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3液体化学品颜色
1,3丙二醇 吨
1,3丙二醇吨简介1,3丙二醇(英文名:1,3-Propanedio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化学式为C3H8O2。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1,3丙二醇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化妆品、医药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用途纺织行业1,3丙二醇在纺织行业中应用广泛。
它可以用作纺织品和纱线的湿润剂、柔软剂和抗静电剂,提高纤维的柔软度和光亮度,使织物具有更好的手感和舒适感。
塑料行业1,3丙二醇是一种优秀的塑料增塑剂。
它可以与聚酯、聚醚等基础材料进行共混,提高塑料的韧性、强度和耐热性,使塑料制品更加坚固耐用。
化妆品行业1,3丙二醇是一种优良的化妆品成分。
它具有保湿、润滑和柔软皮肤的作用,可以用于制造各种护肤品和彩妆产品。
此外,1,3丙二醇还具有抗菌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
医药行业1,3丙二醇在医药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作药物的溶剂、媒介和输液剂,帮助药物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同时,1,3丙二醇还可以用于制造医药中间体和合成药物。
生产过程1,3丙二醇的生产主要有两种方法:氢化法和脱水法。
氢化法氢化法是目前主流的1,3丙二醇生产方法。
该方法以甘油(丙三醇)为原料,经过氢化反应生成1,3丙二醇。
氢化反应一般在高压下进行,常用的催化剂有铂、镍、钯等。
氢化法的优点是反应温度相对较低,可以避免副反应的发生。
此外,该方法得到的1,3丙二醇纯度较高,产品质量稳定。
脱水法脱水法是传统的1,3丙二醇生产方法。
该方法以甘油为原料,通过脱水反应得到1,3丙二醇。
脱水反应需要使用脱水剂,常用的脱水剂有氧化氯、酸等。
脱水法的优点是原料成本较低,反应过程相对简单。
但脱水反应产生的副产物较多,产品纯度较低。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1,3丙二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2.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免高温、火源和阳光直射,防止发生爆炸和火灾。
【1,2,3-三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1,2,3-三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1,2,3-三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2,3-三甲苯;连三甲基苯;连三甲苯化学品英文名1,2,3-trimethylbenzene;hemimellitene分子式C9H12相对分子质量120.21结构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成分浓度 CAS No1,2,3-三甲苯 526-73-8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第3.3类高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蒸气对眼、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接触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麻醉作用。
可引起皮炎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20~30min。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
就医。
饮酒增加本品毒性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聚集静电。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极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域,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
环氧乙烷分析检验操作规程
环氧乙烷原料检验操作规程XXX公司二零二零年二月分发号:受控状态:环氧乙烷分析检验操作规程编号:版次:编制:质检部审核:审批: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目录健康安全环保 (1)1、安全 (1)2、特殊的个人防护装备 (1)第一章技术指标 (2)第二章、具体操作步骤 (3)1、色度的测定 (3)1.1 检验依据 (3)1.2方法概要 (3)1.3准备工作 (3)1.4 结果报告 (4)1.5 注意事项 (4)2、环氧乙烷含量的测定 (4)2.1 检验依据 (4)2.2 方法提要 (4)2.3 结果计算 (5)3、水含量的测定 (5)3.1 检验依据 (5)3.2 方法原理 (5)3.3试剂和材料 (5)3.4仪器 (5)3.5 操作步骤 (5)3.6注意事项 (5)4、酸(以乙酸计)含量的测定 (6)4.1 检验依据: (6)4.2方法原理 (6)4.3仪器与溶液 (6)4.4测定方法 (6)4.5结果计算 (7)4.6 注意事项 (7)5、总醛(以乙醛计)含量的测定 (7)5.1检验依据 (7)5.2方法原理 (8)5.3试剂和溶液 (8)5.4仪器 (8)5.5测定步骤 (8)5.6结果计算 (8)6、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9)6.1 检验依据 (9)6.2 方法提要 (9)6.3 试剂 (9)6.4 色谱条件 (9)6.5 分析步骤 (10)6.6精密度 (10)6.7 注意事项 (10)健康安全环保1、安全1.1 实验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1.2 参照所使用的化学品的材料安全数据(MSDS)获得安全相关信息。
