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中石化外采汽柴油标准附件2
国四汽柴油标准解析(最新)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前言
现行汽柴油标准(国家标准)
——《车用汽油》 GB 17930—2011 —— 车用乙醇汽油
《变性燃料乙醇》 GB 18350—2001
《车用乙醇汽油(E10)》 GB 18351—2010 《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 GB/T 22030——2008
——甲醇汽油
《车用汽油》(Ⅲ)和(Ⅳ): 90号、93号和97号 车用汽油标准(Ⅴ): 89号、92号和95号
GB/T 503《 汽油辛烷值 测定法(马达法)》 GB/T 5487《 汽油辛烷值 测定法(研究法)》
辛烷值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Company Logo
石油产品标准中质量指标的解读
不大于
30
GB/T 80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满足国Ⅲ、Ⅳ、Ⅴ排放要求的柴油标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2009年
发布GB 19147—2009《车用柴油》国家标准 • • • • 变更为国家强制性标准 满足国家第Ⅲ阶段污染物排放法规要求 硫含量降低至0.035%(质量分数) 修改黏度、密度质量指标
汽柴油标准解析
中国石油广西销售分公司
2013年8月
目 录
前言 满足国Ⅲ、Ⅳ排放要求的汽油标准 满足国Ⅲ、Ⅳ、Ⅴ 排放要求的柴油标准
成品油检测指标解读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为了有效地控制机动车的污染排放,国家环保局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 的排放控制法规。
第四阶段排放要求的清洁燃油组成与排放关系研究”。通过基础研究、台架试验以及
公布19项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公布19项石油化工行业标准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3.02.09•【文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2003年第10号•【施行日期】2003.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2003年第10号)国家经贸委批准19项石化行业标准,其中推荐性标准18项,强制性标准1项,现予公布。
《采用橇装式加油装置的汽车加油站技术规范》自2003年3月1日起实施,其余标准自2003年5月1日起实施。
以上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3年2月9日附件:19项石油化工行业标准名称及编号-------------------------------------------|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代替标准编号||-----------------------------------------||一、推荐性标准||-----------------------------------------||1|石油化工企业总体布置设计规范|SH/T3032-2002 |SH3032-1992||--|----------------------|-------|-------||2|石油化工管道柔性设计规范|SH/T3041-2002 |SH3041-1991||--|----------------------|-------|-------||3|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SH/T3053-2002 |SH3053-1993||--|----------------------|-------|-------||4|石油化工建筑抗震鉴定标准|SH/T3130-2002 |---||--|----------------------|-------|-------||5|石油化工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SH/T3131-2002 |---||--|----------------------|-------|-------||6|石油化工企业现状图图式|SH/T3133-2002 |---||--|----------------------|-------|-------||7|石油化工混凝土水池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35-2002 |---||--|----------------------|-------|-------||8|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SH/T3536-2002 |---||--|----------------------|-------|-------||9|石油化工企业储运系统泵房设计规范|SH/T3014-2002 |SH3014-1990||--|----------------------|-------|-------||10|炼油厂加热炉炉管壁厚计算|SH/T3037-2002 |SH/T3037-1991 ||--|----------------------|-------|-------||11|石油化工管道伴管和夹套管设计规范|SH/T3040-2002 |SH3040-1991||--|----------------------|-------|-------||12|一般炼油装置火焰加热炉陶瓷纤维衬里|SH/T3128-2002 |---||--|----------------------|-------|-------||13|加工高硫原油重点装置主要管道设计选材导则|SH/T3129-2002 |---||--|----------------------|-------|-------||14|石油化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设计规范|SH/T3132-2002 |---||--|----------------------|-------|-------||15|采用橇装式加油装置的汽车加油站技术规范|SH/T3134-2002 |----||--|----------------------|-------|-------||16|乙烯装置离心压缩机机组施工技术规程|SH/T3519-2002 |SH/T3519-1991 ||--|----------------------|-------|-------||17|球形储罐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T3512-2002 |SH/T3512-1990 ||--|----------------------|-------|-------||18|立式圆筒形低温储罐施工技术规程|SH/T3537-2002 |---||-----------------------------------------||二、强制性标准||-----------------------------------------||19|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2|SH3501-2001|-------------------------------------------。
汽油国标调整方案
汽油国标调整方案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
此前国内的汽油国标为GB17930-2013,然而现有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减排要求和环保标准。
为此,国家质检总局结合相关部门制定了汽油国标调整方案,旨在更好地适应汽车尾气排放要求,提高汽油质量。
实施时间汽油国标调整方案将于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届时各生产企业必须按新标准生产汽油。
调整内容本次汽油国标的调整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饱和烃的含量目前国标中,汽油中饱和烃的含量为45%70%,而新标准调整为50%85%。
这一项的调整使得汽油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氧化物减少,更加符合环保标准。
2. 烯烃的含量国标中,汽油中烯烃的含量限定为0%35%,新标准调整为0%20%。
烯烃是容易产生空气污染的一类物质,减少其含量有助于减轻空气污染。
3. 芳香烃的含量国标中,汽油中芳香烃的含量限定为20%55%,新标准调整为10%50%。
芳香烃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清洗功效,但过多的芳烃会降低汽油的供氧能力,产生大量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4. 硫含量国标中,汽油中硫含量限定为10mg/kg以下,新标准调整为5mg/kg以下。
硫是有害物质之一,汽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不仅会导致车辆尾气污染更加严重,而且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5. 醇类添加剂新标准规定,第二代醇类添加剂含量须不少于5%。
醇类添加剂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并且其燃烧后会产生更少的有害物质。
