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各省市高考题——地理——有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地理复习好题专项(可持续发展)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地理复习好题专项(可持续发展)练习一、选择题[2022ꞏ广东卷]田螺是广西稻田养殖的重要水产品。
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发展了新型“稻—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如图)。
据此完成1~2题。
1.稻田中开挖螺沟主要是为了()A.增加稻田光照强度B.加强稻田通风透气C.减少田螺天敌威胁D.改善田螺生长环境2.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是()A.进水区 B.出水区C.水稻区 D.螺沟区[2023ꞏ陕西高三三模]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以农业废弃物、林业“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的统称)为原材料,制成可再生物质能锅炉直接燃烧的新型清洁燃料。
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缺油少气,但人均能源消费量高,能源长期依赖进口。
瑞典人热爱大自然,十分重视环保。
目前,瑞典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是生物质成型燃料开发利用的先锋国家。
据此完成3~5题。
3.瑞典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高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重工业发达B.交通运输业发达C.供暖对能源消耗大D.能源资源丰富4.瑞典大力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优势条件是()A.太阳辐射较强B.森林资源丰富C.对外交通便利D.邻近海外市场5.瑞典大力开发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影响表现为()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轻能源进口压力B.大量砍伐森林,导致环境破坏严重C.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加剧全球气候变暖D.实现废弃物零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2023ꞏ安徽皖南八校联考]碳中和是指人类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据此完成6~8题。
6.为了对中国碳达峰值进行估测,现阶段研究应该侧重于()①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 ②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程度 ③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④未来十年年均GDP增速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7.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是()A.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B.刺激低碳和零碳等技术创新C.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D.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出口8.加快碳交易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手段,碳交易的价格,也就是“碳价”,受多种因素影响。
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练习题附答案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地理可持续发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0•湖南常德高三检测)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厂,茶园面积600亩,每年4月、7月、11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
同时锄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茶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
据此回答1~2题。
1.茶园三次锄草中,导致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4月B.7月C.11月D.4月和11月解析:7月为长江流域的雨季,锄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B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B.枯枝落叶少C.表层土壤养分被大量冲走D.微生物缺乏解析:茶园“消瘦”与锄草有关,主要是锄草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养分被大量冲走。
答案:C(2010•安徽皖南八校)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3~4题。
3.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A.夏季高温多雨B.城市化水平高C.水资源丰富D.重化工业基地解析:右图中所示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土流失较轻,城市化水平高;左图所示为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不高;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
答案:D4.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解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但不能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适用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两地共同的措施。
考点十: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 全国卷版
考点十:区域可持续发展——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全国卷版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
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1全国甲卷)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A.3月B.6月C.9月D.12月2.(2021全国甲卷)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A.全天性减少B.时段性增加C.时段性减少D.不发生变化3.(2021全国甲卷)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A.火力发电技术B.光伏发电技术C.特高压输电技术D.电能储存技术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020全国I卷)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5.(2020全国I卷)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6.(2020全国I卷)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2020全国II卷)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8.(2020全国II卷)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高考地理一轮综合检测: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陕西高三月考)丹麦长期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且首推风能。