1.3 氢氧化钠: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皮肤接触时,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触时,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食入时,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解毒。
一乙醇胺
分子式 H2NCH2CH2OH
CAS号 141-43-5
性质 氨分子中的氢被羟乙基-CH2CH2OH取代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可分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通常一乙醇胺简称乙醇胺。一、二、三乙醇胺在室温下均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有吸湿性和氨臭;能与水、乙醇和丙酮等混溶,微溶于乙醚和四氯化碳;能吸收二氧化碳和硫化氢;与无机酸和有机酸反应生成酯;均具碱性。乙醇胺的主要物理常数如下:熔点10.5℃。沸点170℃。相对密度1.0180(20/4℃)。动力粘度(20℃)24.14mPa?s。闪点93.3℃。折射率nD(20℃)1.4540。25℃时,在苯中的溶解度为1.4%,在乙醚中的溶解度为2.1%,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为0.2%。
沸程(168~174℃)≥ 95 65 45 色度(Pt-Co),号≤ 25
二、检验方法
1、外观的测定
目测。
2、总胺量的测定
2.1 原理
以溴甲酚绿-甲基红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中和滴定。
附注:2BG17019-89。祥云一号 (2008-7-01 16:41:50)分子式:C2H7NO
分子量:61.08
CAS号:141-43-5
性质:氨分子中的氢被羟乙基--CH2CH2OH取代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可分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通常一乙醇胺简称乙醇胺。一、二、三乙醇胺在室温下均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有吸湿性和氨臭;能与水、乙醇和丙酮等混溶,微溶于乙醚和四氯化碳;能吸收二氧化碳和硫化氢;与无机酸和有机酸反应生成酯;均具碱性。乙醇胺的主要物理常数如下:熔点10.5℃,沸点170℃,58℃(0.67kPa),相对密度1.0180(20/4℃),动力粘度(20℃)24.14mPa?s,折射率1.4540,闪点93.3℃。25℃时,在苯中的溶解度为1.4%,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2.1%,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为0.2%。有强的乳化作用和起泡作用。
一乙醇胺的介绍
N-甲基一乙醇胺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带有强烈氨味的液体。
沸点:在760mmHg的压力下,沸点为:159.6℃凝固点:-5℃全溶于水化学性质:N-甲基一乙醇胺分子中带有羟基和氨基官能团,具有胺和醇的性质,与相应物质反应生成四元胺盐、皂、酯和酰胺盐。
用途:N-甲基一乙醇胺广泛用于化肥厂、合成氨厂、尿素厂的二氧化碳脱除剂和炼气厂、炼油厂、油田的脱硫剂及克劳斯装置的硫磺回收等,其化学性质决定了它在涂料、纺织、抛光、洗涤剂、农药、化妆品和医药等行业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
N-甲基二乙醇胺还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
一乙醇胺(MEA)化学名:2-羟基乙胺英文名:1-Amino-2-hydroxyethane, Monoethanolamine分子式:C2H7NO 分子量:61.08CAS号:141-43-5常温下为无色粘稠液体带氨味,溶于水, 溶液呈强碱性, 能与水, 乙醇相混溶能腐蚀铜, 铜化合物和橡胶, 其液体和蒸汽腐蚀皮肤和眼睛,能与多种酸反应生成酯, 酰胺盐,沸点170 ,熔点10.5忘忧愁(2008-2-17 07:01:19)可以查MSDS 那里各种化合物的性质都有.浩瀚天(2008-6-25 16:31:09)楼主做牛磺酸的吧?祥云一号(2008-7-01 16:40:50)标准名称:工业用一乙醇胺标准说明本标准适用于以环氧乙烷与氨水反应制得的工业用一乙醇胺。
I、II型产品主要用于荧光增白剂和医药中间体等制造。
II型产品主要用于脱除酸性气体等。
分子式:HOCH2CH2NH2分子量:61.08(按1985年国际原子量)一、技术要求工业用一乙醇胺应符合下列要求项目指标项目指标I型II型III型I型II型III型外观清晰淡黄色粘性液体,无悬浮物水分,%≤ 1.0 - -总胺量(以一乙醇胺计),%≥99.0 95.0 80.0 相对密度(20/20℃) 1.014~1.019 _ _沸程(168~174℃)≥95 65 45 色度(Pt-Co),号≤25二、检验方法1、外观的测定目测。
乙酸仲丁酯产品说明书
乙酸仲丁酯产品说明书公司简介湖南中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环保容积的科技型企业,致力于向国内外客户提供性价比突出的环保溶剂。
中创化工乙酸酯系列产品摒弃了传统工艺路线,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绿色工艺,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公司目前拥有60000吨/年乙酸仲丁酯、6000吨/年乙酸异丙酯和60000吨/年丁烷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树脂、胶粘剂、农药、医药、维尼纶等行业。
公司坐落于洞庭湖畔、长江之滨的旅游城市——湖南省岳阳市,北临长江、南靠京广铁路,与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相邻,水陆交通便捷,可发汽车槽车、铁路罐车、液体化工船舶、ISO TANK以及桶装产品。
