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概论》考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复习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风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为高度文明、高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持艰苦风斗的作风※《共同纲领》内容包括: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的规定;新中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被侵略的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侵略的斗争——三元里斗争4、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编》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冯桂芬7、中国近代史上创办的第一个翻译学堂——京师同文馆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10、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套资产阶级共和国建国方案——三民主义学说1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法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2、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鲁迅1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1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的会议——中共二大1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17、中国近代史上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18、毛泽东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1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0、抗战中,国民党的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21、抗战中第一次重大胜利——平型关战役22、中国政府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会议——三届人大一次会议2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24、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县叶坪村召开2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中华苏维埃政府(1931年)26、苏联第一个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1949.10.227、中国人民政府颁布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528、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4.1029、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67.730、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4六、重大理论1、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内容及关系:答:(1)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两对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现代史要点整理
一、简答、问答、论述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2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3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一、清朝灭亡 1. 封建制度衰落:中国封建社会的失败,主要表现在农民剥削、官僚专制、重农轻商、宗法混乱、租金上涨、军阀割据等方面。
2. 外部冲击:从1840年开始,英法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事件之一,各种协定的签订、对华战争的发生,使中国受到了极大的灾难性打击,引起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巨大损失,恶化了封建社会的病症,加速了清朝灭亡的时间。
3. 民族解放战争:由辛亥革命派、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族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
二、20世纪发展 1.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发起了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思想的进步。
2. 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
3. 北伐战争: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对国民党的北伐战争,最终在1949年10月解放了整个中国大陆,建立了新中国。
4. 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进行了经济和社会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包括了清朝末年、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重要事件。
本文将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期间的重要事件和发展。
一、晚清时期1. 甲午战争: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爆发的一场战争,中国战败后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造成震动全国的“甲午国难”思潮。
2. “戊戌变法”:1898年,中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一场变法运动,试图改革晚清政治制度和推进现代化,但因受到守旧势力的反对而失败。
二、辛亥革命1. 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宣布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封建统治结束,开启了新的历史时代。
2. 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提倡科学、民主、平等的新文化思潮,对中国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抗日战争1. 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建立“满洲国”,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2. 卢沟桥事变:1937年,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发起进攻,导致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顽强的抵抗。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
2. 社会主义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农村集体化、计划经济建设等,推动了国家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涉及了晚清时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重要事件。
通过了解这些重要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近现代史简答论述重点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重点汇总第一章1.列强对中国的政治控制【答案】——内外海、真人才(1)控制中国内政(2)操纵中国外交(3)把持中国海关(4)镇压中国反抗(5)领事裁判权(6)扶植收买代理人2.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答案】——内外海、真人才(1)控制通商口岸(2)剥夺关税自主权(3)对华倾销商品(4)对华资本输出(5)操纵经济命脉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答案】(1)控制: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勾结: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地主: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
(4)民资: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民族资本主义虽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力量很软弱。
(5)不均: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后来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压迫:在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4.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答案】(1)穷苦: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2)集中:工人阶级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3)工农:他们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答案】(1)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关系:1)外国列强发动侵略战争时国仇居于首位,要反抗列强侵略2)封建统治镇压人民革命时家恨居于首位,要反抗封建统治3)西方列强封建阶级勾结时两者统一战线,要反帝反封建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答案】(1)两大主要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1)区别:前者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解决生产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一、晚清时期(1840年-1911年)1.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争导致中国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割让香港,并向英国支付巨额赔款,还开放了多个港口。
2.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在1850年至1864年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领导人洪秀全提出了农民解放的主张,并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3.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袁世凯和康有为等一些官员致力于改革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包括金元法票、学堂改革、兵制改革等,但最终未能成功。
4.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在湖北武昌爆发的起义之后,清朝被推翻,成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封建帝制的终结。
二、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1.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中华民国成立后,政权持续动荡,各地军阀纷纷割据一方,国内军阀混战严重,给中国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破坏。
