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仿真试卷(二轮)——语文试题(四)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古代诗歌鉴赏(四) Word版含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四)一、(武汉市2019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①刘克庄怪南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
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
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
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
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②。
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
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注]①王实之、郑伯昌,均是词人的好友。
三人是福建同乡,都有救国匡时的志向,因坚持正直操守而罢职闲居家乡。
淳祐八年三月,郑伯昌被征召至朝廷为官,他坚辞不起,改派为“近畿”(京城附近)地方官。
此词乃词人于送行时和王实之韵之作。
②遗直:指直道而行,有古之遗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之开篇气象宏大,词人借狂风骤雨、江面迷离之势烘托友人此去风雨兼程的坚定以及离别之际惺惺相惜的依依离情。
B.“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言明临行前词人对友人的信任与嘱托,嘱托友人拜访问讯位高权重之人以发挥自己的高才雄略,并实现济世的使命。
C.“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描绘出自然界的诸多色彩,更表现了词人与友人闲居时期洒脱放浪的情趣,衬托出他们高洁的志向和行止。
D.这首送别词一扫“彷徨歧路,儿女沾巾”的俗态,既洋溢着个人情谊,更歌颂了高尚的志向,寄托了宏大的抱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
结合本词的内容和注释可知,词人并非“嘱托友人拜访问讯位高权重之人……使命”,而是托他去问候那些不受网罗的高士和才气豪放的诗坛奇杰。
答案:B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
答案:①表达了词人醉心山水,对闲适生活的眷恋之情。
在青山碧水间濯洗头发,在白浪苍茫间静心垂钓,词人与友人在山水间求得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②表达了对仕途得失一笑置之、不屑追求的态度和高尚的节操。
高考仿真测试卷四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1. 答案:A解析:根据原文第一段“我国古代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等对‘道’的阐释,既有哲学上的抽象,也有具体的生活实践”,可知“道”的概念既包含哲学层面的抽象,也涉及具体的生活实践。
2. 答案:C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道’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它不仅是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文学、艺术、伦理、政治等领域的指导思想”,可知“道”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
3. 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第三段“‘道’在古代哲学中的地位,可以从‘道法自然’这一观念中看出”,可知“道法自然”是体现“道”在哲学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观念。
4. 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第四段“‘道’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可以从《诗经》中的‘道’观念来分析”,可知《诗经》中的“道”观念是体现“道”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5. 答案:C解析:根据原文第五段“‘道’在伦理道德中的地位,可以从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对‘道’的阐释中看出”,可知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对“道”的阐释反映了“道”在伦理道德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1. 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知,诗人通过仰望明月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答案:C解析:根据原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知,诗人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壮美河山的赞美之情。
3. 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知,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4. 答案:A解析:根据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可知,诗人通过描绘葵花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可知,诗人描绘了黄河奔腾不息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35分)1. 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可知,诗人表达了自己立志高远、勇往直前的决心。
2. 答案:B解析:根据原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知,诗人表达了自己为国家、民族献身的决心。
2020届(新课标Ⅱ卷)高考语文仿真冲刺卷(四)(逐题解析)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因此,规范家长群、构建良性的家校关系,主动权和主导权应掌握在校方手中,老师应尽到更大责任,起到更大作用。
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很多老师把家长当成了“编外老师”,将本属于校方的责任转嫁给家长,而疲于应付的家长却敢怒不敢言。长此以往,家校双方责任错位、角色迷失,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附属品,正常的家校关系被异化了。在某些学校,除了检查作业外,班级大小事务都有家长的身影,甚至家长会替老师监考、值班等。若有家长提意见,动辄会被扣上“不配合老师”,甚至“不配当爸妈”的帽子。若再有“戏精家长”故意搅事,问题就会变得更严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毫无疑问,家长QQ群、微信群等的流行和普及,已经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方式。从布置作业到家长给孩子请假、学校组织活动需要家长配合,再到家长就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在“家长群”里来完成,随时随地,省时省力。这种学校和家长、老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全新的交流和沟通平台的出现,也算是一种与时俱进。
中国武侠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创作上,严格依循着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善与恶的尖锐对立,美与丑的鲜明映照来建立影片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以英雄义士为主体的善的形象和以奸臣贼子为主体的恶的形象。同时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等,建立了武侠电影特定的伦理构架。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模拟大仿真试卷四(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模拟大仿真试卷四(含解析)不分版本模拟大仿真试卷四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春秋文化的代表,孔子是哲人也是诗人和歌者。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于是日哭,那么不歌。
