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

合集下载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很多专家对此理论有所贡献,较有影响的归因理论有以下几种:

[编辑本段]

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

F.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种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认为,在寻求行为的原因时,或者把它归于环境或者把它归于个人。如果归于环境,则行动者对其行为不负什么责任;如果归于个人,则行动者就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

[编辑本段]

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

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编辑本段]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凯利又提出因果图式的概念。图式就是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人们常以图式解释特定的行为。

[编辑本段]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

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社会视角产生的偏差案例
• 比如学生上课乱说话,教师易于理解为是扰乱课堂, 对自己不尊重,是故意的行为;学生则易于认为教师 讲的内容不值得全神贯注,说一次话未必影响多大, 自己是一时没在意等等。爱听课的同学会对乱说话 的人表示反感,会强调其不自觉;不爱听讲的同学则 易于产生老师是否小题大做的质疑等。形成这种偏 差主要是双方所站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旁观者往 往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对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像 当事人那样感同身受,所以易于以常理常规来进行解 释,从行为者自身去寻找行为的原因,进行内归因。 而实施行为的人则倾向于事件发生时的复杂因素及 不为外人所知的差异,有时会更关注事件发生时的情 境因素。
凯利的归因理论
•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 (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 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 归因判断标准 •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 1、特异性: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
应对归因偏差的措施
• 1、客观分析,识破错误观念 • 2、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 3、突破自我防御
归因偏差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 1、归因偏差对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 • 2、归因偏差对大学生自我效能的影响 • 3、归因偏差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

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对于事件原因的心理解释方式。该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从原因推断结果,通过归因来解释事件的发生。以下是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

1. 内因与外因:归因理论指出,人们倾向于将事件的原因归因于内在因素或外部因素。内因是指和个体自身有关的特点、能力或意愿,而外因是指环境、他人行为等外部情况。人们会根据事件的结果和归因者的自我意识选择内因或外因来解释事件。

2. 可控性: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将事件的原因归因于可以被控制的因素。当事件的原因被认为是可控的,人们会更有动力采取行动来改变结果。而当事件被认为是不可控的,人们可能会感到无力和消极。

3. 稳定性:归因理论指出,人们倾向于将事件的原因归因于稳定的因素或临时的因素。稳定的因素是指持久存在的个人特点或条件,而临时的因素是指暂时存在的情境。人们通常更倾向于将不愉快的事件归因于稳定因素,而将愉快的事件归因于临时因素。

4. 影响因素: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进行归因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观察者的知识、情感、目标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对于事件原因的解释偏好和倾向。

归因理论对于理解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归因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是如何解释事件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他们的行为。

归因的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归因的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归因的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归因的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引言:

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

影响因素。其中,归因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对教育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为读者解释归因的概念,并探讨其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

一、归因概述

归因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ritz Heider提出,指的是人们对事件成因的归

因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为某一事件或行为找出的原因。例如,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我们可能会将其归因于学生的努力和智力等因素;当学生取得差成绩时,我们可能会将其归因于不良的学习环境或者缺乏动力等因素。归因的核心在于理解和解释事件的产生原因,从而影响人们的情绪、行为和态度。

二、内在归因与外在归因

在归因理论中,我们通常将归因分为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内在归因指的是将

事件的结果归因于个体内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智力、能力、个性等因素。而外在归因则是将事件的结果归因于外部的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机会等。例如,当一名学生取得好成绩时,如果我们将其归因于学生自身的智力和努力,这就属于内在归因。而如果我们将其归因于老师的教学水平或者学校的教育资源,这就属于外在归因。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侧重于个体的内部特征,而后者强调环境的影响。

三、归因的心理效应

归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会对我们的情绪、行为和态度产生影响。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归因会产生以下几种心理效应。

首先,内在归因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和

努力时,会认为自己是能够成功的,从而提升了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有助于个体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更加自信和积极。

名词解释归因

名词解释归因

名词解释归因

归因理论,又称为心理倾向,指将行为主体的行为结果解释为其内部或外部原因的一种理论。它是一种试图通过对可能的原因加以推测而达到预测人类行为及其变化的理论。下面我们来看看心理学中关于归因的几个名词。