2. 文化与思想的新潮流:新文化运动兴起,一批国内外知识分子涌现,他们主张民主、科学、自由,对传统文化和社会观念提出挑战,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3. 中共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通过不同的斗争形式,如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4. 日本的侵华战争: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和损失,也促使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抗战精神的兴起。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1949年至今)1. 新中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推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农村土地改革。
2. 三大改造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展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工商业改造的“三大改造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3.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年至1976年,由毛泽东发起,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革命。
初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梳理
初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从1840年至今的中国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和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梳理。
一、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至1842年,是英国入侵中国推动的战争。
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意义重大,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签署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并支付巨额赔款。
二、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9世纪中叶,在中国南方掀起了一场农民起义。
这场起义的领导者是洪秀全,他宣扬基督教思想,提倡平等、反对腐败。
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但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动摇和改革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清朝末年的变革运动,发生于1898年。
这场变法由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旨在推动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现代化改革。
然而,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和外国列强的干涉,这次变法最终失败,清朝的命运也进一步走向终结。
四、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反对外国列强侵略的爱国运动,爆发于1900年。
义和团以民间武装组织的形式存在,反对外国传教士、商人和侵略者。
然而,在这次运动中,许多外国人遭到杀害,引发了八国联军的入侵,最终导致了中国政府的进一步屈服。
五、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统治的成功革命,发生于1911年。
这场革命领导者是孙中山和同盟会,他们提出“三民主义”思想,并组织各地的起义军。
辛亥革命成功后,清朝被废黜,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六、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反对外国列强的爱国运动,发生于1919年。
这场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约中将中国的山东割让给日本。
中国知识分子和学生发起示威抗议,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新思潮和文化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发生于1937年至1945年。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史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帝制被推翻,
建立了中国近代的第一个民主政府。
2. 北洋政府: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成为中国的临时中央政权,并由袁世凯出任临时
大总统。
3. 四五运动:指1925年4月开始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领导下的
抗日民主运动。
4.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爱国革命运动,主要目标是反对《凡尔赛条约》和外国列强在中国的特权。
5.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政权,由孙中山领导,成立于1912年。
6. 国共合作:国共合作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合作,共同对抗日
本侵略。
7. 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日本军队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标志着日本
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8.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对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持续了8年,对中华民族和
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9.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党之一,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10. 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抗国民党的战争,最终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1. 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以上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政治变革。
中国近代史整理小考点
中国近代史整理小考点包括以下内容:
1.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
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发起的一场自救运动。
这场运动是失败的,但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2.戊戌变法: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
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3.辛亥革命:1911年(农历辛亥年)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
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4.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为开端,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
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内容,发动了一场旨在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的爱国救亡运动。
5.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
运动。
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这些是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知识点,对于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非常重要。
中国现代史纲要简答题重点汇总
中国现代史纲要简答题重点汇总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和背景是什么?- 1911年10月10日,清朝政府的统治危机、日本的侵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是背景。
- 辛亥革命的主要内容和成果是什么?- 主要内容: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城市暴动、武装起义。
- 主要成果:清朝政府被推翻、成立了中华民国、宣布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平等自由、结束了封建、实现了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现代化转型。
中国的成立- 中国的成立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1921年7月1日,在上海。
- 中国的成立原因和宗旨是什么?- 原因:中国社会出现空前的危机,资本主义无法解决若干重大问题。
在西方已经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促进了中国的思想启蒙和革命觉醒。
- 宗旨: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领导的、集经济建设和政治革命于一体的新型政党。
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时间和背景是什么?- 1937年7月7日,日本进行全面侵华。
中国和中国国民背景下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主要内容:共同抗日、实行统一战线政策。
- 意义: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和力量,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的统一与发展。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的作者和发表时间是什么?- 作者:。
- 时间:1940年。
- 《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主要内容:阐述了中国革命必须走过民主革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然后才有可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 影响:这是中国的一个独立思考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爆发的时间和背景是什么?- 1966年5月,认为中国内部存在一些走资派,为了重新夺回权力,发动了这场革命。
- 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主要内容:打倒一切反动派、所有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惯、旧道德,削弱党和政府机关的权力,提高群众的权力,推进中国共产规模重组。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一、原因(根源) 因素关键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鸦片战争中,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芽的直接原因: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
3、“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4、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拜上帝会的组织发动。
6、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
7、《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当时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
8、列强于1853年提出“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没有立即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英法忙于克里木战争。
9、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同外国势力出现暂时“和好”局面的原因: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高涨。
1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只引进西方技术,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