乙酸仲丁酯技术说明书产品简介:乙酸仲丁酯是乙酸乙酯的四种同分异构体之一,为无色、易燃、带有水果香味的液体,与其他同分异构体的性能相似,对多种合成树脂及天然树脂具有优良的溶解能力。
其沸点较常用的乙酸正丁酯和乙酸异丁酯低,蒸发速度较快。
产品名称:乙酸仲丁酯英文名称:Sec-butyl Acetate(SBAC)其他名称:醋酸仲丁酯、乙酸另丁酯、乙酸第二丁酯O CH3‖∣分子结构式:CH3-C-O-CH-CH2-CH3产品用途:(1)用作涂料溶剂乙酸仲丁酯的溶解性能与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相似,在涂料配方中可以替代乙酸正丁酯和乙酸异丁酯。
广泛用作硝基漆、丙烯酸漆、聚氨酯漆、聚酯漆、氨基漆、环氧漆等涂料的溶剂。
(2)用作合成树脂制造过程中的溶剂(3)用作固化剂制造过程的溶剂(4)用作油墨溶剂可以完全替代乙酸正丁酯用作印刷油墨中的挥发性溶剂。
(5)用作胶粘剂制造过程中的溶剂(6)用作稀释剂乙酸仲丁酯是天那水、香蕉水等稀释剂中成本低、毒性低的理想组分。
(7)用作清洗剂乙酸仲丁酯可用于配置洗网水、洗模水、洗板水、洗枪水、金属清洗剂等。
(8)用作医药工业乙酸仲丁酯可用作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洁霉素)、激素、维生素生产过程中的萃取剂;由于其挥发速度适中,具有良好的皮肤渗透性,也可用作药物吸收促进组分。
三乙二醇甲醚 沸点
三乙二醇甲醚沸点
(最新版)
目录
1.三乙二醇甲醚的概述
2.三乙二醇甲醚的沸点
3.三乙二醇甲醚的应用领域
4.三乙二醇甲醚的储存和运输注意事项
正文
三乙二醇甲醚,也称为三乙二醇甲醚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C6H14O3。
它是一种无色至微黄色的液体,具有低沸点和较高的表面张力,因此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乙二醇甲醚的沸点为 137.5℃,闪点为 30℃,因此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它主要通过醇解或酯化反应合成,生产工艺成熟,成本较低。
三乙二醇甲醚在化工、医药、农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化工领域,它可以用作溶剂、助溶剂或添加剂;在医药领域,它可以用于生产激素类药物;在农药领域,它可以用作杀虫剂、杀菌剂等。
然而,三乙二醇甲醚也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此,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密封保存,避免与食品、饮料等接触,同时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1页共1页。
化工分析常用国标
GB/T 11198.2-1989 工业硫酸 灰分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1198.3-1989 工业硫酸 铁含量的测定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GB/T 11198.4-1989 工业硫酸 铁含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198.10-1989 工业硫酸 汞含量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6709-1986 黄血盐钠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 6710-1986 黄血盐钠水不溶物的测定方法
GB/T 6711-1986 黄血盐钠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12737-1991 化工产品中痕量硫酸盐测定的通用方法 还原滴定法
GB/T 17518-1998 化工产品中硅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还原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6144-1985 合成切削液
GB/T 13287-1991 液化石油气挥发性测定方法
GB/T 497-1977 标准正庚烷
GB/T 8120-1987 高纯正庚烷和异辛烷纯度测定法 (毛细管色谱法)
GB/T 3143-1982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 (Hazen 单位--铂-钴色号)
GB/T 3723-198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T 4147.4-1984 浓硝酸中灼烧残渣含量的试验方法 重量法
GB/T 4147.1-1984 浓硝酸中硝酸含量的试验方法 容量法
GB/T 4147.2-1984 浓硝酸中亚硝酸含量的试验方法 容量法
GB/T 4147.3-1984 浓硝酸中硫酸含量的试验方法 容量法
GB/T 4348.1-1984 工业用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GB/T 14666-1993 分析化学术语
GB/T 15337-199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则
国标目录-化工
化工GB/T 3143—1982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 (Hazen单位—铂钴色号)GB/T 3723—1999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平安通那么4GB/T 4470—1998火焰发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术语GB/T 4472—1984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那么GB/T 4650—1998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词汇HJGB/T 4946—1985气相色谱法术语GB/T 5332—1985可燃液体和气体引燃温度试验方法GB/T 6040—2002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那么GB/T 