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寻找中国政治改革的动力

合集下载

历史教案: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与革命

历史教案: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与革命

历史教案: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与革命一、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与革命概述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与革命,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与思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改革与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近代中国政治改革与革命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五四运动。

二、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启示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间段,中国政府着力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先进制度,以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的推动者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巨大差距,积极引进外来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模式,这对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洋务运动也揭示了中国社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如官僚腐败和制度问题。

洋务运动的失败成为日后改革的教训,中国逐渐意识到仅仅模仿西方并不足以实现自身现代化。

三、戊戌变法:改革的尝试与挫折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改革史上的一次重要尝试。

在1898年,慈禧太后下令启动了这一变法运动,旨在推行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体制,以及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戊戌变法包括一系列的改革,如新政、学堂改革、法律改革和军事革命等。

然而,戊戌变法遭到了强大的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派面临了巨大的阻力和挑战。

最终,戊戌变法失败了,这次挫折成为中国后来的政治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教训。

四、辛亥革命:建立共和政体的崭新尝试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政治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次革命发生在1911年,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共和政体。

辛亥革命不仅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而且催生了中国的民主运动。

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主张实现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人民幸福。

尽管辛亥革命没有完全实现孙中山的理想,但它开创了中国政治改革的新局面,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铺平了道路。

五、五四运动:现代思想的兴起与带来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思想的重要标志。

这次运动爆发于1919年,最初是对中国政府出席巴黎和会的不满抗议,但很快演变成了一场关于政治、文化和社会改革的运动。

中国行政改革动力研究综述_行政改革动力的多维度分析

中国行政改革动力研究综述_行政改革动力的多维度分析

一系列的治理难题,自 20 世纪 70 年代 程对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实现公开化以 成基本共识,但对于行政系统自身主动改
末,英美等国政府相继开始对行政体系进 及廉政建设提出新要求。
革的动力机制研究还不够系统。行政系统
行结构性调整,逐步形成世界性行政改革
3、社会转型的加剧与社会现代化水 自身对于行政改革的反应可以归为改革
度 、 行 政 文 化 等 方 面 的 影 响 。 金 太 军 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产生 复杂化和需求多样化的特点。解决社会失
(2002)、 辛 传 海 (2006)、 唐 铁 汉 不容忽视的影响。
衡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就是加快行政体制
(2004,2008)均认为,国际环境的变化,全
(二)国内方面的动力
【摘 要】 行政改革的动力机制是行政改革研究的逻辑起点。明确行政改革的动力方能推 动行政改革的持续深入。在梳理、综合学界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动力作出 多维度分析。横向视角下,行政改革的动力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国际、国内行政生态和行政系 统内部等多元动力源头。纵向视角下,变化的动力因素决定了历次机构改革的不同内容。但是, 在行政改革动力研究中,还应注意政治体制改革、行政改革的阻力、以及跳出政府本位视角等 问题。
有学者指出,政治体制包括三个层
的直接动力,而行政机构的内部动力却难 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的背景下进行 面:一是各种政治组织(政党、政治团体)
以激活。
的。[12]所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 与政权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其运行制度;二
是行政改革动力变迁的一条主线。
是政权的组织形式或政体;三是政府(行
二、纵向视角:行政 改革发展中的动力变迁
级向高级有序前进、上升”的调试过程。[2] 只有明确行政改革的动力,才有利于进一 步认清下一步行政改革的目标和路向。行

论述行政改革的动力

论述行政改革的动力

论述行政改革的动力近年来,行政改革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议题。

行政改革是指通过改革行政机构的组织结构、职能和运作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公众需求的一系列措施和举措。

行政改革的动力来自于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角度探讨行政改革的动力。

政治因素是推动行政改革的重要动力。

政治稳定是行政改革的前提和保障。

在政治体制相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政府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推动行政改革。

此外,政治改革和行政改革常常相互促进。

政治体制的改革可以为行政改革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而行政改革的效果也可以推动政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经济因素也是推动行政改革的重要动力。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全球市场中立足,各国政府必须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行政改革可以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政府服务,减少企业的成本和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行政改革还可以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竞争,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

社会因素也对行政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府必须提高行政效能,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行政改革可以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度,增加公众参与的机会和渠道。

此外,行政改革还可以加强社会公正和公平,提高社会福利和人民生活质量。

技术因素也是推动行政改革的重要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子政务成为了行政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通过建设和应用信息系统,政府可以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实现政务的便捷化、高效化和智能化。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申办、在线支付等服务,方便公众办事,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成本。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加强政府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行政改革的动力来自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是推动行政改革的重要动力。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六条途径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六条途径

