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变化的经济, 政治, 社会背景
近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卫生与医疗事业
近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卫生与医疗事业近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卫生与医疗事业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卫生与医疗事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这一主题,重点介绍近代中国社会主义卫生与医疗事业的发展路径、成就和挑战。
中国的社会主义卫生与医疗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就意识到卫生与医疗事业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在卫生与医疗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中国在卫生健康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的卫生状况严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卫生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中国政府大力投资于医疗设施建设,并提供了普惠性的医疗保障系统,为广大人民提供了全面的医疗服务。
例如,中国实施了全民医保制度,为全国范围内的居民提供了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服务。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对乡村卫生事业的投入,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
其次,中国在医疗技术研究和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的医疗研究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许多重大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技术已经走在了国际前沿。
中国的医疗技术不仅仅停留在国内应用,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得到了推广,为那些国家的人民提供了新的希望。
例如,中国在抗击艾滋病、癌症和传染病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减少了许多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
然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卫生与医疗事业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的医疗资源不够均衡,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大城市的医疗资源相对充足,但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面临重大疾病时往往无法及时得到适当的治疗。
其次,医疗费用不断上涨也给人民带来了经济负担。
由于医药价格的上涨和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一些家庭在得到必要的医疗服务时面临着经济压力。
此外,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转变也给医疗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中国医改历程
中国 医 疗改 革历 程
小组成员:尤旭 林可可
2014-7-23
17
改革结果: 三年医改取得重大进展
2012年1月5日,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做 了题为《突出重点 攻坚克难全面落实医改和各项卫生工作任务》的工作报告。
一是人民群众通过医改得到更多实惠。
三年来,“看病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服务设施落 后、服务能力薄弱的状况显著改变,城市大医院“三长一短”(排队挂号、交费和拿 药的时间长,但医生问诊和检查时间较短)问题逐步缓解,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有了较 大改善。 三年来,城乡居民开始享受到低水平、广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看病贵”问 题有所缓解。参合农民自付医药费用比例从2008年的73.4%下降到2011年的49.5%, 看病就医经济负担大大减轻。 三年来,城乡居民享受到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据对十省(区)考核,群 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三年来,国民健康指标继续改善。 2008—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从34.2/10万下降到2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14.9‰ 下降到12.1‰。 随着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我国居民健康指标已进入较快改善时期,这是老百姓 得到的最大实惠。
11
2014-7-23
2003年SARS事件又是对卫生体系的一次 严峻的考验,这一事件直接暴露出了公共 卫生领域的问题,促使人们反思现行卫生 政策,客观上影响和推动了卫生体制的改 革。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卫生和医疗两部分,但是由于历史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区分,所以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回顾,而医院改革则作为本部分的主要线索。
按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医疗改革的实际进展情况,现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划分为五个阶段,并逐一分析每一阶段改革的背景原因,具体措施及改革成果。
第一阶段 1978~1984年背景原因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坚持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正确方针路线,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据统计,中国人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1981年的67.8岁,新生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降低到1981年37.6‰,孕妇死亡率大幅度降低。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家在经济上濒于崩溃,财政基础薄弱,卫生费用紧缺;医疗卫生队伍青黄不接,领导水平、技术水平、工作效率都十分低下,从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期间虽然做出过一些努力,但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
很多医疗机构硬件设施落后,医生护士比例失调,护理人员不足,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知识老化;许多地方疾病多发,卫生状况差。
与此同时卫生系统长期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导致我们不得不思考新的路径进行恢复性的改革的孕育。
1978年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拉开了中国30年改革的序幕,一方面为医改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为卫生事业提出新的要求。
具体措施本阶段的改革主要针对十年浩劫对卫生系统的严重损害进行调整、建设;同时,也包括培养相关人员业务技术,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等内容。
