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 2
麻疹案例分析-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项目办公室应用流行病学之案例分析No.911-107高疫苗免疫接种人群的麻疹流行(Ficticia 麻疹)教学版学习目的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学员应掌握:☐探讨疫苗免疫接种率的估算方法;☐描述便利抽样与概率抽样的不同点;☐描述世界卫生组织扩大免疫规划调查使用的抽样方法;☐计算和解释疫苗效果,描述不同病例定义对此次调查结果的影响。
第一部分疫苗接种率Ficticia是位于非洲中东部一个人口密集的小国(见图1),全国共划分为24个卫生区。
1981年Ficticia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 EPI) 成为EPI的一部分,对9~23月龄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抵御疹。
在1985到1988年期间,作为提高儿童存活率行动的一部分,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其他捐助者的帮助下,大量的资源(如疫苗、注射器、冰箱、运输工具、燃料)被投入到Ficticia的扩大免疫规划中。
图1 Ficticia地理位置在1988年底,Ficticia评估的疫苗免疫接种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位于Ficticia 东北部的DoltWell卫生区报告麻疹诊断病例却戏剧性的大量增加(见图2)。
病例增加令计划免疫规划中心全体感到奇怪并引起自EPI项目在DoltWell卫生区实施以来的高度关注。
报告病例数的增加明显地反映了一起真实的麻疹流行。
鉴于此次流行,一些官员开始质疑大量资源投入到EPI是否是英明的举措。
EPI中心工作人员承担的首要任务是清楚地估算Ficticia整个国家和DoltWell卫生区的疫苗接种率。
一种估算疫苗接种率的方法通常被称为“使用量法”(administrative method),这种方法依靠从项目管理者容易得到、可用的数据资料进行估算。
基本上,接种率作为一个构成比来计算,分子是给予目标人群疫苗的剂量总数,分母是估算的目标人群大小;12~23月龄幼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能被估算为12~23月龄儿童疫苗接种的剂量数除以12~23月龄儿童数。
中医学-麻疹
麻疹1.病因病机病因:感受感受麻疹时邪。
病机:邪犯肺脾,肺脾热炽,外发肌肤。
其主要病变在肺脾。
2.诊断要点1)易感儿,流行季节,近期有麻疹接触史。
2)初期发热,流涕,咳嗽,两目畏光多泪,口腔两颊黏膜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
3)典型皮疹自耳后发际及颈部开始,自上而下,蔓延全身,最后达于手足心。
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可散在分布,或不同程度融合。
疹退后有糠麸样脱屑和棕褐色色素沉着。
3.辨证要点麻疹首先要判断证候的顺逆。
1)顺证:身热不甚,常有微汗,咳嗽而不气促。
3~4天后开始出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次延及头面、颈部,而后急速蔓延至胸背腹部、四肢,最后鼻准部及手心、足心均见疹点,疹点色泽红润,分布均匀,无其他合并证候。
疹点均在3天内透发完毕,后依次隐没回退,热退咳减,精神转佳,胃纳渐增,渐趋康复。
2)逆证:见形期疹出不畅,或疹出即没,或疹色紫暗;高热持续不降,或初热期至见形期体温当升不升,或身热骤降,肢厥身凉者;并见咳剧喘促,痰声辘辘;或声音嘶哑,咳如犬吠;或神昏谵语,惊厥抽风;或面色灰青,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均属逆证证候。
4.病证鉴别1)感冒一般无明显目赤胞肿、畏光羞明、眼泪汪汪等眼部症状,无麻疹粘膜斑。
2)风痧发热1天左右,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可伴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皮疹初见于头面部,迅速向下蔓延,1天内布满躯干和四肢。
出疹2~3天后,发热渐退,皮疹逐渐隐没,皮疹消退后,可有皮肤脱屑,但无色素沉着。
无畏光、泪水汪汪和麻疹黏膜斑。
3)奶麻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突然高热,持续3~5天,身热始退或热退稍后即出现玫瑰红色皮疹,以躯干、腰部、臀部为主,面部及肘、膝关节等处较少。
全身症状轻微,皮疹出现1~2天后即消退,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斑。
4)丹痧多见于3~15岁儿童,起病急骤,发热数小时到1天内皮肤猩红,伴细小红色丘疹,自颈、胸、腋下、腹股沟处开始,2~3天遍布全身。
在初诊是可伴见口周苍白圈、皮肤线状疹、草莓舌等典型症状。
皮肤病图谱
白癜风1
白癜风2
白癜风3
白色糠疹1
斑秃
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
带状疱疹
白色糠疹
扁平疣
传染性软疣
扁平疣
传染性软疣
痤疮
痤疮
痤疮
痤疮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多形红斑
带状疱疹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
光泽苔癣1
多形红斑
股癣
股癣
股癣
光泽苔癣2
花斑癣
光泽苔癣3
环形红斑3
花斑癣
黄褐斑
花斑癣2
接触性皮炎4
接触性皮炎
黄褐斑1
接触性皮炎1
接触性皮炎2
接触性皮炎3
糠秕孢菌毛囊炎图片
疥疮
糠秕孢菌毛囊炎图片1
疥疮1
糠秕孢菌毛囊炎图片2
毛囊炎
毛囊炎1
毛囊炎2
荨麻疹
脓疱疮1
脓疱疮
荨麻疹1
脓疱疮2
荨麻疹2
丘疹性荨麻疹1
荨麻疹3
荨麻疹4
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2
舌舔皮炎
丘疹性荨麻疹4
舌舔皮炎2
舌舔皮炎1
神经性皮炎3
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1
湿疹1
湿疹3
湿疹
湿疹2。
麻疹制度 (2)