1、内部稳定性:指能够引起人们归因行为的一系列特征,即行为发生的频率高、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和结果稳定等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该行为模式的自我维持系统。如,许多初入社会的青年人比较重视物质报酬,即使他们明知完全没有努力也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但还是很重视物质报酬,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外部归因”。

2、外部稳定性:指能够引起人们归因行为的一系列特征,即行为发生的频率低、出现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和结果不稳定等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该行为模式的他人维持系统。如,有的女孩比较漂亮,一旦遭受挫折,便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这种人就属于典型的“内部归因”。

3、稳定的产出模式:它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人们倾向于将获得成功的原因归于能力和运气的混合作用。

2。归因模式

首先,一个人做事情是不是尽力去做,应当作为行为主体思考和评价自己行为的依据。我们必须把那些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的因素,才称得上是主观的归因。那些虽然被归于“天赋”、“机遇”等客观因素,但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的归因则是不真实的归因。因此,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努力。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判

断要比客观条件所形成的判断更为精确。其次,由于人们对行为主体行为结果的解释往往具有多重性,即同一行为可以导致多种结果,而不同行为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因此,同一行为主体的行为往往可以采取不同的归因。行为主体的行为在什么程度上归因于外部刺激事件,行为主体的行为在什么程度上归因于内部的心理活动,都反映着行为主体对于事件性质的认识程度。最后,由于人们常常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解释和分析同一事件,并且在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之间还存在着不协调、矛盾甚至冲突,因此人们对事件所做的各种归因之间往往并不一致。这种由于归因不一致而导致的差异被称为归因差异。如“一只手总比两只手强”就是一种无法说明的归因差异。

什么是归因理论

什么是归因理论

什么是归因理论?常见的归因维度有哪些?如何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归因?

1,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其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2,归因的三个维度:特异性,一致性,和一贯性

3,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于内部不稳定因素,即努力不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树立下次学习成功的期望,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成功,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归因理论

(一)凯利的归因模型

我们在知觉人的行为时,总是试图进行推断和解释。所谓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

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1958年最早提出了归因问题,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相应推断理论,人选为者的具体行为推断其行为意图。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国理论,也称炻度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凯利认为,人们对行煌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1. 区别性: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如果行为的区分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分性高,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组织行为学
谢谢观赏
Animus小组 小组
社会推 论问题
未来行 为预测
组织行为学
归因理论之二
有哪些呢?
组织行为学
海德(Heider) 海德(Heider)的归因理论
海德( 海德(Heider) ) 的归因理论: 的归因理论 把行为产生的 原因分为外因 外因和 原因分为外因和 内因
பைடு நூலகம்
海德( 海德(Heider) )
组织行为学
凯利(Kelly)的归因理论
观察
解释

归因 外因 内因 外因 内因 外因 内因
区别性
低 高
个体行为
一致性


一贯性

归因理论
组织行为学
维纳(Weiner)把成功或失败主要归结为:四方面因素 LOGO 维纳(Weiner)把成功或失败主要归结为: 主要归结为
能力 努力
(可控因素)
任务难 度 机遇
) (不可控因素)
四方面因素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归因理论之一
归因的概念: 归因的概念: 指人们对别人或自 己的行为进行分析, 己的行为进行分析, 解释和推测其原因 或者动机的过程。 或者动机的过程。
组织行为学
归因理论的三个步骤:
1.对行 为的 知觉
2.对行为 意图的 判断

归因的三个维度六种因素

归因的三个维度六种因素

归因的三个维度六种因素

生活中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去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归结行为的原因在心理学上被叫做“归因”。自从上个世纪以来,归因就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的热点,心理学家韦纳提出了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和六个因素,这篇文章就为你简述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

归因理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简述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

伯纳德·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将归因分为了三个维度: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

1、内外源

内部归因可以理解为个体内部的原因,比如个体的人格、品质、情绪、态度、动机、努力程度。其中我们最常分析的是努力程度,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不够努力”,那么他就是采用内部归因的方式。