1979年,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提出“卫生工作重点转移到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上,建设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县”。
同年,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中国历次医疗改革内容
中国历次医疗改革内容中国历次医疗改革的演变中国近年来经历了一系列医疗改革,从传统的公立医疗体系到试图推进医疗市场化,医疗改革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
主要的改革内容如下:1. 1950年代的卫生制度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建立了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医疗保健体系。
1958年,卫生系统的全民医疗计划启动,将社会保险和全民医疗体系结合在一起,建立自负盈亏的卫生机构,并展开全民卫生教育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医疗保健水平。
2. 1980年代的医改1984年,中国开始了一场新的医改。
医改的目标是让医疗机构自负盈亏,增加医护人员工资,改善医疗设备和服务质量,并引入西方医疗理念和管理模式。
该项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效率和质量,人民对医疗保健设施的满意度也有了较大提升。
3. 2009年的医保制度改革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了医保制度改革,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国农村地区和城市居民提供了医保服务。
这项改革大大提高了人民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缓解了一部分人口因医疗费用过高导致的贫困问题。
4. 2015年的医疗改革2015年,中国开始了医疗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设立家庭医生、终止药品加成等措施,推进了基层医疗服务的建设和完善。
同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推动了医疗市场化和社会化运作。
该项改革使得医疗服务更加便捷,并大大提升了人民对医疗保健服务的信任感。
总之,医疗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进程。
从建国初期到现代,在这个不停变化的世界里,中国不仅仅在科技、经济、社会等领域里获得了巨大发展,医疗保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医疗改革必将继续走向更高更成熟的境地。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内部参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6月15日)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和文件出台的过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伴随着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30年风风雨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胡锦涛总书记对30年来改革取得的历史经验和成就作了深入的总结。
可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帷幕。
也是卫生事业开始新的探索,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情况。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卫生部党组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医疗卫生事业也要探索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转换机制,通过改革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这段时间的卫生改革分四个阶段。
改革的每一个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针对的问题,改革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条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都不尽一致。
我们卫生体制改革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思路和措施,也不尽一致。
应当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这段改革的历史。
第一,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卫生改革刚刚起步,卫生改革面临重要问题:长期计划经济造成卫生资源的严重短缺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当时情况叫“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
第二,逐步开展医改的有益探索。
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国家还处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十年动乱导致整个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各行各业都需要较大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卫生事业又迫切需要大的发展,要探索一条发展卫生事业的新的筹资道路。
计划经济条件下,卫生事业是供给制,发展全部靠国家。
30年中,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
如允许个体开业,满足人民需求;国有企业和军队医院向社会开放;逐步放宽和放开药品的价格等。
第三,改革开放30年卫生改革取得的成绩。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前所未有的壮大,主要医疗卫生服务的技术手段、配臵水平有极快的发展,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改革不但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问题,而且医疗技术得到发展,服务能力有所提高。
改革的例子
改革的例子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旨在改变现有制度、机制或方法,以达到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推动发展的目的。
下面列举了十个改革的例子,以展示改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一、教育体制改革:改革教育体制,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例如,改革高考制度,引入多元评价体系,减轻学生的升学压力,促进全面发展。
二、医疗卫生改革: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供更加公平和可及的医疗服务。
例如,推行医保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三、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经济体制,推动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的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
例如,推行市场经济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创新创业,促进经济发展。
四、农村改革: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例如,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
五、环境保护改革:改革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鼓励企业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六、科技创新改革:改革科技创新机制,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推动科技进步。
