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按考点分项解析版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合集下载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古诗词鉴赏专题无锡菩萨蛮①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哪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暮年流浪浙江绍兴、金华期闽。

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1.阅读上边的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4分)( 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

(2 分)( 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感情?( 2 分)11.(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初春的季节特色(天气微冷)及词人的悲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感情想发点(为下文抒怀作铺垫)。

( 2)思乡之情(想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势的担忧)。

分析:( 1)本题考察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

达成时,依据题意,应抓住题干中的“微寒”一词,因此应从写作手法或修辞手法人手。

( 2)本题考察对诗人感情的理解和掌握。

答题时,应思虑为何酒拳消,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哪些”以及本题的分值。

苏州6.( 10 分)阅读下边一首词,达成以下各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①蒋捷一片眷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②。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③。

流光简单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 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零于姑太湖之期。

②帘招,指酒旗。

③ 字笙,心字香,意思是弄有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1)上中人是如何衬着他的愁的?要剖析。

(2)“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的心理期望?(3)你“ 了桃,了芭蕉”的理解。

【考点】 EH:古咏史.【剖析】是一首写在离乱簸的逃亡途中的心歌.明的春色与凄楚的神魂在烈地照着,春深似海,愁深似海,在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没法排解.于是从看似亮的声韵中者听到了着声雨声的心底的咽声.【解答】( 1)本考古的析,注意通全,理解意,领会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合句领会歌的表手法.①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一片”言愁之多;“待酒”,以酒调解愁,表愁之.②以光景衬着愁:“ 又,雨又”,“ ⋯‘ ”描了吹雨急的情形,以雨衬着其愁.(2)本考学生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目的答方法以下:先要通全,从全中找到能够表出作者感情的,假如没有找到,就剖析可中的画面,看画面中能否含着作者的感情.“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期望家后“ 字笙,心字香”,上平定和美的生活.(3)本考学生歌关句的掌握,注意要第一理解歌内容,领会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后理解句.是序的示意,是“流光简单把人抛”的形象化,抒了月无情、年易逝的感,表露出一个亡国民的愁.答案:(1)①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一片”言愁之多;“待酒”,以酒调解愁,表愁之.②以光景衬着愁:“ 又,雨又”,“ ⋯‘ ”描了吹雨急的情形,以雨衬着其愁.(2)作者期望家后“ 字笙,心字香”,上平定和美的生活.(3)是序的示意,是“流光简单把人抛”的形象化,抒了月无情、年易逝的感,表露出一个亡国民的愁.文:船在吴江上,我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招客人,便生了借酒消愁的梦想.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联想不尽的名胜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意情赏识,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忧.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累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聚会在一同,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色简单流逝,令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议论】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领会诗歌的表现手法.镇江(一)阅读下边的唐诗,达成6~ 8 题。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字音、字形专题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字音、字形专题

字音、字形专题常州:1.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指定方格内。

(2分)“融”()获选2017年“一带一路”主题汉字。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汉字对更好地诠.()释“一带一路”战略所倡导的共融共赢的精神内hán()有天然优势。

为了追sù()仓颉造字以来的汉字历史,diàn()定“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基础,举办者发起了这次年度汉字征选活动。

(改自《半月谈》)1.róng quán涵溯奠解析:此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

答题时,汉字书写要注意工整,注音要注意声调的位置。

无锡: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1)xuàn 丽(2)chóu 怅(3)言简意gāi2.(1)绚(2)惆(3)赅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完成时,不要将“绚”误写成“炫”;不要将“惆”误写成“愁”;不要将“赅”误写成“垓”或“该”等。

平时应注意辨析与积累。

苏州1.(4分)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江路,这一条绵(mián)延数里的老街,在漫漫的岁月里,散发着浓郁(y ù)的市井生活气息。

