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配套练习题
核舟记的练习题
![核舟记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2b8b9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04.png)
核舟记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 《核舟记》是哪位作者的作品?A. 苏轼B. 李白C. 王维D. 杜甫正确答案:A2. 《核舟记》中描述的核舟是由什么制成的?A. 石头B. 金属C. 木头D. 核桃壳正确答案:D3. 核舟上的人物雕刻得非常精细,以下哪个描述不正确?A. 人物表情丰富B. 人物姿态各异C. 人物穿着华丽D. 人物大小一致正确答案:D4. 《核舟记》中提到的“东坡赤壁”,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曹操B. 孙权C. 苏东坡D. 王羲之正确答案:C5. 核舟的制作技艺体现了哪种文化?A. 书法文化B. 绘画文化C. 雕刻文化D. 建筑文化正确答案:C二、填空题6. 《核舟记》中,作者描述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件艺术品是用________制成的。
7. 核舟上雕刻的人物中,有一人正在________,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动作的精细刻画。
8. 核舟的制作者在雕刻时,采用了________的手法,使得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9. 《核舟记》中提到的“东坡赤壁”,与苏东坡的________有关。
10. 核舟的制作技艺,体现了我国古代________的高超技艺。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核舟记》中核舟的制作特点。
12. 《核舟记》中,作者通过核舟表达了哪些思想或情感?13. 根据《核舟记》的内容,分析核舟上的人物雕刻艺术。
四、论述题14. 论述《核舟记》中所体现的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五、阅读理解题15. 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 这段文字描述了核舟的哪些部分?(2) 核舟的窗户上刻有哪两句话?这些句子分别出自哪里?(3) 从这段描述中,你能感受到作者对核舟的哪些情感?六、应用题16. 如果你有机会参观一个关于《核舟记》的展览,请你设计一个展览的宣传海报,并简要说明你的设计思路。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c7447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e.png)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核舟记》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王安石C. 欧阳修D. 司马光答案:A. 苏轼2. 《核舟记》中描述的核舟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A. 玉石B. 金属C. 木头D. 核桃壳答案:D. 核桃壳3. 核舟上的人物形象主要有哪些?A. 渔翁和小孩B. 书生和老者C. 将军和士兵D. 僧侣和信徒答案:B. 书生和老者4. 核舟记中,苏轼对核舟的制作技艺有何评价?A. 技艺平平B. 令人赞叹C. 难以置信D. 毫无价值答案:B. 令人赞叹5. 核舟记中提到的“舟子”指的是什么?A. 船夫B. 船上的人C. 船的主人D. 船上的物品答案:B. 船上的人二、填空题6. 《核舟记》中,苏轼描述的核舟上共有______人,其中______人坐着,______人站着。
答案:五,二,三7. 核舟记中,苏轼提到核舟的尺寸是______。
答案:长约八分有奇8. 在《核舟记》中,苏轼认为核舟的制作者______具有极高的技艺。
答案:王叔远9. 苏轼在《核舟记》中提到,核舟上的人物形象生动,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舟尾横卧一棹,舟中坐三人,东坡右手执卷轴10. 《核舟记》中,苏轼对核舟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用______来比喻核舟的精巧。
答案:鬼斧神工三、简答题11. 苏轼在《核舟记》中是如何描述核舟的精细程度的?答案:苏轼通过细致的观察,描述了核舟上的人物、船只、器具等细节,如舟尾横卧一棹,舟中坐三人,东坡右手执卷轴,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舟尾横卧一棹,棹左右舟子各一人。
舟子的神情、动作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显示出极高的精细程度。
12. 《核舟记》中,苏轼对王叔远的评价是什么?答案:苏轼对王叔远的评价非常高,他认为王叔远的技艺达到了令人赞叹的地步,用“技亦灵怪矣哉”来形容王叔远的技艺,认为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论述题13. 根据《核舟记》的内容,分析苏轼对核舟艺术的理解和评价。
(完整word版)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d7edda77232f60dccca14c.png)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
(1)罔不(2)贻(3)箬篷(4)八方有奇(5)石青糝之(6)髯(7)天启壬戌(8)篆章2.解释加粗词。
(1)罔不:(2)尝贻余核舟一:(3)绝类弥勒:(4)诎右臂支船:(5)篆章:(6)视端容寂:(7)曾不盈寸:(8)桃核修狭者:3.《核舟记》选自________朝人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朝人________。
4.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________一词(原文中词)总括,结尾再用________一句话相照应,高度评价了王叔远高超的技艺。
5.根据文中表数量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古汉语表数量的用法。
二、阅读阅读课文1~3节,回答问题。
(1)下面句中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xú)者为东坡B.苏黄共阅一手卷(juǎn)C.石青糁之(sǎn)D.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2)下面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高可(大约)二黍许B.矫(举)首昂视C.两膝相比(比较)D.清风徐(缓缓地)来(3)在这段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解释:________同________解释________(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B.士卒多为用者C.为人五,为窗八D.中轩敞者为舱(5)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从这三段文字中各找一点理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三段细致描写鲁直“如有所语话”,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第11课《核舟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1课《核舟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063692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1.png)
