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早期日本留学史
中国近代历史的一页
中国近代历史的一页
中国人留学日本,是中国近代历史得一页.时人记载:“自辛壬之间(一九○一——一九○二),尉历游学,明诏皇皇,青衿之子,挟盼望来东游者如鲫鱼.”(《浙江潮》第三期)以至于父遣其子,兄勉其弟,负笈东渡者川流不息,可谓极一时之盛.研究中国学生留日这一妨碍深远得历史运动得专著,以舒新城先生得《近代中国留学史》(中华书局,一九二七年)为最早.解放后,国内仅出有颖之《中国近代留学简史》(上海,一九七九年).可见,国内史学界对这一课题得研究尚属薄弱,因此,实藤惠秀先生得《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一书得出版,对我国留日运动史得研究无疑将是一个非常好得促进.
实藤先生是早稻田大学教育系教授,早年曾著有《中国人日本留学史稿》.
早在四十年代,实藤惠秀和他得《史稿》等论著便被介绍到中国.一九四二年九月《留日同学会季刊》第一期由张铭三译介了《史稿》,一九四一年七月《更生周刊》十一卷六期登载筱珊所译得实藤《中国留学生得分析》,一九四四年三月至九月,在《日本研究》第二卷三——五期、第三卷一——三期上又有张铭三所译得实藤《留日学生史话》等.战后,实藤先生怀着对中国人民得深厚感情,对《史稿》改易、增订,于一九六○年以《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为名首次出版,一九七○年又经修订再版.
实藤研究留日运动史和中日文化关系已历半个世纪,读者可从这本著作中感到作者厚实得治学功力.他长期广事搜求档案文献、报章杂志、日记手稿等宝贵史料,对留日运动得缘故、过程,留日学生得社会政治活动、组织团体、日常生活以及在教育、语言、翻译、文学、出版等方面对近代中国得妨碍,进行了比较客观和深入得探讨,取得了很多值得重视得研究成果.
辛亥革命与20世纪初留学日本风潮
辛亥革命与20世纪初留学日本风潮
辛亥革命网2010年10月27日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王晓秋查看:11572 次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盛极一时的赴日留学热潮,这股热潮即使在世界留学史上也颇为罕见。而这批留日学生在后来中国的辛亥革命,甚至新文化运动中作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盛极一时的赴日留学热潮,这股热潮即使在世界留学史上也颇为罕见。而这批留日学生在后来中国的辛亥革命,甚至新文化运动中作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明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历史系教授王晓秋先生近日在国家图书馆作了一篇题为《辛亥革命与留日学生》的演讲,该演讲分析了20世纪初的大批留日学生如何顺应历史潮流,走上革命道路,成为辛亥革命的先锋骨干力量的。
演讲人:王晓秋
演讲人简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著有《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日本出版,日文)、《近代中国与日本:他山之石》(韩国出版,韩文)、《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等书,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等。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辛亥革命与留日学生。当我们纪念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缅怀辛亥先烈们推翻帝制,创立民国的丰功伟绩的时候,不能忘记当时的一代青年,特别是留日学生在辛亥革命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经追溯辛亥革命的历史,指出革命思想乃是由留日学生“提倡于先,内地学生附和于后,各省风潮从此渐作。”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全国青年联合会的演说中又讲到,当年在日本组织同盟会的时候,主要依靠的就是一万多留日学生,他们“发起救国,提倡革命的风潮。这万余人不久便回到国内,分散各省,宣传我们的主义”。我今天要讲的就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留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着重想分析探讨20世纪初的大批留日学生,怎样顺应了历史的潮流,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辛亥革命的先锋骨干力量。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走向_学习内容及历史意义分析
高等理科教育 2005年第4期(总第62期)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
走向、学习内容及历史意义分析Ξ
张彩丽 刘瑞丽
