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自动舵的设计

合集下载

舵的设计 1 船舶设备

舵的设计 1 船舶设备

舵的强度计算 估算舵机功率
的依据
1.水动力特性计算常按正车、倒车两种状态进 行,倒车一般起校核作用
三、舵的水动力特性计算
2.若已知各舵角所对应的 CL,CD,CP 值,则舵的 水动力计算为
合力系数 舵叶的合力 法向力系数 舵叶的法向力 舵叶的升力 对舵杆的力矩
C CL2 CD2
P
C
1 2
v2
AR
主要考虑: ➢最大厚度位置(有时要 考虑舵杆安装的要求 ) ➢舵的导边 ➢舵叶的强度 ➢舵叶的制造工艺
3.已知 b, tmax , t,就可得到舵叶剖面的线型
2.4平衡比e —影响舵机功率大小
1.对于一定形状和面积的舵叶,它是舵杆位置 的函数
2.选择的 e 目的,在于减小转舵力矩
思路:选择合适的 e ,适当地缩小舵杆
2.3舵叶剖面形状和厚度比 t
1.为了减小阻力和提高推进效率,几乎都采
用对称的流线型机翼剖面 美国的NACA翼型 ❖常用的有:P29图1-15: 苏联的HEЖ翼型
德国Jfs翼型
瑞典Nss翼型
❖选定了舵剖面的型式确定
b tmax
t
tmax b
2.3舵叶剖面形状和厚度比 t
2.t 对tCL,CP 的影响并不显著 P30图1-16 1-17 舵杆轴线位置不一定是最大厚度位置
❖单/双支承舵,常用于具有尾柱的海船(单桨单舵)
❖多支承舵,仅用于驳船或内河小船上且为平板舵
❖半悬挂舵,多用于双桨船上,近年来大型运输船 广泛采用
二、舵的参数确定(Ak , h,b, t ,e 等)
确定这些参数总的目标:
对既定的船体几何形状,使提供的
转船力矩大
转舵所需的 力矩小
2.1 舵面积 Ak

无人船自动舵控制系统设计及优化

无人船自动舵控制系统设计及优化
- II -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Key Words:unmanned surface vessels; Autopilot; MMG model; PID control; fuzzy control
- III -
无人船自动舵控制系统设计及优化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 1 -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随着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无人机、无人车等不断走进人们的生活,而 作为新型智能船舶的无人船,也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由于其能够广泛应用于海洋活动 的各个方面,众多学者纷纷把目光投入到了这一研究领域。
自动舵作为船舶操纵运动的组成部分,也是无人船航行控制的基础,它对操纵指令 响应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在无人船的运动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自动舵的工 作状态可以分为两种:航向控制和航迹控制。航向控制是指船舶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受 到外界干扰而驶离了设定航向,通过控制系统令船舶驶回设定的航向;航迹控制是指在 设定好航线后,无论船舶处于何种位置,都能够快速回到设定航线,并沿着该航线达到 期望的目标位置。

舵的设计0410

舵的设计0410

M
1 N V0 L3 dC N 2
K ' CM ' T CI
AR L2 d ' K T Ld
'
I
1 4 L dCI 2
1 AR L ' ' T K
舵面积
1)如舵面积不变,则K‘的 增加将导致T’的增加;
2)增大舵面积可在T’不变 的情况下增大K‘,或在K‘不 变时,使T’变小; 3)对一般民船, K‘和T’之 间存在一个近似的线性惯性, 找到了其中一个,就可预估 出另一个。



2、悬挂舵:只有上支承而无下支承,其舵叶全部悬挂在船体外的舵杆 上。广泛应用。 3、半悬挂舵:指下支承的位置设在舵叶中间的舵。
三、按舵叶的剖面形状分
1、平板舵:也称单板舵, 仅用于小船。
2、流线型舵(又称复板舵): 海船广泛采用。 除了部分非自航船外, 绝大数机动船都采用流线型
舵的分类
舵与船体、螺旋桨组成有机的整体,考虑它们的相互影响,力求 降低航向阻力,提高推进效率。
舵设计的内容
舵的数目和形式的选择 舵的尺度和形状的设计 舵力及舵杆扭矩计算和舵机功率估算。
舵的几何要素
舵面积AR:舵叶的侧投影面积(如有部分舵叶露出水面,舵面积
指设计水线以下的舵的侧投影面积); 舵高(展长)h,舵杆轴线方向舵叶上下缘的垂直距离;
第二节 舵装置的分类
一、按舵杆轴线在舵叶宽度上的位置分
1、不平衡舵:又称普通舵,
适用于小船。 特点:舵叶全部位于舵杆 轴线之后,舵钮支点较多, 舵杆强度容易得到保证。 需要较大的转舵力矩。

2、平衡舵:海船广泛应用。
特点:①舵杆轴线位于舵叶的前后缘之间; ②舵杆轴线之前的舵叶起平衡作用,这部分的面积与舵叶全 部面积之比称为平衡比度或平衡系数,一般在0.2~0.3之间;

