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媒体——手机媒体的未来
第五媒体
第五媒体11. 什么是第五媒体?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受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
12. 当前第五媒体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当前第五媒体的主要内容包括:手机聊天、娱乐信息、新闻/财经信息、手机图铃下载等。
13. 第五媒体有什么特点?第五媒体具有以下特点:1)用户可以互动和参与;2)个性化和自由化的传播方式;3)随时随地获得和接受信息,信息量丰富;4)第五媒体受众量具大,中国现在已有四亿手机用户;5)传播成本较传统媒体更低。
14. 第五媒体的互动性如何阐释?第五媒体本身不仅具有互动的本质特点,第五媒体的出现还激发了其他媒体的互动潜能。
手机使用者在搜寻信息的过程中,媒体可以立刻、即时地调动消费者的行动,并使之瞬间产生购买意向和购买冲动。
15. 第五媒体与其他媒体怎样实现结合?国内手机短信与大众媒体结合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由无线通信运营商、短信内容提供商SP和手机用户三者的组合。
第二种是手机运营商、短信平台服务商、大众媒体和手机用户的组合,手机用户通过编发短信在短信平台参与到媒体互动中,受众与媒体内容通过手机短信形成互动。
16. 第五媒体对广告的影响?第五媒体的出现将使广告和营销结合的更加紧密,使广告的投放更有效,营销的目的更精确。
第五媒体给广告业带来了结构性的改变,现有广告公司内部的职能将被重新定义。
17. 第五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由于第五媒体在各个方面的特性,使得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变化:从阅读习惯来说,通过手机获取新闻、信息等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通过第五媒体展开的营销方式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跟多有用信息。
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将受到很大的挑战。
18. 第五媒体的发展趋势?第五媒体的未来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认识,另一个是技术。
手机媒体:第五媒体时代的来临
视各个横空出世 , 粉墨登场 手机从 年多时间 ,却在 2 0 0 4年创收 86 . 亿 者建立 更为稳 固的关系 ,而且提 供
元, 业内人士推测 , 0 5 2 0 年这一业 务 新 的利 润来源和 更为有效的传播手
并集文本 、 视听 、 娱乐于一身 , 掀起 的收入将达到 4 亿左右 。 0 段。 在世界范围内 , 手机报被称为是 传播模式和视听方式 的新革命 ,不 手机作 为通讯工具 的同时 , 也成 对 付 报 纸 发 行 量 饱 和 并 走 下 坡 路 之 经意 间手机媒体时代悄悄来临。 为人们生活 中必不可少的娱乐工具 , 时的 良策 , 例如 日本的 日新闻》 朝 、 无线增值业务 的内容提供商 ( P 争 C ) 日本经济新闻》等报社纷 纷通过手
一
夜春风来 ,“ 手机报纸”在国内报
手机铃声定制业 务 “ 彩铃 ”( 炫铃 ) 业蔚然成 风 。许 多大报 纸相继都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了手机 报 。它不仅帮助报纸 与读
I R、 V 手机广播 、 手机报纸 、手机 电 凤 靡 起 来 了 ,这 项 业 务 开 通 仅 有 一 通讯工具一跃变成名副其实的媒体 ,
维普资讯
创新论坛 ● ■一 l
与 中国移动联手 在全国率先推 出了 线 ”用 户用支持流媒体的手机下载
一
体信息的互动性的传播 工具 ,可称 的交流方式 : 说话和走路 , 可惜 , 自 人类诞生之 日起 ,这丽个功能 就开 始分割 , 直到手机横空出世 , 将这丽 ( )普及性和 即时性 1
无线音乐、视频聊天 、 卡拉 O K、 年的 1 9 8 亿条到2 0 年的 2 0 亿条 播 、 05 60 ,成 了人们新 型娱乐载体 , 机短 信不仅创造 了让 人震撼的 “ 拇 音应答 ) 指经济 ” ,也开辟 了新 的传播渠道 , 另外新 增的手机应用业务手机邮箱、 由于其具有便携性 、即时性的优势 ,
“第五媒体”带来移动营销新拐点
我 国移动 营销 现 状、 分享 成功 案 例起 到 了积极 的 促进 作 用。 另外 , 关部 门 也对 移动 互联 网 市场 的 规 范予 以引 相
今 年 的 互联 网大 会 以 “ 谐 网络 、 质 服 务”为主 和 品 题 , 新 出 “ ̄ ”的新 格 局 , 到政 府 机 构 、 创 11 得 电信运 营 商、 T I 企业 、 资机 构 、 闻媒 体 、 究机 构等 多方面 支 投 新 研
在 这 种 背景 下 , 国际 移 动营 销 协 会 、 国营 销 协 由 中 会、 网 互联 公 司共 同发 起 主 办 的 “ 国首届 移动 营 销 新 中
是说 。
据 统计, 国内WAP 网站 已达65 .万个 , WAP 业务月度
用户数 也超 i 4 0 万人 。  ̄00 ] - 同时, 机 上 网资费正在 降低 , 手 上 网功 能 正在增 加 , 用户对手 机 上 网的 顾虑 也 正在 大大
降低 。 WAP 终端的 日 益普及 以及国 内独立wAP 网站 的发
导和 管 理 , 悉 , 据 由信 息 产业部 牵头 的 移 动寻址 管 理 委 员会 和相 关的 国家标准 即将 出台。
汉铭 长期 跟 踪 数 字音 乐市场 和技 术 的 发展 , 极 整 积 合 产业 链 各 个 环 节 , 过 不 断地 积 累、 炼 和 总 结 , 经 提 为 运 营 商推 出了 开放性 的 平 台 + 务 +服务 +运营 的 端 到 业
的发 展
机 构 预 计, ]00 ,  ̄2 1年 中国 的数 字 音 乐销 售 预 计能 够 达
论手机报的媒介和发展方向
现代经济信息一、绪论手机报是通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是手机媒体领域的新媒体,相对于传统报纸而言,手机报具有实时更新,动态浏览,接收方面,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等特点。
所谓手机报就是依托手机移动终端为载体,通过无线移动技术平台,定期连续地向手机用户输送新闻、提供咨询的一种新型的无纸之报。
是传统报纸与最新电信增值业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媒介形态。
用手机作为阅读终端的手机报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MMS彩信型手机报和 WAP网站型手机报和 IVR语音版手机报。
本文主要关注 MMS彩信型手机报,另两者不做讨论。
分析手机报的发展过程,首先要将其置于一个大的媒介和社会环境背景之下,研究手机报产生的原因。
中国手机报的产生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因分析。
与传统报业相比,手机逐渐成为迅捷的信息抵达通道。
1.比互联网更普及更便利。
2.比报纸更具有互动性。
