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本体论的差异
中西小说比较
中西小说比较中西短篇小说比较1、叙事手法的不同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趋向是从记人一事到记人一生,如《搜神记》《世说新语》多记一事,成熟期的唐人传奇、话本、拟话本及《聊斋志异》多记人一生。
中国短篇小说的基本叙事法就是“记传体”。
这一传统一直保留到鲁迅《阿Q正传》。
这种记传体叙事法既与中国史传文学有关,也与民族心理有关,因为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直叙,二是求全。
西方短篇小说开始也是多记一事,到了文艺复兴,有两种叙事法,一是只叙一事,二是写有头有尾的一生。
但第二类较少。
而后来的西方短篇小说越来越不注重写人物的一生,但在叙事的人称上,多用第一人称,而不是中国的多用第三人称。
这种“片断”法、第一人称、倒叙法的源头就是《荷马史诗》,第一部是片断叙事,第二部是第一人称叙事。
2、故事与人物性格的不同中国短篇小说注重人物性格,因为写实性强。
史传味浓。
以性格为主,故事为辅。
如《世说新语》中的人物。
西方短篇小说多注重故事,性格不突出,或以性格为辅。
如《十日谈》或爱伦坡的小说。
结局与小说精神不同中国短篇小说多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主观性强,鬼怪故事多,大团圆结局多,寄托了统治阶级或作者或民众的道德诉求与民族心理、理想。
乐天精神。
西方短篇小说少有大团圆结局,多悲剧性,一是因为西方有正统的悲剧观念;二是有基督教罪与罚的宗教观念;三是多信奉模仿说,注重如实反映生活。
中西小说理论比较中国没有系统化的小说理论体系,中国小说理论主要是直观感悟式的、零碎的评点,如金圣叹评《水浒》,毛宗岗评《三国演义》等,直到王国维评《红楼梦》才借鉴了西方哲学与美学理论,具有了较强的理论色彩。
古典式的“评点”其实就是借用中国传统诗歌、绘画理论中的“圣境”、“神境”和“化境”来衡量创作的得失。
评点就是点破,就是“顿悟”,评点者以及后来的读评点者主要抱的是一种审美态度,而不注重思索。
西方小说理论具有逻辑性的探究与分析,很多小说家也是理论家,往往有明确的创作原则和主张,如塞万提斯继承的“模仿说”,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王尔德的“艺术就是撒谎”,“形式就是一切”,左拉的“写小说就是做实验”,等等,他们都有专文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何谓时间分析的“本体论差异”——重衡当代英美时间哲学之争的根本问题
何谓时间分析的“本体论差异”*———重衡当代英美时间哲学之争的根本问题陈群志摘 要:当代英美时间哲学中存在着A-理论与B-理论之争,依A-理论,时间分析必然形成“生成论”,依B-理论,时间分析势必走向“关系论”,“本体论差异”据此而出现。
如果给出“本体论差异”的区分标准,则有两条:(1)A-理论的标准是“感受时间”或“体验时间”的存有;(2)B-理论的标准是“客观实有”的“物理时间”的确立。
经由考察,我们得出,“A-标准”更为根本,因为“B-标准”无法解释“体验的连续性”、“人格的同一性”、“意识的统一性”、“意志的自由性”等问题。
故而,“A-时间”是“时间”的“元初”本性所在。
从“元初”本性出发,“时间本体论”只有在此意义上才能获得阐明。
关键词:时间哲学;时间本体论;时间生成;时间关系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21)03-0116-12DOI:10.13644/31-1112.2021.03.012作者简介:陈群志,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江苏 徐州 221116)“时间”论域属于“形而上学”似乎没有异议①,而“时间”的“本体论”之争倒是另一个更具体的问题。
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争论分析或描述“时间”的路径或方式的差异,那么显然是基于“方法论”(methodologically)的角度来思考,而非“本体论”(ontologically)的地位问题。
在西方学界,“时间本体论”的探究也有一些直接成果,无论是欧陆哲学还是英美哲学界皆有关注,目的是要考察构成“时间”的“根源”为何。
②收稿日期:2020-12-01*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英美哲学中的时间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9BZX101)的阶段性成果。
① 参见Alyssa Ney,Metaphysics:An Introduc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4,pp.138-169;M.J.Loux andD.W.Zimmerman,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Metaphys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pp.211-256;L.N.Oaklander,ed.,Debates in the Metaphysics of Time,London and New York:Bloomsbury,2014,pp.1-128;C.Wil-liams,“The Metaphysics of A-and B-Time”,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Vol.46,No.184,1996,pp.371-381。
试论中西方本体思想的差异
但是,华夏文明的高古时代,已经走出了必然王国,而在自由王国中徜徉。这主要 体现为《连山》《归藏》和《周易》的辟思运动。夏继《连山》、商用《归藏》、周演 《周易》,辟思的艺术在不断出新。郑玄在《易赞》中说:“《连山》者,象山之出云, 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连山》具有引导性的核心观念是天地人神时的辟开辟合。我们还可从神性诗歌的角度 视之。神话和传说中的伏羲、黄帝、炎帝、蚩尤都是吟诗的高手,至少从那时起,包括 风雨大地在内的神性是贯穿诗歌史的基本线索之一。