基于 PR -6000的万吨级散货船自动舵系统设计

基于 PR -6000的万吨级散货船自动舵系统设计

舵中的自 适应控制系统依靠在线辨识对于不断变化的航行 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实时调整系统中的模型参数, 通过 自 适 应算法改变船舶的舵角, 最终使得船舶航行中的动舵次数
最少、 偏航幅度最小 , 船舶处于最佳航行状态。 1 . 1 . 3 智能控制理论与智能 自动舵。智能控制是将人
L —— — —— —— —— —————— ——— — —— —— —— —— ——— — —— — . . . J
舵仪。下面对 自 适应自动舵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分析。
在自适应 自动舵的控制系统中关键的问题是 自 校正控
关键 , 也就是调整比例系数、 积分时间以及微分时间以符合 制方案的确定, 如图 1 所示。被控制对象与 自动校正控制 器是该系统的两个重要部分。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水面状 载重量以及水的深度都在变化, 这就使得船舶的运动特性 况、 速度情况、 载重情况都在不断变化, 相应地, 舵角也在不 也在不断变化; 与此同时风流、 水流以及波浪等水面情况也 断变化。船舶的运动和各种扰动使得系统的模型参数一直 要通过在线辨识实时分析处理变化中的数 在变化, 对船舶的运动形成扰动。这就要求 P I D自动舵的 处于变化中, _ 5 自 校正控制器在系统运行 中使模型参数能够进行 自 操作要能对增益、 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进行调节, 以达到较 据。
1 . 1自 动控制理论与自动舵的发展。
1 . 1 . 1比例微分积分控制技术与 P I D自动舵。P I D即 少了对数学模型的依赖性。
比例微分积分控制技术。P I D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依靠模拟
电子电路去搭建完成。其具有简单的结构、 稳定的性能、 可 靠的工作度, 调整也较方便。数学模型的建立需要许多确 定的参数, 这就决定了 P I D控制具有一定的确定性。 在以 P I D控制器为核心的 自动控制系统中, 参数的整定是 被控制过程的特性。船舶在航行过程中, 船舶的航行速度、

自动舵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舵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舵控制系统设计船舶借助螺旋桨的推力和舵力来改变或保持航速和航向,实现从某港出发按计划的航线到达预定的目的港。

由此可见,操舵系统是一个重要控制系统,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船舶航行的操纵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自动操舵仪是总结了人的操舵规律而设计的装置,是用来控制船舶航向的设备,能使船舶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它能克服使船舶偏离预定航向的各种干扰影响,使船舶自动地稳定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是操纵船舶的关键设备。

系统的调节对象是船,被调节量是航向。

自动舵是一个闭环系统,它包括:航向给定环节;航向检测环节;给定航向与实际航向比较环节;航向偏差与舵角反馈比较环节;控制器;执行机构;舵;调节对象—船;舵角反馈机构等。

自1922年自动舵问世到今天, 代替人力操舵的自动舵的发展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人力, 节约了燃料, 降低了机械磨损, 但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操舵自动化还有相。

当大的距离。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自70 年代起,国内一些科研院所、高校开展自动舵的理论与开发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一些航海仪表厂家也独立或与研究所、高校合作开展了自动舵的试制和生产,其产品以模拟PID 舵为主。

目前虽然国产自适应舵已经投入实船使用,但效果并不明显。

智能控制舵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没有产品化。

航迹舵基本上也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过硬的产品。

目前国外市场上有多种成熟的航向舵、航迹舵产品,其控制方法大多为比较成熟的自适应控制,例如日本Tokimec 公司的PR - 8000 系列自适应自动舵、德国Anschuz 公司的NAU TO CONTROL 综合系统中的自动舵、美国Sperry 公司VISIONTECHNOLOGY系统中的自适应自动舵等。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智能控制及其它近代控制在自动舵上应用尚处于方案可行性论证及实验仿真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工程实现研究。

我国对自适应舵的研究起步较晚,自80年代以来,有关单位开展了对自适应舵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些设计方案,仿真研究结果和产品。

船舶自动控制及舵机系统的设计优化

船舶自动控制及舵机系统的设计优化

船舶自动控制及舵机系统的设计优化一、引言航运作为世界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一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船舶的自动控制和舵机系统的优化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船舶自动控制和舵机系统的设计优化两方面进行探讨。

二、船舶自动控制1. 船舶自动控制概述船舶自动控制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实现对船舶自身的动力系统、舵机系统、导航系统等进行自动化管理和控制。

这种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使船舶在海上航行更加安全、稳定、高效。

2. 船舶自动控制的优点(1)提高航行安全性: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监测船舶动力、水流等方面的数据,并及时作出调整,从而确保船舶在海上航行中不会出现危险情况。

(2)节省船舶人力资源:自动化控制系统不需要很多人手来操作,解放了一部分人力资源。

同时,自动化控制还能提高船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3)提高航行效率: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航路和天气等信息,制定最优航行方案,这能够增加船舶行驶的速度并提高船舶的作业效率。

3. 船舶自动控制技术(1)船舶动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船舶动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发动机控制、舵机控制和电缆控制等方面,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自动化控制。

(2)舵机系统自动控制技术:舵机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程序和传感器对舵机的运动轨迹进行控制。

(3)导航自动控制技术:通过利用卫星导航和高精度地图等技术,实现船舶在海上自主导航控制。

三、舵机系统的设计优化1. 舵机系统的基本原理舵机系统是船舶的主要控制装置,其作用是通过转动船舶舵轮实现对船舶方向的控制。

舵机系统由舵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组成。

在设计舵机系统时,应考虑到的因素包括舵机的扭矩、传动机构的总重量和总长度、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式等。