11 核舟记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4)高可.二黍许可: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启窗而.观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属于事物说明文。
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课文节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课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4.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一乐工能刻木为舟。
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
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侧。
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注释】①壶觞:酒器。
②饾饤(dòu dìnɡ):供陈设的食品。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可.二寸(可以)B.篷桅橹舵咸.具(都,全部)C.二人对酌..于中(对饮)D.略无欹.侧(倾斜,歪向一边)(2)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乐工刻的船虽然只有两寸,但是一应用具,全都齐备。
B.在这条小船上一共刻了三个人。
C.船上的橹、舵等都能够活动,船放水中,随风而行,从来不侧翻。
D.这篇短文旨在说明乐工雕刻技术之绝妙。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闭之,则右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青糁之。
(2)船头坐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核舟记练习及答案
![核舟记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b5f24cdd3383c4ba4cd2bf.png)
《核舟记》专项练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二、器皿()罔不()贻()有奇()黍()箬篷()糁()峨冠()髯()髻()衣褶()诎()楫()椎髻()壬戌()虞山()篆章()矫()二、写出下列加黑字的意思1、有奇巧人( )2、以径寸之木()()3、为宫室()4、木石()5、.罔不因势象形( )()()6、尝贻余核舟一()()()7、盖大苏泛赤壁云()8、舟首位长约八分有奇()()9、高可二黍许()()()10、中轩敞者为舱()()()11、启窗而观( )12、箬篷覆之( )()()13、雕栏相望焉( ) 1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5、.石青糁之()()16.中峨冠而多髯者()()()17、、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18、鲁直左手执卷末()19、如有所语()20、各微侧()21、.其两膝相比者()()22、佛印绝类弥勒( ) 23、.矫首昂视( )24.神情与苏、黄不属( ) 25、诎右臂支船()26、左臂挂念珠倚之()27、.珠可历历数也( )28、尾横卧一楫()29、楫左右舟子各一人()30、居右者椎髻仰面( )31、左手倚一衡木()32、其人视端容寂()()33、若听茶声然( ) 34、其船背稍夷( )()35、钩画了了,其色墨( )( ) 36.长曾不盈寸(38、技亦灵怪矣哉!(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3、左手倚一衡木( )4、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①木:能以径寸之木()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③奇:明有奇巧人()④有: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为人五;为窗八()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⑦可:高可二黍许()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五、按要求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代X潮编的《》。
核舟记练习题(打印版)
![核舟记练习题(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54b3a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5.png)
核舟记练习题(打印版)# 核舟记练习题## 一、阅读理解### 题目1:理解与分析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1. 王叔远的技艺特点是什么?2. 核舟的制作材料是什么?3. 核舟的主题是什么?### 题目2:细节理解阅读上文,回答以下问题:>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有石青糁之色。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 核舟的尺寸大约是多少?2. 核舟的舱室是如何设计的?3. 核舟的窗户上刻有哪些诗句?## 二、词汇运用### 题目3:词语解释解释以下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 奇巧人2. 径寸3. 箬篷### 题目4:词语运用根据所给词语,造句:1. 因势象形:_____2. 罔不:_____3. 石青糁:_____## 三、写作练习### 题目5:写作表达假如你是王叔远,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创作核舟的过程和感受。
## 参考答案### 题目1:1. 王叔远的技艺特点是能够利用极小的材料制作出精细的工艺品。
2. 核舟的制作材料是木头。
3. 核舟的主题是苏轼泛舟赤壁。
### 题目2:1. 核舟的尺寸大约是八分多长,高约二黍。
2. 核舟的舱室设计为中轩敞,用箬篷覆盖。
3. 核舟的窗户上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题目3:1. 奇巧人:指技艺高超的人。
2. 径寸:形容非常小的尺寸。
3. 箬篷:用箬竹叶编织的篷。
### 题目4:1. 因势象形:这幅画因势象形,生动地展现了山水之美。
2. 罔不:他对各种乐器都很熟悉,罔不精通。
