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1.3能源的充分利用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4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石燃料的利用(导学案)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本课题首先通过燃烧反应中产生热量,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从而认识到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然后主要介绍化石燃料的利用。
化石燃料是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
关于天然气,则是从认识其主要成分出发,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燃料的燃烧和应用。
在了解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以认识要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的重要性。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课题结合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说明使用清洁燃料和开发新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石燃料的利用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化石燃料的利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3.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
2.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以及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化石能源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
3.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
4.知道石油炼制的几种主要产品及用途。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2.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冷而干燥的烧杯,试管,小烧杯,试管架,贮气瓶,酒精灯,胶头滴管,玻璃片,镊子,CH4气体,澄清石灰水,镁条,盐酸,氢氧化钡晶体,氯化铵晶体。
课前预习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同时,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①放热现象,如生石灰与水反应;②吸热现象,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
案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重、难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对△h的“+”与“-”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反应热焓变
(一):反应能量变化与反应热
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
1。
高中化学1.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化学反响中能量转变的原由和常有的能量转变形式;2、认识化学反响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并且能量的开释或汲取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质量;3、认识反响热和焓变的含义。
【重、难点】 :1 、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2 、对△ H 的“ +”与“ - ”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反响热焓变(一):反响能量变化与反响热能量就是推感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令人类离开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荣多姿的文明。
化学反响所开释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根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互换)。
所以,研究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1.化学反响与能量变化的关系任何一个化学反响中,反响物所拥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拥有的总能量是等的,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老是陪伴着的变化。
即在一个化学反响中,同时恪守守恒和守恒两个基本定律。
2、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形式化学反响所开释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根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互换,往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3、种类( 1)放热反响:即 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响,其反响物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燃料的焚烧、中和反响、生石灰与水化合、金属和酸的反响、铝热反响等都是放热反响。
( 2)吸热反响:即_________的化学反响,其反响物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 H2复原 CuO的反响,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响,CaCO3分解等大部分分解反响,Ba(OH)2·8H2O与NH4Cl 的反响都是吸热反响。
说明:吸热反响特点是大部分反响过程需要连续加热,但有的不需要加热如:Ba(OH)2·8H2O和NH4Cl 固体反响,放热反响有的开始时需要加热以使反响启动。
即反响的吸、放热与反响条件没关。
形成原由(图示)从微观上剖析:从宏观上剖析:从宏观上剖析:展望生成(二):反响热 焓变两个观点:环境 系统 1、定义: 叫反响热,又叫焓变。
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4课时)能源的充分利用教案 苏
高中化学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4课时)能源的充分利用教案苏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4课时)能源的充分利用教案苏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4课时)能源的充分利用教案苏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四课时能源的充分利用[交流与讨论] 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烧的方法之一, 主要化学反应是:C + H 2O==CO+ H 2 又已知: C (s) + O 2(g) == CO 2(g ) ΔH 1= -393.51 kJ/mol CO(g )+ 21O 2(g ) == CO 2(g) ΔH 3= -283.0 kJ/mol H 2(g)+ 21O 2(g) == H 2O (g) ΔH 2=-241。
8kJ/mol甲同学根据1m o l C O (g )和1m o l H 2(g )燃烧放出热量总比1m o l C (s )燃烧放出热量多,认为“煤炭燃烧时加少量水,可以使煤炭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热量应该相同,C (s )+H 2O (g )==CO(g )+H 2(g )ΔH 1= +131。
34 kJ/mol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乙同学根据盖斯定律作了下列循环图: ΔH 1 C(s ) + H 2O (g )+O 2(g) CO 2(g)+ H 2O (g) ΔH 4 ΔH 3 ΔH 2煤转化为水煤气与直接获得的能量是一样的,将煤转化成水煤气增加耗能。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优秀7篇)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化学教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