文源于道,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文学本源问题最深切的理解。道是缘域化境的启 蔽,是阴阳差异的通变,是形上形下的冥合,是本真灵气的诗化。因而,道不是逻各 斯,也不是认知论的主客观,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乃是战国学者 对道的分解。道器互化,可备一说,但是分道于上下,离道已远。观于古易,这一层不 难理解。老子和孔子深谙化感通变的缘域消息。《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文 心雕龙》等古代元典对此恪守不渝。纪昀盛赞刘勰“原道”即“明道”,实在是一个真 知灼见。原道与源道,名异而实通。原道是正本清源,源道是源头起解。两个提法殊途 同归于道之根本处。“明道”则是体道、悟道而且与道俱化的行为。以“明道”释“原 道”,是把原点与终点、来龙与去脉、目的与手段,小处予以圆融,大处通和致化。“文 原于道,明其本然,识其本乃不逐其末。”
试论中西哲学之根本比较
试论中西哲学之根本比较前言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存在与价值的学科。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哲学产生了不同的学派和思想体系。
中、西方在哲学上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传统。
本文将以比较的角度,试图探究中西哲学的根本差异和相通之处。
中西哲学的根本差异本体论本体论是哲学中研究实在或存在的学科。
在中西方哲学中,本体论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西哲学最大的差异在于对于“实在”或“存在”的认识。
在西方哲学中,存在是一种本质,即存在就是实在。
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存在是一种状态。
比如说,《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男女老少、善恶美丑,都是万物中的不同状态。
伦理学伦理学是哲学中研究道德与行为的学科。
在中西方伦理学中,也有很大的差异。
西方人普遍认为,伦理规范是理性的产物,可用推理证明。
而中国古代哲学则强调人的情感和道德修养。
例如,孔子倡导“人性善,而性相近,习相远。
”强调人性本善,但在实践中容易受到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道德修养。
人性观中西哲学在人性观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人性持有一个天赋性和本善的观点。
孟子认为“仁者人也,人而无仁不可以为人。
”认为人的基本天性是善良的,而且善良是有规律,可培养和发展的。
相反的,西方哲学中较坚信人性本恶或者说人性持有原罪论的观点。
亚当斁子史崔认为人本性邪恶,需要受到外界的约束和法律的规范。
总体来说,中西哲学在本体论、伦理学和人性观方面存在很大的根本差异。
中西哲学的相通之处虽然中西哲学存在很多的根本差异,但是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中西哲学也存在一些相通之处。
在此,我们将分别从自由、知识和正义探讨中西哲学的相通之处。
自由西方哲学非常注重个人的自由和自主选择能力。
已成立的成立的十的自由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人都生来是自由的,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保护人的这种自由。
这个观点也被一些中国哲学家借用。
二十世纪的儒学复兴运动中,对自由进行了广泛、深入而有分寸的探讨。
李泽厚“本体论”的内涵、特质与意义
李泽厚“本体论”的内涵、特质与意义作者:吕佳翼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3期摘要:工具本体与心理本体是历史本体的外、内维度,内在于这两者的一个本质重要的维度就是历史性、时间性,它们是在历史中的动态建构,因此也就否定和解构了任何实体化的本体。
心理本体又可三分为认知结构、意志结构和审美结构,后两者分别对应于伦理本体和以中国传统的情理结构为典型的情本体。
情本体的内推是继承中国传统的后形而上学的人生哲学,它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崩塌之后的“后现代”虚无主义可以提供某种疗治。
作为情本体之外推的政治哲学也具有某种普世性。
李泽厚的“本体论”是一个层次清晰、内涵明确的结构体系,但其中工具本体与心理本体的辩证互动关系,即如何实现“新的内圣外王之道”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思索与推敲。
关键词:李泽厚;本体论;工具本体;心理本体;情本体中图分类号:B261;B016文献标识码:A虽然对李泽厚哲学的研究已数量不少,但其中误解甚多,特别是在李泽厚的“本体论”问题上。
围绕着李泽厚的“本体论”所产生的质疑主要有:既然本体是本源、根源、最后的实在,为什么能有诸多“本体”?这些“本体”之间是何关系,比如工具本体与心理本体之间,是否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或断裂?李泽厚是否脱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窠臼,还是重新建立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以一种新的“本体”主宰世界与人生?本文就试图通过梳理和评说李泽厚哲学中诸“本体”的含义、关系和意义来回答上述问题。