外部归因指的是行为或时间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他人影响、环境、任务难度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于“这件事太难了”,那么就是外部归因。

2、稳定性

稳定性的归因指的是这种方式是持久稳定的、不能轻易被改动的,比如我们的个人能力、任务难度,这是稳定的。

而不稳定的归因比如我们的努力程度,我们既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所以我们努力的程度是不稳定的。

3、可控性

可控制的归因是自己能够从自身来做出改变,自己能够控制、能够把握的,比如我们能够控制我们自己的努力程度。如果我们再努力一些,就能改变行为的结果。

不可控制的归因就是我们无法把握的、无法控制的,就算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也改变不了行为的结果。比如考试的难度,小学生再如何努力,高考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难的。

归因理论是什么

归因理论是什么

归因理论:行为背后的心理解析

归因理论:探索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心理联系

归因理论,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探讨了个体如何理解和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原因。本文将从定义与背景、理论与模型、内部与外部归因、控制点与期望、归因的影响、应用领域、研究进展以及结论与展望等方面,对归因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

1. 定义与背景

归因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于1958年提出。归因,即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原因进行的解释和推断。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中所发生事情的认知加工过程,是影响人们行为和心理的重要因素。

2. 理论与模型

归因理论主要包括海德的三因素理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和罗特的控制点理论。这些理论模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归因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为我们理解归因提供了丰富的框架。

3. 内部与外部归因

归因可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指个体将行为结果归因于自身的能力、努力等内部因素;而外部归因则指个体将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环境、任务难度等外部因素。这两种归因方式对于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有着不同的影响。

4. 控制点与期望

控制点是个体对于生活中事件可控性的信念。内控者相信事件主要由自身因素决定,而外控者则认为事件主要由外部因素决定。这种信念会影响个体的期望和行为。

5. 归因的影响

归因对个体的情绪、动机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积极的归因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尊和自信,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而消极的归因则可能导致个体产生挫败感和无助感,影响其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

6. 应用领域

归因理论在教育、企业管理、心理咨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在企业管理中,归因理论有助于领导者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从而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在心理咨询领域,归因理论为咨询师提供了理解和解决个体心理问题的新视角。

归因理论名词解释

归因理论名词解释

归因理论名词解释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Harold Kelley)在196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理论。它

主要研究个体在观察和解释他人行为时,是如何根据情境和个体内部因素进行归因的。归因指的是将行为结果归于某种原因或因果关系。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动机和特征。凯利将归因分为两类: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个体内部因素,如个体的态度、能力、性格等;外因是指环境和情境等外部因素。

归因理论提供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

1. 个体归因偏倚(自我中心偏差):个体倾向于以内因解释自己的行为,而以外因解释他人的行为。这是因为个体对自己更为熟悉,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部因素。

2. 归因偏见:当解释他人行为时,个体倾向于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内在特征而忽视外部因素。比如,当一个人遭遇不幸时,观察者可能会认为他是不幸的性格,而不是考虑到可能是环境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3. 可控性归因:个体倾向于以内因解释那些他们能够控制的行为结果,而以外因解释那些他们无法控制的行为结果。比如,如果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利,他可能倾向于将责任归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不是将责任归于比赛条件或其他不可控的因素。

4. 稳定性归因:个体倾向于将行为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内在因素,而不是将其归因于临时的外部因素。比如,当一个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观察者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聪明的人,而不是考虑到他在这一次考试中运气好。

归因理论通过解释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的社会认知和行为动机。这一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并为我们解释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一系列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论述归因理论

论述归因理论

论述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一种基于行为学原理的信念,旨在衡量个体之间的偏好,特别是在