(三)采取新举措新制度,不断加 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 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中国政治体制和运行 机制中的一个薄弱的环节,许多严重腐败事件 的产生,从根本上说由此而引起。要进一步加 强对公务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 进一步完善党的纪律巡视制度,逐步建立领导 干部财产申报制度。要完善重大事项和重要干 部任免的决定程序,推行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制 度,建立党代会、人代会对领导干部问责和质 询制度。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制定新闻 法保护媒体议政,对官员实施监督。
• 各级党组织的执政重心,要转移到领导和 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的领导 职能,发挥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 法机关以及人民团体机关有活力有担当的 领导作用,加强制度建设,而且要保证党 的政策的合法性。应当制定“执政党与国家 权力机关的关系法”一类法律,来完善执政 党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依法执政的 法律依据。
• 改变政府“重管理、轻服务;重经济、轻社会” 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 服务,不断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 力和水平,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推进政府 的决策透明、财务透明、用人透明,合法行政, 诚信高效,推进行政信息公开,善纳民众诉求, 探索建立一个民评政府、民评官员的政府绩效 评估体系,建设法治政府。坚决防止政府公共 权力形成特殊的利益集团,防止让权力部门化、 部门利益化、利益政策化的现象出现。
• 同时,人民代表大会是我们国家权力机关,既 有立法权,也有决策权、监督权,尤其要对政 府监督问责。人大在财政预决算方面将起重要 的决策和监督的作用。政治民主是从财政民主 做起的。应当加强人大对于财政预决算的审议 和监督作用,建立起现代公共财政制度,并实 行财政分权制衡体制。多党合作制度要发展, 民主党派优秀人才要有职有权地进入政府、法 院、文化、人民团体的领导岗位,也可以探索 以党派形式参加人民代表大会。民主党派应当 也可以办报,对执政党实行舆论监督。

当代中国改革启动的政治逻辑

当代中国改革启动的政治逻辑

当代中国改革启动的政治逻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伴随着这一漫长的道路,中国所经历的一系列改革与变革也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然而,这一切的改革都要建立在政治逻辑上,即要以政治为中心,以改革为手段,以目标为导向。

在当代中国,改革启动的政治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点:1. 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相辅相成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

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严重僵化,需要通过“放管服”的改革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结构的改革变得日益迫切。

因此,在当前的改革中,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是相辅相成的。

政治改革可以制度保障经济发展,而经济改革又有力地推动了政治改革的进程。

2. 政治改革与社会稳定相统一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

因此,政治稳定至关重要。

政治改革不能是简单的大刀阔斧的变革,必须建立在国家的稳定发展基础上,以确保社会的长久安定。

3. 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相协调对于中央集权问题,中国一直是一个尤其注重的国家。

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使得中央政府在处理复杂信息和公共服务的时候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然而,这也为民主法治的推动带来了重重难题。

在如何实现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相协调的问题上,中国需要寻找到一种既能够推动政治改革,又能够保障国家中央集权的创造性的政治思路。

4. 政治改革与文化创新相结合文化创新可以为政治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只有保持良好的文化传承,才能有利于推进政治改革。

人类历史上那些成功的政治改革,往往能够适应当时的时代特征,同时保留本国文化的优秀特征,最终变成独具特色的政治体系。

总之,当代中国改革启动的政治逻辑非常复杂、严密,需要不断调整、优化。

政治改革的稳定与发展,将成为政治和经济发展互相作用、协同共进的关键。

它不仅直接影响中国的政治生态,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最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限制公共权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摘要]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总病根仍然是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医治政治体制的弊端,必须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推动权力结构理性化,确保公共权力科学、高效、公正履行职权,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基本路径。

本文认为应该从党政关系、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以及建设法治国家等方面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权力结构理性化。

[关键词]权力结构;理性化;政治体制改革;路径权力结构是权力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以及各层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集权和分权,是权力结构的两个面向,也是政治体制的两难问题。

权力过分集中,必然导致滥用权力,滋生腐败;权力过度分散,又会导致相互掣肘,影响制度执行力。

破解政治体制两难问题的关键,在于权力结构的理性化。

所谓权力结构理性化,是指权力配置和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总病根仍然是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医治政治体制弊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既要分权,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但又不是简单分权,而是要推动权力结构理性化,确保公共权力科学、高效、公正履行职权。

本文认为应当从党政关系、横向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关系、纵向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以及建设法治国家等方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我国权力结构理性化。