一、李泽厚的“本体论”与西方哲学传统的根本差异“本体”之多是李泽厚哲学的一大特点,如工具本体、心理本体、伦理本体、度的本体性、实践本体(论)、情(感)本体(论)、历史本体(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那么,这些“本体”各是什么含义,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这显然是从整体上把握李泽厚哲学的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本体”、“本体论”这些词汇是从西方哲学中移用过来,与西方哲学传统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因此,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须明确李泽厚的“本体”、“本体论”与西方哲学传统的根本性差异。
中西方哲学的对比论文
中西方哲学的对比论文中西方哲学的对比论文摘要:中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已经开始的比较早,但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起源的不同,中西方哲学在天、人的方面的比较,中西方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相异性的方面进行阐释,得出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哲学出发点所得出的伦理意识的不同,进而导致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不同的民族性格。
关键词:起源、天、人、仁、义、利一.中西方哲学起源的不同1.1西方哲学的起源探索西方哲学发源于古希腊。
古希腊是个海洋国家,其境内土地贫瘠,农业发展受到限制。
但古希腊有许多肥沃的山谷,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海岸曲折而且有很多天然良港。
这个地理环境为手工业活动和发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有利条件。
手工业生产的兴起要求对加工对象及各种矿石等自然物的属性有较多的了解,由此逐渐形成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思维倾向;航海事业的需要导致了天文和气象知识的产生,而这种活动又开阔着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并思索到更多的未知事物;商业往来则拓宽了人们社会活动的范围,并由于得失成败导致“审慎”与推理思维的发展。
这宏大开放的视角环境及其社会生产方式,促使人们不得不注重对自身之外的自然物的思考和研究,并由具体困惑的产生和解决进一步形成了解茫茫宇宙及其本质的求知欲望,从而决定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向对自然知识的追求和立足于自然及社会进行理性探索的轨道。
另一方面,西方哲学直接源于古希腊神话。
那些被早期自然哲学阐述宇宙生成的思想在神话诗篇中早已出现。
神话通过想像把天空和大地、日、月、星系、河、海、火、土、水、气和金属进行神化,于是,混沌成了卡俄斯神,天变成乌兰诺斯天公,地成为该亚地母……,这种对诸神各自代表一种自然力量的想像,表明希腊人对宇宙结构种种自然性质的关注。
公元前8世纪时,赫西俄德的《神谱》就是一部以神话语言、形象方式编纂而成的宇宙生成论,它可以说是西方具有思辨色彩的早期哲学认识宇宙结构及其属性的范本。
古希腊神话的思维倾向是在人之外有一种巨大、普遍的本质和力量主宰着人间祸福、事物变幻。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比较
政法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成绩__________ 《中西文化比较概论》课程论文题目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比较与融合姓名黄有发学号 **********专业年级 1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年 05月 10 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前言 (2)二、文化概念的界定 (2)三、中西方文化之差异 (5)(一)在思维方式上差异 (5)(二)在本体论上差异 (7)(三)在宇宙观上差异 (8)四、和谐文化——中西方文化之融合 (9)(一)将“用心”与“动脑”相结合 (10)(二)将“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相融合 (11)(三)将“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相融合 (12)五、结语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附录 (16)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比较与融合摘要在当今社会,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与研究已经成为文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于中西方文化各自特点与相互之间的联系的正确把握,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从中西方文化的三个典型差异,即思维方式、本体论、宇宙观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各自特色,寻求中西方文化的相通融合路径,从而加强对两种文化更深层次的认识。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融合一、前言自“西学东渐”以来,学者们关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研究就一直进行着,思考的角度不断翻新,相关的著作也日益丰富。
改革开放之后,中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密切,文化比较更成为思想界的热点。