(兰州大学 国际政治系,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为赴欧美、日本、苏联三种走向;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经历了首先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继而引进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最后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复杂过程。每一次留学教育都涌现出一大批著名人物,他们不仅在中国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等方面建功卓著,且其中管理、外交、翻译等方面的人才还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演变、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产生了至深至大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近代 留学教育 走向 学习内容 历史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4819 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历史走向及其原因
(一)1872年:走向欧美,原因: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形成。当时正是清朝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的沉重打击下,被迫放弃“天朝上国”的至尊观念,不得不勉强做出从“剿夷”到“抚夷”、“师夷”的角色转换姿态。由于洋务运动本身迫切需要一批外交人才和技术人才,曾国藩、李鸿章接纳容闳的建议,联名上奏清廷,于是才有从1872年开始的将120名聪颖幼童分批逐年派往美国留学之举,从而开近代中国留学教育之先河。此后不久,洋务派为了培养组建近代海军所需的军事人才,又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中心,选派青年学生和下级军官赴欧洲学习。据不完全统计,洋务派于1872~1896年派往留美、日、法、德、英等国去学习军事技术、自然科学等科目的幼童达200多人。这样,便形成了由洋务派主持控制的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出国留学高潮。
方案-中国近代历史的一页
中国近代历史的一页
'中国近代历史的一页
中国人留学日本,是
联盟
中国近代历史的一页。时人记载:“自辛壬之间(一九○一——一九○二),尉历游学,明诏皇皇,青衿之子,挟希望来东游者如鲫鱼。”(《浙江潮》第三期)以至于父遣其子,兄勉其弟,负笈东渡者络绎不绝,可谓极一时之盛。研究中国学生留日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运动的专著,以舒新城先生的《近代中国留学史》(中华书局,一九二七年)为最早。解放后,国内仅出有颖之《中国近代留学简史》(上海,一九七九年)。可见,国内史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尚属薄弱,因此,实藤惠秀先生的《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一书的出版,对我国留日运动史的研究无疑将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实藤先生是早稻田大学
系教授,早年曾著有《中国人日本留学史稿》。
早在四十年代,实藤惠秀和他的《史稿》等论著便被介绍到中国。一九四二年九月《留日同学会季刊》第一期由张铭三译介了《史稿》,一九四一年七月《更生周刊》十一卷六期登载筱珊所译的实藤《中国留学生的分析》,一九四四年三月至九月,在《日本研究》第二卷三——五期、第三卷一——三期上又有张铭三所译的实藤《留日学生史话》等。战后,实藤先生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史稿》改易、增订,于一九六○年以《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为名首次出版,一九七○年又经修订再版。
实藤研究留日运动史和中日
关系已历半个世纪,读者可从这本著作中感到作者厚实的治学功力。他长期广事搜求档案文献、报章杂志、日记手稿等珍贵史料,对留日运动的原因、过程,留日学生的活动、
团体、日常生活以及在教育、
、翻译、
、出版等方面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客观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不少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
探究清末中国学生留学日本的热潮
人 文 论 坛
165
INTELLIGENCE
探究清末中国学生留学日本的热潮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刘 军 杜成鹏
摘 要:在清末以前的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 在世界东方居于领先地位,因而对周边的国家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日本就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一个国家。在漫长的中日文化关系史上,中国总是在施与,而不是主动的传播。和日本人热心来中国相反,在古代,中国人对日本却不是非常上心,在中国人心目中,日本只是一个定期朝贡的东夷而已。但是,这种状态在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后发生了逆转。而彻底变化的标志则是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与中日文化地位倒转及中国人日本观变向相应,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全民学习日本的潮流。
关键词:清末 留学 日本 热潮
