题 产 生 而 产 生 的 一 个 问 题 。最 初 的 问 题 可 以追溯 到 公 元 前 5世 纪 , 到 了公 元 l 而 7~1 8 世 纪 产 生 了 真 正 的 无 穷 级 数 理 论 , 国 数 学 家 英
第 2期
张 永 明 : 错 级 数 审 敛 法 综 述 交
7 1
提 出 了很 多 相应 的 审敛 法 , 于篇 幅 , 限 只对 其 中 比
较 典型 的结果 进行 分类 综述 。 2 1 拉 阿伯 判 别法 ( a ets) 交错 级 数 审敛 . Ra b et 在
中 的 推 广
G eo ( 6 8 6 5 给 出 了 “ 敛 ” “ 散 ” rgr J 13 —17 ) y 收 和 发 两
~~一 一~ 一一一 一一 一一
穷 级 数 理 论 , 国 数 学 家 G eo ( 6 8 17 ) 出 了 英 rg r J 1 3 — 6 5 给 y “ 敛” “ 散” 收 和 发 两个 术 语 , 由此 引发 了关 于 常 数 项 无 穷 级 数 审 敛 法 的 广 泛 而深 入 地 研 究 , 到 了 一 系 列 常 数 项 无 穷 得
交错 级 数 审 敛 法 综 述
张永 明
( 京 印 刷 学 院 ,北 京 北 12 0 ) 0 6 0
摘 要 :常数 项 无 穷 级 数 的 审 敛 问 题 是 伴 随 着 无 穷项 数 的
和 的 问 题 产 生 而 产 生 的 一个 问 题。最 初 的 问 题 可 以追 溯 到 公 元 前 5世 纪 , 到 了公 元 1 而 7至 1 8世 纪 产 生 了 真 正 的 无
常数项级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学习教案
去掉前 k 项, 证
新级数
un
n1
n
和为
n ukl Skn Sk
l 1
同敛散,
的部分
有限项不影响 级数的敛散性
故新旧级
数敛散性相同.
收敛时, 其和
σ S Sk .
第16页/共31页
第十七页,共31页。
性质
收敛级数(jíshù)加括弧后
所成的级数仍收敛于
(xìngz
hì)4 原级数(jíshù)的和.
(1)
un与 cun 敛散性相同(xiānɡtónɡ)
n1
n1
(2) 收敛级数(jíshù)可以逐项相加,
(c 0);
(3) 级数 (4) 收敛级数加括弧后
有限项,
仍收敛于原级数的和.
不影响其敛散性.
(5) 级数收敛的
: 一般项的极限为零
第30页/共31页
第三十一页,共31页。
0,
不存在 ,
因此级数发散.
a
qn
n0
等比 级数
结论:
等比级数
时收敛,
q 1
时发散 .
q 1
第8页/共31页
第九页,共31页。
例2
判别(pànbié)级数
的敛散性.
解
部分(bùf en)和
ln
n
1
n1 n
Sn
ln 2 1
ln 3 2
ln 4 3
ln n 1 n
拆项相消
(ln 2 ln1) (ln 3 ln 2) ln(n 1) ln n
…
1 9
1
1246
1 16
1 16
1, 2
23 8 项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与性质
性质1
如果级数
un
n1
收敛于和S,则它的各项同乘以一
个常数k所得的级数 kun 也收敛,且其和为kS。
n1
性质2 如果级数 un、 vn 收敛于和S1, S2 ,则级数 n1 n1
un vn 也收敛,且其和为S1 ± S2 。
n1
性质3 若级数 un收敛,则对该级数的项任意加(或去)
4
3 5
0
所以,由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知,该级数发散。
高等数学
性质4 在一个级数中任意去掉、增加或改变有限项后,级 数的收敛性不会改变,但对于无穷级数收敛级数,其和将受 到影响。
性质5
如果
lim
n
un
0
(包括极限不存在),则级数
un
n1
必发散。
例4 判定级数
3n 的敛散性。
n1 5n 4
解 级数的一般项
un
3n 5n
4
因为
lim
n
un
lim
n
3n 5n
3 103
,
可以得到如下的表达式
33 3
3
0.33 3 10 102 103 10n
显然,如果n →∞,那么我们就得到
0.3
1 3
3 10
13 3 3
3
3 10 102 103 10n
二、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定义1 如果给定一个数列u1, u2, u3, …, un, …,则由这数列 构成的表达式
定义2 如果级数 un 的部分和数列{Sn} 的极限存在,即 n 1
lim
n
Sn
S
则称级数un 收敛,S为级数的和,记为 n 1
常数项无穷级数
前 n 项和
n
∑ Sn = uk = u1 + u2 + u3 + L + un
k =1
称为级数的部分和。若
lim
n→∞
Sn
=
S
存在,
则称无穷级数收敛 ,
∞
并称 S 为级数的和, 记作 S = ∑un
n=1
若
lim
n→∞
Sn
不存在
,
则称无穷级数发散 。
当级数收敛时, 称差值
rn = S − Sn = un+1 + un+2 + L
1 =2 n +1 n −1
∑ ∑ ∴
∞ n=2
an
=
∞
2
n=1
1 n
发散 ,
从而原级数发散。
性质4 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
设收敛级数 S = ∑un ,
n=1
则必有
lim
n→∞
un
= 0.