2. 舵机系统的设计优化(1)舵机选型的优化:选用与所需扭矩最接近的舵机,可以实现最高效率的控制,并能大大降低成本。

(2)传动机构的优化:传动机构应尽可能精简,能够实现最佳的机械传动效率和稳定性。

船舶运动学第五章舵的设计

船舶运动学第五章舵的设计

第五章 舵的设计
第三节 舵的类型及布置
一、舵的几何要素及分类
Stock
Root Chord
Trailing Edge
Tip Chord
Span Leading Edge
Rudder Nomenclature
舵的几何要素
1.舵面积Ad
舵的外形轮廓所包围的面积。 2.舵高h 为沿舵杆轴线方向,舵叶上缘 至下缘的直线距离。 3.舵宽b 为舵叶前、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对矩形舵舵宽即各剖面弦长, 对非矩形舵可用平均舵宽bm表示
加了舵的进速,横向部分还增大了舵的攻角。
在螺旋桨的尾流之中,舵的水动力特性由尾流场 决定。螺旋桨尾流的诱导速度有三个分量,轴向、 切向和径向。径向分量较小可忽略。确定舵的相 对流速VR和相对水流冲角αR。提出了各家的经验 公式。
三、舵效及舵效指数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舵效的概念 操单位舵角后,船舶航行一个船长距离时,取得转向角的大小的效能
运用试验资料来估算舵的水动力特性
运用试验资料来估算舵的水动力特性
舵、船体、螺旋桨的相互影响
(二)船后舵 1。船体对舵力的影响:
有效进速-- 船后伴流降低了舵与水的相对速度。
其大小比螺旋桨处伴流的还要大。
舵二、、船船体、桨、、螺舵旋之桨间的的相综互合影影响响
1. 船体舵力的影响
有效攻角
生作用,当船舶在靠离泊作业、船速很低时几乎 没有舵效。 4、船舶回转中的舵力下降
一是:船舶绕旋回圈中心进行回转时,在舵 叶处存在一个漂角,使水流的有效流入角减小。
二是:船舶在回转中绕自身转心运动时,使 舵叶附近的水流对舵的冲角减小。
舵 影响舵力大小的因素
5、使舵力减小的流体现象 (1)失速现象:当达失速舵角或临界舵角时,舵升力骤然下降。 (2)空泡现象:当舵的背流面压力下降至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时,在 舵的背流面产生空泡现象,使升力减小。 (3)空气吸入现象:在舵叶表面吸入空气、产生涡流而使舵力下降。

2018-05舵设计

2018-05舵设计

襟翼舵
转柱舵
船海系:邱磊
按支承情况可分为
《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课件
多支承的舵
半悬挂舵
双支承舵
与船体尾柱连 接有三个以上 的舵钮,
下支承的位置在舵 的半高处,
悬挂舵
整个舵叶挂 在舵杄上
除上支承外,只有 一个生在舵根的下 支承
船海系:邱磊
舵的类型(Rudder types)
《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课件
空泡现象:当舵的背流面压力下降至该温度下
的汽化压力时,在舵的背流面产生空泡现象, 使升力减小。 空气吸入现象:在舵叶表面吸入空气、产生涡 流而使舵力下降。
船海系:邱磊
影响舵力大小的因素
《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课件
6、舵的尺度、形状等因素对舵力的影响
临界舵角的大小与舵的展舷比(即高宽比、纵横比) 密切相关。展弦比越大,提高了小舵角的航向保持性。 但过大,将导致临界舵角变小,从而引起过早失速。 展弦比一般选择在1.4~1.9之间。
舵的鳍效应改善了船舶直线稳定性,也提高了操 舵后船舶进入新航向的跟从性。
船海系:邱磊
对舵力的简单分析
《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课件
δ——舵角(°)
PN PR PL
PL——升力(N) PD——阻力(N) PR——舵力(N)
PD
( -)
PT
δ
(+)
PN——正压力(N) PT——摩擦力(N)
PN 576 .2 AR V sin
船海系:邱磊
舵的鳍效应(the stabilizer fin effect of rudder)
《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课件
舵作为附体,产生阻力,当船舶回转时,舵产生 回转阻尼力矩。若舵角为零,舵与呆木一样,起 固定式尾鳍的作用,对直线稳定性有利;当操了 一定的舵角,船舶进行回转运动时,随着水流的 偏转,舵的有效攻角小于实际舵角,减少了舵力 和转船力矩,这部分差额相当于被舵的回转阻尼 力矩抵消,该回转阻尼作用是舵阻尼,也可称为 舵的鳍效应。

船舶舵的设计

船舶舵的设计

船舶超纵性及船舶舵的设计 一、 船舶超纵性(一)什么是船舶操纵性1、船舶操纵性是船舶保持或改变航向的能力⑴小舵角下的航向保持性; ⑵中等舵角的航向改变性;⑶大舵角的船舶回转性。