近代史上,中国陷入了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境地,为了富国强兵、救亡图存,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洋务运动开始,清政府开始派留学生到西方诸国学习。后来,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不断学习西方,日渐强大起来,中国人开始到日本留学。并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一场留学日本的热潮。对中国历史的
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了清末以来国内出现东渡日本留学热的呢?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影响因素
1、近便和速效的要求
当时的留学生,有公派的,也有自费的。而且自费留学生人数比公派还要多。由于西洋各国路途遥远,路程耗费巨大,个人难以负担得起,所到西洋各国留学的大都是公派留学生。而留学日本则不同,日本与中国只是一海之隔,路途短暂,费用低微,而且日本学习西方文化技术比中国早,所以一时间,日本成为一些出身寒微、不满时局、立志学习西方文化技术以救国救民的爱国知识分子,自费留学的首选之地。
留学日本名人,孙中山,戴季陶,蒋介石,夏衍,鲁迅,周恩来,蒋纬国,汪精卫,李登辉,丘成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曾留学日本的中国名人
日本留学的源起,应该说早有历史。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曾留学日本的中国名人:
中立者周作人,左一羽太信子,右一其弟羽太重九
周作人(1885-1968),1906年赴日本留学,初入东京法政大学预科,后改入立教大学学习海军技术,不久又改学外国语,1911年夏回国。
郁达夫(1896-1945),1913年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15年夏毕业后进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医科,1916年秋改入该校法科。1919年毕业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2年毕业。
蒋百里和爱妻左梅
蒋百里(1882-1938),1901年被选派入日本成城学校,后升入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1906年毕业回国。
郭沫若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汉族,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乳名文豹,号尚武。1914年入九州大学学习医学,1937年之前,旅居日本近20年。
1910年,蒋介石留学日本军校期间着和服与同学张群合影
蒋志清(常用名中正,字介石,1887——1975),1906——1911,先入东京清华学校,后转入振武学堂,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实习,为士官候补生。
秋瑾在日本
秋瑾(1875--1907),1904--1906,青山实践女子学校。
周恩来和中国留学生合影
周恩来(1898--1976),1917--1919,1917年(大正六年),19岁的周恩来留学日本。在此地(当时为神田区中猿乐町)的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创始人首任校长松本龟次郎)学习日语,接受辅导,准备进入大学。当时,松本龟次郎校长反对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受其影响,周恩来于1919年(大正八年)回国进入天津南开大学学习,投身于五四运动。
20世纪初期与20世纪末期中国留日学生的比较
20世纪初期与20世纪末期中国留日学生的比较
摘要]文中以20世纪初期、20世纪末期这两个时期的留日热潮为背景,从留学
的社会原因,在日的留学活动和生活,以及回国后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等对两个
不同时期的留学活动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留日学生留日热潮留学活动
几千年前,日本在思想、文学、制度、衣食住上就深受中国的影响。曾在隋
唐时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但是,到近代,日本逐渐强大起来,这种关系也随
之发生变化。从1896年开始,中国派留学生到日本。中国留日学生盛行的时期
分为二个。一个是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1896-1937年)。还有一个是中日
关系正常化(1972年)之后,从80年代到现今。这两种留日热潮有本质的区别。下面就关于这两个时期的留学生为什么去日本留学,过着怎样的留学生活,留学
生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比较。
一、留学日本的原因
1、20世纪初期
社会背景:说到留学的原因,就必须从当时的中国、日本及世界的社会情况
来谈,任何事情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深的关系。20世纪初期的中国是二千年
以来封建社会的末期,比不上西洋先进的文明。以前,中国拥有古老的文化,优
秀的哲学和文学,发明了印刷术,罗盘针,火药和造纸术。从十六世纪开始,西
洋进入近代,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思想方面都比