证: un = Sn − Sn−1
∴
lim
n→∞
un
=
lim
n→∞
Sn
−
lim
n→∞
Sn−1
=S−S =0
可见: 若级数的一般项不趋于0 , 则级数必发散 。
依次作圆内接正 3× 2n ( n = 0, 1, 2,L) 边形, 设 a0 表示
内接正三角形面积, ak 表示边数增加时增加的面积, 则圆内接正
3× 2n 边形面积为
a0 + a1 + a2 + L + an
n→∞时, 这个和逼近于圆的面积 A 。 即
A = a0 + a1 + a2 + L + an + L
常数项级数判别方法
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定义 形如:级数其中即: 正、负项相间的级数称为交错级数。
列如莱布尼茨判别法 莱布尼茨定理:如果交错级数满足条件则级数收敛,其其和其余项的绝对值注意:只有当级数是交错级数时,才能用此判别法,否则将导致错误 注意:莱布尼兹判别法只是充分条件,非必要条件.使用本判别法时,关键是第一个条件的验证是否收敛时, 要考察与 大小111()n n n u ∞-=-∑n u >0111,2,3,);n n u u n +≥=L ()(lim 0,n x u →∞=(2)1,s u ≤nr 1.n n r u +≤0n u ≥()n u 1n u +n n u u +≥>10.()111111111(1)=1(1)234n n n n n∞--=--+-++-+∑L L().1112(1)1234(1)n n n n n ∞--=-=-+-++-+∑L L().这是一个交错级数又因为n n u u n n +=>=+1111,且显然收敛速度较慢.收敛。
使用本判别法时,关键是第一个条件的验证是否收敛时, 要考察与大小比较 与大小的方法有: 比值法差值法11111111(1)=1(1)234n n n n n∞--=--+-++-+∑1n u n =1lim lim 0n n n u n →∞→∞==n r n ≤+1||.10n u ≥()n u 1n u +n n u u +≥>10.()n u 1n u +11n nu u +<10n n u u +->11n n u u +≥()lim 0n x u →∞=(2)则交错级数111() n n n u ∞-=-∑。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当公比 | r | 1 时, 等比级数发散.
第9页/共32页
例4
讨论级数
1
的敛散性.
n1 (2n 1)(2n 1)
解
(2n
1 1)(2n
1)
1 2
1 2n 1
1 2n
1
Sn
1 2
1
1 3
1 2
3
1 5
1 2
1 5
1 7
1 2
1 2n 1
1 2n 1
1 2
1
1 2n 1
第10页/共32页
三.无穷级数的基本性质
1. 性质 1
若 c 0 为常数, 则un 与 cun
n1
n1
有相同的敛散性, 且 cun c un
n1
n1
第17页/共32页
证
un 的部分和为
n1
cun 的部分和为
n1
n
Sn
u
,
k
k 1
n
n
Sn cuk c uk cSn ,
k 1
k 1
故
lim
n
Sn
一.无穷级数的概念
1.无穷级数的定义
设有数列 {un}: u1 , u2 , …, un , … 则称表达式
un u1 u2 un
n1 为一个无穷级数, 简称为级数.
称 un 为级数的一般项或通项.
第2页/共32页
若级数 un 的每一项 un 均为常数,
n1
则称该级数为常数项级数.
第31页/共3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2页/共32页
证明调和级数是发散的:
例6
1 1 1 1 1 .