影响汽油国标的调整对不同方面都会产生影响:1. 炼油企业届时炼油企业需要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以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部分企业可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进行改造,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
2. 汽车生产企业汽车生产企业需要注意适应新标准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汽车技术的变化,以确保新车符合新标准要求。
3. 消费者新标准的实施,与环保标准同步提高了车辆使用成本,推进了汽车产业绿色发展的目标。
消费者在购车和日常使用过程中,除了基本的汽车保养等方面的支出外,还需要根据新标准选择更符合标准的汽油使用。
汽柴油检验项目以及国内国际标准
22
汽柴油
辛烷值(马达法)
GB/T 503
ASTM D 2700
1500
23
汽柴油
抗爆指数
GB/T 5487
1500
24
汽柴油
沉淀物
GB/T 6531
ASTM D 476
15
25
汽柴油
馏程
GB/T 6536
ASTM D 86
200
26
汽柴油
色度
GB/T 6540
ASTM D 1500
20
27
400
37
汽柴油
冷滤点
SH/T 0248
ASTM D 6371
50
38
汽柴油
氧/甲醇含量
SH/T 0663
ASTM D 4815
5
39
汽柴油
铁含量
SH/T 0712
20
40
汽柴油
锰含量
SH/T 0711
ASTM D 3831
20
41
汽柴油
苯含量
SH/T 0713
ASTM D 3606
50
42
汽柴油
多环芳烃
1500
12
汽柴油
硫含量
SH/T 0523, SH/T 0689
ASTMD 5453
50
13
汽柴油
十六烷指数
GB/T 11139
ASTM D 976
600
14
汽柴油
灰分
GB/T 508
ASTM D 482
100
15
汽柴油
凝点
GB/T 510
20
16
汽柴油
我国汽柴油标准
我国汽柴油标准和试验方法及指标性能讲解1 我国车用汽油标准1.1国Ⅱ和国Ⅲ车用汽油标准1.3 GB/T 17930-2011 附录A 建议性车用汽油技术指标A.1 本附录是根据国外车用汽油的发展趋势,为满足第Ⅴ阶段排放要求而提出的建议性车用汽油技术指标(见表A.1)。
A.2 本附录除对车用汽油中硫含量规定为不大于10mg/kg外,其他技术内容待进行相关研究后,再予以确定。
2)高辛烷值组分混芳,匹配难度可控。
芳含≤40%。
≤35%。
(高碳对性能、对环保都有不利影响)3)中国汽油生产工艺的特点:FCC+ 重整+MTBE为主。
2 我国轻柴油和车用柴油标准2.1我国轻柴油标准GB 252-2000本标准规定了由石油制取的或加有添加剂的烃类液体燃料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汽车、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
轻柴油按凝点分为7个牌号:10号轻柴油:适用于有予热设备的柴油机。
5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8℃以上的地区使用。
0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以上的地区使用。
-10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5℃以上的地区使用。
-20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14℃以上的地区使用。
-35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29℃以上的地区使用。
-50号轻柴油: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4℃以上的地区使用。
表4 我国轻柴油技术要求GB 252-2011普通柴油警告:如果不遵守适当的防范措施,本标准所属产品在生产、运输、装卸、贮运和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本标准无意对于本产品有关的所有安全提出建议。
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责任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范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普通柴油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检测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动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和GB19756中规定的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所使用的由石油制取的,或加有添加剂的普通柴油。
标准-采油
4
SY/T5579-2000
碎屑岩油气储层描述方法
5
SY/T5782-93
砂岩透镜体岩性油藏储量计算细则
6
SY/T5978-94
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7
SY/T6099-94
含油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8
SY/T6166-1995
油气层层组划分与对比方法 碎屑岩部分
9
SY/T6285-1997
钻修井用打捞矛
6
SY/T5074-91
石油修井用动力钳
7
SY5083-91
尾管悬挂器
8
SY/T5110-2000
套管刮削器
9
SY/T5113-1999
吊环
10
SY5115-92
打捞母锥
11
SY/T5147-2000
磁力打捞器
12
SY/T5164-1999
三牙轮钻头
13
SY/T5182-87
绕焊不锈钢筛管
压裂支撑剂性能测试推荐方法
3
SY/T5184-1997
11
SY/T5587.3-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 压井替喷作业规程
12
SY/T5587.4-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 油层套管封隔器查漏作业规程
13
SY/T5587.5-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 油水井探砂面、冲砂作业规程
14
SY/T5587.6-93
油水井常规修井作业 起下油管作业规程
15
SY/T5587.7-93
潜油电泵配套附件和工具
7
SY/T5328-1996
热采井口装置
8
SY/T5733-1995
中石化外采油指标
表1 外采车用国三汽油追加标准项目质量指标试验方法气味无异常由三名持证质检员判断镏程无异常(轻组分多或重组分多)GB/T6536未洗胶质(未加清净剂)/mg/100ml不大于30GB/T8019 30-20洗后胶质不得大于2.5蒸汽压/kpa不低于外界环境温度℃GB/T8017 >15 5-15 5以下45 55 65蒸发指数DI值不大于570 565 560计算公式:DI=1.5*T10+3*T50+T90+11*氧含量%(质量分数)烯烃含量(体积分数)c/%不小于8 GB/T11132N-甲基苯胺未检出中红外机甲缩醛未检出中红外机与SH/T0663联合使用碳酸二甲酯未检出中红外机与SH/T0663或SH/T0713联合使用乙酸仲丁酯未检出中红外机或SH/T0713或SH/T0693氯含量/ppm不大于40 附录1表2 外采车用沪四汽油追加标准项目质量指标检测方法气味无异常由两名以上持证化验员判断馏程无异常(轻、重组分多或馏出物有异常)GB/T6536胶质(mg/100ml ) 未洗胶质不大于30GB/T801930-20溶剂洗胶质不大于2.5蒸汽压/kpa 外界环境温度/℃ GB/T8017高于15℃ 5-15℃ 5℃以下 不低于 45 5565蒸发指数DI 值 计算公式DI=1.5*T10+3*T50+T90+11*氧含量%(质量分数) 不大于 570 565 560N-甲基苯胺 未检出 中红外机 乙酸仲丁酯 未检出 中红外机 二烯烃 未检出 中红外机甲缩醛a 未检出 中红外机及SH/T0663联合使用碳酸二甲酯 未检出 中红外机与SH/T0663或SH/T0713联合使用 硅含量/(mg/kg) 不高于3 ASTM D5185 氯含量/(mg/kg) 不高于5 ASTM D5808 烯烃含量c/% 不小于8 GB/T11132 (体积分数) 异常物质无/备注:A 使用SH/T0663检测,甲缩醛和叔丁醇峰重叠,不能分离,若叔丁醇峰出现,则可怀疑该油品添加了甲缩醛。
石油产品标准精选(最新)