近年来,丹麦风能开发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向海上发展。
下图为“丹麦地理位置图”。
据此完成1~2题。
1.将风能作为首推能源的主要原因是丹麦()A.濒临大西洋,盛行西风风力较强B.海域辽阔,风能发电场区位优越C.风能开发历史悠久,技术力量强D.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2.丹麦将风能发电场建于海上,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主要是()A.飓风活动频繁B.风大浪高C.大雾天气较多D.地震频发(2019·四川成都七中高三模拟)图1示意我国跨省区古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该区是我国目前传统村落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具有深厚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区域之一。
图2为徽派建筑景观。
据此回答3~4题。
3.古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传统村落保存完整的原因是()A.三省交界,文化多样B.河流众多,人口稠密C.地处山区,地形封闭D.森林茂密,便于修缮4.徽派建筑以木为材,排布密集。
为防止“一家起火,全村遭殃”,建筑设计中采取了特殊的防火结构。
图2中哪种结构是防火灾蔓延的()A.①高墙B.②窗户C.③斜屋顶D.④石材墙基(2020·江苏高考模拟)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几十年来,科尔沁沙地面积呈明显缩小趋势。
下图为“1987~2013年影响科尔沁沙地演变的部分因素变化图”。
读图回答5~6题。
5.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因素依次是()A.总人口、年降水量、耕地面积、大牲畜数B.大牲畜数、总人口、年降水量、耕地面积C.年降水量、总人口、大牲畜数、耕地面积D.耕地面积、大牲畜数、总人口、年降水量6.科尔沁沙地面积呈缩小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生态退耕B.引入优良畜种C.人工降雨D.生态移民(2020·江苏模拟)下图为运用降水模拟器研究的在保持降水强度不变的状况下,土壤入渗率实验数据统计图。
专题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课标全国卷】(解析版)
专题十一区域可持续发展——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课标全国卷】在方言中,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断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这种谷底因为走向与山脉近于垂直相交,也称为“横谷”。
“陉”,历史上常被利用作为迁徙、贸易、征战的道路系统。
下图为太行八陉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上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①交通通道②农业基地③关隘要冲④人口集聚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太行八陉中,连接长治与河北邯郸之间的是()A.飞狐陉B.井陉C.白陉D.滏口陉在昆仑山的南麓有一个叫英雄地的地方,这里被称为亚洲的寒旱中心,顾名思义这里又干又冷,下围为英雄地位置示意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上世纪70年代,我国测绘部队测绘到昆仑山南麓,将一个原本无名的地方命名为“英雄地”,现在要对“英雄地”地理环境研究,应用不到的技术是()A.RSB.GNSSC.GISD.GRS4.英雄地成为亚洲寒旱中心的原因是()A.纬度高、海拔高B.海拔高、周边山高C.周围山体多冰川D.亚洲陆地的中心点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
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
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极力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
5.大同市素有“煤都”之称时,最可能处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下图)中的哪个时期()A.兴起期B.繁荣期C.衰退期D.新生期6.大同市实现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所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有()①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煤)的利用价值②开发新的资源,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③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提升地区经济实力④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⑤完善交通运输网,提升原煤外运能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④2009年9月15日凌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启动,三峡坝前水位开始按“安全、科学、稳妥、渐进”的规程缓慢上升,三峡工程迎来了新的全面挑战。
三年高考(2017-2019)地理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4 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
专题14 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区域工业化】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答案】1.B 2.D 3.A【解析】1.由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长三角地区村办企业涌现说明当时村办企业较多,但都是基于“一村一地”的形式,虽然村村都能够实现发展。
但是相对来说空间布局较分散,不够集中,因此出现了村村冒烟的现象,且改革开放初期的村办企业多是随着世界产业转移而承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原料燃料需求较小,B对,AC错误;村办企业属于生产企业,市场是否分散与“村村冒烟”无关,D错误。
故选B。
2.由材料可知,抱团飞地包括两部分:抱团是指各村进行入股合作,而飞地指的是相对发达地区,也就是条件优越的城镇区域。
材料中提到,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补贴资金,也就是说,乡镇提供符合指标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而资金补贴则是由相对发达的城镇地区进行提供,双向互惠,壮大了集体经济规模,实现了共赢,推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区域的协同发展,有效地提高了资金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原先资金以及建设用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②④正确。
抱团飞地模式原先并没有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并没有弥补劳动力短缺。
高考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
高考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仅供大家参考!高考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及参考答案(2017•新课标Ⅱ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
据此完成1—3题。
图1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答案】1.C 2.D 3.D【解析】2.根据材料提示,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为“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故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故选D。
3.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
