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高中生离子反应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

高中生离子反应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

Җ㊀广东㊀龚亭亭㊀㊀离子反应作为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贯穿高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教师发现部分学生的化学知识㊁学习方法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对离子反应的知识掌握不够熟练的问题.1㊀离子反应学习障碍成因1 1㊀基础知识薄弱在学习 离子反应 知识时,有些学生在上课时不思考,对重点知识不做笔记.有些教师一味追求教学进度,对重点内容一带而过并未详细讲解,致使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牢,课后又没有及时复习,导致对很多关键性的知识点无法理解和掌握.1 2㊀不能熟练掌握题型规律在离子反应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实验探究,帮助学生加深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的理解.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进行相应规律的总结,学生没有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会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2㊀离子反应学习难点对应策略2 1㊀通过实验深化知识点,提高记忆实验方案:取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钾固体㊁酒精㊁水银㊁稀盐酸溶液㊁醋酸溶液(按顺序标号为1㊁2㊁3㊁4㊁5),分别放入盛有100m L 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均匀后,进行导电性实验(如图)并记录实验现象㊀图1实验现象:通过依次替换烧杯中的溶液,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1㊁4和5这3种物质会使灯泡发亮且1比5的灯泡更亮.问题1:5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为什么?问题2:1和2对比,酒精不导电,二者在水中的粒子是什么?问题3:1和5对比,硝酸钾固体㊁冰醋酸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都能够导电,二者导电原理是什么?问题4:2和3都不导电,二者有何不同?针对上述实验现象和提出的问题,引出电解质的相关知识. 能导电 是指电解质本身电离产生能导电的离子,1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和3在水溶液中依旧是分子无法电离产生能导电的离子;3是液态金属,不溶于水,无法产生能导电的离子;4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H +和C l -;5的水溶液部分电离出H +和C H 3C O O -,但仍有部分醋酸以分子的形式存在.通过实验现象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再通过问题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2 2㊀归纳总结常见题型,探寻解题规律例㊀现有3种固体物质分别为A l C l 3㊁B a (O H )2和F e S O 4,将其混合于足量水中并搅拌,充分溶解后滴入适量1m o l L -1的稀硫酸,稀硫酸的体积与生成的沉淀之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2A.d 点所表示的溶液显酸性B .c 点的沉淀物为F e (O H )2㊁B a S O 4㊁A l (OH )3C .混合物中A l C l 3与F e S O 4的量相同D.a b 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 a 2++S O 2-4+2O H -+2H +=B a S O 4ˌ+2H 2O 分析㊀由图可判断a 点的沉淀物中有B a S O 4,而随着硫酸的增加,沉淀质量逐渐增加,可以判断溶液中的碱过量,存在大量的O H -,故铝元素以A l O -2形式存在,因此可判断a 点的沉淀为F e (O H )3㊁B a S O 4,F e S O 4完全反应,B a 2+有剩余.从b 到c 的过程中,加入5m L 稀硫酸后其物质的量是0 005m o l ,沉淀量增加0 015m o l ,此时主要反应为B a 2++S O 2-4=B a S O 4ˌ,A l O -2+H ++H 2O=A l (O H )3ˌ.由方程式可知,该阶段生成B a S O 40 005m o l ,生成A l (O H )30 01m o l .故c 点沉淀物为F e (O H )3㊁B a S O 4㊁A l (O H )3,由图可知,未加硫酸前,由方程式可知n [F e (O H )3]=n (B a S O 4)=0 01m o l ,共0 02m o l ,此时溶液中A l 3+变为A l O -2,A l (O H )3为001m o l ,故原A l 3+为0 01m o l ,固体混合物中n (F e S O 4)=0 01m o l ,分析可知选项B 所述有误,其他三项均正确.答案为B .在 离子反应 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引导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相关题型,定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文德学校)17。

解析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策略

解析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策略

解析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策略高中化学的教学中,“离子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

掌握离子反应的概念和规律对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离子反应的概念较为抽象和复杂,学生往往会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

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离子反应的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策略进行解析。