麻疹和风疹主动监测工作制度根据北京市麻疹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麻疹和风疹的监测:1、麻疹和风疹联合监测病例定义: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症状之一者。
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或风疹得病例。
2、监测病例分类⑴、实验室确诊病例(我院实验室不具备检测条件)⑵、临床诊断病例:A、流行病学联系病例:与实验室确诊的麻疹或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B、临床符合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具备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监测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与实验室确诊的麻疹病例无流行病学关联,未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临床符合麻疹病例: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症状之一者, 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风疹的监测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与实验室确诊的风疹病例无流行病学关联,未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监测定义:1、临床诊断病例:小于1周岁婴儿,同时具备下列两项表现:⑴白内障和/或先天性青光眼;⑵先天性心脏病;⑶听力损失;⑷色素视网膜病;或伴上述表现之一,且伴下列之一者:⑴紫癜;⑵脾大;⑶小头畸形;⑷智力缺陷;⑸脑膜脑炎;⑹放射性骨病;⑺黄疸(出生后24小时内)2、实验室确诊病例(我院实验室不具备检测条件)三、科室职责(一)防感控办职责:1、作为麻疹、风疹主动监测科室,每旬对内科门急诊、专家门诊、胃肠疾病康复中心、神经疾病康复中心、心肺疾病康复中心、老年疾病康复中心、肾内科、中医诊疗康复中心、五官科、儿童康复科等重点科室进行检查。
2、防感控办负责进行麻疹、风疹的全员培训工作。
3、每旬通过门急诊医生工作站查阅门急诊日志并通过与医务人员沟通进行麻疹、风疹主动搜索监测;4、每旬至少一次到病案室对住院病历进行麻疹、风疹的主动搜索监测;5、每旬与相关科室主任联系,核实麻疹搜索监测结果,各临床科室设传染病报告监督员。
传染病学2.麻疹
疹
Measles
目的与要求
熟悉麻疹发病机制与病理。 熟悉麻疹发病机制与病理。 掌握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掌握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掌握麻疹并发症和预防原则。 掌握麻疹并发症和预防原则。
1-37
2
病原学
副黏液病毒科 球形或多形性颗粒 150~ 150~300nm RNA,单股螺旋 RNA, 只有1 只有1个血清型 含有多种蛋白质 H、F、L、P、N、M
1-37
4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潜伏末期、出疹期)。 患者(潜伏末期、出疹期)。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传播。 呼吸道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未患过或未接种麻疹疫苗者)。 普遍易感(未患过或未接种麻疹疫苗者) 流行特征 –年龄: 年龄: 年龄 –地区: 地区: 地区 –季节: 季节: 季节 婴幼儿,接种后年龄上移。 婴幼儿,接种后年龄上移。 城市散发,农村点状暴发。 城市散发,农村点状暴发来源分布 2007年传染病门诊麻疹病例来源分布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 2 192 35.16% 1 外地 本地
64.83%
354
1-37
8
2007年传染病门诊麻疹病例年龄比 年传染病门诊麻疹病例年龄比
>1岁119例, ( 22%)
成人麻疹
临床症状重。 临床症状重。 可无卡他症状。 可无卡他症状。 妊娠期可致流产或死胎。 妊娠期可致流产或死胎。 孕妇产时患麻疹——先天性麻疹。 先天性麻疹。 孕妇产时患麻疹 先天性麻疹
并发症
肺炎
最常见的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 引起死亡主要原因。 引起死亡主要原因。 麻疹肺炎。 麻疹肺炎。 麻疹并发肺炎: 麻疹并发肺炎: 症状加重; 症状加重; 体温不退; 体温不退; 咳剧、气急、发绀; 咳剧、气急、发绀; 肺部啰音。 肺部啰音。
麻疹诊断标准
麻疹诊断标准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麻疹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和结膜炎,随后出现白色斑点的 Koplik斑,最终全身皮肤出现红疹。
麻疹对儿童和成人都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麻疹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麻疹的诊断标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及时识别和处理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
1. 发热,麻疹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2. 咳嗽、流涕和结膜炎,患者在发热的同时会出现咳嗽、流涕和结膜炎等呼吸道症状。
3. Koplik斑,在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出现后,口腔黏膜上会出现白色斑点,称为Koplik斑,是麻疹早期的特征性表现。
4. 皮疹,发热3-7天后,患者全身皮肤会出现红色丘疹性皮疹,通常从耳后开始向面部、颈部、躯干和四肢蔓延。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清麻疹抗体检测,通过血清学检测,可发现麻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有助于确诊。
