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二下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除法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用“进一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用“进一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5.学习活动设计(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模型建构、课堂检测、总结反馈几个步骤。

其中课堂检测部分要作为一个重点,精心设计习题,穿插在各个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航,揭示课题教师活动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学校食堂买来了45棵大白菜,每筐装6棵,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学校食堂买来了45棵大白菜,装8筐,平均每筐装多少?还剩多少棵?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有余数除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活动生独立解决45÷6=7(筐)……3(棵) 45÷8=5(棵)……5(棵)设计意图:本例题是利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要采用“进一法”得出问题的答案。

教材继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导学反馈,合作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提出问题,理解题意教学例5。

课件出示: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理解题意,审题交流。

师:你知道了什么?师:“每条船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师:“至少要租多少条船”什么意思?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师:如何来表示这一过程?多种方式感受“进一法”。

画图表示:学生交流反馈。

生:知道了划船的人数共22人,还知道每条船最多坐4人。

生:“最多”是指一条船乘坐的最多人数,不能再多,多了出危险。

但可少坐,如1人、2人、3人。

“生:至少”是指这22个学生一起划船不丢下一人,但花钱少所需要租船的条数。

— 2 —数字表示:4、4、4、4、4、2,要租“5+1=6(条)”船。

师;同学们想到的这些方法都很直观,你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一过程吗?列式表示:22÷4=5(条)……2(人)。

还多出的2人,应该再租一条船,共要租“5+1=6(条)”船。

3.比较辨析,理解“进一法”。

师:为什么计算与我们摆的结果不一样?是计算出了问题吗?师:租5条船会出现什么情况?师:多的2个学生要划船应该怎么办?他们能租1条船吗?师: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师:对比以上几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三、梳理强化,检验结果。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回顾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培养学生灵活运用除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回顾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能够熟练完成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学生掌握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的概念及相关术语的运用。

•学生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教材、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学生准备:复印好相关练习题,准备好作答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引入有余数的除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顾上一次课所学的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点,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顾。

3. 教学展开•通过多个例题进行复习和讲解,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 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一定数量的拓展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

七、课堂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强调有余数除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八、布置作业•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

九、课后反思•教师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查找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本节课的《有余数的除法复习》教案,希望本节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理解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本单元通过实例引入有余数的除法,使学生体会除法运算中存在余数的情况,并学会处理余数。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他们对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尚不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掌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律产生困惑,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让学生理解除法与分数的关系,能将有余数的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感悟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律,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探索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3.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课件、教具,便于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准备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探究和实践。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物平均分给其他人。

以此引出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实例,如8除以3,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余数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学案例
到除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通过讲解购物时如何找零,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包含意义。
2.设计有趣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小熊分糖果”的故事引出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例如,提出“如果把8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2.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学生能够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数学。通过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感,从而培养自信心。同时,我会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我会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在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他们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概念,但对于有余数的除法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理解除法的包含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游戏等活动中共同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开展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此外,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新课标(2014秋)

《有余数的除法》复习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复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及第69—71页第3、6—11题。

本节课教学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第6题的第(2)题、第8题、第10题的第(3)题,这类题前面没有出现过,并且思维难度比较大,教学时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充分地感知事物后面蕴藏的数学信息,发展应用意识。

(二)核心能力有余数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数的运算”部分的内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及其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三)复习目标1.在交流成长小档案,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提高回顾与反思的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3.通过对熟悉生活事例的探讨和研究,进一步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复习重点进一步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复习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复习任务:第六单元的知识学完了,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相关知识。

(可以是思维导图、表格、文字、图画等)(二)课堂设计1.知识整理师:同学们,大家已经对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了自己的整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1)组内交流下面请四人小组准备好课前自己整理的作品,交流并完善,然后推选出你们组最好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并介绍你们小组的作品。

(2)全班展示师:哪个小组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推选的作品。

师:其他的同学请专心听,认真看,仔细想,一会儿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3)知识梳理,完成导图师:刚才,我们倾听了一些小组的汇报,欣赏了他们的作品。

集结大家的思路我们可不可以以××同学的为例,在此基础上这样整理,整理出我们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试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试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试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有余数的除法:试商》,属于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六单元。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理解试商的概念,并能运用试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试商,理解商和余数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试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1.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 试商的方法及运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一些有余数的除法题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商和余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试商的方法及运用,引导学生总结试商的步骤。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 试商的方法及运用。