体验一种不良影响时。它是一种态度调整模型,用于确定在个人行为结果的实现和调整中的原因的归因,以及评估某一行为的偏好。显微镜下对它的原理、思想和应用有所介绍。

归因理论的核心在于人们解释和衡量某一行为的原因,即原因的归因。它以社

会学的角度研究个体之间的行为,从这种角度研究个体归因的起源,以及归因于内在因素或外在因素,从而决定行为结果和接受回报。根据这一理论,归因可以分为两种:内在因素归因和外在因素归因。内在因素归因指的是指个体自身智力、行为能力和其他内在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外在因素归因指的是指环境、机会、文化习俗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归因理论的应用,主要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控制法和调整法。控制法是指,

个体可以通过调节内在或外在因素,改变某一行为的规划和执行,以达到所期望的目的。主要的内在因素有个体的偏好、态度和决策能力;外在因素有社会文化环境、经济情况等。控制法可以通过控制因素来改变归因,从而降低影响行为结果的归因不良后果。

调整法是指,个体对其行为对结果的归因有特定的态度。如果个体对行为的归

因结果仍然不满意,可以采取调整措施,以降低其原因归因的不良影响。通过调整法,个体可以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改变其原因归因,以达到修正缺陷、改善行为偏好和减少不良影响的目的。

归因理论对个体的行为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是衡量偏好和控制失真偏差的重要

原理。它既可以帮助个体控制不良影响,也有助于规范和净化个体之间的归因。可以说,它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行为结果归因的有力工具。

归因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归因理论是指个体在解释他人行为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它

涉及到人们对于事件、行为和结果的解释和归因过程。下面是归因

理论的要点:

1. 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归因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在解释他

人行为时是倾向于将原因归因于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内部归因

是指将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个体内在的特质、意愿或能力。外部

归因则是将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在的环境、情境或其他因素。

2. 稳定归因与变动归因:归因理论中还关注个体在解释他人行

为时是倾向于将原因归因于稳定因素还是变动因素。稳定归因是指

将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于持久存在、长期影响的因素。变动归因则

是将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临时性、短期影响的因素。

3. 控制性归因:归因理论中还考虑了对他人行为的控制性归因。控制性归因是指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解释上是否倾向于认为他人能够

控制自己的行为。当个体认为他人能够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会

更容易将原因归因于他人的意愿或能力。

4. 行为后果的归因:归因理论还关注了个体在解释他人行为后果时的归因方式。个体可能将他人行为的后果归因于他们自己、他人、还是情境等因素。

归因理论的要点主要涉及到个体在解释他人行为时的倾向和偏好。了解这些要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们解释他人行为的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行为。

归因的名词解释管理心理学

归因的名词解释管理心理学

归因的名词解释管理心理学

归因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观念,在管理心理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归因是指个体在分析和解释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时所采用的认知过程。归因的研究领域涉及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旨在探讨人们如何理解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而影响管理决策和组织行为。

一、归因的基本理论

归因理论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Fritz Heider提出,他认为人们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个体的个性特征或所处的情境。这种认知倾向被称为个性归因和情境归因。个性归因是指将行为归因于个体的特质、态度、动机等因素,而情境归因则是将行为归因于外部的环境、条件和背景因素。

基于Heider的理论,社会心理学家Harold Kelley进一步发展了归因理论,并提出了三个核心因素:行为的一致性、行为的归因稳定性和行为导致性。行为的一致性是指个体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相似的行为,行为的归因稳定性则表示个体在长期内表现出一致的行为模式。行为导致性是指个体的行为是否是由内在因素导致,例如智力、能力、动机等。

二、归因的类型与误解

在归因过程中,人们往往采用内因和外因的对比分析。内因归因是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个体内部的特征,例如能力、个人品质等。外因归因则是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部的环境、条件和情境。然而,人们在进行归因时往往容易发生归因误解,导致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出现偏差。

一种常见的归因误解是基于先见性的归因。人们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原因归因于显而易见的因素,而忽视了背后的复杂因果关系。例如,某位员工没能完成一项任务,管理者可能会立刻归因于他们的懒惰或不专业,而忽略了其他潜在的原因,如资源不足或任务目标不清晰。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

F.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种从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主张从行为结果入手探索行为

的原因,将个人行为产生的原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内部原因时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需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

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影响等。归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心理活动的归因:人们的心理活动应归结为什么。

