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教学大纲综述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导言:
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技巧之一。
它指的是
通过巧妙地运用线条、形状、光影等元素,使画面或物体呈现出三
维的立体感。
立体构成的应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塑、建筑等领域。
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技法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立体构成的理论和实践技巧。
一、课程目标:
1. 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原理和意义;
2. 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3. 能够运用立体构成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创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构图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课程内容:
1. 立体构成的概述
1.1 立体构成的定义和意义
1.2 立体构成与二维构图的区别
1.3 立体构成在不同艺术领域的应用
2. 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
2.1 空间感的表现
2.2 线条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
2.3 形状和体积的表达
2.4 光影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3. 立体构成的基本技法
3.1 透视法的原理和应用
3.2 融合法的运用
3.3 高光和阴影的处理
3.4 颜色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
4. 立体构成的实践应用
4.1 静物绘画中的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构成要素、构成方法的教学以及对力学的分析和形态运动规律的综合研究,使学生掌握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构成方法,创造生动的静力构造体,启发学生的独创性和拓展他们的造型构思。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关于造型、色彩、肌理的审美、直观判断力,以及造型创造的逻辑体系,提高立体型态的表现技法。
使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和构成的组织方法以及构成造型的传达方法,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1.为提高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学和教改。
2.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对立体构成课程的兴趣培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力求使学生学以致用,选用优秀教材,参考资料动态调整,制度对接与时俱进。
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3.课堂讲授与讨论式、启发式和研究式教学相结合。
将提问、讨论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
4.系统讲授与课后辅导相结合,课上教学与课下实践相结合。
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课后辅导答疑,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辅导,强化教学效果;为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注意教学实践环节、学生科研环节、学生社团活动、学术研讨等方面的衔接。
◎<教学手段>1.课程组设计了立体构成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投入使用,并根据学生反馈意见不断修改完善。
2.邀请校内外专家做学术报告或讲演,组织学生成立会计研究会和学习小组,针对性地采用沙龙式的讨论,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综合能力。
3.积极推动和落实网络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现已在网络教学课件的制作、网上答疑等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概述立体构成的定义。
基本构成(原理)方法。
构成发展过程。
2.教学要求:对立体构成的定义、基本构成方法以及构成发展过程都有一定的了解。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立体构成/学时学分:72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开课学期:开课部门:美术与设计学院先修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基础、色彩构成基础考核要求:随堂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徐文主编,《立体构成课题研究》,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年沈黎明主编,《现代立体形态设计》,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尹定邦主编,《立体构成材料》,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为:专业必修课。
任务:使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并提高学生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设计和审美能力。
为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开设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使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
要求学生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各种连接方式、设计制作各种形态的色彩、肌理、质感,培养学生三次元空间的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制作的能力,增加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和立体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的不只是停留在构成原理和形式美感、表现方法和材料加工技术方面,而且要转化为社会成果应用,改善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美感的追求,使学生学以致用。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1、基本内容:A、立体构成研究方向B、立体构成的“形态”概念C、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D、立体构成与“包豪斯”理论、E、立体构成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2、教学基本要求:A、了解立体构成观的形成发展以及所涉及的相关理念。
B、了解与立体构成课程相关课程及学习目的。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立体构成的“形态”概念、基本要素、立体构成与“包豪斯”理论。
难点: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2)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立体构成英文名称:Three-dimensional construction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学科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学时:40学分:2.5分前导课程:色彩构成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适用于艺术设计专业,属于设计基础课程,也是本科教程中的必修课。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形态的构成法则,加强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对立体构成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