中国先进得多。但是中国人以自己为世界中心,认为中国是文化的本源,不愿认
可西洋的近代化。中国朝廷也认为自己是“上国”“天朝”,有比世界任何国家都优
秀的文化。与此相反,以前在经济、思想方面学习中国文明的日本开始学习西洋
浅谈近代中国留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思想准备
作 者单 位 :内江 师范学 院
固
埋 伦 园地
件。
其 中 ,最 突 出的 是 中 国 近 代
号召 人们起 来反抗 外国侵 略者。 并 且 在 书 中 揭 露 了 当 时 朝 廷 奉 洋 人 号令 的卖 国嘴 脸。“ 人的朝 廷” 洋 被 陈 天 华 一 语 喊破 后 ,立 即 在 爱 国 人 民 中 产 生 了 巨 大 的 影 响 , 形
下 丢 弃 了对 清政 府 的 幻想 而 走上
革 命 的道 路 。 许多 留 日学 生 在 此 事件后 莫 不 义愤 填膺 ,痛 哭流 涕 ,
上 海翻 印的版 本 很多 , 的称 ( 有 ( 救
世 真 言 》 … …当 时 正 在 日本 留 学 的 鲁 迅 先 生 以后 在 回忆 中 写 道 : 如 果说 对 辛亥 革 命的 影 响 ,“ 别 则 的 千 言 万 语 ,大概 都 抵 不过 浅 近 直 截 的 革 命 军 马 前卒 邹容 所 做 的 《 命军 。 革 ”鲁 迅的这 段 文 字 ,言 简意 赅 ,鲜明地指 出 《 命 军》 革 与 后 来 作 为 辛 亥革 命 重要 组 成 部 分 的 武 昌起 义有 着 极 大 的 关系 ,
于 是 ,纷 纷 向各 省 同乡 会 “ 倡 大
革 命排 满 之说 。 可 以说 ,拒 俄运 ” 动 是 留 日学 生 思 想 发生 转 变 的 标 志 。 l 0 年 该 事 件 发 生 后 , 留 日 3 9 学 生 创 办 的 杂 志 中关 于 反 清 革 命 的 内容 也 越 来 越 多 ,发 出了 “ 革 命 其 可 免 乎 ” 的 呼 号 。 曾任 四 川 大 学 校 长 的 吴 玉 章 先 生 曾 这 样 写 到 :“ 在去 日本 的 途 中 ,就 已经 我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两国的青年交流与互动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两国的青年交流与互动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此次战争使得中国国家面临着沉重的打击和巨大的困难。然而,尽管战争背后充满着血与火,却也促进了中日两国青年的交流与互动,有许多中日青年的友谊得以建立。
在战争开始之前,中日两国的青年之间已经开始了联系。在当时,日本学者大野方三和清水正顺等人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日本的许多大城市中建立了汉学社,这些社团成为了许多中国留学生乃至一些日本人学习中国文化的场所。这些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不仅分享了自己的文化,还建立了许多日中友谊的桥梁。
随着战争的开始,城市中的中日交流逐渐变得困难。但是,在当时,中国许多的抗日义勇军和民间团体中有不少的青年成员,他们都是为了保卫祖国而奔赴前线。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中日青年之间的互动更多地表现在抗战一线的相遇中。有很多中国青年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结识了日本战俘。这时,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传递自己的思想,感受着对方所说的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在这些战场上,中日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为日后友谊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战争结束后,中日青年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依然持续着。在中国,许多日本留学生来到了不同的大学,与中国大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同时,在日本的大学里,中国学生也在为中日文化之间的交流搭建桥梁。此外,还出现了许多中日友好组织,它们通过各种渠道组织了众多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两国之间的
了解和友谊。
总的来说,甲午中日战争虽然让中日关系曾经陷入了冰点,但实际上也促进了中日青年之间交流和互动。尽管两国历史上曾经发生了种种恩怨,但是,在现代社会,两国青年之间正通过不懈的努力,推动了中日友谊的持续发展。
日本对中国革命及近代史的影响
日本对中国革命及近代史的影响
中国文化,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的文化,深受日本的影响。中日两国的文化交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是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这当然不是指中国人从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中,模仿了几句“大大的”、“统统的”、“米西米西”、“死了死了的”之类洋泾浜鬼子话。绝非那样简单可笑。中国的语言文字,政治军事,改革革命,科学教育,……乃至风俗礼仪,无一不受日本的巨大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上超过日本
1、文字
早在1915年,一位署名“将来小律师”的作者在一本《盲人瞎马之新名词》的书中说,自戊戌变法以后,日文行于中土,列举流行的新名词五十九个。