一、梳理知识脉络,强调基本概念在进行离子反应的教学中,首先需要梳理知识脉络,明确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离子的概念、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反应的基本类型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对离子反应的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离子反应的相关规律和特点。

通过强调基本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基础,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离子反应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过程和规律。

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离子反应案例,如酸碱中和反应、沉淀生成反应等,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离子反应的具体表现和实质内涵。

通过案例分析,还可以帮助学生将离子反应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三、实验操作,加深印象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离子反应的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体验离子反应的过程。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离子反应的细节和特点,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离子反应的知识。

实验操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四、启发思考,拓展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展离子反应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提出问题、启发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探讨离子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化学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帮助学生认识到离子反应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虽然听得很认真,但是对离子反应的理解并不深刻。

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课堂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就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了。

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化学离子反应是高一化学的第二个章节,它是对离子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离子鉴别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可是我觉得它是新课改后比较薄弱的环节,有些学生由于知识面太窄,或者说一些基础性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很好地运用到题目当中去。

另外,学生的知识体系仍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还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网络。

学生对离子反应中各个知识点的联系缺乏整体把握。

特别是在离子方程式的写法及电子守恒方面,学生还存在不少问题,即使是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也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所以我认为对这部分知识的讲解还是比较粗糙。

这需要我们以后在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练习和对学生的培养。

1、对于这样的概念一定要让学生弄清楚,在离子反应中要怎样来选择离子,如果先给你指明正确的离子再配平方程式,我想你会大伤脑筋。

因此在这方面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

2、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训练,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去设计教学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因为很多实验我们都可以通过变换条件达到新的目的,而且有些实验又可以将原本的两种离子直接变成另外两种离子。

比如说,我们利用离子方程式反应来鉴别离子的方法:同种离子相互间的反应,就可以变成钠离子和钾离子之间的反应,等于是将原本的两种阳离子变成另外两种阴离子,就是变成了两个阴离子。

这样一变,实验效果马上就显示出来了,学生兴趣也来了。

2、要重视知识和能力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可能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3、注意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勇于挑战权威。

4、激活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民主交流与协作的学习氛围。

离子反应教学反思(精选6篇)

离子反应教学反思(精选6篇)

离子反应教学反思离子反应教学反思(精选6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离子反应教学反思(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离子反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高一必修教材《离子反应》的第二课时。

对于学生已经知道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自由移动的离子。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BaCl2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的微观模拟动画,得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本质,进而引出离子反应的概念以及离子方程式的概念。

接下来通过三个探究实验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相互交流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则采用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向转变。

最后在练习过程中探究出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以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这是我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课后使我有所感,准备这节课大约一个星期,备课过程中,思考问题更全面了,不仅仅只研究教材本身的知识点,还考虑了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师生间如何互动,以及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进行考虑。

在此期间进行了多次备课并不断的向身边的老师请教,使课的流程更合理,内容上更清晰明了。

我时常对学生说学习是件苦差事,成功一定会给予那些真心付出的那些学生。

做为老师的我们,不能只拿着我们以前的家当去教不同的学生。

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我的思想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和转变,今后要不断的注入新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理念,借鉴其他老师的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

《离子反应》这节课,我从网上获取了有关《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相关图片、flash模拟动画等资料。

在此基础上整合了本节课。

对于导课这一点,没有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去引课,而是选择一张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图片,讲述蜀军因误饮哑泉水中毒,而后又喝安乐泉泉水转危为安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教学反思

《离子反应》的教学反思

《离子反应》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教学《离子反应》这个主题时,我发现学生对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不深,知识掌握较浅。

在上课前,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了预习,但他们对预习内容的复习不够充分,很多学生对离子反应的原理和过程仍存在模糊的认识。

在授课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做实验,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离子反应。

然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和要求,导致学生在实验中不知道应该关注哪些关键点,有些学生甚至出现了安全隐患。

这是我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外,在概念解释和例题讲解环节,我过于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及时发现学生对某些概念的困惑。

当学生们提出问题时,我也没有很好地解答,导致他们的疑惑得不到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在上课前提前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充分准备。

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2. 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将提前给出明确的操作指导和安全要求,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