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的各自特点入手,透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寻求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点。
二、文化概念的界定在研究之前,我们需要界定一个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何谓文化,以及人为什么需要文化?“文化”是一个外延和内涵都非常丰富的概念。
在我国,文化一词最初来源于《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成”,它的意思是按照人文进行教化。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以对付会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
中西医本质哲学观
有关“中西医”的本质哲学观
中西医本质哲学观可以从本体论、时空观和方法论等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在本体论方面,中医认为“天人合一”,强调整体观念,探究人体的内部机制与自然界的关系,关注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
而西医则更注重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认为疾病是源于人体的某些结构或功能出现了问题。
其次,在时空观方面,中医重视时空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为自然界和人体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比如春夏秋冬、白天黑夜等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而西医则更注重实证主义,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较少考虑时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最后,在方法论方面,中医强调取象比类,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食物等来探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机制。
而西医则更注重实证和量化研究,通过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来探究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中西医本质哲学观存在一定差异。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天人合一以及取象比类等方法,而西医则更注重实证主义、结构功能以及量化研究等方法。
这些差异体现了两种医学体系的不同思考方式和发展路径。
中国与西方国家德育传统的比较分析
中国与西方国家德育传统的比较分析摘要:中西德育传统有着较大区别。
西方德育传统以个人为本位,强调个人价值,注重个性化和尊重个人意志,强调德育的实用性和多样性。
中国德育传统以整体为本位,强调整体价值,注重个体对整体、对社会的适应性教育,强调德育目的的合理性与致用性相统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个体本位意识的加强是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当前德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中国;西方;德育传统;比较一、中国与西方国家德育传统的区别1.在德育本体论上的区别西方德育在本体论上以个人为本位,强调个人价值,这与西方道德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分不开的。
西方个人本体论的基础是个人至上哲学,即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认为个人大于整体,个人高于一切,并以自我为中心,竭力实现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突出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个人独立,推崇个人建树,追求个人享受,完善个人人格。
因此,西方人有强烈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要求。
中国德育传统在本体论上则是以整体、群体为本位,以集体为中心,认为整体不仅高于一切,而且就是一切。
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强调由整体来决定个体,通过追求整体的价值来实现个人的价值。
几千年来,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就是视天下国家为个人生命的延伸和个人价值的展现,以天下为己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
而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教条更是把崇尚整体、压抑个性的思想推向高峰。
奉行个人价值至上与奉行整体价值至上,是西方德育传统与中国德育传统的根本区别。
这种根本区别派生出其他各方面的区别。
2.在德育价值观念上的区别在价值观念上,以个体为本位的西方德育价值观念与中国以整体为本位的德育价值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
个人本位价值观念认为,整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整体存在的目的,个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和本质。
因此在德育中注重个体的存在与发展,认为整体的存在正是为了促进个人的幸福和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本体论思想差异-精选资料