有少数除了历史题材的作品中还能见到,如支那、哀啼每吞书(哀地美敦书)之类,现在已不大使用。但绝大部分我们至今还广泛的使用着,并且早已成为现代汉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后来在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近观日本,从审美情趣到风俗礼仪、服饰器具,保留了较多的汉唐之风。前面说到电影《木兰》的服装,即为一例。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发展成中国特色的禅学,而后却在日本发扬光大。围棋是中国发明的,日本却能够将它形成制度和精神。茶是中国的特产,茶道却形成于日本,并且是“道可道,非常道”
从1896年起,大量中国学生涌入日本学习,仅1906年就有大约8,600人。
这样大的数字,是到当时为止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留学运动。有趣的是,大部分留日学生的目的不是学习日本文化,而是学习西洋文化。或者叫,学习日本人学习西洋文化的方法,当然也包括从日本转手得到的,已经打上浓厚的日本色彩的西方知识。这些留学生集中了中国的有志之士和少年才俊,赴日本寻找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文学救国、军事救国……,乃至改良和革命的方略。他们中有章太炎、陈天华、邹容、黄兴、蔡锷、宋教仁、汪精卫、蒋介石、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李叔同、胡风、周扬、田汉、夏衍、欧阳予倩……辛亥革命的先驱,国民党的绝大部分元老,共产党创始人“南陈北李”,三分之一的中共一大代表(李达、李汉俊、周佛海、董必武),都曾东渡日本留学
中国人留日学生雑志研究(1900-10)
中国人留日学生雑誌研究(1900-10)
1900年至1910年是近代中国留学日本的第一个高潮。此间,留日学生在日本创办的杂志数目可观。杂志语言为中文,在日本发行,遭到清政府禁止,属于不具备一般流通性的非正式出版物,相关资料非常匮乏。
据调查,杂志达89种(含2种增刊),其中23种可在图书馆或数据库阅读。杂志包罗出版广告、招股简章、各省调查部记事等珍贵史料,对思想文化史、出版史意义深远。作为中国近代杂志新旧交替中的先驱,与此相关的研究却略显沉寂,已有的研究大多着眼于杂志中的革命言论,缺乏综合性考察。
本研究首先考察杂志创刊的时代背景。追溯近代日本留学运动,对比近代中日出版业界的概况,得出中国近代杂志的起步落后日本30年之多,为之后考察来自日本杂志的影响做铺垫。其次,力图还原杂志群体的原貌。
利用中日各大图书馆与数据库,查找到89种杂志中的23种,制作杂志目录、文章细目、广告细目、发行信息(编辑所、印刷所、发行所、代派所)等基本资料。在整理归纳的基础上,探明杂志社的运作方式、编辑者群体;勾勒杂志的结构、文章的概观;分析刊登的广告、插图;归纳杂志的特点以及于中国杂志史上的意义。再次,探明杂志内容受日本的影响。
将杂志中的“单行本出版广告”中的564种单行本按译著者信息进行筛选得出:49.3%来自日本书籍的翻译或者重译;之后按内容进行分类得出:其中教育、法律相关的译书书目最多。并且逐一与《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核对,发现《精神教育杨明学階梯》等104种未收入其中。最后,探究杂志形式受日本影响发生的转变。
浅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日本因素
浅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日本
因素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日本因素
论文摘要: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端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洋务学堂的兴办。在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日本的影响不可低估。甚至可以说,日本是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影响最大的国家。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加进行论述。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端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洋务学堂的兴办。我国近代高等教育萌芽的标志是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建立。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正式诞生。在中国近代国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日本的影响不可低估。甚至可以说,日本是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影响最大的国家。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清末学成归国留日学生贡献巨大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受此刺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求日本崛起的原因。他们发现日本早期派遣的大量留学生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亦该仿效,并以日本路近、费省,中日文字接近、易于通晓,西书已由日本摘要翻译、刊有定本,日本的风俗习惯与中国等为理由,认为应该向日本学习,将其作为派遣留学生的首选国,并通过各种途径向日本派遣留学生。