路只有窄窄的两米来宽,两边粉墙黛瓦,河街相邻,典型的苏式街巷。

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清幽幽的,走在上面像是踏着悠悠岁月。

石板上深深浅浅的印迹,似乎在静静地诉(sù)说着千百年来苏州人闲适(shì)雅致的生活。

①绵(mián)延②浓郁(yù)③诉(sù)说④闲适(shì)【考点】16:根据拼音写字词.【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注意结合语境和音节写成正确的汉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汉字的写法.【解答】答案:①绵②郁③诉④适(注意“绵”不要写成“棉”)【点评】注意不要和同音字与形似字混淆.2.(4分)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精品解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徐州卷)语文(解析版)

精品解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徐州卷)语文(解析版)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 古诗文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3)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5)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乐何极!(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1)独怆然而涕下(2). (2)浅草才能没马蹄(3). (3)心远地自偏(4). (4)山河破碎风飘絮(5). (5)皓月千里浮光跃金(6). 静影沉璧渔歌互答(7). (6)商女不知亡国恨(8). 隔江犹唱后庭花【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与默写能力。

(1)—(5)小题为直接型默写题,在记准记牢的基础上写出上句或下句即可,注意不要张冠李戴,写错别字。

(6)小题为理解型默写题,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作答,如“醉生梦死、荒淫误国”,据此可联想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意不要将“跃”误写成“月”;“璧”误写成“碧”或“壁”。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憔(qiáo)悴驾驭(yù)中流抵(dǐ)柱浑身解(xiè)数B. 绮(qǐ)丽殷(yān)红众目睽睽(kuí)盛气凌(lín)AC. 闲瑕(xiá)漂(piāo)白恪(kè)尽职守贪赃(zāng)枉法D. 归咎(jiù)沮(jǔ)丧响彻云霄(xiāo)抑扬顿挫(cu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与字形的能力。

2017年江苏省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真题解析

2017年江苏省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真题解析

2017年江苏省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真题解析1.【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4)今天是父亲节,请写出与父亲有关的诗、词、文中的名句(连续两句):,。

(4)示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解析】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与积累。

第(4)题要求的是“与父亲有关的古代诗、词、文中的名句”,而且还要是“连续的两句”,课内课外都可以,所以平时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答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错字、漏字、添字该处不得分。

【解析】审题时注意“描写陋室环境”,书写时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苔帘。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201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8)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先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答案】(8)昨夜西风凋碧树为伊消得人憔悴灯火阑珊【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对于常见富有意境的句子要多对比记忆。

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如“凋”“憔悴”“阑珊”。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8)唐果同学爱用古诗句劝解别人,梦凡抱怨身处闹市难得清静,唐果就用劝她,宁馨要转学到海南省,临行前依依不舍,唐果就用劝她。

(依次用陶渊明《饮酒(其五)》,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填空)【答案】(8)心远地自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现错字、漏字、添字,该句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中考语文专题-古诗词赏析

中考语文专题-古诗词赏析
意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 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 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古诗词中常见的诗歌意象及其意义:
酒—多表达豪情、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孤寂。 月—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绪、寂寞思归之情。
名师点拨
强化训练
【江西】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甲]春尽
[乙]春尽
[唐]韩偃
[宋]郑解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名师点拨
考点一:古诗词内容的理解 (四)研读诗词的注释
注释中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是在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 有的介绍相关诗句,是在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有的介绍 作者,是在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仔细研读注释,利于理解 诗词的相关内容及情感。
名师点拨
考点一:古诗词内容的理解 (五)体会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考点聚焦
考点三:两首古诗词的对比阅读 给出内容、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首课外古诗词进行对比 阅读,考察的题型和单首诗词是相似的。
名师点拨
考点一:古诗词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理解
(一)结合诗词的题材
根据题材,古诗词的主要分类有:
1.送别诗
2.边塞诗 3.写景抒情诗
4.托物言志诗 5.羁旅诗 6.闺怨诗
7.爱国诗
8.怀古诗
[清]张謇 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①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牛羊熟,滩菰②雁骛丰。 但无沧海警③,安乐是吾通。 【注释】①趋:疾行。②菰:生长在水里的一种草本植物。③沧海警:海 上传来的倭寇侵扰的警报。 1.本诗颔联中“啮”字用得很巧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2.请以首联或颈联为例,谈谈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1.(2017年江苏苏州市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6~8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题目中的“”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

