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字,会写6个字。
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去帮助别人。
4、了解反刍现象。
教学重点:1、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青头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
2、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蟋蟀和牛的图片、生字卡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你喜欢旅行吗?你到过哪里旅行?谁愿意向大家讲讲你的旅行故事?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趣又惊险的故事。
板书课题。
3、读题,激疑。
读了课题后,你产生了哪些疑问?(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它为什么要到牛肚子里去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
3、同桌对读,互相检查读书效果。
4、讨论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5、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使你感触最深?再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词,记住字音、字形,了解字义、词义。
2、认读生字词,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检查自学情况。
3、指导写字。
相机指导:用“换一换”的方法可以记住“堆、怜、吞、眯”四个生字。
重点指导:旅,右边部分共六笔,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提”,不要将这两笔合为一笔。
胃:上下结构,下部“月”的第一笔写成“竖”。
4、将自己从本课中积累的词语写入“我的词语库”。
四、再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红头和青头两只蟋蟀在草地上捉迷藏时,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里,经历了一次惊险的旅行。
这节课我们随同红头和青头再作一次旅行。
板书课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通用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册,《在牛肚子里旅行》章节。
该章节以有趣的故事形式,讲述了一粒小麦种子在牛肚子里的奇妙旅行。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梗概、生词学习、语法点讲解、阅读理解及口语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并积累生词、短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以及对生词、短语的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多媒体课件,以图片和文字形式呈现故事梗概,引导学生跟随课件阅读故事。
3. 生词学习:讲解故事中出现的新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并理解词义。
4. 语法点讲解:针对故事中的语法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语法知识。
5. 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口语表达: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在牛肚子里旅行》2. 主要内容:故事梗概生词学习语法点讲解阅读理解口语表达3. 重点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小麦种子在牛肚子里遇到了哪些动物?b. 小麦种子变成了什么?(2)用故事中的生词造句。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主题的课外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故事情节理解:教师应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主题。
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在牛肚子里旅行》。
内容详细讲述了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奇妙冒险,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牛的消化系统以及食物链等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认识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了解食物链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食物链的概念。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牛的消化系统模型、食物链图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动物的肚子,引导学生猜测这些肚子属于哪些动物,引出本节课主题《在牛肚子里旅行》。
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学生边听边关注牛的消化系统和小蟋蟀的冒险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故事内容,讲解牛的消化系统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食物链。
4. 随堂练习(10分钟)(1)简述牛的消化系统。
(2)画出故事中的食物链。
5. 小组讨论(5分钟)(1)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冒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食物链中的生物是如何相互制约的?六、板书设计1. 牛的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 食物链:草→ 蚂蚁→ 鸟→ 猫头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
(2)根据故事内容和所学知识,绘制一幅牛的消化系统图。
2. 答案:(1)故事内容见教材。
(2)牛的消化系统图见教材插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牛的消化系统和食物链,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优秀8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读出相应的语气。
并体会青头与红头当时的心情。
2、读懂童话故事,感悟青头和红头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重点:体会青头是怎样鼓励和帮助红头的。
教学难点:感悟红头和青头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让我们接着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1、认读词语吞进胃口答应笑眯眯悲哀眼泪牙齿一骨碌救命旅行细嚼慢咽2、回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怎么到了牛肚子里?二、精读课文,感悟友情?1、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文中主人公青头和红头是什关系?2、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3、交流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角色朗读,体会心情1、自读课文8—一qi段,用横线画出红头说的话、曲线画出青头说的话,读一读并想想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3、指导朗读红头说的话。
出示前两句:“救命啊!救命啊!”“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指名读,说说你这时心情怎样?你听出来什么样的心情?试着读一读。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
出示三四句:“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指名读,说说你这时心情怎样?我们从那也能看出这样的心情?(提示语),再指名读。
男女生读。
齐读红头说的话,这是一场的旅行,红头能成功脱险与谁有关?4、指导朗读青头说的话(1)读第一句,读出着急。
(2)指导读第二句,这句用什么语气来读(关心、难过、担忧),了解重要的话要先说,青头说的话要沉稳大声。
全班齐读前两句话。
(3)第三句你觉得应该怎样读?(镇定、鼓励)男生读(4)这句要重读哪里?女生读。
(5)读到这里,你觉得青头是一只的小蟋蟀。
5、教师引读学习18段,体会青头的勇敢及为了朋友的奋不顾身。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帮红头给青头发微信。
2、总结:正是青头的临危不惧,对朋友真诚的关心,以及灵活运用了所学知识,解救了自己的朋友!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朋友之间要团结、互相帮助。
《在牛肚子里旅行》精品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
会写“旅、咱”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的真挚友情。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牛的消化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的友情。
2.难点:了解牛的消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头牛的图片,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牛的了解和想象。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3.精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的真挚友情,如青头在红头遇到危险
时的帮助和鼓励。
3.了解牛的消化过程,通过图片或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4.朗读指导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情感。
2.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
5.总结拓展
1.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友情和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让学生说说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故事,以及从中学到了什么。