·行为的归因:根据人的外部行为和外部表现对其那信的心理活动进行推论。

·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根据行为的表现预测他们在以后有关情境中的行为。

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

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

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①归因于

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凯利又提出因果图式的概念。图式就是人们在生活经验

组织行为学(归因理论)

组织行为学(归因理论)

组织行为学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相应推断: 外显的行为是由行 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 (吵架-攻击性)
考虑因素:
社会赞许性 非共同性效应 选择自由性
4
归因理论

组织行为学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归因时,决定于行为的三个变量:
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情景

区别性:他的某个行为是否特殊 一致性:与其他人是否一致 一贯性: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 例:某个学生上课迟到了
个人
低区别性
7
归因理论

组织行为学
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错误:评价他人行为时 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 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自我服务倾向:倾向于把积极的 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内因,消极的 结果归因于情景。 (管理者和下属的归因矛盾)

归因的文化差异。
8பைடு நூலகம்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9
授课内容
组织行为学
归因理论
• 归因的概念
指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 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 过程。也就是对他人的行为或者自已行 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常见的归因形式:行为归因、 自我归因、成败归因
1
归因理论
• 归因理论
海德归因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相应推断理论 凯利三度归因理论

理解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与行为解释

理解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与行为解释

理解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与行为解释在心理学领域中,归因理论被广泛用于解释人们对行为发生原因的

理解和解释。归因理论是指个体对于不同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属的解

释方式,它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以某种方式行动或思考。

一、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

归因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赫尔曼·凯洛特斯基(Heider)于1958

年首先提出的。该理论主要探讨人们如何根据观察到的行为、结果或

事件,推断出这些行为或事件的原因。

归因理论主要包括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两个方面。内部归因是指个

体将行为原因归于自身内部特质、动机或能力等因素;外部归因是指

个体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环境、周围情境或他人因素等。

二、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

1. 内部归因的特点

内部归因是一种在个体内部进行的推断过程,它强调个体个性特征、能力、动机等内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当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时,如

果认为该行为源于被观察者的内部因素,例如个性、态度或能力,则

会进行内部归因。

内部归因的一个经典实例是对他人成功的解释。当一个人看到别人

取得成功时,如果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个人能力或努力,即内部因素,

那么他会认为成功是由于他人的努力,这可能导致他们对他人的评价

更为积极。

2. 外部归因的特点

外部归因是指个体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环境、周围情境或他人因素

等外部因素。个体倾向于认为行为发生是由于外部条件的影响,而非

个体内部因素所致。

例如,当一个人没有完成分配的任务时,如果他们将其归因于时间

不足、任务过于困难等外部因素,那么他们往往会认为这是一种情况

性的行为,而不是个体能力或动机的问题。

三、归因理论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緣」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一種命定的或前 定的人際關係。在一般中國人的觀念裏, 緣主要來自冥冥之中的安排,是一隻看不 見的萬能之手,撮合了各種長期與短暫的 人際關係。因此,兩人渡船、坐車相遇是 緣,買賣交易也是緣,會發生主僕、師生、 親戚家屬的關係更是因為「緣」。
• (一)人際和諧的維持 • 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緣為什麼如此重要?在社 會關係與人際互動中,緣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楊國樞(1982)指出:「農業社會的特徵(對大量人 力及穩定社會結構的需求)使中國人一向注重家族 的團結與人際關係的和諧。」在傳統的中國社會 中,個人的各種長期與短暫的人際關係大都由家 人或他人所安排、決定或影響。將關係的好壞或 成敗歸因於緣,則當事人比較容易接受與容忍, 而能安於別人(通常是父母、兄長或親友)所排定 的關係,因而維護了家族及人際關係的穩定性。
• 在人際關係成功或失敗後,將結果歸因於緣是一種有效的 自我防衛與社會防衛方法。對傳統中國人而言,如果自己 與他人的某種關係是成功,便將此成功歸因於較好的緣, 而不是歸因於較好的個人性格或行為。這樣便不會因為自 己某種關係的成功,而使別人自責或嫉妒,也不會破壞彼 此的和諧關係。相反的,如果自己的某一個關係是痛苦而 失敗的,便將此失敗的原因歸因於壞的緣,而不是歸因於 自己不好的性格或行為。這樣既不過分責怪自己,也不責 怪別人,既可保護當事人的自尊,也可使當事人與重要他 人(曾經安排,決定或影響此一關係的親友)的關係不受影 響。
先前 條件 知覺 原因 因果 面向 心理 結果 行為 結果
環境因素
個人因素
歸因為: 能力 努力 運氣 工作難度 教師 健康 疲勞…
穩定性 因素來源 可控制性
期望成功 自我效能 情感
選擇 堅持 努力程度 成就
歸因的先決條件
• 環境因素(外在處於環境中的線索)
– 特定訊息和社會規範 – 共識性、一致性、特殊性

