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讲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优秀课件(统编)
第四步:查资料
费奥多罗夫:__苏___联___儿童文学作家,曾是_莫__斯__科___国立 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 讯__院__士____。其编著的资料集《伊·伊·列维坦:书信、文 件与回忆》(回忆录部分出版时名为《回忆列维坦》)是 研究俄罗斯最伟大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列维坦必备的最基本 的资料汇编。
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特点?
这两句话表现了“我”求知若渴、 寻根究底的特点。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 解释说。
老师的解释有什么作用?
老师这个解释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围绕老师的 解释引出下文,“我们”提出很多问题。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
从“万分惊讶”体会到什么? 从“万分惊讶”可以看出“我们”对人由鸟变来的观点 持怀疑态度,不可想象,也说明“我们”有强烈的求知欲。
“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 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 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读了这部分对话,你发现“我们”有什么特点?
“一点、跃起、飞向”三个动词描写我 在梦中是怎样飞行的;连用三个“在”,描 写了“我”滑翔过的地方及看到的迷人景色。
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
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
飞到哪里。
“随心所欲”写出了
“我”滑翔时自由自在、 妙不可言的感觉。
询问老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知识要点+图文讲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知识要点+图文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这是前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写的一篇儿童文学作品。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文章以第一人称叙事,以一个儿童的眼光去思考和探索人的起源这个科学性很强的问题。
文章展示了“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与探究的过程,即从“迷惑不解”到“似懂非懂”到“独立发现”到“得到证实”。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愤懑。
作者介绍:费奥多罗夫:苏联儿童文学作家,曾是莫斯科国立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
其编著的资料集《伊·伊·列维坦:书信、文件与回忆》(回忆录部分出版时名为《回忆列维坦》)是研究俄罗斯最伟大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列维坦必备的最基本的资料汇编。
形近字:绞(绞刑)痴(痴迷)胚(胚胎)赋(天赋)窘(窘态)饺(饺子)疾(疾病)脂(脂肪)武(威武)室(教室)多音字:朝cháo(朝着)zhāo(朝阳)旋xuán(盘旋旋律)xuàn(旋风旋子)禁jīn(情不自禁)jìn(禁区禁令)他禁(jīn )不住满园的春色,闯入了花园的禁(jìn )区。
近义词:惩罚——处罚迷恋——痴迷澄澈——清澈轻盈——轻巧妨碍——阻碍困窘——窘迫羞愧——惭愧驱逐——驱赶独立——依赖迷恋——厌恶澄澈——污浊轻盈——笨重理解词语:【胚胎】本课指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
23《童年的发现》(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童年的发现》活动设计一、教材分析《童年的发现》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是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
文章用倒叙手法,通过讲述“我”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寻根究底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鼓励孩子们要大胆求知、勇于探究。
文中对九岁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有趣言行的描述,充满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课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风趣,把“我”的“童年的发现”写得意趣盎然。
比如,课文开头就很有意思,特别强调了“我”九岁时独立思考后有所发现的不同凡响,表现出“我”抑制不住的骄傲。
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就能发现“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在常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即使人们哈哈大笑,“我”也不以为意,仿佛在俏皮地跟读者打趣。
又如,“我”的梦是如此奇妙,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孩子的天真跃然纸上。
而在求教老师的部分,孩子的语言充满童趣,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迫切想要把问题探究清楚的心情。
老师也很幽默,既回答了孩子的问题,又巧妙地对孩子进行了教育。
再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我”庆幸老师没容“我”解释的背后,是难以掩藏的强烈的自豪感。
“还不笑塌房顶”等夸张的表述、强烈的语气,表现出儿童独有的天真可爱。
课文结尾以自嘲的方式调侃“我”被老师误会轰出教室的事实,“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既暗指了历史上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也表达了“我”对被轰出教室一事的看法。
言下之意,“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
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并列,作为自我安慰的理由,再次体现了儿童独有的可爱与幽默。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再现了第3自然段描写的“我”的梦境:一个可爱的孩子在空中轻盈地飞翔,下面有街道、白桦树、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等。
插图表现了孩子童年爱做梦、好想象的特点,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二、教学目标1.认识“胚、祸”等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关于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是从哪里来的等问题的“发现”,以及“我”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3《童年的发现》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3《童年的发现》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1. 教材背景•本节课所选取的文本为《童年的发现》,着眼于展现童年时光中的趣事和感动情节,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感受成长的快乐和深刻。
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于童年回忆的情感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启发学生对于成长和变化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表达对童年的感悟;•探讨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感情表达。
2. 难点•学生对于文章的情感表达能力;•学生对于生活经历的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课本《童年的发现》;•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环境•教室准备良好,课堂氛围轻松活泼。
四、教学过程安排1. 热身启动(5分钟)•播放童年回忆相关的音乐,引导学生放松情绪,回忆自己的童年。
2. 导入主题(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你对童年的印象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回忆能力。
3. 课文学习(30分钟)•朗读课文《童年的发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段解析课文,分析作者的叙述技巧和感情表达。
4. 情感体验(15分钟)•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童年回忆,分享心情;•小组交流,学生相互分享童年趣事和感悟。