强调对材料性能,结构方式和加工方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自然构成逐步过度到制约条件构成和功能构成,为以后的专业课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思维创造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学习和掌握立体构成,并运用和拓展到设计。
因为这不仅直接关系到立体构成学习的深度探讨,而且直接关系到与专业实践的必要衔接。
通过对立体构成理论的介绍,使学生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丰富自身的设计知识;通过逻辑分析,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设计水平;通过学生课堂习作与立体形态设计的作品互比,使学生能抓住形态的本质特征,把握各种材料加工的表现技巧,培养对立体形态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并能亲身实践,用心体会,在立体构成过程中获得物理、生理、心理、材料和工艺等众多方面的经验和感受。
要求学生进行阶段性的作业练习。
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重点及难点:1、立体构成概述【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明确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2、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的掌握,认识到在专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立体构成的意义。
【教学内容】1-1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1-2立体构成的任务1-3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教学重点及难点】1、什么叫做立体构成。
它们能够做些什么。
2、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3、立体构成新造型对传统造型的影响。
4、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和任务。
5、遵循美学法则,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创造出新的构成形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3381课程名称:立体构成学时/学分: 48/3.0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适用专业:动画设计【本】开课系或教研室:艺术设计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立体构成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
它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态。
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因此,它是立体设计的基础,在整个立体造型设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2、课程任务:《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造型艺术专业基础课程。
开设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并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造型训练,增强学生的空间意识,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
为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求:教学以理论讲授和课堂练习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讲授时,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能大胆创想,敏锐地选择材料和巧妙地运用材料,灵性的展现构成美。
考核要求:本课程共48学时,课程采取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进行,考核的方式以综合模型的制作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最终的成绩组成比例如下:(一)平时到课情况,有没有迟到,旷课情况,平时课堂作业 30%(二)综合考试作业 70%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第一节立体构成的含义及特征第二节立体构成的发展历程※:重点:在于立体构成的概念,范围。
难点:立体构成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第一节概念元素第二节视觉元素第三节关系元素第四节构成元素第五节材料元素※:重点:在于立体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难点: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的应用,制作手法。
第三章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第一节变化与统一第二节对比与调和第三节对称与平衡第四节比例与尺度第五节节奏与韵律第六节联想与意境※:重点:在于立体构成的造型美学规律。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Solid Structure课程性质:是一门重要的工业设计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从平面过度到立体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分:4总学时:64适用专业:工业设计等设计类中的有关专业先修课程:《素描》、《工业设计概论》、《平面构成》教学目的和要求: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 加强脑与手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简单经济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探求立体形态的形式规律和设计原理,寻求材料,结构,力学与形态表现的和谐规律。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促使其形态的科学合理性。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概述第一节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立体构成是物体形态设计的基础第三节立体构成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本章重点: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第一节认识点线面第二节认识体量第三节认识材质第三节认识空间本章重点:材质空间的认识本章难点:空间的构成认识第三章半立体构成第一节一切多折第二节肌理构成本章重点:表情练习——一切多折本章难点:一切多折制作第四章线立体构成第一节垒积、衍架、框架线层排列第二节线织面本章重点:线材构成本章难点:线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五章面材构成第一节透空柱体、多面体结构第二节层面排列第三节单体积聚与形体的插接构成本章重点:面材构成本章难点:面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六章块材构成第一节有机形体的塑造第二节形体的分割与组合第三节块的积聚构成本章重点:块材构成本章难点:块材构成的实际制作第七章综合构成第一节综合构成的要求、形式与要注意的问题本章重点:综合构成本章难点:综合构成的实际制作四、成绩考核方式以完成设计作业形式的考查课,综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完成如下作业:1、纸的表情练习(一切多折) 1件 15%2、线材构成 1件 15%3、面材构成 1件 15%4、块材构成 1件 15%5、综合构成 1件 40%五、教材与参考资料《立体构成》胡介鸣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立体构成》赵殿泽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6《立体构成基础》蒋民民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立体构成》蔡从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注:1、本课程作业更偏于创意实践题。