3. 石青糁:这些古老的石碑上,石青糁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 题目5:(此部分由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和想象完成,以下为示例)在我手中,每一块木料都有它的灵魂。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11 课《核舟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11 课《核舟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8210f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e.png)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11 课《核舟记》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核桃B.桃核C.核对D.核实2.对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理解有错误的是()。
A.尝贻余核舟一(贻:赠)B.能以径寸之木(径:直径)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惊奇)D.石青糁之(石青:一种青色颜料)3.指出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为宫室、器皿、人物。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为字共三十有四。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细若/蚊足,钩画/了了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中峨冠..糁之..而多髯者为东坡B.石青C.居右者椎髻..仰面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6.读课文《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一句的意思是()。
A.从衣褶上可以看出东坡、鲁直隐约长度相等的两膝。
B.从衣褶上可以看出东坡、鲁直隐蔽在手卷下边的互相靠近的两膝。
C.东坡、鲁直两膝相对应的地方都各自隐藏在卷着的衣褶中。
D.东坡、鲁直互相靠近的两膝好像藏在卷着的衣褶中。
7.下列对《核舟记》一文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具体摘述了“船头”和“船尾”人物各异的情态,目的是说明核舟工艺的精巧。
B.苏、黄是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佛印是和尚,不受这些约束,所以神情、气质各不相同。
C.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D.“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
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泄的《核舟记》。
前者叙述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8.文学常识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编辑的短篇小说集《》。
《核舟记》的作者是,朝人,字子敬。
(2)“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ef79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8.png)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核舟记是一部备受关注的科幻小说,它讲述了人类为了逃离地球上的生存危机,而决定建造一艘巨大的太空船——核舟,前往未知的宇宙中寻找新的家园的故事。
这部小说不仅给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也引发了许多讨论和思考。
下面是一些与核舟记相关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这部作品。
练习题一:核舟记中的核舟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答案:核舟是一艘巨大的太空船,被设计成可以容纳数千人的居住和生存环境。
它的外形像一个巨大的圆柱体,由许多模块组成。
核舟内部设有各种设施,包括居住区、农田、水源、能源系统等。
核舟的特点是它能够提供人类需要的一切,创造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生态系统,使人们能够在航行中生活和繁衍。
练习题二:为什么人类要建造核舟?答案:在核舟记中,地球上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资源匮乏、污染严重、气候变化等问题使得地球变得不再适宜人类居住。
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和未来,人们决定建造核舟,寻找新的家园。
练习题三:核舟记中的航行目的是什么?答案:核舟的航行目的是寻找新的宇宙家园。
地球上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且环境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核舟的航行,人类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宜居住的星球,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家园。
练习题四:核舟记中的船员是如何生活的?答案:核舟记中的船员生活在核舟的各个模块中。
他们有自己的居住区、工作区和休闲区。
核舟提供了足够的食物、水源和氧气供应,以及各种必要的设施和服务。
船员可以在核舟内进行各种工作和活动,同时也有机会参与航行中的决策和管理。
练习题五:核舟记中的船员面临了哪些困难和挑战?答案:核舟记中的船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他们必须适应在封闭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与地球上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异。
其次,航行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各种危险,如宇宙尘埃、辐射等。
此外,船员之间也可能出现紧张和冲突,需要解决和应对。
练习题六:核舟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答案:核舟记给我们带来了对地球环境问题的思考和警示。
《核舟记》练习题(1)
![《核舟记》练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6028e748bb68a98270fefa12.png)
《核舟记》练习题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器皿.()罔.不()贻.()有奇..()黍.()箬.篷()糁.()峨冠.()髯.()衣褶.()诎.()楫.()髻.()壬戌..()虞.山()篆.章()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势象.形( )()()3.尝贻余...核舟一()()()4.盖.大苏泛赤壁云()5.高可.二黍许..( )()()6.启.窗而观( )7.箬篷..( )()()8.雕栏相望.焉( ) ..覆之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石青..糁.之()()11.中峨冠..而多髯.者()()()12.如有所语.()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弥勒( )15.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17.珠可历历..仰面( ) ..数也( )18.居右者椎髻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 )21.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按要求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作者是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朝的文学家,字。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的性格特点。
