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概述及影像学特点、诊治流程(最新)
弥漫浸润性淋巴瘤主要应与病毒性脑炎区别 鉴别要点包括:
①病毒性脑炎呈弥漫性分布时,常有灰质受累较严重或以脑回侵犯为主的表现,T1WI呈 弥漫性脑回样高信号是其特征,而淋巴瘤不会表现为脑回样高信号;
②淋巴瘤在CT平扫时多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而病毒性脑炎呈低密度; ③淋巴瘤增强扫描时显著均质强化,而病毒性脑炎一般不强化,或病灶周围.仅有轻度
线状强状。
累及胼胝体而侵犯双侧半球的原发淋巴瘤需要与胶质母细胞瘤区别 鉴别要点包括:
①原发淋巴瘤CT密度和MR信号较均匀,而胶质母细胞瘤CT密度和MR信号不均匀; ②原发淋巴瘤通常呈均质显著强化,而胶质母细胞瘤通常呈不均质、不规则环形强化; ③氢质子波谱检查,肿瘤实质部分出现明显的Lip波提示可能为淋巴瘤; ④胶质母细胞瘤在磁敏感加权成像时可见明显的磁敏信号,而淋巴瘤无。
临床表现与其他颅内肿瘤类似,头痛、恶心、呕吐、颅压增等,无特征性。病程较短, 如不治疗,多在症状发生后3-5个月内死亡。由于恶性淋巴瘤对放、化疗敏感,及时放射 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但手术治疗不能改善该病预后,故早期正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也因此影像诊断非常重要。
影像学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多起自血管周围间隙内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因为脑内靠近脑表面 及脑室旁血管周围间隙较明显,故肿瘤常发生在近中线深部脑组织,其一侧常与脑室室管 膜相连,或肿瘤靠近脑表面,也容易累及胼胝体而侵犯对侧半球。肿瘤内一般无钙化。
均质强化的脑原发淋巴瘤,有时需要与结核瘤鉴别 氢质子波谱对两者的鉴别有重要意义。结核瘤和淋巴瘤均可在0.9-1.6ppm处出现明
显的Lip波,但结核瘤脑正常代谢物质明显降低或缺乏,包括NAA波、Cr波、Cho波和 MI波,而淋巴瘤表现为Cho波升高。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影像诊断及病理特点
te t in s,s s t m p o e M RIdig o t c u a y o o a o i r v a n s i a c r c fPCNSL. M a il nd M eho Th c _  ̄ras a t ds e
MRIa d p t o o ia f dn s i 3 p t n s wi o f me C L we e r to p c iey n ah lgc l i ig n 2 a i t t c n i d P NS r e r s e t l n e h r v
淋 巴瘤 , 下肿 瘤 细 胞 弥 漫 分 布 , 细 胞 大 小 较 一 致 , 质 少 , 镜 瘤 胞 核大 , 色 质 颗 粒 粗 ,5 染 1
作 者单 位
1 61 04I 0
例 (5 2 ) 6 . 可见 瘤 细 胞 围绕 血 管 呈 袖 套 样 浸 润 , 有 病 例 均 未 见 出 血 、 死 , 化 。 所 坏 钙 结论 :C S P N L的 病 理 学 基 础 决 定 其 MR 表 现 具 有 一 定 特 征 性 , 型 的 病 例 , 规 I 典 常 MR 多可 作 出正 确 的 诊 断 , 诊 有 赖 于 病 理 。 I 确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
临床研究 ・ 2 4 9
综上所 述 ,C P S 的早 期诊 断十分重 要。通过超 声检查 完全 可以实 现对 C P S 的早 期诊 断 ,并酌情选择 治疗方案 ,做 到早诊 断、早 治疗 , 避免 漏诊 误诊 。 参考 文献
1河池市第三 人民医 院确 诊的并且 已经经过病理 证 实 的P NS 病例5例 ,其 中男性3例 ,女性2例 ;患者年龄在 1至8 C L O 0 O 9 4 岁 不等 ,平 均年龄4 . 。临床具体症 状表现 为恶心 、呕吐、头晕 、 7岁 5 头 痛、语言 障碍 、偏 瘫 、视物模 糊 、记忆 力减退等 。HI V检测结 果全 部呈 阴性 ;手术至前进行体 检、C 检查 ,以便 排除非 中枢系统 的淋 巴 T 瘤 ;4 例进行 开颅 手术治疗 ,l例采用立 体定 向的穿 刺治疗。所有5 O 0 0 例病例在 手术至后 均作病理分析 ,以排 除颅 外淋 巴瘤 ,进 而最终确诊 为脑 内部 的淋 巴瘤。
病例 中有2 例病例 ,共3 个病灶 ,在 D 图像 下均显示为 明显 的高信 0 4 WI
所以手术之前的相关影像诊断就更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该
组 选择 的病例 中,经病理 学检查证 实的MR 扫描和资料 齐全者有4 例 I 2 P NS C L,对 其病 理特 点予 以分析 ,并结合 相关 文献 ,探 讨P NS 的 C L MI 影像特征 ,从而提 高临床对该病的确诊率 。 u 1资料 与 方法
者 1 例 ;共 6 6 2个病 灶 , 其 中 ,在幕 上者 3 个 , 在幕 下者 2 个 ;形 状 多呈 圆形 或者 类 圆形 , 占位 效应很 低 , 且 出现 轻 中度 水肿现 象者 9 3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正文:一、绪论⑴选题背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少见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疾病。
它可以发生在大脑、脊髓和脑膜等部位,临床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的病例还可以导致昏迷、痴呆、瘫痪等。
⑵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病理学特点及临床表现⑴病理学特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是在脑组织中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形成肿块或结节。
