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三首(《月夜》《夜雨寄北》《水调歌头》)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表现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更深刻地表达了词人 留恋世间、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下阕:⑤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过渡,写月光流转、时间变化。 炼字:“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3.从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把酒问天的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表现作者欲摆脱现实又犹豫不决的矛盾心理的句子: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5.写月光流转,时间变化的过渡句是: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6.对月光的怨怼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得团聚的惆怅的句子是: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谢谢欣赏!
水调歌头
苏轼
浅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录
CONTENTS
01 作者与作品 02 朗读与释义 03 赏句与炼字 04 情感主旨
05 写作手法 06 拓展链接 07 成效检测
作者与作品
作者与作品
1、作者是苏轼 ,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北宋 文学家, 豪放 派词人,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三苏指的是 苏轼、苏洵、苏辙。
宫阙:宫殿 归去: 回到天上去 胜:承受何似:哪里比得上 何事:为什么 婵娟: 月亮
关注易错字
上阕:①明月几时有?把 酒问青天。②不知天上宫 阙,今夕是何年?③我欲 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④起舞弄清 影,何似在人间? 下阕:⑤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⑥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⑦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⑧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课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课件
《秋思》 《长相思》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唐]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上峰头望故乡。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26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26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这里天上和人间,幻 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 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 在矛盾之中。
2.矛盾最终结果是回 到现实(喜爱人间生活)。 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 人间。”
3.“高处不胜寒”仅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 联系写作背景,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含义。
探究一: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 斗角。
①对朝政的不满;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③想以山水自 娱,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 之情。
再语 见 文 天 地
“转”和“低”两个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月光的移动, 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 而难以入 眠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2.如何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是作者恨月亮老在人们分别的时候圆,是作者在恨与 亲人别离,自己被被贬。
3.哪些语句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你从中读出什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
用语感读诗情美, 抓字词读诗心美。 借背景悟诗魂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诗歌——“读”
一、用语感读诗情美
1.欣赏朗读,注意节奏的划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 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 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 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依据你对苏轼的了解,说说你心中的苏轼是怎 样的一个人?
乐观旷达 澄明豁达
再读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ppt课件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ppt课件

形象分析
同学们,在本 首词里你看到了一 个怎样的苏轼?
我看到一个对朝廷既留恋又恐惧的苏轼; 我看到一个在逆境中自我慰藉的苏轼; 我看到一个思念亲人的苏轼; 我看到一个对人生乐观旷达的态度; 我看到一个对天下人给予良好祝愿的苏轼; ……
提炼主旨
同学们,如何理解 本词中表现出来的 “出世”与“入世”?
拓 展 延 伸—古诗中的意向“月”
1、 边塞的苍茫悲壮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伤感生命岁月的流逝——“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象征美人和恋情。——“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4、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5、展示广阔情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宋四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代表作品有《 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 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 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 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 代的文化精神。
本诗中有“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表 现遗世独立的一面;有“高处不胜寒”的 畏惧,表现出安于世俗的愿望,但更多的 是一种基于咏月的浪漫情怀,是对人生的 豁达。
苏轼这首词,表面写月,实则是写亲情, 写对亲人的怀念。全诗乐观旷达的情怀和深 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词语和美妙 的意境中,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转为议论,将人世的“悲欢离合”与月 的“阴晴圆缺”作比照,表现了词人由心中 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情感变得通透,豁达。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拓展题下ຫໍສະໝຸດ 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 暗示夜已深,“无眼”表示离情正浓这三句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 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 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 的情绪作结。 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 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 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9.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主旨)
表现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对生活 的美好祝愿,以及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思念亲人、美好祝愿、乐观旷达)
补充1.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后人赞誉极高。胡仔在《苕 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 词皆废。”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林语堂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重点: 1.掌握重点实词,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的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考点: 理解性默写、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词句翻译(归去、何似、婵娟), 赏析并背诵诗歌。 3.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乐观旷达的胸 襟。
上片:望月问天 (写出了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到豁达释怀)
下片:对月怀人 (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
精读课文
词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词人作词的时间和原因,总领全篇。