6.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7.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8.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9.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10.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核舟记》配套练习题
![《核舟记》配套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561423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0.png)
《核舟记》配套练习题《核舟记》配套练习题一、1.mǐn shǔ wǎng yí sǎn xuānrán zhě yǐ jí jì zhuàn2.(1)因:顺着,就着象:模仿,文中指雕刻。
(2)赠(3)代词,它,指代“中轩敞者”。
(4)语气助词3.“甫”同“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4.(1)做,雕刻。
是。
有刻有。
(2)叫(3)(东西的)头。
端正。
(4)与“无”相对,表示存在。
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5.只个扇个支个帧串个6.一般来讲,文言文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都很多;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7.D8.(1)说明总——分——总空间正面背面中间船头船尾(2)大苏泛赤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后赤壁赋》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技亦灵怪矣哉9.C二、(一)1.(1)拿(2)说话(3)极(4)相类似2.《核舟记》描述了“核舟”这一雕刻品的形象,说明雕刻家的构思巧妙,赞美其高超的技艺,显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雕刻品主题:大苏泛赤壁。
3.说明核舟体积小,突出雕刻技艺精湛。
4.对联是东坡的诗句,与作品主题相符合,暗示了核舟的.背景、主题,增添了艺术情趣。
5.“各具情态”。
6.总计核舟的人、物、文字数目,赞叹雕刻者的技艺高超。
(二)1.(1)职业(2)适逢(恰逢、正赶上)(3)离开2.C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
4.父亲去世或“父适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04d1f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d.png)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核舟记》练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
1)wǎng bù (2)yí(3)ruǎn péng4)bā fāng yǒu qí (5)shí qīng sǎn zhī (6)rán7)tiān qǐ rén xū (8)zhuàn zhāng2.解释加粗词。
1)无不:(2)曾经赠送给我核舟一只:3)绝类XXX:(4)屈曲右臂支撑船身:5)篆章:(6)看起来端庄肃穆:7)曾不盈寸:(8)桃核修狭的人:3.《核舟记》选自宋朝人XXX编辑的《全唐诗外集》,“核舟记”作者是XXX。
4.核舟的主题是“技艺高超”,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绝类弥勒”一词总括,结尾再用“珠可历历数也”一句话相呼应,高度评价了XXX高超的技艺。
5.根据文中表数量的形式,古汉语表数量的用法通常是用“以”、“为”等词来表示数量的单位,如“以寸为窗,以尺为门”。
二、阅读阅读课文1~3节,回答问题。
1)下面句中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B.XXX共阅一手卷(juàn)C.石青糁之(sǎn)D.神情与XXX不属(zhǔ)2)下面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高可(大约)二黍许B.矫(举)首昂视C.两膝相比(bǐ)D.XXX(xú)来3)在这段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解释:“髯”同“髥”,都是指脸上的胡子。
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B.士卒多为用者C.为人五,为窗八D.中轩敞者为舱5)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XXX,后介绍XXX、佛印?从这三段文字中各找一点理由。
a。
XXX是当时文学界的领袖,对XXX的作品影响很大。
b。
XXX和佛印也是当时的文学大家,他们的赞赏对XXX的核舟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c。
介绍这三位文学家的赞赏,更能突出XXX的核舟的卓越之处。
《核舟记》练习题
![《核舟记》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9d19cf5fbfc77da269b179.png)
《核舟记》练习题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器皿.()罔.不()贻.()有奇..()黍.()箬.篷()糁.()峨冠.()髯.()衣褶.()诎.()楫.()椎髻..()壬戌..()虞.山()篆.章()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势象.形( )()()3.尝贻余...核舟一()()()4.盖.大苏泛赤壁云()5.高可.二黍许..( )()()6.启.窗而观( )7.箬篷..覆之..( )()()8.雕栏相望.焉(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石青..糁.之()()11.中峨冠..而多髯.者()()()12.如有所语.()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弥勒( )15.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17.珠可历历..数也(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 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 )21.