• 緣的決定因素 • 在初步會面後,兩個之間有沒有緣主要由什麼 來決定?多數受訪者認為, • 兩個人之間有沒有緣份主要由個人的信念或直覺 來決定。第一眼的感覺(或第一印象)很重要, 這種直覺或感覺與雙方的準備狀態有關,也可能 是社會化的結果(如家庭的影響)。除了第一眼 的感覺,有沒有緣還要在實際的生活中去驗證, 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相處,若發現雙方個性、 價值觀契合,生活習慣也可以配合,再加上家人、 朋友的鼓勵,緣感也會產生(或增加)。
• 個人因素(個人內在的知識與基模)
– 因果規則與基模 – 歸因偏誤 – 先備知識與個別差異
歸因偏誤
• 基本歸因謬誤 • 行動者-觀察者知覺偏誤 • 自利偏誤 • 自我中心偏誤 • 錯誤共識效果
歸因思考的內容
歸因的動機面向
• 因素來源:內在、外在 • 穩定性:穩定、不穩定 • 可控制性:能控制、不能控制
• 圖6 實用智能、緣分信念對心理健康、工 作表現的影響路徑圖(標準化解) • 《向左走,向右走》:緣分、寂寞與信念

在人際互動過程中,緣並有「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的作用。個人如果覺得與 對方「有緣」(歸因於有緣),他便會對對方的好 感陡增,互動頻繁。結果自然會引發對方友善 的反應,使彼此的關係密切,最後證實了自己 與對方的確「有緣」的預言。反之,個人如果 覺得與對方「無緣」,他便會對對方的好感陡 減或惡感陡增,互動因而驟減或停止。結果自 然引發對方冷感或不友善的反應,使關係更為 疏遠,證實了自己與對方的確「無緣」的預言。
• 基本假設:尋求了解乃人類動機的主要來源 • 在成功和失敗的情境下會進行歸因,因為尋找原 因是人類的基本傾向,尋找原因的潛在目標是在 獲得有效管理自己和環境的知識。
Weiner的三向度歸因結構
• 原因的所在:內在歸因-外在歸因 • 穩定性:穩定-不穩定 • 控制性:可控制-不可控制
General Attributional Model
歸因面向與情緒間的關係
事件、歸因、責任判斷與結果間的關係(1/2)
認知趨向
• 三個向度間的關係及與動機的關連 • (1) 來源與自尊 • (2) 穩定性與期待 • (3) 責任感與情緒 • a. 失敗→欠缺能力→不能控制的→沒 負責任→丟臉、尷尬→退縮→拒絕表現。 • b. 失敗→欠缺努力→可控制的→要為此 負責→罪惡感→約定→改進表現。
受害者的歸因
當我在兩年前,開始逐漸對我周邊的 幾個好朋友將我的強暴遭遇「說出來」, 並且告訴他們,我想將這個遭遇背後的心 路歷程寫出來時。在善意的關懷背後, 「為什麼?」是我一再被問及的困惑。 「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
受害者的歸因
• 將受害的原因歸因於:
– 性格的自責 – 行為的自責
Kelly的歸因理論
• 提出「折扣原則」 某一結果之產生,假如在特定原因之外, 另有其他可能原因存在的話,則將該結果 歸諸於該特定原因的情形會減少 ex:保險推銷員請客戶喝咖啡 可能是推銷策略 不一定歸因於推銷員慷慨
Kelly的共變模型
• 人們在歸因時會依序檢驗三種變項
– 刺激物的特殊性 – 行動者的共識性 – 環境背景的一致性
歸因理論
Attribution Theory
歸因
• 一般人在看到別人作出一些行為後,會傾 向推斷那是由於當事人的個人因素所導致 (性向歸因),還是由於當時境況的因素所造 成(情境歸因),這是歸因理論的重要課題