3.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6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6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识记“咱”“答”“偷”等15个生字,学写“旅”“救”“算”等13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品读红头和青头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红头和青头是“特别要好的朋友”,读出相应的语气。
3、初步了解牛胃的特别构造以及牛吃东西会反刍的现象。
4、通过画图理清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教学重难点】1、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2、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语句,感受青头的遇事冷静、灵巧、英勇和见多识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1、揭题写字:同学们,童话王国是个奇特的世界,今日我们就和两只小蟋蟀一起走进童话世界经受一次危急又奇异的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
2、板书课题:(10、在牛肚子里旅行)板书的同时指导书写“旅”字。
“旅”是左右构造,左面是个“方”字旁,“撇”“横”是“人”字的变形,表示旅行和“人”有关,“人”字的下面和“派”字的下面一样。
3、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在牛肚子里旅行?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么样?【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直接引入新课,节约了贵重的教学时间。
“学贵有疑”,开篇以疑导学,强调读书要思考,不仅调动了儿童阅读的兴趣,又指向了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弄清路线1、点名读课文。
(1)结合课文语境学习多音字“几”“答”,在朗读课文中为“贮藏”“骨碌”正音。
(2)边听边思考,试着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
2、通过读书谁解决了课前提出的问题?(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只名字叫红头的蟋蟀进了牛肚子。
(2)为什么在牛肚子里旅行?玩捉迷藏时被一头牛吃草时吃进胃里。
(3)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么样?感觉这次旅行不轻松,红头随时会死掉。
3、这是一篇科普童话,里面藏着一个“反刍”的科普学问。
张之路爷爷就把“反刍”这个简洁的科学学问藏在了红头的旅行路线中。
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然后在学习单上画一画红头的旅行路线图,并讲一讲红头的旅程。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优秀8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优秀8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篇一材料分析: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
主要写两只蟋蟀在玩捉迷藏时,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在另一只蟋蟀的帮助下,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
更让学生明白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引导学生遇事要冷静、机智、勇敢。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三班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课文中表现的牛有四个胃,牛吃食物时有反刍的现象大部分学生一次接触到,学生感到新奇,但是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不一定能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一些关于牛胃的结构和特点的知识。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一些关于牛胃的结构和特点的知识。
教学中要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品悟来体会好朋友之间的互相关爱。
可借助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通过画一画,了解牛胃相关的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11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一三个生字。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默读全文,找出能体现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句子。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引导、感悟,帮助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使分角色朗读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帮助朋友,遇事要冷静、机智、勇敢。
重点会认11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一三个生字。
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难点引导学生感悟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浓浓的友情。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
学生:了解牛胃知识,准备画纸。
课时目标:会认11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会写一三个生字。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帮助学生了解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丰富科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科学知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b.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这些动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吧!2. 学习课文: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情感。
b.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是怎样的?c. 教师讲解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科学知识。
d.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3. 拓展学习:a. 教师出示相关科学知识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b.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及其意义。
c.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a.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参加这次旅行,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b. 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6. 作业布置:a. 抄写生字词。
b. 家庭作业:观察生活中类似的场景,体会其中的情感。
7. 板书设计:在牛肚子里旅行旅行过程:起点终点情感体验:喜悦、惊奇、紧张、安心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后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感投入和表现。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咱、偷”等15 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 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明白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挥主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青头和红头之间真挚的友谊,懂得在危险时刻要冷静、勇敢、机智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体会青头和红头的情感变化,感受它们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理解牛胃的构造和反刍现象,明白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动物的视频,引出牛的话题。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牛吗?牛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讲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开火车读生字词,巩固读音。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第一部分(1 - 6 自然段)指名读1 - 6 自然段。
师:红头和青头在干什么?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去?生:红头和青头在玩捉迷藏,红头不小心被牛吃到肚子里去了。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红头是一个怎样的小蟋蟀?生:红头很粗心,不小心就被牛吃到肚子里了。
学习第二部分(7 - 19 自然段)自由读7 - 19 自然段。
师: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哪些地方?它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红头先到了牛的第一个胃,又到了第二个胃,它非常害怕和绝望。
师:青头是怎么帮助红头的?生:青头一直鼓励红头,告诉它不要怕,要想办法出去。