3.5常数项级数的判别法(1)
1
例8. 判别下列级数的敛散性 . 1 n (1) n ; (2) 2 sin n n 3 n1 8 6 n1
解: (1)所给级数的一般项为
1 1 1 un n n n 8 6 8 1 ( 3 )n 4
1 1 n 8 1 ( 3 )n 1 un 4 1, lim 令 vn n , 则因 lim 1 n v n 8 n 8n 1 而 n 收敛,所以原级数收敛。 n 1 8
1 1 n 1 1 n p 1 1 p 1 p 1 k (k 1) (n 1) k 1
n
故强级数收敛 , 由比较判别法知 p 级数收敛 .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等比级数、调和级数与 p 级数是三个常用的参照级数.
若存在 N Z , 对一切 n N ,
设对一切 都有 分别表示弱级数和强级数的部分和, 则有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 若强级数 因此对一切
收敛, 则有 有界 也收敛 .
有 . 由定理 1 可知, 弱级数 (2) 若弱级数 因此 发散, 则有
这说明强级数
也发散 .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1 1 1 例1. 讨论 p 级数 1 p p p (常数 p > 0) 2 3 n 的敛散性.
sin 1 ~ n
1 n
1 根据比较判别法的极限形式知 sin 发散 . n 1 n
例7. 判别级数 ln 1 2 的敛散性. ln(1 12 ) ~ n12 n n n 1 1 2 1 2 解: lim n ln 1 2 lim n 2 1 n n n n 1 根据比较判别法的极限形式知 ln 1 2 收敛 . n1 n
第十二章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例 2 讨论等比级数(几何级数)
aqn a aq aq2 aqn
n0
的收敛性.
(a 0)
解 如果q 1时
sn a aq aq2 aqn1
a aqn 1q
a aqn , 1q 1q
当q 1时,
lim qn 0
n
lim
n
sn
a 1
q
当q 1时,
lim qn
即 sn s 误差为 Rn
即
级数收敛
lim
n
Rn
0
例 1 判别无穷级数
1 1
1
的收敛性.
13 35
(2n 1) (2n 1)
解
un
(2n
1 1)(2n
1)
1( 1 2 2n
1
1 2n
), 1
sn
1 1 13 35
1
(2n 1) (2n 1)
1 (1 1) 1 (1 1) 1 ( 1 1 )
2 3 23 5
2 2n 1 2n 1
1 (1 1 ), 2 2n 1
例 1 判别无穷级数
1 1
1
的收敛性
13 35
(2n 1) (2n 1)
sn
1 (1 2
1 2n
), 1
lim
n
sn
lim 1 (1 1 ) n 2 2n 1
1, 2
级数收敛, 和为 1 . 2
正十二边形的面积 a1 a2
正3 2n形的面积 a1 a2 an
即 A a1 a2 L an L
2).
1 3
3 3 3 10 100 1000
3 10n
2、概念
常数项无穷级数判别法综述_张永明
1
n
n
= 2 e,
所以 L 1 L 2 = 0 < 1, 由定理 2 知 , 级数收敛 。 达朗贝尔判别法更适用于比值型的级数审敛 , 柯西判别法更适用于幂指型的级数审敛 ,而定理 2 提供的方法 ,是达朗贝尔判别法和柯西判别法的结 合体 ,更适用于既含比值型乘积因子又含幂指型乘 积因子的级数的审敛 ,在使用的方便程度上具有一 定的优势 。
对数判 别 法 ; 1832 年 由 德 国 数 学 家 拉 阿 拉 [ 2 ] 291 ( J. L. Raabe, 1801 ~1859 ) 提出的拉阿伯判 伯 [ 2 ] 282 ( Raabe test) ; 以及较为精细的以德国数 别法
[ 2 ] 679 ( Ernst Eduard Kummer, 1810 ~ 学家 库 默 尔 [ 2 ] 282 ( Kummer test) 和 1893 )命名的库默尔判别法 [ 2 ] 676 (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 以德国数学家高斯 [ 2 ] 282 ( Gauss test) ; 以挪 ~1855 )命名的高斯判别法 [ 2 ] 678 ( N iels Henrik Abel, 1802 ~ 威数学 家阿 贝尔 [ 2 ] 684 ( U lisse D ini, 1845 1829 )和意大利数学家迪尼 [ 2 ] 283 ( Abel2 ~1918 )联合命名的阿贝尔 — 迪尼定理 D ini theorem ) ; 以法国数学家贝特朗 ( J. L. F. B er2 [ 2 ] 103 ) 命名的贝特朗判别 trand, 1822 ~ 1900
[ 2 ] 283 ( D irichlet test ) ; 柯 西 准 则 [ 4 ] 180 ( Cauchy 别法 criterion ) 。 虽然柯西准则给出了级数收敛的充要条件 ,但 其理论价值远远大于实用价值 ; 绝对收敛必收敛定 理对于任意项级数 (特别是项的符号较为复杂时 )