〞(《论语·述而》)歌唱是孔子日常生活的常态。
即使困厄如在陈绝粮,孔子也依然弦歌不绝。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此时此地,音乐不仅是情感的宣泄,它还意味着一种信念和坚守。
自信时他自命天生德于予,失意时,他寄情于笙磬。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那么厉,浅那么揭。
’〞(《论语·宪问》)这个担草的老人可谓是孔子真正的知音,孔子循道日久,温温无所试,“莫己知〞正是此时内心最深处的感慨。
作为歌者的孔子,常常借音乐表达他内心的情怀,“歌乐者,仁之和也〞(《礼记·儒行》),音乐使孔子这位哲人,用感性的方式认知世界,用审美的方式思考人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思想。
他的智慧,他的人生,他对“道〞的追求,他对“艺〞的欣赏,饱含着执着的经世精神和浓郁的诗性韵味。
孔子对音乐的兴趣与他对周礼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
南宋史学家郑樵曰:“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
〞(《通志·乐略·乐府总序》)孔子对周礼的倾心追慕和深入钻研,使他对“音乐〞的社会文化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
歌诗、鼓琴、击磬,丰富的艺术实践和深厚的品德学养,使得三代以来的音乐艺术开展成果能够在他那里得以升华。
“礼崩乐坏〞之所谓“乐坏〞,一方面表现为周代典章制度中用以昭示“以仪辨等〞的用乐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那么表现为贵族群体审美倾向的转移,即厌古乐而喜新乐。
二者的实质,都是“乐〞与“礼〞的别离,即“雅乐〞精神的失落。
孔子适逢这段文化裂变期的时空中心,对行将失落的周代雅乐进行修复、改造和传播,是他必须面对的、不容回避的文化使命。
高考模拟测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4
⾼考模拟测试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仿真试卷语⽂4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仿真试卷语⽂(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和第Ⅱ卷(共108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务必将⾃⼰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如需改动,⽤橡⽪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收回。
⼀、(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全相同的⼀组是A.氤.氲殷.红湮.没不闻姹紫嫣.红B.歼.灭信笺.间.不容发缄.⼝不⾔C.翘.⾸诀窍.春寒料峭.⾦蝉脱壳.D.枢.纽倏.忽殊.途同归⾃出机杼.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组是A.耗费突如其来元⽓⼤伤⾔必⾏,⾏必果B.抉择前倨后恭凤⽑麟⾓百⾜之⾍,死⽽不僵C.温馨义⽓⽤事针砭时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D.竣⼯凭⼼⽽论戮⼒同⼼⽉晕⽽风,础润⽽⾬3.依次填⼈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①《英雄》剧组打⼈事件曝光以后,⾯对记者的提问,导演张艺谋显得理屈词穷,只好说些“我不知道”“我不在场”之类的话作为_____。
②布什上台以后,并没有履⾏⾃⼰在竞选时向民众做出的“振兴经济”的承诺,完全_____旧制,以致两年多来美国的经济没有多⼤的起⾊。
③⼆⼗世纪五⼗年代,由于政治的原因,新中国在发展中_____受到资本主义国家遏制,_____全党和全国⼈民未⾬绸缪,同⼼协⼒,才得以战胜困难,渡过险关。
A.托词习⽤处处/幸亏B.遁词袭⽤处处/好在C.托词袭⽤到处/幸亏D.遁词习⽤到处/好在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不恰当的⼀句是A.环境污染⽇趋严重,⼈类这种作茧⾃缚....的⾏为如果不停业,将会毁掉⾃⼰的家园。
B.这份⽂件清楚地表明,纪委已下决⼼花⼤⼒⽓来惩治这个单位内部长期存在的东拉西扯....结党营私的宗派主义的不正之风。
高考语文仿真试题2答案.doc
附:参考答案一、1.A 2.D 3.B 4.B 5.D 6.B二、7.D 8.C 9.C 10.A 11.A三、12.A 13.B 14.D 15.B四、16.①居然……而且……②果然……而且……③竟然17.①寸段置于碗水中,便萌芽发叶长根,生机蓬勃地活下去。
②铁树象征着人间那历万千劫难,仍巍然屹立,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人;象征着严重残废,仍艰苦奋斗,成绩斐然的人。
18.进一步强调铁树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19.A、C、F五、20.寄意寒星荃不察;则孤陋而寡闻;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21.译文:(1)大概来说,获得人才的方法是,假如不能得到圣人,那就与君子亲近交往,与其得到有本领但奸邪的人,倒不如得到没本领但忠厚的人。
(2)有道德的人往往被人们尊敬,有才能的人往往被人们喜爱,因为喜爱就容易亲近,因为尊敬就容易疏远,所以明智的人才能不外露又保持高尚的道德。
22.这是一首咏物词,但作者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仕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他虽粉身碎骨而此志不移的斗争精神。
因此,陆游笔下的梅花不同于一般文人所写,它不是“雪满山中高士卧”的象征,而是“摧伤虽多气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的精神写照。
词的上片作者用“寂寞断桥”“黄昏风雨”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愁苦悲凉的氛围,但在下片中作者又用“一任”“碾作尘”“香如故”的主观精神与上片的客观环境构成强烈的对比。
这不仅愈加丰满了梅花的形象,突出了它的斗争精神,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首词物我融合,情寄于物,物因情见,主客观统一,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
六、23.仿句一:黑色的天暮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仿句二:清澈的水面上飘荡着纸船,不,那不是纸船,那是孩子们远航的渴望。
24.美国将增派特种部队进入阿富汗且不在斋戒月停止反恐战争。
25.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在花坛暖房里开放,而是在冰天雪里地怒放;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人民的眼泪和心泪。
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四)语文
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四)语文
填空题: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________。
诗人杜甫以其________的作品而闻名于世。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关于人与自然的________关系。
他的演讲________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这个词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________的解释。
选择题:
下列哪个诗人被称为“诗仙”?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之涣
以下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们争相效仿,纷纷模仿?
