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教材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优质课件【完整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优质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身体》: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骨骼和肌肉的协作原理。
2. 《机械与能量》:简单机械原理,如杠杆、滑轮;能量转换与守恒的基本概念。
3. 《电的奥秘》:电流的产生、电路的组成、安全用电知识。
4. 《磁现象》:磁铁的性质、磁场的作用、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与身体器官、机械原理、电和磁相关的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转换与守恒的概念,电流的形成与电路原理。
2. 教学重点:身体器官的功能,简单机械原理,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学习卡片、实验工具、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本章所学内容。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重要知识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实验操作: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身体器官及其功能2. 简单机械原理3. 能量转换与守恒4. 电的产生与电路原理5. 磁现象及其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人体的主要器官,并说明其功能。
(2)解释杠杆原理,并举例说明。
(3)简述能量转换与守恒的概念。
(4)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说明电流的方向。
(5)描述磁铁的性质和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科学小实验,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件旨在为四年级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科学教育,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共28课,478页)

。
•。
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清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 很少见
春风吹拂着湖面
台风
在天气日历中我们怎么描述风速的呢?
天气日历: 简化的风速等级
•。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 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 上所有的生物。天气是指我们居住 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
晴
多云
雨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晴
多云
雨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雪
雾
沙尘暴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气温的测量
地点:(
)
测量时间 清晨 上午 中午 气温℃
下午
傍晚
32℃ 28 ℃ 23℃
2011年9月15日
33 ℃
28 ℃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你 有能 价从 值图 的中 信发 息现 ?什
么
气温数据柱形统计图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 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 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 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 低。
.
•.
风
风速和风向
风 向 风吹来的方向
西北 西
北 东北
北风
由北向南吹的风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一节植物体的结构,第二节植物的生长过程,第三节植物的开花与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开花与结果。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开花与结果。
2. 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结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视频,植物结构模型,实物展示。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激发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结构模型,进行实物展示。
3. 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进行随堂练习。
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2. 植物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3. 观察与探究: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结构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并描述其开花与结果的特点。
2.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开花结果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植树活动,增强实践体验。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重点关注细节: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的明确。
2. 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的匹配。
补充和说明:教学内容应严格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组织,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自然界的奥秘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2. 能量与机械力与运动简单机械能量转化与守恒3. 声音与光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音调、响度与音色光的反射、折射与颜色4. 电与磁电流的形成与作用电路的组成与应用磁场与磁力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的奥秘、能量与机械、声音与光、电与磁等基本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保护环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转化与守恒、光的反射与折射、电路的组成与应用。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多样性、简单机械、声音与光的传播、电流的形成与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结合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与重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制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重要概念、公式、关系图等。
2. 板书布局:清晰、简洁、层次分明,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的多样性有哪些表现?简单机械有哪些类型?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电路的组成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连接的?2. 答案:见课后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科学读物、网站、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拓宽知识面。
本课件以严谨的用词、流畅的段落衔接,将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实践活动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能量转化与守恒:此概念涉及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
2024年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2024年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详细探讨植物的生长过程、营养方式、繁殖方式等;2. 第2章《动物的行为》:介绍动物的行为分类、适应性意义、学习行为等;3. 第3章《人与自然》: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4. 第4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讲解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植物、动物的基本知识,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理解;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行为的适应性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验器材等;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进行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6. 课堂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2. 动物的行为;3. 人与自然;4.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植物的生长过程;(2)举例说明动物的行为适应性意义;(3)谈谈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4)解释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2. 答案:(1)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等阶段;(2)动物的行为适应性意义如捕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等;(3)人与自然关系密切,应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4)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之第一单元课件

1.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科学科教版 四年级上册
科学聚焦
观 看 视 频
生活中的声音
科学聚焦
说一说你知6)树上鸟儿的声音
(2)电视机发出的声音
(7)邻居大声交谈的声音..