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
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以探究学习为主。
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
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
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
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
课题: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有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4)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准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自学、探究、训练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重点、难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A H 的“ +” 与“-”。
【学习过程】:【预学案】自主学习,我快乐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 ________ 或_______ 的能量,叫反应热,又称为_________ ,符号用____ 表示,其单位常采用__________ 。
很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能够通过 __________ 直接测量。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因为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___ 时,需要—的相互作用,这需要______ 能量;当________________ ,即新化学键_______ 时,又要_________ 能量。
如果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__ ,这是放热反应。
对于放热反应,因为反应后放出能量(释放给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 ___________ 。
所以,规定放热反应的A H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之,对于吸热反应,因为反应通过__________ 、_________ 等吸收能量(能量来自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________ 。
2023-2024年人教版高中化学 导学案 化学反应与电能导学案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2 课时 化学反应与电能一、 学习目标:1.掌握原电池定义、原电池的原理,以及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2.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熟知原电池的应用。
二、导学指导与检测 导学指导 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阅读教材P36-37页,完成右边相应内容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火力发电发电的能量转化 (1)过程: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汽机械能――→发电机电能(2) (氧化还原反应)是使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
二、原电池—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优点:清洁、高效) 1.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实验 现象 铜片上: ; 锌片上: . 铜片上: ; 锌片上: ; 电流表: . 实验 结论 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而铜不能 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导线中有电流通过 2.原电池概念:把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________反应。
3.工作原理(以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为例)(1)总反应式: 。
(总反应式一般是由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2)外电路:电子的移动方向:从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
电流的移动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
(3)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4.原电池构成条件(1)具有 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
(2)溶液:两电极均插入 中。
(3)导线:两电极用导线相连,形成 回路。
(4)有自发进行的 。
5.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①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发生 反应。
电极反应式: 。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质量减少。
①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发生 反应。
电极反应式: 。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三、 常见化学电源1.一次电池(1)特点:电池放电后 充电(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无法逆向进行),如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2)锌锰干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锌筒为负极,电极反应是Zn -2e -===Zn 2+。
河北省承德市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1.1化学反应的焓变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4_9123
1.1.1化学反应的焓变学习目标1,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知道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2,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通过比较的方法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方法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和讲解相结合内容部分随堂笔记【自主探知】知识点一:什么是反应热(焓变)?什么是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定义:称为焓变(ΔH),单位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伴随能量变化?(微观解释)旧键的断裂:能量新键的形成:能量总能量的变化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
吸热:前者后者放热:前者后者画出吸热、放热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图2.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ΔH 0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 ΔH 0[小结](1)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的分离与结合的过程(2)反应物分子中原子解离-------吸热。
生成物新分子的形成---------放热。