3.比电视、广播更便捷。
内因分析。
1.将优质新闻内容引入移动增值业务平台有助于树立移动新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提升整体形象。
2.通过手机报业务可加强与用户间的互动联系,从而更加深入了解用户的使用阅读习惯,为持续向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业务奠定基础,从而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支持。
3.用户可在使用手机报业务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对 WAP、彩信等相关业务的使用习惯,从而为 WAP、彩信等业务的爆发性增长奠定坚实的用户基础。
4.通过向用户提供具有深层价值判断的新闻内容,有助于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从而增强用户的粘着性和忠诚度。
手机报业务从 2004年初创模式,因果试验,试点,试行,到后来的各家运营商争相制作发行各自独立的服务产品,期间整个过渡时间有用了四年时间。
直到现今,手机报业务已进入了稳定、理性发展的阶段。
各方面的环境也较初创时有了较大的变化。
二、手机报的媒介分析中国手机报具有鲜明的传播特征,这些特征也成为手机报作为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传播模式上,中国手机报多种模式并存;传播要素中,各环节构成要素具有鲜明特征;传播方式上,诸多对立的传播形态相互统一;同时,外部的环境对手机报传播的各个环节的影响可谓意义深远,消费文化的渗透使手机报携带着典型的媒介消费特征。
融合媒体名词解释
融合媒体是指不同形式的传媒内容、平台、技术和产业之间的融合与交互,以创造全新的媒体体验和商业模式。
具体来说,融合媒体可以理解为多种媒体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媒体,包括第一媒体:报纸;第二媒体:广播;第三媒体:电视;第四媒体:电脑;第五媒体:手机。
融合媒体的主要特点包括:
1. 跨平台融合:融合媒体能够整合不同平台的内容、技术和资源,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融合,实现跨平台的内容共享和交互。
2. 数字化转型:融合媒体借助数字化技术,将传统媒体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内容,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
3. 个性化推荐:融合媒体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服务。
4. 互动性增强:融合媒体注重用户参与和互动,通过社交媒体、评论、投票等方式,增强用户与媒体的互动性,提高用户粘性。
5. 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媒体创新商业模式,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广告、付费内容、电子商务等,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和企业的需求。
总之,融合媒体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通过整合不同平台的内容、技术和资源,实现跨平台融合、数字化转型、个性化推荐、互动性增强和商业模式创新,为用户提供全新的媒体体验和服务。
《新媒体概论》-手机媒体
前景
手机媒体
网红经济
电商直播
中国特色——网红经济
网红也叫KOL ( 意见领袖) ,近年来由网红经济演伸出来的一类人一行业达人, 他们开始建立个人互联网影响力,放大个人价值。
超 级 IP
李佳琦
超级网红
口红一哥
卖啥,啥火
赚 顶级流量 钱
机 器
15分钟卖掉15000支口红;
3分钟卖出5000单资生堂红腰子销售额超 600万
随着短信增长的趋缓,一种新的增值 业务“彩信”(MMS)震撼登场,它是 在移动网络的支持下,以WAP无线应 用协议为载体传递多媒体的内容和信 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 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例如音乐、 贺卡、新闻照片、MMS、动画、铃声、 视频等。随后又有一种手机铃声定制 业务“彩铃”(炫铃)风靡起来了。
2014年,自媒体开始收割。 一些个体通过运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获得了商业上的变现。这里包括为 商业公司鼓吹,包括投放商业公司硬广,也包括成名后作为一个KOL出入 各种会议讲座,成为公司顾问,等等。 还有些自媒体账号,影响力巨大,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粉丝经济,组织 “**会”、售卖“**牌”货品,做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
2003年,美国人提出了“we media”这个术语,中文翻译过来是:自媒体。
从2004年起,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先后推出了基于蜂窝移动 网络的手机电视业务试验。2004年5月,中国联通也发布了一 项名为“视讯新干线”的手机视频服务。2004年7月18日,中 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掀开 了手机与报纸联姻的序幕。2004年11月,台湾作家黄玄的“中 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小说”— 《距离》正式上线,引 发手机文学的讨论热潮。
(3)个性化和商业化追求过度,造成媒体基本性质的转变,可能对市场产生不 良影响,或者使部分市场紊乱。
第五媒体
从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划分:1、报纸刊物应为第一媒体;2、广播应为第二媒体;3、电视应为第三媒体;4、互联网则应被称为第四媒体;5、移动网络应为第五媒体。
但是,就其重要性、适宜性、有效性而言,广播的今天就是电视的明天。
电视正逐步沦为“第二媒体”,而互联网正在从“第四媒体”逐步上升为“第一媒体”。
虽然电视的广告收入一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广告蛋糕”正日益被互联网、户外媒体等新媒体以及变革后的平面媒体所瓜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平面媒体已经涵概了报刊、杂志、画册、信封、挂历、立体广告牌、霓虹灯、空飘、LED看板、灯箱、户外电视墙等等广告宣传平台;电波媒体也已经涵概了广播、电视等广告宣传平台。
基于此,就其目前适宜性来讲,媒体应按其形式划分为平面、电波、网络三大类,即:1、平面媒体:主要包括印刷类、非印刷类、光电类等。
2、电波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广告(字幕、标版、影视)等。
3、网络媒体:主要包括网络索引、平面、动画、论坛等。