1896年唐宝锷、戢翼翚等首批13名学生赴日留学,标
志着中国近代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留日运动正式拉开帷幕。1903年,由清政府制定并公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以科名鼓励的形式,明确鼓励出国留学。在这种留学政策的推动下,在日本政府的鼓励下,留学日本之风一时大盛,在规模和人数上都创下前所未有的记录。留日运动的兴起,彻底瓦解了封建高等教育的根基,促进了以日本为摹本的新型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
近代留日学生运动的开端及发展历程研究综述
震懋 Hti!驰 r 黧 麟 i r rec s c e ah oa
史 上 一 段 大 动 荡 、 分 裂 的 时 期 , 会 矛 盾 复 杂 , 代 更 迭 频 大 社 朝 繁 。 特 别 是 隋 朝在 极 为 短 暂 的时 间里 成 为 ~个 统 一 的 、 大 的 强
王 朝 . 在极 为短 暂 的 时 间里 土 崩 瓦解 , 向 灭亡 。 一 系列 触 又 走 这 目惊 心 的社 会 历 史 现 实 , 不能 不 引发 唐 初 人物 对 历 史 兴 亡 的 思
有 必要 从 宏 观 上对 它整 体 概 观 。
一
历 史借 鉴 意 识 被 后 世史 家 所 继承 , 并加 以强 化 。杜 佑撰 《 典 》 通 , 自叙 其 撰 著 之 旨 云 :实 采群 言 , 诸人 事 , 施 有政 。 ”司 马光 “ 征 将 著 《 治 通 鉴 》 再 三 申明 , 专 取 关 国 家 盛 衰 , 生 民 休 戚 , 资 也 “ 系 善 可 为法 , 可 为 戒者 ” 恶 。宋 神 宗 以其 “ 于 往事 , 资 于 治 道 ” 鉴 有 而 赐 名 为 《 治 通 鉴》 资 。此 书成 为鉴 戒 史 书 的典 范 。明 清 史家 所 倡
了重要影响。 首 先 , 过 史 书 总 结 历 史经 验 教 训 , 为 现 实 政 治 服 务 的 通 以
【 摘要 】 近代 留 日学生运动 可谓盛 况空前 , 学术界对其开端
浅析辛亥革命前中国留日学生活动
浅析辛亥革命前中国留日学生活动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天朝上国的尊崇不再,接踵而至的战败和随之而来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一直对本国文明有着无上优越感的中国人备感屈辱,国内开始出现学习西方的热潮。从翻译热潮到留学运动,为了改变被奴役的命运,救亡图存,无数的爱国志士寻求各种可能的救国途径。而清末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留日活动,对当时中国造成的影响尤其突出。
一、中国学生选择留学日本的原因
中国学生留日始于甲午战争之后。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首次派遣留学生13人抵达日本,日本政府在东京神田区专门为他们办了一所学校。(1)自此以后,各省地方政府也开始陆续派遣留学生赴日,到1899年,在日本的留学生超过了100名。20世纪初更是有大量的自费留学生,不仅有青年,甚至还有老翁、幼童和女子,盛况空前。到1902年,留日学生已经有四五百名;1903年,达到1000多人;而1906年最多,有8000人。以后虽有所下降,但在1911年,仍然有4000人左右。(2)
中国学生去国外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先进思想、技术等,而日本在这些方面都是从西方学来的,而且中国最早接触的也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那么为什么大量的中国学生不选择去西洋留学而要去日本呢?究其原因,首先是交通的便利。日本与中国相距不远,而且在甲午战争以后,交通非常方便,路费也很低廉。张之洞在《劝学篇》中也提到:“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遣;一去华近,学生毋忘其国。”(3)其次,日本政府为了笼络清政府,缓解甲午战争以来中日间的敌对情绪,希望通过留日学生培养亲日势力,从而扩大对华的政治、文化影响。因此,采取了主动吸引中国学生的政策,如设立专门接收留学生的学校、给留学生提供留学经费等。中国学生选择去日本留学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近代中日两国国情相
甲午战前中日留学教育的比较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甲午战前中日留学教育之比较
辛 欣
摘 要 中日甲午战前的留学史是一段重要的教育历史,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日对待
西方文化的态度,也影响了两国后来社会变革的程度,乃至甲午战争的胜败。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留学教育 比较