3. 在概念解释和例题讲解中,我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他们对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改进措施,我相信学生在离子反应的学习过程中会有更好的效果,同时,我也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教学反思.docx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教学反思.docx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教学反思《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反思《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根据这一要求我做了深入地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离子反应的含义及其发生的条件,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离子共存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常见离子反应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的科学方法获取信息,并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探索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这里之所以制定这样以上教学目标是因为离子反应对于高一学生是一个较难的内容,且其在高考中使必考内容,始终贯穿高中阶段。

而初中阶段并没有从离子角度探讨一个化学反应。

所以我将“理解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并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作为本课的“重头戏”是正确的。

在实际教学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教学过程反思本堂课的新课讲授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离子反应的定义与特征;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意义以及书写步骤;三.复分解反应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针对以上三个过程,我认为本堂课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的把握不够好。

花的时间相对较少。

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多练习书写离子方程式,加深对书写步骤的理解。

尤其是书写离子方程式的第二步---拆。

学生刚接触可能不熟悉,应多练多讲。

而对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在时间上还可以把握的更好,比如说,在书写离子方程式和探讨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时可以放慢节奏,做到讲的更细,练的更多。

(三)课堂练习反思本堂课在投影上设置了两个练习题,一个在探讨离子反应的意义过程中体现。

另一个为了巩固离子方程式书写知识点而设置。

两个练习题设置的难度合理,所处的教学过程恰当。

解析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策略

解析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策略

解析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策略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基本方式。

它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基本原理,理解离子反应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机制,提高化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离子化学思想离子反应学科中,离子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离子反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离子化学思想。

他们需要了解离子的性质、电离过程、价态和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讨论、课堂演示、PPT呈现、自学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离子概念的认识。

二、注重离子反应的物质运动特征离子反应是一个充满着物质运动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物质运动的兴趣和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物质分子的动态模拟实现物质运动的可视化,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离子反应的物质运动特征。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生动形象的示例和实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兴趣和主动性在离子反应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充满兴趣的实验和案例,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来深刻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

此外,教师还应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参与,鼓励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效果。

四、注重知识的互动性和实用性离子反应的知识内容相当复杂,教师应注重知识的互动性和实用性。

通过真实的反应案例,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物质的复杂性和变化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离子反应的机制和规律。

五、创造课堂氛围六、注重综合实践应用离子反应知识点所涉及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有很多的实用价值。

因此,在离子反应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综合实践应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实验技巧和应用知识,掌握离子反应的各类应用。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与离子反应相关的个人科技和社会科技成果的知识,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重难点:离子反应[新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重难点:离子反应[新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重难点:离子反应[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重难点:离子反应[新人教版]亲爱的同学,新学期就要开始了。

怀着梦想,背上行囊,走进英才,又一阶段的学习之旅启程了。

生命的辉煌,在这时奠基;青春作伴,正当立志奋发时!一起来看看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重难点相关内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重难点:离子反应[新人教版]一、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也就是说,反应物中有离子或生成物中有离子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

由于中学阶段涉及的问题多数是指水溶液中的变化,所以水溶液中电解质间的相互反应便成了离子反应的常见问题。

但须注意的是,凡是离子化合物,就含有离子,有时固体状态的物质之间(如实验室判氨)或固体与气体之间(如碱石灰与氯化氢)发生的反应,也可以是离子反应,只是通常不书写类似这样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即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有难电离、难溶及易挥发物质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等)。

二、离子共存问题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

一般规律是:A、①B、③ ④C、② ⑤D、① ④[解题分析] 本题全面考查离子共存知识,在题给的六组离子中,第①组ClO-与H+、I-不能大量共存,第②组中NH4+与OH-、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第③④组中各离子可以共存,第⑤组H+与AlO2-、HSO3-不能大量共存,第⑥组中Ca2+与CO32-甚至SO42-不能大量共存。

因此,正确选项应为B。

例2:在pH=1的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Fe3+、I-、S2-、Cl-B、Al3+、Mg2+、SO42-、Cl-C、K+、Na+、AlO2-、NO3-D、K+、Na+、SO42-、S2O32- [解题分析] 本题先明确了溶液的环境为PH=1的酸性条件下,因此不仅要判断各离子组中离子能否共存,还要判断它们能否与H+大量共存。