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便要还家()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诎右臂支船( )4.左手倚一衡木( )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7.选贤与能( )8.矜、寡、孤、独、废疾者( )9.荡胸生曾云( ) 10.混黄华叶衰(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①木:能以径寸之木()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③奇:明有奇巧人()④有: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为人五;为窗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⑦可:高可二黍许()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五、按要求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作者是,字,嘉善人。
第11课、 核舟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11课、 核舟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b6903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5.png)
第11课、核舟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第11课、核舟记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东坡右手执卷(juàn)端天启壬(rén)戌秋日若啸(xi ào)呼状石青糁(sǎn)之B.峨冠(ɡuān)而多髯(rán)有奇(qí)巧人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jī)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C.为(wéi)宫室、器皿、人物珠可历历数(shǔ)也钩画了了(liǎo liǎo)神情与苏、黄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居右者椎髻(jì)仰面佛印绝类弥勒(l è)舟尾横卧一楫(jí)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B.通计一舟,为人五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4.翻译下列句子(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虚词“之”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B.助词,无实在意义;C.结构助词,“的"。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分别填入括号内。
(1)能以径寸之木( )(2)石青糁之( )(3)左臂挂念珠倚之(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6.下面的文字,排列顺序与原文一致的是()①东坡右手执卷端②右手指卷③东坡现右足④鲁直左手执卷末⑤左手抚鲁直背⑥鲁直现左足⑦如有所语①⑤⑦④②③⑥B.③⑥⑦④①⑤②C.①⑤④②⑦③⑥D.④②⑦①⑤⑥③填空(1).船头坐三人,_________,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2).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_,_________ ,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配套练习册及答案
![核舟记配套练习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e5523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b.png)
核舟记配套练习册及答案# 核舟记配套练习册及答案## 一、课文理解1. 文章主旨《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的一篇散文,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核舟的精巧工艺和作者对匠人精神的赞美。
2. 作者背景魏学洢,字子美,号东篱,明代文学家,以散文见长,尤其擅长写景状物。
3. 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核舟的来源和背景;第二部分详细描述核舟的制作材料、工艺和细节;第三部分表达作者对匠人精神的钦佩和对核舟艺术价值的肯定。
4. 核心词汇- 核舟:指用核桃壳制成的小船模型。
- 镌刻:雕刻。
- 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5. 重点句子解析- “舟身以核桃壳为之,舟底以桃核为之。
” 这句话说明了核舟的制作材料,即整个船体都是用核桃壳制成的,船底则是用桃核制成的。
- “舟中人物,衣冠楚楚,神态各异。
” 描述了核舟上的人物形象,穿着整齐,表情各异,栩栩如生。
##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列段落,回答问题:> 舟中人物,衣冠楚楚,神态各异。
或执笔沉思,或举杯邀月,或倚栏远望,或低眉垂首。
舟之四周,雕栏画栋,金碧辉煌。
舟底以桃核为之,舟身以核桃壳为之,舟中人物,皆以细丝线穿成,栩栩如生。
1. 核舟上的人物有哪些动作?- 执笔沉思、举杯邀月、倚栏远望、低眉垂首。
2. 核舟的装饰特点是什么?- 雕栏画栋,金碧辉煌。
3. 核舟的制作材料有哪些?- 舟底以桃核为之,舟身以核桃壳为之。
4. 核舟上的人物是如何制作的?- 皆以细丝线穿成。
## 三、写作练习1. 描写练习请根据《核舟记》的写作风格,描写一件你熟悉的工艺品,注意使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词汇。
2. 思考练习思考《核舟记》中所体现的匠人精神,结合现代社会,谈谈你对匠人精神的理解。
## 四、答案解析1. 课文理解- 正确理解课文主旨、作者背景、文章结构和核心词汇。
2. 阅读理解- 根据段落内容,准确回答人物动作、装饰特点、制作材料和人物制作方式。
3. 写作练习- 描写练习应体现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核舟记》文言文专项练习 (带答案)
![《核舟记》文言文专项练习 (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9d8e5c0722192e4436f603.png)