(1分)7.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2分)8.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2分)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答案:6.歌或白雪歌7.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给出判断,理由陈述合理即可。

答案示例:不恰当。

学生引用岑参诗句后,整个句子就构成这样一种比喻关系:“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像“很多树开满了梨花”,不合比喻要求;“春天来了”已是事实,后面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前后矛盾(违背逻辑)。

此外,“梨花、杏花、桃花”与诗句中单一的“梨花”照应不周。

8.A2.(2017年江苏无锡市中考)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4分)送张四王昌龄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1)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

(2分)答:(2)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

(2分)答:答案:(1)暮。

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愁思!(2)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按考点分项解析版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按考点分项解析版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常州:(三)阅读散文,完成16~20题。

(共14分)观秦兵马俑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

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

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幽情的地方。

看到半坡,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

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

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

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

走过灞桥,我怎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

一走过渭水,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

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

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①”,我仿佛亲眼目睹当年世界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交官。

……③总之,在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

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

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

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

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

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

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

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

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目避、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

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6《诗词鉴赏》【福建省】二、(一)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4-5题。

(5分)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5.“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答案】4.(3分)C【解析】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5.(2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甘肃省白银市】三、(二)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21-22题。

(5分)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

意谓消息隔绝。

2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2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21.(3分)B【解析】根据词的句数,每句话的字数来推敲词牌名。

2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

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甘肃省兰州市】二、(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5分)金城北楼①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

金城,在现今的兰州。

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

③体道:是指体悟道理。

江苏省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怀乡思人类 专项训练

江苏省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怀乡思人类 专项训练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怀乡思人类 专项训练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5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一、诗歌鉴赏(题型注释)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①这首诗是李白被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在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赏析诗歌《春夜洛城闻笛》首句中“暗”字的妙处。

2、下列句中的“望”与“西望长安不见家”中的“望”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A.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毛泽东《沁园春·雪》)3、两首诗都写了听笛,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1)律诗讲究押韵。

该诗押韵,韵脚有______等字。

(2)律诗一般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该诗中的对仗句是。

5、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A.本诗妙用形容词。

品析颔联中“平”“正”的妙处。

B.本诗巧用动词。

品析颈联中的“生”“入”。

6、这首诗中哪一联诗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江苏省各市2017-2019年中考语文卷【古诗词默写与鉴赏题】汇集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各市2017-2019年中考语文卷【古诗词默写与鉴赏题】汇集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各市2017-2019年中考语文卷【古诗词默写与鉴赏题】汇集2019年南京市中考题用古诗词原句填空。

(6分)①青青子衿,__________。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郑风·子衿)②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

(杜牧《清明》)③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④分门别类辑古诗。

请以“鸟”为专题,将初中语文教课书所选古诗词中写到鸟的句子编辑起来。

(除“示例”外另写三句)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缥缈孤鸿影决眦入归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古诗文阅读(10分)梦赏心亭①[南宋]刘克庄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②柳色深。

[注]①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

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

②千门:众多宫门。

赏心亭记[南宋]萧山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①。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②,伤心长春草③,其心耳,骚人赏。

自高如虚。

何实而胜?莫若王谢④高。

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

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

以调玉烛之明⑤,为时和赏;以补金瓯⑥之缺,为国寿赏。

此之谓大赏,高哉!亭前为张丽华⑦墓,一赏有一戒存。

[注]①几希:很少。

②未央:未尽。

③春草:指离愁。

④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

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

⑤玉烛之名:指政治清明。

⑥金瓯:指国土完固。

⑦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

7.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释。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2017年江苏宿迁市中考)昔尝闻谢紫微①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

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因借小舟以往,乃陟②回阁,上上方③,历绝顶以问山阿④,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

一草一木,虽未萼⑤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

东小峰谓之鹘⑥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⑦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

