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A)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银行业自身的快速发展以及业务量的增加,信用风险问题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逐渐暴漏出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银行业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以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多,使得银行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

本文主要从银行信用风险的定义、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和银行信用风险量化几个方面对当前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最后对国内外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文献综述一、关于银行信用风险定义的研究1。

风险的定义风险(Risk)最早起源于拉丁美洲人的日常生活用语“Resum”,原意是“因航海或海上活动,其可能伴随而来的各种无法预测的危险或风险”。

而《辞海》中将风险定义为“人们在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中遭遇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及其他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他不测事件的可能性”。

在我国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中,提出“风险通常是指由于当事者主观上不能控制的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际结果与当事者的事先估计有较大的背离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2。

银行信用风险的定义亨利·范·格罗(2005)将信用风险定义为债务人或金融工具的发行者不能根据信贷协定的约定条款支付利息或本金的可能性,是银行业固有的风险.闰晓莉、徐建中(2007)认为信用风险狭义上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即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

广义上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二、关于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研究1。

银行进行内部评级必要性的研究武剑(2005)认为内部评级作为信用风险的分析工具和技术平台,在银行风险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成因分析及改善的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成因分析及改善的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成因分析及改善的对策研究关于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国内外学者一直都在分析研究其成因及相应的改善对策。

国外关于不良贷款的分析研究一般都是通过金融脆弱性和金融危机来反映的;国内的学者对于不良贷款的研究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和不良贷款的改善对策。

1 国外关于不良贷款的研究Minsky Hyman P.(1995)认为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原因主要是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来解释的,即使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也存在金融脆弱性。

Luizfernando R.De Paula,Antonio Jose Alves Jr.(2000)等人认为外部金融脆弱性是指由于国际收支失衡、汇率高估等原因可能导致汇率贬值,从而可能引发货币、银行危机的一种金融状态。

Bernardo Maggi · Marco Guida(2009)在商业银行体系的成本结构模型对不良贷款的影响中认为不良贷款的增加可以通过研究成本函数的变化后果来计算出维持一个不良贷款的失效概率,并评估银行的不良贷款是否具有相应的风险倾向,还强调了传统的成本效益指标不适合,而根据相关的密度函数,提出了有效计算方法和措施。

2 国内关于不良贷款的研究2.1 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李宏瑾(2008)深入研究了经济自由、经济增长和不良贷款三者的相互关系。

他认为:当前情况下,大规模的不良贷款存在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并且进一步强调了制度因素。

他认为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重点在于放松管制,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效率和制度质量,减少经济增长中的系统性风险。

尹路(2008)认为,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和成因, 并采取有效化解处理措施, 对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规范我国金融秩序, 社会信用秩序, 推动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 丰富和发展我国的金融理论, 维护和巩固社会的安定, 繁荣昌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外文翻译文献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外文翻译文献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外文翻译文献(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估计技术和规模的希腊商业银行效率:信用风险、资产负债表的活动和国际业务的影响1.介绍希腊银行业经历了近几年重大的结构调整。

重要的结构性、政策和环境的变化经常强调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有欧盟单一市场的建立,欧元的介绍,国际化的竞争、利率自由化、放松管制和最近的兼并和收购浪潮。

希腊的银行业也经历了相当大的改善,通信和计算技术,因为银行有扩张和现代化其分销网络,其中除了传统的分支机构和自动取款机,现在包括网上银行等替代分销渠道。

作为希腊银行(2004 年)的年度报告的重点,希腊银行亦在升级其信用风险测量与管理系统,通过引入信用评分和概率默认模型近年来采取的主要步骤。

此外,他们扩展他们的产品/服务组合,包括保险、经纪业务和资产管理等活动,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资产负债表操作和非利息收入。

最后,专注于巴尔干地区(如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的更广泛市场的全球化增加的趋势已添加到希腊银行在塞浦路斯和美国以前有限的国际活动。

在国外经营的子公司的业绩预计将有父的银行,从而对未来的决定为进一步国际化的尝试对性能的影响。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重新效率的希腊银行部门,同时考虑到几个以上讨论的问题进行调查。

我们因此区分我们的论文从以前的希腊银行产业重点并在几个方面,下面讨论添加的见解。

首先,我们第一次对效率的希腊银行的信用风险的影响通过检查其中包括贷款损失准备金作为附加输入Charnes et al.(1990 年)、德雷克(2001 年)、德雷克和大厅(2003 年),和德雷克等人(2006 年)。