(3)电话铃声
(8)说话声、笑声、喊叫声、咳嗽声
(4)门窗打开的声音
(9)歌声、肚子咕叫声、
(5)窗外汽车发动机的声音 (10)拍手声、跺脚声
闹钟指针撞击闹钟 鼓棰(chuí)撞击鼓面
嘴巴吹,手指按
很响(强),比较刺耳
很响(强),比较沉(低)
很动听,一会高,一会儿低
(三)对声音问题的思考
回忆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然后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 流。 活动手册
对声音问题的思考记录表
我已经知道的声音知识
我还想知道的声音知识
拓展:识音符,辨高低
听一段简单的乐曲,识别乐曲中的音 符,辨一辨它们的高低顺序。
乐曲的音符 音符的高低顺序(由高到低)
.
1. do 5. sou
⑥ ②
6. la
①
4. fa
3. 2
mi re
③ ④ ⑤
总结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有动物的叫声、大自然的声音、人类 生产生活的声音等;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有的声音强、有的 声音弱;有的声音悦耳、有的声音刺耳。
谢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敲击音叉
轻轻触摸音叉
用小锤敲击音叉,能使音叉发出声音; 轻轻触摸音叉,音叉不能发出声音。
科学探索
实验现象
拨动钢尺、敲击鼓面、敲击音叉都能发出声音; 弯曲钢尺、按压鼓面、轻轻触摸音叉都不能发 出声音。当用手轻轻触摸这些还在发声的物体 时,会感觉它们在振动,随着振动的停止,便 不会听到声音。
新科教版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

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声音借助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传播。
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 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
太空中由于没有 传播声音的介质,故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 播,所以宇航员要进 行对话需借助电子通 信设备进行交流。
回顾反思
课外作业:制作吸管笛子
“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 (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 (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 (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 1、国家意识。 2、目标意识。 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 4、读书意识。 5、主体意识。 6、科研意识。 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全套)

探索 更多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轻轻拨动
轻轻敲击
敲击上方
提示:可以用手轻轻触碰正在发声的物体
探索 有办法证明鼓和音叉也在振动吗
有水的水槽
带绳的乒乓球
泡沫粒
研讨 物体怎样发出声音的?
小结
我们的发现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
拓展 我们的发声器官
声音
第3课时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鸟叫声 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喇叭声 很响,比较刺耳
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
研讨
假如要把这些声音进行分类——
鸡叫声、风声、猫叫声、狗叫声、
流水声、开车声、喇叭声、二胡声、
碎玻璃声、机器声、雷声
你会按什么标准分呢?
小结
声音分类
序号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第4个 第5个 第6个 第7个
探索
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观察1:在“鼓膜”的上方相同 位置制造大小不同的声音,观察气球 皮振动情况;
观察2:在距离“鼓膜”远近不 同的地方制作相同的声音,观察气球 皮的振动情况。
声音能够引起橡皮膜振动,声音越强越明显, 距离越近越明显。
研讨
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 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声音
第5课时 声音的强与弱
导入
音乐片段节取自《将鼓独奏》
游戏: 当听到比较弱的鼓声时, 放低手臂; 当听到比较强的鼓声时, 抬高手臂。
提问:声音的强弱是 怎么形成的呢?