2、船体、螺旋桨、舵之间的相互影响(1)舵位于船体和螺旋桨后方,受到船体伴流和螺旋桨尾流影响,舵的存在及舵角变化也影响船体及桨的受力。

(2)把舵臵于桨的尾流内,不仅可吸收旋转尾流能量,还可减少涡能损失,从而提高推进效率。

有时从快速性角度把舵和桨一起作为推进系统的一部分。

(3)舵、桨需得到船体的有效的保护。

3、舵受力分析P — 舵力(N ); P n — 法向力(N );P t — 摩擦力(N ); P y — 升力(N ); P x — 阻力(N ); δ(α) — 舵角(°),也叫舵的攻角;; A R — 舵叶浸水面积(m 2);V R — 舵叶对水速度(m/s ) 4、影响舵力大小的因素(1)、舵与船体间相互干扰:尾部船体两侧,相当于增加了舵叶面积,从而使舵力增加。

舵与船尾越近,增加越明显。

(2)、伴流的影响:船体周围部分水追随船运动而形成的水流称伴流。

它使舵力下降。

伴流的特点:近大远小、上大下小、左右对称。

船前进时,首部为零,自首至尾逐渐扩大,船尾最大;倒航时船尾为零。

单车单舵船,前进中突然停车,因伴流过强造成舵力极度下降,可出现无舵效现象。

(3)、螺旋桨排出流影响:因螺旋桨排出流比船速高得多,大大提高了舵叶与水的相对速度,极大地增加了舵力。

注意:双车单舵船因排出流对舵力几乎不产生作用,当船舶在靠离泊作业、船速很低时几乎没有舵效。

(4)、船舶回转中的舵力下降:船舶绕回转圈中心进行回转时,在舵叶处存在一个漂角,2576.2sin N R RP A V α=⋅⋅使水流的有效流入角减小。

船舶在回转中绕自身转心运动时,使舵叶附近的水流对舵的冲角减小。

(5)、使舵力减小的流动现象失速现象:当达失速舵角或临界舵角时,舵升力骤然下降。

【精品】自动舵控制系统设计

【精品】自动舵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舵控制系统设计船舶借助螺旋桨的推力和舵力来改变或保持航速和航向,实现从某港出发按计划的航线到达预定的目的港。

由此可见,操舵系统是一个重要控制系统,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船舶航行的操纵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自动操舵仪是总结了人的操舵规律而设计的装置,是用来控制船舶航向的设备,能使船舶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它能克服使船舶偏离预定航向的各种干扰影响,使船舶自动地稳定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是操纵船舶的关键设备.系统的调节对象是船,被调节量是航向。

自动舵是一个闭环系统,它包括:航向给定环节;航向检测环节;给定航向与实际航向比较环节;航向偏差与舵角反馈比较环节;控制器;执行机构;舵;调节对象—船;舵角反馈机构等。

自1922年自动舵问世到今天,代替人力操舵的自动舵的发展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节约了燃料,降低了机械磨损,但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操舵自动化还有相。

当大的距离。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自70年代起,国内一些科研院所、高校开展自动舵的理论与开发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一些航海仪表厂家也独立或与研究所、高校合作开展了自动舵的试制和生产,其产品以模拟PID舵为主。

目前虽然国产自适应舵已经投入实船使用,但效果并不明显。

智能控制舵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没有产品化。

航迹舵基本上也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过硬的产品。

目前国外市场上有多种成熟的航向舵、航迹舵产品,其控制方法大多为比较成熟的自适应控制,例如日本Tokimec公司的PR—8000系列自适应自动舵、德国Anschuz公司的NAUTOCONTROL综合系统中的自动舵、美国Sperry公司VISIONTECHNOLOGY系统中的自适应自动舵等。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智能控制及其它近代控制在自动舵上应用尚处于方案可行性论证及实验仿真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工程实现研究。

我国对自适应舵的研究起步较晚,自80年代以来,有关单位开展了对自适应舵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些设计方案,仿真研究结果和产品。

船舶航向计算动词PID自动舵设计

船舶航向计算动词PID自动舵设计

0 引言
船 舶 自动舵 是使 船 舶 在 航 行 时保 持 设 定 的航 向的 一 种 自动 控 制 系统 。P I D 控 制 律 是 较 早 且 现 在 仍 广 泛 应用 于 船 舶 自动 舵 的一 种 控 制 方 法 。经 典P I D 控 制 律 存 性 差 和 控 制 精 度 低 等 问题 …。 这 些 缺 点使经典 P I D控 制 已不 能很 好 的满 足 现 代 船 舶 自 动 舵 的 要 求 。 因 此 ,许 多学 者 利 用 模 糊 控 制 、神 经 网 络 、专 家 系 统 、遗 传 算 法 、群 智 能 优 化 等 智 能算法来改善 P I D 控 制器 的性 能 。
S hi p S t e e r i ng Co n t r o l Ba s e d o n Co m pu t a t i o na l Ve r b PI D Al g o r i t h m
L i Qi n s h e n g , Y u J i a f e n g , Xu J i n g , Xu J i n g
u n c e r t a i n p a r a me t e r s fc o o n t r o l mo d e 1 .
Ke y wo r d s : s h i p s t e e r i n g c o n t r o l , " c o mpu t a t i o n a l v e r b PI D c o n t r o l l e r ; i n t e l l i g e n t c o n t r o l
( 1 . J i a n g s u Ma r i t i me I n s t i t u t e , Na n j i n g 2 1 1 1 7 0 , C h i n a ; 2 . T i a n j i n Ma r i t i me Co l l e g e , T i n j i n 3 0 0 3 5 0 , C h i n a ; 3 . T i a n j i n B r a n c h o f C CS I n d u s t r i a l CO R P , T i a n j i n 3 0 0 0 4 5 7 , C h i n a )