A. 井底之蛙
B. 画蛇添足
C. 人云亦云
D. 一箭双雕
下列哪个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三国演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杜甫
B. 李白
C. 王之涣
D. 白居易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们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A. 井底之蛙
B. 鸟语花香
C. 同舟共济
D. 一箭双雕
下列哪个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A. 《红楼梦》
B. 《论语》
C. 《诗经》
D. 《道德经》。
高考仿真测试卷四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 càn)纷至沓来(tà)恍若隔世(wǎng)B. 蔓延(màn yán)鸿篇巨制(hóng)落英缤纷(bīn)C. 崇尚(chóng shàng)潜移默化(qián)雕梁画栋(diāo)D. 憔悴(qiáo cuì)豁然开朗(huò)翻箱倒柜(fān)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奇的发明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B. 他的讲话深入浅出,条理清晰,使我们深受启发。
C.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而且展示了出色的团队精神。
D.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堪称全班之冠。
B.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是单位里的模范。
C. 这次展览展出了许多珍贵的文物,让人目不暇接。
D. 他的言行举止都显得非常谦逊,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4. 下列各句中,句式杂糅的一句是:A.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B. 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我国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C.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我国的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D. 这个方案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已经基本成型。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朵玫瑰,犹如一位羞涩的少女,静静地绽放在花坛中。
B. 夜晚的星空,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C. 他的智慧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成功的大门。
D. 她的歌声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字是:()① 璀璨()② 潜移默化()③ 雕梁画栋()④ 翻箱倒柜()7.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① 鸿篇巨制()② 落英缤纷()③ 谦逊()④ 憔悴()8.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应填入的成语是:()① 纷至沓来()② 恍若隔世()③ 豁然开朗()④ 翻箱倒柜()9.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句子成分是:()①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堪称全班之冠。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80后”“90后”成失眠大军主力睡眠经济悄然兴起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然而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睡个好觉已经变成了一种奢侈。
3亿睡眠障碍大军:“睡不着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午夜12点半,潇潇(化名)躺在床上刷着手机。
虽然窗外已经夜深人静,但她还是睡不着。
她想看看手机上的无聊内容帮自己入睡,但越看越精神。
“睡不好觉的问题是从工作以后才慢慢出现的。
过去在学校宿舍作息比较规律,到点就会睡觉。
但是工作以后,这样的习惯就越来越难坚持。
”28岁的潇潇,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
平常加班到九十点钟是家常便饭,回到家往往已经晚上11点左右。
而这个时候,她已经不困了。
“最严重的时候我能就这样躺到天亮。
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因为缺觉,潇潇的黑眼圈比同龄人严重很多,只能用厚厚的粉底来遮盖倦容。
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贺岩(化名)也长期忍受着“缺觉”的折磨。
因为工作太忙,他在工作日的平均睡眠时间最多六小时。
“通常结束工作都是晚上12点之后,第二天不到7点就要起床上班,最痛苦的就是早上起床,要上两次闹表才能被吵醒。
”贺岩说,睡够8小时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简直就是奢望,为了补觉,他甚至练就了在地铁里也能“眯一会儿”的技能。
事实上,受睡眠困扰的人远不止潇潇与贺岩。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
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已经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而且这个数字仍在逐年攀升中。
“80后”“90后”正成为失眠主力军令人担忧的是,出现睡眠障碍的人群也有年轻化的趋势。
2021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二)(有答案)
2021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二)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书法与国学有诸多联系,但不能直接画等号。