《核舟记》文言文专项练习(带答案)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器皿.()罔.不()贻.()有奇..()黍.()箬.篷()糁.()峨冠.()髯.()髻()衣褶.()诎.()楫.()椎髻..()..()壬戌虞.山()篆.章()矫()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1.有奇巧..因.势象.形( )()()..人( )2.罔不3.尝贻余...核舟一()()()4.盖.大苏泛赤壁云()5.高可.二黍许..覆之....( )()()6.启.窗而观( ) 7.箬篷( )()()8.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石青..而多髯.者()..糁.之()()11.中峨冠()()12.如有所语.()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弥勒( ) 15.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17.珠可历历..仰面..数也( )18.居右者椎髻( ) 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 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①木:能以径寸之木()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③奇:明有奇巧人()④有: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为人五;为窗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⑦可:高可二黍许()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五、按要求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作者是,字,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名校同步训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名校同步训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5d69ebc281e53a5902ff06.png)
核舟记一、基础操练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罔不 ( wǎng)贻( yí)有奇( jī)...二黍许( shǔ)箬篷 (ru ò)..峨冠 ( guān)多髯( rán)..糁之( sǎn).椎髻 (j ì).篆章 ( zhuàn)衣褶 ( zhě)诎 ( qū)...2.解说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因:顺着、就着象:模拟..(2)尝贻余核舟一贻:赠.(3)水波不兴兴:起.(4)中峨冠而多髯者峨:高.(5)若有所语语:说话.(6)其两膝对比.者比:凑近(7)佛印绝类弥勒类:像.(8)矫首昂视矫:举.(9)其船背稍夷.夷:平(1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居然盈:满..(11)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精选.3.找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说。
(1)诎右臂支船“诎”同“ 屈”,曲折(2)左手倚一衡木“衡”同“ 横”4.辨析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做,这里指雕琢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判断动词,是 ) (2)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巧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余数 ).(3)之能以径寸之木 ( 构造助词,的 ).石青糁之 ( 代词,代指所刻的小舟).5.翻译以下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神态。
全都是就着 ( 资料本来的 ) 样子刻成 ( 各样事物的 ) 形象,各有各的神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他 ) 以前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琢成的船,( 刻的 ) 是苏轼游赤壁 ( 的情形 ) 。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中间高起而宽阔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4)其两膝对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的相互凑近的两膝,各自隐蔽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人眼睛正视着( 茶炉 ) ,神情沉静,仿佛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6)嘻,技亦灵怪矣哉!嘻,这技艺也真奇特啊!6.文学知识填空。
(完整版)核舟记习题(附答案)
![(完整版)核舟记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6813c5f242336c1eb95ef3.png)
核舟记,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二黍许()罔不()贻余()箬篷()糁之()轩敞()多髯()衣褶()弥勒()倚之()一楫()椎髻()篆章()壬戌()()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罔不因势象形•因:象:(2)尝贻余核舟一贻:(3)箬篷覆之之:(4)雕栏相望焉焉:(5)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矫:不属:(6)其船背稍夷夷:(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了了:(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盈:3•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4•指出下列各字在句中的意思•5•找出下列通假字,写出本字•(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2)诎右臂支船通(3)左手倚一衡木通6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朝编著的《》,作者,朝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文•(2)"核舟”的主题是,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左边的刻字出自,右边刻字出自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7•下列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B.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中轩敞者/为舱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8. 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尝贻余核舟一•(赠)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看见)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奇妙)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尚,竟然)9.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10・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A. 