石油产品标准精选(最新)AQ2012《AQ 2012-2007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G252《GB 252-2011 普通柴油》G253《GB 253-2008 煤油》G254《GB/T 254-2010 半精炼石蜡》G261《GB/T 261-2008 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G446《GB/T 446-2010 全精炼石蜡》G491《GB/T 491-2008 钙基润滑脂》G494《GB/T494-1998 建筑石油沥青》G507《GB/T507-2002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G511《GB/T 511-2010 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G1787《GB 1787-2008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G1790《GB1790-2003 医药凡士林》G1793《GB/T 1793-2008 航空燃料水反应试验法》G1884《GB/T1884-2000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实验室测定法》G1885《GB/T1885-1998 石油计量表》G1995《GB/T1995-1998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G2433《GB/T2433-2001 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分测定法》G2539《GB/T 2539-2008 石油蜡熔点的测定 冷却曲线法》G3391《GB/T3391-2002 工业用乙烯中烃类杂质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3396《GB/T3396-2002 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氧化的测定电化学法》G3405《GB/T 3405-2011 石油苯》G3498《GB/T 3498-2008 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G3535《GB/T 3535-2006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3536《GB/T 3536-2008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3554《GB/T 3554-2008 石油蜡含油量测定法》G3710《GB/T 3710-2005 工业酚 、苯酚结品点测定方法》G3727《GB/T3727-2003 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水的测定》G3915《GB/T 3915-2011 工业用苯乙烯》G4507《GB/T4507-1999 沥青软化点测定法》G4508《GB/T 4508-2010 沥青延度测定法》G4509《GB/T 4509-2010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G4510《GB/T 4510-2006 石油沥青脆点测定法 弗拉斯法》G4649《GB/T 4649-2008 工业用乙二醇》G4756《GB/T4756-1998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4945《GB/T4945-2002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和碱值测定法》G4985《GB/T 4985-2010 石油蜡针入度测定法》G5018《GB/T 5018-2008 润滑脂防腐蚀性试验法》G5005《GB/T5005-2001 钻井液材料规范》G5304《GB/T5304-2001 石油沥青薄膜烘箱试验法》G5822.2《GB/T 5822.2-2004 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油 石油醚不溶物测定方法》 G6015《GB/T6015-1999 工业用丁二烯中微量二聚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6025《GB/T6025-1999 工业用丁二烯中微量胺的测定》G6144《GB/T 6144-2010 合成切削液》G6536《GB/T 6536-2010 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G6537《GB 6537-2006 3号喷气燃料》G6538《GB/T6538-2000 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法》G6539《GB/T6539-1997 航空燃料与馏分燃料电导率测定法》G6683《GB/T6683-1997 石油产品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确定法》G6950《GB6950-2001 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G7304《GB/T7304-2000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G7305《GB/T7305-2003 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G7323《GB/T 7323-2008 极压锂基润滑脂》G7324《GB/T 7324-2010 通用锂基润滑脂》G7364《GB/T 7364-2006 石蜡易炭化物试验法》G7595《GB/T 7595-2008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G7597《GB/T 7597-200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G7607《GB/T 7607-2010 柴油机油换油指标》G7631.1《GB/T 7631.1-2008 润滑剂、工业用油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总分组》G7631.3《GB/T7631.3-1995 内燃机油分类》G7631.9《GB/T7631.9-1997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的分类:D组(压缩机)G7631.14《GB/T7631.14-1998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的分类:U组(热处理)G7631.15《GB/T7631.15-1998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的分类:N组(绝缘液体) G7631.16《GB/T7631.16-1999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的分类:P组(气动工具) G8021《GB/T8021-2003 石油产品皂化值测定法》G8029《GB/T 8029-2010 柴油机喷油泵校泵油》G8927《GB/T 8927-2008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 手工法》G8028《GB/T 8028-2010 汽油机油换油指标》G8929《GB/T 8929-2006 原油水含量的测定 蒸馏法》G9052.1《GB9052.1-1998 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9053《GB9053-1998 稳定轻烃》G10327《GB/T 10327-2011 发动机检测用标准轻柴油技术条件》G11059《GB/T11059-2003 原油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参比法》G11060.1《GB/T11060.1-1998 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测定:碘量法》G11060.2《GB/T11060.2-1998 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测定:亚钾蓝法》G11061《GB/T11061-1997 天然气中总硫的测定:库仑法》G11062《GB/T11062-1998 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G11079《GB/T11079-2000 白色油炭化物试验法》G11081《GB/T 11081-2005 白油紫外吸光度测定法》G11121《GB 11121-2006 汽油机油》G11122《GB 11122-2006 柴油机油》G11132《GB/T 11132-2008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 荧光指示剂吸附法》G11143《GB/T 11143-2008 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试验法》G11144《GB/T 11144-2007 润滑液极压性能测定法 梯姆肯法》G11174《GB/T11174-1997 液化石油气》G12576《GB/T12576-1997 液化石油气蒸气压和相对密度及辛烷值计算法》G12579《GB/T12579-2002 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G12581《GB/T 12581-2006 加抑制剂矿物油氧化特性测定法》G12583《GB/T12583-1998 润滑剂极压性能测定法》G12692.1《GB/T 12692.1-2010 石油产品 燃料(F类)分类 第1部分:总则》G12692.2《GB/T 12692.2-2010 石油产品 燃料(F类)分类 第2部分:船用燃料油品种》G12981《GB12981-2003 机动车辆制动液》G13348《GB 13348-2009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13377《GB/T 13377-2010 原油和液体或固体石油产品 密度或相对密度的测定 毛细管塞比重瓶和带刻度双毛细管比重瓶法》G13609《GB/T13609-1999 天然气取样导则》G13610《GB/T13610-2003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G13611《GB/T 