也就是说,如果按其形式予以适当调整后,明确划分“媒体”,那么,我国目前现形的媒体就只有“三大媒体”。
编辑本段项立刚谈第五媒体第五媒体——手机媒体的未来作为近年来被热炒的概念,手机报和手机电视成为业界人士瞩目的焦点,同时,手机报和手机电视业务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推出了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引起各类媒体躁动;同年12月,重庆各大报纸联手推出《重庆晨报》、《重庆晚报》和《热报》WAP 手机上网版,跃跃欲试者摩拳擦掌;2005年5月,浙江手机报正式开通,引发杭城报业上网热……手机报热潮迅速席卷全国,它还被许多人视为报纸复兴的希望。
2005年,目前唯一拥有手机电视牌照的上海文广与中国移动合作开通手机电视“梦视界”业务,向手机用户提供下载点播和直播等形式的手机电视业务;中国联通与央视新闻频道、央视4套、9套以及凤凰资讯台等12个电视频道联手推出“视讯新干线”手机视频服务,手机电视也被看作是一座未经开掘的金矿。
3G手机开启未来第五大新媒体
3 手 机 开 启 未 来 第 五 大 新 媒 体 G
钟 晓 书
( 西 工 业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宣 传 教 育 部 , 西 咸 阳 陕 陕 摘 要 :第 三 代 移 动 通 信 技 术 的 推 广 普 及 , 破 了传 统 打 四大 媒 体 的传 播 形 式 , 第五 大媒 体 也 随之 诞 生 。 G 机 为代 以3 手 表 的 第 五媒 体 。 其 网 络覆 盖 面 广 、 户 数 量 巨大 、 以 用 强迫 携 带 、 信 息 反馈 率 高 的特 点和 多种 方 便 快 捷 的 媒 介 产 品 .使得 广告 的精 准度 大 为增 强 。 其 它媒 体 无 法 企及 , 种 以高 科技 移 动 令 这 通 信 手机 为载 体 的 新 媒 体 将 成 为 未 来 最 具 有 发 展 潜 力 的 传播
媒介。 关键词 : G 机 3 手 费 模 式
720 ) 10 0
第五 大媒 体
特 点 经 济 增 长 点
计
如 果 说 第 一 代 移 动 通 讯 只 能 做 到 “ 走 边 打 电 话 ”第 二 边 . 代 移 动通 讯 增 加 了传 真 和 短 信 功 能 ,那 么 第 三 代移 动通 信 技 术 , 就是3 也 G网络 技 术则 能够 提 供 数 百k 数 兆 字 节 每秒 的移 N 动 通 信速 度 , 能够 处 理 图像 、 乐 、 频 等 多 种 流 媒 体 形 式 , 音 视 提 供 包 括 网 页浏 览 、 话 会 议 、 电 电子 商 务 等 多 种 信 息 服 务 2 0 09 年1 7 月 日我 国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为 中 国移 动 、中 国 电 信 和 中 国 联 通 发放 3 第 三 代移 动 通 信 (G 牌 照 , 举 标 志着 我 国 正式 张 3) 此 进入3 时代。 G 随着3 时代 的到来 , G 以手机 为代表 的移动 终端 , 逐步 成 为 正 大众 获取 信息 的重 要渠 道 。手机 报 、 手机 上 网、 手机 电视 、 置服 位 务、 移动 搜索 、 手机 广 告等 无线 业 务方 兴未 艾 , 种 迹象 表 明 ,G 种 3 即将 成为 继 报 纸 、 播 、 广 电视 、 联 网之 后 的 “ 五 媒体 ” 互 第 。
手机媒体
1、体积小,分量轻,便于携带。2、易于使用,无需学习就能掌握它的操作方法。3、它像电脑 一样具有应用的可延展性。4、它仍然在不断进步着,手机的各项技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5、它 的产品层次丰富,价格多样,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部自己能消费得起的手机。6、一对一的 传播,信息传达的有效性。7、传播形式的多元化。
传播方法
传播方法
对新闻传播方式 第一,消除了时空维度对新闻传播的限制,实现了传播的随时性、随地性。 手机媒体 手机媒体不仅可以提供线性方式传播,而且可以提供非线性方式的点播和下载,实现了实时性传 播和异时性传播的共存,人们不仅可以了解正在发布的新闻,而且可以了解过去发布的新闻。同 时手机是一种随身媒体,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收看新闻信息。与需要在客厅、卧室、办公室或者汽 车等固定地点接收信息的其他媒体相比,其新闻发布与新闻接收之间的时间之差更小,基本做到 即时发布、即时接收。在空间上,由于移动通讯实现全球覆盖和全球漫游,手机媒体彻底打破媒 介地域性和疆域性,让地球上的距离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减小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无论身处世 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手机用户愿意,都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实现超越空间的沟通。
与此手机还与其他媒体相互结合、渗透和融合,形成了一种“全媒体”。例如,通过手机阅读报 纸,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最新的新闻,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更加生动地了解事件的全 貌。同样,通过手机收听广播和电视节目,也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收听和观看,不受时间和地点的 限制。
此外,手机还具有一些独特的功能。例如,通过手机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可以实现即时的新闻 报道和事件记录。
移动媒体
手机用户是以独立的身份参与新闻生产活动,他们没有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压力,不需要 在一定时间之内拿一定量的内容来填充版面和节目时间;也不需要遵循媒介的宗旨和报道方针, 他们对内容的参与没有规则,没有计划,也没有把关人,具有很强的突发性、随意性、随机性和 独立性,他们唯一遵循的是自己的表达欲、价值观和倾向性。虽然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杂志 (如悦无线等)、手机电视、手机站的运营机构仍然是手机新闻生产的重要力量,但手机用户这 种主动广泛地参与生产、实现话语表达的热情和行动,将冲破专业手机媒体运营机构充当传统媒 体那样的把关人,过滤新闻信息并决定什新环境,这是手机媒介化时代不得不掌握的一项新技能。
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前景
说 , P I e e 和移动电话技术结合起来 , WA 将 n r t tn 一个 支持 WA P协议的手机可 以随时 、 随地、 随身地访 问 互联网 , 因此手机又被称为“ 网络的延伸” 。 1本是手机上网普及最广泛的国家 , 3 根据 WI P
Jp l uvy的统 计 , 在 20 am re S 早 0 2年 1本 支持 上 网 的 3 手 机 达 到 540 万 部 , 0 占手 机 总 量 的 7 % , 中 7 其
Vo . No 3 18 .