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

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名迹耶。

吴客独来后,楚桡⑧归夕曛。

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

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注释】①谢紫微:谢绛,作者妻兄。

②陟:登,上。

③上方:佛寺。

④山阿(ē):山岳。

⑤萼(è):花萼。

⑥鹘(hú):一种凶猛的鸟。

⑦羽翮(hé):羽毛。

⑧桡(ráo):船桨。

7.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 B.向使/善工摹画C.穷极/山水之趣 D.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5分)(1)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2)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9.《金山寺》诗中,“吴客”指的是;诗句“山形无地接”与诗文中“”句的内容相呼应。

(2分)10.你认为诗句“巢鹘宁窥物”写得好吗?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

(3分)答案:7.(3分)D8.(5分)(1)(2分)才看见之前听说的金山,与谢公所说的没有不同。

(2)(3分)傍晚回船,寺僧向我要诗,勉强写了几句来应付他的请求。

9.(2分)作者(梅尧臣)峰壑攒水上(每空1分)10.(3分)示例:此句写得好。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_修改专题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_修改专题

江苏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解析版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_修改专题修改专题镇江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3分)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②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

③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等。

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将删去。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把改为。

(4)第④处成分赘余,应删去4.(1)传承文化传递感情(2)把(或“被”)(3)品尝品赏(或“欣赏”“品析”“品味”等)(4)不知不觉(或“于无形之中”)解析:此题考查对语病的修改。

由于题干中提示了具体的语句和相应的语病类型,完成时,可根据题干提示进行思考。

(1)“传承文化”和“传递情感”对书信而言,“传递情感”是第一位的、最基本的功能,然后才是“传递文化”。

(3)“品尝”的只能是“食物”,能吃的东西,而不是诗文,所以应改成“品味”“欣赏”品析”等。

(4)“不知不觉”和“无形之中”含义相近,所以重复累赘,可删去其中任何一个短语。

扬州3.下列几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B.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C.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D.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前后矛盾,删去“超”或“左右”;B.正确;C.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D.关联词语运用不当,改为“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故选:B.泰州3.(2017 泰州)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别具匠心,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空气。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详细解析】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详细解析】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详细解析】一、诗歌鉴赏1.古诗词阅读长相思(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根据上面两首《长相思》,说说“长相思”词的写作特点。

2.两首《长相思》都写到“山”“水”,但蕴含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1.(1)一首36字(2)上下阙格式相同,一阙4句。

(3)一韵到底,有叠韵。

(4)取材上多写相思之情。

2.(1)白居易《长相思》以流水比人,暗喻少妇的心随着流水追随丈夫远去。

“吴山点点愁”用拟人化的手法,婉转地表现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苦。

整首词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思念与怨恨。

(2)纳兰《长相思》里提到“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

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这首词表达纳兰“思归”的委婉心境。

【解析】1.分析词的写作特点,要求学生从字数。

上下阕的格式,押韵好和韵脚等方面分析。

本题两首“长相思”的字数相同,都是36个字。

两首上下阕的格式相同,四句18个字。

都押韵。

白居易词韵脚是“ou”,表达思念亲人的情感。

纳兰性德词韵脚是“ing”,表达思念家乡的情感。

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

白居易《长相思》他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绵绵的离情别绪,深沉的思念和由此而产生的怨恨情绪;外景中明明的月光,长长的流水,点点的远山,与思妇内心世界中悠悠的思怨,极为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整首词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思念与怨恨。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江苏省13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你选取一联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你脑海中呈现的战争场面,并写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秋”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人或借秋的萧索表现愁绪,或借秋的活力表现朝气……下列诗句中,与《雁门太守行》中“秋意”最相近的一项是()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答案】1.①示例: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②示例:浴血奋战、誓死报国(视死如归,忠君报国)2.D【解析】1.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赏析。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作者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

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如:“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的画面: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时值深秋,黑云压城,战士们穿着铠甲在夕阳的映照下,在鼓舞人号角声中,浴血奋战,大块殷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使塞土的紫色显得更浓烈,让人感受到一种黯然凝重的气氛。