立体构成 教学大纲_2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基本信息课程编号授课专业影视动画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职业通用基础□职业技能□技能集中训练√必修课□选修课总课时32 知识授课课时 16 实践授课课时16课程任务1、本课程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立体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视觉传达设计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的重要性更显突出,并且已经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尤其重要的基础课程,几乎是所有的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建筑设计领域、工业造型设计领域等诸多领域中都要涉及的基本问题。
2、本课程为此专业的技能点/综合技能/核心技能的体现;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和专业的基本特点本课程集中研究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立体设计创意的方法,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和其他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意思维方法与实践的训练,了解立体构成的发展和与现代商业活动发展之间以及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
3、本课程在传授知识、形成技能,提高素质中所起的作用。
1、通过理论教学,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立体构成与现代雕塑(即公共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2 、通过逻辑分析,使学生加强抽象的造型构思能力,从而促进专业的设计水平。
3 、通过系统的作业练习,使学生能抓住形态的本质特征,把握造型的体量即各种材料加工的表现技巧。
教学目标选择一、知识目标解立体形态的创造逻辑,进一步强化形态的空间设计意识,认真体会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之间的关系和区别,通过对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正确认识立体构成在应用上的价值及意义。
二、能力(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材料的特性并利用材料表现立体形态,捕捉创造灵感,开发形态的创造潜能。
三、素质(态度)目标进一步的探讨如何赋予抽象的立体形态以艺术感染力和魅力,提高对立体形态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训练立体思维的的想像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总学时:48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教学参考资料:赵殿泽《立体构成》辽宁美术出版
一、课程目的及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立体构成》课是“构成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不仅是作为设计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来开设,同时亦是美术教育类专业的必修课和其它美术专业的选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立体构成》教学活动的实施,使学生研究空间立体造型,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并提高对立体设计中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并且是一种创造行为,其本身就是一件设计作品。
基本要求
1.教学活动要注意进程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遵循知识理论讲授的秩序渐进、强调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重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中配合多媒体演示、经典作品赏析、课堂讨论和总结、作业评析等方法展开教学。
3.在进行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能力差异,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立体思维方式
难点:立体构成的肌理造型
五、考核方式:
1.作业成绩均按百分制记载:
2.总成绩评定方式:总分100分,最后单元成绩总评占50%,平时30%,学习表现(考勤+综合)占20%。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51301总学时:48 (其中理论课学时:12 实验学时:36)总学分:3先修课程:构成基础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摄影等专业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教研室执笔人:李西运审校人:刘木森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摄影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计划在第2学期完成,共计48学时,其中讲课12学时,实验36学时。
立体构成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空间立体造型和创作的能力,锻炼学生三维空间的思维能力。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形式规律的学习,能掌握立体构成创作的基本原理和创作技法,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构成基础是立体构成课的先修课程。
构成基础讲述了构成的原理和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为立体构成打下了良好的空间设计基础。
本课程是在构成基础的基础上解决立体空间的问题,研究如何利用材料进行空间立体造型。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12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空间中的各种形态第二节什么是立体构成第三节立体构成的内容第四节立体构成的意义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第一节立体构成的点、线、面、体第二节立体构成的空间、色彩、肌理第三章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第一节对称与均衡第二节对比与调和第三节节奏与韵律第四节比例与尺度第五节联想与意境第六节多样与统一第七节动感与量感第四章二点五维的构成第一节材料运用和加工方法第二节纸的二点五维形态制作第五章线材的立体构成第一节线材的分类与加工方法第二节线材的构成形式第六章面材的立体构成第一节面材的分类与制作方法第二节面材的构成形式第七章块材的立体构成第一节块材的加工方法第二节块材的构成形式第八章综合材料构成第一节线材和面材的综合构成第二节线材和块材的综合构成第三节面材和块材的综合构成第四节线、面、块材综合构成第九章立体构成的现实应用二)实验(36学时)1、实验项目:1)二点五维的构成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2)线材构成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3)面材构成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4)柱体或多面体制作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5)线面块综合构成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根据课程的实际安排,选做其中的4个项目制作,作为课程作业。
产品专业《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立体构成》是产品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既属于基础造型课,又属于专业设计课,国际上称为构成学。
通过理论教学,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立体构成以及各类立体形态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加强抽象的造型构思能力,从而促进专业的设计水平,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此课程需要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用纯粹抽象的形去考虑问题,摆脱物象化思维的纠缠。
另外,要注意生活中的各类造型,不妨以之作为切入点去抽象出形与造形的规律,根据形态所包含的各种性质,如材料形态质感结构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能帮助我们在理性的层次上去认识形态构成的问题。