作为美斯特(1996) 点出"除非质量和风险控制的一个人也许会很容易误判一家银行的水平的低效;例如精打细算的银行信用评价或生产过高风险的贷款可能会被贴上标签一样高效,当相比银行花资源,以确保它们的贷款有较高的质量"(p.1026)。

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风险管理文献综述同任何学科一样,风险管理也是随着人类社会自身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

根据大事件所带来的风险管理的变化以及学术界对风险管理发展历程的划分,风险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传统风险管理阶段、现代风险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本文将根据风险管理这三个阶段在内容和实践方面的理论研究及主要特点,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综述评论。

1、国外研究综述传统风险管理阶段,风险管理思想自萌芽逐渐形成全球性的运动,期间取得了许多风险管理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突破。

学术界一般认为风险管理始于美国。

1931年,美国保险部开始倡导风险管理,并研究风险管理及保险问题。

1952年,马科维兹发表“组合选择”理论,假设投资风险可以视为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以用统计学中的方差或标准差加以度量,为金融风险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1956年,Snider 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并得到美国管理协会(AMA)和美国风险管理协会(ASIM)的承认和支持。

1962年,AMA出版了第一本风险管理的专著《风险管理之崛起》,推动了风险管理的发展。

1963年,美国出版的《保险手册》刊载了“企业风险管理”一文,引起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运用,使风险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

1965年,夏普在马科维兹证券组合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罗斯突破性地发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建立了套利定价理论。

1973年,Black,Scholes发表期权定价公式,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水平和策略。

至此,风险管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且美国大多数企业设立一个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与此同时,风险管理思想进入欧洲、亚洲和非洲,成为企业三大管理活动(策略管理、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之一。

1971年,风险管理顾问费利克斯和约纬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提出了自己的解释。

他们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要素的观点是基于企业作为“系统”这一结构的,该观点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信息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企业风险管理者处于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的中心位置,该系统不断地向风险管理者发送有关企业风险和不确定的信息,反过来,风险管理者也不断地把关于对风险和不确定的反馈信息传递给组织的有关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作者:何振华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06期【摘要】商业银行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商业银行风险积聚引发金融危机,导致经济繁荣顷刻间灰飞烟灭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伴随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理论界重视。

本文综合了“风险管理”出现以来有关的国内外研究内容,在作出简要评价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便为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一、国外研究“风险管理”最早于1930年,由许布纳在美国管理协会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其核心思想是指企业通过识别、计量和分析风险,并且能够用最经济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和处置风险。

随后,风险管理被用到不同领域,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的发展,风险管理研究的重点也在不断发展。

从亚当·斯密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负债管理理论、70年代资产负债管理、80年代资产负债表外风险管理理论及金融工程学的产生到巴塞尔体系的形成、COSO委员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发布,可以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经过2个多世纪的发展终于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概括起来,大致经过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全面风险管理4个阶段。

(一)资产管理理论阶段资产管理理论是最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

早期商业银行家认为银行的负债主要取决于客户的存款,银行对此没有决定权,是被动的。

而商业银行可以主动安排自己的资金运用,合理安排资产结构,通过资产业务获得尽量高的利润,并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银行管理关键在资产管理,在既定负债所决定的资产规模前提下,实现资产结构的最优化。

随着经济发展,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

商业贷款理论认为,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客户的存款,而这些存款是要经常提取的。

如果存款人在需要资金时无法从银行提出所需的自己的存款,那么就会造成挤兑,银行倒闭。

《银行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4500字

《银行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4500字

银行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目录银行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S.1国外文献综述 (1)(1)小额信贷的产生及发展 (1)(2)国外小额信贷风险研究 (2)(3)国外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2)S.2国内文献综述 (3)(1)国内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 (3)(2)我国小额信贷业务风险管控 (3)第2章小额信贷风险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4)2.1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的定义 (4)2.2小额信贷风险的类型 (4)2.3小额信贷风险的成因 (5)参考文献 (5)S.1国外文献综述(1)小额信贷的产生及发展1960年,小额信贷便开始产生,1990年该行业得到推动。

国际上针对"小额信贷"有两个对应的词进行解释,一个是Microfmance,另一个是Microcredit。

如今小额贷款具有单笔贷款规模小与纯信用发放的特点。

现代的小额信贷其最早是出现在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针对贫困农民予以一定的信贷方面的帮助,体现出良好的扶贫作用。

上世纪70年代末,孟加拉学者穆罕默德.尤努斯指出,农民普遍无法提供有效抵押品,单个农民贷款规模小且分散,这些原因增高了涉农贷款的业务成本,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意为农民提供贷款。