例如,建立科技创新基金,支持科研项目,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七、司法体制改革:改革司法体制,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例如,推行审判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加强司法监督,提高司法透明度。
八、养老保险改革: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例如,建立全民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养老金的可持续发展。
九、军队改革:改革军队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应对多样化安全威胁的能力。
例如,推行军队改革方案,优化军队组织结构,提高军队现代化水平。
十、政治体制改革:改革政治体制,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廉洁度。
例如,推行选举制度,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促进政府的公信力。
这些改革的例子涵盖了教育、医疗、经济、农村、环境、科技、司法、养老、军队和政治等不同领域,展示了改革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新突破人民健康水平提升
03
人民健康水平提升表现
居民平均寿命延长
统计数据支持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居民平均寿 命持续延长,反映了整体健康水平的 提升。
实际意义
居民平均寿命延长意味着人民在更高 水平上享受健康生活,同时也为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原因分析
居民平均寿命延长得益于医疗技术的 进步、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以及居民 健康意识的提高。
完善政策法规,促进可持续发展
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明确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监管和评估
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监管和评估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 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推动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
鼓励社会办医,推动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增加医疗资 源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慢性病现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管理措施
针对慢性病管理,我国实施了综合防控策略,包括健康教育、早期筛查、规范治疗和康复 管理等环节。
成效展示
通过实施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措施,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得到了提高。同时,慢性病防控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开展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服 务水平和责任意识。
实施医护人员激励机制
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提供晋升机会等措施,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 极性和创新精神。
推进医护团队建设
加强医护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高效、和谐的工作氛围。
加强患者安全保障
完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在诊疗过程中 的安全。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内部参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6月15日)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和文件出台的过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伴随着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30年风风雨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胡锦涛总书记对30年来改革取得的历史经验和成就作了深入的总结。
可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帷幕。
也是卫生事业开始新的探索,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情况。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卫生部党组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医疗卫生事业也要探索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转换机制,通过改革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这段时间的卫生改革分四个阶段。
改革的每一个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针对的问题,改革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条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都不尽一致。
我们卫生体制改革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思路和措施,也不尽一致。
应当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这段改革的历史。
第一,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卫生改第二,卫生费用增长过快。
从上个世纪80年到2005年的25年间,我国经济总量增长29倍,GDP增长20几倍,实现了几个翻番。
同样在25年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了52倍,远远快于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
卫生总费用中居民个人支付费用增长了133倍,远远超过了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远远超过了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
在这25年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4倍和17倍。
第三,保障制度不健全。
2004年,我国真正享有比较正规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只占总人口的1/10左右,从全国的情况看,存在很大差异,医疗保险制度只覆盖一亿两千万人。
新农合刚刚开始建立并试点。
保障制度不健全,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四,政府投入不足。
多年来,我国卫生事业投入的整体水平是偏低的。
一段时间内,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的职能和责任在逐渐弱化。
医疗供方体制改革应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思维
医改应 着 眼 于 整 个体 系的构 架