《在牛肚子里旅行》经典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经典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式。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牛的消化系统和旅行在牛肚子里的相关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和合理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分享,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教学准备:•牛的消化系统图片或视频资料•相关的科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如模拟牛消化过程的实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牛的消化系统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问:“你们知道牛是怎么消化食物的吗?如果有一个物体误入牛的肚子里,会发生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想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基本词汇和句式。
2.教师随机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对发音不准确的词语进行纠正。
3.学生交流初读感受,教师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述,理解牛的消化过程和旅行在牛肚子里的经历。
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科学知识点和有趣情节,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3.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主题和意义。
四、拓展延伸,科学实验1.教师出示相关的科学实验视频或图片,展示模拟牛消化过程的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牛的消化系统。
2.学生观看实验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巩固对牛消化系统的理解。
五、课堂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牛消化系统的特点和旅行在牛肚子里的奇妙经历。
2.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继续朗读课文,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鼓励学生搜集更多关于牛或其他动物消化系统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5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5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5篇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1本课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2.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过程:一、找出相关词句,体会真挚友情。
1.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并根据表格提示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词语。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朗读3.小结交流回顾青头言行。
(1)当红头被牛吞到嘴里拼命喊救命时,青头是怎么做的?(2)当红头被吞进肚子里害怕的哭起来时,青头是怎么安慰他的?(3)当红头感到悲哀时,青头是怎么鼓励它的?(4)当红头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经一动不动了,青头又是怎么做的?4.教师小结: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智慧战胜困难,青头就是这样做的,难怪课文中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二、借助路线图讲故事1.学生交流回顾路线图,2.学生说说讲故事和读课文的区别(比如:不用跟课文一模一样,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引导学生关注红头和青头动作及心情变化的词语等。
)3.师生合作讲故事。
(由扶到放)4学生抓住“关键词”练习讲故事。
5.同桌之间互相讲故事。
6.汇报展示三、作业:回家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效果较好,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深入思考。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应强调牛的消化过程,通过图文结合、动画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在学习拟人修辞手法时,教师可提供实例,引导学生模仿、创作,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讨论健康饮食时,教师可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分析课文中牛的消化过程,并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消化的基本概念。消化是食物在体内被分解、吸收的过程。它是人体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个案例展示了消化过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食物的转化。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拟人修辞手法和牛的消化过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章节的内容。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思考和改进。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我提出了一个与消化相关的问题,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课堂反馈来看,这个问题确实让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但在时间的把握上,我可能还需要更精准一些,确保过渡到新课讲授环节时更加自然。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册《在牛肚子里旅行》章节。
该章节通过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冒险经历。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富有想象力,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
2. 学会通过阅读,培养想象力,感受故事中的趣味性和冒险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牛肚子!”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习生词、短语和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4. 例题讲解:(1)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
(2)指导学生仿写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完成课后练习。
6.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趣味性和冒险精神,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2. 重点词语:牛肚子、小蟋蟀、冒险、想象力3. 重点句子:小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经历了种种奇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一次冒险经历的短文。
2. 答案:(1)故事复述略。
(2)例文:我的一次冒险经历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山洞。
我好奇地钻了进去,开始了我的冒险之旅。
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知识的乐趣,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
2.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科学知识的乐趣,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些与动物相关的音乐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学习新课:首先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然后逐段解释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
3. 深入探究: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深入探讨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4. 朗读指导:教授学生如何把握课文的节奏和语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的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等多媒体手段,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音乐等资料。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3. 朗读指导: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朗读技巧。
4. 实验演示:通过现场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提到的科学知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2. 作业: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一次旅行经历。
3.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朗读能力和作文水平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PPT: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音乐等资料。
2. 教学视频:播放有关作者介绍和课文欣赏的视频资料。
3. 教学道具:如动物模型、图片等用于角色扮演的工具。
4. 教学实验用具:用于现场实验演示的工具。
七、结论本课通过对《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了主人公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历,感受到了科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了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在牛肚子里旅行》章节。
该章节详细讲述了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惊险旅行,通过这个故事向学生传递勇敢、智慧和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包括:阅读理解、词汇学习、句子分析、写作技巧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主题,培养学生勇敢、智慧的品格。