2. 病毒分离和鉴定,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尿液中分离出麻疹病毒,或通过PCR技术检测麻疹病毒核酸。
三、流行病学史。
1. 接触史,患者是否有接触过麻疹患者或疑似病例。
2. 疫情流行地区,患者是否来自或曾到过麻疹疫情流行地区。
四、诊断注意事项。
1. 对于典型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即可做出诊断。
2. 对于非典型病例,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总结,麻疹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史。
医务人员在诊断麻疹时应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
希望本文所述的麻疹诊断标准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识别和处理麻疹病例,保障公众健康。
麻疹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麻疹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简介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和皮疹等症状。
麻疹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密集地区,如学校、医院、集装箱和难民营等。
因此,应急处置麻疹的能力对于遏制疫情的蔓延至关重要。
要点麻疹的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包括以下要点:聚焦感染控制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的第一步是聚焦感染控制。
这包括:•对患者进行孤立隔离,确保不与其他人接触,以防止感染扩散;•通过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途径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和手套等,以保护医务人员和其他接触者的安全;•建立清洁和消毒程序,以便有效地消灭病毒。
在症状出现前做好预防措施由于麻疹的短暂潜伏期,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主要措施包括:•接种麻疹疫苗。
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
•妥善处理医疗设施和医疗废物等物品。
确保处理过程中遵循正确的卫生程序和规定,并遵循所在地区的特定要求。
•加强员工和公众的教育。
包括如何做好个人卫生,认识麻疹的传播途径和症状等等。
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和皮疹等,应立即就医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有效的治疗计划。
加强社区宣传麻疹的传播范围比较广泛,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如宣传单、广播、电视等)向社区居民宣传相关知识,包括症状、传染途径和预防措施等,以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隔离和监测,保证麻疹不会扩散。
结论麻疹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是应对麻疹疫情的一项重要工作。
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应急处置是遏制疫情发展的关键。
加强社区宣传和扩大公众参与也是防疫工作的重要方面。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麻疹疫情的扩散。
传染病学 麻疹(二)2024
传染病学麻疹(二)引言概述: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其特征是发热、皮疹和上呼吸道症状。
麻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可迅速传播给其他人。
本文将从病毒特征、传播途径、感染机制、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五个大点阐述麻疹的相关信息。
正文:一、病毒特征:1. 麻疹病毒属于麻疹病毒科,是一个单股RNA病毒。
2. 麻疹病毒的基因组由6个基因组片段编码的8种蛋白质组成。
3. 麻疹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导致不同地区和年份的麻疹毒株在某些基因片段上存在差异。
二、传播途径:1. 麻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或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其他人。
2. 麻疹病毒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口腔、鼻腔和咽喉等黏膜传播给其他人。
三、感染机制:1. 麻疹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感染上呼吸道黏膜细胞,并通过淋巴循环传播到全身。
2. 麻疹病毒感染后,病毒会破坏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
3. 麻疹病毒还可侵入淋巴组织和脾脏,导致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炎症反应。
四、临床表现:1. 麻疹潜伏期通常为10-12天,感染后,患者会出现高热、眼结膜炎、咳嗽和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
2. 麻疹的典型皮疹为红色斑丘疹,首先出现在头部和颈部,然后逐渐波及全身。
3. 麻疹患者还可能出现光过敏、淋巴结肿大和口腔黏膜炎等并发症。