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推进党同国家政权组织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党的领导制度是党的领导活动所依据的原则、体制、规则和程序等。

科学的领导制度是党有效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于完善整个政治体制具有全局性影响。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是确保政府有效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需求,我国行政体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改革的呼声。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政府的职能转变作为行政体制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需求,政府需要从过去的行政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是要转变政府的作用定位,由过去的权力运行者转向服务提供者和市场监管者。

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市场经济的推动和监管,为企业和市场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推动政府职能创新政府职能创新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力。

政府需要在服务提供、信息公开、决策参与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和改进。

政府应该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同时,政府应该建立公平透明的决策机制,广泛听取民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促进多元化的决策参与。

三、加强政府的内部管理政府的内部管理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

政府的内部管理直接关系到政府机构的效率和公信力。

政府应该注重提高行政效能,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和功能优化。

政府机构应该实行精简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和约束,依法行政,防止腐败和滥用权力。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行政体制改革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保证政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政府人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基础,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政府的运行质量和效果。

政府应该加强对政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政府还应该建立选拔和评价机制,注重选拔优秀人才,激励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五、加强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合作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合作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政治制度与改革发展

中国政治制度与改革发展

中国政治制度与改革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改革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改革的动力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1.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原则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专政,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由人民来管理国家事务。

这一原则确保了政府的合法性和人民的利益最大化,使政权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领导着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工作。

党的领导地位保证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国家能够有效地实施各项改革政策。

3.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实行多党合作制度,除了中国共产党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

这些党派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并与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协商,以实现广泛团结,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

二、改革的动力1.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也暴露出政治制度需要改革的问题。

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的发展,中国政治制度必须与之相适应,提供更加开放和透明的环境。

2.社会变革的需求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呼唤着政治体制的改革。

人民对民主、自由、公平和法治的要求日益增长,政府需要回应人民的期望,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以满足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三、中国政治改革的发展趋势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参与机会,推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建设,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同时,更加注重法制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2.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将继续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治观念的普及和执法水平的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的权益。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

3.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中国共产党将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推行党内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民主、科学和法制化,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透明度与反腐败中国政治改革的重要动力

透明度与反腐败中国政治改革的重要动力

透明度与反腐败中国政治改革的重要动力透明度与反腐败: 中国政治改革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中国政治改革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作为一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大国,中国政府意识到透明度和反腐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透明度与反腐败在中国政治改革中的重要动力。

第一部分:透明度的重要性透明度是政府运作的关键方面之一,对于推动政治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透明度能够确保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使政府更加负责任和可信赖。

以下是透明度对中国政治改革的重要作用的一些方面。

1. 民主合法性透明度可以增加政府的民主合法性,使政府的决策过程更加公开和透明。

这有助于建立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信任关系,提高人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和参与感。

2. 反腐败透明度是反腐败的有力武器。

通过公开政府的决策、资金使用情况等信息,有助于揭示腐败行为,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前发展。

透明度还可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监督能力,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

3. 社会稳定透明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当政府的决策过程公开透明时,人民可以了解到政府的工作重点和改革进程,从而减少对政府不满的可能性,避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

第二部分:反腐败的重要性反腐败是一个国家政治改革的重要方面。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打击腐败现象,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以下是反腐败在中国政治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1. 提高政府效能反腐败可以减少腐败导致的资金浪费和资源流失,提高政府的效能。

通过打击腐败,政府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公共事务,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2. 保护人民权益反腐败是保护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腐败现象往往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人民权益的被侵犯。

通过反腐败,政府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增强国际形象反腐败对于国家的国际形象也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没有腐败的政府会为国家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有助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第三部分:透明度与反腐败的互动关系透明度与反腐败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改革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改革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改革随着中国不断加快现代化步伐,政治改革也成为了提高国家治理水平、适应新形势的必要手段。

政治改革不仅关乎国家制度和治理模式,更影响着人民的福祉和未来。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改革。

一、政治改革的必要性1.适应时代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然而,旧有的政治体制已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政治改革势在必行。

政治改革需要和时跟进时代变化,积极适应国际环境和社会发展。

2.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政治改革是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国家治理水平不仅要求政府机构、权力机构的合理化和高效化,更要求决策制定和执行的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

3.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政治改革可以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公正、公平、公开的法制环境,调整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维持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去除政府和社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因素。

二、政治改革的方向与路径1.扩大参政范围扩大参政范围是政治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现代民主制度要秉持“公民平等、参与平等”的原则,推进多种形式的全民参与和强化政治民主的制度安排,促进全体人民积极参政、直接参与、有效参与。