Questions:判斷性格or情境歸因?
• 大明在今天上課時,問了三個問題。其他同學則沒有提問 任何問題。在這情況下,一般人傾向認為這是由於(個人 /情境)的因素,令他提問的。 • 大明今天早上買早餐時,沒有排隊。你後來知道他一連 數天買早餐時,其實也沒有排隊。在這情況下,一般人 傾向認為這是由於(個人/情境)的因素,令他不排隊的。 • 大明在輪候巴士時沒有排隊,而事實上,其他人亦沒有排 隊。在這情況下,一般人傾向認為這是由於(個人/情境) 的因素,令他不排隊的。 • 大明昨天在球場踢波,說了兩句粗口。你平日和他交往, 從沒有聽過他說粗口半句。在這情況下,一般人傾向認為 這是由於(個人/情境)的因素,令他昨天說粗口。
歸因再訓練(Attribution Retraining)
• 大部份的課程方案強調,將基於能力的不 適當歸因,轉換為基於努力的適當歸因。 • 在學生進行作業同時,「歸因回饋」有助 於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與作業表現。 • 在學習的循環中,不斷地對學生的努力做 回饋,有助於學生的作業堅持。而對學生 的能力做回饋,更為有效
事件、歸因、責任判斷與結果間的關係(2/2)
面對失敗後所產生的歸因、情感反應、 對後續表現的期望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Shame(羞愧) v.s. Guilt(罪惡感)
• Shame(羞愧) 使人失去控制、感到沒有力量,甚至被控 制 • Guilt(罪惡感) 來自於對道德教條的違背,卻常覺得有個 人責任 兩者的差異:對於歸因的可控制性
緣的來源及定義
• 在中國的歷史中,緣的觀念最早始於何時,已不 可考。但我們卻可以從佛教的相關教義中,找到 對「緣」的一些解釋。佛教的「因緣果報」之說, 可能是緣的觀點的主要思想源頭(楊國樞,1982)。 因緣果報是佛教世間法的主要教義。從字面上講, 「因」是造成每一事物的直接原因;「緣」是協 助原因達到某一段落結果的附屬條件,亦即間接 的原因。凡屬宇宙一切事物,無論是物質現象亦 或精神狀態,無不由因緣所構成。
• 對中國人而言,緣的概念意味著關係有它 自己的發展途徑及目標。中國式的人際關 係因此不是完全建立在一些客觀的指標上 (如溝通問題或個性的相似或互補),而 是建立在關係中的當事人在現有的情況下, 是否有意願讓關係持續下去。緣可以當作 是未來是否能繼續交往的認知指引。一開 始有緣的歸因將意味著往後更多互動的機 會,緣因此成為關係塑造的工具。
• 歸因於性格自責的受害者,較容易陷於悲 傷情緒中
罪犯的假釋議題
• 罪犯:外在、不穩定歸因,認為自己再犯 機會低 • 戒護人員:內在、穩定歸因,認為罪犯再 犯機會高 • 假釋與否,視歸因而定
歸因再訓練(Attribution Retraining)
• 歸因再訓練係指協助個體更加瞭解自己原本的歸 因反應,並發展出有助於現實的歸因反應 • 一般的課程方案依序進行: (1)告知個體如何區辨不受歡迎的行為,如逃避任 務 (2)評估逃避行為的歸因 (3)探索其他替代的歸因 (4)屢行那些合適的歸因型態
緣的來源