马克思恩格斯本体论思想差异但其实仔细想想就可以明白这两种思想都是走了一种极端,西方学者是认为马恩是绝对对立,?有统一的一面,而中国学者则是相反,认为二者是绝对统一,?有对立的一面。
准确来说,其实这两种思想都是在各自的政治背景下做出来为政治所服务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之间并不是?有差异,而差异的根源就在于二者在本体论思想上的不同。
因为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中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
认识论是不能脱离本体论的,所以二者本体论上的差异就导致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差异。
恩格斯在1886年初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他进一步指出:“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近代哲学家依照如何回答世界的本原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始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思维与存在问题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马克思的哲学著作并?有专门涉及这一方面的内容,马克思的著作中确实是贯穿着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他并?有专门去讨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的哲学始终专注于人,对于人类不在场的最早的世界本源问题,马克思似乎并不感兴趣。
马克思早在1841年4月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就以探讨哲学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哲学世界化和世界哲学化问题为己任,而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不屑一顾。
文章中,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人与自然、自我意识与客观现实、哲学和世界的辩证关系,早在这个时候,马克思已经发现了传统形而上学必然导致“哲学同世界的一种颠倒关系和敌对的分裂”,指出:“那个起初表现为哲学同世界的一种颠倒关系和敌对的分裂的东西,后来就成为个别的哲学的自我意识本身中的一种分裂,而最后便表现为哲学的一种外部分裂和二重化,表现为两个对立的哲学派别。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近代以来中国学者所谓的中西文化比较,虽然范围很广,但重点是中国封建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比较。
本文所谓的中西文化,也主要是指中国封建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
关于这两种文化的时代差异,这里不准备讨论,只讨论二者的民族差异。
我们曾指出,文化的民族差异可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方面来分析。
一、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中西文化基本差异的表现之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基督教经典《圣经》。
圣经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是要派他们去管理自己所创造的一切。
圣经还说,人和自然本来相处得很好,由于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犯罪,吃了伊甸园的禁果——智慧果,受到了上帝的惩罚。
上帝让人与蛇世世为仇,让土地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使人必须终年劳苦、汗流满面,才能得到吃的。
这些说法隐含着一系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观念。
其一,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之外的,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力。
其二,人与自然界是敌对的。
其三、人要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
这些思想观念影响深远,在很大程度上铸造了西方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基本态度。
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在西方文化中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思想家们都不愿花气力去讨论这个问题本身,他们讨论最多的是如何去征服和战胜自然。
在这方面,对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培根的观点。
培根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他认为,人们追求科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在争辩中征服对方,而是为了在行动中支配自然。
但“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因此要研究自然,探求自然界的规律。
与培根的主张相同的还有法国的笛卡儿和德国的歌德。