从而渲染出悲壮惨烈的战争的场面。

表达了浴血奋战、誓死报国(视死如归,忠君报国)的情感。

专题05 古诗词鉴赏(解析版)-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专题05  古诗词鉴赏(解析版)-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赏析古诗句,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找富有表现力的“诗眼”,剖析古诗的思想内容,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等。本诗歌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指曹魏后期向秀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怀念。另一是“烂柯人”,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了。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乡”指洛阳。一本作“郡”,郡指扬州。扬州是当时淮南节度使的治所,而和州是隶属于淮南道的。
专题05 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江苏省淮安市2020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5.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之说,请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8. 敲,敲击,一个动作。生动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约客不来的怅惘无奈之情和敲棋自遣的寂寞孤独之感。
【解析】
【7题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注意题干要求:从听觉角度赏析。本诗景物描写的句子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意思是: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黄梅时节家家雨”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的江南诗画,每一家每一户都笼罩在蒙蒙的细雨之中。“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人以笼罩在蒙蒙烟雨中的青草池塘,震耳欲聋的蛙鸣,反衬出了一种江南夏夜特有的寂静的美。蛙声愈是此起彼伏,愈是震耳欲聋,就越突出了夏夜的寂静。表现了诗人等待的烦闷与内心的孤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专题无锡菩萨蛮①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

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4分)(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

(2分)(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分)11.(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解析:(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

完成时,根据题意,应抓住题干中的“微寒”一词,所以应从写作手法或修辞手法人手。

(2)此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答题时,应思考为什么酒拳消,同时,注意题干中的“哪些”以及此题的分值。

苏州6.(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①蒋捷一片眷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②。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③。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

②帘招,指酒旗。

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1)上阕中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

(2)“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3)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

【考点】EH:怀古咏史诗.【分析】这是一首写在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明艳的春光与凄楚的神魂在强烈地对照着,春深似海,愁深胜似海,在时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无法排遣.于是从看似浏亮的声韵中读者听到了夹杂着风声雨声的心底的呜咽声.【解答】(1)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①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②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3)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答案:(1)①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②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2)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3)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译文: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点评】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镇江(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8题。

(共6分)送万巨①卢纶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注】①万巨:人名。

6.首联中“难堪”的意思是。

(1分)7.送别友人,作者的心情是不平静的。

诗歌中、的天气状况衬托了这种心情。

(2分)8.诗人的“离别之情”具体有哪些?(3分)6.不能忍受(或“难以忍受”,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中词语意思的理解和把握。

完成的前提是把握“难堪”可解释为①不能忍受;②发窘;为难。

结合诗歌内容可知,应解释为“不能忍受”。

7.无风不雨(若将“不雨”写成“多云”或“阴天”也可。

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了诗歌中借景抒情的手法。

送别友人,诗人的内心是伤感、无奈的,而诗人为了衬托出这种心情,借用了第二联中的“无风”“不雨”。

8.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或“对友人的留恋”)之情;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时的愁苦之情;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艰险的担忧之情;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之情(或“不知何时何地能再次相聚的怅惘之情”)(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具体把握。

完成时,根据分值,可判断为答案有三点。

分别可从诗歌中的“留君”“愁”“望断”进行思考。

扬州9.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戏题盘石王维可怜①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①可怜:可爱(1)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考点】EE:诗歌阅读综合.【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修辞的分析能力.《戏题盘石》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通过对盘石、泉水、垂杨、春风、落花等意象的描绘,抒写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诗中景物灵动和谐,诗意活跃跳动,闪现着智性的光辉,让人领略到一种清新秀丽的艺术享受.【解答】(1)本道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境的能力.要注意调动想象,结合诗歌内容来描写.注意诗中的盘石、泉水、垂杨、春风这些景物不能落下,要发挥想象,把画面描绘出来即可.(2)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诗人反问若春风不善解人意,怎么会送来落花呢?实际上就是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这就综合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答案:(1)在清澈的泉水上面,一块如席子般大小的巨石矗立.春风习习,绿杨飞舞在岸边垂杨巨石只畔,不时飘拂高高举起的酒杯.(2)三四两句诗歌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反问说如果春风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这同时也是拟人,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译文:可爱的巨石大如席,下面濒临泉水.垂杨拂拂临泉举杯,是多么高雅的情趣.春风飞花低吟高唱,春风啊难道不解人意?如果说你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南通(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