5. 思考启发(15分钟)•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成长中的发现和感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
五、课堂总结在本节课中,通过学习课文《童年的发现》,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和感悟更加深入,同时也提升了阅读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对于成长和变化的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以上为本文档的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23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23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23童年的发现》是一本关于成长和童年探索的书籍。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童年的迷失与探索:书中通过讲述童年时期的经历和感受,探讨了童年时期的迷失感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反思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2. 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建立:书中提到了在童年时期,孩子们常常面临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建立的问题。
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揭示了自我认同的关键因素,如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等,以及如何通过寻找和思考来建立自己的自我价值。
3. 情感与友谊:童年时期的情感体验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书中描述了作者在童年时期与同伴之间建立起的友谊和情感纽带,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学习。
4. 童年的幸福和困扰:童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快乐和无忧无虑的时期,但也会面临一些幸福与困扰。
书中回顾了作者在童年时期所经历的幸福和困扰,如父母关系的紧张、学业和社交压力等,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并保持积极的心态。
通过揭示和探索自己的童年经历,作者试图向读者传达一种理解和认同童年时期的重要性与特殊性的观点,鼓励人们对童年发现的价值进行思考和重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优秀教学设计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第一部分先概述了“我”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却在后来因此受到惩罚。
第二部分具体叙述“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前后经过。
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误解受到处罚,但“我”从中获得感悟。
本文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语言风趣幽默,并有多处内心活动的描写,真实展现了孩子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法学法:教法: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从中激发学生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学法:在这节课教学中,我主要教给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法,抓住重点段理解课文的方法等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学流程(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
(出示课题)(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童年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童年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童年的发现》原文: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我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在学校的课堂上听老师讲人的发育和进化。
我听着听着,忽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人的发育过程要经历从蝌蚪到人的变化呢?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于是我决定自己去找答案。
我开始在图书馆里查阅各种书籍,试图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在一本生物书上找到了答案。
原来,人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类似蝌蚪的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鳃弓期”,在这个阶段,人的胚胎会长出类似于鱼鳃的结构,然后逐渐演化成人的呼吸系统。
我兴奋地把我的发现告诉了老师和同学们,但是他们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感到惊讶和赞叹,反而嘲笑我说:“这是科学家们早就发现的常识,你这不是发现,是抄袭!”我听了心里很难过,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我知道这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这是我自己的发现。
从那以后,我更加坚定了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决心。
我明白了,科学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可能会遇到别人的误解和嘲笑,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童年的发现》赏析:《童年的发现》是一篇描绘小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科学精神的文章。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在探索科学问题过程中的疑惑、努力和喜悦。
文章的主题鲜明,强调了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重要性。
主人公在面对科学问题时,没有盲目接受老师的讲解,而是选择自己去寻找答案。
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的。
文章的语言简洁明快,情节紧凑,富有感染力。
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让读者感受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和挑战,同时也揭示了科学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总的来说,《童年的发现》不仅是一篇关于科学探索的文章,更是一篇倡导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精神的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23童年的发现》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八单元,主要围绕着童年的回忆展开,通过一系列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童年,感受成长的乐趣。
2. 知识点•理解诗歌中的意境•认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分析短文中的主题与情节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把握情感表达•理解故事情节,总结主题•能够独立品味文学作品,体会情感共鸣2. 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内在感触•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分析故事情节,总结主题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感受诗歌、故事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作品,提炼主题四、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导入话题,引出童年回忆。
2.学生朗读诗歌《小时候》,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分组讨论,总结诗歌所表达的主题。
第二课时1.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2.引入故事《23号小巷》,学生听故事后自由讨论情节,归纳主题。
3.小组展示,分享对故事的感悟。
第三课时1.整体复习,加深学生对诗歌和故事的理解。
2.分角色朗读故事,体会文学作品中情感的传递。
3.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童年经历。