11、中国无产阶级早于资产阶级产生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里诞生中国无产阶级。
1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3、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资本主义发展条件成熟。
14、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最终各走各路的主要原因:阶级属性不同。
15、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上唱主角,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16、维新变法兴起的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7、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的关键: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18、“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主要利益。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根本原因: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夺取殖民地。
中 国近现代史考点
中国近现代史考点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段波澜壮阔、充满变革与挑战的历史时期,涵盖了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的这一百多年。
这期间,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以下是一些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考点:一、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太平天国运动19 世纪中叶,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均分配土地,但由于其空想性和落后性,未能真正实施。
后来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也未能实现。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势力。
三、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以及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
还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建立了新式海军。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且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最终以失败告终。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 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 2 亿两白银。
中国近现代史考点知识梳理
中国近现代史考点整理一、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基本线索:(1)1840—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屈辱(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抗争(地主、农民、资产阶级等救亡图存)——现代化探索(器物—制度—思想)(2)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探索考点:(一)工业革命以来的中国和世界(19世纪中期)(1)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BA.根本原因:世界: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业革命率先完成,为扩大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全球扩张中国:日趋衰落,闭关锁国——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B.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为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泛滥摧残吸食者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严重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1838年底,道光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有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2)《南京条约》内容C: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开列强以不平等条约奴役中国的先例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洋银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即中国进出口货物应交纳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南京条约》附件规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英人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永久居住等)政治:主权破坏(领土、贸易、司法、关税)—→半殖民地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半封建②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民族矛盾—最主要)、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阶级矛盾)③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④革命性质:民族民主革命(反封建——民主革命反侵略——民族革命)⑤经济结构: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破坏中国自然经济,促进沿海商品经济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⑥社会思潮: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强国御侮(1)背景C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背景: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内忧——太平天国的冲击目的: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购置外洋船炮,兴办军工企业,借法自强★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七分册思想潮流演进)■代表人物:中央奕䜣、文祥和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今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 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的失败导致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港口,并赔偿巨额赔款。
2.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赔款近两亿两白银。
这场战争揭示了中国军事和国力的薄弱。
3.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由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
这次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呼吁民主与科学,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5.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政党之一,领导了中国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6. 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中国以独立自主战斗,与日本帝国主义对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统治和半殖民地状态。
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行稳步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政策。
这些知识点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近代中国史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涵盖了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事件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众多变革和挑战,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近现代中国史的重要知识点。
一、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清朝政府与西方列强英国进行了战争,导致中国的失败。
这场战争带来了不平等条约,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性。
二、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是中国近代变革的一次尝试。
改革者通过推行一系列政治、军事、教育和经济改革,试图强化和现代化中国。
然而,改革不受保守势力和外国势力的支持,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为中国未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推翻了清朝皇权,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彻底进入近代化的道路,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四、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中国爱国主义和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
这场运动源于对巴黎和会上对中国领土的割让和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不平等待遇的不满。
五四运动以学生为主要参与者,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抗议和示威,对中国的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五、北伐运动北伐运动发生在1926年至1928年,是中国国共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一次军事行动。
国共两党在北伐中联合行动,以孙中山为先驱者,成功地推翻了北洋政府,并取得了对全国的控制。
北伐运动标志着国共两党的合作,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抗日战争抗日战争发生在1937年至1945年,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次全面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击,采取了游击战、抗日根据地和武装抗日等多种形式。
这场战争使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也为中国争取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赞誉,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3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要点