13611-2006 城镇燃气分类和基本特性》G14363《GB/T 14363-2009 柴油机机油消耗测定方法》G15180《GB/T15180-2000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G16629《GB 16629-2008 植物油抽提溶剂》G16630《GB/T16630-1996 冷冻机油》G16663《GB16663-1996 醇基液体燃料》G16781.1《GB/T16781.1-1997 天然气中汞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G16781.2《GB/T16781.2-1997 天然气中汞含量的测定:荧光分光光度法》G16782《GB/T16782-1997 油基钻井液现场测试程序》G16783《GB/T16783-1997 水基钻井液现场测试程序》G17040《GB/T 17040-2008 石油和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17144《GB/T17144-1997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G17145《GB/T17145-1997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G17280《GB/T17280-1998 原油蒸馏标准试验方法》G17281《GB/T17281-1998 天然气中丁烷至16烷烃类的测定》G17283《GB/T17283-1998 天然气水露点的测定: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G17287《GB/T17287-1998 液态烃动态测量:体积计量系统的统计控制》G17290《GB/T17290-1998 石油测量系统:检定标准量器的温度修正》G17291《GB/T17291-1998 石油液体和气体计量的标准参比条件》G17411《GB/T17411-1998 船用燃料油》G17474《GB/T17474-1998 烃类溶剂中苯含量测定法》G17475《GB/T17475-1998 重烃类混合物蒸馏试验方法》G17476《GB/T17476-1998 使用过的润滑油中添加剂及其它元素测定法》G17477《GB/T17477-1998 驱动桥和手动变速器润滑剂粘度分类》G17605《GB/T17605-1998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卧式圆筒形金属油罐容积标定法》G17606《GB/T17606-1998 原油中硫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17674《GB/T17674-1999 原油及其产品中氮含量的测定:化学发光法》G17746《GB/T17746-1999 石油液体和气体动态测量:电和电子脉冲数据电缆传输的可靠度》G17747.1《GB/T17747.1-1999 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导论和指南》G17747.2《GB/T17747.2-1999 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用摩尔组成进行计算》 G17820《GB17820-1999 天然气》G17930《GB 17930-2011 车用汽油》G18047《GB18047-2000 车用压缩天然气》G18255《GB/T18255-2000 焦化粘油类产品馏程的测定》G18273《GB/T18273-2000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立式罐内油量的直接静态测量法》G18295《GB/T18295-2001 油气储层砂岩样品:扫描电镜分析方法》G18350《GB18350-2001 变性燃料乙醇》G18351《GB 18351-2010 车用乙醇汽油(E10)》G18605.1《GB/T18605.1-2001 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测定:双光路检测法》G18605.2《GB/T18605.2-2001 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测定:单光路检测法》G18606《GB/T18606-2002 气相色谱-质谱罚测定沉积物和原油中生物标志物》 G18608《GB/T18608-2001 原油中铁、镍、钠、钒含量的测定》G18609《GB/T18609-2001 原油酸值的测定电位滴定法》G18610《GB/T18610-2001 原油残值的测定康氏法》G18611《GB/T18611-2001 原油简易蒸馏试验方法》G18612《GB/T18612-2001 原油有机氮含量的测定微库仑计法》G18619.1《GB/T18619.1-2001 天然气中水含量的测定:库仑法》G19143《GB/T19143-2003 岩石有机质中碳、氢、氧元素分析方法》G19144《GB/T19144-2003 沉积岩中干酪根分离方法》G19145《GB/T19145-2003 沉积岩中总有机碳的测定》G19147《GB 19147-2009 车用柴油》G19159《GB19159-2003 车用液化石油气》G19186《GB/T19186-2003 工业用丙烯中齐聚物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19204《GB/T19204-2003 液化天然气的一般特性》G19205《GB/T19205-2003 天然气标准参比条件》G19206《GB/T19206-2003 天然气用有机硫化合物加臭剂的要求和测试方法》G19207《GB/T19207-2003 天然气中总硫的测定氢解-速率计比色法》G19230.1《GB/T19230.1-2003 评价汽油清净剂使用效果的试验方法:汽油清净剂防锈性能试验方法》G19230.2《GB/T19230.2-2003 评价汽油清净剂使用效果的试验方法:汽油清净剂破乳性能试验方法》G19230.3《GB/T19230.3-2003 汽油清净剂对电子孔式燃油喷嘴(PFI)堵塞倾向影响的试验方法》G19230.4《GB/T19230.4-2003 汽油清净剂对汽油机进气系统沉积物(ISD)生成倾向影响的试验方法》G19230.5《GB/T19230.5-2003 汽油清净剂对汽油机进气阀和燃烧室沉积物生成倾向影响的试验方法》G19230.6《GB/T19230.6-2003 汽油清净剂对汽油机进气阀和燃烧室沉积物生成倾向影响的发动机试验》G19592《GB 19592-2004 车用汽油清净剂》G19779《GB/T 19779-2005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油量计算 静态计量》G19829.1《GB/T 19829.1-2005 石油天然气工业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第1部分:方法论》G19829.2《GB/T 19829.2-2005 石油天然气工业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第2部分:方法论和计算方法应用指南》G19829.3《GB/T 19829.3-2006 石油天然气工业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第3部分:实施指南》G20368《GB/T 20368-2006 液化天然气(LNG) 生产、储存和装运》G20419《GB 20419-2006 农用柴油机油》G20420《GB/T 20420-2006 润滑剂、工业用油和相关产品(L类)-E组(内燃机油)-二冲程汽油发动机油(EGB、EGC和EGD)》G20603《GB/T 20603-2006 冷冻轻烃流体 液化天然气的取样 连续法》G20604《GB/T 20604-2006 天然气词汇》G20658《GB/T 20658-2006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 粘稠烃的体积计量》G20662《GB/T 20662-2006 石油天然气工业 产品、过程和服务的分级与合格评定》G20828《GB/T 20828-2007 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 (BD100)》G21449《GB/T 21449-2008 水-乙二醇型难燃液压液》G21450《GB/T 21450-2008 原油和石油产品 密度在638kg/m3到1074 kg/m3范围内的烃压缩系数》G21451.4《GB/T 21451.4-2008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 储罐中液位和温度自动测量法:常压罐中的温度测量》G21452《GB/T 21452-2008 中间馏分燃料颗粒物含量的测定 实验室过滤法》G21789《GB/T 21789-2008 石油产品和其他液体闪点的测定 阿贝尔闭口杯法》 G21791《GB/T 21791-2008 石油产品自燃温度测定法》G22030《GB/T 22030-2008 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G22053《GB/T 22053-2008 戊烷发泡剂》G22054《GB/T 22054-2008 有机液体(除石油产品)蒸馏特性测定通用方法》 G22634《GB/T 22634-2008 天然气水含量与水露点之间的换算》G23510《GB/T 23510-2009 车用燃料甲醇》G23799《GB/T 23799-2009 车用甲醇汽油(M85)》G23800《GB/T 23800-2009 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测定法》G23971《GB 23971-2009 有机热载体》G24216《GB/T 24216-2009 轻油》G24217《GB/T 