3. 商和余数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有余数的除法题目。

2. 提高题:运用试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其他除法相关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难点是否突破。

2.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氛围是否良好。

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课后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是否能有效巩固所学知识。

5.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本节课教学要求严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部教案(共6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部教案(共6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部教案课时一: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能够用具体的例子说明有余数的除法。

3.理解余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理解余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回顾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2.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3.举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是什么意思。

4.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理解。

课时二:余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余数的性质。

2.能够根据余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余数的性质。

2.掌握根据余数的性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1.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2.讲解余数的性质。

3.讲解如何根据余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4.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余数性质的运用。

课时三:余数的应用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余数进行计算。

2.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1.熟练运用余数进行计算。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1.应用余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复习余数的性质。

2.讲解余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分组讨论解决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4.练习题目巩固应用能力。

课时四:余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回顾余数的性质。

2.学习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教学重点1.理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2.掌握余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教学过程1.完成课前题。

2.总结余数的性质和应用。

3.讲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4.练习题目进行巩固。

课时五:余数的应用实战教学目标1.进一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深学生对余数的应用理解。

教学重点1.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2.提升应用余数的实战能力。

教学难点1.解决复杂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1.分发实战练习题目。

2.学生个人或小组解决实战问题。

3.学生展示解决方法,讨论交流。

4.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人教版2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套教案

人教版2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套教案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教学内容】教材第59~60页例1,以及练习十四第1题。

【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7个草莓磁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1,认识余数。

(1)出示6个草莓磁扣在黑板上。

谈话:老师准备了6个草莓,要把这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怎样列式?6÷2=3(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小结: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3盘正好摆完。

(2)思考第二个问题: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结果怎样?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摆放结果。

摆了三盘,最后还剩下一个。

7÷2=3(盘)······1(个)引入余数的概念。

这里的最后剩下的1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余数。

余数就是两个数相除时不够除而剩下的数。

三、练习巩固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圈一圈,独立完成,教师将平时要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摆一摆、圈一圈中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当一些物品平均分时,有可能正好分完,也有可能没有分完,有剩余的部分,后一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余数。

【板书设计】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例1.6÷2=3(盘)7÷2=3(盘)······1(个)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例2,以及练习十四第2题。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竖式计算》教案(三篇)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竖式计算》教案(三篇)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对除法竖式进一步的学习。

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进行除法的计算。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

【教学重点】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及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课前活动,复习旧知1.课件出示习题,看谁算的快。

2.卡片上最大能填几。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一)实际操作,感受新知1. 教学例题3。

(1)利用课件演示例3:一共有16根小棒,摆成正方形的形状,能摆几个?(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6根小棒来摆一摆。

(找学生到前面来演示)(3)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你能列出算式吗?正好分完,没有剩余、(课件演示)16÷4=4(组)(4)加减法都有竖式,除法的竖式会是怎样的?昨天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怎样列竖式,找一名同学上黑板列出来。

并结合学生写的竖式,具体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写竖式要注意什么,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16÷4=4的竖式和各部分的名称.)2.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1)课件演示例2:这里有13根小棒,每四根分一组,可以摆几组呢?(2)动手操作:拿出13根小棒摆一摆。

每4根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根?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找学生到前面来演示摆的结果)(课件演示)(3)认识余数:13里面最多有几个4?这余下的1根不够再分一组,它的名字叫余数(4)尝试列式:13÷4=3(组)……1(根)(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

二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二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 6 )×7 < 43 4×( 7 )< 31 ( 6 )×9 < 60
一件衣服上需要钉8颗扣子,55颗扣子能钉多少 件衣服?还剩几颗扣子?
每人分分( 2 )支,还剩( 1 )支人。 9÷4= 2(支)…… 1 ( 支 )
17个草莓,平均分给3只小刺猬。
每只小刺猬分( 5 )个,还剩( 2 )个。 17÷3= 5 (个)…… 2 (个)
看图填算式。
14÷4= 3 ( 盘 )…… 2( 个 ) 14÷3= 4 ( 个 )…… 2( 个 )
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 3 )盘。 6÷2=3(盘)
把下面的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活动2:(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有剩余。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 3 )盘, 还剩( 1 )个草莓。
思考:这应该怎样列式呢?