笛卡儿说,可以获得一种对生活非常有益的知识,找到一种实践哲学来代替学校所讲授的思辩哲学,借助实践哲学,我们可以像了解我们的手工业者的各种职业一样,清楚地了解火、水、空气、星球以及我们周围的其他一切物体的力量和作用,这样我们就等能在一切适合的地方利用这些力量和作用,从而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
中西哲学形而上学形态的差异
中西哲学形而上学形态的差异俞宣孟本文提要:中国哲学史这门学问,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处在西方哲学观念的影响下;然而,我们迄今对西方哲学、尤其对它的形而上学形态的把握是不够准确和深入的。
深入的研究将表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与西方哲学不同的形而上学形态,这一区别提出了重新思考哲学定义的要求,也增强了我们通过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建设新时期中国哲学的信心。
中国哲学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观察世界、体察人生的方式的总结,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超越的形而上学的表述。
自从进入近代以来,中国哲学遇到了严重的挑战,然而中国的学人同时也开始了寻求中国哲学发展的新途径。
在过去一百余年的时间里,翻译介绍了不少西方重要的哲学著作,也问世了多种版本的中国哲学史。
这些都是为了建设新的中国哲学而作出的努力。
如何在前辈学者辛勤耕耘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开创建设中国哲学的新局面,这是摆在跨世纪一代学人面前的一个严肃的问题。
中国哲学的建设和发展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本文拟就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关于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谈一些意见。
将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深入到形而上学中去开展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是建设和发展新时期中国哲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的工作。
事实上,对中国哲学提出挑战、并使之陷入困境的正是西方哲学。
现在,当我们谈论哲学时,脱口而出的就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实体、属性、主观、客观、本质、现象、必然、偶然、因果性……等等,这些原本都是西方哲学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在文化学术方面的频繁交流,尤其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西方一些最新的概念和学说,哪怕它还正在蕴酿之中,如“全球化”、“后现代主义”、“生态伦理学”等等,也几乎同步出现在中国的学术刊物和著作中。
我决不是说,西方哲学的概念不能用于中国哲学,更不是说,不需要追踪西方哲学的最新发展。
相反,我认为对西方哲学的了解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和观点的层次上,而是应深入到它的形而上学的核心中去。
西方对中西文化差异图解
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1.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本体论方面,中国重人际,重伦理,以人比天,还原为心,重名轻实,由此走向玄学化,是封闭的价值体系;西方重自然,重自然本质,由自然到人,最后走向主体化、价值哲学。
在认识论方面,中国重直觉、重内省、重先验理性与伦理精神;西方重实验、重事实、重逻辑与科学发现。
2.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在对事物的评价上,中国和西方分别偏重于社会和自然两极;在对效果(效用)的评价上,中西分别偏重于整体和个人两极;在对利益的态度上,中国重志轻功,而西方重利益、重功效。
3.中西逻辑的差异。
西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中国古代的墨辩逻辑在逻辑的作用、逻辑结构、真理判定标准等基本问题上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逻辑体系。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是对政治、伦理、人生问题的重视和对宇宙论、自然规律抱不求甚解的态度。
在这样的传统中,逻辑一开始就没有被作为独立的对象予以探讨。
从孔子到庄子都视思辨为无用有害之物,都反对对概念等思辨形式本身作思辨的探讨。
这样,逻辑这种纯科学就没有立足之地。
4.中西数学的差异。
以抽象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西方思维方式产生出近代的微积分数学;而理性与实践相离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元代以后几乎整个地断送了我国的传统数学。
5.中西自由观的差异。
西方人多侧重于向外探求,以发展世界、改造世界为获得自由的途径;东方人多侧重于向内探求,以认识自身、完善自身为获得自由的途径。
6.中西科学方法论的差异。
东方文化是以人文文化为主体的类型,西方是以科学文化为主体的类型。
中国是整体思维方式而西方是形式思维方式。
它们规定了科学发展的不同模式,造成了科学文化的两种不同类型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
中西哲学思维方式之比较
中西哲学思维方式之比较中西哲学思维方式之比较中国哲学属于东方哲学这个大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东方哲学是对中国、印度、日本哲学以及伊斯兰哲学的统称。