这些肿块或结节可以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边界不清。
⑵临床表现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和病变大小而有所不同。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模糊、麻木、运动障碍等。
三、影像学诊断方法⑴ CT检查CT检查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它可以提供脑部组织的高分辨率图像,并可以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位置等信息。
⑵ MRI检查MRI检查是另一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它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脑部组织图像,包括组织结构、血供情况等,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⑶ PET-CT检查PET-CT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CT的检查方法。
它可以提供脑部代谢活性和解剖结构的图像,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四、诊断评估与判定⑴影像学表现评估通过对CT、MRI和PET-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评估,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变属性、大小、位置等进行判定。
⑵辅助检查评估在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脑脊液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辅助检查,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准确性。
五、治疗方法与预后评估⑴治疗方法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根据病变的大小、位置和分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⑵预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主要依据病变的分期和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判定,及时合理的治疗对于提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语通过本文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综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影像学检查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的重要手段,CT、MRI和PET-CT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评估病变的属性、大小、位置等是诊断的关键。
【淋巴瘤专家共识 2018】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淋巴瘤专家共识2018】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原发于结外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仅限于颅脑、软脑膜、脊髓和眼球组织侵犯,而无其他组织或淋巴结浸润。
PCNSL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占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1%,病理类型90%以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0%·70%BCL-6高表达,90%以上MUM-1高表达,具有高度侵袭性,预后差。
该病中位发病年龄60岁左右,且近年来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于PCNSL的发病部位特殊及血脑屏障的存在,对于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均存在困难,目前暂无标准治疗方案。
由于眼球组织侵犯,以局部治疗为主,不在此讨论。
PCNSL的影像学诊断PCNSL由于发病位置特殊,活检困难,影像学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目前标准的影像学诊断及疗效评估主要依赖T1加权增强磁共振成像(MRI)。
尽管免疫正常PCNSL患者中约50%在T1加权MRI上可见增强病灶,但有约25%的患者表现为T2/FLAIR上的高密度非增强病灶,因此T2/FLAIR有助于检测出一些无症状非增强的中枢神经淋巴瘤。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放化疗及退行性变导致的脑白质病变亦可导致T2/FLAIR的脑白质变性,因此亟待新的影像学手段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弥散加权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影像学检测手段,有助于区分细胞较多弥散受限的PCNSL和少细胞的肿瘤如胶质瘤,也与预后相关。