24217-2009 洗油》G25199《GB/T 25199-2010 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G25962《GB/T 25962-2010 高速条件下汽车轮毂轴承润滑脂漏失量测定法》G25989《GB 25989-2010 炉用燃料油》G26605《GB/T 26605-2011 车用燃料用二甲醚》G50610《GB/T 50610-2010 车用乙醇汽油储运设计规范》GJ92《GJB/Z92-1997 军用车辆齿轮油系列及选用导则》GJ135《GJB135A-1998 合成航空润滑油规范》GJ1176B《GJB1176B-2009 Z 20号舰用柴油机油规范》GJ1219A《GJB1219A-2009 Z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润滑油规范》GJ1731《GJB1731-1993 4806号抗化学介质润滑油规范》GJ2660《GJB2660-1996 多用途低温润滑脂规范》GJ2661A《GJB2661A-2008 飞机宽温度通用润滑脂规范》GJ2913A《GJB2913A-2004 军舰用燃料油规范》GJ3075《GJB3075-1997 军用柴油规范》GJ3382《GJB3382-1998导热硅脂规范》GJ3460《GJB 3460-1998 直升机用高极压润滑油规范》GJ3532《GJB3532-1999 3号防锈石墨锂基润滑脂规范》GJ4085《GJB4085-2000 军用储备汽油与轻柴油规范》GJ4221《GJB4221-2001 车用汽油使用指标》GJ4365《GJB 4365-2002 军用汽车通用合成制动液规范》GJ4985《GJB 4985-2003 936航空润滑脂规范》GJ5097Z《GJB 5097-2004 Z 928航空润滑油规范》GJ5311《GJB5311-2004 合成烃耐燃航空液压油规范》GJ5342《GJB5342-2004 乙基硅油规范》GJ5425《GJB5425-2005 K 液体火箭发动机用煤油规范》GJ6100Z《GJB6100-2007 Z 军用航空冷却液规范》GJ6101Z《GJB6101-2007 Z 7258润滑脂规范》GJ6608Z《GJB6608-2008 Z R3/H乳化防锈油规范》GJ6609Z《GJB6609-2008 Z 8号合成航空封存防锈油规范》SH0006《SH/T0006-2002 工业白油》SH0013《SH/T0013-1999 微晶腊》SH0018《SH/T 0018-2007 含添加剂石油蜡(热熔胶)表观粘度测定法》SH0025《SH/T0025-1999 防锈油盐水浸渍试验方法》SH0059《SH/T 0059-1996 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SH0066《SH/T0066-2002 发动机冷却液泡沫倾向测定法(玻璃器皿法)》SH0068《SH/T0068-2002 发动机冷却液及其浓缩液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SH0084《SH/T0084-2001 冷却系统化学溶液对汽车上有机涂料影响的试验方法》SH0103《SH/T 0103-2007 含聚合物油剪切安定性的测定 柴油喷嘴法》SH0124《SH/T0124-2000 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全性测定法》SH0172《SH/T0172-2001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高温法)》SH0175《SH/T0175-2002 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加速法)》SH0215《SH/T0215-1999 防锈油脂沉淀值和磨损性测定法》SH0216《SH/T0216-1999 防锈油喷雾性试验法》SH0248《SH/T 0248-2006 柴油和民用取暖油冷滤点测定法》SH0304《SH/T0304-1999 电气绝缘油腐蚀性硫试验法》SH0398《SH/T 0398-2007 石油蜡和石油脂分子量测定法》SH0422《SH/T0422-2000 沥青灰分测定法》SH0429《SH/T 0429-2007 润滑脂和液体润滑剂与橡胶相容性测定法》SH0474《SH/T0474-2000 用过汽车机油中稀释汽油含量测定法》SH0521《SH/T0521-1999 汽车及轻负荷发动机用乙二醇型冷却液》SH0522《SH0522-2000 道路石油沥青》SH0538《SH/T0538-2000 轻负荷喷油回转式空气压缩机油换油指标》SH0562《SH/T0562-2001 低温下发动机油屈服应力和表观粘度测定法》SH0604《SH/T0604-2000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形振动管法)》SH0622《SH/T 0622-2007 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SH0634《SH/T 0634-1996 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滤清器堵塞倾向测定法》SH0636《SH/T 0636-1996 L-TSA 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0642《SH/T0642-1997 液体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自燃点测定法》SH0643《SH/T0643-1997 润滑脂抗水喷雾性测定法》SH0645《SH/T0645-1997 柴油机油清净性测定法》SH0646《SH/T0646-1997 风冷二冲程汽油机排气烟度评定法》SH0647《SH/T0647-1997 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早燃倾向评定法》SH0648《SH/T0648-1997 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清净性及一般性能评定法》SH0657《SH/T 0657-2007 液态石油烃中痕量氮的测定 氧化燃烧和化学发光法》SH0675《SH/T0675-1999 风冷二冲程汽油机油》SH0676《SH/T0676-1999 TC-WII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SH0677《SH/T0677-1999 热传导液》SH0678《SH/T0678-1999 凡士林滴点测定法》SH0679《SH/T0679-1999 航空燃料净热值估算法》SH0680《SH/T0680-1999 热传导液热稳定性测定法》SH0681《SH/T0681-1999 润滑脂表观粘度测定法》SH0682《SH/T0682-1999 润滑脂在贮存期间分油量测定法》SH0683《SH/T0683-1999 重整催化剂铼含量测定法》SH0685《SH/T0685-1999 液化石油气密度测定法》SH0686《SH/T0686-1999 发动机冷却液冰点现场测定法》SH0687《SH/T0687-2000 航空涡轮燃料润滑性测定法》SH0688《SH/T0688-2000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碱值测定法》SH0689《SH/T0689-2000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SH0690《SH/T0690-2000 馏分燃料在43度贮存安定性测定法》SH0691《SH/T0691-2000 润滑剂的合成橡胶胶溶胀性测定法》SH0692《SH/T0692-2000 防锈油》SH0693《SH/T0693-2000 汽油中芳烃含量测定法》SH0694《SH/T0694-2000 中间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SH0695《SH/T0695-2000 发动机油挥发度测定法》SH0696《SH/T0696-2000 FCC平衡催化剂中镍和钒测定法(氢氟酸/硫酸分解-原子光谱分析法)》SH0697《SH/T0697-2000 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互溶性测定法》SH0698《SH/T0698-2000 在制冷剂系统中冷冻机油的化学稳定性试验方法》 SH0699《SH/T0699-2000 冷冻机油与制冷剂相溶性试验法》SH0700《SH/T0700-2000 润滑脂防锈性测定法》SH0701《SH/T0701-2001 残渣燃料油总沉淀物测定法(热过滤法)》SH0702《SH/T0702-2001 残渣燃料油总沉淀物测定法(老化法)》SH0703《SH/T0703-2001 润滑油在高温高剪切速率条件下表观粘度测定法(多重毛细管粘度计法)》SH0704《SH/T0704-2001 石油及石油产品中氮含量测定法(舟进样化学发光法)》SH0705《SH/T0705-2001 重质油中钒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SH0706《SH/T0706-2001 燃料油中铝和硅含量测定法》SH0707《SH/T0707-2001 石蜡中苯和甲苯含量测定法(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 SH0708《SH/T0708-2001 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清洁性及一般性能评定法(OMC70HP 法)》SH0709《SH/T0709-2001 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清洁性及一般性能评定法(Mercury15HP法)》SH0710《SH/T0710-2001 水冷二冲程汽油机油清洁性评定法(EGD法)》SH0711《SH/T0711-2002 