常数项无穷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常数项无穷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1、比值判别法由于是正项级数,根据收敛的基本定理,级数收敛[公式]其部分和数
列收敛,因此对于正项级数,如果其部分和有上界,则可判别其收敛,反之发散。
即正项
级数收敛部分和数列有上界。
2、根值判别法。
3、对数审敛法
级数的敛散性定义:[公式]收敛[公式]部分和数列[公式]收敛,[公式].若级数[公式]收敛,则必有[公式],反之未必(如:调和级数).由此可知,若[公式],则级数[公式]
必发散。
方法二:比值辨别法
对于正项级数[公式],[公式]则该正项级数发散;[公式]则该正项级数收敛;[公式]
或[公式]不易计算或不存在,此方法失效。
注:对于多个式子连乘的,适合用比值判别法。
方法三:根值辨别法
对于正项级数:[公式]则该正项级数发散;[公式]则该正项级数收敛;[公式]或[公式]不易计算或不存在,此方法失效。
注:对于通项中含有以[公式]为指数幂的,适合用
根值判别法。
方法四:对数欧拉变换法
(1)若存在[公式],使当[公式]时,[公式],则正项级数[公式]收敛;(2)若[公式][公式][公式],则正项级数[公式]发散。
高等数学12.1常数项无穷级数的概念与性质
sn s
rn
无穷级数收敛性举例: Koch雪花.
做法:先给定一个正三角形,然后在每条边上对 称的产生边长为原边长的1/3的小正三角形.如此 类推在每条凸边上都做类似的操作,我们就得到 了面积有限而周长无限的图形——“Koch雪花”. 观察雪花分形过程 设有一个三角形, 周长为: P1 3,
n 1
n
的和. 并写成
s u1 u2 u3
u
n 1
n
u1 u2 u3 un
un n 1
2. 级数的收敛与发散 当 n 无限增大时, 如果级数 有极限
的部分和数列 s n
n 1
lim sn s s即 n
则称无穷级数 un 收敛,
解 如果 q 1
sn a aq aq aq
2
n 1
a aq n a aq n , 1 q 1 q 1 q
当q 1时, 当q 1时,
lim q
n
n
0
lim q n
n
a lim sn 收敛 n 1 q lim sn 发散
n
这时极限
s u1 u2 u3
s 叫做级数 u
n 1
的和. 并写成
如果 s n 没有极限, 则称无穷级数 un 发散. n 1 即 常数项级数收敛(发散) lim sn 存在(不存在) n
2. 级数的收敛与发散 如果级数 un 的部分和数列 s n 有极限
无限!再没有其他的问题如此深 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 希尔伯特(德国数学家) 数学和诗歌都具有永恒的性 质。历史上,诗歌使得通常的交 际语言完美,而数学则在创造描 述精确思想的语言中起了主要作 用。 卡迈克尔(美国数学家)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一、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二、无穷级数的基本性质
三、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一、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二、无穷级数的基本性质
三、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引例
(1)圆的面积.
(2)分数的表示法
无穷级数的概念
给定一个数列 u1 , u2 , u3 , , un , 由这数列构成的表达式
显然
例1
讨论等比级数(又称几何级数)
( q 称为公比 ) 的敛散性. 注 等比级数的敛散性 例2 判别下列级的概念 二、无穷级数的基本性质
三、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一、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二、无穷级数的基本性质
基本概念 级数 前n项部分和 前n项部分和数列 收敛 发散 余项 收敛 等比级数的敛散性 发散 收敛 发散
必要条件
基本结论
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基本性质 基本方法 判敛思路
基本性质
定义
收敛
n 1
n 1
u n , vn
n 1
性质3
在级数前面加上或去掉有限项, 不会影响级数的敛散性. 性质4 收敛级数加括弧后所成的级数仍收敛于原级数的和. 注 加括弧后的级数收敛,不能断定去括弧后的级数收敛. 若加括弧后的级数发散, 则原级数必发散.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三、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性质1
若级数 其和为 c S . 注 性质2 设有两个收敛级数 S
收敛于 S , 即 S u n ,则级数
n 1
也收敛 ,
性质1说明: 级数各项乘以非零常数后其敛散性不变 .