于是,他在向贫困妇女借款的基础上开办了"穷人自己的银行"—格莱珉银行,数据显示,2007年,格莱珉银行为741万贫困者提供了帮助,其小额信贷业务覆盖了八万多个村庄,分支机构多达两千多家。

2006年,为了表彰尤努斯和格莱珉银行帮助社会贫困人口发展与经济进步所作出的贡献,两人全票通过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紧接着,小额信贷机构在世界各地蔓延,乡村银行广泛推广并获得巨大成功。

依据2012年的数据,2010年获得小额贷款的困难家庭为S75亿户,相比1997年的760万户,大约扩大了18倍。

同时,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小额信贷成功典例,玻利维亚阳光银行、孟加拉乡村银行、印尼人民银行等,这些成功范例为世界范围内小额信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 文献综述.doc1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  文献综述.doc1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年月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研究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危机来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受到了商业银行监管当局的广泛关注以及重点防范。

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商业银行体系正常健康的运行,促使整个金融机构有序顺畅的运转,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存在不足进行研究,就很有必要。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也给我国的相应金融机构带来冲击,对其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监管,对维持银行持续经营与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策略Liquidity Risk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commercial banks' liquidity risk has also brought to the impact of the respect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its effective risk prevention and supervision of banks from continuing operation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entire financial system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analyze the problem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liquidity risk management.Keywords: Commercial banks; Liquidity; Risk; Strategy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后来引发的全球流动性危机,深刻地暴露出全球商业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缺失。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RAROC理论运用的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RAROC理论运用的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RAROC理论运用的文献综述作者:李诺来源:《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年第06期摘要:RAROC是国际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商业银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国内商业银行也越来越多的运用RAROC理论进行风险管理。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RAROC理论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进行运用的研究文献,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RAROC;经济资本;绩效评价一、国外关于RAROC的研究RAROC首先是由美国信孚银行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度量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90年代初由美洲银行最早进行实践,90年代后众多学者基于RAROC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将其用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领域。

国外对于RARO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绩效评估和经济资本分配方面,其中James et al(1996)系统地研究了美洲银行如何运用RAROC进行经济资本配置和绩效评估,认为美洲银行进行的资本预算过程类似一个内部运行的资本市场,他认为RAROC建立了风险、资本及股东权益之间的联系,适宜用于测算公司真正的获利能力,但这也仅限于初步理论阶段。

Guill, Gene D.(2004)在2004年国际风险研究年会上介绍了银行经济资本的实施情况,阐明了经济资本的重要意义及金融机构经济资本的影响因素等。

Stoughton, Zechner(2006)在考虑银行存在委托代理问题的情况下,推导了RAROC的标准值,并认为RAROC标准值与权益资本成本无关[1]。

他们提出在不对称信息情况下,以资本预算为基础的RAROC和EVA是金融机构优化资本配置的前提。

二、国内关于RAROC的研究近几年,国外商业银行风险调整收益的理念及以RAROC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技术在我国也已有较多的应用及研究成果,总体上看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RAROC进行了研究。

(一) RAROC用于经济资本配置方面的研究国内关于RAROC模型在经济资本配置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多成果,多从RAROC模型在经济资本配置中的路径、应用程序、国外做法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研究。

商业银行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文献综述

学号:********文献综述( 2008 级本科)题目: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金融学*名:**成绩: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0年 12 月 14 日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评估及管理摘要:随着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种类的多样化、复杂化,其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再是单一风险,而是一种集信用、市场、操作等多种风险于一身的整体风险。

这些风险相互交织,彼此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在传统风险管理模式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对于各种风险管理的方式往往是分离的,这种管理方式必然会造成风险之间相互作用的忽视,而简单地将风险相加会导致整体风险的高估,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因此,从自身风险管理需要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应该充分考虑各种风险的相关性,从整体上对风险进行管理,整体风险管理将是未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专家学者从现代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的理论与现实背景出发,提出了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设想。

从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的具体流程入手,提出了基于整体风险识别、度量、预警及防范的整体风险管理框架。

在整体风险识别上,提出了风险图识别法,以及如何利用风险图对整体风险进行初步评估;对于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的度量,提出运用连接函数(Copula函数)的方法,将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进行整合,并就我国某商业银行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的体系问题上,提出应继续巩固与深化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成果,推进其治理结构的完善,建立有效的整体风险管理激励机制、内控机制以及整体风险信息处理和定期报告机制,并且要完善整体风险管理的监督机制,进而形成一个有力的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商业银行;整体风险;风险度量;风险防范;风险管理1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成思危(2008)指出我国明朝末年出现了类似银行的钱庄和票号。