五、课堂作业1.阅读课外文学作品,撰写读后感。
2.写一篇关于童年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回忆。
六、教学心得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提炼主题,同时也增强了对童年回忆的认识和感悟。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继续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教案的完整内容。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童年的发现》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童年的发现》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在五年级语文下册的学习中,第23课《童年的发现》是一篇富有童真意味的散文,通过故事的叙述,展现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发现。
本文将从知识点和易考点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和梳理。
知识点梳理文中知识点1.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体,可以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表达观点和感情。
2.描述手法:文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人物情感等方式展现了童年的纯真和美好。
3.比喻的使用:作者通过比喻,将自己发现美好事物的过程与一只“小猎狗嗅到了气味,不管怎么催促,总是逆来顺受”的情形相类比,生动地展现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语文知识点1.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2.词语解释:文中出现的生词和成语的理解。
3.阅读理解:理解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感情变化,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4.写作能力:仿写、写景等写作能力的培养。
易考点解析1.文中的比喻句:请学生理解比喻句的含义,能够联系上下文逐句分析。
2.生词理解:考察学生对生词的理解能力,需要学生通过词语周边的语境推测词义。
3.阅读策略: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心理活动,把握文章的主旨。
4.写作能力:鼓励学生仿写类似的描写句式,提高写作表达的能力。
在学习《童年的发现》这篇散文时,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童年的美好与纯真,还可以通过深入理解文本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和解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散文的内容和要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童年的发现课堂笔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童年的发现课堂笔记
《童年的发现》是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第23课。
这一课
主要描述了作者在童年时期偶然发现的一只蜻蜓的故事,通过故事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本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总结如下:
1.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作者童年时代的夏天,在一次下雨后,作者发现树上有很多蜻蜓。
2.故事展开:作者迷上了观察蜻蜓,特别是它们在飞行中展示
的独特技巧。
在观察蜻蜓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了地上有一只重伤的蜻蜓,于是决心要救助它。
3.故事高潮:作者为受伤的蜻蜓做了简单的包扎,然后把它放
在一个装满水的小盒子里,希望它能康复。
4.故事结尾:几天后,作者发现蜻蜓已经逐渐康复,于是将它
放飞。
蜻蜓飞起之后,顿时在阳光下迸发出绚丽的光芒,使作者深感它的美丽和生命的奇妙。
5.故事意义:通过这个故事,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蜻蜓这种小昆
虫的关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同时,作者也向读者传达了爱护生命、珍惜自然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应该培养对自然的敏感和探索欲望,学会观察和保护生命。
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呵护小动物,以及学会欣赏自然之美,体验生命的奇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精彩教学片段附课后练习及答案
23.童年的发现【教材片段】——惊人的发现师:9岁的费奥多罗夫发现了什么?生: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师:他的发现起始于什么?生:起始于梦中飞行。
生:谁能说得再具体一些?生:“我”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发现的呢?生: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
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chéng)澈的湖面上盘旋。
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师:谁还能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师:同学在读的时候,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借着这些优美的词句,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体会“我”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
师:能跟老师说说你们看到的或想到的吗?生:人为什么会在睡梦里飞行?师:作者想到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生: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师:在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作者还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生1:“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生2:“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生3:“人怎么会是鸟?”师:“我们”一连串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仔细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生:我觉得这些问题中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师: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了作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对人物的印象。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老师给出“我们”满意答案了吗?生: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师: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但老师的话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接下来作者是怎么做的?生: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五年级下语文第二十三课《童年的发现》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第二十三课《童年的发现》知识点+同步练习含
答案人教统编版
知识点梳理
本课主要内容是围绕童年时代的纯真与发现展开,通过描写童年时代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
以下是本课的重点知识点梳理:
1.童年时代的特点
–纯真、天真无邪
–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
–充满幻想与梦想
–对人性和事物的看待更加纯粹
2.发现与探索
–童年是一个充满发现的时期
–通过与自然和人交往,孩子们逐渐认识世界和社会
3.对童年的思索
–童年时代的快乐和宝贵
–成人应当珍惜童年时光,保持童心
同步练习
1.请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描述作者在课文中对童年的感悟和发现。
答案:作者在课文中通过回忆和描写童年时期的点点滴滴,表达了他对童年纯真与天真的怀念与感悟。
作者发现,在那个纯真的年代里,他曾感受到许多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美好情感和瞬间的感动,这种感动和美好留存在他的心中,无法忘怀。
2.描述一下你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个美好记忆,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或
感悟?