书法是艺术,国学是学问。
把书法当成国学,与把传统文化当成国学如出一辙。
书法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有用国学方法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才是国学。
那么研究书法的学问是不是就是国学了?不全是。
举个例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研究的传统书学,可称得上国学。
古代书论文献大多是文学性描述,多运用比喻、夸张和想象等文学手法,且行文简略,如孙过庭《书谱》中有一句经典概括“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意思是取法古人,不能背离时代条件,同时又不能随大流,过于迎合今人。
写不出自己,看不到古人,是书法大忌。
孙过庭以简短八个字,把古今书学的道理说通了。
而这用短短几个字就能说透的问题,今人千言万语也未必能达其真谛。
所以,凡遇古书论,都需用文献学方法,对所涉字词进行训诂学研究,这些自然属国学范畴。
按照国学大师梁启超的划分,国学研究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智识的学问,一类是关于人生的学问。
前者侧重于认识,后者侧重于实践体悟。
书学也是如此。
书学是关于智识方面的学问。
书法的基础是汉字,研究书法必须研究汉字本体,故此,书学的基础是字学,也即小学,小学又融于国学之中。
所以,国学中的字学或小学,对书学研究有直接作用和影响。
辑校和注疏是国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传统书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阅读和运用古代书论文献时,必须对其中的字词进行训诂或校注,否则易发生误读。
譬如现在我们时常用”天真烂漫“一词形容书法作品至高的美学境界,但从包世臣《艺舟双楫》中对“烂漫”一词的注解可知,“烂漫”的本意是花开十分,已渐有凋疏之意,用在书法上,则是指笔法粗疏导致的墨法凋疏,字法散乱。
书学还是有关人生体悟的学问。
它不但需要对古代书论进行研究,更需要亲自实践。
美感体验,或者说有关书法美的积淀,是在长期的笔法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高考仿真测试卷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惊涛骇浪惊涛拍岸惊心动魄B. 毕恭毕敬毕恭毕敬毕恭毕敬C. 雅俗共赏雅俗共赏雅俗共赏D. 奋发有为奋发有为奋发有为答案:C解析:A项中“惊涛拍岸”应为“惊涛骇浪”;B项中“毕恭毕敬”应为“毕恭毕敬”;D项中“奋发有为”应为“奋发有为”。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跑得快,而且跳得高。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D.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答案:B解析:A项中“不仅……而且……”关联词使用不当;C项中“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应改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D项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应改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谁家新燕啄春泥B. 老大徒伤悲C.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D.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答案:C解析:A项中“啄”为动词,表示啄食;B项中“徒”为副词,表示白白地;C项中“胜”和“败”均为名词,表示胜利和失败;D项中“破”为动词,表示破除。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和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答案:C解析:A项中使用了比喻;B项中使用了借代;C项中使用了设问;D项中使用了拟人。
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作家的新书一经出版,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追捧。
B. 他的这篇文章论述严密,论据充分,令人信服。
C. 面对困难,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D. 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
答案:B解析:A项中“热烈追捧”应改为“热烈欢迎”;C项中“勇往直前”应改为“勇往直前”;D项中“广泛认可”应改为“广泛认可”。
2020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4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呕心沥血.(xuè) 味同嚼.蜡(jiáo) 一丘之貉.(hé) 力能扛.鼎(ɡānɡ)B.前仆.后继(pú) 得鱼忘筌.(quán) 毋.庸置疑(wù) 以儆.效尤(jǐnɡ)C. 唾.手可得(tuò) 焚膏继晷.(jiù) 擢.发难数(zhuó) 徇.私枉法(xùn)D. 舐.犊情深(shì) 刚直不阿.(ē) 拈.轻怕重(niān)栉.风沐雨(jié)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烘托弥漫知人论世触类旁通B.景致措愕觥筹交错堆砌呆板C.迤逦谙习素不相能潜移默化D.游弋荟萃胜券在握?赫一时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到了攻坚战阶段,技术工作人员正一丝不苟大坝,确保工程质量。
(2)春寒料峭,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水库救上两名儿童。
全村人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3)有一个贝壳迷花费了近十年的心血,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