故选D。
考点区域的划分及界线,区域特征。
【点睛】该题需要充分理解文字材料信息,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由于长江的阻隔,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的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结合架桥和合作更加广泛的材料信息,有利于理解交通的主导作用。
(2017•新课标Ⅲ卷)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11)区域可持续发展—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试题
(11)区域可持续发展【2021年全国甲卷,4-6】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
图1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2.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A.全天性减少B.时段性增加C.时段性减少D.不发生变化3.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 )A.火力发电技术B.光伏发电技术C.特高压输电技术D.电能储存技术【2021年浙江卷,8-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
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
下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
完成下题。
4.该类型小流域内( )A.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镇广布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C.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5.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上游洪水威胁严重B.中游地质灾害频发C.下游水体污染加剧D.滨海滩涂湿地锐减【2021年浙江卷,15-16】下图为我国2007~2017年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统计图。
完成下题。
6.图示时段我国石油( )A.净进口量逐年攀升B.生产量大幅提升C.净进口量逐年下降D.生产量大幅减少7.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加强石油综合利用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④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1年辽宁模拟,9-10】下图1为博斯腾湖及其周边地区。
图2示意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年份博斯腾湖矿化度与水位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2000年以来博斯腾湖湖水矿化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是因为( )①区域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②周边灌溉农业退水的盐分比河水高③植被恢复导致涵养水源能力增强④湖水蒸发旺盛,盐分在湖区累积⑤灌溉农业需水量大,入湖水量减少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⑤9.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博斯腾湖矿化度与水位变化的关系,推测近年来当地为调控湖泊水位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发展节水农业B.减少开都河水入湖量C.提高灌溉用水量D.增加退水排放10.【2021年山东卷,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各地最新试题分类汇编区域可持续发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黑龙江省某小流域的横坡林带及其附近1m深处土层监测期内平均含水量的变化情况,该流域坡向朝向正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林带上坡土壤含水量大于下坡,其成因最有可能是()A.上坡降水较多B.下坡温度较高C.林带植被影响D.下坡坡度较陡2.图中林带内部(林内)较林带边缘(林缘)土壤含水量高,其影响因素最不可能是()A.林内地表植被覆盖,增加下渗B.林缘土壤结构疏松,透水性差C.林内地表光照较弱,蒸发量小D.林缘地表光照较强,蒸发旺盛3.据图判断()A.林内土壤紧实B.土壤含水量与林带中心距离正相关C.林带植被稀疏D.下坡表层土壤9月含水量最高伊犁河谷地处新疆西部,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开阔,冬季冷空气极易入侵。
新疆杨是这里常见的树种,冬季时树干常因表皮冻裂而造成冻害。
据调查,伊犁河谷当地城内街道林树干表皮冻裂长度明显小于城外的公路林。
下图为伊犁河谷四地新疆杨平均冻裂长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其他三县相比,霍城县杨树干表皮平均冻裂长度较长,其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低B.纬度较高C.热岛效应不明显D.冬季风影响大5.尼勒克县街道林树干表皮平均冻裂长度比城外公路林小的主要原因是县城内()A.地形海拔较高B.昼夜温差较小C.积雪厚度较小D.日照时间较短6.推测伊犁河谷内新疆杨平均冻裂长度最长部位朝向可能是()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可鲁克湖和托素湖是青海省德令哈市的一对“情人湖”,两个内陆湖泊一大一小、一咸一淡,一个生机盎然,渔业发达,一个静谧端庄,生物绝少,中间有一个连通河相连,紧密相依,成为柴达木盆地上一个美丽神话,下图为可鲁克湖和托素湖水系及周边地质构造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高考试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2012年高考题】(2012浙江卷)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2、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的土地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 ①②B. ②③C.③④D.①④(2012江苏卷)图8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4、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2012海南卷)图2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
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
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
据此完成5~7题。
图25. 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A. 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 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 地形平坦,水网密布D. 河湖众多,少泥沙6. 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A. 很少引发库区移民B. 水位季节波动较小C. 占用大量耕地D. 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7. 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A. 照明B. 制冷C. 取暖D. 烹饪(2012全国大纲卷)图1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读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8-9题。
2024年高二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选择性必修2)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选择题60题)(解析版)