答案:(略)
3.你认为童年时期的天真与纯真能够给人成年后的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
响?
答案:(略)
以上就是本课的知识点梳理和同步练习。
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能够更好地领会童年的纯真与发现之美,珍惜和保持内心的童心,让生活更加美好。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童年的发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童年”为主题的一篇课文。
它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文本主题一是科学发明发现需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幻想;二是科学发明发现会面临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文本的语言富有想象色彩,有思考的痕迹以及对话的真切。
反映了儿童追根问底、求知若渴的特点和大胆的想象力。
读后教材不难发现文章的1、2自然段与后文是总分关系。
第一自然段统领“发现的过程”,而第二自然段却统领文中最后一部分“轰出教室”。
板书:发现什么——发现的过程(梦中飞行,请教老师、大胆想象)当众受罚——被轰出教室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因此我把目标定为: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学习童年的发现过程,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自豪与愤懑交织在一起的情感。
教学难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说教学程序:本课拟两课时完成,围绕着重难点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并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梦中飞行——咬文嚼字(二)大胆想象——动手推算(三)轰出教室——质疑讨论一)、梦中飞行——咬文嚼字先指名一学生朗读这一段,(课件出示内容)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画出最能表现飞行特点的词。
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到——随心所欲。
第一步先让学生说说随心所欲的意思,学生可能会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随着自己的心意很自由”等等都行。
第二步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找出哪些语句看出作者飞行的随心所欲。
找出表示飞行的词语有:跃起、滑翔、盘旋。
这时老师提供一个句式让学生用这三个词说话: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我学会了,学会了,还学会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童年的美好,认识探索自然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认知。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二、教具准备1.课文《童年的发现》2.多媒体设备3.图画、小道具等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童年美好记忆的回忆,引出童年的探索主题。
第二步:学习课文1.听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分组讨论,学生自由谈论对童年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步:情境体验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模拟童年时期的探索场景,体验发现的乐趣。
第四步:课文赏析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语段、感悟,引导学生对文中情感进行理解和品味。
第五步: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课外阅读,拓展对童年探索话题的认知。
第六步:课堂讨论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童年探索的看法和体验,促进学生思维碰撞。
第七步:总结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活动,引导学生反思童年的意义和探索的重要性,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领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体验和课文赏析,成功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时期的美好记忆,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然而,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畏手畏脚,缺乏自信心,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
2.记录一段童年时期的美好回忆。
3.阅读相关课外书籍,深入了解童年探索的主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和启发。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3篇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3篇《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3课略读课文《童年的发现》。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执着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流程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也是是五彩斑斓的,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了无数个“为什么”,有着神奇的想象与发,你们的童年有什么新奇的发现吗?2.今天学习苏联儿童文学作家费奥多罗夫的文章《童年的发现》,看看作者的童年发现是什么?(板书课题)3.介绍作者。
(出示幻灯片)(设计意图:由回想交流自己童年的发现入手,引起学生探索发现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测字词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幻灯片,多种方式检查字词的认读情况。
注重易错字的强调,比如:澄澈的“澄”,惩罚的声调都为二声。
(设计意图:字词的学习放手交给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童年时发现了什么?2、作者告诉我们这个发现时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吗?(高兴、自豪)3、齐读1、2自然段(设计意图:通读全文,找出发现,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整体印象。
)(四)、精读课文,探讨交流1、“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各用四字概括。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3段,看看我是怎样发现的?2、汇报,交流。