离子反应的重难点

离子反应的重难点

离子反应的重难点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指在溶液中或气相中发生的带有电荷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的重难点主要涉及离子的生成、离子的命名和离子反应的平衡等方面。

离子的生成是离子反应的重要环节。

在离子反应中,通常会有一种或多种物质转变为离子形式。

这些物质可以是离子化合物,也可以是分子化合物。

离子的生成过程中,需要考虑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以及离子的电荷平衡。

在离子反应中,离子的生成过程可以通过溶解、溶液中的酸碱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等方式实现。

离子的命名是离子反应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离子的命名规则是化学中的基础知识,它是为了方便命名和区分不同离子而制定的。

离子的命名涉及到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命名规则。

正离子通常采用原子符号或原子名加上带电量的方式命名,如Na+被称为钠离子,Fe2+被称为亚铁离子。

负离子通常采用原子名加上后缀“-ide”的方式命名,如Cl-被称为氯离子,O2-被称为氧离子。

离子反应的平衡是离子反应中的一个重难点。

离子反应的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转化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离子反应的平衡与化学反应中的平衡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一些特殊性。

离子反应中,平衡的达成需要考虑离子的电荷平衡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离子反应的平衡可以通过调节反应物的浓度或温度等方式实现。

离子反应的重难点主要包括离子的生成、离子的命名和离子反应的平衡等方面。

在学习和理解离子反应过程时,我们需要掌握离子的生成规律,熟悉离子的命名规则,并了解离子反应的平衡原理。

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重难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离子反应的机理和规律,进一步拓宽我们的化学知识。

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 过程 1、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回顾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学双边活动,边讲边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目 方法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
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标 情感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
(1)口诀:“强酸、强碱、可溶盐,写成离子记心间。” (2)步骤:“一写、二拆、三删、四查”。 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1)揭示反应的实质。 (2)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反应。 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难溶物(沉淀)、 (2)难电离物质(水、弱酸、弱碱) (3)或挥发性物质(气体)。 因此,离子反应实质是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减小,复分解反应均为离子反应。 6、注意事项:
离子反应在生活与生产中应用 离子共存习题考察,巩固提高
培养学生 学科素养
巩固应用 提升能力
-2-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环境 复习引入
实验演示 观察分析
[投影] 1.人的血液中含有 Fe2+,有什么作用? 2.碳酸饮料喝后为什么会产生气体? 3.天然水中含有较多的 Ca2+、Mg2+、SO42-, 饮用后会影响人的健康,怎样除去? 4.怎样除去铝壶水垢? [复习引入]初中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碱盐 在水溶液中的存在情况,试写出 HCl、NaOH、 KCl、BaCl2、Na2SO4、CuSO4 的电离方程式。
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然后,通过[实验 2-2]和四组
酸碱反应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离子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1在这一课时的教学课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而且在我用多媒体展示溶液中离子的微观图像时,好多同学很快就能明白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本质,这很好地帮助了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这一知识点中,由于学生的化学用语这一关掌握的不是很好,这给他们的书写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但在我耐心的引导和鼓励下,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他们之间也互相交流,且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可见这群可爱的孩儿们在学习中是充满乐趣并取得成就的。

后15分钟我给同学们布置了4道关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课堂练习题,在他们的练习中我发现了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紧接着我着重分析与强调这些错点,帮助学生纠正与提高。

上完这节课,让我深刻领悟到教师在备课这一环节中一定要备学生,学生的已有知识、学生理解这节课内容的能力,然后要备教法,采用什么样的教法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等等。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学反思2《离子反应》属于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

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备课中的教材分析:1.初中已对电离、电离方程式不作要求,而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教材也没有介绍,对其溶解过程学生是未知的,因此在教学中就不能一带而过。

2.对过程学习不能忽视,教材中在实验的引导下,配合新知识又给出3幅NaCl晶体溶解图,形象直观地表达了新知识的'含义,为学生自主或讨论学习提供很好的资源,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3.要不要增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的教学。