7÷2=3(盘)……1(个)
我选装法( 二 )。按这种装法,这些窝窝头可以 装( 4 )袋,还剩( 1 )个。
21÷5= 4 (袋)…… 1 (个)
有21个窝窝头,选一种装法圈一圈,填一填。
我选装法( 三 )。按这种装法,这些窝窝头可以 装( 3 )袋,还剩( 3 )个。
21÷6= 3 (袋)…… 3 (个)
用竖式计算。
37÷6= 6……1
9
2
(2)12根 ,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摆一摆。
摆了( 4 )个三角形,还剩( 0 )根。3
4 12
12÷3 = 4 (个)
12
0
填一填。
(1)在除法算式14÷3=4……2中,商是( 4 ), 3是( 除数 ),2是( 余数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第59~60页例1,以及练习十四第1题。

【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7个草莓磁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1,认识余数。

(1)出示6个草莓磁扣在黑板上。

谈话:老师准备了6个草莓,要把这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怎样列式?6÷2=3(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小结: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3盘正好摆完。

(2)思考第二个问题: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结果怎样?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摆放结果。

摆了三盘,最后还剩下一个。

7÷2=3(盘)······1(个)引入余数的概念。

这里的最后剩下的1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余数。

余数就是两个数相除时不够除而剩下的数。

三、练习巩固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圈一圈,独立完成,教师将平时要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摆一摆、圈一圈中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当一些物品平均分时,有可能正好分完,也有可能没有分完,有剩余的部分,后一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余数。

教案二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应用的过程,教学中,我充分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获得数学经验,并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让学生体验逐步积累,总结归纳的经验让学生轻松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表内除法向表外除法过度的桥梁,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继续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内容概念性强,因此要借助大量的操作,由直观操作到符号表征,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例题中采用包含分,没有采用等分,目的也是为了突出余数产生的必要及产生的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并能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横式中每个数的含义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确定有余数除法中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教学过程:一、引入这学期我们一直在学习哪种运算?生:除法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除法学的怎么样,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二、新授1.出示PPT分6个草莓提问:你从图中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生:6个草莓,每两个一盘。

提问:能分成几盘?拿出六根小棒代替六个草莓分一分摆一摆。

生边摆边汇报:六个草莓,每两个一盘,可以摆成三盘。

追问:六个草莓,每两个一盘,可以摆成三盘,正好摆完,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吗?生:6÷2=3(盘)提问:请你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生:6表示一共有6个草莓,2表示每两个一盘,3表示可以分成3盘。

强调3表示3盘所以3的单位是盘。

2.出示PPT分7个草莓提问:你从图中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生:7个草莓,每两个一盘。

提问:能分成几盘?拿出7根小棒代替7个草莓分一分摆一摆。

生边摆边汇报:分成了3盘提问:除分了3盘外,你还发现了什么?生:剩余1个追问:剩余这1个怎么办?生1:不能单独放1盘生2:不能拿走生3:必须放在后面表示被剩余小结:我们就说分成3盘,剩余1个。

提问:谁能用几句话完整叙述分草莓的过程。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从B组题目你发下了什么规律?
从A、B组题目中你发觉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
不管被除数、除数怎样变化,他们的余数都比除数怎么样?
2、巩固练习。
教本P53第2题。(被除数不变,改变除数的大小,仍可发觉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3、教本第3题。(变式或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4、完成教材“做一做”(判定对错)
7、把运算卡片分一份。(第7题)
8、求带的长度。
一个8边行,每边长3厘米,一条彩带围一周后还剩下2厘米,求这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二、全课总结。(略)
三、补充摸索。(与家长同学习)
(1)把10枝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几枝?还剩几只?
(2)有羽毛球23个,如果每盒里装5个,可以装几盒,还剩几盒?
(3)有42个萝卜,每袋装8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课时
重难点
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师生活动
一、复习。(略)
二、新课。
教学例3。
1、现在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可以摆几组?
列式解答 15 ÷ 5 = 3 (组)
2、如果一共有16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
如果是17盆呢?
如果是18盆呢?