S p. 2 6 e 00
手 机 媒 体 的 现 状 与 前 景
刘惠芬 , 澜 刘
( 清华大学 新 闻与传播学 院, 10 0 ) 北京 0 0 0
摘
要: 尽管手机是作为人 际语 音通讯工具而诞生的 , 由于与互联 网的结合 , 它越来越 具有综合 性 但 使 媒体的特征 。结合 国内外数据和案例 , 理 出目前手机媒体的应 用状 况, 梳 并对其传播 特征和发展 前 景进行初 步的分析 。从媒体 内容上看 , 手机 应用主要 包括手机 小说 、 手机 新 闻、 手机 电视 和手机 学 习等几类。手机是互联 网的延伸 , 因此手机 同样具有数字化 、 互动性和 多媒体性 。但手机 又是 一个 移动 终端 , 设备的便携性要 求其传播 的信 息具 有短 小精悍 的特 点 , 以满足 随 时、 地的 互动要 求。 随 随着 3 G手机 的普及 , 手机媒体的功能将更加强 大。手机有 望成 为继 第四媒体 之后 的第五媒体 , 成
215 2亿美元。7 %的韩国人拥有手机 , 国的这一 5 美 比例 为 6 % l。在 中 国, 动 电 话 的 普 及 非 常 迅 0 j 移
速, 截至 20 05年底 , 国手 机用户数达 到 3 9 全 .3亿 ,
未来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未来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和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未来,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同时也将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未来新媒体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1. 移动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工具。
未来新媒体将更加注重移动化的发展,开发更多适用于移动设备的应用和内容,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
2. 视频化:视频已经成为新媒体的重要形式之一,未来新媒体将更加注重视频化的发展。
通过视频,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信息和内容,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传达情感和观点。
未来新媒体将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视频内容,满足人们对于视觉体验的需求。
3. 社交化: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交流和分享的重要平台,未来新媒体将更加注重社交化的发展。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与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获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未来新媒体将提供更多社交化的功能和服务,满足人们对于社交交流的需求。
4. 个性化:未来新媒体将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发展。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新媒体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
未来新媒体将通过推荐算法和个性化推送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加符合其兴趣和需求的信息和内容。
二、前景展望1. 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新媒体市场的潜力巨大。
未来,新媒体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 广告收入增长:随着新媒体用户规模的增加和用户粘性的提高,新媒体的广告收入也将持续增长。
未来,新媒体将成为广告主的重要投放渠道,广告收入将成为新媒体的重要收入来源。
3. 创新机会增多:未来新媒体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
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新媒体可以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4. 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新媒体的发展将面临一些挑战,如信息泛滥、虚假信息和隐私问题等。
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发展趋势
短信 这种除声音 以外还可 以以文本形式传 递 的 通讯功能 。就未来而言 ,随着科技 的不断进步 ,
手机 的不断更新 改进 ,上 网速 度一定会 更加快 捷 ,所 以 ,手机 的未来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
向其他 相 关业 务 品类拓 展 ,电子商 务 、搜 索 、 音 乐 、视频 等各项 网络应 用逐渐 与社 交全 面融
现了四大趋势 :
第 一 ,根据 来 自国际 权威 市场 研 究 机 构
I D C的数 据显 示 , 目前在 手机 拥有 者 中 ,4 2 % 拥有智 能手机 ,5 8 % 计划购买 智能手机来 替代
现 有 手 机 。 这 样 的发 展 趋 势 之 下 ,带 来 的 必 然
进入人们 的 日常生活 以来 , 经过 十几年 的发展 ,
从 1 G到 2 G , 再到今 天 的 3 G技 术 , 手机 的功 能
在 日益 完善 , 基于其锁 定 目标 受众精 确 、信息 抵达 率高 、传 播速度 快 、可信 度高 等特 点 , 以
及在 不断 的发展 中 日益融 合 网络 的传 播功 能 ,
结果是我 国手机媒体的移动网络化趋势。
合 ,并 日渐 向手机媒体平 台集合 。 第 四,手机 微博主要 发展运用平 台应该是 以手机用 户为主 ,微博 以电脑为 服务器 以手 机 为平 台 ,把 每个手机 用户用无线 的手机连 在一