中轩敞者为舱B. 通计一舟,为人五C.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1.文言虚词”之"一般有下列几种用法:A. 代词,代指人物,事B.语气助词C. 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D. 动词,可译为”去","往”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D分别正确填入句后.(1) 能以径寸之木()⑵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3) 石青糁之.()(4) 左臂挂念珠倚之.()(5)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12•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数量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然后归纳出来•(1) 苏,黄共阅一手卷•(2) 舟尾横卧一楫.(3)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4)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文言文数量词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不同之处是:•13•本文语言简洁,周密,生动,试结合文中有关语句作简要分析•(1) 简洁:⑵周密:(3)生动:14•根据提示,写出成语:(1) 写出一个带有"因势”的成语:•(2) 写一个与”技亦灵怪矣哉"意思相近的成语:•(3) 写一个赞美核舟上所刻人物形象的成语:•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一)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15•以上两段文字出自写的《核舟记》,该文的体裁是,核舟雕刻的是的故事•16•翻译下列句子•(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 中轩敞者为舱•(4)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17.第一段说明雕刻者的,和,引出核舟的;第二段说明核舟的和•18•画线的两个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第一个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19•第二段能表现核舟雕刻精致,奇巧的词语有:•20. 细读第二段用简洁语言概括船舱的格局•(二)船头坐二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鲁直居•苏潢共阅一手卷冻坡手执卷端,手抚鲁直背•鲁直手执卷末,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足,鲁直现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膝,诎臂支船,而竖其膝,臂挂念珠倚之一一珠可历历数也•21. 给下列各字注音.髯()卷()弥()属()22. 在文段处准确写出所缺的字.23. 本段是突出”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中的哪一方面A.大苏B.泛C.赤壁D.大苏泛赤壁24. 本段层次清晰,作者描写的顺序有A.先总后分B.先分后总C.先中间后两边D.先两边后中间E. 先上后下D.先下后上25. 从选文内找出相应的原句写在横线上(1) 突出苏东坡形象特征的句子:•(2) 写苏,黄二人友好关系,互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3) 写佛印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的句子是:•26. 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所选这一语段的内容•(三)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27•给加点字注音•季弟()山坳()城巅()洞敞()28•下列兄弟排行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季叔仲伯B.仲季伯叔C.伯仲叔季D.叔伯季仲29.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指出在句中的意思(1)长五分许许:⑵向背皆山向背:⑶楼门洞敞洞敞:30. 给下面的语句补写上省略的成分•山坳插一()城•31. 选出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A. 拿起鼓槌,像冻得不能忍受的样子•B. 拿起鼓槌在打鼓,像冻得不能忍受的样子•C. 拿着鼓槌在敲打,像是不能胜任寒冷的样子•D. 拿着鼓槌,像不能胜任寒冷的样子.(四)居安思危司马光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32•本段文字短小精悍,只有两句描写,却深刻揭示了一个的大道理.33•画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拼释义.(1) 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通,意思是(2) 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通,意思是3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 傥遽自放纵遽:(2) 今中国幸安幸:⑶四夷俱服夷:(4) 唯惧不终终:(5) 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故:35. 翻译下列句子(1)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⑵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三,写作36•选择一件工艺品,仔细观察后自拟题目,写一段文字进行说明•参考答案:一,1.m I n sh u wgdy H ru o s a n xu a n r a n zh e m y 1 j i j i zhu a n r e n x 口2.(1)顺着,就着模仿,这里指雕刻⑵赠⑶代词,它,指代中轩敞者(4) 语气助词了(5) 举不相类似(6) 平(7) 清楚明白(8) 竟然满5. (1)有又⑵诎屈⑶衡横6. (1)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洢明说明(2) "大苏泛赤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后赤壁赋》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技亦灵怪矣哉7. D 8.B 9.B 10.C11. (1)c (2)b (3)a (4)a (5)c12. (1)苏东坡,黄鲁直一起观看一轴手卷.(2) 船尾横放着一把桨.⑶再刻上一枚篆字印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4)总计在这一只小船上,刻有五个人物,八扇窗子.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13. (1)文字少,传播信息量大.如第2段用380多个字,写了船舱,窗,雕栏,刻字等物.⑵用语前后照应,互相关联.如船尾与船头关联,照应."