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专题02区域可持续发展精选高频考题60题·选择题内容概览考点01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含义、成因、危害及防治(12题)考点02森林和湿地破坏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及治理措施(12题)考点03资源的开发条件、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12题)考点04城市辐射功能与产业结构变化(12题)考点05进阶·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12题)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含义、成因、危害及防治(12题)(23-24高二上·山东日照·期中)包兰铁路从包头至兰州,全长90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甘塘经过腾格里沙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风沙活动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后来采取了草方格固沙、治沙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据调查,图中宁夏平原南端部分地区的绿洲退化严重。
下图示意包兰铁路腾格里沙漠段及草方格沙障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部分地区绿洲退化的主要原因是()①大面积毁林开荒,破坏植被②过度灌溉,土壤盐碱化③紧邻沙漠,风沙侵蚀严重④蒸发加剧,水源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该地利用草方格沙障治沙效果明显,主要原因是()A.增加土壤腐殖质,涵养水分,利于植物生长B.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弱风沙侵蚀C.当地草方格沙障原料多,工程难度小,成本低D.沙障与当地主风向平行,有利于保护包兰铁路3.促进该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最合理的是()A.利用铁路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调整牲畜结构,用山羊替换肉牛养殖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发展旅游业【答案】1.C2.B3.D【解析】1.由材料可知,宁夏平原南端部分地区的绿洲退化严重,宁夏位于西北,以灌溉农业为主,过度灌溉,土壤盐碱化,紧邻腾格里沙漠,风力大,风沙侵蚀严重,导致绿洲退化,②③正确;宁夏植被稀疏,难以大面积毁林开荒,①错误;气候较为稳定,蒸发量变化较小,④错误;故选C。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国各地最新试题分类汇编区域可持续发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消落带是指水库季节性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
三峡库区以防洪为首要目的,有涨落幅度达30m的消落带。
随着江水常年冲刷,消落带区域出现土地荒芜、水土流失等问题。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各级林业部门对长江沿岸消落带进行大面积绿化,使三峡库区消落带已实现全域复绿。
左图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示意图,右图为出露的消落带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最大的月份是()A.1~2月B.4~5月C.8~9月D.11~12月2.若采用人工种植的方法使三峡库区消落带复绿,最合理的是()A.只种植乔木B.上部种植草本植物,下部种植乔木C.只种植草本植物D.上部种植乔木,下部种植草本植物山区河流平时流量较小,汛期易受暴雨影响,导致河道淤积严重,无明显河道。
叠砌大块石可以有效保护河床坡脚,利于河道生态体系的保护,治理效果显著。
下图是我国粤北山区某河流叠砌大块石断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叠砌大块石护岸时,保留了岸坡缝隙、孔洞,其目的主要是()①保证水、气渗透顺畅①为生物提供栖息环境①提供更多的观赏景观①保持河道土壤水分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推测治理后,该河流()A.含沙量增大B.年径流量增大C.结冰期缩短D.泄洪能力提高南水北调中线三峡水库补水工程大宁河取水方案(下图)是指从三峡库区支流大宁河抽水,经过剪刀峡水库和丹江口上游堵河梯级电站调蓄后,进入丹江口水库。
最新高考地理真题分类精编第十一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及答案
第十一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环境与与人类活动[2014·安徽卷]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图7)。
完成23~24题。
图7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B.Ⅰ、Ⅲ、Ⅱ.Ⅱ、Ⅲ、Ⅰ D.Ⅲ、Ⅰ、Ⅱ2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安徽地理及土地利用相关知识。
根据安徽的地形分布进行分析,可知安徽南部为丘陵山地、西部为大别山区,因此Ⅲ为重点生态功能区,而根据安徽的城市分布可知Ⅰ为城市化地区。
24.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商业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24.A [解析] 三类区域中,区间人口迁移主要从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山区的铁路建设成本高,城市化地区的商业点密集,也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
2014·北京卷图6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9~10题。
图69.①②③④依次示意( )A.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B.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9.A [解析] 各区域的菜系反映了不同地方的饮食特色,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往往是其发地,故川菜馆集中区主要在四川,与①图相符;湘菜馆集中区主要在湖南,与②图相符;粤菜馆集中区主要在广东,与③图相符;西餐属于外饮食文化,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与④图相符。
10.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 )A.降低餐馆原料的运输成本B.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D.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10.D [解析] 各菜系特色餐馆并不仅限于本区域,而是向周边区域不断扩散,这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对外扩散;饮食文化扩散对农业地域类型不产生影响,城市服务范围与城市等级有关,与餐馆的扩散无必然联系;餐饮业的不断分散会增加一些地方特色食材的运输成本。
2022版新高考地理总复习真题专题--模块卷 区域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2022版新高考总复习--模块卷区域可持续发展(一)时间:35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2017年10月,“中国天眼”首次发现新脉冲星,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
图(a)为“中国天眼”景观图,图(b)为某同学手绘大窝凼形成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a)(b)1.“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主要原因有( )①光照较好,空气稀薄清新②地形独特,建设工程量小③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小④环境优美,吸引高科技人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本题考查天文观测和区域地理环境。
大窝凼地势低洼,便于安置望远镜,但低地的光照不如高地。