《月夜》PPT课件

《月夜》PPT课件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
看”而泪痕不干,意在言外。
月 夜
联想妻子的愿望,亦即自己的 愿望。
“照”字应“月”字,“双”
字应“独”字,“双照”与
“独看”对举成文,由虚入实,
回忆过去的欢乐,感伤现在的
孤独,将团聚寄托于将来。
诗眼:
▪ “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 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 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 其中。
本诗只写个人的遭遇,与亲人的离散之痛,对 吗?
提示:不对。诗中写个人遭遇,深刻地反映 了安史之乱中人民的悲苦生活。其中写夫妇、父 子之爱已与忧君爱国、悯时伤乱之情融为一体,
这就是文学的典型性。
夫妇之情 父子之爱
(个人)
忧国伤民 悯时伤乱
(国家)
这首诗以《月夜》为题, 抒写夫妻思念的之情,反映了 乱离时代的相思之苦。虽只写亲情, 但具有广阔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抒 发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月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杜甫
王维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独在异乡为异客,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遥知兄弟等高处,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遍插茱萸少一人。
(1)在写作手法上,两首诗有何共同之处,请结合诗歌 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得思念远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在长安的父亲。
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冽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的月光辉映着她雪白的双臂。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什么时候才能和她一起倚着窗 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

第14课《诗词三首》之《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课件(27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之《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课件(27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5
翻译词意:
皎洁的月光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不知道月宫中的宫殿,今晚又该是哪一年?我
想要乘着长风回到天上去,又恐怕楼宇太高,
禁受不住天上的寒冷。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
随人摇动,那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好呢?月儿
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
,照着失眠的人。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
1
一轮明月照进诗歌的长河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泊船瓜洲》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
远》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 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
1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间总有悲伤欢乐离别团聚的时候,月 亮也有阴晴圆缺的变化,这些事自古以来 就难以圆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亲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 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月亮传达思乡、怀人、忆旧之情
3
苏 轼
4
【学习目标】
1. 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
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
的思想感情。
2. 师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感悟诗词的意境美。
3.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
生感悟,学习词人乐观旷
达的精神、积极向上的人
生态度。
5
知识长廊
水 调 歌头
———词 牌 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

诗词三首(《月夜》《夜雨寄北》《水调歌头》)

诗词三首(《月夜》《夜雨寄北》《水调歌头》)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妻子的身边明明有小儿女的陪伴,为什么却还是“独 看”?
《月夜》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 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 “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其实是写诗人 看月之久,忆妻之深的痛苦现实。明写妻子思夫之深,暗写 杜甫思妻之切。
苏轼其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
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与欧阳修并 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书与黄庭坚、 米芾和蔡襄合称“宋四家”。
苏轼其人
“三光日月星”
其一:一阵风雷雨;其二:两朝兄弟邦;其三:四德元 亨利。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月夜》
明明是诗人望月,为何诗中却写妻子望月?这是怎样一
种描写手法?有什么样的作用?
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 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 身”。
《夜雨寄北》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眼下的情形,但是后两句却没有继续
渲染自己的情感,而是想象未来,这样的写法会不会冲
淡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 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月夜》
“诗眼”
“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ppt 优秀课件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ppt 优秀课件

艾青(1910——1996),现代 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 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1936年在上海出版。
《我的思念是圆的》,写于
1983年9月21日,是作者 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了太 多的飘零磨难,“文革”结束后, 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 变得浓郁起来。这首诗正表达了 诗人心中的感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 王维《鸟鸣涧》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 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唐· 李白《忆东山二首》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唐· 李白《把酒问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唐· 王维 《山居秋暝》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 白居易《暮江吟》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 晏殊《寓意》 夜静深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唐· 韩愈《山石》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 徐凝《忆扬州》
此词作于丙辰(1076)年中 秋节,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太 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 由己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 • • • 1、小序里交代了些什么? 2、对照注释,疏通全词意思。 3、词中作者问天问月是哪些诗句? 4、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怀子由”体现在词中哪句? 5、从上面这些词句,你认为本词的主题是什 么?(明确) • 6、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明确) 下一环节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团聚的人家”与 “骨肉被分割”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对团 圆的渴望。