五、预防措施:1. 使用麻疹疫苗进行预防,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9个月龄进行首次接种,然后在婴儿18个月龄时进行第二次接种。
2. 加强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隔离感染者,避免麻疹的扩散传播。
3.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教育人们遵守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用纸巾捂嘴、避免接触感染者等。
总结: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给其他人。
感染后,麻疹病毒通过感染上呼吸道黏膜细胞和淋巴系统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下降。
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皮疹和上呼吸道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麻疹疫苗接种和公众健康教育。
出麻疹幼儿案例及处理方法
出麻疹幼儿案例及处理方法
幼儿出麻疹的案例及处理方法如下:
案例:本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全身皮肤斑丘疹。
年龄小,营养不良,体弱者症状较重,易并发肺炎、心肌炎、心力衰竭。
处理方法:
1. 病情观察及并发症护理:患儿通常不能直接表达身体的不适,要通过细心、密切的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早给予有效治疗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心率、呼吸、精神状态、咳嗽、皮疹变化情况。
2. 药物治疗:麻疹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主要是不慎感染麻疹病毒所致。
患者常常会表现出高热、咽喉肿痛、麻疹黏膜斑等症状,此时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孩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3. 日常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继发感染。
4. 饮食调理: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5. 心理护理:给予患儿关爱和鼓励,帮助其克服恐惧和焦虑心理。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疑虑请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口诀大全-2
出疹性疾病出疹顺序(单位:天):一痘二猩三天花,四麻五斑六伤寒。
出疹与发热天数的关系:水仙花,莫悲伤。
1 2 3 4 5 6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一进一退五诱发一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一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停药时)五诱发:诱发感染\消化道溃疡\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异常通气/血流比值记忆血液——河水进入肺泡的氧气——人血液中的红细胞——载人的船通气/血流比值加大时——即氧气多,血流相对少,喻为:“水枯船舶少,来人渡不完”就是说要乘船的人(氧气)多,河水(血流)枯船(红细胞)少,就不能全部到达目的地,不能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像肺循环障碍。
通气/血流比值减小时——即意味着通气不足,而血流相对有余,喻为:“水涨船舶多,人少船空载”。
同样不能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可见于大叶性肺炎、肺实变等。
过敏性紫癜皮疹十六字口诀:高出皮面,压不退色,伸侧多见,双侧对称。
水痘出诊特点:四世同堂,分批出现,向心分布。
四世同堂是指:斑疹、丘疹、疱疹、痂疹同时存在。
分批出现是指:斑疹→丘疹→疱疹→痂疹先后分批出现,且每批皮疹的各阶段发展过程和变化,都是相同的。
向心分布是指:皮疹发疹的部位开始见于躯干,然后见于头面部、四肢。
水痘”的皮疹特点可简单记为:“老少四辈,成双成对。
”主要反映水痘皮疹,丘疹、水疱、结痂的快速演变过程,和陆续成批发生的特点。
麻疹一般病程:烧3天,疹3天,退3天。
心梗与其他疾病的鉴别:痛哭流涕、肺腑之言(注:“痛”——心绞痛;“流”——主动脉瘤夹层分离;“肺”——急性肺动脉栓塞;“腑”——急腹症;“言”——急性心包炎)抢救中的ABCDA:呼吸airway B breath呼吸 C circulation 循环 D drug药物急性心衰治疗原则端坐位腿下垂强心利尿打吗啡血管扩张氨茶碱激素结扎来放血激素,镇静,吸氧心原性水肿和肾原性水肿的鉴别心足肾眼颜,肾快心原慢。
心坚少移动,软移是肾原。
当归饮子治疗顽固性荨麻疹66例
患 者 . .6岁 . 工 , 诊 时 间 为 1 9 男 4 职 就 9 8年 4月 1 日。就 2 咎 时 见腹 部 、 下 肢 有 太 小 不 等 的鲜 红 色 风 团 . 圆 形 、 圆 职 呈 椭
作 者 单 位 :3 20江 西省 樟 树 农 柱
肝理气解郁 : 地 、 归、 熟 当 白芍 滋 朴 肾 阴 . 血 柔 肝 ; 苓 、 养 茯 白 术、 炙甘 草盘 气 健 脾 : 参 、 枣 仁 、 子 仁 养 心 安 神 药 台 丹 酸 柏 诸
紫薇 治疗 慢 性 荨 麻疹 2 例 2
陈 和 生
笔 者 近 3年来 采 用 紫 藏 治疗 慢性 荨 麻疹 2 2例 收 到 了较 为 满意 的 效 果 1 临床 资料
维普资讯
中 国牡 区 医 师 2 体 会
用 , 奏 滋 肾 养 肝 健 脾 , 心 安 神 之 功 效 若 根 据 病 情 变 化 共 宁 灵 活 加 减 . 用 得 当 , 可 收 到 更 为 满 意 的 疗 敬 运 则
奉病 与祖 国医 学 中 的 “ 证 ” 心 悸 类 似 。 究 其 发 病 原 郁 ”
作 者 单 位 :5 80 l末 省 商唐 中 医 院 内科 2 2 0 l J