大窝凼地处高原低地,人烟稀少,经济较为落后,现代电器类、通信类等设备少,观测时受到的外界干扰相对较少,是天文观测难得的理想之地,故“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C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重点生态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图中( )A.①区包括秦岭以及太行山区B.②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内流区C.③区为半干旱半湿润区D.⑤区是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答案D本题考查生态问题和中国地理。
读图可知,①区不包括太行山区,A项错误;②区主要位于我国外流区,B项错误;③区为干旱半干旱区,C项错误;⑤区位于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分布区,D项正确。
解题关键了解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河流、干湿状况)是关键。
秦岭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太行山为河北和山西的分界线。
3.各生态功能区( )A.①区重点开展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B.②区保护与开发并重,充分利用水资源C.③区减少圈养,降低草场的利用强度D.④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发展稻作农业答案A①区为世界物种基地和基因库,应该重点开展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A项正确;②区是中华水塔,应该以保护为主,B项错误;③区位于我国牧区,应该适度圈养,C项错误;④区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应该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不应该发展稻作农业,D项错误。
2021年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含答案)
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1.读“沿某岛屿20°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回答下题。
(1)该岛中甲、乙两地都是( )A.7月气温最低B.4月雨季来临C.1月降水量最多D.位于20°N(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地处迎风坡C.地处内陆D.受沿岸寒流影响2.2020年7月31日上午,我国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5G”的无限前景激发了众多产业的兴奋。
据此完成下题。
(1)得益于“北斗+5G”,能够快速发展的产业是( )A.无人驾驶B.人工智能C.精密仪器制造D.大型机械制造(2)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后,有助于我国( )A.人口流动统计B.矿产资源普查C.火灾灾情分析D.绘制疫情分布图3.我国南方丘陵区平均森林覆盖率为52.87%,林下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呈现出“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方丘陵区出现“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士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破碎、起伏大,土质疏松B.林下植被匮乏,植物群落结构单一C.森林覆盖率较低,保持水土能力弱D.气候湿热,全年多雨(2)南方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的适宜措施是( )A.把经济林全改为生态林,提升森林层次B.将森林改为草地,增加地表植被C.渠化山间沟谷溪流,减少坡面径流D.林草结合,分层立体种植4.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光,耐低温、盐碱、干旱,种子可食、可榨油。
读“某国向日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甲国向日葵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水源C.热量D.土壤(2)下列与图中沼泽的形成无关的是(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河流有凌汛现象,容易泛滥C.纬度较高,蒸发较弱D.距北冰洋近,降水丰富5.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下题。
(1)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原因是(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却难以发挥出优势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2)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6.近年来,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特朗普上台以来,承诺将税收从目前的26%降至10%~15%,要求通用和福特两大汽车制造商不能在墨西哥建新工厂,并对在境外生产且将产品返销回美国的本土制造企业征收高额“边境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2011年高考全国卷)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5题。
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答案】D【解析】结合题干中信息“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则可知芝加哥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是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
4.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D.美国本土【答案】A【解析】20世纪之前,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还没有形成钢铁工业基地。
所以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答案】B【解析】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便捷的交通运输,可以通过河运运输煤炭和利用五大湖运输铁矿石,芝加哥本身没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钢铁工业不是劳动密集型工业。
(2011年高考江苏卷)28.图17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18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1分)图18(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顺德区家具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011年高考全国卷)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地理部分为第(2)(5)问)祖国西北,地域广阔。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
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
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
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材料二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2)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12分)材料三延安市位置见图9。
延安市土地面积约370万公顷,人均页1.7公顷,且土层深厚,适生作物众多;属温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10多种,其中是有储量7.5亿吨,煤炭71亿吨。