A.浇铸传诵搜集B.浇铸传颂收集C.浇筑传颂搜集D.浇筑传诵收集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体无完肤....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B.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2020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新方案精练:文言文阅读综合练(四)+Word版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综合练(四)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更法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
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
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
语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
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
’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
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
”鞅曰:“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
此两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
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
君无疑矣。
”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君其.图之。
”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君无疑矣。
”孝公曰:“善。
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愚者笑之,智者哀焉;狂夫乐之,贤者丧焉。
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于是遂出《垦草令》。
(选自《商君书》,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孝公平画.画:谋划。
高考语文仿真试题4答案.doc
附:参考答案一、1.A(B.仆pū;毋wú;C.晷guǐ;D.栉zhì)2.B(措—错)3.C4.A(B.“果不其然”,强调不出所料。
C.“妄自菲薄”,自轻自贱,只能用于自己。
D.“不知所云”,泛指思想混乱,说的话叫人摸不着头脑)5.A(B主客颠倒,改为“人们对……还是陌生的”。
C.“极其”和“罕”重复。
D.“主要原因”或“所造成的”任去其一)6.C(前句“文才”与后面所著的书衔接;后句“我”与后面保持叙述对象一致)二、7.C(A吊,祭奠、慰问。
B.鬻,卖。
D.诏,皇帝颁发命令)8.D(使:①出使,②控制。
与:①给;②和、同)9.C(治状,治理地方的政绩)10.C(③是讲其节俭。
④讲其办案过程。
⑥讲其仁慈、宽恕)11.D(A.“为官应廉洁自守”与文意无关。
B.“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应是韦丹自己要求调任他职。
C.“诏丹解官待辨”,说明宪宗对韦丹并非十分信任)三、12.B 13.C14.B(不具备工业产权范畴的技术)15.B四、16.(1)慢慢拍打翅膀。
(答“慢慢”或“慢慢地拍打”都对)(2)它让作者感到了生命恬静的快乐。
17.为下文点明“对一切生命的感悟”作铺垫。
(或:为下文写“我”感到生命恬静的欢乐作铺垫)18.①生命中充满着欢乐。
②应以恬静而坦然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19.ABC五、20.①碧血横飞浩气四塞②人间正道是沧桑③绝知此事要躬行④业精于勤荒于嬉⑤吹尽狂沙始到金21.①韦丹就一一列出所需要的各项费用,上疏奏明皇帝,皇帝命令有关部门拨钱给他,于是从此定下了这方面的条令。
②有一个官吏主管官仓十年,韦丹查核他(主管的)粮食,(发现)少了三千斛。
22.情景交融手法的使用:词的上片,由物及人,触景生情。
天、地、原野、绿波,层次井然,暗含游子思乡之情,看似纯写景,但景一入人的眼中,则“物皆着我之色彩”。
在一片萧瑟秋景的映衬下,伫望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愈见深邃沉挚。
情因景现,景以情生。
高考仿真测试卷语文四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tà)B. 畏首畏尾(wěi)C. 风驰电掣(chì)D. 雪中送炭(zhòng)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所以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B. 纵观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我国也不例外。
C.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D.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场地。
3.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很圆滑,左右逢源,所以人缘很好。
B. 她在学术研究上刻苦钻研,屡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可谓是硕果累累。
C. 这场演讲比赛,他的表现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
D. 他这个人很自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很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文学、哲学类的书籍。
B. 他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严谨细致,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C. “你怎么了?”他关切地问道,“是不是哪里不舒服?”D. 他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少时,乡人云:此子可教。
及长,学于乡先生,先生亦云:此子可教。
吾自以有才,人亦以吾有才。
既长,乡人见吾,曰:此子可教。
吾自以有才,人亦以吾有才。
及游于外,见贤者,曰:此子可教。
吾自以有才,人亦以吾有才。
吾遂自矜,以为才高天下。
然吾终无成,反为世所笑。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及:等到B. 自:自己C. 以:认为D. 为:成为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述作者在乡人、乡先生、贤者面前的表现,揭示了作者自以为了不起的错误心态。