若讲,对第二课时学习离子方程式书写有帮助,但讲,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对理解本节知识有难度,且这部分知识在选修4中能学习到,鉴于此,本节教学不增加强、弱电解质概念。

“离子反应”教学中的相关问题与对策

“离子反应”教学中的相关问题与对策

“离子反应”教学中的相关问题与对策作者:刘石易邝贤毅来源:《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05期摘要:分析“离子反应”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离子反应;教学;对策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5-03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笔者曾多次执教离子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对许多问题产生过困惑与思考,相信这也是广大一线教师的疑虑。

现将其记录下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启发。

一、关干电解质教学中的相关问题的思考1.引入电解质本质定义的思考在电解质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水是电解质吗?CO2不是电解质吗?细究问题背后的原因,是我们对电解质定义的教学出了问题。

原来,教材为了考虑学生的初高中衔接,电解质的定义是从导电性角度给出的,很多教师据此认为电解质的定义是唯一的,教学过程也只根据课本定义进行设计。

事实上课本关于电解质概念给出了两条线索:一种是从导电性角度给出的,课本有明确的定义;另一条线索是从电离角度讲解电解质,课本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这才是电解质的本质定义。

在教学中要不要引入这隐性的本质的定义,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电解质概念的本质定义应该引入。

理由如下:①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来看,由于课本所下定义不能反映电解质的本质,导致学生对电解质概念的认识肤浅、模糊,特别是当学生遇到CO2类物质(完全符合电解质课本定义,但不是电解质却是非电解质),内心自然产生疑惑甚至对课本定义有不满情绪,因此也必然充满对电解质本质定义的渴求;②从知识的衔接教学来看,电解质概念是进一步学习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的基础,引入电解质本质定义的学习,有利于与强弱电解质概念的自然衔接,有利于学生对离子反应的透彻理解和全面掌握;③从概念的发展来看,电解质概念有两个定义充分体现了概念发展的阶段性与规律性,以及概念组成的完整性。

显然只有引入电解质本质定义,才能帮助学生实现认识的飞跃,全面深入地理解、掌握电解质概念。

从学生视角出发,分析离子反应教案设计中的误区与解决方法

从学生视角出发,分析离子反应教案设计中的误区与解决方法

从学生视角出发,分析离子反应教案设计中的误区与解决方法随着化学教育深入开展,离子反应成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并被纳入教科书及教学大纲中。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个别教师对于离子反应的理解不够深入,常常出现教案设计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从学生视角出发,本文将分析离子反应教案设计中的误区与解决方法。

一、离子反应教学误区(一)过于侧重反应方程式的记忆在离子反应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过于强调学生对反应方程式的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反应方程式,而无法理解反应本质,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二)难度不够适宜离子反应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知识点,如果一开始就将难度设置得过高,对容易拔得头筹的学生来说虽然容易,但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容易导致学生的阻塞,无法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

(三)过于理论化化学本身就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要让学生在学习离子反应的同时,能够将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把理论知识真正变为有用的工具。

一些教师在教学上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的融合,缺乏足够的引导与提示,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二、离子反应教学解决方法(一)多角度切入,使学生对离子反应形成完整的概念框架正确的教育方法不应该只凭记忆,而应该是使学生感受到离子反应的生动形象。

正确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积累,更需要体验和感受各种反应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多角度切入,如物质反应、化学反应的形式、颜色变化等角度,力求使学生能够将各个角度的内容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概念框架。

(二)适度提高难度,合理引导化学教育最好能从学生已知的内容切入,引出新的知识点,教师在制定离子反应的教案时应该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将其与当前的学习内容相结合。

基础上,适度提高难度,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离子反应这一知识点。

(三)注重实践的应用离子反应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实践的应用。

通过实验和实践来让学生感受到离子反应的本质,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离子反应教案应该如何反思与完善?