(6分)减字木兰花竞渡[宋]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6.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首词描会的是(填写节日名称)的场景。

(2分)7.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

你认为有道理吗?请主说理由。

(4分)6.端午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把握。

题目是“竞渡”,契合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深深杨柳”也说明树荫浓密,暗示着夏季。

7.(1)有道理,“冲”比“飞”好。

“冲”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气势冲天,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竞渡”中的“竞”字,也照应下文的“惊退万人争战气”的“争”字,更加地生动形象有气势。

解析:此题考查对字词的赏析能力。

首先要能辨别两字之间不同的表现力,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两个字分别放在上下文中去体味推敲,看哪个字更能符合全诗豪迈有气势的意境。

泰州(一)阅读文天祥的《泰州①》一诗,完成第7题。

(6分)。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心在坤维②外,身游坎窞(dàn)③中。

长淮④行不断,苦海望无穷。

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

①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

②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在后来在福州登位,即端宗)都在西南方。

③坎窞(dàn):地底深穴。

④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

7.(1)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外”的理解。

(2分)(2)赏析尾联。

(4分)7 1)【答案】这句诗用象征手法,“坤维”象征家人和国家。

【手法】写出自己虽然被元军追捕,藏身于船,但自己未曾放弃对家人和朝廷的牵挂,“护国抗元”的决心没有改变。

【境】表现了他的爱国思家之情。

【情】语言含蓄,情真意切。

【语言风格】【解析】本题属于“理解诗句”题,要从四方面去思考,一是理解“手法技巧“,二是理解“内容意境”,三是理解“思想感情”,四是理解“语言风格”,这样对一句诗的理解才能算全面。

2)【答案】运用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

“传佳讯”赋予晚鹊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手法(宁可多写)】诗人因能顺利由通州出海南归,借傍晚时喜鹊边飞边叫的情景,【境】生动形象地表现自己的欣喜心情,表现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能南归抗元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情】【解析】本题属于“欣赏语言”题,也同样要从四方面去思考,一是“手法技巧二是“内容意境”,三是“思想感情”,四是“语言风格”(可省略),这样赏析才能算全面。

诗前原有小序“予至海陵问程,趋通州凡三百里河道,北与寇出没其间,真畏途也。

”明确了文天祥要去的地方通州,指出这一路,北兵与贼寇“出没其间,真畏途也”。

全诗除了描写行路“难”外,一句“晚鹊传佳耗,通州路已通”(傍晚时分,鸟鹊入林的叫声中传来好消息,去通州的路已通),道出了文天祥欣喜若狂的心情和期待胜利的乐观精神。

一晃,在泰州十多天了,是泰州给了他休整,是泰州给了他希望,虽然前途吉凶未知,但在告别泰州之际,这位离家万里的“羁臣”(旅途漂泊不定的人)以“天目鉴孤忠”作为自己最大的安慰。

是啊,泰州境内的天目山怎能不知道他是宋朝的忠臣呢?盐城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送日本国僧敬龙①归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释】①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

②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

③与师谁: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1)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2)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考点】EI:送别离别诗.【分析】晚唐时期,日本因唐朝国内动乱,于文宗开成三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说“扶桑”似有边际,“东更东”又没有了边际.“东更东”:东面还要往东.运用叠词,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遥远.(2)本题考查诗句思想感情的把握.“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意思:这次回日本,谁与您共到呢?但愿明月陪伴您,一帆风顺地回到您的家!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恋;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质的赞美.答案:(1)“东更东”:东面还要往东.运用叠词,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遥远.(2)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恋;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质的赞美.译文:扶桑在渺茫的大海那边,而您的家还在更远的地方.这次回日本,谁与您共到呢?但愿明月陪伴您,一帆风顺地回到您的家!连云港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