(1)梦中飞行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梦中飞行是一副怎样的情景?谁能找出相关的语段读读?指名读:(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文中哪个词语可以概括梦中飞行的特点?理解“随心所欲”,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就是“随心所欲”?梦中飞行可以(),可以()可以(),想象下:还可以()?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感觉?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段话。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3课童年的发现|人教部编版(共47张PPT)优质教学PPT
叙述: 老师提到了人的发育,验证了作者的猜测。
又过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级。老师 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有一次,年轻的女教 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人的起源,讲人的 发育和进化。
意思是: 形容做事认真的样子。
词语积累: 明明白白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有的科学家 认为,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 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 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 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2):写“我”发现胚胎规律,却被罚。 第二部分(3—13):写“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飞 翔,探索欲望更强,发现了胚胎发育规律。 第三部分(14—19):写老师讲课让“我”想到了自 己的发现,因大笑被赶出教室。
课文解读
默读课文,本文是怎样描述“我”发现
胚胎规律的? “我”在九岁的时候
胚胎是怀孕最初两个月内的幼体。囊胚、胚的早期 发育和胚胎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在体节时期,三 个胚层都发生了变化。
会认字
pēi
胚胎 规律
fù
天赋 繁殖
yī
nà
伊万诺夫娜
huòhuàn
祸患
奇妙
jiǒnɡ
困窘
情不自禁
chī
hēi
痴迷 嘿嘿
我会读
胚
赋祸
伊 娜
痴
嘿
患
窘
pēi huò huàn
fù chī hēi
瞪澄蹬橙 ( 澄)澈 ( )眼瞪( )色 ( 橙)车 蹬 2. 把词语补充完整。
运转( 自)如 情不自( 禁)
一本正( ) 经 ( )尽绞脑汁
3. 按要求写句子。 老师狠狠瞪了我一眼。(改为“被”字句) “被”字句:我被老师狠狠瞪了一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这是前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写的一篇儿童文学作品。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文章以第一人称叙事,以一个儿童的眼光去思考和探索人的起源这个科学性很强的问题。
文章展示了“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与探究的过程,即从“迷惑不解”到“似懂非懂”到“独立发现”到“得到证实”。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愤懑。
作者介绍:费奥多罗夫:苏联儿童文学作家,曾是莫斯科国立 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
其编著的资料集《伊·伊·列维坦:书信、文件与回忆》(回忆录部分出版时名为《回忆列维坦》)是研究俄罗斯最伟大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列维坦必备的最基本的资料汇编。
形近字:绞(绞刑)痴(痴迷)胚(胚胎)赋(天赋)窘(窘态)饺(饺子)疾(疾病)脂(脂肪)武(威武)室(教室)多音字:朝cháo(朝着)zhāo(朝阳)旋xuán(盘旋旋律)xuàn(旋风旋子)禁jīn(情不自禁)jìn(禁区禁令)他禁(jīn )不住满园的春色,闯入了花园的禁(jìn )区。
近义词:惩罚——处罚迷恋——痴迷澄澈——清澈轻盈——轻巧妨碍——阻碍困窘——窘迫羞愧——惭愧驱逐——驱赶反义词:独立——依赖迷恋——厌恶澄澈——污浊轻盈——笨重理解词语:【胚胎】本课指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澄澈】清澈透明。
本课指湖水清澈见底。
【岂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止”。
本课指远古时代的人不止是鸟。
【困窘】为难。
本课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
【绞尽脑汁】费尽脑筋。
本课形容“我”费尽心思思考问题。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运转自如】指活动不受阻碍,运动得非常熟练自然。
【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构成。
【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句子解析:1、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从“九岁、完全、独立”三个词可以看出“我”的不同凡响和对这个发现抑制不住的自豪。
这样的开头巧妙利用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制造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
此句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者之所以说“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是因为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就能发现,在常人眼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后半句引起下文,是作者要说的真正意思,体现了作者是个幽默的人。
3、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这句话表现了“我”求知若渴、追根究底的特点。
4、“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
”老师解释说。
老师的这个解释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
围绕老师的解释引出下文,“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
5、“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
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说明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生物。
文中一连串的提问说明“我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
“我们”的提问逻辑性非常强,说明“我们”爱思考、会思考。
6、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这句话用具体事例说明“我”对“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想得很痴迷。
“以至于”“翻来覆去”“恨不得”形象地写出了“我”痴迷的程度之深,从而看出“我”是个喜欢探究的孩子。
7、有一次,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