Wieduwilt等发现低弥散系数患者预后更好。
代谢影像学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MRI、波谱分析亦是新的研究方向。
PCNSL诊断标志物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PCNSL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但由于PCNSL侵犯部位多为深部脑实质,活检较为困难。
研究人员对于PCNSL协诊标志物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些驱化因子(如CXCL13)和细胞因子(如IL-10)可以与影像学结合协助诊断。
MRI引导下立体定向活组织检查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诊断中的应用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淋 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 1 6例疑诊 中枢神 经 系统淋巴瘤 的 患者行 MR 引导 下立体 定 向活检 手 术。安 装 Lke 立体 定 向 头架 , MR 扫描 ,计 算靶 点取 I esl l 行 I
标 本 ,所取 标本 送病 理 学检 查 。结果 :1 患者 手术 成功 率 10 ,经 病理 证 实,均诊 断为 中枢 6例 0% 神 经 系统 淋 巴瘤 ,其 中 1 为 弥漫性 大 B细胞淋 巴瘤 ,1 为 B ri 淋 巴瘤 。术 后 复查 c 5例 例 ukt t T有 4
etc cba ipyw spr r di 1 up c dpt nswt ( N )lm h m .A a m cl oa o , i — o t ri bo s a e o ai n f me n sset a e t i 6 e i h C S y p o a n t ia l t n da o ci g
例 出现 血肿 ,1 患者 于术后 第 4 日出现 迟发 性 出血 、脑 疝 ,行 开颅 手术 后 死 亡。结 论 :立 体定 例
向活检术对于明确诊 断中枢神 经系统淋巴瘤,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关键 词 ]Βιβλιοθήκη 中枢神 经 系统淋 巴瘤 ;立体 定 向手术 ;活组 织检 查
Di g o i fCe ta e v u y tm y h ma b RIg ie tr oa t ip y Y NG C a ,L U i— a n s o n r ln r o s s se lmp o y M s - u d d se e tci b o s . A h o I Jn c
lg o ,K h nln , EXa f n W N igyn eatetfN uougr, h n EC u— g Y io a , A GLn —a.Dp r n ersre Te o m o y
MRI和CT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的好发部位 包括额叶 、 顶 叶及基底 节区。C T图像 主要表现 为等或略 高密度 , MR I图像 中表现 为等或略长 T 1 、 等或 略长, r 2信号 , D WI 呈等 、 略 高或 高信号 , 肿瘤 实质均呈明显强化。淋巴瘤肿 瘤实质 区出现 高耸的 L i p 峰及 C h o峰升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C T a n d M R I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r i ma r y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l y mp h o ma .M e t ho d s T h i r t y - n i n e c a s e s o f pr ima r y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s s y s - t e n r l y mph o ma p a t i e n t s wh o h a d b e e n c o n ir f me d b y p a t h o l o g y,a l l o f t h e m h a v e r e c e i v e d mu hi s l i c e s p i r a l
t i c s ,c o mp a r e d d i f f e r e nc e s a mo n g NAA/Ch o,NAA/Cr,Ch o /Cr,Li p /Cr a n d ADC v a l u e s . Re s u l t s Pr ima y r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l y mp h o ma’ S p r i ma y r s i t e s i n c l u d i n g ro f n t a l l o be,p a r i e t a l l o b e a n d b a s a l
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诊断
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2008N O .26CH I NA FOR EI G N M EDI CAL TREATM ENT影像与检验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之外各处均无淋巴瘤而只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是颅内淋巴网状系统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属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随着免疫制剂使用过多及A I D S 病患者的增多,颅内淋巴瘤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作者回归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 R I 表现,观察总结其影像特征,以提高本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收集9例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8.2岁。