2.完善法制体系完善法制体系是政治改革的重要抓手。

法治化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要使政治机构、公民民主权益都在法制范围内管理,保证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证,为现代民主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3.新型政治文明建设新型政治文明建设是政治改革的深化内容。

现代民主必须遵循新型政治文明建设的原则,即公平、公正、公开、心灵和谐、勇于创新等,调动全社会力量,凝聚人民力量,使民主制度更加有效地推进。

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改革现状1.媒体公开化媒体公开化是中国政治改革取得进展的一个生动范例。

通过媒体公开化,政府可以更广泛地了解公众意见,民主意识不断提升,政府也能及时了解到自身问题的外部反应和后果。

2.民主协商制度民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流派与改革思潮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流派与改革思潮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流派与改革思潮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流派和改革思潮是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派别和思潮在中国政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国政治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阐述。

一、政治流派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统色彩的流派之一,它强调人类的修养与德行,追求和谐社会和人际关系。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了主流地位。

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重要的流派,它与儒家思想有着很大的差异。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主张消除政治权力对社会的影响,追求通过自由、和平、自然的方式来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

3.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治哲学流派,它强调法律、制度和组织来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权力。

法家思想重视实用和功利,通过法律和规则来规范社会行为。

4.墨家思想墨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思想流派,主张“兼爱”、“非攻”等思想,旨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和平。

墨家思想与儒家、道家、法家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各自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政治哲学。

5.农家思想农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思想流派,突出了农业生产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农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农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农业国家的发展和治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改革思潮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哲学和思想运动,也是一个辩论与学说的盛宴。

这个时期有很多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们代表了不同的思想流派和学说,如孟子、墨子、庄子等。

这个时期的思想争论有利于推动中国思想的发展和变革。

2.战国变法战国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改革运动,它在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发生。

这个改革运动主要是为了推动国家的发展和提高国防力量,主要思想包括“田赋制度”、“法家思想”等。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为中国后来的变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3.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改革运动,它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爆发,主要目的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

中国政治改革的阻力在哪

中国政治改革的阻力在哪

中国政治改革的阻力在哪?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3月14日中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记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这是温家宝担任总理以来,第十次在两会闭幕之后在记者会上回答提问。

3个多小时谈话,内容涉及诸多被大家关注的热点议题。

特别是谈到改革,温总理透出了一种坚定与果敢的神态,让人感到热血沸腾,任何关心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人都会感到一种少有的惬意和欣慰。

从温家宝的讲话中,我们可以发现,改革非常紧迫,改革也是阻力重重。

那么,现在改革的阻力究竟在哪里呢?对于现在的执政者来说,改革的阻力和困难已经远远大于邓小平时代,因为强大的利益集团在干扰,他们不希望中国出现新的改革,更不允许推出新的改革举措。

改革进行到今天这一步,所面临的困难已是今非昔比。

原先是经济体制改革,一部分群体在经改过程中先富起来,数十年后的今天,他们成为既得利益集团,这些既得利益集团,掌控着相当一部分财富和资源,还有一定的权力,他们不希望改革,因为改革会触犯他们的利益。

这意味着改革的共识趋向薄弱,改革的阻力较之当年已经更大。

当前中国几乎所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基本形成,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不足。

对于中国改革人物或上层领导集团,能够主动发起政治体制改革的可能性也大打折扣。

中国的社会现状是,利益集团掌控着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命脉,普通老百姓受制于利益集团。

表面上看,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但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社会经济被利益集团所垄断、被绑架,社会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既得利益集团所掠夺和瓜分,连改革依赖的路径也被利益集团所把持或控制,如果依照他们的改革思路,那一定是背弃人民意志,变成了一种不受监督、不受制约、不需要全民共识的腐败官僚利益集团和垄断利益集团共赢的局面。

利益集团相互勾结起来,利用各种手段来影响政府的决策,甚至影响立法的进程。

于是,我们看到这个社会一天天在腐烂在溃败,整体性的、制度性的贪腐侵蚀着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让每一个具备正常思维和良知尚存的人都无能为力。

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渊源与实践路线

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渊源与实践路线

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渊源与实践路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经济的崛起是举世瞩目的,但这只是改革的一个方面。

实际上,改革的思想渊源和实践路线也是可以影响世界的。

本文章将从两方面来分析中国改革开放思想渊源以及实践路线,以期更好地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现状。