2023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要点一、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1. 辛亥革命的背景与原因2. 辛亥革命的过程与影响3. 民主革命的发展与挫折4.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二、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 国共合作的背景与意义2. 北伐战争的发展与结果3. 国共内战的原因与过程4. 中共建政与国共合作的分裂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 抗日战争的背景与意义2. 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与贡献3. 解放战争的背景与过程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意义四、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1.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与成果2. 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与后果3. 改革开放的背景与意义4. 经济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问题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新时代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途径2. 党的十九大与新时代的宣示3. 新时代中国的内外政策与发展战略4. 新时代中国的挑战与展望六、中国近现代史的启示与反思1. 历史经验对国家发展的启示2. 历史教训对社会进步的反思3. 中国近现代史对个人责任的思考4. 中国近现代史的国际意义与价值七、中国近现代史的热点问题与争议1. 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与解读2. 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与评判3. 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关系4. 历史教育与社会认知的争议八、中国近现代史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与影响1. 中国近现代史的独特性与普遍性2. 中国近现代史的地区影响与国际影响3. 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地位与历史意义4. 中国近现代史的价值与启示以上是2023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要点,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梳理与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的发展历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推动中国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这段历史不仅是国家的记忆,也是人民的奋斗史,每一个时期都有无数的英雄人物和普通百姓为之奋斗和付出。
让我们怀着敬意和感慨,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重要考点讲解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四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订的《江宁条约》(含《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
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4、“教案”的内涵:中国人民反对宗教侵略而被中外勾结所镇压的事件。
5、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
6、广学会、《万国公报》和李提摩泰,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8、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9、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10、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
11、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2、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1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
14、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中国近代历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历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中国近代历史要点必考知识整理笔记清末维新运动- 具体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宗旨:推动中国从传统封建社会转向现代化社会。
- 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自强运动:强调研究西方先进知识和技术,提倡实业兴国。
- 戊戌变法:主张变法立宪,以实现政治体制的改革。
- 运动的失败:- 缺乏统一领导和坚定决心,面临顽固保守势力的反对。
- 外国列强的干涉和侵略,削弱了维新运动的势力。
辛亥革命-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 目标: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 主要过程:-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 辛亥革命成功,宣告清朝灭亡。
- 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影响:- 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政权的终结。
- 为中国近代政治和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
- 受到了外部力量和内部分裂的挑战。
北洋政府与北洋军阀- 没有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因此采用北洋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名称,设立在北京。
- 关键人物:- 兼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
- 兼任陆军总统的袁世凯。
- 军阀混战:- 北洋政府实力弱小,地方势力和军阀频繁起兵造反。
- 袁世凯采取手段,试图统一全国。
- 袁世凯逝世后,中央政权进一步分裂,国内混乱。
五四运动- 时间:1919年5月4日。
- 起因:巴黎和会将中国对德属胶州湾的要求被拒绝。
- 特点和影响:- 和爱国主义情绪高涨。
- 呼吁民主和科学,抵制封建文化和外国侵略。
- 开始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政治、社会和文化改革。
北伐战争- 时间:1926年至1928年。
- 目标:推翻北洋政府,实现统一的中央政权。
- 领导人:国共两党合作,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
- 结果:北洋政府被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影响:- 标志着中国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潮的高涨。
-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征- 时间:1934年至1935年。
- 过程:红军长征跨越了无数山川和河流,寻找抵达陕北的生路。
考研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梳理
考研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近现代史作为考研历史学科的重要内容,占据着相当的比重。
下面将就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晚清时期(1840年-1919年)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社会转变的过程。
1. 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大战争,它导致了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这一条约被称为不平等条约之首,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2. 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甲午战争是中国清朝与日本帝国之间的一场战争,中国在战争中惨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使得中国丧失了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
3. 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改革运动,意在挽救国家危亡,但它失败了,主要原因是保守势力的阻挠。
4.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二、民主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民主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各族人民为了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持续不断的革命斗争时期。
1.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的爱国运动,它以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为中心,对中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北伐战争(1926年-1928年):北伐战争是中国国共两党联合起来发起的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它最终推翻了北洋政府,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3. 中共成立(1921年):中共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斗争,在中国的土地上正式建立起了真正的共产主义政党。
4.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组织,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是中国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纲1.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
资产阶级人士发动的,主要思想是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年。
无产阶级人士发动的,主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第一章1.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2.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最主要),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
3.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⑴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⑵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政制度。
⑶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⑷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⑴资本—帝国主义逐步操纵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逐步控制中国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⑵中国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⑶中国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⑷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破下,它的发展缓慢,力量软弱。
⑸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均衡的。
⑹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5.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⑴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着中立。
⑵因其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
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重特点和双重性格,决定它不可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6.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的特点: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