6 6例 全 部 为 门诊 患 者 . 2 男 8例 . 3 女 8例 . 龄 l ~ 7 年 5 2
岁 . 均 年龄 3 岁 病 程 : 个 月 ~l 平 【 1 5年 , 均 3 5年 。 所有 平
病例 均 多 改重 复用 过 抗 过 敏 西 药 . 部丹 病 例 用 过 中药 . 疗效 但
医 . 由情 志 伤及 相 关 脏 腑所 致 临床 上 尤 “ 心 、 、 、 四 多 肝 脾 肾 脏 受损 最 为常 见 方 中 柴 胡 、 金 、 附 、 皮 、 橼 、 手 疏 郁 香 青 香 佛
麻疹预防知识
麻疹预防知识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感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该疾病常见于儿童,但也可感染成年人。
为了预防麻疹的传播,我们需要了解麻疹的预防知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 接种疫苗: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建议儿童在9个月龄时接种第一剂麻疹疫苗,然后在15-18个月龄时接种第二剂疫苗。
成年人如果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或者只接种过一剂疫苗,可以考虑接种第二剂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2. 避免接触患者: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殊是在患者浮现症状时。
如果您怀疑自己或者他人患有麻疹,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3.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匡助预防麻疹的传播。
请务必时常洗手,特殊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或者在咳嗽、打喷嚏后。
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至少20秒。
4. 避免与麻疹患者共享物品:麻疹病毒可以通过被患者使用过的物品传播。
避免与患者共享餐具、杯子、毛巾等个人物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麻疹病毒在空气中可以存活数小时,因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非常重要。
时常开窗通风,特殊是在有人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
6. 加强免疫力: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匡助增强免疫力,从而更好地反抗疾病。
此外,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也是保持免疫力的重要因素。
7. 注意个人健康状况:如果您浮现发热、咳嗽、流鼻涕、眼结膜炎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这些症状可能是麻疹的早期征兆,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总结: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感染疾病,但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共享物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免疫力以及注意个人健康状况等措施来预防麻疹的传播。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参预预防工作,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治荨麻疹—2
《处方》一:血热症【荨麻疹症状】皮疹红色,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
【荨麻疹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荨麻疹方药】【荨麻疹方药】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黄芩9克,蝉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
忌辛辣、发物。
【荨麻疹按语】此方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
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宣散在表之风邪,用防风必用荆芥;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其气清虚,善于诱发。
以上四味药,表散作用较强。
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轻浮升散,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协助上述四味主要药以透达表热之邪。
金银花、黄苓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1、荆芥穗10克: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
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
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
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2、防风9克:1、能发汗,又能止汗“用防风必兼荆芥者,以其能入肌肤宣散故耳”(见《本草求真》),“若属外感证,用麻桂嫌热、嫌猛;用银翘嫌寒时,荆防用之最宜”(见《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可见荆芥与防风相配有达腠理、发汗散邪之效,二者相辅相成。