《水调歌头》PPT优秀课件

《水调歌头》PPT优秀课件
水调歌头
-.
本课目标
1.了解词在形式上的特点。 2.结合诗歌内容、创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情感走向,熟读成诵。 3.理解诗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诗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4
知识卡片
“词”又名诗余、乐府、填词、长短句。词的
段落叫做“阕” ,也叫做“片” 。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5
走近作者
苏轼(1036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谥号文忠。四川眉州眉山人。北宋中、晚期 著名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词人对天上有什么感情?你从哪里可以看 出来?
天上是一个美丽的世界,作者向往之, 从“归去”可以看出来。天上是一个陌生 的世界,作者真要飘然离去的时候又徘徊 犹豫了,从“恐”可以看出来。
作者在现实中政治失意、手足分离,所以 想要找寻一个完美的世界,最终没去的原 因是什么?
问月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作者为 什么有此一问?
读月知味
倾听配乐范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水调歌头 (苏轼)
bǐ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hén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qu夕è /是/
qióng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
他一生才气纵横,诗、词、文、书法都有很 高造诣。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 ,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 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 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 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 木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之《水调歌头》课件(27张ppt)品质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之《水调歌头》课件(27张ppt)品质课件PPT

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
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 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
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
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 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
奢侈骄纵。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念奴
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 一门父子三词客:
课文图解:
上阕 — 望月(写景) 想象: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下阕 — 怀人 — 团圆(人圆)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主题: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亲人的怀念。
你喜欢词中哪些句 子?说说你喜欢的 理由。(内容、修 辞、感情)
示例:我喜欢“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因为这句 话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 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 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 的赞美和向往。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站在东坡 大师面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与亲人多年不 见,思念之情、思念之苦可想而知。你能 从失意、孤独中走出,积极乐观,心胸 开阔,你是好样的。“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我衷心地祝愿你和你弟弟 能早日团圆!
背诵练习
丙辰 ,欢饮 ,大醉,作此
篇,

甚广。诗文有《东坡文集》等。
苏洵、苏轼、
苏辙
题解:本文体裁是什么?
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
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地发展,进 入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文字。
阕:是词的段落,也叫片。分两段的第 一段叫上阕,第二段叫下阕。每种词调 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
水调歌头 苏 轼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有“低低的”修饰之意, 释字义
b.运用了拟人修辞,将月亮拟
1.说说某字好在哪里; 2.赏析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3.请你从某诗句中选出字词加以赏析;
人化,
知手法 4.该字如果用另一个字替换,好不好?
c.“一转一低”准确生动地描 为什么?
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 明内容
d.流动的月光照耀着难以入眠的诗人,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诗人自 己)。明月你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要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人间总有悲 欢离合,月亮总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求全。只希望你我健康长寿,即 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诗人问了青天什么问题?由此你感受出诗人对明月什么情感?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
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
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留 香
请同学们跟随《水调歌头》歌
写出诗人能够不被离别愁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同时也表达
了他对天下离人们的深深祝愿。
诗人将对亲人的思念上升到对天下人的祝福。
以 月
人生在世,不可能总在顺境中,
明 那么我们应该抱定怎样的心态呢?
理 在无力改变事实的情况下,尽量保
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心中保住那一
份美好,必定会看到不同的景观。
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首词情感的理解再读一遍,读出 苏轼矛盾的心理,读出乐观的态度,读出美好的祝愿。

《水调歌头》PPT-完美版

《水调歌头》PPT-完美版

《水调歌 头》PPT -完美 版
《水调歌 头》PPT -完美 版
分析理解
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 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 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 分离时团圆呢?
最富有哲理且自我安慰的句子是:人有
❖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水调歌 头》PPT -完美 版
《水调歌 头》PPT -完美 版
解题 写作背景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 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 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 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 圆。 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 年没有见面了。
《水调歌 头》PPT -完美 版 《水调歌 头》PPT -完美 版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 先生的 才学和 人格魅 力所折 服,这 节课我 们就来 谈谈自 己心目 中的鲁 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 以结合 课外学 习的收 获来谈 ;可以 讲同鲁 迅有关 的人和 事,也 可以说 说读鲁 迅作品 的体会 。
《水调歌 头》PPT -完美 版
《水调歌 头》PPT -完美 版
总结
《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 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是说,唯愿(兄弟) 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深挚崇高的思想 境界,美好的祝福。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2
赏月析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而问心——人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宇宙、人生难有十全十美的,既然如此, 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释怀,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 化,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结尾问候——结尾两句词人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真诚的问候和祝福∶尽管人间有离别,有 缺憾,但生活在月光照耀下的世界,和天涯相隔的亲人共赏一轮明月,也是一种安慰,表达 出普天下所有人的心愿,引起千万人的情感共鸣,流传至今,堪称千古奇绝。
离去的时候,着一“恐”徘徊犹豫之
情全出。毕竟天上虽美,却比不上人
间温暖的烟火气息。
21
赏月析美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再而问月——"转""低""照"三字写出明月似一个有情人,脉脉含情地注视着无眠的"我"。 "我"要问问月儿"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作者好像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是写思念亲人而 不能团聚的惆怅。
23
赏月析美
情感之美
全词构思奇幻,豪放隽秀,诗人借月 抒怀。
上片把酒问月,表达了“归去”与直舞“人 间”、离欲与入世的困惑和矛盾,
下片望月怀人,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并抒发 了美好祝愿。
24
读月知味
意境之美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 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
25
读月知味 哲理之美
水SHUI
调 DIAO 歌 GE 头 TOU
—— 。
何天 年 (不明 宋知月
天几 苏上时 轼宫有 )阙?
,把 今酒 夕问 是青