在 医疗卫 生体 制 改革 中,公 立 医院改革被作 为改革 的重 点 ,并被 看成 医疗卫 生 体制 改革成败 的关键。但是 ,重点并不 意味着是 医疗供 方体 制改革的全部 , 也不意味 着是 当前 改革要走 的第一步。 无论是从 医疗供 方体 制改革 的 目的——建 立与群 众 医疗 需求相适应 的、多元 的、 多层 次的、 高效 的供方体 系, 还是从 改革应 坚持 的统筹兼顾 、 逐 步推进 的工作要求 ,推进 医疗供 方体 制改革 ,公 立 医院改革只是一个部分。 有人 称 ,公立 医院 改革 不 能参 照 国有企 业 改革 ,这 句话 是 对 的 。 因为 ,公 立 医院改革的结果仍然是公 立 医院。但是现在 ,我们要改革 的是 医疗服务供方体制 , 是 个体 系,无论是 改革前还是 改革后 , 立医院都是其 中一个 部分 , 公 我们不 能也不可 能将 改革后 的医疗供方体制全部变成私利或者其他所有制 医疗机构 , 是 医疗卫生体 这 制 的规律 ,世界各 国的医疗供 方体 制 也是 如 此 ,即便是 高度 市场 化 的 国家。 个体 系的改革 ,在 于改革整个体 系的构 架 ,以及 组成这 个体 系 的组成部分 的 比重 。 当前 ,我 国 医疗卫 生供 方体 系的最 大 问题 ,是这 个体 系 的绝大部分 资源都姓 “ ,即 9 %以上的 医院床位 数和 9%以上 的医疗卫生人 员都是 国家人 。这 一点 ,尽 公” 5 5 管受到普遍 的非议 ,并认为是造成供给不足、效率低 下制度 性 的障碍 ,但 当前 的改革 思维,并不是对这 一体 系的结构进行 改革 , 仍然是 强调政府为 主,市场为辅 。依此 改 革思维,改革之后公立 医院所 占卫 生资源还必将是 医疗供方体 系的绝 大部分 , 医疗供 方体 系的构架不 可能发 生实质性 的变化 ,因此 , 公立 医院的改革也就 必然不能参 照 国 有企业 改革 的模式 了。当前重点对公 立 医院进行 改革 , 是在原有体制 内做 改革文章的 做法 ,没有站在 医疗供方体制上进 行战略思维。
小度写范文医生纪念改革开放40年征文:医疗卫生事业的变化_模板
医生纪念改革开放40年征文:医疗卫生事业的变化_医生纪念改革开放40年征文:医疗卫生事业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和创新社会制度的决定性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
改革开放今年已经历了40周年,在这40年中不断探索和推进,逐渐形成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从经济,军事,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面开放的局面,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表明,从改革一开始,我们党就坚定不移的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目标。
改革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
从医疗卫生改革方面为例来阐述改革开放40年医疗卫生的变化。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迈入第40个年头,回首我国各个领域那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卫生领域绝对称得上独树一帜。
回顾40年前,临床医生常规用的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
医院的辅助检查设备最先进的不外乎就是黑白a超发展到黑白b超,拍片,血常规化验。
生化检验。
病理检查。
如头颅病变患者通过颈动脉“气脑造影”,脑梗,脑出血的患者要做“腰椎穿刺”。
这些检查方式给临床医生带来高难度的技术操作,给患者带来极其痛苦的术后恢复,被检者在病床上平躺6小时以上,不能翻身,不能抬头。
相当一部分患者在72小时内由于检查引起恶心头痛,医院科室的常用器械如接生用的产钳、胎头吸引器,吸痰器等都采取侵泡的方式消毒,病房都是4—5张床,还有6—8张床的大病房,洗手间都是公用的。
医院条件虽然差但医疗技术深受患者信赖。
当时老百姓亲切的称医护人员为“白衣天使”。
1979年卫生部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政府减少投入。
医院逐步独立经营,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
1985年5月4日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
我国医院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医院发展现状及趋势一、我国医院发展历程根据我国医院的发展状况,也大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建国前医院的发生期,建国后至1980年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的成型期,改革后至目前的成长期。
1.发生期近代医院在中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文化侵略,西方宗教的进人而建立的教会医院出现与发展的。
1835年,美国派遣第一个来华的传教医士派克于广州成立眼科医局。
之后,国外教会诊所和医院逐渐增多。
据调査,1905年达到教会医院166所、诊所241所,教会医师301人。
这些医院和诊所分布在全国20余省,一般规模很小。
进人20世纪以后,传教士更加注重发展医疗事业。
从1835年一1949年的100多年间,教会医院在我国共设有25000张病床,投资约5000万美元,平均每年约有400名医护人员在这些医院工作。
由中国自办而较有规模的西医医院为在南京设立的中央医院,抗战时内迁重庆,并在贵阳设分院。
1932年,当时国民政府决定筹设县立医院。
1934年改称为县卫生院。
据医院设立最多的1947年统计,全国约有大小医院2000多所、病床约为90000张左右。
在开设地方医院的同时,整个民国时期军队医院的建设亦由少而多,由散在而渐统一布置,由简陋渐充实,由单一型而渐多种类型。
如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医院的类型,已有野战医院、兵站医院、后方医院和教学医院等等。
新中国成立前,在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里,虽然缺医少药,但也在极其危险、艰苦的环境下创办了许多医院。
如工农红军长征时就设有18所医院、2个疗养院;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办地下医院达50所;在解放战争时期,不仅军队中有各级各类医院,而且解放区的许多县城里也都建有医院。
这些医院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为新中国的卫生事业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2.成型期新中国成立后,医院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全国医院数量由1949年的2600所发展到1982年的近60000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发展成就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经济变革自1978年以来,我国通过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包括农村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
这些改革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使我国成为了一个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
1. 农村改革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农村改革成为了首要的重点。
通过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民得以享有经营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村经济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大幅提高。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城市的工商企业也得以脱离了原来的计划经济模式。
市场竞争的机制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 金融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改革使得各种金融服务得以广泛普及。
金融体系的改革为我国的经济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支持,为各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金融工具。
二、改革开放带来的科技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我国的科技人才强劲,在科技研究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力。