思想渊源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当时的中国遭遇了不同的侵略和战争。

此时,一些中国人感到自己落后于西方,并开始寻找变革的可能。

在20世纪初期,这种思想变得更加浓厚,很多知识分子声称需要扔掉旧习俗和崇拜,以达到现代化的目的。

不过大多数人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计划或改革方案。

1949年的共产党革命使得中国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是在一系列的总体规划和五年计划中,中国一直采用苏联的模式作为参考。

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苏联的分歧越来越大,中国开始思考自己的发展模式。

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础。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不仅代表了一个新的政治经济模式,而且代表了一种心态和态度。

邓小平对于改革和发展的理解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强调中国需要走自己独特的道路,而非盲目跟随西方模式。

这种思想更加的稳健,坚持了“实事求是,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

实践路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思想上有了新的启示和方向,为了达到现代化的目标,中国开始实行了大量的对内和对外的改革。

其中的关键重点包括:市场和私有制的引进,企业和农村的改革,以及外贸开放和外资的引进等等。

1979年,中国大力推行乡村改革,允许农村家庭承包土地并自由耕种。

这个变革推动了农村的生产力和生活改善的进步,为农民群众创造了一个获得工资并积极生产的机会。

此外,中国还在金融和市场领域进行了改革,开放了股市和商品交易所,并促进了外国投资和新技术的流入。

这些行为极大的激励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总之,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渊源和实践路线是千锤百炼的。

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

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

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的标志。

改革开放的开始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末期,它在中国的历史上意味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此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重振中国经济并提高国家的生产力。

改革开放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刺激,也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形态。

经济变革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

从1978年以来,中国一直在进行经济变革。

改革的第一个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现代化,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这些政策都旨在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同时削弱了国有企业的重要性。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过去占据主导地位,但这些企业已经被转变为股份制企业,现在社会上的私人企业数量迅速增长。

改革开放还导致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大量涌入中国,加快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

由于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政治变革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经济的面貌,也带来了政治上的变化。

政治变革是缓慢的,但是它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相互关联。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采取更寻求民主和法制的政策。

改革政策一步步地取消了一党主义的某些方面,增加了人民的参与度。

中国传统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25年皆被迅猛发展。

中国现在拥有超过240万人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竞选产生。

政府也采取措施允许私人新闻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成立。

一些市县的政权也向新的政治和经济力量让出了一部分权力。

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帷幕。

这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政治对于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减少,中国开始向着开放和民主的方向发展。

回望时间的路,改革开放使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经济活力增强,世界正在学习和将其经验运用。

政治中国政治制度改革

政治中国政治制度改革

政治中国政治制度改革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中国政治制度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政治制度改革的背景、目标、路径和成果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背景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政治制度改革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

背景包括: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社会矛盾的积累、民众对民主权利的诉求等。

二、目标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这一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政治制度改革的目标包括: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政府的法治建设、推进司法独立、促进公民参与和监督等。

三、路径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路径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

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路径包括:逐步推进、稳定有序、与经济改革相互促进。

政治制度改革需要与经济改革相互配合,以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同时,政治制度改革也需要与社会文明进步、法治建设和公民道德提升相互配合。

四、成果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成果是显著的。

政治制度改革使中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

成果包括: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了政府的法治建设、提升了司法独立程度、扩大了公民参与和监督的渠道等。

这些成果为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挑战与展望中国政治制度改革面临一些挑战,也有一些发展的展望。

挑战包括:社会矛盾的复杂性、民主制度的建设难度、外部干扰等。

展望包括: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政府的法治建设、提升司法独立程度、推进公民参与和监督等。

同时,政治制度改革也需要与社会文明进步、法治建设和公民道德提升相互配合。

综上所述,中国政治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可能性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可能性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可能性一、当前政治体制的问题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但是当前的政治框架是否可能改变,朝着什么方向改变却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频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矛盾的肇事者往往是各地方政府,政府侵害百姓利益的原因在于政府与公众利益不一致,所谓委托代理理论中的“激励不相容”。

如果政府自身的利益与公众利益保持高度相关,就不会出现政府利用公权力损害民众利益的行为。

但是在侵害民权的事件中,地方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地方政府从事了为民众所诟病的行为,原因还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以土地强制征收和强制拆迁为例,地方政府无疑希望从土地中获得巨大的收入。

而促使地方政府陷自身于不义境地的力量有两种:一是土地财政的决定了土地对地方政府至关重要,因而其有强烈的“拿地”热情;二是外部环境缺乏对地方政府的监管,尽管侵犯民权的行为构成恶劣的影响,地方政府官员只需要为此付出很小的成本。