20世纪30年代,统治旧中国的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简称“四行二局一库”)为主体,包括省、市、县银行及官商合办银行在内的金融体系。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国际文献综述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国际文献综述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国际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国际范围内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的最新进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为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将从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各类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金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主要风险类型的管理策略,并对未来的风险管理趋势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综述,期望能够为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推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金融风险管理,作为现代金融学的核心领域之一,主要关注于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金融机构或个体面临的潜在金融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建立在概率论、数理统计、金融工程、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之上,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的决策依据。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商品价格等)的变动而导致金融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

市场风险的管理主要依赖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和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

其中,马科维茨提出的均值-方差模型为投资者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最大化收益或在给定收益下最小化风险提供了理论基础。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或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无法按约履行债务而导致的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涉及信用评分、信贷配给、抵押品要求等手段。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信用评分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信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流程、人为错误、系统故障或外部事件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强调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制定严格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以及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控,来降低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面临资金短缺时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足够资金以满足其负债或资产增长的需求。

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Stiglitz和 Weiss(1981)在市场上,分析了全面且有利的一方进行如何抉择的理论。银行与借款人存在着不对等的信息,在完成投资时,借款人无法限制获得的利润,但其承担的风险却是固定的,导致收益的减少,出现“道德风险”。
Elizabeth和Langwith(2005)出现信用卡风险的主要原因是贷款市场利率太高,在信用卡持卡人的相关情况下,发卡机构为进一步降低风险,在控制好相风险的基础上,适当调节信用卡的还款利率。在信用卡定价方面,Jean和Julian(2010)对信用卡功能进行了考虑。通过相关信用卡网络进行消费互换等。如果监管机构关心消费者的相关价值,一个较好的管理方法则是避免相关成本。利用消费者剩余管制的相关问题,实现消费者剩佘最大化。另外,可以借助相关账务公司来处理坏账。在信用卡惩罚费用上,Nadia和Anthony研究了信用卡的违约费用。通过一个特有的数据增加银行及客户的风险,用惩罚费用反映一定的市场份额,直接代替信用卡的市场利率。
表22018届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方向及班级金融学指导教师职称文献综述11国内综述赵刚2007分析了信用卡风险管理中评分法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从信用卡产品定义及起源出发同时利用回归模型对其进行相关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表Ⅱ-2(2018届)
宁波大学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方向)及班级
金融学
指导教师
职称
文献综述
1、国内综述
赵刚(2007)分析了信用卡风险管理中评分法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从信用卡产品定义及起源出发,同时,利用回归模型,对其进行相关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综述

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综述

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综述摘要:阐述了国外有关古典信用管理方法和现代信用管理方法的研究情况介绍了国内对于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以及潜在的信用风险问题的研究成果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用管理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信用风险的管理,根据分析技术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古典信用管理方法和现代信用管理方法。

两者主要的区别和判断标准主要是信用风险能否被单独剥离和定价。

从时问的表现形式上看,2O世纪8O年代中期以前为古典信用管理方法,2O世纪8O年代中期以后为现代信用管理方法。

一、古典信用管理方法(1)专家制度法专家制度是一种最古老的信用风险分析方法,其最大特征就是:银行信贷的决策权是由该机构那些经过长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信贷管理人员所掌握,并由他们做出是否贷款的决定。

因此,在信贷决策过程中,信贷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主观判断以及某些要考虑的关键要素权重均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在专家制度法下,绝大多数银行都将重点集中在借款人的“5c”上,即品德与声望(Character)、资格与能力(Capacity)、资金实力(Capital orCash)、担保(CoHatera1)、经营条件或商业周期(Condition)。

这种方法的缺陷是主观性太强,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信用分析工具。

(2)信用评分方法信用评分方法是对反映借款人经济状况或影响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若干指标赋予一定权重.通过某些特定方法得到信用综合分值或违约概率值,并将其与基准值相比来决定是否给予贷款以及贷款定价.其代表为Z计分模型。

Z计分模型是Altman于1968年提出的以财务比率为基础的多变量模型。

该模型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法.通过分析一组变量,使其在组内差异最小化的同时实现组间差异最大化,在此过程中要根据统计标准选人或舍去备选变量,从而得出z判别函数。

根据z值的大小同衡量标准相比,从而区分破产公司和非破产公司。

(3)信用评级法信用评级又称为资信评级或信誉评级,它是指对评级对象的特定证券或相关债务在其有效期内及时偿付的能力和意愿的评估,是对债务偿还风险的综合评价。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银行自身的稳健运营,更对我国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深入分析其风险管理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对策。