二、课程任务:1.了解三维空间,有一定的空间造型感。
2.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
3.熟悉不同的材料,掌握其制作加工方法。
4.能够根据不同的设计,运用合适的材料加工制作完成。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教学内容:(1)立体构成的概念(2)构成设计理论的发展(3)立体构成的对象(4)立体构成的学习方法2.基本要求:了解立体构成的一些基本特点及方法。
第一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1.教学内容(1)形态(2)构成要素(点、线、面、体块的构成)(3)点、线、面、体、块的综合材质构成(4)半立体构成2.基本要求:了解二维空间平面与三维空间立体的联系与区别,如何转化。
了解掌握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特点及材料的加工表现,通过训练使学生对立体形态的量感,空间感,肌理感有感性上的认识。
第二章构成材料式及制作技术1.教学内容(1)材料的分类(2)常用材料及工艺(3)材料力学(4)材料的应用2.基本要求: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及表现技法,能够根据设计选用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加工。
第三章造型艺术的美学规则和形式法则1.教学内容(1)简单与单纯(2)变化与统一(3)对称与均衡(4)对比与调和(5)节奏与韵律(6)比例与分割(7)主次与意境2.教学要求:了解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的造型规律和法则,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环境艺术系总学时:90 学分:时间:二年级上学期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立体构成课属于环境艺术专业课程中的基础之一。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从立体的思维方式了解三维空间造型规律和构造方法,研究立体形态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为环境艺术设计开拓立体想象空间。
二、课程的内容和学时分配(一)授课(90学时)第一章、立体构成设计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第二章、培养审美能力第1节审美感官第1节审美心理第2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第2节形式美的美感要素第3节奇特性第4节强烈视觉冲击力与奇特组合训练第三章、立体构成设计中如何培养审美创造力第四章、立体构成设计的材料美及技术第1节审美创造力第1节材料与加工技巧第2节想象力与创造性训练第2节综合构成第五章、立体构成原理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二)课堂讨论(2学时)1、如何感受三维空间,捕捉创造灵感。
2、研究美感要素,提高审美能力。
3、如何应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培养空4、解读优秀设计作品。
间的想象力。
5、理论学习如何指导实践。
(二)实习辅导(70学时)(三)总结(2学时)三、课程的基本要求一、立体构成设计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二、培养审美能力了解美学规律,训练审美感观;研究审美心理,掌握形式美法则,使学生系统掌握立体构成设计基本理论。
如何应用美学原理,开发形态的想象能力。
三、立体构成设计中如何培养审美创造力四、立体构成设计的材料美及技术训练立体思维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制作技巧和动手动脑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
能力;研究面、线、块材及美学规律、和力学原理。
五、立体构成原理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抽象形态与现实设计的可拓展性。
四、有关说明1、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学原理和设计基本理论,捕捉创造灵感,在今后学习中能够灵活应用到设计中。
2、除了掌握一定的美学原理和设计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中英文对照表六、主要参考资料《三度空间设计》 LOUIS WOLCHONOK 著台北红蓝彩艺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审美心理描述》藤守荛著四川美术出版社1998年《美学理论》 C.H.布洛克.M.J.帕金斯著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6年《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 M.祖恩.D.库赞尼克著辽宁美术出版社《立体构成》赵殿泽著辽宁美术出版社1991年。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及设置的目的要求:1、课程性质:《立体构成》是电脑美术、装潢艺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2、设置目的: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空间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
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得形态。
以此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使学生今后在空间艺术设计造型、包装结构设计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其前期必修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不同点在于,立体构成侧重于对学生空间意识或空间直觉的培养,要求能通过抽象的立体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
4、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
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包装结构、包装容器科学合理。
5、学时分配:装潢艺术专业开设于第四学期,96课时。
电脑美术开设于第三学期,80课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理解线、面、块三大构成要素及其构成规律,掌握立体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形式美的基本法则,2、技能要求: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组成新的立体。
能够科学合理的设计制作包装结构和容器造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立体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的点、线、面、体形态入手,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感觉,以及在立体构成形态方面的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立体构成作品范例,讲解有一定抽象性的立体构成形式要素等内容。
必要时还要用教师自己制作的立体构成作品辅助讲解,以帮助学员理解抽象的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立体构成设计制作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立体构成设计规律。
在制作立体构成作品所用的材料方面,可以尽量使用简便易寻的材料,如硬纸、塑料吸管等等,使学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较多的立体构成设计练习,掌握规律,达到增强学员空间意识和空间感觉,提高学员立体构成创作意识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105B0006-02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开课学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学时:40
学分:2.5
前导课程:色彩构成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空间造型的一门基础课,是设计的基础,是从写生、写实造型向抽象、想象造型转化的过程,是从绘画基础训练向专业设计转化的环节,构成观念是否能建立起来,关系到后面的专业创作以及整个艺术活动的动向。
本课程主要的目的是主要培养学生空间立体造型和创作的能力,锻炼学生三维空间的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