我国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 信息技术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我国拥有众多的科技企业,其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都有了重要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 生物技术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农业、医药等领域,我国科技人员都在进行各种前沿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许多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的科技成果。
3. 新材料在新材料领域,我国的科技创新也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我国科研人员在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国家经济的多个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三、个人观点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无疑是举世瞩目的。
中国医疗保险发展历程
•1994 年提出两江试点
•1998 年全国推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时期。2002 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
救助”,同时承诺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制度进行筹资支持。2003年,国务院转发《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标志着新农合制度的逐步建立,针对农村户籍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正式建立。
第二个阶段是1985年之后,主要调整制度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部份地区突破传统“单位”保障,对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试行社会统筹,如河北省自1985年进行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社会统筹试点。这一方式在1989年之后普遍开展。部份地区开始探索职工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如北京市东城区蔬菜公司。
三.新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和框架构建阶段(1992-2022年)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及覆盖农村的传统合
作医疗制度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就建立了覆盖城镇的公费和劳保医疗及覆盖农村的传统合作医疗制度。这些制度在保障国民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78 年,全国城镇职工有 9499 万人,其中8885 万人有劳保医疗制度保护,加之享受半费待遇的部份城镇职工家属,覆盖人群在一亿人摆布;农村传统合作医疗鼎盛时期,95%的农民从中获得保障。
公费医疗制度不断优化费用管理,探索费用控制机制。劳保医疗制度重点探索职工大病医疗费和离退休医疗费的社会统筹。这都为未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累了经验。这一时期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78-1985年期间,主要是针对旧有医疗保障制度微观设计缺陷,尝试引入需方费用分担机制。这一时期,政府对医疗机构投入不断减少,医疗机构营利动机强化。 知青回城, 城镇就业人口快速增加, 公费和劳保医疗覆盖人数不断增加, 加之就医免费, 患者缺乏费用意识, 城镇制度费用支出快速增长。1978-1986年间,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年增长率则为 14%和 11%。针对上述问题,制度作了如下改革探索:在公费和劳保医疗中引入患者自付,即“挂钩”。。
我国卫生体制演变
马文学院 金新亮 教授
医药卫生体制的构成: 一是卫生服务体制:医疗卫生服务由谁来提供、怎么
提供? 二是医疗保障体制: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由谁来保障,
怎么保障? 三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卫生事业和各级医疗卫生机
构由谁来管、怎么管? 四是药品生产与流通体制:药品如何生产、如何定价、
公费 医疗制度
劳保 医疗制度
合作 医疗制度
我国新医改的成就
2、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
中国当代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城镇职工 城镇居民 新型农村 其 他 医保制度 医保制度 医保制度 医保制度
我国新医改的成就
❖ 2、建立了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
我国新医改的成就
3、建立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流通秩 序进一步规范。
1958年卫生部:医院和卫 生院由国家实行财政补助,为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要随生产 发展逐步实行免费医疗。
一、中国卫生体制和政策的演变历程
(一)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1977年)
主要特点:具有突出的计划经济的特征。 卫生事业性质,强调是福利性质的行业,不
以营利为目的;国家对医院和诊所免征工商 业税。 卫生行政管理体制,采取高度集中和指令性 的计划管理方式。医疗机构不允许经济核算、 经济管理和奖金分配等。 卫生机构的所有制,全部是公有制医疗机构。
二、我国卫生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医疗卫生服务价格体系不合理,公立医院公益性 质弱化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弱化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我国卫生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中医药发展滞后,服务领域逐渐萎缩,特色、 优势逐步淡化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与改革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与改革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和改革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是一个广泛且复杂的系统,由多个部门组成,包括医院、保险和管理机构。
尽管该系统有许多问题,但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改革,以使其更加高效和公平。
这篇文章将讨论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其问题和当前的改革方向。
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的起点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国民政府时期。
但是,直到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进行改革开放,这一体系才得到显著的改善。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市场开放使得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
中国的医疗卫生业已长期面临着人口众多、医疗资源不足、医生收入不高等问题。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剧,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被广泛扩展,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供应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例如,中国的基层医疗卫生网络被大幅扩展,医生和医学教育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医疗卫生制度面临的问题尽管中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该系统仍面临一些重大问题。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