判定正项级数发散的一种方法_张永明
[ 5 ] 陈纪修 ,於崇华 ,金路. 数学分析 [M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 社 , 1999.
[ 6 ] 数 学 手 册 编 写 组. 数 学 手 册 [ M ]. 北 京 : 高 等 教 育 出 社 , 1977.
问题之一 ,正项级数的审敛问题又是级数审敛问题中最重
要 、最基础的问题之一 ,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关于正项级数
的审敛方法 ,其中常见的有达朗贝尔判别法 ,柯西判别法 ,
柯西积分判别法 ,拉阿伯判别法 ,以及较为复杂的库默尔
判别法 ,高斯判别法和阿贝尔 2迪尼判别法等 ,理论和实践
表明 ,这些判别法都有失效的情形 , 对于柯西判别法失效
gence
常见的正项级数的审敛法有达朗贝尔判别法 , 柯西判别法 ,柯西积分判别法 ,拉阿伯判别法 ,以及 较为复杂的库默尔判别法 ,高斯判别法和阿贝尔 迪尼判别法等 ,理论和实践表明 ,这些判别法都有 失效的情形 。达朗贝尔判别法和柯西判别法又是 上述方法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 ,但针对它们失效
收稿日期 : 2009209225 基金项目 :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项目 (20100600110010)
lim n (
n→∞
n
un
-
1)
= lim n sin 1
n→∞
n
= 1,由
定理 1知 , 原级数发散 。
∑∞
例 2 判别级数
1+ 1
n
的收敛性 。
n =2
lnn
解 因为 lim n ( n→∞
n
un
-
1)
= lim n = + ∞,由 n→∞ lnn
交错级数审敛法综述
交错级数审敛法综述张永明【摘要】常数项无穷级数的审敛问题是伴随着无穷项数的和的问题产生而产生的一个问题.最初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而到了公元17至18世纪产生了真正的无穷级数理论,英国数学家Gregory J(1638-1675)给出了"收敛"和"发散"两个术语,由此引发了关于常数项无穷级数审敛法的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常数项无穷级数的审敛法.从研究成果看,对于正项级数的研究比较充分,而针对交错级数的研究却显不足.为了呈现国内对于交错级数审敛法的最新成果的整体概貌,同时为进一步研究交错级数的审敛法提供些许素材,对交错级数的审敛法加以综述.【期刊名称】《北京印刷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9)002【总页数】4页(P70-73)【关键词】交错级数;审敛法;综述【作者】张永明【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北京10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173常数项无穷级数的审敛问题是伴随着无穷项数的和的问题产生而产生的一个问题。
最初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5世纪,而到了公元 17~18世纪产生了真正的无穷级数理论,英国数学家Gregory J(1638-1675)给出了“收敛”和“发散”两个术语[1],由此引发了关于常数项无穷级数的审敛法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常数项无穷级数的审敛法。
从研究成果看,对于正项级数的研究比较充分[2-3]。
交错级数是一类重要的常数项级数,与正项级数相比,针对交错级数的审敛法却不多。
至今为止,被普遍介绍和使用的只有莱布尼兹判别法,它是以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兹 (Gottfried W ilhelm Leibniz,1646-1716)命名的判定交错级数收敛的一种方法[4],该方法只为莱布尼兹型交错级数提供了一种充分性的审敛方法,而对于更一般的交错级数便不再适用。
鉴于莱布尼兹判别法的局限性,近年来,国内从事常数项无穷级数审敛法研究的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果,现加以综述。
常数项级数的收敛性及其判别法
vn 收敛 ,则 un 收敛 ; n 1
n 1
(3) 当 l 时 , 若
v n 发散 ,则 un 发散 ;
n 1 n 1
9/32
例 4 判定下列级数的敛散性:
n 1
思想是: 任意项级数
正项级数
u
n 1
n
n 1
un
34/32
定理
. 若级数 | un | 收敛, 则 级 数 un必 定 收 敛
n 1
n 1
证 设级数 | un | 收敛. | un | un | un |
n 1
0 un | un | 2 | un |,
3.当 1时比值审敛法失效;
1 例 级数 发散, n 1 n
级数
n 1
n
( 1) 1 收敛, 2
17/32
例. 判别下列级数的收敛性:
1 (1) ; n 1 n!