网络 、有线 电视等也许使 用率很 高 ,但是 它们 并不能 随时随地地获 取新 闻信 息。而手机
第二 ,手机与传 统媒体 的结 合在不经 意间 实现 了与报 刊、电视 、广播 、出版等传统 媒体 的交 融与竞争后 ,当今的手机 媒体则更 多地开
不仅 给社会 生活带来 了极 大的便 利 , 同时也将
手机成就第五媒体的媒介进化理论分析
“ 后网络时代”第五媒体的雏形。 显然, 数据广 播和网络 电视并没有从根 本上 改变其各 自 的性质 , 说到底还是一种广播或电视, 因此也与 “ 第五媒体” 无缘 ; 宇电视 当属新 时期非常流行的广告传媒 , 楼 但与四大 媒体相较 , 无论在功能影响上还是在普及 程度上 , 都无法与
前早已暗流涌动 , 手机, 数字广播, 移动电视 , 手机报 , 短信,
此解 释媒 介发展规律, 奠定了其 在媒介进化学领域 的地位。
群雄逐鹿 , 跃跃欲试, 大有取而代之之势。 00 1月1日 21年 2 5 ,
借助达 尔文进 化论, 他把 人比作 “ 然环境 ” 把媒介技术比 自 ,
媒体、 互性、 交 个性化和海量信息等特点, 成功地担 当起现代 程回顾: 一种媒介进化理论》(9 9 中论述了媒介进化 的几 1 7)
新媒体的角色, 为人类 的信息生 活带来了革命性 的变化 。 可 个核心概念, 提出了媒介演化的 人性化趋 势 ( o m z to h m ia i n rn ) 补偿性媒介 ( e e i l e i m ”理论 , r m d a m d u ) 并以 正当 “ 第四媒体” 还依然炙手可热之时,“ 第五媒体”在几年 t e d ”和 “
1 媒介 进化 理论
而 非线性的。 媒介进化学派是北美媒介生态学派的重要~支 , 他们所 有不 可逆性, 网络是可逆性的, ②“ ” “ ” 优 胜 劣 不汰原则 : 在新媒介 出现后, 较旧的媒 主张的媒介进化 ( e i v lto ) M d a E ou in 研究的是 “ 整个媒介系
基于手机传播的_第五媒体_的原理和价值构成分析
1、通 信 业 务 。2、上 网 浏 览 。3、可 视 电 话 。4、摄 像 。5、在 线 电 视 。6、视 频点播。7、mp3 下载。8、在线游戏。9、 全球卫星定位的电子地图。
由于手机传播改变了媒体与受 众的关系, 使二者处于多维度的传播 空间, 因而就可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 化。
三 、手 机 传 播 的 延 伸 价 值 不 可估量
作 为 “第 五 媒 体 ”形 态 的 手 机 传 播, 蕴藏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主要有:
( 一) 经济价值。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的移动手机用户数量已达 4.5 亿 , 小 灵 通 也 有 1 亿 用 户 , 通 信 产 业规模达到 3100 亿元。
功能的综合运用, 意味着用户可 通过任何联网的多媒体终端, 在任何 时间、任何地点享受手机媒体的访 问 、接 受 、反 馈 和 传 播 功 能 与 服 务 。
由于 3G 手机还没有 得 到 广 泛 运 用, 我国的手机媒体的传播能力仍处 于低水平。目前, 国内受众用手机传 播 信 息 的 主 要 形 式 只 有 手 机 短 信 、手 机 报 纸 、手 机 电 视 和 手 机 电 影 。 以 手 机电视为例, 受众只能在中国移动通 信 公 司 的 GPRS 网 络 、中 国 联 通 公 司 的 CDMA 网 络 基 础 上 加 装 相 应 播 放 软件, 才可收看到央视新闻频道的 “东 方 时 空 ”、“天 气 资 讯 ”、“新 闻 早 8 点 ”、“第 一 时 间 ”等 节 目 。虽 然 仍 处 在 低水平的应用状态, 但 3G 手 机 这 种 集 数 字 、交 互 、移 动 、宽 频 和 个 性 于 一 身的传播媒体, 已开始了从个人通信 工具向媒体终端的过渡。
“第五媒体”的特色
学习时报/2005年/10月/17日/第006版文化教育“第五媒体”的特色付玉辉没有新的传播技术,就没有新的媒体。
即使有了新的传播技术,还需要有新的广泛应用,才能推动新媒体的最终产生。
第五媒体提法的出炉,其原因在于新的传播技术对未来传播世界和大众传播媒体格局的深刻影响。
而对于手机或者手机短信是否是第五媒体的争论和探讨也没有脱离传播技术发展的现实。
但是,接下来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第五媒体?第五媒体应该具备什么特点?有论者认为:第五媒体是将报刊的“存内容于家庭”的优点、广播电视“用户自由增长”的优点与网络媒体的“个性化服务”优点整合在一起的一种新文化传媒形式,其“最终的理想是对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四大传媒取长补短,创造一种第五传媒。
”有论者认为第五媒体应该是在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之上的一种新媒体,并据此认为网络广播是第五媒体:“第五媒体的父系为互联网,母系为广播电视网,‘着床’于存储技术整合而成。
第五媒体取上千个文化网站做信息,以数字广播信道,把网站内容整合送到家,通过镜像存储(信宿),由用户按照需求取用。
这种数据传播方式不但继承了父系和母系信源丰富,传播广阔的长处,又避免了信道拥堵,不能保存等短处。
”还有观点认为:“第五媒体是一种以个性化为指向,以多媒体呈现,具有互动性的公众媒体,它应该是对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这四类媒体进行的‘破坏性创造’后具有‘立体’强大传播能力的新媒体。
”其他的观点也有认为网络电视是第五媒体的。
但是从严格的传播学定义来推究,这些东西从本质上讲都不具备新的媒体特征,不能判定其是第五媒体。
笔者认为,第五媒体是一种与前四种大众传播媒体相比具备新的总体特征的新大众传播媒体形态。
第五媒体应该是具备接入互联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网的功能的移动媒介。
真正成熟的第五媒体的出现和使用,应该是在三网功能融合的条件下。
那时,新的大众传播媒体应该不纯粹依赖互联网或者电信网或者广播电视网。
作为手机,如果它所传播的信息仅仅依赖电信网或者互联网,那么它就仅仅是一种电信网或者互联网接入方式从固定方式到移动方式的改变,这和电信网或者互联网的原有的固定传播方式没有本质性的变化。
让手机成为真正的第五媒体
2、传播 新 闻形 式 多样 。 由于手机 短信 、彩 信和
W P上 网的普 遍应 用 ,手机传 播 的 内容也 形式 多样 , A 文 字 、 图片 、 声音均 可 以传播 ,还 可 以 图文 声像 兼
、
手机 能成 为第五媒体 吗?