土地财政是依靠出卖土地这样一种简单的行为来获得财政收入的方式。

这种财政方式抑制了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而建设公平的制度环境的热情1,并且抬高了下游企业的成本2,损害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但是要想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就需要中央政府适当提高地方的财政比例,同时加强民众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3。

当前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与经济利益来源决定了其与民众利益不具有一致性4。

那么,中央政府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在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不同,它关注政权的长远发展。

中央政府是类似于姚洋教授所说的“中性政府”角色5。

它能够高瞻远瞩通观全局做出符合中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决策。

但是中央政府的执行力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首先,虽然大多数领导人可以在任十年之久,但排除前任的政治影响以及巩固自己的政治1当政府的收入取决于其提供制度的有效性时,政府才有动力积极进行制度建设。

如果政府靠简单的出卖资源的行为就可以获得收入,其进行制度建设的动力必然不足。

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与现代化道路

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与现代化道路

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与现代化道路从近代以来,中国历经了政治革命、经济开放、教育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和现代化的探索。

这些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与现代化道路。

一、政治改革的探索自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就开始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探索。

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改革尝试,以改进技术为核心。

接着,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开始在政治上尝试变革,但这些努力并没有成功。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试图用民主、民族、民生的理念来推进政治改革。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此次尝试只是短暂的闪光,未能为中国政治改革走出困境。

到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治体制进一步尝试变革。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尝试,如土地改革、供销合作社等。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功,但由于政治体制上的问题,中国仍停留在封建制度下。

80年代,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迈向现代化之路。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四项基本原则”等政策,大力推动了中国政治改革。

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中国实行领导班子制度、选举权等制度,逐步消除了封建统治的影响。

现在,中国的政治改革仍在进行中,亟需更多的尝试和改革。

二、现代化的道路随着政治改革的进行,中国也在不断探讨现代化的道路。

现代化不仅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手段,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各方面的追求。

近代以来,中国在实现现代化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如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改革、城镇化等。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据统计,2002年至2018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为9.5%,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实现现代化方面,中国的成就与它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引领下,中国的经济正在向新的阶段转型。

比如,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各种新兴业态,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此外,中国的教育改革也为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量。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一个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独特的性质。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当代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发展的结构转型期。

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政治体制对社会利益结构的认定和整合程度,关系到社会机制面向现代化的过渡和重构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体系的整体性功能和发展状态的好坏。

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要求政治系统必须适应当前社会利益结构变动的格局,根据中国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

标签:中国特色;政治发展;动力机制一、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的基本特征动力机制为社会提供和传输运动、发展、变化的利益资源和能量动力;动力机制的社会表现和衡量尺度之一是效率,主要表现为社会活力和劳动生产率。

作为社会整体,则集中表现在发展上。

1.动力机制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为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动力机制应该既以人的物质利益为中心,以适当的分配形式,把社会成员的物质利益与其社会活动的效益及其社会价值联系起来,通过物质利益的驱动,增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又高度强调和重视人的精神状态、精神境界的能动作用,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做到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的统一。

2.动力机制应该既充分发挥人自身内在的自觉动力,又辅之以外部教育、管理、纪律、法规的约束乃至生存竞争的压力,应该做到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的统一。

3.动力机制应该既充分发挥社会每一个成员的个体动力,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国家、集体、社会的集体动力,使它们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不同的作用,做到个体动力与整体动力的统一。

4.动力机制应该既注意利用由当前利益体现的短期动力,又充分挖掘和强调具有根本性、持续性的长远动力,做到短期动力与长远动力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领域的变革引起了人们利益关系的大调整,思想领域的变革引起人们思想的极大波动,再加上国际局势的影响,这时的社会矛盾纷乱复杂。

虽然这些矛盾大部分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如果不能妥善排解也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后果,甚至直接威胁到社会稳定的大局。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雄关漫道,国步艰难,建国之后,中国共产党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一系列探索,究竟怎么评价这些“选择”,一直是历史学界讨论的热点。

近日,现代中国研究者、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萧冬连出版了《国步艰难——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一书,在他看来,中共的这些选择,包括建国初期放弃新民主主义阶段,以及之后的全盘效仿苏联,1957年的超赶及“大转弯”,在当时都有着历史的、观念的因素起作用。

而反击右派、发动文革等事件,固然直接源于毛泽东的决断,也是制度与政治生态等组成的复杂合力所致。

新浪历史访问萧冬连先生,重新评估这些“选择”的决策过程及其政治影响。

1949年以来中国的五次抉择新浪历史:您新出的这本书的副标题叫“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您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是具体哪五次吗?萧冬连:这本书是博源基金会丛书中的一个选题,主要是对几十年来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做一个逻辑的梳理,当然,对历史的梳理可以有不同的视角或者切入点,比如社会生活史视角、知识分子心灵史视角等都可以。