船舶运动学舵的设计

船舶运动学舵的设计
第五节 舵的水动力特性
舵的水动力特性
PN 576.2 AR VR2 sin
FN
F
L
δ——舵角(°) L——升力(N)
D——阻力(N)
D (-)
δ
FT
S
(+)
e
b
F——舵力(N) FN——正压力(N) PT——摩擦力(N) Ad——舵叶浸水面积(m2) V ——舵叶对水速度(m/s)
舵的水动力特性计算
合权衡设计。
舵设计的基本思想
三、舵设计的考虑因素
(1)要满足操纵性要求。不同船型对操纵性的 要求是不同的,设计时也应有不同的侧重。
(2)考虑舵与船体、螺旋桨相互影响,降低航行 阻力,提高推进效率。
满足操纵性要求
不同类型的船舶对操纵性要求是不同的,设计时 应有不同的侧重。 • 远洋船一般以航向保持性为主,对回转性要 求不高。一般只限稳定性好的船,航向不容易 偏离,航向保持性也好;舵效好的船,小舵角 转首性好,也容易保持航向。如果直线稳定性 不良,不仅容易使舵工疲劳,航速降低,而且 在风浪中难以操纵。 • 沿海船和进出港频繁的海港工作船,望望对回 转性有较高的要求。 • 内河船受航道的限制应注意转首性,同时满足
舵的作用
一、推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尾流作用
吸收尾流能量
能量增加
有机整体
提高推进效率
根涡区被填充
能耗降低
舵的作用
二、舵的控制作用

控制
船舶航向
改变 保持
体现操纵性能
小舵角下的 航向稳定性
中舵角下的 航向改变性
大舵角下 的回转性
舵的作用
三、舵的鳍效应

附体
产生回转阻尼
零舵角

基于ARM的小型船舶自动操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RM的小型船舶自动操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RM 的小型船舶自动操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基于ARM 的小型船舶自动操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9年11月10日内容提要:介绍小型船舶自动舵系统的自主研发设计。

该设计选用Philips 公司的ARM LPC2214控制器、大电流MOS 管IRF9540N 、上海直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CC04型磁罗经转换器等产品,并利用常开常闭继电器解决了手动-随动操舵转换,设计485总线接口电路解决舵角信号的传输。

某渔船试用证实,该设计可靠性高、稳定性好,节能效果明显,有望改变国内小型船舶自动舵产品基本依赖进口的局面。

关键词:船舶 自动操舵装置 手动-随动转换 舵角信号传输 设计0引言自动舵是船舶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它可以通过航向设定使船舶航迹更接近直线,避免了“蛇行”从而更节能更经济,还能节省人力资源。

我国在从70年代就开始自动舵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国内自动舵的研究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算法仿真,很少做出实际产品。

迄今为止,国内船舶安装的自动舵基本完全依赖进口。

因此,我们自行开发了基于ARM 的小型船舶自动舵系统,包括手动(应急)操舵、随动操舵、自动操舵三部分。

1自动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系统结构设计船舶自动舵时,船舶航向控制系统模型一般采用如下所示的野本模型式中:ψ是航向;δ是舵角;T 和K 是模型的参数。

T 和K ,一般表示为:T=T'·L/V 和K=K'·V/L其中:V 是船速;L 是船长;T'和K'是模型的无因次系数,是船型参数和装载状态等的函数,一般由海上实船试验获得。

[1]根据上列舵角与航向关系式,设计自动舵闭环系统结构框图,见图1。

随动操舵部分,不包括磁罗经传感器参与的外环,只包括角度传感器参与的内环,是单闭环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①角度传感器检测实际舵角信号;②控制器比较实际舵角信号与给定舵角信号(偏航角)得出它们的偏差;③控制器根据偏差控制电磁阀驱动电路的相应电磁阀开闭;④液压舵机改变舵的方向和角度,直至实际舵角与给定舵角信号二者偏差为零。

考虑舵机特性的船舶航向自动舵动态面设计

考虑舵机特性的船舶航向自动舵动态面设计
0 2 0 0 4 1 3 0 S O 0 8 0 0 1 00 0 1 2 0 0 1 4 0 0 1 6 00 1 8 0 0 2 0 0 0

’ ,
: 一

二三 :一
一 一 一
( 1 6)
图 2 船 舶 舵 角 曲 线
四 、结 语
第 三 步 ,定 义 误 差 变 量
1 _ ) c 1 2
( 4)
将X , 看 做 虚 拟 控 制 变 量 ,并 取 其 理 想 值 , 即 虚 拟 控 制 律
如下 :
= 一
盔 1
( 5 )
其中 k l > 0为设计常数。 令 通 过带有时间常 数 的

阶 滤 波 器
三 2 +z 2 =一 ( 6 )