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0712《SH/T0712-2002 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0713《SH/T0713-2002 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H0714《SH/T0714-2002 石脑油中单体烃组成测定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SH0715《SH/T0715-2002 原油和残渣燃料油中镍、钒、铁含量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SH0716《SH/T0716-2002 润滑脂抗微动磨损性能测定法》SH0719《SH/T0719-2002 润滑油氧化诱导期测定法(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 SH0720《SH/T0720-2002 汽油中含氧化合物测定法(气相色谱及氧选择性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SH0721《SH/T0721-2002 润滑脂摩擦磨损性能测定法(高频线性振动试验机法)》SH0722《SH/T0722-2002 润滑油高温泡沫特性测定法》SH0723《SH/T0723-2002 柴油机油腐蚀性能评定法》SH0725《SH/T0725-2002 石油基绝缘油碳型组成计算法》SH0750《SH/T 0750-2005 发动机油高温氧化沉积物测定法(热氧化模拟试验法)》SH0751《SH/T 0751-2005 高温和高剪切速率下粘度测定法(锥形塞粘度计法)》SH0752《SH/T 0752-2005 含水难燃液压液抗腐蚀性测定法》SH0753《SH/T 0753-2005 润滑油基础油化学族组成测定法》SH0754《SH/T 0754-2005 柴油机油在135℃下腐蚀性能评定法》SH0755《SH/T 0755-2005 手动变速箱油和后桥用油的热氧化安定性评定法(L-60-1法)》SH0756《SH/T 0756-2005 手动变速箱油热安定性评定法(循环耐久试验法)》 SH0757《SH/T 0757-2005 内燃机油节能性能评定法(程序Ⅵ法)》SH0758《SH/T 0758-2005 内燃机油高温氧化和抗磨损性能评定法(程序ⅢE法)》4SH0759《SH/T 0759-2005 内燃机油低温油泥和抗磨损性能评定法(程序ⅤE法)》4SH0760《SH/T 0760-2005 柴油机油性能评定法(MACK T-8法)》SH0761《SH/T 0761-2005 柴油机油性能评定法(MACK T-9法)》SH0762《SH/T 0762-2005 润滑油摩擦系数测定法(四球法)》SH0763《SH/T 0763-2005 汽油机油防锈性评定法(BRT法)》SH0764《SH/T 0764-2005 柴油机喷嘴结焦试验方法(XUD-9法)》SH0765《SH/T 0765-2005 柴油润滑性评定法(高频往复试验机法)》SH0766《SH/T 0766-2005 T1602喷气燃料抗磨添加剂》SH0767《SH/T 0767-2005 食品级凡士林》SH0768《SH/T 0768-2005 闪点测定法(常闭式闭口杯法)》SH0769《SH/T 0769-2005 石油产品、烃类及烃类-含氧化合物混合物蒸气压测定法(三级膨胀法)》SH0770《SH/T 0770-2005 航空燃料冰点测定法(自动相转换法)》SH0771《SH/T 0771-2005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自动压力脉冲法)》SH0772《SH/T 0772-2005 发动机油过滤性能测定法(经水和干冰处理及短时间加热)》SH0773《SH/T 0773-2005 汽车轮毂轴承润滑脂寿命特性测定法》SH0774《SH/T 0774-2005 沥青加速老化试验法(PAV法)》SH0775《SH/T 0775-2005 沥青弯曲蠕变劲度测定法(BBR法)》SH0776《SH/T 0776-2005 沥青断裂性能测定法(DT法)》SH0777《SH/T 0777-2005 沥青流变性质测定法(DSR法)》SH0778《SH/T 0778-2005 石油沥青蜡含量测定法(裂解脱油法)》SH0779《SH/T 0779-2005 乳化沥青赛波特粘度测定法》SH0780《SH/T 0780-2005 乳化沥青破乳度测定法》SH0781《SH/T 0781-2005 乳化沥青与水混合性试验法》SH0782《SH/T 0782-2005 柴油机油性能评定法(开特皮勒1K/1N法)》SH0783《SH/T 0783-2005 内燃机油高温氧化和抗磨损性能评定法(CEPT-Ⅲ法)》SH0784《SH/T 0784-2006 润滑脂极压性能测定法(高频线性振动试验机法)》 SH0785《SH/T 0785-2006 难燃液芯式燃烧持久性测定法》SH0786《SH/T 0786-2006 柴油机油清静性评定法(开特皮勒1M-PC法)》SH0787《SH/T 0787-2006 石油基液压油高压叶片泵磨损特性测定法》SH0788《SH/T 0788-2006 内燃机油高温氧化和轴瓦腐蚀评定法(程序Ⅷ法)》 SH0789《SH/T 0789-2007 极压聚脲润滑脂》SH0791《SH/T 0791-2007 发动机油过滤性能测定法(经水处理及长时间加热)》SH0792《SH/T 0792-2007 电器绝缘油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和2,6-二叔丁基苯酚含量测定法(红外吸收光谱法)》SH0793《SH/T 0793-2007 烃类油品中芳碳含量测定法(高分辨核磁共振法)》 SH0794《SH/T 0794-2007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微量法》SH0795《SH/T 0795-2007 HFAE型难燃液压液乳化稳定性测定法》SH0796《SH/T 0796-2007 B-100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中游离甘油和总甘油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SH0797《SH/T 0797-2007 点燃式发动机燃料中苯含量的测定 中红外光谱法》 SH0798《SH/T 0798-2007 阴离子乳化沥青》SH0799《SH/T 0799-2007 水工石油沥青》SH0800《SH/T 0800-2007 蜡滴点测定法》SH0801《SH/T 0801-2007 发动机油均匀性和混合性测定法》SH0802《SH/T 0802-2007 绝缘油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测定法》SH0803《SH/T 0803-2007 绝缘油中多氯联苯污染物的测定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SH0804《SH/T 0804-2007 电器绝缘油腐蚀性硫试验银片试验法》SH1495《SH/T 1495-2002 工业用叔丁醇》SH1497《SH/T 1497-2002 工业用叔丁醇含量及杂质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SH1498《SH/T 1498.1-1997 尼龙66盐》SH1499《SH/T 1499.1-1997 精已二酸》SH1627.2《SH/T 1627.2-1996 工业用乙腈纯度及有机杂质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SH1628.1《SH/T 1628.1-1996 工业用乙酸乙烯酯》SH1673《SH/T 1673-1999 工业用环已烷》SH1674《SH/T 1674-1999工业用环已烷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SH1687《SH/T 1687-2000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中对羧基苯甲醛和对甲基苯甲酸含量的测定》SY6300《SY/T 6300-2009 采油用清、防蜡剂技术条件》HG4098《HG/T 4098-2009 增效液化石油气》Q2766《QB/T 2766-2006 矿物油型造纸机循环润滑系统润滑油》Q2767《QB/T 2767-2006 合成型造纸机循环润滑系统润滑油》Q2768《QB/T 2768-2006 造纸机循环润滑系统冲洗油》DL432《DL/T432-2007 电力用油中颗粒污染度测量方法》DL571《DL/T571-2007 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DL929《DL/T 929-2005 矿物绝缘油、润滑油结构族组成的红外光谱测定法》 JT315《JT/T 315-1997 油气采样方法》JT375《JT/T 375.1~3-1998 船用润滑油系列产品》TB2957《TB/T 2957-1999 内燃机车液力传动油》SB10390《SB/T 10390-2004 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技术规范》HJ405《HJ/T 405-200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石油炼制》。
发布18项石化行业标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2002年第27号
发布18项石化行业标准正文:---------------------------------------------------------------------------------------------------------------------------------------------------- 发布18项石化行业标准(2002年5月31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第第27号发布)国家经贸委批准18项石化行业标准,现予发布,自2002年7月1日起实施。