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由于历史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国一直联系紧密,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走着相同或相近的发展道路,直至100多年前甲午战争的爆发,日本才首次超过中国,率先完成国家近代化的过程,成为亚洲强国。纵观历史不难看出,甲午战争是中日由强到弱和由弱到强的转折点。然而,战争只是社会变革的体现,战争结果反映的是社会变革的结果,甲午战前中日国家内部发生的社会变革才是导致两国盛衰的最终原因。社会变革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但实质都是文化形态的转化,即固有的文化对新文化的吸收与融合。19世纪中叶中日同处于文化形态的转化之中,西方列强用坚舰利炮打开他们的国门,使他们在蒙受被侵略的耻辱的同时,也感受到西方近代文明的冲击。为了发展国力,抵御侵略,中日共同选择了摄取西方文明的西学之路。西学之路有两条:一是引进来,吸引洋人才、洋技术;二是走出去,派遣留学生出洋海外,直接向洋人学习。相比之下,后一条路更为主动有效,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西方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是西学的主要方式。因此,发展留学教育成为甲午战前中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甲午战前的留学史是一段重要的教育历史,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日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也影响了两国后来社会变革的程度,乃至甲午战争的胜败。本文拟就中日留学教育史加以比较,寻找优劣和异同,以求达到古史今鉴的目的。
留日教育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指出:“在20世纪的最初10年中,中国学生前往日本留学的活动很可能是到此为止的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规模深度和影响方面,中国留日远远超过了中国学生留学其他国家。”①由此,他断言:“从1898年到1914年这段时期,人们可以看到日本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影响。”②著名日本史研究专家汪向荣也认为:“不论怎么说,20世纪以后中国的历史是和留日教育息息相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⑧笔者认为,日本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留学日本的确在7J定程度上充实和丰富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阅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对晚清社会的变革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其中尤以对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军事教育,以及新式教科书和教育理论著作的引进等方面的作用较为明显。‘(一)大批分年士子赴日学习师范,促成了全国范围的办学热湖进一步高涨。
本世纪初,清政府为了改变内外交困的局面,开始实行所谓“新政”。“兴学育才”是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较短的时间内,清政府下令在全国办起了许多大中小学堂和蒙养学堂、专门学堂,一时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兴学热潮。大批学堂的出现使得师资E乏问题日益严重。为解决师资来源,清王朝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如从现有人员中选拔教师,从国外聘诣洋教师,兴办各级师范学堂来培养教师,但最重要的则是选派大量的学生到月本学习师范。1901年,大官僚张之洞和刘坤一提出,办学缺乏经费,尚可以在国内解决,而“教习少”就只有派入到外国去留学才能解决。1903年,张百熙、荣庆和张之洞在《学务纲要》中强调:‘“各省城应即按照现定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及简易师范科、师范传习所各章程办法,迅速举行。……若无师范教员可请者,即速派人到外国学师范教授管理各法,分别学速成科师范若干人,学完全师范科若干人。”①《学务纲要》公布以后,赴日学习师范者与日俱增,其中以学习速成师范者占大多数。署理闽浙总督李兴锐派遣15名学生留日,其中12名学生学习速成师范。四川总咨锡良对派遗留日师范生十分重视,提出应选派那些品行端正,将来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各州所选的人员应先令取保,刀:由地方当局对典严加考验。1904年5月,他派周凤祥为监督,带领160余名四川籍学生进入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师范,学制有1年、8个月或6个月不等。为此,弘文学院还专门成立了“四川速成师范科班。”截至1905年1月,先后在弘文学院学习的四川留学生计198名。两广总督举春焰精选120名学生赴日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宜隶学务处除派遣10人到日本学习师范外,还与日本人渡边龙圣等商定选派保定师范学堂的学生到日本广岛高等师范学习。福建学务处派10入到日本学习师范,以两年即为限。1905年,山西巡抚从省城大学堂中挑选12名大学生,赴日本学习师范。奉夫与日本实践女校达成协议,每年据女生15名至该校学习师范。同年浙江选懂外文者100人赴日本学师范。1906年,江西高等学堂挑选20名学生赴日本学习师范。吉林将军达馨选派学生90名赴8留学,其中以学师范、警察者为多。有的地区还拨给官费,鼓励留美归来的女生到日本学习师范,为筹办女子师范准备师资。张之洞、刘坤一更是在自己管辖的湖广、两江等地区连续派遣学生学习师范。除官方派遣外,许多自费赴日留学生也纷纷选学师范。据统计,1903年,留日师范生为281人,1904年为184人,同年底达265人。出于赴日学速成师范的人太多,超出了国内学校的实际需要,以致清政府学部于1906年电令各省限制选送师范生赴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的日本留学史