如果是24盆呢?
如果是25盆呢?
24 – 6 7 × 9 56 ÷ 7 49 ÷ 7
18 ÷ 3 42 ÷ 6 9 × 4 45 ÷ 9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二、新知。
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
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自己先分分看)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主要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除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如为什么会有余数?如何正确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概念,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应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规律。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本教材,一本练习本,一枝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妈妈买了一斤苹果,平均分给小明和他的两个弟弟,每人能分到几个苹果?”来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6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6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6篇)《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

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任务卡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1、口算并说出口诀。

18÷2=30÷6=49÷7=2、说出算式里各数的名称,算式的读法和算式的意义15÷5=33、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还有一些小同学,他们也很聪明,你们看,他们学得多认真啊!请你仔细观察这张照片,说一说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摆图形)(2)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我们也来摆一摆吧!(3)学生利用11根小棒拼摆图形后汇报结果。

用11根小棒,每()根摆成一个()形,摆了()个,还剩()根。

(4)质疑:根据我们刚才摆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摆完图形后小棒都有剩余。

摆的图形不同,剩余小棒的根数不相同。

4、揭示课题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孩子,是啊,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剩余,恰如我们平常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在数学中,我们叫它余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一)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数
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小黑板、橡皮擦、粉笔、教具(纸板、小球)
学生:练习册、本子、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提问:“小朋友,我们之前学过除法,你们还记得吗?”
2. 引导学生回忆除法的定义和原则。

二、新知讲解(10分钟)
1. 教师出示课件,向学生展示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 解释有余数的除法的定义和原则。

3. 示范几个有余数的除法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

三、巩固练习(20分钟)
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决。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和指导学生。

3. 练习时,教师可通过小黑板或纸板示范具体步骤。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教师通过口头或书面提问,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2. 学生与教师一起探讨其他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场景,如购物、分糖果等。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教师布置有余数除法的练习题作业。

2. 学生将作业写在本子上。

六、课堂总结(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提问:“经过今天的学习,有谁能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 温故知新,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2014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

2014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
用一堆小棒摆 剩几根小棒?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
问题: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 证明自己的想法。 3. 如果用这些小棒摆 呢?
有余数的除法
竖式与试商
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一)呈现题目,明确题意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1. “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2.“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二)运用旧知,自主尝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结果怎样呢?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3÷4=3(组)……1(根)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圈 算
13÷4=3(组)……1(根)
尝试:摆、圈、列除法算式的办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 知道吗,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想一想摆、圈、写算式 的过程,自己试着写一写。
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五、课堂作业
作业:第62页“做一做”,第1题。 第63页“做一做”,第2题。 第64页练习十四,第3题。 第65页练习十四,第4题、第5题。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 和除数的关系
(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问题:1. 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 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 2. 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 3. 如果用10根小棒来摆呢?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1-第4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2)|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10张PPT)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1-第4课时《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2)|人教新课标(2014秋)(共10张PPT)
□8
商5可以吗?
练习巩固
…… 1.做一做
□ 26÷4= 6
□2
□6
□□ 4 2 6 24 □2
想:4和(6)
相乘的积接近 26且小于26。
…… □ 59÷7= 8
□3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7 5 9 56 □3
想:7和(8)
相乘的积接近
59且小于59。
练习巩固
2.一根绳子长39米,做一根长跳绳需要7米,可以做多少根长跳绳? 还剩多少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2)
> 12 3
激趣导入
有13根小棒,每3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算?
13÷3= 4(组)……1(根)
4 3 13
12 1
答:13根小棒,每3根分一组,可以分成4组,还剩1根。
知识讲解
□…… □ 下面这道题该从哪里做呢?
43÷7=

□ □4 □□3
知识讲解
□…… □ 下面这道题该从哪里做呢?
39÷7=5(根)……4(米)
5 7 39
35
答:可以做5根长跳绳,还剩4米。
4
知识总结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运算(2)
01
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
02
计算的结果,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课后作业
课本第65页第4,5,8题
再好的种子,不播种下去,也结不出丰硕的果实。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用习惯和智慧创造奇迹,用理想和信心换取动力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人必须要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第六单元第6课《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第六单元第6课《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下数学第六单元第6课《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P66例6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67~68“练习十五”第4、5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游戏名称:你来说,我来找。

