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考点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如下:

1. 数字的认识和计数:学习数字0-99的认识和书写,掌握用手指和物体进行计数的方法。

2. 数字的排序和比较:学习数字的大小顺序和大小比较,通过大小比较进行排序。

3. 数字的加法和减法:初步学习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4. 位数和数位的认识:了解数字的组成和位数的概念,学习十位和个位的读法和写法。

5. 数量的认识和处理:学习不同数量的表达方法,包括数字、物体和图形的表示。

6. 长度的认识和比较:学习用直尺、尺子等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和比较,初步掌握米和半米的概念。

7. 时间的认识和处理:学习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读懂和写懂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8. 金钱的认识和处理:学习不同面值的货币,掌握用纸币和硬币进行金额的比较和计算。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分数的认识和比较: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学习分数的读法和书写,能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

10.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学习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图形

分类和比较。

这些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的重点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

能够建立起对数字、数量、长度、时间、金钱和图形等概念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二年级上册数学 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 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重点难点: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带练习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带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不进位加法;

2、进位加法;

3、不退位减法;

4、退位减法;

5、“多几”、“少几”的应用;

6、连加、连减;

7、加减混合;

8、加减法的估算;

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千万不要忘了写进位1)

2,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千万不要忘了写退位点)

3、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注意≈)

方法:

个位小于5(1,2,3,4)的往下估,个位等于或大于5(6,7,8,9)的往上估,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28+45+24≈100

(画横线,横线下面写估出来的数,注意中间的符号是加还是减)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搞清楚求的是大数还是小数或者是相差数)

例题1.口算

51-30= 60-35=

59-28= 10+13=

12+10= 42+24=

10+55= 25+66=

89+10= 66+16=

二年级上册数学 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 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重点难点: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 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 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重点难点: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

一.长度单位

1.1米=100厘米

2.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笔算加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都从个位算起。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一个顶点和相连的两条边。

2.认识直角

3.使用三角尺画直角

4.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5.学会数角的个数。

四.表内乘法

1.学会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学会由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3.五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4.二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5.三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6.四的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五.观察物体

1.学会从立体的物体从上下左右来观察。

2.学会数正方体等物体的面的个数。

六.表内乘法(二)

1. 7的乘法口诀: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2.八的乘法口诀: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3.九的乘法口诀: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七.量一量,比一比

1.学会测量和比较

八.认识时间

1. 1时=(60)分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米和厘米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厘米

()厘米

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点: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线段有两个端点。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

教室长8米跑道长400米

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

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

爸爸的身高 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 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减起。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比36多17的数是多

少? 36+17=53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比93少28的数是多少? 93-28=65

4、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一个问题,再把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主要内容和重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主要内容和重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主要内容和重点

一、整数

1. 整数的认识

在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会首先向学生介绍整数的概念和认识,让学生了解整数的含义和性质。通过实际的生活例子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并培养学生对整数的直观认识和初步印象。

2. 整数的加法

在整数的加法教学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整数的加法运算。通过数轴、实物、图形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整数的加法规则,并掌握整数加法的技巧和方法。

3. 整数的减法

整数的减法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整数的减法运算,并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题训练,掌握整数减法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二、分数

1. 分数的认识

分数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会向学生介绍分数的概念和认识,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含义和性质,并通过图形、实物等形式,培养学生对分数的直观认识和初步印象。

2. 分数的加法

分数的加法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分数的加法运算,并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题训练,掌握分数加法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3. 分数的减法

分数的减法也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分数的减法运算,并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题训练,掌握分数减法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三、几何

1. 图形的认识

在几何学的教学中,教师会向学生介绍各种基本图形的概念和特点,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通过实际的生活例子和图形,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图形的形状和性质,并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初步印象。

2. 图形的分类

图形的分类也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对各种基本图形进行分类和识别,以及了解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和特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重点难点: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一、 100 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重点难点: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

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 100 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一、知识大纲

一、加与减知识点

1.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运算要按照()顺序进行计算。

①口算连续加法:把两位数分别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将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一位

数与一位数相加,再把两次的和相加。

例:24+15+33=72

先算: 20+10+30=60 再算: 4+5+3=12 最后: 60+12=72 练习:32+21+19=

先算:再算:最后:

②列竖式计算时:

A连加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B连减时(分步列竖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

注意:加法的进位和减法的退位问题。

无论是连加连减还是加减混合算式,建议分步列竖式计算。

解决问题:常用的数量关系

二、乘法知识点:

1、通过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可以相应列出2个不同的连加

算式。

例:

横着看:每行( 5 )个,有( 3 )行,一共有( 15 )个。加法算式:5+5+5=15 竖着看:每列( )个,有()列,一共有()个。加法算式:

2、(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3+3+3=( 3 )×( 4 ),3×4表示( 4个3相加的和).