⑴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和剥削,其革命性最强。
⑵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力量和传播先进思想。
⑶它主要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同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7.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区别:前者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8.19世纪末期,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9.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最根本原因);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10.列强对中国的侵略:⑴军事侵略:⑵政治控制:①控制中国内政。
②操纵中国外交。
③享有领事裁判权。
④把持中国海关。
⑤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⑥扶植、收买代理人。
⑶经济掠夺:①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②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③对华侵销商品。
④对华资本输出。
⑤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⑷文化渗透:①宗教渗透和侵略。
②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③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
识记:1.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口通商口岸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中与俄、美、英、法《天津条约》1860年中英、法、俄《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半岛给英国,开放天津通商口岸1849年,葡萄牙武力抢占澳门半岛1887年,《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允许葡萄牙“永驻澳门管理”3.1884年中法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5.1894年旅顺大屠杀惨案(日本)1900年江东六十四屯惨案(俄国)6.1899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7.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英国东方银行),在中国开办的第一家银行。
8.较早的外文期刊《中国丛报》、《北华捷报》(后改名为《字林西报》)广学会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万国公报》9.1841年,广州郊区三元里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1年,关天培战死虎门1842年,陈化成在吴淞以身殉国,海龄(满族)战死镇江1884年,中法战争,刘铭传1885年,冯子材,镇南关大捷1894年,甲午战争,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在黄海战斗中牺牲;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威海战斗中牺牲。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四洲志》。
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救亡决论》,翻译《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第二章1.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确立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
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2.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⑴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⑵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新的历史特点。
⑶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⑷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⑸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3.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⑴根本原因: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⑵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⑶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
太平天国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其自身局限性,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4.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⑴兴办近代企业。
⑵建立新式海陆军。
⑶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5.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⑴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⑶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⑷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6.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⑴具有封建性。
⑵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⑶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又多方阻挠。
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洋务派官僚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愿改变封建统治秩序,也无法使中国独立、富强。
7.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主要围绕三个问题:⑴要不要变法。
⑵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⑶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8.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⑴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⑵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⑶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⑷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9.戊戌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
戊戌维新运动以悲剧性的失败而告终,不仅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10.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主要体现在:⑴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⑵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⑶脱离人民群众。
识记:1.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2.洪任玕,《资政新编》,带有资本主义色彩3.1861年总理衙门建立洋务派代表: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举办军工事业的目的:⑴首先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⑵加强海防、边防,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在内。
4.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兵工厂。
洋务派民用企业四个部门:轮船、电报、采矿冶炼、纺织工业最重要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四大水师:福建、广东、南洋、北洋水师5.新式学堂:⑴翻译学堂: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上海)⑵工艺学堂:⑶军事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6.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主要通过以下行动宣传变法维新主张:⑴向皇帝上书。
⑵著书立说。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人类公理》梁启超:《变法通义》,谭嗣同:《仁学》严复:翻译英国《进化与伦理》,汉译名《天演论》⑶介绍外国的变法。
⑷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
影响较大的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7.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生秀、康广仁第三章1.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表(旧)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民权: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民生:平均地权。
基本方案: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功,按价收买。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⑴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论战的焦点)。
⑵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⑶要不要社会革命。
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意义:⑴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朝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行列。
⑵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4.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5.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⑴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⑵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
⑶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⑷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⑸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6.辛亥革命的局限性:⑴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⑵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⑶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7.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⑴发动“二次革命”(1913年)。
⑵组织中华革民党(1914年,东京)。
⑶发动护国战争(1915年)。
⑷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1917年)。
⑸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识记:1.1906年,废除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