从1896年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前往日本学习到现在,中国人赴日本留学已有近115年的历史。和留学欧美一样,中国人的日本留学也是学习其他民族文化中的先进成分,探索自己的近代化之路的过程。中国人的日本留学对中日两国来说,不仅仅在教育文化史上,同时在经济和外交关系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根据《近代中国日本留学史》中记载日本留学进程中发生的变化,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如下。
一、日本留学的开始和发展
1896年,清政府派遣13名年轻人前往日本留学,揭开了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序幕。
初期的留日学生主要是官费生,不仅有中央派遣的,也有地方政府及教育机构派遣的。多数留学生学的是军事。1903年以后,随着清政府旨在促进近代化的“新政”的展开,大批学习师范、政法以及实业的派遣留学生前往日本,而同时,学习军事的学生仍然源源不断地被派往日本。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和八国联军的入侵,使清政府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这一点从清政府派遣大量的军事留学生以图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当中也可以看出。
二、日本留学的兴盛
日本留学的兴盛,是在进入20世纪、清政府展开“新政”以后。在此之前,日本留学派遣规模较小。 1900年爆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赔付巨金、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直到这时,清政府才被迫实行开放并向西方学习,推行旨在“富国强兵”的“新政”。“新政”的内容主要有军备强化、实业振兴和教育改革。
随着“新政”的推进,需要大批掌握各领域新知识的新式人材,但当时的中国刚刚摆脱了旧的教育,还难以适应培养新式人材的需要。为了应对这种形势,清政府采取了派遣官员出国考察、奖励留学以及招聘外籍教师等措施。与此同时,随着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废除,知识分子、特别是年轻人为了寻求新的知识,自发地前往海外留学。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留学迎来了兴盛时期。人数最多的1905年大约有8000人。
兴盛时期的日本留学和初期留学相比,有以下特点。一是不仅有官费生,也有很多自费生;二是学法政和师范的人占压倒多数。后者是很多留学生根据国内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回国后在新式学堂执教为目的而到日本学习师范的。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并由孙文创建了共和制的中华民国。从这个时候起到1945年“二战”结束的30多年里,尽管随着中国国内形势及中日关系的变化,在日中国留学生的数量时增时减,但中国人的日本留学一直都未中断。其间出现了继1905年的留学高潮之后的两次高潮,即1914年前后(5~6千人)以及30年代中期(1935年突破了6~7千人)的留日高潮。
三、日本留学热潮的衰退
直到1937年7月7日爆发了“芦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打响。中方关闭了驻日本大使馆及留学生监督处,留学生们也几乎全部回国,
中国人的日本留学史至此告一段落。据推测,1896~1945年的半个世纪里,前往日本留学的中国人的人数最少有5万人,最多有30万人。
以上简要回顾了清末民初中国人赴日留学以及日本进行中国留学生教育的情况。与赴欧美留学的学生相比, 虽然赴日留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日后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发展略逊一筹,但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及业绩不但毫不逊色,有的还十分卓著。除了前面谈到的,在留日学生当中涌现了一大批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卓越人才之外,以留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对中国的近代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影响而言,首先,留学生们通过翻译介绍在日本接触到的西方书籍,将新的思想和学说传播到中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其次,他们把日本人在明治维新以后用汉字创造的大量词汇,例如:哲学、物理学、经济学、不动产、仲裁、出版等等,反过来输入到中国,并通过翻译出版活动普及了洋式的制版印刷技术,促进了中国印刷出版业的近代化;此外,清末以日本为模式的教育改革,不仅确立了中国最初的近代教育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大批的新式学堂,留日学生回国以后有很多人从事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教育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