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及肢体运动障碍等。
所有病例均行M R 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使用Si em ens a vant o 及s ym phony1.5T 超导型成像仪。
Se 和T s e 序列,均行T1W I 和FLA I R 平扫及T1W I 增强扫描,常规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增强扫描静脉注射G d-D TPA 0.1m m ol /kg 。
扫描参数为T 1W I T R450m s ,TE 7.4m s;FLA I R TR 9000m s 、TI 2000m s ,TE 104m s 。
2结果8例为单发,1例多发,其中额顶叶6例,颞叶2例,右小脑1例,胼胝体1例。
病灶呈类圆形为主,少数呈不规则形。
M R 表现与脑灰质相比,多数病灶T1W I 为略低信号(7例),少数为等信号(2例),T2W I 多为等、略高信号(8例),少数为略低信号(1例)。
病灶边缘较清晰,均有占位效应,灶周水肿相对较轻。
注射G d-D TPA 后,8例病灶明显团块状强化,1例中央可见坏死无强化区,周边部呈不均匀强化。
3讨论原发性颅内中枢系统淋巴瘤是指不存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淋巴瘤的颅内恶性淋巴瘤,肿瘤形态多样,大多呈圆形、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
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影像学表现
➢ 肿瘤多见于脑表面、额顶叶深部、基底节、脑室周围、胼胝体、脑干、 下丘脑、小脑
➢ 该病多起自血管周围间隙内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瘤细胞常浸润血管周 围Virchow-Robin间隙,浸润并沿着血管壁生长,近脑表面脑实质或者 中线区近室管膜周围深部脑实质的血管周围间隙较明显,因此好发于上 述部位
➢ CT平扫多为均匀稍高或者等密度 ➢ MRI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边界清楚,DWI
呈高或稍高信号,ADC呈低信号
影像学表现
➢ 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均匀强化,表现为“脐凹征(缺口征)”、 “尖角征” 、“握拳征”、“蝶翼征”、“硬环征”等强化
➢ 出血、囊变、钙化:较少见 ➢ 无免疫缺陷者呈均匀强化,反之则为边缘强化伴中央坏死
影像学表现-典型征象
握拳征
影像学表现-典型征象
可见血管穿行其中
延迟1分钟增强
影像学表现-典型征象
病灶沿脑脊液播散:可侵入脑室,沿CSF转移,可表现为多发结节灶,大 脑镰强化
影像学表现-MRS
Cho升高,NAA降低,出现高耸的Lip 峰,为特征性改变 Cho峰升高与快速细胞膜翻转,有
丝分裂活跃、富含细胞结构有关 NAA降低反映神经元损害,导致数
量减少 Lip峰提示肿瘤坏死区域的吞噬细胞
内存在大量脂质
影像学表现-PWI
灌注成像大部分为低灌注:肿瘤血管无明显的内皮细胞增生,缺乏新生 血管生成,是一种乏血管肿瘤
影像学表现-PET/CT
➢ 淋巴瘤组织的代谢高,无氧酵解增强,PET/CT常表现为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高摄取
➢ SUVmax(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可达到15以上 ➢ PET/CT诊断淋巴瘤的灵敏度大于90%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的影像诊断
肺 癌 脑 转
移
左肺癌脑转移
T1WI平扫 多发脑转移癌
T2WI
男,55岁,头痛10天。
T1WI增强
脑膜瘤
影像学诊断要点: 多见于中年女性,生长缓慢,病程长 圆形、哑铃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锐利,水肿
相对较轻 广基与颅骨或硬膜相连,可有颅骨反应性增生和或压
迫 增强后呈明显均一强化,部分可见硬膜尾征 位于好发部位可提示诊断。
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脑中线旁的深部脑组织(脑干、丘脑及基底节
区)或脑室旁白质区多见,病灶可位于脑实 质表面。 病灶形态: 团块状、类圆形,边缘清晰但多不 规则,可见切迹、棘状突起或分叶,典型呈 握拳征。 病灶大小: 肿瘤大小不等,最大径5mm~80mm, 平均20.5mm。
影像学表现
信号: 平扫肿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 呈低信号、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以低信 号最为特征,坏死或囊变少见;
男,42岁,椎管肿瘤术后,双侧肢体麻木半年
(L2-4椎管内)符合间变性室管膜瘤伴坏死(WHOⅢ级)。
室管膜瘤
部位:脊髓圆锥部、马尾及终丝、颈髓 形态:长圆形,球形,分叶状 信号:T2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 增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种植转移和脊髓空洞形成是其较特征改变 出血较星形细胞瘤多见。
矢状位T2WI
冠状位T2WI
矢状位T1WI--C+