最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22张PPT)

最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22张PPT)

品读画面懂意境
词人为我们营造了哪四幅画面?请大家各 取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可以借助词中关键字 句(每幅画五个字) 把酒问天图
品读画面懂意境
词人为我们营造了哪四幅画面?请大家各 取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可以借助词中关键字 句,也可以自己概括(五个字)
把酒问天图 把酒问天月图 下起舞图
辗转难眠图 美好祝愿图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日啖荔枝三百颗,把酒问不天图辞长作岭南人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走进内心叩灵魂
联系生活谈一谈: 假如此刻你穿过时间
隧道站在东坡大师面前, 和他谈起这首词, 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 一出,余词尽废。”
—南宋《渔隐词话后集》 胡仔
致敬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初读照诗词无知其眠意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首《水调歌头》让我们走进了苏轼的心灵世界,看到了他内心 的那轮明月。面对人生的不幸遭遇,他选择了豁达乐观;面对亲 人的分离,他送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这就是苏轼,一个生活给我以痛,我报生活以歌的苏轼。最后, 老师和大家一起诵读这首词,向一代文豪苏轼致敬。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同时
品读画面懂意境
词人为我们营造了哪四幅画面?请大家各 取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可以借助词中关键字 句(每幅画五个字) 把酒问天图
品读画面懂意境
词人为我们营造了哪四幅画面?请大家各 取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可以借助词中关键字 句,也可以自己概括把酒(问五天图个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包含战乱之中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
9
李商隐其人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
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被迫卷入“牛李党争”,一生郁郁不得志。
10
《夜雨寄北》 全诗中“期”和“巴山夜雨”都出现了两次,这在格律诗中并不常见,但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期”和“巴山夜雨”的重复出现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
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11
《夜雨寄北》 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让人又怎样的感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2
《夜雨寄北》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眼下的情形,但是后两句却没有继续渲染自己的情感,而是想象未来,这样的写法 会不会冲淡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7
《月夜》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 “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其实是写诗人看月之久,忆妻之深的痛苦现实。明写
妻子思夫之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
8
《月夜》 “诗眼” “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渴望和平的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离人。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 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 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17
《水调歌头》 “情景交融”历来为中国文人所推崇,请仔细阅读上阙,圈画出关键词语,整理一下作者的情感变化。 十分含蓄地写出了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 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
诗词三首 1
目录 C ONTENTS
01 《月夜》·杜甫
02 《夜雨寄北》·李商隐
03 《水调歌头》·苏轼
2
杜甫其人 杜甫,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
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0
THANK YOU 21
5
《月夜》 明明是诗人望月,为何诗中却写妻子望月?这是怎样一种描写手法?有什么样的作用? 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 少一人。”
6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妻子的身边明明有小儿女的陪伴,为什么却还是“独看”?
18
《水调歌头》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19
《水调歌头》 找出一句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 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实质上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 希望。
3
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 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 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 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4
白话译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15
《水调歌头》 这首词的序写了些什么?这首词描写了什么? 这篇长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这首 词为醉后抒情,还念兄弟(苏辙)所作。
16
白话译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 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 哪像是在人间。
13
苏轼其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苏轼其人 “三光日月星” 其一:一阵风雷雨;其二:两朝兄弟邦;其三:四德元亨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