教师带领学生,伸出左手,从大拇指开始数起,1、2、3、4、5,当数完小拇指后,再又从大拇指开始数起,6、7、8、9、10,按这样的顺序,一轮一轮地数下去。

师:请同学说任意一个数,老师马上就能找到这个数对应的手指是哪一个,你们相信吗?来试一试!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快速反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要不要一个一个数数看,验证老师说得对不对?(带领学生验证)你们也可以跟老师比一比,看谁更快找到。

谁再来说一个数?反复进行三次,导入课题。

师:想知道老师的小窍门吗?只要你们认真学好今天这节课的知识,就能知道答案了。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设计意图】导入环节设计了“猜手指”的游戏,一方面让学生对教师能快速正确地说出数字所在的手指感到惊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又巧妙地照应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新课作铺垫,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二、探索新知,方法交流1.收集信息。

课件出示教科书P66例6。

师: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有12面小旗,是按颜色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

预设2:我知道了小旗是每3面一组,按黄红红的规律排列的。

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需要知道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2.自主尝试。

师:明白了题目的意思,下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数学思考: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时安排:9课时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4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3.小小设计师………………………………1课时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摆一摆。

用9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2个小或者1个大)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9根小棒,每3根一摆,可以摆3个小三角形。

9根小棒,每9根一摆,可以摆1个小三角形。

3、列式计算摆两个小三角形:9÷3=3(个)9表示什么?3呢?摆一个大三角形:9÷9=1(个)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师: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颗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颗草莓,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颗草莓来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师: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6÷2=3(盘)(2)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

(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结果:可以摆3盘,还剩1个)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师:平均分后还有剩余怎么办?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组内思考、讨论)说明:7里面最多有3个2,这余下的1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

列式:7÷2=3(盘)……1(个)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3)观察比较6÷2=3和7÷2=3……1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2、做一做(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23÷3=7(组)……2(个)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这是一道开放题,三种装法,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根据自己的选择,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师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2题。

出示题目:17个红果,平均分给3只刺猬,每只刺猬分几个?还剩几个?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代替红果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余。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板书设计]认识有余数的除法6÷2=3(盘)17÷2=8(组)……1(个)7÷2=3(盘)……1(个)23÷3=7(组)……2(个)第2课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口算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剩几根?(2)拿出9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展示课件。

1、动手操作。

请每位学生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这些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

操作完毕后,全班交流、互动,反馈信息。

(1)如果给你8根小棒,每4根摆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摆几个呢?会有剩余吗?(摆2根,没有剩余)你能列出算式吗?8÷4=2(个)(2))如果给你9根小棒,最多能摆几个呢?还剩几根?(摆2根,还剩1根)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9÷4=2(个)……1(根)(3)10根呢?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10÷4=2(个)……2(根)(4)11根呢?12根呢?11÷4=2(个)……3(根)12÷4=3(个)为什么不是余4根,写成12÷4=2(个)……4(根)呢?(因为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2、观察发现(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每道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余数小于除数。

(师板书)(2)学生验证: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4根、5根、6根……(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下,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

得出余数<除数的结论是正确的。

小结:①剩下的不能再分的数叫余数。

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师: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是小于除数的。

现在让我们用一堆小棒摆一个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是几根小棒?总结:每5根摆一个,就是把小棒每5根分一份,除数是5,根据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可能剩1、2、3、4根。

师: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呢?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2、完成“练习十四”第14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已知除数是多少,在被除数和商未知的情况下,求余数最大是几,然后指名回答。

(除数是8,不管被除数和商是几,余数都小于除数,可能是1——7中的任意数,其中,最大是7。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余数和除数的关系8÷4=2(个)9÷4=2(个)……1(根)10÷4=2(个)……2(根)余数<除数11÷4=2(个)……3(根)12÷4=3(个)第3课时认识除法竖式[教学目标]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2)怎样列式表示? 13÷4=3(组)……1(根)(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二、探究新知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

(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 4 ……商除数……4 1 3 ……被除数1 2 ……4 3的积1 ……余数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预设:(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师生总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

2、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我们回顾一下。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3、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

预设:(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可以写算式16÷4=4(组)(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

44 1 61 6三、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写一写竖式,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然后指名说说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认识除法竖式4 ……商除数……4 1 3 ……被除数1 2 ……4 3的积1 ……余数第4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会用乘法口诀试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