2. 学会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
3. 分析故事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故事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到写作中。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主题,学习生字、新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勇敢、智慧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词汇学习:学习生字、新词,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词义,提高词汇量。
4. 句子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为例,讲解写作技巧,并进行随堂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故事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六、板书设计1. 《在牛肚子里旅行》2. 主要内容:故事梗概生字、新词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勇敢、智慧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勇敢、智慧主题的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内容不仅要覆盖教材的章节内容,还要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和价值观。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牛肚子的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牛肚子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2)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牛肚子的结构和功能。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牛肚子内部结构的具体描述。
(2)如何引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在牛肚子里旅行》。
2. 图片或视频资料:牛肚子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3. 实验材料:牛肚子模型或牛肚子实物(若有条件)。
4. 教学课件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牛肚子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引导学生关注牛肚子。
(2)简要介绍牛肚子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牛肚子的特点和功能。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牛肚子的结构和功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阐述。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牛肚子的特点。
4. 巩固练习(1)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互相讨论,解答疑问。
5. 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牛肚子的结构图。
2.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动物的消化系统比较,如猪、狗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消化系统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消化系统与动物消化系统的异同,探讨生物学中的进化原理。
七、课堂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其他动物消化系统知识。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文本式教案(含板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理解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学会与同伴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讨论、想象,理解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2. 教学难点:(1)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2)理解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 课文文本《在牛肚子里旅行》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4. 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牛肚子里的旅行。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故事情节:(1)学生讲述故事情节,教师辅导。
(2)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5. 想象与创作:(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2)学生以绘画、写作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创作。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板书设计1. 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2. 主要生字词:牛、肚子、旅行、关爱、生态环境3. 故事情节: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4. 道理: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热情。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能按课文故事发展的顺序分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猜谜语:家住暗角落,身穿酱色袍,头戴黑铁帽,打仗逞英豪。
(打一昆虫)预设:蟋蟀2.揭示课题:有两位蟋蟀是好朋友,一位叫“青头”,一位叫“红头”。
有一天,那只叫红头的蟋蟀跑到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内容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互相交流。
(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
教师相机提示:“齿、嚼、吞、胃、咽”这五个生字可以整组识记。
它们都和吃东西有关,“嚼”是用“牙齿”咬的,“吞”和“咽”是把东西吃下去,吞到肚子里其实就是到“胃”里。
(3)交流多音字,让学生在语境中比较辨读。
“答”“应”在“答应”中读dā、yìng,“答”在“回答”等词语中读dá,“应”在“应该”等词语中“yīng”。
“骨”在“一骨碌”等词语中读gū,在“骨头”等词语中读gǔ。
(4)进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3.梳理课文主要内容(1)请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把课文分成哪几部分?(2)交流反馈,明确课文层次划分。
1-6自然段:青头、红头玩捉迷藏。
7-19自然段: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
20-21自然段:红头脱离危险。
(3)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填空,请学生补充:课文讲了两只小蟋蟀在(),叫()的小蟋蟀不幸误入(),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最后在()的帮助下侥幸逃脱危险的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汉字,会写13个字,积累“旅行、答应”等词语,掌握“答、应、骨、几”4个多音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文本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3.在阅读中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汉字,会写13个字,积累“旅行、答应”等词语,掌握“答、应、骨、几”4个多音字。
2.在阅读中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文本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2.在阅读中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外出旅游吗?哪位同学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
畅聊旅行,感受旅行的快乐。
2.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位蟋蟀朋友,一位叫“青头”,一位叫“红头”。
有一天,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跑到牛肚子里旅行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一起进入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画出你觉得感动的地方。
朗读要求:
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小蟋蟀的旅行惊险而又刺激,下面让我们跟上小蟋蟀来学学生字吧。
出示生字指读:
咱、偷、答、应、卷、骨、齿、嚼、吞、胃、悲、咽、几、泪、眯。
2.注音领读。
3.重点认读:
答、应、骨、几、卷。
3.开火车朗读生字和词语。
出示词语:
旅行要好咱们草堆作声
答应做梦可怜来得及救命
拼命大吃一惊马上消化
当然刚才知觉光亮眼泪
学生根据要求朗读经过的词语。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
快来朗读课文,看一看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惊险旅行吧!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预设:
课文讲述了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在同伴的帮助下侥幸逃脱危险的经历。
2.阅读课文1-7自然段,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
预设:
红头青头捉迷藏,红头遇险进牛嘴。
3.指导读好角色的语气。
朋友玩耍时要读得欢快,出现危险时要读得着急。
4.随文识字:
掌握多音字“答、应”的读音和用法。
5.重点语段朗读。
哪一点写出了小蟋蟀的处境危险,你能读出来吗?