要 :针对船 舶航 向控 制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 , 考 虑 舵 机 执 行 机 构 的特 性 ,采 用动 态 面 方法 设 计 了一 种 鲁 棒
控制律 。该 方法 克服 了传统 后推 方法设计时 的复杂性 , 引入一阶滤波器降低求导阶数 。仿真结果验证 了所设计控 制
器 的有 效 性 。
c o nt r o l f o r a c l a s s of no n l i n e a r s y s t e ms . I EEE t r a ns a c t i o ns on
其 中 > 0为设计常数 。
三 、 仿 真 研 究
A u t o ma t i c C o n t r o l , 2 0 0 0 , 4 5( 1 0) :1 8 9 3 — 1 8 9 7 .
第 1 3卷 第 1 1期
2 01 3在
中 国

自动舵

自动舵
35°。所需时间不超过15秒。 航向选择:360°范围任意选择航向。
二、原理方框图
三、系统原理图 1、随动操舵
2、自动操舵(1)运算电路
(2)开关电路
Eref
7 Ein
R12
Rf Uout
R11
负半周
D3 r
-5 Eref
Ein 6+ - -+ Eref
+7 D6
i1 if
R12 Rf
R11
i3 i2 r
方程组
• Eref+Ein=i1*r+if(R+Rf) • Eref-Ein=i2*r-i3*R • i3*R-if(R+Rf) =0 • if+i3+i2=i1
即使这种单侧偏航角度超过灵敏度,但不对称偏航所引 起的偏舵也是不对称的.因此时间长了,船舶也会出现 单侧偏航.实际航海中,通常人为压一个合适的舵角航行, 以纠正单侧偏航。
实现积分控制的方案:
1、电动机积分环节:
UC
U
UC UI
2、热积分环节:
偏航加热器
UI
积分输出
热敏电阻
UC 电源
3、在舵角反馈回路设置微分环节
第四章 船舶航向自动控制系统
§4-1船舶舵机装置的组成及控制系统分类
一、舵机装置组成 1、操舵装置 2、舵机 3、舵叶 二、控制系统分类 1、直接控制系统或称单舵系统、应急操舵。 2、随动控制系统。 3、自动操舵控制系统,又称自动航向稳定系统。 4、航线自动控制系统,又称航向自适应控制系统
§4-2 船舶航行对舵机装置的要求
φ* Δφ
β*
β
φ
航向控制器
舵角控制器
舵机
船舶

船舶自动舵的设计

船舶自动舵的设计

船舶自动舵的设计吕振望,高帅(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大连 116026 )摘要:自动舵作为船舶改变航向和保持船舶航行在给定航向上的重要设备,对于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自动舵设计所采用的二阶响应数学模型(Nomoto模型)进行了介绍。

同时,主要以在线自整定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船舶自动舵为例,简述了继电型自整定PID控制的基本原理及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实现的基本方法,给出了基于PLC的在线自整定PID 船舶自动舵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案。

关键词:船舶自动舵;自整定PID;船舶0 引言自动舵是一种自动操舵装置控制系统,能模拟并代替人力操舵,还可和其他导航设备结合组成自动导航系统,使船舶全程无人驾驶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随着智能控制理论与计算机工业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型的控制理论伴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同样也应用到自动舵上。

本文主要以自整定PID自动舵为例,说明了船舶自动舵的设计原理,对在自动舵设计中,所采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探讨,同时介绍自整定PID的算法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自动舵。

1 船舶自动舵的设计原理船舶自动舵的主要结构是控制系统,其标准反馈结构图1如下:信号部分r,d,y,u;控制部分K;被控对象部分P;和传感器部分M。

图1 控制系统的框图1.1 船舶运动响应模型研究船舶自动舵的设计需从船舶运动的数学模型开始,船舶运动的数学模型是船舶自动舵设计原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以响应模型[1]为例来说明船舶的运动。

响应模型略去了横漂速度,抓住船舶动态从舵角到航向的导数再到航向的主要脉络,所获得的微分方程可保留非线性影响,把风浪干扰作用折合成为某一种干扰舵角构成一种输入信号与实际舵角δ一道进入船舶模型。

该模型为Nomoto 模型的推广。

已知2阶Nomoto 模型为 δϕϕTK T 1='+'' (1) 对于某些静态不稳定船舶,式(1)左端第二项T ϕ'必须代之以一个非线性)(ϕ'H T K ,且3H ϕβϕαϕ'+'=')( (2) 于是非线性的2阶船舶运动响应模型成为 δϕϕTK H T K ='+'')( (3) 显然,在线性情况下为使(1)和(3)式一致,必须有.0K 1==βα,由此可看出ϕβα,,,,T K 的关系。

中空船舶舵设计的考虑和分析

中空船舶舵设计的考虑和分析

中空船舶舵设计的考虑和分析导言中空船舶舵是一种具有特殊双壳结构的尾舵,其内壳和外壳之间的中空空间十分重要,不仅可以降低舵叶所受的水动力荷载,还可以提高舵的可靠性和船舶的安全性能。

因此,中空船舶舵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工艺都应该得到严密的考虑和分析。

一、中空船舶舵的基本结构中空船舶舵由内、外壳两部分组成,内壳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外壳则通常是用玻璃钢制成,并由金属骨架支撑。

内壳和外壳之间的中空空间主要用来降低舵叶所受的水动力荷载,从而减小舵的尺寸。

此外,中空船舶舵还可以通过中空空间来增加舵的刚度和强度,提高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