但是我认为,这几十年的发展,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执政党的理论、路线以及由此形成的基本体制制度。

从这个角度我把它概括成五个阶段,或者说五次选择:一是实现新民主主义;二是仿效苏联模式;三是追寻赶超之路;四是发动继续革命;五是转向改革开放。

这五次选择实质上是两个过程,也就是从走进传统的社会主义到逐步地走出传统的社会主义。

一共是四次选择还是五次选择,问题在于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

开始搞的新民主主义是一个策略性的东西?还是真的想搞一段新民主主义?我认为当时是想搞一段新民主主义,有时说是搞三个五年计划,有时说是20年、30年。

后来实际上没有搞这么长的时间,从1953年开始基本上放弃了新民主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被放弃的选项:中共为何放弃新民主主义,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浪历史:我们在1940年发表的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可以看到,所谓新民主主义,体现在在政治上,是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历史教案: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与革命 (2)

历史教案: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与革命 (2)

历史教案: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与革命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与革命近代中国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期,亦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改革与革命的高潮时期。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与革命运动,旨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实现国家的民主化与现代化。

这些政治改革与革命运动的影响至今仍然深远,本文将重点探讨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与革命,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

一、康梁变法与维新思潮近代中国政治改革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康梁变法。

康梁变法是中国晚清时期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政治改革尝试,旨在通过改革来挽救中国的衰落和困境。

该变法试图借鉴西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并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设立新式学堂、加强军备建设、修订刑法等。

然而,康梁变法的推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阻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康梁变法的失败并没有挫伤中国知识分子的改革热情,反而激起了更多的维新思潮。

维新思潮主要源于中国学生留学日本,接触到了来自西方的现代思想与知识,他们成为了改革的积极推动者。

维新思潮提倡启蒙精神、科学知识和民主平等观念,积极倡导政治改革。

维新者包括袁世凯、谭嗣同、梁启超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共和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政治革命事件之一,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终结,也宣告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的开启。

辛亥革命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的一系列变革思潮和社会矛盾的积累。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包括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些思想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辛亥革命在1911年爆发,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个历史事件成为中国近代政治改革与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中国奠定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基础。

三、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运动之一,源自于对《凡尔赛条约》的抗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里寻找中国政治改革的动力?
[郑永年](2010-09-07)
中国总理温家宝今年已经多次论述中国政治改革。

在3月两会期间,温家宝就强调“政治体制不改革,中国现代化事业就不会成功”。

最近在纪念深圳特区建立三十周年时,温家宝再次指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

(应当指出的是,总书记胡锦涛在不同的场合也有类似的论述。

)历史会证明,温家宝的判读是正确的。

从政治改革论述的角度看,温家宝的几次讲话实际上都远远没有超出邓小平上世纪八十年代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了权力高度集中导致领导人专制、滥用权力和腐败等等问题。

1980年代中期,邓小平又多次强调要推进政治改革。

当时的经济体制改革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邓小平提出要通过政治改革一方面来保护已有的改革成果,另一方面去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

三十年以后,温家宝重新多次强调邓小平所强调过的问题。

尽管这并不是说在这三十年期间,中国政治体制一点也没有变化,但的确说明了,三十年之后,中国仍然被政治体制所困扰,政治体制仍然面临三十年之前的老问题。

政治体制问题继续存在,对此人们不难理解。

中国和前共产主义国家的改革路径不同。

在俄罗斯等前共产主义国家,改革者把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改革一起推进,尽管造就了各方面的激进变迁,但也导致了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无穷的问题。

其中,中国最担心的是苏联式的激进政治民主化导致的民族国家的解体。

与之相反,中国把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区分开来,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改革重点。

总体上说,早期是把重点放在经济体制的改革,现在的重点是社会政策的改革。

不过,重点放在经济体制和社会改革并不是说不需要政治改革了。

相反,如果不配之于政治改革,经济和社会改革很难推展和深化下去。

这一点从邓小平到温家宝是非常一致的。

温家宝政治改革论述反应冷淡
非常令人惊讶的是中国社会对邓小平讲话和温家宝讲话的迥然不同的反应。

邓小平的每次有关政治改革的论述一出台,全社会反应激烈,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党内和各级政府积极配合。