探索
探究钢尺、橡皮筋、鼓面振幅大小与 声音强弱的关系
分 贝仪
怎样让尺子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轻轻拨动和用力拨动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可用分贝仪测量,单位是分贝(dB)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依据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涉及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第二章《动物的适应与演化》、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以及第四章《能量与机械》。
具体内容包括植物的生命周期、动物分类与特征、物质的溶解与扩散、简单机械原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及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动物特征的能力,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3.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提高实验操作与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特征与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简单机械原理。
难点:生物适应环境的意义、物质变化的原理、简单机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植物生长过程的幻灯片、动物模型、实验器材、简单机械模型等。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画图工具、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生长的。
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2. 教学内容讲解(1)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物的过程。
(2)动物的特征与分类:介绍不同动物的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分类。
(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溶解、扩散等现象。
(4)简单机械原理:讲解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联系生活实例。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教学重点。
可采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你所熟悉的植物的生长过程。
(2)观察身边的动物,描述它们的特点,并尝试分类。
(3)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
新教材 教科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之第一单元课件

听到的声音 鸟叫声 喇叭声 音乐声 市场里的声音
我对这些声音的描述 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很响,比较刺耳 悦耳动听 刺耳、比较嘈杂
新知探究 探索 一 3、描述声音的词汇。
(1)声音高或低是指声音的音调,如尖锐的声音听起来高,粗的声音听起来就低沉。 (2)声音强或弱是指声音的响度,也就是我们主观上感觉到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 (3)悦耳或动听是指比较优美、让人愉悦的声音。如安静的音乐等。
生气等心情。
非洲草原上的热带草原猴会用不同的叫声呼唤猴群中的其他成员,向它们报警:
2020秋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5.运动与摩擦力 6.运动的小车 7.设计制作小车 (一) 8.设计制作小车 (二)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对我们来说是再熟 悉不过的。回忆一下你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把你知 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和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的问题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然后把你的 记录和同组同学进行交流。
我已经知道的声音知识
我还想知道的声音知识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声音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为什么
新知探究 聚焦
仔细聆听分辨,无论是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还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 音,它们都是种有特点,各不相同的。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有的声音高,有的 声音低,有的声音悦耳,有的声音刺耳……我们可以将这些声音分成不同的类别。
部编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精品课件

部编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科学1.1 水的奥秘1.2 空气的力量1.3 声音的世界2. 植物的生长2.1 植物的结构2.2 植物的光合作用2.3 植物的繁殖3. 动物的生活3.1 动物的特征3.2 动物的适应性3.3 动物的行为4. 地球与宇宙4.1 地球的形状4.2 地球上的能源4.3 宇宙的奥秘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3. 认识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观念。
4. 了解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宇宙的奥秘。
2.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工具、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科学知识。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的重要知识点。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结构:以提纲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2.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要概念、关键原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观察记录。
植物的生长过程图解。
动物的特点描述。
地球与宇宙知识问答。
2. 答案:提供详细的作业答案,以便学生自我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生活中的科学: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提高科学素养。
植物与生态:引导学生了解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动物保护:组织学生参加动物保护活动,提高学生的动物保护观念。
地球与宇宙:推荐相关科普书籍、视频,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教学难点:针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宇宙的奥秘,教师应深入剖析这三个方面的知识点,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声音的世界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2.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镜子和透镜的应用3. 电与磁电流的产生和作用磁场和磁力电磁感应现象4. 动物与生态动物的分类、特征和适应环境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二、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光、电与磁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知识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考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了解动物与生态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和折射、电磁感应现象、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教学重点:声音的特征、电流的作用、动物分类和适应环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光源、电路实验盒、动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画图工具、动物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光源、演示电路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声音、光、电与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六、板书设计1. 声音:产生、传播、接收;音调、响度、音色2. 光:直线传播、反射、折射;镜子、透镜3. 电与磁:电流、磁场、磁力;电磁感应4. 动物与生态:分类、特征、适应环境;生态系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填空题:声音的特征有哪些?判断题: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吗?选择题:下列哪个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简答题:简述电流和磁场的关系。
2. 答案:填空题:音调、响度、音色判断题:错误,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选择题:C. 生物圈简答题:电流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反之,磁场中的变化也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参加科学竞赛等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同时,关注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2020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全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课件PPT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科学探索
活动手册
最开始时的方向
实验记录
√ √ √ √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科学探索
实验分析与结论
实验分析
手在气球口能感受到有气体垂直喷在手掌,并能感受到气 体推动手掌的力,说明气体是顺着气球口方向喷出的,喷 出的气体具有推力。手在气球上方能感受到气球推动手掌 向上运动,说明气球具有向上的力。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板书设计
3.1 让小车运动起来
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让小车运动起来
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完成课谢后谢同观步看练习题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3.2 用气球驱动小车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新课聚焦
实验结论
垫圈重力或拉力达到一定程度,小车才会运动起来。垫圈 少,重力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得慢;垫圈多,重力大 ,拉力就大,小车运动得快。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交流研讨
研讨一:怎样使静止的小车运动?怎样使运动的小车静止?