张元素治四时外感,表实无汗用防风配羌活等(九味羌活汤);刘河间治三焦实热用防风配荆芥、硝、黄等(防风通圣散)。
前者乃解表兼除湿热之剂,后者乃表里双解之剂。
防风配黄芪、白术,即玉屏风散。
方中黄芪实卫,得防风则使邪去而外无所扰,得白术以培中固里,使脾健内有所据。
【传染病】第2章 第5节麻疹-赵雪
–少数在病初1-2日内在颈、胸部、腹部一 过性风疹样皮疹,数小时即消失,称为 麻疹前驱疹。
麻疹粘膜斑 Koplik’s spots
时间:发热第2-3天出现,2-3天内消失。 形态:直径约0.5-1mm针尖样小白点,周 围红晕。
部位:先出现于双侧第二磨牙对应的颊 粘膜上,起初数个,1-2天内迅速增多融 合,可扩散至整个颊粘膜,形成表浅的 糜烂,类似于鹅口疮。
– 全身症状:随皮疹达高峰,全身毒血症状加重, 体温高达40℃,患者可有嗜睡或烦躁不安,甚至 谵妄、抽搐。眼部及呼吸道症状加重,呼吸急促, 咳嗽加重,咽红舌干,结膜红肿、畏光。
– 其他:脾肿大,淋巴结轻度肿大,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 的水泡音,可出现心功能衰竭。
– 合并肺炎者胸部X线检查:多数病人可见广泛的大小一致 的粟粒样肺部浸润,但肺部体征可不明显
并发症 Complications
1. 肺炎 2. 心肌炎 3. 喉炎 4.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即为脑炎及亚急性
硬化性全脑炎(SSPE)
并发症
肺炎 为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 岁以下患儿,占麻疹患儿死因的90%以 上。麻疹病毒引起的肺炎多不严重,主 要为继发肺部感染,病原体可为细菌或 病毒,也可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表现 为病情突然加重,咳嗽、咳脓痰,患儿 可出现鼻翼扇动、口唇发绀。肺部有明 显的啰音。
示预后不好。
血清学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 IgM和IgG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具有早期 诊断价值。 IgM抗体病后5~20天最高,测定血 清IgM抗体是诊断麻疹的标准方法。 IgG抗体 恢复期较早期增高4倍以上即为阳性。取早期 和恢复期血清各1份作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 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升高 亦为阳性。
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麻疹,又称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小儿麻疹的症
状和治疗方法备受关注,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
首先,小儿麻疹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和
皮疹。
在发热初期,患儿会出现高热,伴有咳嗽和流涕。
随后,眼
睛周围的皮肤会出现红肿,眼结膜充血,眼球活动时伴有疼痛。
接着,口腔黏膜上会出现白色斑点,称为 Koplik斑,这是小儿麻疹
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最后,全身皮肤会出现红斑,从头部开始向四
肢躯干蔓延,持续3-7天后逐渐消退。
其次,小儿麻疹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患儿
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温适宜,避免感冒。
同时,多饮水,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机体抵抗力。
对于眼结膜炎,可使用冷敷或者温水清洁眼部,缓解眼部不适。
对于皮疹,可
以使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此外,家长
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总之,小儿麻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患儿在发病期间需要得
到家长和医生的关心和照顾。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家长和社会公众了解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提高对小儿麻疹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成人麻疹二例误诊
4 ℃ 。根据 患者发 热 及 出疹 情 况 , 合 流行 病 学 资料 , 0 结 考虑
麻疹 , 即查 麻疹 血清 IM 抗体 阳性 。确诊 为麻 疹 , 对症 立 g 经
治 疗后痊 愈 出院 。
【 2 男 , 例 】 4 3岁。因发热 、 咽痛伴刺激性于咳 2天就
诊 。拟诊 为扁桃 体炎 , 利 巴韦林 、 予 阿莫 西林及 清开 灵治 疗 , 症 状略有 好 转 , 4天 后 头 面 部 、 干 、 躯 四肢 出现 玫 瑰 色 斑 丘 疹, 部分 皮疹 融合 成 片 , 全 身 乏力 , 到 我 院皮 肤科 就 诊 。 伴 遂 查体: 体温 3 .  ̄ 眼 角膜 无 充血 , 部 充 血 , 8 9C。 咽 口腔 黏 膜潮
( 收稿 时 间 :0 8 81 ) 20 - — 0 3
[ 章编 号 ] 10 — 2 (08 1-000 文 023 9 20 )109 —1 4
【 1 女 , 例 】 2 6岁。因发热、 流涕 3天入 院。3 天前受
凉后 出现 咽部疼痛 、 热 、 发 流涕 , 体温最 高达 3 .  ̄ 无 胸 闷 、 94C, 咯血 、 汗 、 盗 心悸 、 喘 , 恶心 、 吐、 痛 、 气 无 呕 腹 腹泻 , 无尿 频 、 尿 急、 尿痛 、 尿 。考 虑上 呼吸道感 染 , 左氧 氟 沙星抗 感 染治 少 予 疗 , 院第 2天 头面 部 、 干 出现 暗红 色红 斑 、 团 , 人 躯 风 伴轻 微
实 验 和 临 床病 毒 学 杂 志 ,0 5 1 ( )9 . 20 ,9 1 : 9
[] 高峰, 美蓉. 人麻疹 4 2 詹 成 3例 临 床 分 析 [ ] 传 染 病 信 息 , J.