离子反应教案应该如何反思与完善?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理解困难的部分之一。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易懂的离子反应教案非常重要。

然而,很多老师在设计教案时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与完善。

一、反思教学目标任何一份教案都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离子反应教学也不例外。

然而,有些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往往会只考虑课堂教学效果,而忽视了学生实际掌握情况。

因此,在制定离子反应教案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掌握水平,将教学目标设置到学生实际掌握范围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二、完善教材选择离子反应教案设计时,离不开精选合适的教材。

但教材的精选并非一次成功,需要多方面的考虑。

比如说,首先要保证教材内容科学、准确,其次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只有这样精选出最优的教材内容,才能提高课程的实际效果。

三、统筹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方面,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统筹规划。

要让留给学生的时间尽可能的多、教师讲述内容尽可能的少。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更好的掌握并理解离子反应相关知识。

四、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影响离子反应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教案设计时要注意采用活泼、生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注重教学反馈在离子反应教学中,教学反馈十分重要。

教师应该注重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意见,及时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的理解程度、掌握水平和教学效果,进而对教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教师还应该运用优秀案例和习题进行质量检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点。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的知识点。

教师们在对离子反应教案进行设计与制定时,应该从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考虑和调整,重视教学反馈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其成绩和素质水平。

巧设问题,突破离子反应教学中的难点

巧设问题,突破离子反应教学中的难点
问题 1:1 和 2 对比,蔗糖溶液不导电,分析其在水中 的存在形式,说明了什么?
问题 2:1 和 3 对比,KCl、CO2溶于水后得到的两种溶 液都能够导电,但结论却是 KCl 属于电解质,而 CO2属于 非 电 解 质 。 从 导 电 的 微 观 本 质 出 发 ,可 以 得 到 什 么 结 论?
61
中学教学参考 2019·8 中旬
化学·专题论析
理得出电离的概念,并通过酸、碱、盐的离子方程式发现 每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特征并重新定义。问题和 问 题 之 间 有 很 强 的 衔 接 关 系 ,容 易 激 发 学 生 的 理 性 思 维。
三、设计问题情境,透析离子反应本质 问题 1:当 Na2CO3溶液和 Ba(OH)2溶液混合时,能否 发生化学反应?原溶液中各有什么离子,混合后离子种 类有什么变化? 问题 2:当 Na2CO3 溶液和 H2SO4 溶液混合时,能否发 生化学反应?原溶液中各有什么离子,混合后离子种类 有什么变化? 问题 3:当 Na2CO3溶液和 KCl 溶液混合时,能否发生 化学反应?原溶液中各有什么离子,混合后离子种类有 什么变化? 问题 4:上述各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怎么书写? 问题 5:H++OH-=H2O 可以表示哪些反应? 问题 6:所有的中和反应都可以用 H++OH-=H2O 来 表示吗? 由前三个问题不难看出,离子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 和数目发生了变化;在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特征后,问 题 4 自然地过渡到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进一步归纳出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写、拆、删、查”;最后两个正反 问 题 的 答 案 也 呼 之 欲 出 。 整 个 过 程 ,通 过 设 计 问 题 情 境,培养学生从一般中总结共性,又从共性中找出特殊 的学习方法和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思维意识。 四、书写有关量的离子方程式,启发学生思考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是离子反应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不存在 问题,但是对分步反应以及涉及量的复杂问题欠缺分析 和归纳。对此,在“离子反应”的总复习中,可以 Ba(OH)2 参与的反应为例,提出以下五个问题: 问题 1:稀 H2SO4 与 Ba(OH)2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可以用 H++SO42-+Ba2++OH-=BaSO4↓+H2O 表示吗? 问题 2:向 Ba(OH)2 溶液中通入 CO2,CO2 少量和过 量时反应有什么区别?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问题 3:向 NaHCO4 溶液中滴加几滴 Ba(OH)2 溶液, 和向 Ba(OH)2 溶液中滴加几滴 NaHCO4 溶液,反应有什 么不同?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问 题 4:将 Ba(OH)2 溶 液 不 断 滴 加 到 KAl(SO4)2 · 12H2O(明矾)溶液中,什么情况下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 什么情况下沉淀的质量最大? 问题 5:你认为应怎样分析“少量、过量以及给定比 例”的离子反应? 像书写有关量的离子方程式这样的难点问题,如果 直接进行讲解,学生虽然也能够接受,但再次遇到同类 型问题时仍不能运用自如,可见学习效果并不好。而经