练习:5+5+5+5=()×(),5×4表示().

3.乘法各部分名称:

3 ×

4 = 12 (读作:)

¦¦¦¦

()()()()

4、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4×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

一、数的认识

1.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2.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能正确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3.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进行计算。

4.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图形的认识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图,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长度单位的认识

1.认识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3.了解线段,会画线段,能比较线段的长短。

四、重量单位的认识

1.认识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 1 —

2.会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会进行简单的重量单位换算。

3.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的重量,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五、时间的认识

1.认识钟表,会读整时和半时的时间。

2.了解时、分、秒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时间。

六、统计与概率的认识

1.了解简单的统计图表,会看图表中的数据。

2.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培养数据分析观念,能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七、数学广角

1.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会进行简单的推理。

2.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能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希望能帮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一、加减法

1.1 加法

定义

加法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运算,指合并两个或多个值,得到其总和的过程。重要概念

•加数:加法中参加运算的数。

•被加数:加法中被加的数。

•和:加法运算的结果。

加法性质

•加法满足交换律。

•加法满足结合律。

•加上零数不变。

1.2 减法

定义

减法是一种基本的运算,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差的过程。重要概念

•被减数:减法中被减的数。

•减数:减法中减去的数。

•差:减法运算的结果。

减法性质

•减法不满足交换律。

•减法不满足结合律。

•减去零数不变。

二、乘除法

2.1 乘法

定义

乘法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运算,指按照指定的次数重复自加。

重要概念

•乘数:乘法中参加运算的数。

•被乘数:乘法中被乘的数。

•积:乘法运算的结果。

乘法公式

•乘法满足交换律。

•乘法满足结合律。

2.2 除法

定义

除法是一种基本的运算,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相等的部分的过程。重要概念

•被除数:除法中被除的数。

•除数:除法中除以的数。

•商:除法运算的结果。

除法公式

•除法不满足交换律。

•除法不满足结合律。

三、整数

3.1 整数的概念

整数是自然数、零和它们的相反数构成的数系统。

相反数

•数a的相反数记为-a,满足a+(-a)=0。

3.2 整数的运算

加减法

整数的加减法遵循数学运算的通性。

乘除法

整数的乘法同自然数的乘法一样。但是,在整数的除法中,需要注意上下取整的问题。

四、长度计量

4.1 厘米

厘米是长度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三校、四校时学习。

4.2 毫米

毫米是长度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三校、四校时学习。

4.3 数量比较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前言

在二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我们掌握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不仅提高了计算能力,还培养了逻辑思维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文中,我将总结二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正文

数字的认识与运算

•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字的比较和排序

•加法和减法的口诀和算法

•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带进位和借位的加减法运算

数的认识与应用

•数的位置和位数

•数字的拆分与组合

•10以内的加法、减法、乘法口诀

•较大数的加减法运算

•选择恰当的运算法则解决问题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认识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单位

•估算长度、重量和容量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换算

图形的认识与绘制

•平面图形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通过图形名称绘制图形

•完成简单的图形变换

数据收集与统计

•通过调查和实际问题进行数据收集

•制作简单的数据表和图表

•理解和分析数据表和图表中的信息

结尾

通过对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学到了很多与数字、图形、计算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帮助我们提高了数学素养,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

和合作意识。希望同学们能够巩固所学内容,勇敢面对数学学习的挑战,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点 [会按要求画线段和角。]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练习:

1、1米21厘米=()厘米 53厘米-18厘米=()厘米;一棵大树高10()。

数学二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数学二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数学二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做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

(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2)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或者130厘米

练习本宽大约15(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大约4(米)一张床大约长2(米)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

一栋楼房大约高25(米)跳绳长2(米)

一把钥匙大约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大约长24(厘米)

讲台大约高90(厘米)教室大约长7(米)

筷子大约长20(厘米)一棵树大约高7(米)

麻雀脚长大约3厘米课桌大约高70厘米

中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课桌长大约100厘米

数学书的封皮大约长21厘米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1厘米

游泳池的长度大约50米地板砖长度大约是80厘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重点考点汇总

1

重点掌握A:会测量、会画线段,尤其画线段不只是会画,还要根据要求先列式计算,再动手去画,如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B:会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C:熟练进行简单的米、厘米等长度单位计算。

2100

包括口算,笔算两部分,说到口算,要求孩子认真完成口算本上的练习,请家长督促孩子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并请家长协助检查。笔算是列竖式,要求孩子能正确的列出竖式,相同数位一定对齐,熟练掌握进位和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计算正确,同时督促孩子认真书写,达到字体美观大方。本单元还包括估算,估算就是先估后算,先把一个两位数估成整十数后再进行加减,计算结果还应是整十数,如何判断哪是估算呢?一般题目中有“大约”二字。