解
n! 1 (2) n ; (3) . n 1 10 n 1 ( 2n 1) 2n 1 un1 ( n 1)! 1 (1) 0 ( n ), 1 un n1 n! 1 故级数 收敛. n 1 n!
7/32
例 3. 证明级数
n 1
1 是发散的. n( n 1)
证明
1 1 , n( n 1) n 1
1 而级数 发散, n 1 n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v iew on the Convergence 2 D ivergence Tests of Ser ies of Inf in ite Con stand Term s
ZHANG Yong2 m 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Beijing 102600, China)
第 17 卷 第 6期 Vol117 No16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09 年 12 月 Dec1 2009
常数项无穷级数判别法综述
张永明
(北京印刷学院 , 北京 102600)
n!
的审敛有很大帮助 ,其有效应用最终归于正项级数 判别法 。所以 ,关于正项级数的判别法研究一直是 数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 。
解 记 un = 有
L 1 = limn →∞Βιβλιοθήκη , vn = 2n
1 +
1
n
n2
,则
2 近十多年来国内数学工作者提出的主要
un +1 1 ln ( 2 + n ) = lim ・ = 0, n →∞ n + 1 un ln ( 1 + n )
112 类型 Ⅱ交错级数
[ 2 ] 672 ( Gottfried 以德国数学家 、 哲学家莱布尼兹 W ilhel m Leibniz, 1646 ~ 1716 ) 命名的莱布尼兹判 [ 2 ] 283 (Leibniz test) 。 别法
例 1 判别正项级数
n =2
∑ ( ln n )
1
[ 4 ] 182
Abstract: The p roblem of convergence2divergence of series of infinite constant ter m s is accompanied by the p roblem of the sum of infinite numbers . The initial p roblem can be traced to the 5 th century BC, and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theory of series th th emerges in the 17 and 18 century AD , the B ritish mathema2 tician Gregory J ( 1638 ~1675 ) gives th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two term s, this leads to study w idely and deep ly on the convergence 2divergence test of series of infinite constant term s, and a lot of tests are p resented. Today, the study on the convergence2divergence test of series of infinite constant term s is still active, especially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 domestic workers in mathematics give many new research results from different angles or for different types . In order to show the over2 all p rofile about the convergence 2divergence test of the series of infinite constant series, and to p rovide some materials for fur2 ther study at the same tim e, the convergence 2divergence tests of the series of infinite constant series are organized by category
法
[ 1 ] , [ 3 ] 278
(B ertrand test) 。
正项级数判别法是级数研究中最基础的问题 之一 。以上判别法中 , 或使用不方便 , 或存在失效 的情形 , 并且有些判别法之间并不孤立 。其中 , 拉 阿伯判别法就是针对达朗贝尔判别法失效的情形 提出的一种判别法 ,可以对使用达朗贝尔判别法失 效的正项级数进行敛散性细分的一种方法 ,同时其
212 比值与幂指乘积型正项级数的判别法
∞
莱布尼兹判别法只是适用于单调减少且极限 为零的这种特殊类型的交错级数 ,而对于一般的交 错级数或者其他类型的变号级数 , 该方法并未涉 及 ,这也恰恰为关于交错级数判别法的进一步研究 提供了可以想象的空间 。 113 类型 Ⅲ任意项级数 绝对收敛
[ 2 ] 283
n
判别法