准确的说东方哲学应该称作东方国家的哲学。
很多学者认为中国是没有哲学的,认为哲学这个词汇是起源于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就是特指自古希腊开始不断发展至今的形成一定体系的西方思想。
中国实际上只有中国思想没有所谓的中国哲学。
但是不可否认,中西哲学中有很多讨论的内容是相同的,比如都有涉及本体论的讨论。
由于本文探讨的核心不是对中国哲学的定义,因此暂且还是以中国哲学来称谓中国的思想。
中西哲学由于其产生的民族气质、地理和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中西哲学既有共性,又有许多的相异性。
共性和相异性是中西哲学需要互相学习和弥补的地方。
一、中国传统哲学强调从整体上来考虑问题,侧重综合性,具有辩证性;西方哲学传统思维则更侧重个体式的思维方式,侧重分析,具有逻辑性中国古代先哲们强调“一体”这个观念,“一体”这一词最早出现于惠施的文章中,惠施说,“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随后庄子在自己的学说中也说道,“生死存亡,是为一体”。
“一体”这种思维方式是对中国哲学思维中整体论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整体论思维方式侧重从整个系统的层面来考虑问题,但是它缺乏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化、细致化的分析。
例如,在老子哲学中,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是阴阳之间的调和,将“道”看做是天地万物运行发展的规律。
在动静观上,中国先哲们则认为静为动之本,动必复归于静,对立面相互斗争的结果,不是使事物超前产生新的发展,产生新的质,而是最终要归复于一个统一体中。
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一个整体的基础上调和差异与矛盾。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中所推崇的中庸之道被视为最高道德。
西方传统的哲学思维中则注重把握个体,注重把握事物之中的差别与对抗性的成分。
从最早的古希腊哲学讲世界的本原是水,由水组成了世间万物到毕达哥拉提出万物的本源是“数”,再到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的本源是“原子”,世间万物呈现不同的形态是因为他们内在的原子在排列方式上有区别。
论中西印哲学的差异
摘要: 中西印哲学有其相同之处,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共文化总体背景的不问,三者的哲学表 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分析它们的差别。第一、中西印哲学在本体论方面的差异 在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上,封建时期中西印三大哲学的看法是不完全相同的。在本体与现象 方面,中国哲学认为体用一原,即现象见本体,认为现象亦实,本体亦现,把本体与现象统一起来;西方 哲学认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张东逊:自由派哲学家
张东逊:自由派哲学家张东逊:自由派哲学家陈奎德重个体尊自由张东逊(1886-1973),中国现代哲学家,浙江余杭人。
他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
辛亥之后,曾主编《时事新报》等,迻译西书,传播新学。
二十年代之后,专门从事哲学研究,任燕京等多所大学教授,著述颇丰,广有影响。
作为一位对东西方哲学有相当造诣的哲学家,张东逊之进入自由主义,是通过比较哲学而获得启迪的。
他的哲学洞见使他直指不同政治理念的哲学本体论差异:个人(个体)主义和集体(整体)主义。
通过论述中西的社会本体观念的差异,他指出中国政治上没有民主的症结在于思想上不重个体:“故我说中国没有‘个体哲学’(individuality philosophy)。
这一点却又影响给予政治社会。
就是中国人自始至终注眼于职司相配,上下有别的秩序,而不侧重于个人的‘人格’。
所以中国人没有个体的思想,即不认宇宙是一个大群,其中分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精神。
因此中国人在学理上不了解甚么是‘自由’。
须知西方的‘个体’,‘人格’,‘自由’等概念不是单纯的政治思想,乃是一套哲学。
倘没有哲学上的根底,决不会那样深入于西方人心中。
反之,中国人却始终有‘整体’(integral whole)的思想,即主张万物一体。
我们却不可把整体即认为是‘本体’。
须知西方人所谓本体(即本质)即是指宇宙的原本材料(ultimate stuff or substratum)而我们中国却不注重于这个材料本身与材料所造者之分别。
因此我们中国人所追求者不是万物的根底,而是部分如何对于整体的适应。
西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演变的本体论差异及启示
西 方现 代 教 育 管理 理论 演 变 的本 体 论 差 异 及 启 示
房 敏 , 傅 树 京2
2 5 3 0 2 3 ;2 .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 院, 北京 1 0 0 0 8 0 ) ( 1 . 德州学院 历史与社会管理学 院 , 山东 德州
摘要: 本体论是哲 学研 究的核 心。在 西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研 究中 自觉把 握本体论 前提 , 厘清 隐含在 理论 中的不 同本体
持这种本体论定位的理论家认为人们应该对管理从事论总的来看论争主要是围绕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观点价值中立的研究应该去探索普遍存在的客观真理这种客而展开的形成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管理理论流观的知识能使人们去控制和改善组织同时也能为组织决策派以及为调和二者而形成的自然连贯主义的教育管理理论进行理性指导