• •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從何而來?受訪者以不同的方式,解釋緣分發 生的原因。歸納起來,共有下列幾類: 超自然的力量:有一部份的受訪者認為,是一種超自然的力量操 縱著人與人之間緣的發生。「冥冥之中」是此類受訪者常用的語 彙。冥冥之中的力量可能來自於月下老人或老天爺的安排,也可 能是命中注定。這種力量是無法預知、也不可改變的。這種安排 讓原本不相識或相隔兩地的人碰面,並進而發展雙方的關係。 我覺得是一種冥冥之中彼此間的一種…互動,那個不可預測的, 不可預知的,就是自然會接觸,會碰觸到什麼火花或什麼,…可 能是一種就是說對看會兩瞪眼的那種事,我覺得心靈上的那種比 較屬於這個,可以彼此ㄟ怎麼會有這方面的想法,那方面的想法, 怎麼會你有這個遭遇,我有這個遭遇,大概是這樣
ex:某部電影好不好看? 1.朋友只說這部電影好看(高特殊性) 2.別人也說好看(高共識性) 3.朋友一直都說這部電影好看(高一致性) 歸因:這部電影真的好看,而非朋友個人因素
Kelly的共變模型
• 遊民接受賙濟
Weiner的歸因理論
• 將重點從人際歸因轉向學業成敗歸因 • 從對他人的行為歸因轉向自我歸因
基本假定
• 個體會因對環境和自身的了解而產生動機 • 人是直覺的科學家,為達到預測與瞭解行 為的目的,形成假設,蒐集資料並加以驗 證
Heider的歸因理論
• 人對自己或他人行為結果的分析大致有兩 方面
– 個人因素:能力、努力 – 環境因素:機會、運氣
Heider的歸因理論
• 提出「共變原則」 認為人們常從許多不同的情境下,找出某 一結果和特定原因間的關係,假如某特定 原因在許多不同情境不和某一結果相連, 並且假如該原因不存在時,那個結果也不 出現,則人們究會把那個結果歸諸於該特 定原因所造成,因原因與結果有共變關係 ex:小明總在考前發脾氣 發脾氣歸因於考試,而非其人格特質
• 以我來說,我覺得任何人跟人之間來說,任何─就甚 至你們在街上看到的,或是在餐廳聽到坐在你隔壁 的人講什麼,這都是緣!這都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我覺得那種緣分跟我跟我太太這種緣分完全不一 樣。 我覺得那種緣分是一種機率.這麼多男的,這 麼多女的,剛好就是湊到她跟你,不是因為任何關 係,不是因為你們之間有什麼樣的感情.反正就是 一種機率,抽籤抽到了就在一起,也算一種緣分。 可是你要從相處當中去得到一種認定的感覺,我覺 得,甚至很多夫妻不一定會有(0205H, p3, a102)。
• (二)人際互動 • 另外,楊氏(1982)亦認為以緣為基礎的人際互動歷 程更為錯綜複雜,並非西方學者所提出的人際初識或人際 互動理論所能解釋: • 在正式相會之前,緣的作用即已開始,在有些情形下,當 事人即使並未真正見面,也會有「有緣」或「無緣」的感 受。會面前的「有緣」感受,可以減少或消除第一次會面 時的焦慮,完成預先接受對方的心理準備。會面前的「無 緣」之感,則可使人對未來的特定關係不強求,但也產生 心理上的抗拒,有礙正常人際互動的開始與進行。這種事 前歸因的現象一向為西方學者所忽略。
歸因再訓練(Attribution Retraining)
• 訓練的成效因人而異。外在歸因的大學生 接受訓練,其獲益更高於內在歸因的大學 生。 • 訓練使得學生有產生適當的歸因反應,有 助於自我效能與學習,並減低學業上的焦 慮。
歸因再訓練(Attribution Retraining)
• 歸因訓練要能獲得成功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1.分析老師哪些語言和非語言線索傳達給學 生能力不足的訊息 2.老師改變言行傳達不同歸因的訊息 3.老師找出能促進學習的策略並教導學生使 用促使學習獲得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