延安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目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如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延安宝塔山等。
(5)根据延安地区的资源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就延安产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10分)(2011年高考天津卷)13.(29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Y市所在地每一月盛行____________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8分)(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
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6分)(3)图9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
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6分)(4)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9分)【答案】(1)偏西(西南;西);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形成了丰富的降水;气流源自海洋,使当地增温。
(2)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暴雨和风暴潮(M河支流多,汛期上游来水量大)。
(3)两地纬度位置都较低(两地都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两地都位于河流三角洲,排灌方便,土质好(两地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质好;两地河网密度都较大,排灌方便)。
(4)S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解析】(1)Y市所在地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1月冬季受西南风(盛行西风)影响,该盛行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形成了丰富的降水。
(2)M是美国密西西比河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暴雨和风暴潮,易发生洪涝。
(3)棉花产地分别为尼罗河三角洲和我国长江三角洲,两地纬度位置都较低,太阳辐射较强,两地都位于河流三角洲,排灌方便,土质好,因而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
(4)S市是我国的上海市,该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2011年高考四川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
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
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3)请在答题卡数码代号的横线上,回答图12 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6分)(4)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
据材料四,分析亚马逊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6分)(5)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8分)【答案】(3)(6分) 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2分);②酸化(2分);③呼吸(2分)(4)(6分) 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2分); 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2分 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2分)。
(5)(8分) 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2分); 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2分);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2分);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2分),对风力削弱作用小。
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解析】第(3)题,根据箭头提示回答;第(4)题,河口潮汐潮位高与河口形状、盛行风、河流径流的顶托等有关;第(5)题,分析风能资源丰富,需要从“有什么风”和“为什么风大”两方面分析,解答时注意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风,既有季风、台风,还有每天的海陆风。
(2011年高考重庆卷)39.【地理部分】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一。
半岛南北差异化德区域发展受到了区域地理要素的影响。
图7反映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状况,表2是图7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
表2(4)浦项资源贫乏,但钢铁工业发达。
根据图7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源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钢铁工业布局影响的变化。
(4分)(5)表2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根据图7,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半岛降水的总量和时空分布主要特征。
(8分)(2011年高考福建卷)37.(37分)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4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现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7分)(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
(9分)(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8分)(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13分)【答案】(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2)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
(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
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解析】(1)读图可知,而该区域处于西风带位置,受来自太平洋的西南风的影响,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而大峡谷谷底湿润气流不能到达,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
(2)读图可知,甲国为北美洲的美国,与甲国(美国)西部沿海地区(洛杉矶和旧金山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科技人才实力雄厚)相比,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所以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
(3)R河河口出现断流说明上游来水少,注意题目的提示“人为原因”,结合材料中信息“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则说明了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 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因而河口出现断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