以上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附件:18项石化行业标准名称及编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二00二年五月三十一日附件:18项石化行业标准名称及编号┏━━┯━━━━━━━━━━━━━━━┯━━━━━━━┯━━━━━━━━━┓┃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代替标准编号┃┠──┼───────────────┼───────┼─────────┨┃1 │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SH/T0711-2002 │___ ┃┃│谱法││┃┠──┼───────────────┼───────┼─────────┨┃2 │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SH/T0712-2002 │___ ┃┃│谱法││┃┠──┼───────────────┼───────┼─────────┨┃3 │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SH/T0713-2002 │___ ┃┃│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4 │石脑油中单体烃组成测定法(毛细│SH/T0714-2002 │___ ┃┃│管气相色谱法)││┃┠──┼───────────────┼───────┼─────────┨┃5 │原油和残渣燃料油中镍、钒、铁含│SH/T0715-2002 │___ ┃┃│量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6 │润滑脂抗微动磨损性能测定法│SH/T0716-2002 │___ ┃┠──┼───────────────┼───────┼─────────┨┃7│工业白油│SH/T0006-2002 │SH/T0006-90(98)┃┠──┼───────────────┼───────┼─────────┨┃8 │工业用叔丁醇│SH/T1495-2002 │SH/T1495-92 ┃┠──┼───────────────┼───────┼─────────┨┃9 │工业用叔丁醇含量及杂质的测定│SH/T1497-2002 │SH/T1497-92 ┃┃│(气相色谱法)││┃┠──┼───────────────┼───────┼─────────┨┃10 │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IIR)评价│SH/T1717-2002 │___┃┃│方法││┃┠──┼───────────────┼───────┼─────────┨┃11 │充油橡胶中油含量的测定│SH/T1718-2002 │___ ┃┠──┼───────────────┼───────┼─────────┨┃12 │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加│SH/T0175-2002 │SH/T0175-94┃┃│速法)││┃┠──┼───────────────┼───────┼─────────┨┃13 │润滑油氧化诱导期测定法(压力差│SH/T0719-2002 │┃┃│示扫描量热法)││┃┠──┼───────────────┼───────┼─────────┨┃14 │汽油中含氧化合物测定法(气相色│SH/T0720-2002 │┃┃│谱及氧选择性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15 │润滑脂摩擦磨损性能测定法(高频│SH/T0721-2002 │┃┃│线性振动试验机法)││┃┠──┼───────────────┼───────┼─────────┨┃16 │润滑油高温泡沫特性测定法│SH/T0722-2002 │┃┠──┼───────────────┼───────┼─────────┨┃17 │发动机冷却液泡沫倾向测定法(玻│SH/T0066-2002 │SH/T0066-91 ┃┃│璃器皿法)││┃┠──┼───────────────┼───────┼─────────┨┃18 │发动机冷却液及其浓缩液密度或相│SH/T0068-2002 │SH/T0068-91 ┃┃│对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结束——。
中石化成品油外采合同模板
中石化成品油外采合同模板中石化成品油外采合同合同编号:【合同编号】签订日期:【日期】甲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法定代表人:【甲方法定代表人】地址:【甲方地址】电话:【甲方电话】乙方:【乙方公司名】,以下简称“乙方”法定代表人:【乙方法定代表人】地址:【乙方地址】电话:【乙方电话】鉴于:1. 甲方拥有合法的成品油供应资质,并有能力按照约定供应成品油;2. 乙方有需求购买成品油,且具备支付能力和资金充足;三、双方经友好协商,决定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合同内容和期限1.1 合同内容:甲方同意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向乙方供应成品油,乙方同意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向甲方支付相应款项,并提供乙方的成品油需求量。
1.2 合同期限:本合同自【起始日期】起生效,有效期为【合同期限】。
第二条成品油供应2.1 甲方将按照乙方提供的成品油需求量,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供应,供应品种和质量以双方友好协商为准。
2.2 乙方有权根据企业的经营需要和市场行情调整成品油需求量,但需提前【提前通知期限】书面通知甲方。
第三条价格与支付3.1 成品油价格:乙方同意按照甲方规定的成品油价格进行支付,具体价格详见附件《成品油价格表》。
3.2 支付方式:乙方同意按照以下方式支付相应款项:(1)【付款方式1】;(2)【付款方式2】;3.3 付款时间:乙方应在甲方供应成品油之后【付款期限】内支付相应款项。
3.4 发票及其他付款凭证:甲方将向乙方提供相应的发票及其他付款凭证。
第四条保密条款4.1 甲乙双方应对本合同的内容及进一步洽谈的商业机密予以保密,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
4.2 本合同签署后,未经乙方书面同意,甲方不得向其他乙方供应成品油,避免因供应量变动影响乙方的正常生产经营。
第五条违约责任5.1 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约定,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并赔偿因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5.2 若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本合同无法履行的,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尽力减少损失。
柴油汽油国六标准(一)
柴油汽油国六标准(一)
柴油汽油国六标准
1. 什么是柴油汽油国六标准
•国六标准是指车用柴油和汽油的质量标准,用于限制尾气排放和提高燃油的清洁程度。
•国六标准采用了更严格的排放限值和更高的油品质量要求,以促进环保和健康驾驶。
2. 国六标准的意义和影响
•国六标准的实施,可大幅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减少污染物对空气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国六标准对石油炼制企业和汽车生产企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发展。
3. 国六标准的主要内容
•尾气排放限值:国六标准在二氧化碳、二氧化氮、非甲烷总烃、颗粒物和一氧化碳等方面设定了更为严格的排放限值。
•燃油质量要求:国六标准要求汽油中硫含量低于10ppm,柴油中硫含量低于15ppm,同时对挥发性有机物、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也有要求。
4. 国六标准对车主的影响
•车主购买符合国六标准的车辆,将获得更清洁、更节能的驾驶体验。
•国六车辆使用国六油品,可降低车辆的机械磨损和故障率,延长发动机寿命。
5. 国六标准的推广和应用
•国六标准已经在部分城市实施,未来将逐步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
•从2023年起,全国车用柴油和汽油将全部升级到国六标准,为推动绿色出行做出努力。
6. 总结
•柴油汽油国六标准是为环境保护和健康驾驶而制定的质量标准。
•国六标准的实施将减少尾气排放、提高燃油清洁程度,为车主和环境带来好处。
•推广和应用国六标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海关总署关于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