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沉鱼落雁B. 振聋发聩遮天蔽日C. 气喘吁吁胸有成竹D. 震耳欲聋倾国倾城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
B. 由于天气突变,导致我们提前结束活动,让所有的人都感到十分遗憾。
C. 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可见他的书法技艺非常高超。
D.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色,荣获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是对他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炽热沸腾遥不可及B. 沉鱼落雁轻歌曼舞C. 气喘吁吁胸有成竹D. 震耳欲聋倾国倾城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B.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我们终于达成了共识。
C. 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老朋友。
B. 由于他的勤奋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最近在研究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C. 为了完成作业,我熬夜到很晚。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用智慧和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 这场雨来得太突然,导致我们无法按时完成户外活动。
D. 他的画作风格独特,受到了许多艺术家的赞赏。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MAM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Word可编辑版)
MAM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1)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如挂如帘②溅珠落盘,成瀑成湫,飞沫起虹,如挂如帘(2)③虎吼震川,巍巍地颤,龙腾搅谷,隆隆千里④虎吼震川,隆隆千里,龙腾揽谷,巍巍地颤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一提起第六感觉,往往会想到它有某种神秘感。
可是不久前发现,第六感觉可能就藏在鼻腔里。
人类和大多数动物一样可能会通过皮肤散发出大量无嗅无味的化学物质:信息素,也叫外激素。
它可以向其他人传递信息。
美国解剖学家戴维·玻利拿医生从人的皮肤细胞中分离出了信息素。
他和其他著名的嗅觉专家都不局限于________,初步揭示了________。
他们说,这个系统很久以来被忽视,是由于依照传统的说法:人们感觉信息素的器官只存在于胚胎时期,在婴儿降生前就消失了。
比彻姆博士说,目前研究人员正试图深入了解人体感受信息素以及向大脑传递相应信号的系统。
美国宾州大学的默兰博士说,动物的鼻腔有两个感受通道,并且在大脑有着各自的终端和神经。
这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一个是感受气味的嗅觉系统,另一个是信息素神经系统,负责感受信息素并且做出反应。
信息素在人的生长发育各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胎儿感受外部世界,婴儿识别自己的母亲,儿童进入青春期,成年人找寻配偶,所有这些过程都是在信息素的引导下完成的。
另外,美国贾贝科博士和默兰博士研究发现,所有接受调查的人的鼻腔隔两侧都有一条小管和一组细胞连在一起,这些细胞具有神经细胞的特征。
他们倾向于认为:这些细胞就是信息素感受器。
蒙地博士通过鼻腔凹窝及普通细胞嗅觉感受器的对比试验发现,只有鼻腔凹窝对信息素有反应。
不过,大多数专家认为,在许多其他研究人员获得相同实验结果之前,信息素感受器是否存在还有待证实。
7.对第二段中“成见”在文中的具体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很久以来人们忽视信息素系统的存在B.很久以来人们忽视对信息素系统的研究C.大多数专家不相信人和动物可能会散发信息素D.信息素的感受器官只存在于胚胎时期,而后消失8.对“人体的信息素系统”在文中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人体感觉信息素以及向大脑传递信号的系统B.信息素是在人的生长发育的各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的神经系统C.由信息素神经感受系统和向大脑传递相应信号的系统组成的系统D.人的鼻腔有着各自终端和神经的两个感受通道组成的系统9.下列叙述与默兰博士对信息素感受系统的认识一致的一项是A.人的鼻腔中可能存在着信息素神经感受器B.人类在不同阶段的主要行为都是在信息素的引导下完成的C.人的鼻腔凹窝里面的一组细胞就是信息素感受器D.与普通细胞嗅觉感受器相比只有鼻腔凹窝对信息素有反应10.一些学者认为“第六感觉可能就藏在鼻腔里”,他们判断的依据,正确的一项是①人体会散发信息素②动物的鼻腔中有两个感受通道③人的鼻腔中有细胞嗅觉感受器④鼻腔隔两侧都有一条小管和一组具有神经细胞特征的细胞⑤鼻腔中有感受气味的嗅觉系统⑥鼻腔凹窝对信息素有反应A.①②④B.③⑥C.①③⑤D.④⑥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四)语文试题及答案
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四)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或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
”中国画与古代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
界画发祥之时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
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或许更大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一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
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自参与设计图的绘制,又熟谙于山水。
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