范性、 系统性的研究也就无从展开。任何理论研究范式的确 照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类。如西方学者金
立和创新, 都必须从研究者对对象领域的存在方式及其本质 布劳和南纳立( K i m b r o u g h&N u m m e  ̄) 将西方教育管理理论
特性的先行领悟和规定出发, 并以此为前提和基点。因此, 按时间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传统时期 , 包括科层管理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1一 o 6
作者简介: 廛. 院 教授 . 熟, 毽 堂 『 万 蜜皂 金管理学院 讲师,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教育管 理; 傅树京,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
,
博士研究生导师 , 研究方 向: 教育管理。
。
西方现代 教 育管理 理论 演 变的本体 论 差异及 启 示
2 0 1 4年第 3期 总第 2 3 9期
中西文化比较(一)
中国古代文化不大重视逻辑推理,而是 强调直观体悟。悟性的高低是判断一个 人聪明才智的基本指标。
中西思维方式上的这种差别,影响到了 中西文化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从这 个角度切入,可以看到以往为人们所忽 视的许多重要差异,使中西文化的比较 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2. 突破口
以中西思维方式的比较来做中西文化比较的研究, 其突破口在于寻找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认识主体。 西方
中西文化比较(一)
——起点与本体论的分野(一)
Contents
一、 中西文化比较的起点
二、 本体论的分野(一):“天人合一”
一、 中西文化比较的起点
我们今天所展开的中西文化比较,是从思维方式 的角度切入的。 1. 思想背景 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核心因素,思维方式的 差别是文化差异的本质体现
在西方,“思维”(thinking)与逻辑 和理性密切相关。西方文化自古以来注 重理性思考和哲学反思,充满哲学思辨 色彩的学说层出不穷。在一些西方学者 看来,中国古代是缺乏逻辑与理性的。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生态环境、美学和哲学领 域的重新阐释和肯定
推荐阅读书目
吴国盛主编:《自然哲学》 王吉胜主编:《中国著名思想命题要览》 张云飞: 《天人合一——儒学与生态环境》 《庄子· 秋水》 《荀子· 天论》 《孟子· 万章上》
在西方,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医学 家阿尔克莽就通过解剖发现大脑是感觉和 理智活动的中央器官。 德谟克利特:人的灵魂分为思想、意气和 欲望,分别位于脑、心脏和肝脏。
中国:心术
造就了风格迥异的知识体系
西方:技术
二、 本体论的分野(一)
——“天人合一”的漫漫心路 1.天的多重含义:
① 天空 ② 自然形成的事物的总体 ③ 被赋予人间事物的许多属性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
一、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中国哲学表现一种思维方式,西方哲学表现另一种思维方式,彼此很有区别。
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分析,西方分析思维比较流行,比较占势力。
从古希腊一直到近代,尤其近代西方哲学,分析方法很流行。
十六世纪以后,西方就出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辩证法不太受重视了,把事物看成孤立的、静止的。
可是中国哲学从古代一直到近代,比较占势力的是辩证思维。
可以说西方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为主;中国以辩证思维为主。
从老子、孔子开始,中国的许多思想家都有辩证思维,到宋朝张载,辩证思维尤其丰富,后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辩证思维也很丰富。
在西方,也有丰富深刻的辨证思维,一个最重要的代表就是赫拉克利特,他是西方辩证法的开端,不过,中国的辩证思维与西方的辩证思维有区别。
老子和赫拉克利特都是辩证法的大家,可是他们所讲的也不一样。
中国哲学讲的辩证思维比较注重对立的统一,特别注重统一、注重和谐,认为和谐、对立的融合是最重要的。
赫拉克利特特别强调斗争,老子特别强调和谐。
这说明中西都有辩证思维,可是其重点不一样,直到现在亦是如此。
二、中西本体论的异同。
西方本体论学派很多,意见彼此也不一样,其中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讲本体与现象的关系。
本体与现象是两个方面,本体是现象的本体,现象是本体的表现。
西方尤其是唯心论者有这么两句话:“本体实而不现,现象现而不实”。
这就是说,本体是实在的、是真实的,可是它自己不能够表现出来;现象是表现出来了,可是它不是真实的,只是本体的表现。
这种思想在西方新黑格尔主义那里特别强调。
中国自古以来,许多大哲学家都是不讲本体与现象对立的。
认为本体与现象是统一的,又有区别,又有统一。
中国哲学认为,本体是实在的,现象也是实在的,并没有虚实的区别,是一种本末、源流的区别。
一方面是本,一方面是末;本就是本来就有,末就是后来才发生的、后来才衍生出来的;源流,源就是起源,流就是后来才产生的。
中国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本体是根本、是实在的,现象虽然不是根本,可也是实在的,这是中国本体论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