大城市的医院和诊所可以提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服务,而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匮乏。
这导致农村居民在获得医疗服务方面更加困难。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医疗行业的监管不足。
有一些医院和医生在药品销售和医疗服务方面存在不当行为,例如过度治疗和虚假宣传,这导致了医疗费用的高昂和医疗纠纷的增加。
虽然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加强医疗监管,但这些问题仍然存在。
当前的改革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医疗卫生体制。
为了扩大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政府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和标准,并通过提高停诊、药品价格监管等措施推进惠民药品、诊疗和重大疾病救助制度。
政府正在鼓励医疗服务多元化,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除了扩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外,政府还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
政府正在加大对医疗行业的监管,加强医疗服务市场化和竞争化改革,推进医疗费用的控制和医保体系的建设。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里程略述
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历程略述解放前,中国人民饱受战争、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不良等的蹂躏,以至于建国初期我国的平均寿命仅为34岁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十分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道路。
从时间上看,在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处于两个明显的不同发展阶段,改革前和改革后的医疗卫生制度形成了非常大的差异。
一,改革开放前的医疗卫生发展情况计划经济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党和政府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3%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绩十分显着,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
回顾一下这一时期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三条基本经验。
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布局与服务目标比较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里,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大力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其中,农村集预防、保健和治疗于一体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的建立尤其值得称道。
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健全,确保了服务的可及性,基本全面解决了城乡特别是农村的缺医少药问题。
同时,计划经济时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即全面追求公益目标,全心全意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不以营利为目的。
基于这种目标定位,加上政府对医疗服务体系的直接和间接投入,所提供的服务价格非常低廉,使广大人民群众有了病不仅能够获得治疗,也看得起。
二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干预重点选择合理。
第一,突出“预防为主”,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在整个医疗卫生投入中,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一直处于优先地位。
第二,在一般性疾病治疗方面,干预重点集中于成本低、效益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上,技术路线选择上也注重适宜技术,强调中西医结合。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PPT课件
2021
24
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 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矛盾之三:
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目标与商业化、市场化服务 方式之间的矛盾。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合理目标只
有选择成本低、健康效益好的医疗卫生干预重点及适宜的技术路 线,才能实现卫生目标。商业化、市场化的服务体制下,医疗卫 生服务机构及医务人员出于对营利目标和自身经济效益的追求, 其行为必然与上述目标发生矛盾。在医疗卫生干预重点的选择上, 只要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就必然出现轻预防、重治疗,轻常见 病、多发病、重大病,轻适宜技术、重高新技术的倾向。
导致医疗卫生体制变革中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
2021
13
医改促进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深刻变化
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组织与运行机制: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
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从分工协作走向全面竞争 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从追求公益目标为主转变为追求经济目标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贫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扩大:
大多数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居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医药费用负担沉重。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看病难,主要不是医疗卫生服务供
给不足,而是看病费用太高,部分患大病的困难群众难以支付高额费用而 得不到及时救治。
2021
11
医改新阶段:2006年 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酝酿
医疗保障体制: 传统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复存在 2002年,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21世纪初开始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一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变化的经济、政治、社会背景丁宁宁中国开始关注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后果,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的事情,起因于国外媒体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批评。