1.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就必须对这个物体施加力,且施加的力必须足够 大才能使物体运动。要想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就需要施加更大的力。
用脚踢足球,足球运动。 用脚踩住足球,足球静止。 用大的力量踢足球,足球运动的快。 用小的力量踢足球,足球运动的慢。 对足球施加不同方向的力,足球会 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沿新方向运动。
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同类型车的动力系统;认 识了重力;认识到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 静止;研究了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体会到生活 中的车辆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同的动力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
晴
多云
雨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晴
多云
雨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雪
雾
沙尘暴
冰雹
龙卷风
台风
今天天气怎么样,谁能具体说说?
9月1日开学那天又是怎样的天气?
记录着每天的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称为天气日历。
天气日历作用: 1、记录和分析气象信息; 2、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 3、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气泡图:雪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雪天
气泡图:阴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不用带伞
室外上体育课 不能晒被子
多穿衣服
阴天
光线较暗, 宜开灯
洗衣服
关节炎
不容易晒干
容易发作
?
气泡图:大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发生交通事故
大雨
穿雨衣
常见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晴 多云 阴
小中 大
雨
雪
雷电 雾 风
防晒
不要忘了带雨具
防雷击 防冻、防压
作业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____ 。
•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____和 ___、____和____情况,___、___和 _____。
• 3、一个月的天气变化___代表这一个季节的气候。
• 4、常见的天气符号_________
.
.
。
•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
日历。在天气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
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
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在每
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 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温度计的使用 玻璃管 刻度 液面
液泡
温度计的使用
注意:
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 2、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在测量环境内2-3 分钟。 3、温度计的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小小气象员
天气 晴 阴 多云 大雨 雾 雪 现象
天气 符号
小小气象员
范例:天气日历
一 天
的
天
气
并
不
仅
仅
只
有
一
种
活动:今天的天气日历
室外观察天气5分钟,做好记录,完成作业本。
活动提示: 1、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 2、如何区别多云和阴天? 3、贴上多种不同的天气符号。
挑战活动一:
周气象员
挑战活动一:
月气象员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月气温变化条形统计图
练习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 日历。在天气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 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 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在每 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 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前节知识回顾
• 1、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 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 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 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 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 低。
.
•.
风
风速和风向
探究
室内外温度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
时间:
年月日
测量点 教室里 走廊上 阳光下 大树旁
气温℃
1、测量室内温度。让学生把温度计放在桌面(或手持于身 前)两分钟,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并记录
2、测量室外温度。每组选择室外不同的地点测量气温。记 录测得的气温和地点。
•。
教室里
想一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阳光下
走廊上
室内外温 度的比较
么
气温数据柱形统计图
清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练习
• 1、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 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 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 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 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 低。
作业
• 。1、气温是指 ______地方的温度,_____地方 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气温对天气的影 响。
• 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___、__的地方。每 天 时间、_____地点来测量
• 3、一天中____气温最高___ 和 ____气温最低。
。
。
猜一猜 水见它皱眉,花见它弯腰,
树见它摇头,云见它就跑
• 2、常见的天气有( )、( )、( )。
• 3、.我们可以过( )、( )、( )、 ( ) 和 ( )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
。
。
•。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 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 上所有的生物。天气是指我们居住 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风 向 风吹来的方向
西北 西
北 东北
• 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问问“为什么”。 • 科学就是研究问。题,回答疑问,
探究“为什么”。
1、 我们关心天气
翻开课本第2页, 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你还知道哪一些天气现象?
人人
人 人人 人
人 人人
人
人人
人
人 人人人 人
人
人
通常用云量、降水量、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
大树旁
1、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 2、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气温的测量
地点:(
)
测量时间 清晨 上午 中午 气温℃
下午
傍晚
32℃ 28 ℃ 23℃
2011年9月15日
33 ℃
28 ℃
日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
你 有能 价从 值图 的中 信发 息现 ?什
天气现象分类
云量类 降水类 风速/风向类 气温类
试着完成《知能》第30面“探究起跑线”。
观察活动: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想一想: 你能用什么方法观察天气? 你能从哪些方面描述天气? 今天的天气,适合做哪些事情?
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 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 变得更加清晰。
不宜参加晨炼 注意交通安全
练习
•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 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 大气状况。
• 2、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 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作业
•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 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