楫"与"居右者""居左者”照应,"左手倚一……"与"右手攀……"关联,"右手执蒲""左手抚炉”关联,"其人"与"居左者"照应.(3) 本文有些段落运用了描写,写出特点,把无生命的核舟描绘得生动,传神.如"中峨冠而多髯者”写出东坡的外貌特征;"右手攀趾,若啸呼状"写岀舟子的姿态特征.14. (1)因势利导⑵独具匠心(3)栩栩如生二,(一)15.魏学洢说明文"大苏泛赤壁"16. (1)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2) (他)曾经赠给我一个桃核刻成的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3)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4) 打开窗子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17. 生活时代姓名精湛技艺来历大小格局18. 数字说明(列数字)写核舟的体积之小,突岀雕刻者高超的技艺19.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0. 船在中间处高起,上有箬篷覆盖,两旁各有四扇窗子,且能自由开关,有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分别刻有8个字.(二) 21.r a n ju a n m i sh u22. 右左右左左右右左右右左左23. A 24.ACE25.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 左手抚鲁直背;苏黄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3)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26. 生动描述核舟上的人物姿态和神情,具体说明雕刻者精湛的技艺.(三) 27.j i a o di a n ch an28. C29. (1)左右⑵正面和背面(3)大开30. 座31.B(三)32.对话安邦治国33. (1)傥倘倘若(2)希稀少见少有34. (1)立即⑵幸亏(3)东部民族⑷长久地保持(5)所以35. (1)唐太宗对左右近臣说:"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虽然痊愈,还应当护理调养."(2)国内外太平安定,我不认为值得高兴,惟独高兴的是陛下身处安稳境地,还考虑到危险的时候啊!三,36.(略)。
核舟记手抄练习册及答案
![核舟记手抄练习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81ec1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f.png)
核舟记手抄练习册及答案一、填空题1. 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______所著,记述了一位______的核雕艺人的故事。
2.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雕刻的是一艘______,船上共有______人。
3. 核舟记中,船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______和______最为引人注目。
4.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的技艺高超,他能在______上雕刻出如此精细的作品。
5. 核舟记通过讲述核雕艺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赞美之情。
二、选择题1. 核舟记的作者是()A. 苏轼B. 黄庭坚C. 欧阳修D. 王安石2.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雕刻的船上共有几人?()A. 8人B. 10人C. 12人D. 15人3. 核舟记中,船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哪两位?()A. 苏轼和黄庭坚B. 李白和杜甫C. 王安石和欧阳修D. 苏轼和欧阳修4.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的技艺高超,他能在什么材料上雕刻出如此精细的作品?()A. 玉石B. 木材C. 金属D. 核雕5. 核舟记通过讲述核雕艺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赞美之情?()A. 核雕艺术B. 核雕艺人的技艺C. 核雕艺人的坚韧不拔D. 核雕艺人的创新精神三、简答题1.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的技艺有哪些特点?2. 核舟记通过讲述核雕艺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的创作过程给你哪些启示?四、阅读理解题阅读核舟记原文,回答问题:1.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是如何构思和创作的?2. 核舟记中,核雕艺人的核雕作品有哪些特点?3. 核舟记通过讲述核雕艺人的故事,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魏学洢技艺高超2. 船 83. 苏轼黄庭坚4. 核雕5. 核雕艺人的技艺二、选择题1. B2. A3. D4. D5. B三、简答题1. 核雕艺人的技艺特点包括:精细、生动、富有创意等。
2. 核舟记通过讲述核雕艺人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核雕艺人技艺的赞美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舟记》配套练习题
一、1、mǐn shǔ wǎng y sǎn xuān rn zhě yǐ j j zhun
2、(1)因:顺着,就着象:模仿,文中指雕刻。
(2)赠(3)代词,它,指代“中轩敞者”。
(4)语气助词
3、“甫”同“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4、(1)做,雕刻。
是。
有刻有。
(2)叫(3)(东西的)头。
端正。
(4)与“无”相对,表示存在。
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5、只个扇个支个帧串个
6、一般来讲,文言文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都很多;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7、D
8、(1)说明总分总空间正面背面中间船头船尾(2)大苏泛赤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后赤壁赋》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技亦灵怪矣哉
9、C
二、
(一)
1、(1)拿(2)说话(3)极(4)相类似
2、《核舟记》描述了“核舟”这一雕刻品的形象,说明雕刻家的构思巧妙,赞美其高超的技艺,显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雕刻品主题:大苏泛赤壁。
3、说明核舟体积小,突出雕刻技艺精湛。
4、对联是东坡的诗句,与作品主题相符合,暗示了核舟的背景、主题,增添了艺术情趣。
5、“各具情态”。
6、总计核舟的人、物、文字数目,赞叹雕刻者的技艺高超。
(二)
1、(1)职业(2)适逢(恰逢、正赶上)(3)离开
2、C
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
4、父亲去世或“父适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