但是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又把举国上下的注意力拉回经济领域。
这次“非典”的爆发,终于使公众了解到我们的医疗卫生体系有多么脆弱,把公共卫生服务问题推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
国际组织的各种资料显示:与经济上的巨大成就相比较,在社会发展指标的许多方面,中国已经从改革开放前发展中国家的楷模,落到了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后面1。
公共卫生服务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
要弄清医疗卫生事业中各种矛盾产生的根源,就需要认真地回顾一下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地加以改进。
尽管目前中国决策当局已经将社会发展目标提到了与经济发展目标同样的高度,但社会发展指标的改善,以及包括公共卫生在内的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体系的重建,不是一件短期内能够“大见成效”的事情。
一方面,国内学术界对如何协调经济、社会两大发展目标存在争议;另一方面,当前体制、政策上的许多具体障碍,也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地加以排除。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处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原始积累阶段: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达30%以上,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政府控制主要农产品、主要工业产品的价格,将城市居民的工资水平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但为他们提供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
农村居民仍然以自给性生产为主,实际收入大大低于城市居民,但由于“集体”组织的存在,“集体”内的成员之间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相互保障的关系。
依靠以上制度安排产生的较高积累率和前苏联的技术援助,新中国奠定了自己的现代工业基础。
中国的传统经济体制与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较,相似之处是决策权的高度集中。
但由于两国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差距,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仍以自给性生产为主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计划水平和决策集中程度,从来没有达到过前苏联的高度2。
中苏两党分歧公开以后,中国曾经力图摆脱苏联模式。
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经济体制没有走出“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循环,未能脱离“战时经济”特征:政府动员能力很强,经济计划水平较低;强调政治责任,但不讲求经济效益。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医疗卫生体制与当时的政治目标及经济体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与二战后取得独立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同,新中国是在工农底层革命的基础上1“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柳随年、吴群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诞生的,而非仅仅得益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社会平等观念很强。
其次,近代中国没有完全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因而在向西方国家学习的同时,中国知识界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判断能力,在制度创新问题上没有框框。
第三,尽快摆脱“东亚病夫”的屈辱历史,是新中国领导人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心愿。
因此,建国初期,中央政府提出了新中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政府充分发挥当时动员能力强,社会组织水平高的优势,在政府控制药品、医疗设备和基本医疗服务价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个基本覆盖城乡居民、效率较高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
短短的30年内(1949~1979),婴儿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寿命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
即使在文革时期受到了巨大的外部冲击,这一体系也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3。
由于社会、经济层面的二元结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组织方式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城镇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由政府直接组织并承担几乎所有费用,农村地区则实行政府有限支持下的、低付费的合作医疗制度。
在“统收统支”的传统经济体制下,城市干部、职工只需支付“挂号费”等极少量费用,医疗卫生费用或者来源于各级财政(行政、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或者由所在单位工会掌握的企业福利基金承担(企业劳保医疗)。
由于实行政企不分的统一预算制度,存在着事实上的国家、地区、行业层面的费用统筹关系。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集体经济(公社、大队)为依托。
集体承担大部分的医疗费用和“赤脚医生”的工资(工分),个人就医少量付费,政府提供有限的财务支持(包括低价药品、部分医疗设备、部分卫生防疫费用、少数医务人员工资等);上个世纪70年代末,合作医疗制度曾经覆盖了农村大部分的人口。
虽然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但医疗卫生体制建设的巨大成就是不可否认的。
这种成就的获得,虽然与当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密切相关,更主要的是得益于对社会目标的不懈追求。
此外,带有政治动员性质的各种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二、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特征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特点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特征有两个。
一个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另一个是“摸着石头过河”。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政府的工作一直紧紧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目的都是为了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事实上也确实取得了空前未有的成就。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体制的全面变革,形成了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
然而,这种对经济工作的过分关注,却导致了对社会领域问题的忽视,社会政策方面的改革明显滞后。