预设:
朗读指导第7自然段,抓住关键动词,读出当时情况的危急。
6.朗读课文第8—18自然段,了解红头历险的同时感受青头对朋友的鼓励。
(1)读好红头和青头的对话,读出好朋友的友情。
(2)勾画青头的动作,读出青头的奋不顾身。
7.朗读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经历,分别朗读对红头和青头的描写。
体会小蟋蟀的情感。
预设:
(1)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读出危险的语调。
青头告诉红头躲过牛的牙齿,读出青头的急切。
(2)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时,读出悲哀。
青头告诉红头牛的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是管消化的,读出青头对好朋友的鼓励。
(3)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读出红头的害怕。
青头鼓励红头是勇敢的蟋蟀,一定能出来,读出安慰、鼓励的语气。
(4)当红头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弹时,读出红头的筋疲力尽。
青头爬到牛鼻子上,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读出青头奋勇相救的勇敢。
8.同桌演一演这个关于友情的故事,要演出红头处境的危险和青头的帮助鼓励。
9.读好故事的结局,读出好朋友历经劫难后重逢的开心。
预设:
当红头流着泪感谢青头时,读出它的感动。
青头笑眯眯地开导红头不要哭,就算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读出它的幽默。
五、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我们在书写时一定认真写,请拿起你的钢笔跟老师一起写字吧!
强调执笔姿势和书写规范:
小组成员比一比,看谁的坐姿最正确,书法最漂亮,写得最快速。
出示书写要求:
规范、端正、整洁。
1.出示生字:
旅、咱、怜、救、命、拼、扫、胃、管、刚、流、泪、算。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
“旅”和“旋”的区别;注意“算”的中间是“目”。
4.学生临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六、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牛肚子里的旅行》”,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读词语,寻找词语中的多音字。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找一找这些词语中的多音字。
预设:
答、应、骨、几、卷。
2.看拼音写词语。
出示拼音,学习写词语。
小组评价书写情况。
3.科普知识。
牛的胃由4个胃室组成,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饲料按顺序流经这4个胃室,其中一部分在进入瓣胃前返回到口腔内再咀嚼。
这4个胃室并非连成一条直线,而是相互交错存在。
二、开心游戏
阅读课文1-7自然段,说一说课文使用什么描写使你感受到了这对好朋友的开心快乐。
1.找出语言描写,读一读,感受两只小蟋蟀的快乐游戏、友好相处。
2.找出动作描写,感受小蟋蟀捉迷藏的天真活泼。
3.找一找红头的心理描写,感受红头躲藏时的心理。
理解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方法表现红头和青头是好朋友的手法。
三、非常历险
1.这对开心玩耍的好朋友一起经历了一次怎样的冒险?
红头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
学生自由表达,感知内容。
2.默读课文第7—18自然段,从文中画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学生按照地点提示说一说。
预设:
图片展示。
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是:
嘴→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嘴。
3.红头被吞掉后,青头是怎样做的?说一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预设:
(1)青头不顾被牛尾巴扫下来的疼痛,继续跳到牛身上和红头说话。
(2)红头在牛胃里快要绝望的时候,青头一直安慰它。
(3)红头返回牛嘴时,青头勇敢地爬到牛鼻子里蹭,使牛打喷嚏,救下了红头。
4.赏读自己最感动的地方,抓住关键词说一说自己的感动。
(1)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预设:
从“蹦”“摔”“一骨碌爬起来”“喊”等词语中体会青头临危不乱、和青头与红头的真挚感情。
(2)“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预设:
从“一定能出来”“咬着牙”等词语感受这对好朋友相互鼓励、永不放弃的精神。
(3)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预设:
对一只蟋蟀来说,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这种不顾自己的安危救助朋友的行为真让人感动!
四、完美结局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对好朋友见面时的情景。
出示句子: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谢谢你……”
青头笑眯眯地说:
“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吧!”
2.师问:
两只蟋蟀一哭一笑让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由谈体会。
五、我的思考
红头为什么能够脱险?关键因素是什么?
1.自己的坚持。
2.好朋友青头的帮助。
青头是用什么帮助红头的?
(1)知识丰富,方法正确。
(2)安慰鼓励,永不放弃。
(3)坚强勇敢,及时出手。
六、大家交流
1.有一个成语“吃一堑,长一智”,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
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
是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道理。
2.经历这次危险以后,青头和红头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七、课堂总结
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啊!正是青头的临危不惧,对朋友真诚的关心,以及灵活应用了所学知识解救了自己的朋友!
八、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一听,同时跟家人分享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2.积累相关的格言,抄到积累本上。
知识就是力量。
竭诚相助亲密无间,乃友谊之最高境界。
勇敢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
九、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