离子反应教案中学生易错点的分析与解决

离子反应教案中学生易错点的分析与解决

离子反应教案中学生易错点的分析与解决离子反应是化学学科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也是高考化学的重点之一。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于离子反应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易错点也比较多。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离子反应教案中学生易错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方案。

一、易错点的分析1.概念混淆离子反应中,酸碱、还原等概念容易混淆。

比如,学生常常将酸和碱的概念混淆,认为任何有酸味或苦味的物质都是酸或碱。

还有学生容易将氧化还原反应与酸碱中和反应混淆,认为酸碱反应不涉及电子转移。

2.物质表示方法错误离子反应中,学生常常存在物质表示方法错误的问题。

比如,化学方程式中的离子符号写错或漏写,不能正确表示溶液中的离子状态。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容易忽略离子符号后面的电荷表示,导致计算离子配比错误。

3.离子普遍性问题学生常常存在将某些反应物的离子特异性推广到所有离子反应中的问题。

比如,学生可能会认为NaCl和FeCl3在溶液中的反应只产生Na+和Cl-离子,而未注意到Fe3+和其他反应物反应产生的离子。

4.反应类型判断问题离子反应因其种类众多、种类较为复杂,学生常常存在反应类型判断问题。

另外,由于高考中离子反应题目相对独立,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判断反应的类型,缺乏系统的思考。

二、策略与解决方案1.强调概念的区别在教授离子反应时,应当着重强调酸、碱、还原等概念的区别,让学生明确每种反应的基本特点,理解分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过程。

此外,还应关注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区别,让学生清晰地感知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2.注意物质的表示方式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对物质表示方式的解释与强调,让学生明白特定表示方式的含义,并使学生逐渐习惯于使用正确的表示方式。

例如,应当辅助演示离子符号的写法,让学生注意离子电荷和阴阳离子的区别,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溶液中离子的状态。

3.强调离子的普遍性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每种反应涉及的物质及其状态,并在具体案例中加以讲解,帮助学生明确离子的普遍性。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学习的难点所在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学习的难点所在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学习的难点所在作者:崔文耀来源:《考试与评价》2017年第09期【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高中化学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这一块的内容,离子方程式是每年高考考查化学的必考内容,它也是高中化学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和重点。

在学习或者是复习这块内容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学生往往对那些离子方程式学习的难点掌握不透彻、基础不够扎实,应用起来不太熟练,这些往往会导致考试失分.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应树立一个观念,重视对这门学科的学习。

有许多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理论知识和概念会让学生在学习的时侯没有学下去的兴趣甚至感到畏惧,,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也很容易把那些必需掌握的知识颠倒,混杂,教师在传授这些知识难点的时候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思路,就不会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差。

本文主要是研究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学习的难点所在。

【关键词】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学习难点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来简化甚至化解这些难点,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把那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

要想知道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的难点所在,首先学生需要知道的是离子反应的离子反应的概念是什么。

离子反应的难点有几个,,一个是离子反应的概念比较难理解,再一个就是离子共存问题,还有就是离子反应的量的问题,还有在水溶液中氧化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等等这些在考试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顾名思义指的是进行化学反应时有离子参加离子。

换句话说,在进行化学反应时有离子生成或者是反应物中具有离子,这些都属于离子反应。

由于在高中化学学习阶段所涉及的离子问题绝大部分都指的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变化,所以常见的离子反应问题都指的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特别需注意的是,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就都含有离子,在熔融状态下,有些表现是固体或者气体状态的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也是离子反应,只不过在通常情况下不把它书写类似离子反应过程的方程式。

对一节离子反应的教学反思

对一节离子反应的教学反思

对一节离子反应的教学反思在化学教学中,离子反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

然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节离子反应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经过反思和总结,我认为原因主要包括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教学内容难度大以及教学方法不当等因素。

首先,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离子反应这一知识点之前,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离子的定义、离子的命名和离子方程的书写等。

然而,很多学生在这些基础知识上存在困难,在学习离子反应时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因此,我意识到在教学离子反应之前,必须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和巩固,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吸收新的知识。