互 联 网蓬 勃 发展 后 ,网络 是 继 报纸 、广 播 、电 视三大 传统媒体之 后被称 为第 四媒体 。而手 机开始 融 入 传媒大 家庭 则 是近 两年 的事 。 20 0 4年 ,《 国妇 女报 》推 出了全 国第 一家 “ 中 手 机报” 。同年 , 中 国联通 与 国 内 1 电视 频道 达成 2家 协 议 ,使 得 一 些 电视 节 目可 以通 过 手 机 直 接 观 看 。 2 0 年 ,上 海移动 与文广传媒集 团联手推 出手机 电视 05 业 务 试 点 ,并 推 出 中 国第 一 部 “ 机 短剧 ” 去年 手 。 到 今年 ,广 东 的几 大 报 业集 团也 相继 推 出 了 “ 手机
一
媒 体
优 势 ,也 有 一 定 的 劣 势 。
i 接 收 方便 ,传播 迅 速 。手 机 媒 体 实 际 上 就 是 通 、 过 手 机 接 收 新 闻信 息 。手 机 体 积 小 巧 ,携 带 方 便 ,
不受 时空影 响,接收新 闻即 时便 捷 ,且 更新新 闻的速 度快 ,既可 以像 电视那样 同步播 出,也可 以像 互联网 那 样 不 断更 新 报 道 。
报 ”。
备 , 更可 以传播 动画 、游 戏 或是 一 个文 件 、 一个 程
序 ,而 且可 以随时将喜 爱的 内容 保存下 来 ,再 次阅读 和 重 放 都很 方 便 。 3 、交互性 强,可提 供个性 化服 务。传统 的三大媒 体的缺点是与接收者 的互 动性差, 基本是 以单向传播为 主 。手 机媒体则 大大增 强了与受 众的交 流,信息接 收 者可 以很快 对信 息 的好恶 及评 价反 馈 到传播 者那 里 , 甚至接 收者也可 以成为传 播者 的一员 ,一些新 闻就是 通过 接收者 与传播 者 的强烈 互动 而成 为热 点新 闻的 。 同时 ,通 过手 机 媒 体 ,你 可 以主 动 地 定制 某 一 领 域 的新 闻信息 ,也可 以被动地 接收到别 人给你 发来 的信 息 ,对 同一 新 闻 ,你 可 以选 样文 字 形 式 ,也 可 以选 择 声像 新 闻 ,传 播 者可 以根 据受 传 者 的不 同爱 好, 向每个 受传者提 供完全 个性化 的服 务。这是手机 传 播 既 有大 众 传播 特 点 , 又有 人 际传 播特 点所 决 定 的 ,也 是 其 它大 众 媒 体 还难 以做 到 的 。
论中国手机媒体的发展
传 播学 者麦 克卢 汉 曾说过 : “ 正有 意 义 、有 价值 的 三 、手机 媒体 发展 过程 中 的问题 真 ‘ 讯息 ’,不 是各个时代 的传播 内容 ,而是这个时代 所使用 尽 管手机 作 为 “ 第五 媒体 ”改 变着 中 国社 会 的传播格 的传 播工具 的性 质 、它 所开 创 的可 能性 以及带 来 的社会 变 局 ,重 塑着 人们 传播 信 息 的习惯 ,但 是 ,在欣 喜与 兴奋之 革 。”当手机从 通讯工具一 跃变成名 副其实 的媒体 ,手机媒 余 ,对手机媒体 这样一个新 鲜事物需要 的是更多 的冷静 。要 体时代不 经意 问悄悄来 临。 让 这种新兴传播渠 道下 的传播 行为 ,得 到受众的认可并 良性 手机媒体 , 以手机为 视听终端 、手机上网为平 台的个 运转起来 ,需要我们有正确 的认识 、理性 的思 考。 足 性化信息传播载体 ,它是 以分众 为传播 目 ,以定 向为传播 标 31 .信息传播 方面的局限性 效果 ,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 。 集 中表现 在两 个方 面 :一 是新 闻 信息 尚未成 为手 机媒 体 的核心竞争力 ,内容正陷入 “ 大众化 ”泥潭 。手机媒体信 手机媒体 的传 播 形式 根据 工信部的统 计 ,截至2 0 年底 ,中国手机用户数量 息传播缺 少深度和原创 性 ,主要 还是依托 于报 纸 、广播 、电 08 已超过6 亿 。随着中国手机用户越来 越多 ,手机带来 的影响 视 、网络四大媒体 的信息 内容 ,手机 尚未 成为人们获取新闻 . 4 力也越来越大 ,而相应的信 息传播形式也会越来越广泛。 信息 的 主要途 径 。二是 虚 假与 不 良信息 传播 ,信 息垃圾 泛 11 .手机报 滥 。手机媒 体不 良信息 具体包括 :假 冒银行名 义发送 手机短 手机 报是将传统媒体 的新 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 平台发送 信息进行诈 骗 ;散布色情 、赌博 、暴力 、恐怖 内容 ;非法销 到手机 上 , 而在手机上 实现阅读 短信新 闻、彩信 新闻等功 售枪支 、爆 炸物 、走私 车 、毒 品、介绍他人卖淫嫖娼 等等。 从 能 。手机报 ,已经成为传统 报业继创 办网络版 、兴 办网站之 这些 信息 败坏 了社会 风 气 ,误 导公 众 ,导致社 会 秩序 的混 后 ,跻身 电子媒 体的又~举 措 ,是报业 开发新媒体 的一种特 乱 。 殊方式。 32 .手机媒体技术层面的局 限性 1 手机电影 . 2 目前市 场上 的流行手 机一般都 拥有播放MP 、上 网 、 3 播 手机 电影就是用D V拍摄 的视频短片 ,或者是将普通电影 放 视频 、编发彩信 等功能 ,这些功能 在为人们带来便利与欢 的精彩片断通过剪辑 、合成 和格 式转换 ,使之能在手机 中播 乐 的同时 ,也为各 种不 良有 害信息 的传播 提供 了便利通道和 放 、传播 。手机 电影一般篇 幅小 ,时 间较 短 ,内容简单 ,由 场所 。随着彩信 的流行 ,各 利 不 良图片 、色情暴力小 电影等 1 于故事背景非常生 活化 ,就像发 生在身边 ,因此耐人寻味 。 也开 始在手机 中传 播 ,手机病 毒的 “ 温床 ”就这样滋生 了。 从 它诞 生的那一刻起 ,就 以其 时尚的魅力 而备受关注 ,目 前 手机 病毒是 以手机 为感染对象 ,以移动通 信网络和计算机网 我 国手 机高端用户 即能 够达到手机 看电影 的人群 有2 0 万 , 0 0 络为平 台 ,通过病 毒短信等形 式 ,对手机 进行攻击 。从而造 这是一场 即将开幕的产业盛宴 。 成手机 异常 的一种 新型病毒 。除手机病毒 这一缺陷外 .手机 2 0 年 7 。王小 帅 、贾樟 柯 、孟 京辉 等8 05 月 位导演 推 出 还存在着 信息存储 量有 限 、终 端屏幕小 、传 输速度比较慢等 手机 电影 《 这一亥 》 ,该片 由8 0 部独 立的影 片组成 ,每部3 分 受普遍技术制约的瓶颈 。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社交媒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信息传播、社交互动的重要平台。
本文将分析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1. 多元化的社交媒体平台目前,社交媒体市场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平台,如微信、微博、Facebook、Instagram等。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户群体,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社交互动。
2. 移动社交的兴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社交成为社交媒体的重要趋势。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访问社交媒体平台,与朋友交流、分享生活。
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社交行为。
3. 社交内容的多样性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文字、图片,还有视频、直播等方式可以进行社交互动。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生活照片、旅行经历,或者观看他人的创作和分享。
这种多样化的内容形式满足了人们对多元化交流的需求。
二、社交媒体的未来趋势1. 视频和直播的崛起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视频和直播将成为社交媒体的重要形式。
人们更加喜欢通过视频和直播来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而且视频和直播的互动性更强,能够实时和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未来社交媒体平台将更加注重发展视频和直播功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2. 社交媒体与电子商务的结合社交媒体平台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随着社交媒体用户规模的增长,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利用用户的消费偏好和社交关系,推送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
通过社交媒体购物将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购物方式。
3. 私密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对个人信息的隐私和安全性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未来的社交媒体平台将加强用户隐私保护措施,更加注重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此外,特定群体的社交网络也将得到更多关注,人们更加倾向于在受信任的小群体内进行社交。
4. 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改变社交媒体的面貌。
未来的社交媒体平台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内容推荐、情感分析和社交关系的推断,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新媒介概论名词解释
新媒体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
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新媒体必须有革新的一面,技术上革新,形式上革新,理念上革新。
同时,“新媒体”必须具备价值、原创性、效应和生命力。
特性1. 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
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而生的。
2.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
对于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而言,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
3.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
4.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导致市场细分更加充分。
特点: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也可理解为:)1.科技推动2.以人为本3.虚实相间4.互动包容5.市场主导优势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多媒体传播超文本互动性要素1 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2 以多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形式3 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性的特征4 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5 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其最简单的定义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
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项立刚却认为,目前形式大同小异的各种手机报没有前途。他说,每一种媒体形式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内容上与其他媒体有所不同,而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不同媒体在运作模式上也各有差异,因此,不能把某种媒体的内容形式强加到另一种媒体上,强加的结果注定是以失败而告终。目前,手机媒体到底需要承载什么样的内容是问题的关键。手机与报纸有很不相同,手机与电视也差异很大,那么,怎么能把报纸或者电视的内容搬到手机上来?生搬硬套而产生出来的手机报和手机电视又怎么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呢?