2 0 ,9 1 :3 06 1( )4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一、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d(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d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恢复期不带病毒。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有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
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成人多因儿童时换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获免疫力。
6个月内婴儿可受母体抗体的保护。
但由于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的自然感染率下降,育龄妇女抗体水平降低,对婴儿的保护能力也下降。
四、流行特征: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由病例发生。
我国以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近年因长期疫苗免疫的结果,麻疹流行强度减弱,平均发病年龄后移。
流动人口或免疫空白点易造成城镇易感人群累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
五、发病原因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六、发病机制:麻疹病毒侵入人上呼吸道和眼结合膜上皮细胞内复制繁殖,通过局部淋巴组织进入血流(初次病毒血症),病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在该处广泛繁殖,大量病毒再次进入血流,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出现高热和出疹。
目前认为麻疹发病机制:①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引起细胞病变;②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认为麻疹皮疹、巨细胞肺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和异性麻疹与免疫机制密切相关。
七、病理生理:麻疹的病理变化特征是当病毒侵袭任何组织时均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即形成多核巨细胞,称为Warthin-Finkeldey giant cells细胞。
多核细胞大小不一,内数十至百余个核,核内外均有病毒集落(嗜酸性包涵体)。
因病毒或免疫复合物在皮肤真皮表浅血管,使真皮充血水肿,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与单核细胞浸润并渗出而形成麻疹皮疹和粘膜疹。
因病程中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和免疫反应降低,哮喘、湿疹、肾病综合征等在麻疹病程中或病后得到暂时的缓解,较易继发细菌感染。
结核病在麻疹后可复发或加重,麻疹初期结核菌素实验多转为阴性。
八、诊断鉴别(一)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清学抗体检查: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升为阳性。
目前有用ELISA法测血中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疹后3d IgM多呈阳性,2周时IgM达高峰。
但成人麻疹麻疹约7.9%IgM 抗体始终阴性。
3、病原学检查:取前驱期或出疹期病人眼、鼻、咽分泌物,血、尿标本接种于原代人胚肾细胞或羊膜细胞,分离麻疹病毒;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涂片中细胞内麻疹病毒抗原;也可以采用标记的麻疹病毒cDNA探针,用核酸杂交方法测定病人细胞内麻疹病毒RNA。
4、查多核巨细胞:取病人鼻咽部分泌物、痰和尿沉渣涂片,用瑞氏染色查多核巨细胞,也可以通过电镜找多核巨细胞内外包涵体中麻疹病毒颗粒。
多核巨细胞以出疹前2d至出疹后1d阳性率高。
根据疫情,接触史、既往史及疫苗接种史,临床上的发热、卡他症、结合膜炎症、粘膜斑及典型皮疹诊断不难。
非典型病例需借助免疫学确诊。
(二)鉴别诊断:需要与风疹、幼儿急疹、药物疹等鉴别。
1、风疹:前驱期短,全身症状及呼吸道症状轻,无口腔粘膜斑。
发热1~2d出疹。
皮疹主要见于面部和躯干,1~2d即退,不留色素沉着,不脱屑。
2、幼儿急疹:幼儿急起发热或高热3~4d,症状轻,热退后出现玫瑰色散在皮疹,面部及四肢远端皮疹甚少,经1~2d皮疹退尽。
3、药物疹:近期有服用药物或接触药物史,皮疹呈多样性,痒感,伴低热或无热,无粘膜斑及呼吸道卡他症状,停药后皮疹可渐消退。
九、临床表现:麻疹的传染性极强,人类为唯一的自然宿主。
人群普遍易感。
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
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以往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
成人多因儿童时换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获免疫力。
6个月内婴儿可受母体抗体的保护。
但由于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的自然感染力下降,育龄妇女抗体水平降低,对婴儿的保护能力也下降,故近几年来成年人麻疹及8个月前婴儿发病率有增加增加趋势。