其次,教学内容的难度也对教学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离子反应作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离子的生成、消失和转化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概念往往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解和示范实验的形式来教授离子反应,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决定在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或实验操作,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传统的讲解和演示的方式来传达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尝试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课件、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

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另外,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出问题和与同学互动,以促进他们对离子反应知识的积极学习。

通过反思和改进,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够更好地教授离子反应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我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确保学生具备必要的知识储备。

其次,我将选择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另外,我还会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互动和实践,以促进学生对离子反应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郝秋菊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年第07期
“离子反应”是高一阶段必修的重难点知识.学好“离子反应”,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离子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也能为后期化学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离子反应的知识点涉及很多细节性的问题,如果不加注意,学生可能出现较多的疏漏.为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对“离子反应”课程予以关注,并着力解决其中的基本问题.
一、高一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存在的问题
1.化学式与方程式的书写不符合要求.首先是化学式的书写.了解化学式的写法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但是高一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尚浅,初中时接受的教育并不能满足高一学习的需求,因此部分学生存在对化学式含义理解不清或者书写错误的情况.其次是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理解与书写电离方程式涉及众多的概念,如电解质概念、非电解质概念、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等.学生只有深刻了解基本概念,并明确其中的差异,才能正确书写相应的电离方程式.实际的教学情况并不理想,学生的理解能力达不到学习的需求.最后是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了解化学性质、明确化学反应.由于学习中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较杂,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往往无法准确地对化学反应做出判断.具体来说,学生对盐、酸、碱的性质了解不足,不能总结其中的通性规律,不能将一般规律推广应用到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对复分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理解与利用不足.
2.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在学习“离子反应”知识时,学生需要掌握盐类物质与碱类物质的溶解性,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只是盲目听从老师的讲解,并没有进行自主思考或者详细记录课堂笔记.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没有给学生留下记笔记的时间,导致学生仅对知识点留下浅层记忆,之后复习的过程中没有笔记作为依托,继而忘记很多关键性的知识点,从而在解题过程中弄不清题目中的物质是否可以进行拆分.另外,高一阶段,学生是初次接触离子反应的相关概念,而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二、高一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存在的问题的
CSD%0,0,0,10FK(WB8001对策FK)CSD
1.让学生深入理解各种元素与化学式的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应详细讲解典型的元素与化学式的内涵,促使学生掌握化学式的构成规律,并且自主分析各种元素与化学式所代表的基本含义.
2.指导学生掌握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多种方式介绍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律,并使学生有效掌握有关知识.在讲化学式时,教师可以自编一些关
于元素或者化合价的顺口溜,便于学生记忆.教师还应具体分析不同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具体规律,如非金属氧化物中氧原子要写在后;氢离子加酸根表示酸类物质,金属阳离子加氢氧负离子表示碱类物质,金属阳离子加酸根表示盐类物质等.在讲电离方程式时,教师可以利用比较法,让学生对强弱电解质以及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进行区分.如,电解质通常为盐、酸、碱以及金属氧化物,而非电解质则包括非金属氧化物、蔗糖与乙醇等;电解质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的情况下可以电离并能导电,而非电解质则不能;其共同点在于两者都属于化合物.
3.加强学生对相互反应的理解.第一,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离子方程式的分析了解离子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水,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同样能够生成水,其离子反应方程式都是氢阳离子与氢氧负离子生成水,那么从中就可以得知钠离子与氯离子、钾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之间均未发生反应.在直观的分析中,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是如何发生的.第二,可以让学生对反应条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初级的离子反应.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离子反应中的生成物是什么类型的,从中总结规律,分析常见物质中是否可以归为微溶物、沉淀或弱电解质.第三,在经过反复讲解与练习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总结规律,让学生分组列出能够发生相互反应的离子有哪些,不能发生相互反应的离子有哪些.学生总结后分组在课堂中汇报,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进行补充与评价.这个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总之,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性知识,其中的部分内容具有抽象性,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对概念理解不清、不会应用等情况.因此,教师应利用规律、顺口溜等展开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使其学会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