本文将首先概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风险的定义、分类以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目标。

随后,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梳理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

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风险识别不足、风险评估方法落后、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等。

本文还将深入探讨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如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人才短缺、外部监管环境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外部监管环境等。

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深入剖析和对策研究,本文旨在为其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为推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二、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其风险管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

然而,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中国农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国农业银行在风险识别方面仍有待加强。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型风险不断出现,如网络金融风险、操作风险等。

然而,中国农业银行在风险识别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未能及时识别和评估这些新型风险,导致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受到一定影响。

中国农业银行在风险量化和管理技术方面还有待提升。

风险量化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量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评估研究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评估研究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评估研究文献综述国外的测度方式和模型发展比较早也比较快,肖远企(1990)介绍了美国的金融风险评估方法,1979年CAMEL评级制度和1997年经过修改的CAMELS制度是当时美国所建立的符合本国国情的主观评价体系的一部分。

后来的CART结构分析是一种在选定了几个适当的银行财务指标后,将其作为分类标准和依据,通过建立二元分类数来分析被考察对象状态的方法逐渐被学者所采用,刘富成(2009)运用CART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

随后,Altman 等人(1994)利用一种自适应的非参数方法预测了某公司的金融风险状况。

Altman 等人认为该种方法分布自由,较之多元判别分析模型,对实际问题更加适用在VAR框架逐渐成熟之后,信用度量技术开始被学者们所重视。

不过虽然这样的测度方式易于测算贷款和非交易资产。

但是该方法很多方面的基础都是侵权定价理论,要求资本市场必须保持极高的成熟度,同时也用苛刻的条件限制了数据的真实性,大大降低了可操作性。

基于这个信用度量技术,学者们开始着眼于经济的周期性因素,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从而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改变趋势和程度,但是由此也增加了模型的复杂程度,这也就催生了另外一种研究模型的出现,被称为麦肯锡模型。

与国外的商业银行对于金融风险预警的研究相比,我国在该领域的起步较晚,但是也有一些卓有成效的成果。

其中,陈秀英(1998)结合了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两个方面后,构造了一套包含实际GDP增长率、国内信贷增长率、短期资本流入额/GDP等的指标,以期从根源出发寻找金融风险发生的原因。

隋剑雄(2004)通过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双重软预算约束分析框架的形成是在2004年,其形成基础是我国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及国有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对产生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释。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在我国,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起步较晚,而对消费贷款风险研究也是近几年的事,借鉴西方银行消费贷款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我国商业银行消费贷款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地更新。

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消费贷款风险管理才刚起步,相当薄弱,急需大力发展。

相较于我国,国外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起步就比较早了,研究也相对较多,内容主要涉及商业银行信贷理论、模型以及风险管理。

1 国外研究状况1.1 国外个人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研究状况David.Durand(1941)在分期付款消费贷款中的风险因素中提出的消费信贷评分模型,最早将借款人的收入、存款等个人资料进行量化评分,从而对其信用进行评级。

Allen and Santomero(1998)在归纳银行新业务后认为,风险管理己经成为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的主要业务。

Rajan(1994)对银行的信贷政策改变作了研究,认为银行的信贷政策呈现周期性的特点,银行倾向于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放松对消费者标准以获取较高的收益,在经济形势差时收紧标准。

Fend和Simon(1997)运用了消费金融的调查数据,找到经济衰退期信贷受约束的家庭数字,证明了在经济衰退期间信用度较低的贷款人能得到的信贷额度要比信用度高的贷款人少很多。

Thomas(2000)通过研究发现29—36岁人群违约率最高。

Zhou(2001)认为借贷时间越长,信用级别越低,违约率相应越高。

Alesie,Hochguertel和Weber(2001)分析了利率与消费信贷之间的关系后,指出在利率水平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不同类型贷款的构成会发生变化。

Francesco M.Paris提出银行应该把消费贷款作为银行资产管理的一部分,用投资组合理论来规避风险,并指出应用MPT(modem portfolio theory)进行银行资产管理的缺陷性,提出了解决方法。

Hunter(2003)则对银行的流动性进行了考察,他提出要对消费信贷实行资产负债联合管理,以化解风险,并提出银行可以通过利率安排、资产证券化、衍生工具等办法减小或规避风险。

《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研究的文献综述1700字》

《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研究的文献综述1700字》

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在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际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国外需求巨大压力,如何扩大内需、刺激我国消费已经成为振兴经济的重中之重。