冠状位T1WI--C+
病理组织片—脊膜瘤
T1WI
T2WI
T2WI
女,62岁,左下肢无力。T3-4水平椎管内髓外硬 膜下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等信号
横断面T2WI
肿块上方层面
肿块层面 平扫横断面示肿块部位蛛网膜下腔 消失,肿块上下方蛛网膜下腔增宽。 为髓外硬膜下病变的共同特征。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化 的肿 瘤 性 病 灶 , 主要 位 于胼 胝 体 压 部 , 脑 室 周 围髓 质 , 脑 室 三 角 达 侧
区髓 质 内 有 明显 的 低 密度 灶 环 绕 ( ) b 箭 ; )矢状 面 T w I 2 图像 可 见 一 实质 性 占位 , 于小 脑 幕 上 、 胝 体 及 压 部 后 部 ( ) 与 皮 位 胼 箭 ,
质信 号相 比呈 等 信 号 ; )增 强扫 描 病 灶均 匀强 化 ; )在 D I 病 灶 表现 为 高信 号 ( ) 大 小 约 4 ×3 c d W 上 箭 , 3 mm 3mm×4 1mm;e ) A c 图上 表 现 为 明 显 的 低 信 号 。 D
放射学实践 21 0 0年 专 刊
入 四脑 室( ) 箭 。 图 2 a )轴 面 C 平 扫 示 颞 顶 枕 部 交界 区 手 指 形 髓 T
质 水肿 灶 ( 箭 ) 内有花 环 状 占 位 性 病 灶 ( 箭 ) )在 T 一 I R 上 长 , 短 ;b F A1
病 灶 呈混 合 性 信 号 ( ) 箭 。 图 3 a 轴 面 C 增 强 图像 可 见 一 均 质 强 ) T
有 多 样 性 和 不 典 型 性 。其 常见 表 现 为 Tz 1 的 高 信 号 灶 , w 上 常
中有 1 发 生 于 柔 脑 膜 。在 c 平 扫 中 通 常 表 现 为 等 密 度 或 2 T 高 密度 病 灶 , 可 能 与 病 灶 的细 胞 密 度 较 高 有 关 ( 2 。增 强 这 图 )
浸 润 。 大体 解 剖 上 , 以 观察 到 发 生 在 大脑 半 球 内 的 单 个 或 多 可
个 占位 性病 变 。一 般 来 说 淋 巴瘤 都 表 现 为 边 界 清 楚 的 肿 瘤 , 当 然 有些 也 可 以 给人 以浸 润 性 生 长 的 印象 。 影像 学 上 , 发 性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淋 巴 瘤 常 表 现 为 孤 立 性 病 原 灶 , 多 数 位 于 幕 上 , 叶或 顶 叶 白质 内 , 可 以 出现 在深 部 灰 大 额 也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顾康康;费强;张鑫;靳晶;王坤;朱斌【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CNS-DLBCL)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颅内PCNS-DLBCL诊断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PCNS-DLBCL患者的MRI影像学表现.11例均行MRI平扫、Flair、DWI及增强扫描,增强均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3个位置扫描.结果 11例患者共发现24个病灶,7例(63.6%)为单发病灶,4例(36.4%)为多发病灶;21个(87.5%)病灶位于大脑半球,3个(12.5%)病灶位于幕下.病灶在T1WI相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相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所有病灶均可见占位效应,周围水肿程度轻重不一;绝大部分病灶在DWI相上均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片状、环形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3个病灶(12.5%)中可见囊变,囊变区无强化;5个病灶(20.8%)强化信号不均匀,病灶内可见裂隙状低信号影;所有病灶均未见钙化、出血.结论 PCNS-DLBCL为中枢神经系统少见恶性肿瘤,表现与其他颅内病变有重叠及类似之处,但影像学上有自身的特点,认真分析其影像及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MRI ) features of in-tracranial prima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 PCNS-DLBCL ) and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is disease.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MRI images of 11 cases of PCNS-DLBCL confirmed by surgical pathology.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MRI scanning, Flair, DWI and enhanced scan preoperatively, and theenhanced scan involved the axial, coronal and sagittal positions. Results Twenty-four lesions were found in the 11 patients, of whom 7 ( 63. 6% ) had single lesion and the other 4 ( 36. 4% ) multiple lesions. Twenty-one ( 87. 5% ) of the lesions were located in the cerebral hemisphere, and the other 3 ( 12. 