通过对立体构成形式规律的学习,掌握立体构成创作的基本原理和创作技法,学会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动手能力,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从平面到立体的形态分析;空间立体造型的基本因素和形式法则;线、面、体的练习;理解材料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与表情,理解与运用材料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受;立体构成的应用。
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重点及难点:
教学内容:
第一章立体构成概述
第一节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
一、立体构成的定义
二、点、线、面的观念
三、立体构成的美学法则
四、新造型
第二节立体构成的任务
一、分析三维形态的立体造型
二、分析立体构成造型的空间结构
三、分析表现空间结构的表现方法
四、分析立体构成的材质因素
五、分析美学法则和美学规律的运用
六、分析色彩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第三节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
一、建立立体的造型艺术观念
二、提高对立体艺术造型的感受力
三、提高对立体艺术审美的判断力
四、培养完整的立体构成逻辑思维
基本要求:
了解立体构成的概念范畴,明确立体构成的目的、任务。
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遵循美学法则,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创造出新的构成形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重点及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美学原则以及学习立体构成的目的、任务。
本章的难点是分析表现空间结构的表现手法。
教学内容:
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
第一节点
一、点的视觉特点
二、点的形状
第二节线
一、线的视觉特点
二、线的形状
第三节面
一、面的视觉特点
二、面的形状
第四节体
一、体的视觉特点
二、体的形状
第五节空间
一、空间的视觉特点
二、空间存在的形式
第六节色彩
一、物体的自然色
二、物体的人工色
第七节材料
一、根据材料的来源分类
二、根据材料的质地分类
三、根绝材料的固有形态分类
四、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能分类
五、根据材料的形状分类
六、根据材料的使用性能分类
基本要求:
掌握立体构成各形态的特点和构成规律;掌握空间的构成方法;了解色彩的自然属性;了解不同材料的属性特点和加工方式。
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立体构成中点、线、面、体的基本形态要素与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联系与区别。
本章难点:立体构成中空间的形成方法和形态特点以及色彩和材料因素对立体构成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三章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和形式美规律
第一节形式美法则的概念
一、形式美法则的概念
二、形式美法则和形式美的关系
三、形式美法则的形成
四、形式美法则的内容
第二节形式美规律
一、重复规律
二、渐变规律
三、特异规律
四、发射规律
五、近似规律
六、密集规律
七、肌理规律
基本要求:
掌握形式美法则和形式美规律,能够熟练运用形式美法则和形式美规律来创造美的形式,并运用到立体构成的创作中去,为将来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形式美法则和形式美的关系以及形式美法则的内容。
本章难点:形式美规律。
教学内容:
第四章立体构成造型结构的成型过程
第一节造型方案构想
一、造型的概述
二、立体构成中的造型
三、造型方案构想
第二节绘制造型结构效果图
一、分析造型元素
二、绘制构思草图
三、草图成型的塑造分析
第三节分解造型结构
一、结构
二、选择材料
三、测量与放样
四、加工
基本要求:
掌握立体构成中造型结构的成型过程,能将造型方案构想转化成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作品,能够在立体构成造型设计过程中正确选择材料,加深对立体构成造型、成型、与加工工艺的认识,为今后的设计打下良好的材料基础。
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对立体构成造型方案的设想和绘制造型结构效果图。
本章难点:如何将立体构成设计由构想转化为实物。
教学内容:
第五章不同材质的加工工具及结构结合方式
第一节加工工具及黏合材料
一、切割工具
二、弯曲工具
三、黏合材料
四、抛光工具
第二节材料的结构结合方式
一、纸张
二、木材
三、金属
四、玻璃
五、石材
六、纤维
基本要求:
认识不同的材料及加工工具。
掌握材料的结构结合方式与工具的运用。
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类别、加工工具及粘合材料。
本章难点:材料的结构结合方式。
教学内容:
第六章立体元素的构成体验
第一节点元素立体构成
一、选择或加工点元素
二、架构三维立体造型
第二节线元素立体构成
一、软质线材构成
二、硬质线材构成
三、软硬线材综合构成
第三节面元素立体构成
一、半立体结构
二、三维立体结构
第四节块元素立体结构
一、块型材料的获得
二、立体结构造型手法
基本要求:
本章以实践为主,主要体验造型元素的实际组合构成,进一步认识并体验造型元素的可塑性,包括三维造型结构创意、具体材料的加工工艺等。
解决造型加工成型的过程中事先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掌握材料对造型结构的影响,完成从想象到实际造型的转化。
重点及难点:
点、线、面、体块造型的加工过程,材料和造型的关系,造型美感的判断,形式美法则和形式美规律的实践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七章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节立体构成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第三节立体构成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节立体构成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第五节立体构成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第六节立体构成在现代雕塑设计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
了解立体构成在个领域中的应用。
重点及难点:
在解决造型结构的同时,运用科学的手段,设计出与我们密切相关的设计作品。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色彩构成》课程学时分配表
五、课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讲授立体构成的基本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立体、空间形态的审美能力。
2.鼓励学生对材料、工具、造型的可能性进行广泛、积极的探索、创新性的运用。
3.以抽象形态为研究重点,研究手段是理性的,而作业应是感性的、艺术性创作的结果。
六、本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分工
构成基础是立体构成课的先修课程。
构成基础讲述了构成的原理和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为立体构成打下了良好的空间设计基础。
本课程是在构成基础的基础上解决立体空间的问题,研究如何利用材料进行空间立体造型。
立体构成是设计专业是基础课程,广泛应用艺术设计的各个学科,是动漫设计与制作、动画设计与制作、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艺设专业这几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七、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根据教学指导书)
1.考核方法: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查,根据每阶段的内容分别进行作业测试来评定成绩;
2.成绩评定:平时作业成绩为40分(考勤8分,作业12分,课堂练习或课程论文20分);考试成绩是60分。
八、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参考资料:
1.赵志生,王天祥主编.立体构成.2009年9月第三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胡介鸣著.立体构成.2009年7月第1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