改革初期,是社会政策调整服从于经济体制改革需要。
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社会上各种矛盾不断显现,社会政策问题逐步引起了决策层的重视。
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社会政策领域的改革还是服务于经济体制改革,或者是为了缓解经济体制改革的负面后果。
邓小平有一句著名的话: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而且多次强调理论上“不争论”。
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说中国改革并没有预先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是从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地摸索前进的方向。
因此,3黄树则、林士笑主编:《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改革必然是渐进式的,提倡发挥群众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更多地依靠政治动员,而不是专家规划。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激烈的理论争论和剧烈政治变动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干部、群众在心理上对体制转轨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从而保持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在“蛋糕做大”的同时,使多数老百姓的生活有所改善,从而保持了整个社会的稳定。
从改革进程看,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讲话到1994年的税制改革,可以看作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以此为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主要措施是“行政性分权”,或者叫“放权让利”。
其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经济体制“权力过于集中”的缺点。
具体做法是“通过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实行“分灶吃饭”(推行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国营企业开始多种形式的扩大经营自主权试点;鼓励个体、私营、乡镇企业等非国营经济的发展;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
改革开放很快取得了明显效果。
农业产量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计划控制部分不断缩小,市场调节比重不断增大;非国有经济比重逐渐上升,对外经济交往日益扩大。
但是,也存在各项改革措施之间不配套、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下降,价格双轨制滋生腐败等问题。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统一了党内的思想认识,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一步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从1994年的税制改革开始。
其目的是提高两个比重(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以适应中央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需要。
虽然改革目标与前一阶段有明显差异,但并没有完全摆脱前一阶段改革模式的影响。
主要原因是:改革长期以来理论上准备不足;已经形成的既得利益阻碍改革进一步深化。
因此,虽然税改扭转了中央财政比重逐年下降的局面,地方与中央之间的事权却没有划分清楚,如何确定政府预算中公共事业开支的比重,还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
此外,随着中国加入WTO 的步伐加快,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加之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上述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和阶段性,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
首先,作为社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明显地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在早期改革开放的有关文献中,基本上没有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方面的内容4。
80年代中期以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开始起步,其角色也是被动的,主要服务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而非社会发展目标。
例如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得不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社会统筹等。
第二,与经济体制改革类似,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问题上,中国至今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明确思路。
第三,具体的医改内容、方式等受经济体制方面的影响过重,很多方案设计都是简单地服从于既有的经济体制框架,而没有充分考虑医疗卫生事业的自身规律。
因此,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出现各种问题也是很自然的。
时至今日,中国改革终究走出了“非集中化”的传统体制破坏阶段,重点逐渐转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上来。
同时,鉴于长期单纯注重经济增长而积累起来的4高尚全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经济管理出版社、改革出版社1988年版。
社会矛盾逐渐表面化,我们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也开始进行重大的调整。
政府在强调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开始关注就业、劳动者权利等方面的社会问题,提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
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才有可能实事求是地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政府卫生支出比重下降的原因与后果——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影响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卫生领域总体服务水平下降的原因很多。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卫生支出比重大幅度下降。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医疗卫生事业的生存环境,迫使医疗卫生体制不得不发生适应性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却从改革初期的28%左右,下降到90年代初的14%以下。
虽然1994年的税制改革扭转了财政收入比重下降的趋势,但直到2000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仅恢复到15%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没有明显降低,但由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2000年政府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依然没有恢复到改革初期0.85%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