二、中空船舶舵的设计要点1.内外壳的布局中空船舶舵的内外壳应该有良好的布局,以利于舵的安装、拆卸、维护和检修。

内壳的布局应该满足舵的功能要求和舵叶的形式,同时要考虑到制造和安装的容易程度。

外壳的布局则应该尽可能地减小水动力阻力和降低风险系数,保障船舶的操作安全。

2.舵叶的设计舵叶是中空船舶舵的核心部分,其设计应该满足船舶的操纵要求和水动力要求。

舵叶的厚度、截面形状、倾角和转动角度等参数都需要经过仔细计算和模拟,以确保舵叶的性能和可靠性。

3.中空空间的设计中空空间是中空船舶舵设计中的关键考虑因素,它的大小和形状会直接影响到舵的水动力性能和可靠性。

中空空间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舵叶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来优化设计方案。

4.安装和支撑结构的设计中空船舶舵的安装和支撑结构也需要得到充分考虑,以确保舵的牢固和可靠。

特别是在大型船舶上安装中空船舶舵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支撑结构来增加舵的刚度和强度,并通过模拟和实验验证来验证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中空船舶舵的制造工艺中空船舶舵的制造工艺相对比较复杂,需要进行材料选择、锻造成形、切割、钢板焊接、喷涂等工序。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

同时,中空船舶舵的外壳通常是用玻璃钢制成,需要采用特殊的压克力颜料和钢模具来制造,以确保外观质量和水动力性能。

简述船舶操纵自动舵原理

简述船舶操纵自动舵原理

简述船舶操纵自动舵原理简述船舶操纵自动舵原理摘要:船舶操纵的自动舵是船舶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是用来控制船舶航向的设备,能使船舶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仪器的使用,使得船舶操纵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就船舶操纵自动舵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船舶自动舵现代船舶自动化船舶操纵的自动舵是船舶系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是用来控制船舶航向的设备,能使船舶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它能克服使船舶偏离预定航向的各种干扰影响,使船舶自动地稳定在预定的航向上运行,是操纵船舶的关键设备。

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和经济效益。

代替人力操舵的自动舵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节省了燃料,降低了机械磨损,直接影响到船舶航行的操纵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舵机装置由操舵装置、舵机、传动机构和舵叶四部分组成。

(1)操舵装置:操舵装置的指令系统,由驾驶室的发送装置和舵机房的接受装置组成。

(2)舵机:转舵的动力。

(3)传动机构:能将多机产生的转舵力矩传递给舵杆。

(4)舵叶:环绕舵柱偏转,承受水流的作用力,以产生转舵力矩。

在自动操舵仪中,按控制系统分类可分为三种操舵方式:(1)直接控制系统或称单舵系统、应急操舵。

(2)随动控制系统。

(3)自动操舵控制系统,又称自动航向稳定系统。

自动操舵适用于船舶在海面上长时间航行.随动操舵供船舶经常改变航向时使用,如在内河、狭航道区和进出港口。

当自动航向/航迹、随动操纵出现故障时,可用应急的简单操舵,直接由人工控制电磁换向阀.使舵正、反或停转。

原理:利用电罗经检测船舶实际航向α,然后与给定航向K°进行比较,其差值作为操舵装置的输入信号,使操舵装置动作,改变偏舵角β。

在舵角的作用下,船舶逐渐回到正航向上。

船舶回到正航向后,舵叶不再偏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自动舵的设计
吕振望,高帅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大连 116026 )
摘要:自动舵作为船舶改变航向和保持船舶航行在给定航向上的重要设备,对于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自动舵设计所采用的二阶响应数学模型(Nomoto模型)进行了介绍。

同时,主要以在线自整定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船舶自动舵为例,简述了继电型自整定PID控制的基本原理及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实现的基本方法,给出了基于PLC的在线自整定PID 船舶自动舵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案。

关键词:船舶自动舵;自整定PID;船舶
0 引言
自动舵是一种自动操舵装置控制系统,能模拟并代替人力操舵,还可和其他导航设备结合组成自动导航系统,使船舶全程无人驾驶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随着智能控制理论与计算机工业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型的控制理论伴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同样也应用到自动舵上。

本文主要以自整定PID自动舵为例,说明了船舶自动舵的设计原理,对在自动舵设计中,所采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探讨,同时介绍自整定PID的算法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自动舵。

1 船舶自动舵的设计原理
船舶自动舵的主要结构是控制系统,其标准反馈结构图1如下:信号部分r,d,y,u;控制部分K;被控对象部分P;和传感器部分M。

图1 控制系统的框图
1.1 船舶运动响应模型
研究船舶自动舵的设计需从船舶运动的数学模型开始,船舶运动的数学模型是船舶自动
舵设计原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以响应模型[1]
为例来说明船舶的运动。

响应模型略去了横漂速度,抓住船舶动态从舵角到航向的导数再到航向的主要脉络,所获得的微分方程可保留非线性影响,把风浪干扰作用折合成为某一种干扰舵角构成一种输入信号与实际舵角δ一道进入船舶模型。

该模型为Nomoto 模型的推广。

已知2阶Nomoto 模型为 δϕϕT
K T 1='+
'' (1) 对于某些静态不稳定船舶,式(1)左端第二项T ϕ'必须代之以一个非线性)(ϕ'H T K ,且
3H ϕβϕαϕ'+'=')( (2) 于是非线性的2阶船舶运动响应模型成为 δϕϕT
K H T K ='+
'')( (3) 显然,在线性情况下为使(1)和(3)式一致,必须有.0K 1==βα,由此可看出ϕβα,,,,T K 的关系。