项立刚表示,手机媒体想要得到很大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手机媒体的运营商必须要建立一个业务管理平台,把内容管理和控制起来;二、手机媒体的内容必须是收费的。手机媒体和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就是:互联网的大部分内容是免费的,而手机的内容必须要收费。项立刚认为,互联网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经营模式,尽管高端人群对互联网的依赖性非常强,但互联网靠内容产生的市场价值还不到100亿,这远远低于互联网创造的价值。现在,有人想把互联网的模式移植到手机上,这是非常错误的。不过,考虑到用户的接受程度,一是要想办法降低手机上网的接入费用,另一方面,手机媒体在收费方式上也应形成自己的一套模式,关键是要在收费上做到非常细化。譬如:如果要定制重大新闻的短信提醒可能会采取包月收费的方式;如果想看相关的文字内容则需按条付费,而看图片也需要按张付费,每段影像资料都另行计费;文字、图片和影像的价格不同,但都比较低廉,很容易被用户接受。运营商可运用“薄利多销”的策略进行经营,因为只要用户群够大,手机媒体蕴含的经济价值不可小觑;三、手机媒体将颠覆互联网的基本商业模式,如今互联网的基本模式是:网站靠免费的内容吸引庞大的用户群,靠用户群来吸引广告,而网站内容来源大部分也是免费的。而手机媒体则完全不同,定制手机媒体的内容要收费,对内容提供者也要付费;四、手机媒体内容的来源将来自所有手机用户。手机在操作上的简单方便决定了手机媒体的内容具有全民参与性,虽然互联网也具有很强的全民参与性,但其内容很难加以控制,而且很多内容非常不专业,而通过业务管理平台,手机媒体的内容很容易被控制。如:一个手机用户在大街上看到一件新奇的事,就可以用手机拍摄下一段影像资料,并将这段影像传至某个管理平台的信息库,这一过程非常简单方便,而且人们对这类影像的质量要求并不高,反而更看重它的现场感。在这段影像被传至信息库之后,会有专业人员都对其进行编辑和加工,包括:对资料进行剪辑;配上一段文字;重新进行配音等,然后将加工后的影像放在手机媒体平台上,让其他用户能够看到相关内容,并通过“点击观看”这一内容实现内容收费。对于所有上传内容的作者,运营商会付给他一定的费用作为报酬,也可以通过免费定制其他内容的方式来体现;一旦运营商采用其内容,则会付给作者更多的稿费作为奖励;如果此内容相当珍贵,运营商还将以分成的方式与作者共同分享收益,双方都能获利。通过这种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手机媒体能够吸引全民参与到内容提供者的行列,扩大自己的信息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供内容,手机媒体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质量也会越来越好。不过,运营商和作者之间必须通过短信确认的方式签订一定的协议,购买其作品的版权,将作品独家买断,以此来保证运营商的权益。除了内容盈利外,手机媒体也可以利用广告获利,广告形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广告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加以体现,如:以抽取奖品的方式吸引用户参与某种产品的互动调查来宣传和推广产品;另一种是可以通过定制内容的方式发送广告。如:用户定制新闻内容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付费订阅,订阅的内容中不含广告;二是免费定制,但运营商会每天发送一条或几条广告作为交换。在第二种广告形式下,手机媒体也可以利用互动反馈来吸引广告商,如:在广告后面附有相关产品的调查,用户可以发送短信参与调查,广告商凭借此种方式能够得到及时的产品反馈信息,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相当宝贵的。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定制内容时,用户会留下比较详尽的个人资料,媒体平台会根据用户的特点和喜好发送广告,而不会随意发送,引起用户的过度反感。因此,与内容一样,手机媒体的广告也必须要细化和分类。以上的整个过程形成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总之,手机媒体的内容、表现形式和经营模式与其他媒体都有所不同,它也会形成自己的一套商业模式,并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
手机媒体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将举例说明:某人定制了重大国际新闻内容,每天的重大国际新闻先是会以一句话新闻的形式,以短信提醒的方式强制性地发送到此人的手机上。当他接收到这条短信并查看之后,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浅尝辄止,不再进一步了解详情,也可以选择点开短信后所附的相关链接转至WAP网,了解更详细的信息。进入相关网页,他首先会看到有一段很精确、很简练的文字,将这一事件的主要内容完整地表达出来,其所包含的信息远比一句话新闻丰富得多。在看完这段文字之后,在屏幕下方将出现两个小图标,分别代表图片和影像。如果对这件事情感兴趣,希望看到图片,就点开其中的图片图标,很快就能看到相关新闻图片的缩略图,这些图片记载了事件发生的完整过程,如果需要,可以将图片点开放大,受众能够清晰地看到图片的内容。如果他对这个事件的影像资料非常感兴趣,还可以点开代表影像资料的另一个图标,他就能够欣赏到记录这一事件完整过程的一段影像资料了,多媒体的影像能够把简捷的信息转化为更为生动、更有影响力的内容传达给受众。当然,他完全可以选择不看文字、图片或者影像,或者选择看其中的一部分。而在受众看完这条新闻之后,还可以发表评论或者参与调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可以参加抽奖等互动活动。手机媒体的互动是通过回复短信的方式实现的。针对一条新闻,手机媒体就能够提供从一句话新闻,到较为详细的文字描写,再到图片和音频、视频等形式的所有内容,并能实现互动,这些与目前的手机报有着天壤之别,现在的手机报既没有短信提醒也没有多媒体形式,互动也做得不足。