知识点二: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如何表示放热和吸热?为什么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物质的集聚状态?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什么?能否用分数表示?二.热化学方程式1. 定义: 例如:H 2 (气) + 1/2 O 2 (气) = H 2O (气) ΔH= -Q 1kJ/molH 2(气) + 1/2 O 2(气) = H 2O (液) ΔH= -Q 2 kJ/mol [讨论] 1.为什么集聚状态不同(s 、l 、g 、aq ),热量值不同?试比较Q 1 、Q 2的大小?答:2.若反应物状态不同,而生成物状态相同,那么热量值相同吗? 答:2.书写要点:①② ③④⑤ 知识点三:焓变与物质能量有什么关系?(由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求焓变)焓变与键能有什么关系?(由键能求焓变)[典型解悟]【例1】 1克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恢复常温下测得放出热量55.625KJ ,试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河北省承德市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1.3 能源的充分利用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4
H由此判断,正丁烷的标准燃烧热ΔH 为( )A .-2 878 kJ·mol -1B .-2 658 kJ·mol -1C .-1 746 kJ·mol -1D .-1 526 kJ·mol-17.已知101 kPa 下,碳、氢气、乙烯和葡萄糖的标准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1、285.8 kJ·mol -1、1 411.0 kJ·mol -1、2 800 kJ·mol -1,则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s)+12O 2(g)===CO(g)ΔH =-393.5 kJ·mol -1B .2H 2(g)+O 2(g)===2H 2O(g)ΔH =571.6 kJ·mol -1C .C 2H 4(g)+3O 2(g)===2CO 2(g)+2H 2O(g)ΔH =-1 411.0 kJ·mol -1D.12C 6H 12O 6(s)+3O 2(g)===3CO 2(g)+3H 2O(l)ΔH =-1 400 kJ·mol -1 8.已知:2CO(g)+O 2(g)===2CO 2(g) ΔH =-566 kJ·mol -1Na 2O 2(s)+CO 2(g)===Na 2CO 3(s)+12O 2(g)ΔH =-266 kJ·mol -1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的标准燃烧热为283 kJB .下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2Na 2O 2(s)+2CO 2(s)===2Na 2CO 3(s)+O 2(g) ΔH >-532 kJ·mol -1D .CO(g)与Na 2O 2(s)反应放出54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9.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O 的标准燃烧热为283 kJ·mol -1,CH 4的标准燃烧热为890 kJ·mol-1,由1 mol CO 和3 mol 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A .2 912 kJB .2 953 kJC .3 236 kJD .3 867 kJ现有H 2与CH 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若实验测得反应热为3 695 kJ 。
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4.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焓变反应热1.焓变(1)焓: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符号:H。
(2)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之间的焓值差,符号:ΔH,单位:kJ·mol-1(或kJ/mol)。
2.反应热(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单位:kJ·mol-1(或kJ/mol)。
(2)与焓变的关系: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微观角度——化学键的变化若Q1>Q2,反应吸收能量,ΔH>0,为吸热反应;若Q1<Q2,反应放出能量,ΔH<0,为放热反应。
(2)宏观角度——反应物与生成物能量相对高低①图示②结论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4.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表示(1)放热反应:ΔH为“-”或ΔH<0,体系能量降低。
(2)吸热反应:ΔH为“+”或ΔH>0,体系能量升高。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 )(2)反应热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 )(3)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 )(4)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 )(5)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 )答案:(1)×(2)×(3)×(4)√(5)√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下列反应:①化石燃料燃烧②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③用C和H2O在高温下制水煤气④锌和盐酸反应制氢气⑤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研磨放出氨气⑥煅烧石灰石其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有_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_______。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精选5篇)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重点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学生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多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因此将化学反应分为:(1)放热反应(2)吸热反应 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单位:kJ/mol 或kJ•mol-1 ∆H为“-” 为放热反应,∆H为“+” 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 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1)从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角度解释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吸热反应)(2)从化学反应的实质角度去解释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和新键的形成过程(放出能量)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大于新键的形成过程(放出能量)反应是吸热反应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小于新键的形成过程(放出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4、课堂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kJ/mol。
高中化学1.1.3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3)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认识中和热的观点,掌握中和热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重、难点】: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学习过程】三、中和热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响而生成mol H2O,这时的反响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响其本质是+ -H 和 OH 反响,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aq) = H 2 ΔH = -57.3kJ/molH (aq) +OH O(l)3.注意:① . 中和热是以生成 1molH2O为基准,由于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水的化学计量数为 1,其酸、碱或盐的化学计量数能够为分数.一定以生成1mol 水为标准;强酸与强碱中和时生成 1mol H 2 O 均放热 57.3kJ ,弱酸或弱碱电离要汲取热量,因此它们参加中和反响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