野本(Nomoto )对3阶船舶模型式做了一项出色的简化工作,使之降为2阶。

论证的出发点在于,对于船舶这种大惯性的运载工具来说,其动态特性只在低频段是重要的,故在传递函数形式()[]()()()
1s T 1s T s 1s T K B A sI C s C 21301+++=-=-ψδ中,令0j s →=ω,且利用一个熟知的近似关系:当0x →时有()()x 1/1x 1+≈-,并忽略2阶和3阶小量,由此导出著名的Nomoto 模型
()()
1s T s K s C 00+=ψδ 其中增益0K 与3阶模型相同,时间常数3210T T T T -+=
由于船舶的几何形状的复杂性,应用理论流体动力学方法计算流体动力导数是不可能的,因此它们的确定必须应该采用无量纲的流体动力系数。

为此选择一些基本的度量单位,然后得到它们的无量纲值。

其无量纲值的求法如下:
()
3L 5.0/m m ρ=' L /x x c c ='
V /v v =' V /rL r =' ()22L V 5.0/F F ρ=' ()23V L 5.0/N N ρ='
()5zz zz L 5.0/I I ρ=' 16
mL I 2zz =
把船的长度L ,船宽B ,满载吃水T ,方形系数b C ,满载排水量p V ,舵叶面积 A ,航速V 重心距中心距离c x 数值依次代入反推即可得到船舶的Nomoto 模型00T K ,。

2 自整定PID 自动舵的设计原理
一般自动舵能够按驾驶员给定的航向航行,使船舶在开阔,安全的水域中航行时取代了人工操舵。

这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可以使船员得到充足的休息,有利于船舶的安全航行。

其结构图如下图2所示:
本文主要以在线自整定PID 船舶自动舵为例,来说明其设计原理。

SIEMENS 的新一代小型S7-200PLC 具有IPD 参数自整定功能,其基本原理是基于ASTROMK J 和HAGGLUND T 在1984年提出的继电反馈算法,该算法在一个稳定的控制过程中产生一个小幅度的持续振荡。

利用继电反馈控制引起的极限环周期振荡来确定系统的临界周期和临界增益,然后采用Z-N 法得出PID 控制器的增益、积分和微分的推荐值。

自整定过程包括过程扰动的产生、扰动响应的评估、控制器参数的计算。

采用在线监测的手段可以获得极限环的周期T 和幅值K ,再由T 和K 可以求得对应的PID 整定参数。

自整定除了推荐整定值外,还可以自动确定滞后值和过程变量峰值偏差。

在确定了滞后值和偏差值之后,将初始阶跃施加到回路的输出量,开始执行自整定过程。

输出值的阶跃变化会使过程变量值产生相应的变化。

当输出值的变化使过程变量超出滞后区范围时,检测到一个过零事件。

在发生过零事件时,自整定将向相反方向改变输出值。

自整定继续对过程变量进行采样,并等待下一个过零事件。

该过程总共需要12次过零才能完成。

过程变量的峰-峰值和过零事件产生的速率都与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直接相关。

在自整定过程初期,会适当调节输出阶跃值,从而使过程变量的峰-峰值更接近希望的偏差值。

如果两次过零之间的时间超出过零看门狗间隔时间,自整定过程将以错误告终,过零看门狗间隔时间的默认值为2h 。

过程变量振荡的幅度和频率代表了控制过程的增益和自然频率。

根据在自整定过程中采集的控制过程的增益和自然频率的相关信息,计算出临界增益和临界频率值,由此可以计算出推荐的增益值、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

自整定过程完成后,回路输出将恢复到初始值,在下一周期将开始正常的PID 计算。

为了便于实现,S7-200中的PID 控制采用了迭代算法。

S7-200自动舵充分利用PLC 的内部软元件,发挥PLC 的编程功能,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和图2 自动舵系统结构图
很高的可靠性。

其功能图如下图3所示:
图3 自整定PID自动舵的功能图
4 总结
船舶自动舵是船舶操舵系统很重要的一部分。

故了解自动舵的一些简单的原理以及掌握其是如何使用,对驾驶员来说是很有好处的,能大大提高驾驶员的工作效率。

对于PID自整定自动舵,其利用PLC控制舵机工作,使自动舵适用于不同的排水量,船速和海况。

而且维护成本低,操作方便,便于故障诊断。

故其可做为自动舵购买者的优先考虑对象。

参考文献
[1] 张显库金一丞,控制系统建模与数字仿真,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贾欣乐张显库,船舶运动智能控制与H 鲁棒控制,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张桂臣等,船舶自动舵控制系统实施改造的研究及实现,中国造船,第47卷第4期,2006年12期
[4] 张桂臣任光,在线自整定PID船舶自动舵的设计与实现,中国造船,第48卷第3期,2007年9月
[5] 刘宏达等,一种新型的智能船舶自动舵设计,仪器仪表学报,第27卷第6期,2006年6月
[6] FURUNO AUTOPILOT NAVpilot-500 Operator Manual(英文版),Jap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