现在,许多人都预见到未来的第五媒体将是手机,项立刚也非常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作为一个新的媒体形式,手机与其他媒体相比已经有了很多根本性、革命性的改变。一、手机将是覆盖人群最广的一种媒体形式。在中国,手机发展的历史只有十几年,但中国已经有四亿手机用户,手机的用户数与目前覆盖人群最大的电视用户数相差无几,而且,手机用户的数量将很快超过电视用户,预计到2008年,中国的手机用户数可多达六亿;二、手机的传播成本比较低廉。新的媒体形式应该具有传播成本低廉的特性,手机就具备这样的特点。纸媒的传播成本就比较高,虽然一本书只有几十元,订阅一年的报纸只需一百多元,但是单个媒体承载的信息非常有限,同样的信息如果被放在互联网上价格就会便宜很多;三、手机可以最方便地把人们的零碎时间利用起来,并且能够极为快捷地传播信息。报纸虽然携带方便,但是传播信息并不快捷;电视、广播、互联网能够快捷地传播信息,但是其载体携带起来不太方便。而手机携带起来很方便,手机媒体的传播速度也很快。此外,每个人在一天当中都有很多的零碎时间,如:等车、在电梯里、在飞机场、在地铁上、在火车上,人们在这些零碎时间里利用手机来获取信息是最为方便的;四、手机媒体传播信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其他媒体本身不具有强制性,都需要读者主动去获得信息,而一个拥有手机的人不可能总不开手机或者总不随身携带,因此手机可以通过短信息等形式将信息强制性地传播给受众。
总而言之,手机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媒体平台,它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巨大。在未来的五至八年,3G手机普及之后,手机媒体将成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当然,每一种媒体形式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手机媒体不可能代替其他的媒体形式。正如广播的出现没有令报纸消失,电视的出现没有令广播消亡,而互联网也没有取代所有的传统媒体一样,手机也不会使其他媒体失去生存空间,而是会开拓出一片独立的新天地。由于具有种种优点,未来的手机媒体将很可能处于一个比较强势的地位。
目前的手机报没有前途
所谓手机报就是将纸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如今,手机报热潮已经席卷全国,各报社一哄而上,纷纷推出自己的手机报。一位业内人士曾表示,对于报纸来说,必须卡位手机报这个市场,即使不赚钱也必须得做,因为它是纸媒体的重要延伸,有利于扩大社会影响力,如果不办手机报,今后报社受到的影响会很大。
项立刚表示,手机具有以下一些特性:一、屏幕小,一屏所能展示的信息量有限;二、手机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媒体平台,它可以把人们的零碎时间利用起来,人们付出很低的时间成本就可以获取信息。而反观现在的手机报,是将报纸的内容浓缩之后搬到手机上,这种内容对于手机用户没有太强的吸引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手机报纸没有前途。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手机媒体没有前途。未来的手机作为一个媒体,它不是手机报纸的形态,也不是手机电视的形态,所谓“新瓶必须装新酒”,新的载体一定要承载新的内容才能取得成功。如:在最初电视出现时,其内容就是“广播+电影”结合起来的一种媒体形式,电视内容也只有主持人坐着播报新闻和电视台播放的一些电影,电视的内容并不吸引人。后来,电视新闻逐渐增加了影像资料,之后开始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电视剧也取代了电影,电视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和有感染力,电视的活力才逐渐被激发出来,成为目前影响力最广的媒体形式。在电视刚出现时,电视是一种新的载体,必须有适合它自己的内容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一直用“广播+电影”的办法来经营电视媒体必然会失败,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适合电视媒体播放的内容的电视台才会有勃勃生机,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未来手机媒体的特性
项立刚认为,如果仅从新闻角度来说,未来的手机媒体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性:一、手机媒体提供的新闻应该是经过精确分类的。由于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没有把手机新闻进行精确分类,那么受众就无法从庞大的海量信息中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而经营由受众主动获取。而且,由于手机屏幕很小,受众想在其中筛选有用信息会非常费时费力,因此精确分类就显得非常重要。所谓精确分类就是“给你你想看的”,如:一个20多岁的女性受众对时尚、娱乐、服装、服饰方面的新闻比较感兴趣,那么除了特别重大的新闻需要强制性地提醒她之外,经营商只会传送她所需要的内容,这些内容会一个菜单的形式体现,而这个菜单则会被放置在新闻内容的第一屏上,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其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阅读。换言之,受众最希望看到的内容能以最简捷、最方便的方式出现在手机上,而受众并不很感兴趣的内容则可以通过其他的定制服务或者搜索才能得到。这种精确分类可以使读者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而且在看到新闻内容时也不会产生厌烦和反感的心理;二、手机媒体的内容具有可操控性。即:对内容的选择权在受众手里,你可以选择看也可以选择不看,你可以选择看文字不看图片和影像,也可以选择全部都看,对内容的选择完全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而定;三、手机媒体的内容是以多媒体的形式存在的,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体形式的内容都能从手机上获得。从目前来看,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多媒体形式蕴含着无数商机,另一方面,大众非常喜爱多媒体形式的内容,这点从互联网上此类内容受欢迎的程度就可以得到佐证;四、手机媒体的内容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受众能够很方便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加入讨论,参与投票和调查,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