现今,我国对消费信贷的需求越来越多,购房、买车、上学以及购买各种其他耐用消费品的贷款等活动,都需要通过个人贷款来获得资金,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相对一些发达国家,我国信贷业务起步较晚,很多方面都还有不足,随着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个人消费信贷带来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

在个人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很多学者都进行过关于风险与防范的研究论述,大多认为风险主要来源于制度、银行、消费者三个方面。

刘艳梅(2008)将风险成因细化,指出个人信用风险、银行与客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相关法律体制不健全等都会引发风险,并在对策建议中提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同时银行内部也要加强管理;而邵烨(2008)单独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提取出来,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操作风险大部分分布在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占比约为90%,因此邵烨针对地分析了这两大成因,并就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两大管理要点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对商业银行减少虚假按揭有重要指导意义;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就已经开始缓慢发展起来,自1997年以来,发展越来越迅速,而今,个人消费信贷经营范围拓展范围越来越大,在未来只会有增无减,盛昌琴(2009)在分析个人消费信贷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风险随之而来,需要采取对策进行防范,盛昌琴指出风险成因分为制度方面、银行方面、消费者个人方面,通过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鼓励银行努力防范信贷风险,以期更好的发展;2010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经济振兴政策,鼓励消费,刺激内需,消费信贷态势越来越好,商业银行面对的信贷风险也暴露出来,防范信贷风险是必然选择,张晋学(2010)紧跟实情所需,指出了农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各自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其中银行自身管理薄弱也是消费信贷风险的一大成因,张晋学不仅提出了商业银行管理的建议,还为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指出了路径,同时着重风险防范与损失弥补;周海旭(2014)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管理现状出发,结合多年的信贷管理经验,就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点进行风险分析,并将问题逐一解决,提出了有效的建议;随着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逐渐暴露出来,学者对风险的理解与把握也越来越全面与细化,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商业银行内部管理造成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而李梓铭(2015)指出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是银行内部,客观环境也存在问题,要想改善个人消费信贷环境,就要先为其提供态势良好的经济大环境,同时也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法律保护,以确保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拥有强力的支撑;个人信用问题是影响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也在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王英姿(2016)认为要通过建立严格的个人消费信用体系来防范个人信贷风险,加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系应当成为金融管理的一大重点;杨骏(2016)、刘镨心(2018)均表示只有做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才能保证商业银行有效规避风险,并都提出了要多方面风险防控的有效措施,杨洋(2021)在前两位学者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风险防控措施,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新思路;吴丽生(2016)、张圆园(2018)两位学者先后都结合风险点提出了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为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风险问题指出了许多可行的路径,如:管理体系、担保制度等,从多方位来保障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正常开展;郭小林(2018)在分析风险成因的基础上,更加着重地研究了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管理,并以九江银行为例,进行风险管理的分析,建立风险评价模型,从银行外部和自身两个层面,分析风险成因,并提出管理对策;李聃(2019)在明确个人消费信贷金额小、风险小、收益高等特点的基础上,表示个人消费信贷是把双刃剑,在带来丰厚利益的同时,并不是丝毫不存在风险与损失的,李聃指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成因包括立法不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缺失以及个人征信体制的不完善,风险防范需要法律的支持,并且要针对个人消费信贷的特点进行风险防控机制的优化;Mengyun Zheng(2020)在对个人消费信贷研究的基础上,从“现状-存在的问题-制度完善措施”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建设,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绩效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绩效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摘要: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的内在联系,检验了我国银行的内部治理作用及其有效性。

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是显著负相关的,国有控股银行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绩效是显著负相关的。

而独立董事的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股权集中度、以及高管薪酬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绩效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表明我国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没有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要进一步完善银行的治理机制,使其对控制银行信贷风险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公司治理信用风险管理绩效不良资产贷款银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发展十分重要。

良好的公司治理对银行管理者有效分配社会资本并提高经济业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公司的债权人和股东而言,银行在其他企业的公司治理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franks & mayer,2001;santos & rumble,2006)。

因此,银行自身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我国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还需要不断完善,如何通过完善董事会构成、股权结构、高管薪酬等治理因素,从而提高银行自身的竞争力已迫在眉睫。

一、文献综述(一)国外文献公司治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分析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la porta et al., 1998),主要可分为:董事会构成(e.g., hermalin & weisbach, 2003)、高管薪酬(e.g., bebchuk, fried, &walker,2002)和股权集中度等方面(e.g., himmelberg, hubbard, & palia, 1999)。