5% ) in the subtentorium. The lesions exhibited equal or slightly lower signals on T1WI, and slightly higher signals on T2WI images. The boundaries of the lesions from the normal brain tissues were unclear, and mass effect was visible in all the lesions. Peripheral edema varied from mild to severe in intensity. Most of the lesions showed high signals on DWI,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homogeneous or inhomogeneous sheets or rings. Homogeneous or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was observed in enhanced scan. Cystic lesions were seen in 3 of the patients ( 12. 5% ), with no enhancement in the cystic area. Uneven enhancement signals were found in 5 lesions ( 20. 8% ), with a slit-like low intensity, but calcification and hemorrhage were seen in none. Conclusion PCNS-DLBCL is a rare malignant tumor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has typical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wn, though with some manifestations similar to other intracranial lesions. Careful analysis of its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presentation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PCNS-DLBCL.【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2(025)009【总页数】5页(P949-953)【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作者】顾康康;费强;张鑫;靳晶;王坤;朱斌【作者单位】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210008,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40 引言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Jenkins和Coloquhorm[1]报道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 0.8%-1.5%[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诊断进展
[ Ab s t r a c t ] P i r m a y r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l y m p h o ma( P C N S L )i s a r a r e n o n — Ho d g k i n S l y m p h o ma a r i s i n g i n t h e c e n t r a l
c o mb i n e d wi t h a d v a n c e d i ma g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i n c l u d i n g d i f f u s i o n we i g h t i ma g i n g ,p e r f u s i o n we i g h t i ma g i n g ,‘ H— MR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a n d
【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计算机体层扫描仪; 磁共振;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仪 [ 中图分类号] R 7 3 9 . 4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1 9 9 ( 2 0 1 3 ) 0 6 - 0 6 2 9 0 - 5
I ma g i n g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r i ma r y c e n t r a l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l y mp h o ma
HU Yu — x i a o r e v i e wi n g, Z H U Ho n g ,LU Gu a n g . mi n g c h e c k i n g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磁共振表现
PCNSL与转移瘤
• 转移瘤虽然也可以出现L ip升高,但转移瘤
•
的NAA通常有明显降低,此外,转移瘤的Cr
•
也有明显降低,转移瘤多伴有坏死。
PCNSL与脑膜瘤