不管成功与否,政治改革的思想都会转变成为相应的政策讨论和实际的改革政策。

但是,今非昔比。

今天,中国社会对温家宝的政治改革论述的反应及其冷淡,可以说是集体失声,不管是主动失声的还是被动失声的。

这样的变化表明什么?实际上,这种变化的背后就是今天中国改革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之所在。

这种变化至少说明了几个大的问题。

第一,中央权威的消失。

这是多年来最显著的现象。

中国不是没有改革的话语,而是改革者缺失改革的具体政策和实行政策的能力。

这不仅仅发生在政治改革方面,而且也发生在包括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其它很多方面。

经济改革没有得以深化,社会改革停滞不前。

邓小平是公认的政治强人,但即使是邓小平,其在1980年代曾经多次强调要加强中央权威。

现在就没有领导人再作此强调了。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央较之前有了更多的权威,或者说权威已经得以强化了呢?显然不是。

在很大程度上说,由于中央改革权威的弱化,中国社会已经犯上了一种“改革疲惫症”。

谁都在谈改革的重要性,但结果是什么行动都没有。

久而久之,还有谁再相信改革者的改革话语呢?
第二,作为改革主体的执政党已经对改革缺乏集体共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
之所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是因为执政党一直是改革的主体。

尽管改革如邓小平所言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执政党始终是引导和领导着改革。

和其它政治体制相比较,共产党体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其思想共识和动员能力,一旦党内达成共识,就可以动员各方面的改革力量达到改革的目标。

不能说执政党的动员能力已经被弱化。

恰恰相反,因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执政党的物质和组织动员能力已经大大强化,这可以从应付各种危机的有效性方面看出。

在世人的眼中,中国的体制是最具有动员能力的。

如果动员能力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就在于集体共识的缺失。

领导层现在就好像一个“救火队”,被动地被社会或者社会问题推着走,哪里着火就出现在哪里。

这种被动性必然出现更多的问题,使得改革面临更大的困难。

实际上,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社会,很多人早就开始怀疑党中央的权威。

执政党作为一个集体往往对重大改革问题失声或者保持沉默,人们所听到的只是个别领导人的微弱声音。

这种微弱的声音也经常导致社会上一些人“这种声音是否代表中央”的怀疑。

第三,正如其它方面的改革一样,政治改革的困局也说明了中国的既得利益已经强大到何种程度。

实际上,执政党作为改革主体地位的弱化和既得利益的强大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既得利益现在已经挟持了改革议程,而这个和执政党没有改革共识是紧密相关的。

既得利益力量大得很,一旦改革触动它们的利益,它们可以阻止改革共识的形成,可以阻止改革共识转化成为有效的政策,更可以阻止改革政策的执行。

另一方面,它们更有效地追求着自己的私利。

正因为这样,早有人呼吁“执政党领导集体要和既得利益切割”。

的确,如果执政党的议程被既得利益所挟持,那么改革就变得不可能,最终有悖于执政党的整体利益,更不用说的社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了。

要不改革,要不社会激进化
到了今天,中国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已经进入“要不改革,要不社会激进化”的关键阶段,主要表现为既得利益和社会大众的高度对立。

既得利益没有一点的动机来做改革的妥协,反对一切形式的改革,社会大众的激进化已经成为一大趋势。

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尽管各种既得利益还是有其本身的“有机知识分子”替它们说话,但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已经表现出和既得利益的对立。

尽管左派、自由派仍然有各自的话语,不过在针对既得利益方面已经表现出相当大的一致性。

与之相关的是草根基层的崛起。

无论属于哪个意识形态的光谱,各种草根阶层都在通过各种形式寻找和积蓄自己的力量。

而既得利益阶层和草根阶层已经没有任何有机的联系和沟通渠道,前者往往通过合法的暴力来控制后者,而后者往往通过非法的暴力方式来和前者进行互动。

今天中国社会所存在的形式多样的针对既得利益和精英阶层的社会暴力是以往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的结果。

而这些矛盾本来应当是通过改革得到解决的。

那么,从哪里寻找中国政治改革的动力呢?执政党如果要重新确立自身作为改革主体的地位,回到邓小平是唯一的选择,就是要“思想解放,杀出一条血路”。

邓小平的改革运动是思想解放的产物,执政党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思考改革策略、不断动员改革的力量,实现改革目标。

所以,人们称邓小平为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

现在没有了邓小平,那么党的中央集体必须成为这样一位“总设计师”。

如果执政党继续不思改革或者缺失改革共识,那么不可避免地要继续被社会推着走,更有可能发展到被社会来改革自己的局面。

作者是国大东亚所所长,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