【发布单位】海关总署【发布文号】署税[1998]817号【发布日期】1998-12-25【生效日期】1998-12-25【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海关总署关于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部分进口物资免税审批手续改由项目所在地直属海关办理的通知(1998年12月25日署税〔1998〕817号)北京、上海、天津、大连、青岛、深圳、湛江、广州、乌鲁木齐、西安、长沙、南京、郑州、西宁、成都、石家庄、昆明、武汉、太原海关:根据《海关总署关于转发在我国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进口物资免征进口税收有关规定的通知》(署税〔1997〕699号)、《海关总署关于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进口物资税收问题的通知》(署税〔1997〕865号)、《海关总署关于地矿部在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进口物资税收问题的通知》(署税〔1997〕951号)及《海关总署关于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进口物资税收问题的通知》(署税〔1997〕1051号)规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务院机构调整后新组建的企业)、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中国煤层气集团公司(原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进口物资及勘探、开采煤层气项目所需进口物资应分别报送海关总署关税司、监管司审批。
总署机构改革后,上述业务职能划归关税征管司负责。
为严格审批管理,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方便企业通关,总署决定自1999年1月1日起,将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及勘探、开采煤层气项目所需进口物资的部分审批手续改由项目单位所在地直属海关办理。
现就执行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对署税〔1997〕699号文附件所列海洋和陆上特定地区开采石油(天然气)免税进口物资清单,除本通知附件一所列部分仍按现行规定程序报总署审批外,其余部分均改由项目所在地直属海关审批。
柴油和汽油质量指标总结
一、柴油质量标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
成品油市场的汽、柴油质量标准主要采用国家标准其中汽油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B 17930-2013;普通柴油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B 252-2015,车用柴油GB19147-2016。
(二)柴油相关知识柴油是在260~350℃的温度范围内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主要由碳、氢和部分氧组成。
柴油按馏分轻重分重柴油和轻柴油二种,其中重柴油适用于1000r/min以下的中、低速柴油机,轻柴油则适用于1000r/min以上的高速机。
我司销售的主要是轻柴油和车用柴油。
柴油的颜色为茶黄色或棕褐色,摇动气泡小,手感光滑,挥发慢。
国家标准GB 252-2015中称为轻柴油,深圳市技术规范SZJG 13-2010称为含清净剂车用柴油,其最根本的区别是硫含量不同,轻柴油的硫含量不大于0.2%,车用柴油的硫含量不大于0.05%。
1、规格及用途轻柴油按凝点可分为10#、5#、0#、-10#、-20#、-35#和-50#等7个牌号,气温低,应选用凝点较低的轻柴油,反之,则应选用凝点较高的轻柴油。
0#轻柴油适合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度以上的地区使用,表示其凝点不高于0℃。
2、性能指标及要求柴油的主要指标有:燃烧性、蒸发性、流动性、安定性和腐蚀性等。
(1)燃烧性(着火性):柴油燃烧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工作。
十六烷值是表示柴油在发动机中着火和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
柴油的十六烷值直接影响燃料在柴油机中的燃烧过程。
柴油的十六烷值高,其自燃点低,在柴油机气缸中容易自燃,发动机工作平稳。
柴油的十六烷值如果过低,燃料着火困难,会产生不正常燃烧,降低发动机的功率。
但柴油的十六烷值也不宜过高,如果过高,柴油不能完全燃烧,耗油量增大。
柴油的十六烷值与其化学组成有关。
正构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环烷烃次之,多环芳香烃的十六烷值最低。
通常车用柴油的十六烷值应在45~60范围内。
(2)蒸发性:要使发动机启动和正常工作,要求柴油具有良好的蒸发性。
汽油、柴油质量要求及其质量指标要求
4、汽油的防腐性及其评价指标
汽油成分中的各种烃类,都是没有腐蚀性的, 而引起腐蚀的物质是硫、硫化物、有机酸、 水溶性酸、碱等 汽油防腐性一般用硫含量、铜片腐蚀试验、 水溶性酸或碱、酸度、博士试验等指标评 定。 国标Ⅲ中规定汽油硫含量不得大于 0.015﹪ ,铜片腐蚀(50℃,3h)不大于l级 , 不允许有水溶性酸碱的存在
3.柴油的低温流动性及其评价指标
柴油的低温流动性,对于柴油能否可靠地喷入气 缸有一定影响。如我国“三北”地区冬季气候严 寒,若柴油流动性差,往往造成柴油不能可靠地 供往气缸,严重时.甚至使车辆无法行驶。评定柴 油低温流动性的指标主要有柴油的凝点、浊点与 冷滤点。 (l)凝点 试样在规定温度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 最高温度,以℃表示。柴油的凝点测定方法概要: 将柴油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 温度.将试管倾斜45。,经过l分钟若液面不移动, 记录下此时的冷却温度,这便是柴油的凝点。柴 油的凝点直接影响着柴油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使 用特性,我国轻柴油就是按其凝点的不同来划分 牌号的。
2、柴油的蒸发性及其评价指标
柴油蒸发性主要是用馏程与闪点来评价的。 (1)馏程 测定柴油馏程的方法与测定汽油馏程 的方法大致相同,所不同的只是柴油馏程的测定 项目有50%、90%和95%馏出温度。国标Ⅲ规定柴 油的50﹪馏出温度不高于300℃;90%馏出温度不 高于355℃;95%馏出温度不高于365℃。 (2)闪点 闪点是石油产品在一定试验条件下加 热后,当油料蒸气与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气接近 火焰时,开始发出闪火时的温度。根据测定仪器 之不同,又分为开口闪点与闭口闪点两种。柴油 的闪点是测其闭口闪点,国标Ⅲ规定10号、O号、 一10号柴油闪点不低于55℃;-20、-35号、-50号 柴油闪点不低于45℃。
国内外汽油标准对比之欧阳理创编
我国汽油标准与国外汽油标准的对比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
其中,欧盟汽油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最具影响力,被许多国家引用。
1.欧盟汽油标准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
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
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
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µ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
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µ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
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欧Ⅴ排放标准),使硫含量低于10µg/g,并出台了EN 228-2008汽油质量标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为最新的欧盟汽油标准。
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见表1。
表1 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世界燃油规范》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根据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联合发表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发动机制造商针对环保要求,对汽车燃料提出的基本要求。
世界燃油规范要求清洁汽油降低硫含量,减少尾气中SO x的排放,抑制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降低烯烃含量,避免发动机进油系统和喷嘴堵塞,减少发动机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减少汽车尾气中1,3-丁二烯的排放,避免汽油辛烷值分布不均;降低苯和芳烃含量,减少致癌物;降低蒸汽压和T90,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毒物(TOX)的排放;提高辛烷值,提高汽车动力性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