3

重点掌握:会画直角,会画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画直角一定要标上直角符号,会数开放式图形和封闭式图形中有多少个角。作业中发现有的孩子画线段和角不用尺子画,请家长给予孩子指导。

4

重点掌握:熟记1——9的乘法口诀,会横背、竖背、交叉背、斜线背等灵活方法,(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做乘法口诀挂图,贴在墙上或床头上,每天要求孩子背几遍)现还有少数孩子口诀不熟,阻碍了做题速度。

5

重点掌握: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会画对称轴及简单的对称轴图形,强调孩子对称轴线一定要用虚线画,并且要画长。镜面对称:重点掌握:镜中的左右与现实中的实物是相反的,掌握面对面左右是相反的这个概念。利用家里的镜子,引导孩子多体验,帮助孩子用实物理解知识。

6

重点掌握:会看统计图,一个格代表几个单位?根据统计表会做统计图,会提出简单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7

重点掌握:简单的排列数、组合数,数学存在排列的问题,如握手,照相这类的题目就是有关的组合问题,并会列式计算。

另外,解决问题:重点掌握第二单元第23页例

4,求大数,求小数,第三单元第59页例6,乘法应用题,第六单元第77页例4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题目,统计单元中的提问题、列式计算等都是孩子容易错的题,也是重点题。

数学重点必考题20道

【重点题一】

45+17+28= 65—27—39= 74—38+36=

【思路点睛】

学生需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熟练运用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正确进行笔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结果。

45+17+28=90 65—27—19=19 74—38+36=72

45 65 74

+17 —27 —38

62 38 36

+ 28 —19 +36

90 19 72

【重点题二】

【思路点睛】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知,小军拍球的次数一定比36大,在比36大的数中,最小的一个是37,那么小军最少拍了:36+1=37(下)小芳拍了36下,小强比小芳少,那么小强最多拍了:36-1=35(下)

【重点题三】

(1)有两桶油,第一桶倒出来8千克就跟第二桶同样多,第一桶比第二桶原来多()千克。

(2)有两桶油,第一桶倒给第二桶8千克,两桶油就同样多,第一桶比第二桶原来多()千克。

【思路点睛】

这两道题目都是关于“同样多”的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要让学生明确第(1)题里第一桶是倒出8千克,剩下的和第二桶同样多,而第二桶没有变化,所以第一桶比第二桶多的就是倒出的8千克;第(2)题里第一桶是倒给第二桶8千克,第一桶倒出8千克,而第二桶得到8千克,所以第一桶就比第二桶多了2个8千克,就是8+8=16(千克)。

【重点题四】

我发现:最少能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总是比多边形的边数

( )。

【思路点睛】

图中展现的是本学期新认识的三个图形,通过操作要让学生体会从图形的某一个顶点出发,分别与其他不相邻的各个顶点连线,这样的分法简单、方便,且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最少。本题主要让学生养成从一类题目中发现规律,形成解题技巧,故答案是(少2)。

【重点题五】

【思路点睛】

这个题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在直线上(数轴)表示乘法运算的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而这道题比数学书30页第4题难在没有从“0”开始,所以要让学生学会从“4”起数间隔,每次跳2格,跳了6次,就是求6个2相加是多少,故答案是:2×6=12或6×2=12。

【重点题六】

2个3相加等于(),2和4相加等于(),2个5相乘等于(),2个6相除等于()。

【思路点睛】

明确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及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做对这道题的前提,所以2个3相加就是3+3=6,或者2×3=6、3×2=6也可以;2和4相加就是2+4=6或4+2=6;2个5相乘只能写作:5×5=25;2个6相除也只能写作:6÷6=1。

【重点题七】

【思路点睛】

前2个问题非常相似,主要引导学生认真读第(1)个问题和第(2)个问题的最后一个词语,一个是“□”,一个是“图形”,再观察其排列规律,正方形是1个一组,共8组,所以答案是(1)

1×8=8(个)或8×1=8(个);(2)全部图形是△□○□一组,共4组,所以答案是:4×4=16(个);第(3)个问题就是在第(2)个问题的基础上再加2个,4×4+2=18(个)。

【重点题八】

看图列式

□+□+□+□=□

□×□+□=□

□×□-□=□

【思路点睛】

连加是把各个部分的数量相加得到总数量:4+4+4+1=13;乘加要让学生明白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4×3+1=13或3×4+1=13;乘减算式对于部分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要给他们讲清楚先用☆☆☆把最后的☆补齐凑成和前面3组一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