成年人病例增多同样源于体内有效麻疹抗体缺乏,一部分患者过去未接受麻疹疫苗接种,另一部分接种过疫苗仍然发病。
流动人口患病数增加可能与流动人口疫苗覆盖率低有关。
潜伏期约10天(6~18天),曾接受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
(一)典型麻疹分三期:1、前驱期:从发病至出疹前一般3~5天。
发热、咳嗽等上呼吸炎、粘膜炎、病毒血症、口腔粘膜斑的出现早期诊断有价值。
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在口腔粘膜告第一齿处,可见0.5~1mm大小细砂样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
该粘膜斑亦可见于唇内,出现2—3日即可消失。
前驱期的特征性体征:病程2~3d,口腔双侧第一臼齿的颊粘膜上麻疹粘膜斑(科普利克斑),初起时仅数个,1~2d内迅速增多、融合,扩散至整个颊粘膜,2~3d内很快消失。
2、出疹期:发病3—4日耳后、发际渐及耳前、面颊、前额、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足心,2~5日布及全身。
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5mm,稀疏分明,疹间皮肤正常。
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肺部可有罗音。
嗜睡或烦躁不安。
咳嗽加重,结膜红肿、畏光。
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及脾大。
肺部常闻干、湿性罗音。
3、恢复期:3~5d后,发热开始减退,全身症状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褐色色素斑,1~2周消失、留有碎屑样脱皮。
麻疹面部皮疹(二)非典型麻疹1、轻型:潜伏期3—4周,发病缓、体温低、皮疹少、咳嗽轻、疹色淡、并发症少。
2、重型麻疹:多见于全身情况差,免疫力低下,或继发严重感染者。
可分为中毒性麻疹、休克性麻疹、出血性麻疹、疱疹性麻疹不同类型。
3、成人麻疹症状:成人麻疹症状严重、易导致多脏器损害,同时病情不典型呈多样性,易误诊,并具有以下特点:①多数报告患者存在胃肠道症状,24例成人麻疹中有21例以水样便腹泻为主要表现;②呼吸道卡他症状和眼部症状重;③ Koplik斑明显且持续时间长;④多伴有肝脏和心脏损伤。
十、疾病治疗单纯麻疹治疗重点在护理,对症及预防并发症。
(一)[建议补充一些饮食和护理的相关内容]一般治疗:隔离、休息、加强护理。
在出疹期间既要保证患儿一定的营养(易消化而富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又要保持眼睛和口腔等的卫生,并应注意室内空气交换,但又不能让患儿直接吹风。
(二)对症治疗高热可酌情用小剂量退热药,应避免急骤退热致虚脱;咳嗽选用止咳剂;烦躁选用镇静剂。
体弱病患儿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
(三)中医中药治疗:透疹解表,葛根升麻汤加减,芫荽汤口服。
出疹期用银翘散加减。
(四)并发症的治疗1.支气管肺炎主要为抗菌治疗常选用青霉素,再参考痰菌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高热中毒症状重者可短期用氢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静脉点滴,2~3d好转后停用。
2.心肌炎有心衰者宜及早强心治疗。
有循环衰竭者按休克处理。
注意输液总量及电解质平衡。
3.脑炎参考流行性乙脑治疗4.急性喉炎尽量使患儿安静,蒸汽吸入以稀释痰液,选用抗菌药物,重症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缓解喉部水肿。
出现喉梗阻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术或气管插管。
十一、疾病护理1、隔离观察:应密切观察①体温、脉搏、呼吸及神志状态;②皮疹的变化,入出疹过程不顺利,提示有可能发生并发症,需报告医师及时处理;③观察有无脱水;④并发症表现:入出现体温过高或下降后又升高、呼吸困难、咳嗽、发绀、躁动不安等,均提示可能出并发症。
2、休息:绝对卧床休息病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通风,室温不可过高,以18~20oC为宜,相对湿度50~60%。
室内光线不宜光强,可遮以有色窗帘,以防强光对病人眼睛的刺激。
3、饮食:应给以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逝、半流食,并注意补充水分,可给予果汁、先芦根水等,少量、多次喂食,摄入过少者给予静脉输液,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恢复期应逐渐增加食量。
发热的护理:应注意麻疹的特点,在前驱期尤其是出疹期,入体温不超过39oC可不予处理,因体温太低影响发疹。
入体温过高,可用微温湿毛巾敷于前额或用温水擦浴(忌用酒精擦浴),或可服用小剂量退热剂,是体温略降为宜。
十二、疾病预后单纯麻疹预后良好。
若患儿免疫力低下有并发症可影响预后,重型麻疹病死率较高。
十三、疾病预防(一)管理传染源:隔离病人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
接触者检疫3周,曾接受被动免疫者检疫4周。
(二)切断传播途径:病房通风,易感者流行期尽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三)增强人群免疫力1、主动免疫:我国计划免疫定于8月龄初种,7岁时复种。
应急接种时,最好在麻疹流行季节前1个月。
接种12日后产生抗体。
2、被动免疫:年幼、体弱患病的易感儿接触麻疹后,可采用被动免疫。
接触病人后5日内注射可有保护作用。
6日后注射后可减轻症状。
有效期3~8周。
常用的制剂是丙种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