• 脑膜瘤:单发的均匀强化的与脑表面接触的淋巴可酷似脑膜瘤, 两者CT与MRI所见相似,脑膜瘤瘤体增强效应较淋巴瘤更明显, MRI多方位扫描重建图像可显示瘤体与脑膜的关系密切,MRI可见 脑外肿瘤的特征,T2WI上邻近蛛网膜下腔增宽,肿瘤周围有高信 号的脑积液包绕,增强可见脑膜尾征,此有利于对脑膜瘤的诊断; 另外二者血管造影表现不同,脑膜瘤染色均匀呈雪团状,而淋巴 瘤与此相反,可资鉴别。
有(巨大)Lac /Lip复合峰 低PWI灌注,明显强化 周围脑白质均有中度水肿,水肿沿白质分布达皮层下
T2WI等或稍高
典型征象
图1 轴位T1WI增强扫描示右枕叶不规则团块状强化 病灶,有切迹及棘状突起。(棘征) 图2 矢状位T1WI增强扫描示右豆状核团块状强化病 灶,脐凹征象明显。 (脐凹征)
概述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是一种仅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约占所有原发性脑肿瘤的1%(有的文献报道 占2%,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 起源于脑血管周围的未分化多功能干细胞,所以在无淋巴组织的 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发生淋巴瘤。分为何杰金淋巴瘤(HL)和非何 杰金淋巴瘤(NHL)
Atypical PCNSL in a 59-year-old man Grade 4
PCNSL
Metastasis
慢性肉芽肿性炎
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鉴别
嗜血管性分布 T1WI T2WI 强化 坏死 DWI MRS PWI 瘤周水肿 占位效应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刘洁;张挽时;刘明熙;孟利民;王萍;刘明【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
结果本组8例患者共14个病灶,其中4例为单发病灶,4例为多发病灶。
病灶部位包括额叶、颞叶、岛叶、枕叶、胼胝体、侧脑室周围脑白质、脑室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小脑蚓部,且多位于幕上,仅1个位于幕下。
MRI显示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仅1例病灶合并出血、2例有囊变,均未见钙化,瘤周均有水肿,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
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掌握其MRI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总页数】4页(P40-42,39)【作者】刘洁;张挽时;刘明熙;孟利民;王萍;刘明【作者单位】空军总医院磁共振科北京100142;空军总医院磁共振科北京100142;空军总医院磁共振科北京100142;空军总医院磁共振科北京100142;空军总医院磁共振科北京100142;空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739.4【相关文献】1.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J], 陆方晓;刘璐璐;杨建涛2.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点 [J], 刘圣源; 孙玉珍; 周颖; 张权3.后颅窝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 [J], 赵凯; 张静; 张岚4.后颅窝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多模态表现 [J], 宋振强; 张岚5.艾滋病相关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分析 [J], 万云青;单飞;杨亚英;冯艳玲;施裕新;黄进帮;张浩;施楠楠;卓瑶瑶;陆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诊断
,
男性 略 多于女性 ,免 疫系 统功 能缺 瘤 的强化 可能与淋 巴瘤 细胞 围绕血 见 , 呈 花 环 状 强 化 。 ( )脑 膜 2
体 累 及 对 侧 , 与 文 献 报 道 一 致 。 别 。当肿瘤 累及 胼胝体 ,通 过胼 胝
1 ( 4 — 4 . 6 6l4 7 4 9
P N L多为非霍 奇金淋 巴瘤 ,多为 B 体 向对 侧 生长 时可见 “ 形或镜 像 3 张健, CS 蝶 . 李卫, 胡明军, 等.2例原发性 中 9 枢神经 系统淋 巴瘤的诊 断与治疗 [] J. 细胞 性 ,原发 于颅 内霍奇金 淋 巴瘤 征 ” 本 组两例 出现此 征象 。颅 内淋 , 较少 见 , 组免疫 组化 C 2 、 D 9 巴瘤 的瘤 周水肿 无特异 性 ,水肿 可 本 D 0 C 7a
陷 的人群发 病率 高于免 疫系统 功 能 管呈浸 润性 生长 ,导致 血管 内皮受 瘤 为脑外 病变 ,多呈类 圆形 ,边界
正常 的人群 ,且 发病年 龄提 前 。颅 损 ,破 坏 了血 脑 屏 障 , 对 比剂 由 清 楚 , 脑膜 尾征 ” 白质 塌 陷征常 “ 及
内的P N L C S 可单 发 , 可多发 , 发 血 管 内渗 透 到细胞 外 问隙有关 ,这 见 , 当淋 巴瘤靠 近脑 表面 时应 注 意 亦 单
缘 不 规 整 及 “缺 口征 、 脐 凹 征 ” 无定形 强化 时 , 注意 结合病 史、 应 实
发病 灶呈 区域性 分布 。
原发 性 P N L可发 生在 大 脑 、 和 / 或 “ 角 征 ” 的 出 现 ,可 能 验室 检查与 脑 内感 染性 病变 、脑梗 CS 尖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多模态影像学检查的联合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MRI)
01
对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PET-CT)
02