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及其治理的特殊性,以及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公司治理与银行业绩关系。

adams & mehran (2003)研究发现,董事会在美国银行控股公司中,规模普遍较大,但是董事会构成对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评估研究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评估研究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评估研究文献综述国外的测度方式和模型发展比较早也比较快,肖远企(1990)介绍了美国的金融风险评估方法,1979年CAMEL评级制度和1997年经过修改的CAMELS制度是当时美国所建立的符合本国国情的主观评价体系的一部分。

后来的CART结构分析是一种在选定了几个适当的银行财务指标后,将其作为分类标准和依据,通过建立二元分类数来分析被考察对象状态的方法逐渐被学者所采用,刘富成(2009)运用CART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

随后,Altman 等人(1994)利用一种自适应的非参数方法预测了某公司的金融风险状况。

Altman 等人认为该种方法分布自由,较之多元判别分析模型,对实际问题更加适用在VAR框架逐渐成熟之后,信用度量技术开始被学者们所重视。

不过虽然这样的测度方式易于测算贷款和非交易资产。

但是该方法很多方面的基础都是侵权定价理论,要求资本市场必须保持极高的成熟度,同时也用苛刻的条件限制了数据的真实性,大大降低了可操作性。

基于这个信用度量技术,学者们开始着眼于经济的周期性因素,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从而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改变趋势和程度,但是由此也增加了模型的复杂程度,这也就催生了另外一种研究模型的出现,被称为麦肯锡模型。

与国外的商业银行对于金融风险预警的研究相比,我国在该领域的起步较晚,但是也有一些卓有成效的成果。

其中,陈秀英(1998)结合了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两个方面后,构造了一套包含实际GDP增长率、国内信贷增长率、短期资本流入额/GDP等的指标,以期从根源出发寻找金融风险发生的原因。

隋剑雄(2004)通过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双重软预算约束分析框架的形成是在2004年,其形成基础是我国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及国有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对产生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银行业自身的快速发展以及业务量的增加,信用风险问题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逐渐暴漏出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银行业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以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多,使得银行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

本文主要从银行信用风险的定义、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和银行信用风险量化几个方面对当前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最后对国内外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一、关于银行信用风险定义的研究
1.风险的定义
风险(Risk)最早起源于拉丁美洲人的日常生活用语“Resum”,原意是“因航海或海上活动,其可能伴随而来的各种无法预测的危险或风险”。

而《辞海》中将风险定义为“人们在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中遭遇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及其他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他不测事件的可能性”。

在我国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中,提出“风险通常是指由于当事者主观上不能控制的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际结果与当事者的事先估计有较大的背离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2.银行信用风险的定义
亨利·范·格罗(2005)将信用风险定义为债务人或金融工具的发行者不能根据信贷协定的约定条款支付利息或本金的可能性,是银行业固有的风险。

闰晓莉、徐建中(2007)认为信用风险狭义上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即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

广义上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

二、关于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研究
1.银行进行内部评级必要性的研究
武剑(2005)认为内部评级作为信用风险的分析工具和技术平台,在银行风险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内部评级系统所提供的违约损失率(LCD)、违约概率(PD)、预期损失(EL)以及非预期损失(UL)等关键指标在授信审批、贷款定价、限额管理、风险预警等信贷管理流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

近年来,欧美等先进银行、国际评级机构和管理咨询公司围绕着内部评级法,在模型研究、系统开发以及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和实践经验。

这些成果和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借鉴和学习,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银行竞争的加剧,我国银行业也亟待需要内部评级的实施。

王晓博(2006)则认为从巴塞尔委员会的观点改变及界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趋势来看,内部评级法是风险管理发展的主流和趋向。

同时肯定内部评级法
可使银行在风险管理中能将风险敏感性和激励相容性很好的结合,并能为最终采用组合风险管理模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2.银行内部评级过程的研究
Elsas和Krahnen(1989)、Ewert和Szezesny(2001)强调了不同银行评级体系在架构和操作上的差异性,评级过程中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贷款审批、贷款定价、提取损失准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级。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指出银行的评级过程主要包括基于统计方法的评级过程、部分基于专家判断的评级过程和完全基于专家判断的评级过程三种。

孙孝坤(2003)侧重对政策性银行评级体系进行了研究,包括地区评级和行业评级的方法、风险因素的测算、内部评级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等方面。

陈小宪(2004)强调内部评级过程从定性到定量经历了专家判断阶段、模板阶段、打分卡阶段和纯粹模型阶段四个阶段。

3.银行内部评级框架的研究
巴曙松、林子彭(2003)探讨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理论框架及其演变,指出内部评级法吸收了现代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与工具,对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进行度量,并在此基础上得到风险权重函数。