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
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
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
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
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画”,其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考仿真卷·语文(四)(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学的实践活动——观察和实验等不是为了要达到什么实用目的,完全是为了认识:获取资料和进行验证。
如果从中得到什么,那也不过是副产品而已。
科学的特征是自由探索,到达什么领域,得到什么结果,预先所知甚少或根本一无所知。
以明确的目的去限定科学就是预先设定了结果。
著名科学史家萨顿称一部科学史“……描述了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可斗争的历史”。
科学被捆绑的结果是,不仅科学,而且整个社会淡化甚至丧失了自由探索和批判的精神,丧失了对日常事物的怀疑和批判,以及对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探求。
科学为各种技术揭示普遍和一致的原理,提供共同的平台。
与技术捆绑在一起的科学做不到这一点,难以为不同的技术找到普适的理论基础;相反被不同技术的个性、初始和边界条件所限定。
技术若无理论指引,难免目光短浅,甚至与整体和长远目标相冲突,表面上达到了暂时和局部的目标,在各显神通的情况下,彼此间发生矛盾。
同时,还要付出一再试错的成本或所谓“学费”,有些后果不可逆转。
此外,这样的技术也只能就事论事,不能举一反三。
没有达到原理层的“推己及人”,完全可能因缺乏共同的平台而不能适用甚至招致失败。
在科学和技术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中,科学不仅以自然现象,而且也以技术所提供的经验素材为研究对象。
只有科学对技术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提炼并上升到一般的高度,技术方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尤其在当前,技术在各方面的负面效应逐步呈现出来,要求科学能提供生态学的观念和知识,以强化技术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显然,没有相对独立的自由研究的科学,技术就难以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
科学将自然中各具个性、具有不同初始条件、处于各异的环境之中,以及由种种表现形式的对象抽象提炼为一致的事实和规律;然后技术在特定目的的引导下在各个环节——可行性研究、技术评价、设计、中试、投产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对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选择,然后再作用于自然界,以得到能满足“本土”“地方”及个人的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在此意义上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就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
系统功能对要素及其属性起到协调、制约与选择的作用;也就是技术对科学所提供的知识进行选择。
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中,科学越是自由,越具有自主性,技术选择的余地越大,也越有活力。
如果把科学完全纳入技术的控制之下,科学一旦失去自主性和随机性而被引向确定、特定和狭窄的方向,难以提供广泛而多样的知识,技术也就失去了选择的余地,最终不利于技术自身的发展。
(摘编自吕乃基《科技之累》,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观察和实验等科学的实践活动,其主观目的,完全是为了获取资料和进行验证的认识;如果从中得到什么实用目的,那也不过是客观结果。
B.因为科学的特征是自由探索,所以在整个科学过程中,不需要到达什么领域,得到什么结果,更不需要预先所知或根本无须知道什么。
C.著名的科学史家萨顿认为,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反抗暴政压迫和封建迷信的漫长而无止境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史。
D.如果科学被技术捆绑,那么,整个社会和科学本身就会淡化甚至丧失了自由探索、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丧失了对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探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与技术捆绑在一起的科学很难为各种技术揭示普遍和一致的原理,提供共同的平台;相反还会被不同技术的个性、初始和边界条件所限定。
B.因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过程是螺旋式的,所以在发展过程中,科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有自然现象,也有由技术提供的经验素材。
C.在当前,技术在各方面的负面效应逐步呈现出来,如缺乏生态学的观念和知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薄弱。
D.科学要向技术提供广泛的知识,提供选择的余地,就不能被引向狭窄、特定的方向,也不能被引向确定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捆绑科学的因素有很多,有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还有技术,捆绑的后果也都不同,或使科学变成附庸工具,或影响技术乃至社会。
B.技术如果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得到科学对技术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提炼并上升到一般的高度,提供普适的理论基础。
C.科学将自然中的各种对象提炼成规律,然后技术在各个环节中对科学规律进行选择,最后再作用于自然界,用来得到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D.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就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系统对要素起到协调制约与选择的作用。