浓的强酸与强碱中和时,稀释过程放热,因此它们参加中和反响时的中和热大于57.3kJ/mol。
弱酸或弱碱电离要汲取热量,因此它们参加中和反响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② .中和反响对象为稀溶液。
这里的稀溶液一般要求酸溶液中的c( H +)≤1mol/L ,碱溶液中的 c (OH -)≤ 1mol/L 。
这是因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
四、中和热的测定实验1.实验用品大烧杯个 (500mL) 、小烧杯个 (100mL) 、温度计、量筒个 (50mL) 、泡沫塑料或硬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中心有个小孔 )、搅拌棒。
0.50mol/L 盐酸、 0.55mol/LNaOH 溶液。
2.实验原理实验原理:用 50 mL(大概50g) 0. 50 mol/L 的盐酸与 50mL (大概 50g) 0. 55 mol/L 氢氧化钠设 t 1: 反响前两溶液的均匀温度。
t 2 反响后溶液温度 c = 4 .18 J/ ( g·℃):试求 Q 的表达式和中和热表达式: Q = mc (t 2- t 1) = 0.418 ( t 2- t 1) kJ0.418 ( t 2- t 1)△ H = —————————— kJ/mol0.025+ -≈ — 57.3kJ/molH (aq) 十 OH(aq) = H 2O(1) ;△ H3.实验步骤(1) 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 ( 或纸条 ) ,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
高中化学高一化学《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2.重视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将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融入化学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针对学生对能量变化概念的理解困难,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认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定量计算,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奥秘的欲望。
2.通过学习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深度思考拓展:针对本节课学习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a.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b.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有效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4.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利用案例分析、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五)总结归纳
1.知识梳理: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能源的充分利用学习目标1,认识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及常见的节能方法。
重点难点认识标准燃烧热的概念,学会利用标准燃烧热进行相关的计算。
方法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和讲解相结合内容部分随堂笔记【自主探知】标准燃烧热一、自学探究1.复习:什么叫燃烧?燃烧过程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2.在时,物质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时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1.定义:在101kPa时,l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的反应热.热值热值定义:在101kPa时,l 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2.注意:①燃烧的条件是在101kPa;②可燃物以1mol作为标准,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③物质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所以表达物质燃烧时的△H均为负值;④燃烧要完全,如H2S的标准燃烧热是指生成SO2,而不是生成S的不完全燃烧;⑤生成的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C的标准燃烧热是指生成CO2,而不是CO;H2的标准燃烧热是指生成H2O (l),而不是H2O (g)。
如:H2(g)+ 1/2 O2(g) = H2O (l); △H =-285.8 kJ/mol3.【思考】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标准燃烧热有什么不同?答:①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多少有关,燃烧的物质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而标准燃烧热规定是1 mol的可燃物;②研究燃烧放出的热量并未限定燃烧产物的形态,而研究标准燃烧热必须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所以,不同量的同一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能不同,但标准燃烧热是一定的。
4.概念辨析:①下列各组物质的标准燃烧热相等的是:()A.碳和一氧化碳 B.1mol碳和2mol碳C.1mol乙炔和2mol碳 D.淀粉和纤维素②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H = -241.8 kJ/mol2 H2 (g)+ O2 (g)=2 H2O (g);△H = -483.6 kJ/molH2 (g)+1/2 O2 (g)= H2O (l);△H = -285.8 kJ/mol2 H2 (g)+ O2 (g)=2 H2O (l);△H = -571.6 kJ/mol则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________285.8 kJ/mol5.有关标准燃烧热的计算例:10g硫磺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O2,放出的热量能使500gH2O温度由18℃升至62.4℃,则硫磺的标准燃烧热为,热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每克水温度每升高1 ℃所需热量为4.18J)297 kJ·mol -1S(s)+O2(g)=SO2 (g) ;△H=-297kJ·mol-14.研究物质标准燃烧热的意义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6.小结:标准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标准燃烧热中和热能量变化相同点H标准不同点含义(二)、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思考下列问题:1.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有哪些?有何优点?2.广义讲,哪些物质可称为燃料?3.从资源蕴藏、开采、运输、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煤作燃料的利弊。
4.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如何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方向?5.新能源的特点?哪些是认为最有希望的新能源?二、总结1.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煤(主要成分C)、石油(主要为烃的混合物,其中重要产物汽油的主要成分为辛烷C8H18)、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优点:燃烧热都很高。
2.广义讲,能够发生燃烧,反应放出热量的物质都可称为燃料。