向实(2004)着重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框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实施内部评级法所可能引发的问题如复杂程度较高增加了实施成本、监管资本要求大幅增加、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双重框架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强化亲周期性效应等。

邓云胜
(2005)重点介绍了对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验证框架,归纳分析了返回测试和基准测试这两种对违约概率的定量验证方法。

三、关于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的研究
1.Credit Metrics模型
该模型是由JP摩根于1997年提出,是以信用转移分析为基础,考察一个给定的时间内,从一个信用等级转移到另一个信用等级的可能性,包括发生违约的可能性。

估计贷款或者债券资产组合未来价值变动的分布。

以历史数据为依据确定信用等级矩阵和违约时的资产回收率,并以此确定未来该信用资产组合的价值变化,通过基于VaR的方法来计算整个组合的风险暴露。

在我国,范南(2002)详细介绍了Credit Metrics模型的技术细节,明确指出了我国目前还缺乏运用的基础。

吴涛(2009)对Credit Metrics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适用性进行探讨,并指出,由于国内信用历史数据库的缺乏以及信用评级体系的不成熟,该模型在我国的应用受到严重制约。

2.KMV模型
KMV模型是由KMV公司1993年发布的信用监控模型基于Merton的违约证券估价模型和风险中性原理,将期权定价理论应用于贷款和债券估值而开发出的一种信用监控模型。

即当公司的市场价值降至到一定水平以下,公司就可能发生违约。

通过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的计算,求出公司的违约距离,并通过违约距离转换计算出公司的违约率。

其原理是银行贷款相当于向债务人卖出一个看跌期权,当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超过企业的负债时,企业有动力偿还贷款,当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债务时,企业会行使期权,选择违约。

KMV模型根据借款公司的股票价格波动计算EDF.
在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下,陈忠阳(2000)介绍了信用度量术和KMV 模型的具体求解过程,并指出其在我国使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

章政等(2006)比较了信用度量术、麦肯锡模型和KMV模型各自的特点,并指出了其在我国的运用方向。

周沅帆(2009)利用KMV模型对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度量,考虑利用该模型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管的可行性。

3.Logistic回归的模型
Martin(1977)较早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破产银行和良好银行进行研究以便区分问题银行和正常银行,当时的判断准确率达到90%以上。

Ohlson (1980)建立了一个多元Logistic模型来预测公司破产概率。

他提出,为避免模型预测能力高估的问题,应采用违约前两年的数据进行建模。

Cramer(2004)针对一般Logistic模型出现的高估低端组违约概率而低估高端组违约概率的情况,提出了边界Logistic模型。

并且指出边界Logistic模型可以克服难以通过拟合优度检验的缺点。

在我国,于立勇、詹捷辉(2004)构建了较为科学的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了违约概率的测算模型。

实证结果表明,模型可以作为较为理想的预测工具。

白保中、朱世武(2008)以中国某商业银行1999-2005年的信贷数据为样本,构建预测电力、公路、城镇建设三个行业信
用资产违约概率的Logistic模型。

实证表明,企业本身、宏观经济、地区及行业四方面因素对企业违约概率存在显著相关性。

四、国内外文献的总结
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信用风险分析方法的研究逐渐从定性转向定量分析,并进一步转向了以多变量依赖于资本市场理论以及计算机信息科学的动态计量分析方法为主的趋势。

但是这些定量分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模型参数估计复杂。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每种模型都有其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不过对于风险管理发展较为滞后的我国银行业,这些模型和方法为我们进行信用风险的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虽然当前国外比较先进的现代模型在我国尚无法直接应用,但它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此外,由于我国进行风险管理研究的时间较晚,国内研究大部部分集中在对国外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介绍或对比分析,真正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型来进行信用风险评价的文献并不多。

近年来,Logistic模型以其预测中国公司信贷违约概率准确的特性备受学者关注,加之其扩展实用性较强,预测客户违约率准确性较高。

不过Logistic模型还存在两大缺点:一是当违约概率不服从Logistic分布时,模型的预测效果不稳定;二是Logistic对多重共线性十分敏感,导致模型的准确性降低。

虽然边界Logistic模型可以纠正一般Logistic模型的缺陷,但国内大多数研究仍然停留在一般的Logistic模型上,这也是以后风险量化研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张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巴曙松。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杨军。

银行信用风险——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武剑。

内部评级理论、方法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作者:孙晓光玄永生
来源:《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第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