在这里,科学对应的是系统,技术对应的是要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验钞机加贝淇河市副市长梁醒刚到办公室,电话就响了。
保卫科那头传来陌生的声音:“小梁,我知道你很忙,不得已才来找你,不会耽搁你多少时间的。
”梁醒没有猜出叫他“小梁”的人是谁,便问“你是?”“我是赵德法啊!”来人小声说。
“赵……你是赵老师?”梁醒终于听出来了,对方是他的初中班主任,也是淇河市下属县的前任财政局长,因贪污受贿被判了8年。
面前的赵德法老师几年不见,头发全白了,没有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
梁醒给他倒了杯水,问有什么事。
对方局促不安,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
于是,他主动说:“赵老师,有事尽管说,只要不违背原则,学生能办的,尽量安排。
”梁醒可怜他的处境,但又怕他真给自己出难题,特意加了句“只要不违背原则”。
最后才明白赵德法想让他帮着找事做。
他小心翼翼地红着脸说,“我被判了刑,开除了公职,老婆孩子跟我断绝了关系,亲戚朋友也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我现在……”他哽咽地说不下去了。
梁醒心中一软,但口气强硬:“但是你能干啥呢?”他怯怯地说:“体力活是干不了,能不能把我安排到市政府大门口的保卫科。
我不要钱,只要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就行。
”见梁醒没说话,他坐不住了:“小梁,难为你了。
当财政局长这些年,我阅人无数,坏人的花花肠子一眼能看出来。
你是副市长,圈子比我大,需要一个明辨是非的人替你把关。
”梁醒心动了但不放心:“你只能帮我阅人,不能打着我的旗号办事,否则咱师生也会翻脸。
”他喜形于色:“放心,我一定当好你的‘验钞机’!”他甄别的人都一一得到了验证。
特别是梁醒的大学的铁哥们借故出差来玩,赵德法提醒他此人不可深交。
没多久他就求梁醒办事,说有批货被海关查了,让梁醒出面打个招呼,并递了个厚厚的红包。
梁醒最终没有答应这个铁哥们的要求。
后来海关汇报从此人包中搜出了录音笔和微型拍摄器。
梁醒惊出了一身冷汗。
梁醒的妻弟在一个区里当副局长,工作干得好,因竞争局长过来找他。
赵德法当即制止道:“工作真干得好就不用找人,找了人反而说不清了;干不好,打了招呼,组织也为难,群众意见也大。
”听了建议,梁醒就没再过问。
后来,妻弟当了局长,但他的竞争对手举报到省里,说梁醒给区里递了条子。
省里一查,不但还了他一个清白,更提高了他的威信。
有了赵德法这个“验钞机”,梁醒顺风顺水,被省组织部列为市长人选。
后来梁醒用合法方式让赵德法的恩人的儿子取得中标手续后,赵德法忙碌起来了。
有天早晨,梁醒看到赵德法又黑又瘦,叫他去医院看看。
赵德法眼圈一红:“没事。
谢谢关心。
”第二天保卫科说赵德法病重住院。
梁醒大惊,直奔医院,在重症监护室找到了浑身上下插满管子的他。
赵德法眼角滚出了一滴清泪,哆嗦着掏出一个纸包递给梁醒:“这是那小子的工程财务复印件,我仔细查看了,有问题,要马上停工。
”喘了一口气,又说“我的病是肝癌晚期,时间不多了。
我给家乡抹了黑,不能在死前再对不起政府和良心,更不能对不起你,不想背着‘贪官’这个骂名……唉,还不知族人肯不肯原谅我,让我进入祖坟啊!”两天后,梁醒站在殡仪馆赵德法的遗体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哽咽着说:“赵老师,谢谢你这个无私的验钞机,替我验出了假币,让我避免了犯错。
你放心,我一定亲自把你送回老家,说服你本家族人把你葬进祖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多亏了赵德法的提醒,否则梁醒就会因收受他大学的铁哥们儿的红包而被抓住把柄,干出令人痛心的违法乱纪的事情。
B.“梁醒”谐音“良心”,体现了正直官员的良心:他不计嫌疑,为判过刑的老师找生活出路;不徇私情,拒绝帮助问题同学。
C.文中三次提到“验钞机”,不但点了题,而且前后照应,表明了“验钞机”是保证官员清正廉明、官场风清气正的关键性因素。
D.小说用语言、动作、心理和外貌等描写方法塑造了政府官员梁醒的立体形象,他为人可亲可敬,工作可圈可点,很有人情味。
5.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验钞机”做题目?请简要分析。
(5分)6.小说对梁醒和赵德法的塑造都很成功,你认为谁是小说的主人公?为什么?(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走不出那片田野邱苑婷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里,曹文轩恐怕是最不买孩子账的一个。
如果说以杨红樱为代表的儿童文学作家们,是蹲下来与孩子平视,要和孩子做最知心的朋友,曹文轩就是那个站着的精神偶像——他要让孩子踮踮脚才够得着,甚互踮脚也不行,只能远远仰望。
他声明自己不太是一个自觉为儿童创作的作家,只是采用儿童视角写作。
他是带着纯文学的野心在书写的,写起来便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根本管不上儿童不儿童。
这恰恰成就了他。
透过他的文字,你会看到沈从文,看到汪曾祺。
有评论者说,风景才是他作品里真正的主角。
这话不假:他写作之前,常常要在楼下院子里走上几个小时,把自己重新扔回自然。
1997年的夏天,他写得烦闷,干脆直接逛到卖机票处,人家问,去哪儿?他说,去哪儿都可以。
“海拉尔”,对方看看当天有票航班,随便扔出一个地名。
“行!”海拉尔?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就这样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
那以后,他又自驾去过张北一带的草原许多次,俨然把它当成了第二故乡。
北方大草原,并不是他熟悉的风景。
他生长在江苏盐城,那是一个江南水乡,水的干净细腻融进了他骨子里,以至于读他任何一部早期作品,你仿佛都能触到水乡潮湿的、氤氲的雾气。
可他也自认,他的短处也在这水,“缺少足够的冷峻与悲壮气质”。
陌生的北方大草原,成就了他的自我更新——第一次,他写出了以北方草原为背景的《火印》。
场景在变,基因却没变。
那些意境的背后,每每藏着曹文轩自己。
他不讳言,说《草房子》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传,主人公桑桑就是年少的他。
从调皮捣蛋,到情窦初开,到直面苦难甚至死亡,总有一个时刻,落寞会降临到那个不谙世事的小男孩身上,于是在天地旷野间,朦胧地察觉一丝生命的寂寥本质。
他曾回忆自己儿时独自在田野上的玩耍,与作品里的孤独经验如出一辙:本是一派捣乱与热闹,但是,“忽地就有孤独攻上心头,于是我慌张四顾,那时田野空大无边,自己成了蚂蚁大小,而田野还在一个劲儿地长着,不断地往四下里铺展……”这许多年,他走不出那片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