近十多年来 , 国内数学工作者在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 ,对级数判别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 并提出 了相应的判别法 。限于篇幅 ,本文只介绍正项级数 中的主要结果且以极限形式为主 ,关于变号级数的 综述另行成文 。 211 幂指型正项级数的判别法
∞
L2 = lim
n →∞
vn = lim 2 1 + n →∞
ln n
的敛散性 。
解 当 n ≥2 时 , 令 a ( n ) =
ln n,
1 > 0, b ( n ) = ln n
因为 lim
n →∞
ln a ( n ) b ( n ) = lim ( - ln ln n ) = n →∞ ln n
- ∞, 由定理 1 知 ,级数收敛 。
定理 1 提供了幂指型正项级数的一种判别法 , 使用上比较方便 ,同时也可以用以判别更一般的正 项级数的敛散性 ; 事实上 , 该方法是对数判别法的 一种有益补充 ,同时在柯西判别法失效的情形下 , 也能起到一定的细化作用 。
摘 要 : 常数项无穷级数的审敛问题是伴随着无穷项数的 和的问题而产生的一个问题 。 最初的问题可以追朔到公元 前 5 世纪 ,而到了公元 17、 18 世纪产生了真正的无穷级数 理论 ,英国数学家 Gregory J ( 1638 ~1675) 给出了“ 收敛 ” 和 “ 发散 ” 两个术语 ,由此引发了关于常数项无穷级数判别法 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得到了一系列常数项无穷级数的判 别法 。时至今日 ,关于常数项无穷级数判别法的研究仍然 比较活跃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 , 国内数学工作者从不同的 角度或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 。 为了呈 现常数项无穷级数判别法的概貌 , 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该问 题提供些许素材 ,对常数项无穷级数的判别法进行了分类 整理 ,并加以综述 。 关键词 : 常数项无穷级数 ; 正项级数 ; 判别法 ; 综述 中图分类号 : O173 文章编号 : 1004 2 8626 (2009) 06 2 0067 2 04 文献标识码 : A
L1 L2 = + ∞) 时 , 级数发散 ; ( 3 ) 当 L1 L2 = 1 或 L1 = 0, L 2 = + ∞或 L 1 = + ∞, L2 = 0时 , 级数的敛
散性待确定 。 例 2 判别正项级数
∞
n =1 n
2
∑
1 +
1
n
n2
ln ( 1 + n )
n!
的敛散性 。
ln ( 1 + n )
定理 2
[ 62 10 ]
对于级数
n =1
∑u ・v , 其中 u
n n n
n
> 0,
( absolute convergent) 必收敛定
[ 2 ] 678
vn > 0, 若 lim
un +1 un
n →∞
= L1 , lim
n →∞
vn = L 2 , 则 ( 1 ) 当
( N iels Henrik Abel, 理 ; 以挪威数学家阿贝尔 [ 2 ] 283 ( Abel 1802 ~ 1829 ) 命 名 的 阿 贝 尔 判 别 法 [ 2 ] 679 ( Peter Gustav test) ; 以 德 国 数 学 家 狄 利 克 雷 Lejeune D irichlet, 1805 ~1859 ) 命名的狄利克雷判
1
n
n
= 2 e,
所以 L 1 L 2 = 0 < 1, 由定理 2 知 , 级数收敛 。 达朗贝尔判别法更适用于比值型的级数审敛 , 柯西判别法更适用于幂指型的级数审敛 ,而定理 2 提供的方法 ,是达朗贝尔判别法和柯西判别法的结 合体 ,更适用于既含比值型乘积因子又含幂指型乘 积因子的级数的审敛 ,在使用的方便程度上具有一 定的优势 。
收稿日期 : 2009 2 04 2 08
68
北 京 印 刷 学 院 学 报
∞
2009 年
自身仍存在失效的情形 ; 贝特朗判别法是对柯西判 别法和拉阿伯判别法的改进 ; 柯西判别法是达朗贝 尔判别法的推广 ; 高斯判别法是拉阿伯判别法的特 殊情形 。正是由于单个判别法存在“ 失效 ” 或“ 缺 陷” 是一种常态 ,从而给数学工作者继续研究并提 出新的判别法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
对数判 别 法 ; 1832 年 由 德 国 数 学 家 拉 阿 拉 [ 2 ] 291 ( J. L. Raabe, 1801 ~1859 ) 提出的拉阿伯判 伯 [ 2 ] 282 ( Raabe test) ; 以及较为精细的以德国数 别法
[ 2 ] 679 ( Ernst Eduard Kummer, 1810 ~ 学家 库 默 尔 [ 2 ] 282 ( Kummer test) 和 1893 )命名的库默尔判别法 [ 2 ] 676 (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 以德国数学家高斯 [ 2 ] 282 ( Gauss test) ; 以挪 ~1855 )命名的高斯判别法 [ 2 ] 678 ( N iels Henrik Abel, 1802 ~ 威数学 家阿 贝尔 [ 2 ] 684 ( U lisse D ini, 1845 1829 )和意大利数学家迪尼 [ 2 ] 283 ( Abel2 ~1918 )联合命名的阿贝尔 — 迪尼定理 D ini theorem ) ; 以法国数学家贝特朗 ( J. L. F. B er2 [ 2 ] 103 ) 命名的贝特朗判别 trand, 1822 ~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