3.煤作燃料的利弊从化学的角度,煤的燃烧热虽高,但燃烧反应速率慢,热量利用率低;且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烧掉不仅会产生SO2等有害气体和烟尘,而且浪费资源。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煤是我国储量最多的能源资源,应充分利用。
但煤的形成需经数亿年的时间,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大量开采虽成本较低,但存在造成地面塌陷及瓦斯爆炸等隐患。
煤的直接燃烧是一种低效的利用,且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从综合经济效益角度,通过清洁煤技术,如煤的液化和气化,及实行烟气净化脱硫等,减少燃烧煤的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
4.我国是少数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且煤燃烧的热利用率较低。
我国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方向:一方面,要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另一方面,降低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率,节约油气资源,加快开发水电、核电和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5.新能源的特点: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
最有希望的新能源: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和氢能等。
【巩固练习】1.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属不可再生能源B .煤、石油、水煤气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属一级能源C .太阳能是一级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D .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做功2.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下列做法违背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 A .发展氢能和太阳能 B .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C .提高原子利用率,发展绿色化学D .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3.21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电力B .核能C .太阳能D .氢能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标准燃烧热B .1 molC 燃烧生成CO 时放出的热量就是C 的标准燃烧热 C .1 mol H 2燃烧生成水时放出的热量是H 2的标准燃烧热D .相同条件下,1 mol H 2O(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 2、O 2化合生成1 mol H 2O(l)放出的热量值相等5.下列关于反应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1,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kJ·mol -1B .CO(g)的标准燃烧热是283.0 kJ·mol -1,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ΔH =2×283.0 kJ·mol -1C .反应热有正负之分,标准燃烧热ΔH 全部是正值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标准燃烧热 6.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 ℃,101 kPa): ①C 4H 10(g)+O 2(g)===4CO 2(g)+5H 2O(l)ΔH =-2 878 kJ·mol -1 132②C 4H 10(g)+O 2(g)===4CO 2(g)+5H 2O(g)ΔH =-2 658 kJ·mol -1 132③C 4H 10(g)+O 2(g)===4CO(g)+5H 2O(l)ΔH =-1 746 kJ·mol -192④C 4H 10(g)+O 2(g)===4CO(g)+5H 2O(g)ΔH =-1 526 kJ·mol -192由此判断,正丁烷的标准燃烧热ΔH 为( )A .-2 878 kJ·mol -1B .-2 658 kJ·mol -1C .-1 746 kJ·mol -1D .-1 526 kJ·mol -1 7.已知101 kPa 下,碳、氢气、乙烯和葡萄糖的标准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1、285.8 kJ·mol -1、1 411.0 kJ·mol -1、2 800 kJ·mol -1,则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s)+O 2(g)===CO(g)ΔH =-393.5 kJ·mol -112B .2H 2(g)+O 2(g)===2H 2O(g)ΔH =571.6 kJ·mol -1C .C 2H 4(g)+3O 2(g)===2CO 2(g)+2H 2O(g)ΔH =-1 411.0 kJ·mol -1 D.C 6H 12O 6(s)+3O 2(g)===3CO 2(g)+3H 2O(l)ΔH =-1 400 kJ·mol -1 128.已知:2CO(g)+O 2(g)===2CO 2(g) ΔH =-566 kJ·mol -1 Na 2O 2(s)+CO 2(g)===Na 2CO 3(s)+O 2(g)ΔH =-266 kJ·mol -112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的标准燃烧热为283 kJB .下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2Na 2O 2(s)+2CO 2(s)===2Na 2CO 3(s)+O 2(g) ΔH >-532 kJ·mol -1D .CO(g)与Na 2O 2(s)反应放出54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9.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O 的标准燃烧热为283 kJ·mol -1,CH 4的标准燃烧热为890 kJ·mol -1,由1 mol CO 和3 mol 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A .2 912 kJB .2 953 kJC .3 236 kJD .3 867 kJ现有H 2与CH 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若实验测得反应热为3 695 kJ 。
则原混合气体中H 2与CH 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1∶3 C .1∶4 D .2∶311.航天飞船可用肼(N 2H 4)和过氧化氢(H 2O 2)为动力源。
已知1 g 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 kJ 的热量。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中肼作还原剂B .液态肼的标准燃烧热为20.05 kJ·mol -1C .该动力源的突出优点之一是生成物对环境无污染D .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 2H 4(l)+2H 2O 2(l)===N 2(g)+4H 2O(g)ΔH=-641.6 kJ·mol-112.一些烷烃的标准燃烧热如下表:化合物标准燃烧热(kJ·mol-1)化合物标准燃烧热(kJ·mol-1)甲烷891.0 正丁烷 2 878.0乙烷 1 560.8 异丁烷 2 869.6丙烷 2 221.5 2甲基丁烷 3 53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戊烷的标准燃烧热大约是3 540 kJ·mol-1B.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ΔH=-1 560.8 kJ·mol-1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13.已知25 ℃、101 kPa时,乙烯和乙炔(C2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2H4(g)+3O2(g)===2CO2(g)+2H2O(l) ΔH=-1 411 kJ·mol-1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 600 kJ·mol-1,又知燃烧时火焰的温度乙炔高于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