这句话中的“一本正经”与“板着面孔”是对老师的神态描写,说明老师讲这堂课时态度严肃。
她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学生胡思乱想。
8、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
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因为当时老师正在讲人的发育与进化,这类问题很敏感。
而“我”恰在此时笑出声音,老师以为“我”在胡思乱想,所以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9、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一语双关。
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伽利略、布鲁诺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尚且如此,“我”为“我”的发现被轰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句话可以作为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
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
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2)主要讲的是“我”在9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第二部分(3~13)主要讲的是“我”的发现的过程。
第三部分(14~19)“我”的发现在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我”笑出声被老师误解受到处罚。
但“我”从中也深有感悟。
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记述“我”由寻梦而发现胚胎发育规律,但因在课堂上发笑而受到惩罚的事,反映了孩子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赞颂了孩子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同时说明了任何发明与发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通过记述“我”由寻梦而发现胚胎发育规律,但因在课堂上发笑而受到惩罚的事。
2、我是怎样推算出胚胎发育的规律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有怎样的特点?哪些词体现了这一特点?推算过程:A.思考:胎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出生。
B.联想:地图能表示实际距离。
C.人由细胞变化成人的过程。
D.折合、推算:正好九个月。
从这个推算过程可以看出“我”善于想象,喜欢钻研。
体现这一特点的词语有“绞尽脑汁”“想啊想啊”3、“梦中飞行”的情节在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梦中飞行”让“我”产生了疑问,使“我”去询问老师,而老师的回答勾起了“我”探究“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的兴趣。
可以说,“梦中飞行”是整个故事的开端。
4、在文中最后一段,如果事后你知道了这个秘密,你还会笑话他吗?示例:不会,如果事后仔细听他把发现的过程讲清楚,就不会觉得好笑了,反而会对他的大胆想象和探索精神大加赞扬。
5、从童年的发现中,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从童年的发现中,我觉得“我”是个幽默、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
同步练习1一、读得准,选的好。
(给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标出。
)1.我的发现竟如此的简单明了(le liǎo),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2.哈!我总算明白了!这就跟画地图差(chāchà)不多。
3.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jīn jìn)的笑出了声,竟使我当众受到惩(chěng chéng)罚。
4.我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tán dàn)动,似(sìshì)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二、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自()默()()声()尽脑()随()所()三、读句子,将画线词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1.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2.我们万分惊讶。
()3.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
()4.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
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
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yùn zhuǎn zìrú(),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tiān fù(),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1.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2.给带点的字词选正确解释划上“√”。
欲: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明白:①清楚;明确②公开的;不含糊的③聪明;懂道理④知道;了解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迷恋()轻盈()舒展()澄澈()4.你认为“我”的梦有趣吗?为什么?【答案】一、1. liǎo 2.chà 3. jīn chéng 4.tán sì二、(情)不自(禁);(绞)尽脑(汁);默(不)(作)声;随(心)所(欲)三、1.开始 2.惊奇 3.明白 4.惭愧四、1.运转自如天赋2.欲:②想要;希望明白:①清楚;明确3. 迷恋(着迷)轻盈(轻巧)舒展(伸展)澄澈(澄清)4.有趣。
因为我对于飞行是那样迷恋,那样喜欢,以至于做梦都会梦到如此奇异的意境。
同步练习2一、多音字组词。
禁:jìn()jīn ()涨:zhǎnɡ()zhànɡ()二、词语模仿秀。
1.哈哈大笑(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情不自禁(含“不”的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随心所欲(含人体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痴迷着迷迷惑1.人类对飞行一直( ),从远古长着翅膀的天使、天神,到今天的太空穿梭机,人类从未放弃过。
2.那里风景如画,令我( ),常常在那里流连忘返。
发明发现发生3.找到攻克艾滋病的疫苗,是人类医学史上重大的( )。
4.考古学家在冰川里( )远古时代的微生物。
四、读课文填空。
1.“我”发现我的小伙伴都会_______________。
2.经过“我”的推算,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就发现了__________。
4.从“我”的这些发现中,我觉得他是个_________的孩子。
五、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
“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