用于检测肿瘤的代谢活性,有助于判断肿瘤良恶性及转移情况。
X线、CT和超声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03
可应用于不同部位的检查,相互补充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新的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在影像学上 通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肿块, 有时呈分叶状或结节状。
肿瘤部位
肿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 何部位,如脑实质、脑膜、脑室 等,其中以脑实质和脑膜最为常 见。
肿瘤强化特征
均匀强化
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在增强扫描 时呈现均匀强化,即肿瘤内部密度均 匀增高。
不均匀强化
多数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表现为不均 匀强化,即肿瘤内部密度不均,有明 显的高低差异。
04
影像学诊断的难点与挑战
肿瘤的早期诊断
早期肿瘤体积小
影像学特征不典型
由于肿瘤在早期体积较小,难以通过 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增加了诊断难 度。
在早期,肿瘤可能没有典型的影像学 特征,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误 诊。
肿瘤生长迅速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通常生长迅速, 在短时间内可能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 征,增加了早期诊断的紧迫性。
06
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意义
1 2 3
准确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对于疾病的早 期发现、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指导治疗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了解肿瘤的大小、位 置、浸润范围等信息,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监测疗效
治疗后,通过影像学复查可以监测肿瘤的变化情 况,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作 为 中枢神 经 系统原 发 性淋 巴瘤 的 首 选检 查 。
s a eo eo e ain. Oft c n b f r p r t o 2 CT c n e a e , 1 a e p ro me li c na nh n e he s a n d c s s c s e r d p an s a nd e a c d CT c n, te oh rc s e o me f sa h te a ep r r d f
C l i c n a d e h n e T p an s a n n a c d MRIs a . O e MR c n e ae ,2 c s sp ro e li c n ft Is a n d c s s a e e r d pa n MRIs a d e h n e h fm c n a n a c d MRIs a , n c n a d 2 c e e o me i ge pa n MR c n P r r n e fC d MR1 r h n s mmgie . Reu t T e e w r e n a s p r r d s l li Is a . e f ma c so T a s f n o n ete u we rz d sl s h r e e 7 l-
C T及 M I 查可 R检
【 关键词】 淋 巴瘤;中枢神 经系统;体层摄影术,螺旋计 算机 ; 共振成像 磁 【 中图分类号 】R734 .1 【 3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7 97 (00 1 39 — 3 0 — 52 21 )l — 76 0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
鉴别诊断: 1)转移性肿瘤 2)恶性程度较高的星形细胞肿瘤 3)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脑膜转 移多见) 4)脑脓肿
讨论
定义:中枢神经系统以外体内各处均没 有淋巴瘤者,否则为继发性 曾用名:淋巴瘤肉瘤、网状细胞肉瘤、 血管外皮肉瘤等。 病理分型:免疫母细胞型、弥漫性大细 胞型 病理属于3~4级 70%为B细胞性
பைடு நூலகம்
讨论:
CT 表现:为深部脑白质可见等或高密度结节 或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周边轻中度水 肿。钙化,出血及囊变非常少见。病理下肿瘤 内部间质少,而且淋巴瘤细胞细胞质少,核大, 吸收放射线能力强,所以出现CT上面的等或稍 高密度。
总结
诊断PCNSL要点: 1.影像学信号及密度特点。 2.位置,脑室周围。 3.有无免疫缺陷疾病。
一定要结合肿瘤的部位,即位置深,脑 室周围。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瘤的影像学诊断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病例6
病例7
病例8
讨论
临床:罕见,0.2%~2%,由于器官移 植以及AIDS患者增加。 发病年龄:免疫系统正常者多为50~60 岁;免疫缺陷者为30岁左右 症状:头痛、癫痫、局灶性运动障碍 对放疗敏感,一年之内可复发。 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