6041—2002质谱分析方法通那么GB/T 6283—1986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 (通用方法)GB/T 6284—1986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重量法GB/T 6488—1986化工产品折光率测定法GB/T 6678—1986化工产品采样总那么GB/T 6679—1986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那么GB/T 6680—1986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那么GB/T 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7686—1987化工产品中砷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GB/T 8322—1987分子吸收光谱法术语GB/T 9008—1988液相色谱法术语柱液相色谱法和平面色谱法GB/T 14666—1993分析化学术语GB/T 15337—199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那么HGB/T 16631—1996柱液相色谱分析法通那么HJ—1998化学品平安资料表第一局部内容和工程顺序GB 4655—1984橡胶工业静电平安规程GB 4962—1985氢气使用平安技术规程GB 13548—1992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平安评价通那么GB 16483—2000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T 3049—1986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啉分光光度法GB/T 3050—2000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GB/T 3051—2000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GB/T 6709—1986黄血盐钠含量的测定方法GB/T 6710—1986黄血盐钠水不溶物的测定方法GB/T 6711—1986黄血盐钠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12737—1991化工产品中痕量硫酸盐测定的通用方法复原滴定法GB/T 17518—1998化工产品中硅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复原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GB 209—1993工业用氢氧化钠SodiuGB 210—1992工业碳酸钠GB 320—1993工业用合成盐酸—2002工业硝酸浓硝酸—2002工业硝酸稀硝酸GB/T 534—2002工业硫酸GB/T 538—1990工业硼酸GB/T 1606—1998工业碳酸氢钠GB/T 1919—2000工业氢氧化钾—2000工业用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2002工业用氢氧化钠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汞量法—2002工业用氢氧化钠铁含量的测定1,10菲啉分光光度法GB/T 7698—1987工业用氢氧化钠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GB 7744—1998工业氢氟酸—1989工业硫酸氮氧化物测定2,4二甲苯酚分光光度法—1989工业硫酸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碘量法—1989工业硫酸氯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GB/T 11199—1989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HJ*—1989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中氯酸钠含量的测定邻联甲苯胺分光光度法—1989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中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89离子交换膜法氢氧化钠中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法GB/T 11212——1989化纤用氢氧化钠含量的测定方法(甲法)—1989化纤用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89化纤用氢氧化钠中钙含量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1989化纤用氢氧化钠中硅含量的测定复原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1989化纤用氢氧化钠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甲法)—1989化纤用氢氧化钠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比浊法(乙法)—1989化纤用氢氧化钠中铜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90工业硼酸硼酸含量的测定—1990工业硼酸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1990工业硼酸硫酸盐含量的测定复原滴定法—1990工业硼酸硫酸盐含量的测定目视比浊法———1990工业硼酸氨含量的测定—1990工业硼酸重金属含量的测定—1990工业硼酸锰含量的测定—1990工业硼酸铬含量的测定—1990工业硼酸钴含量的测定GB/T 13549—1992工业氯磺酸GB/T 537—1997工业十水合四硼酸二钠GB 752—1994工业氯酸钾GB/T 1587—2000工业碳酸钾GB/T 1608—1997工业高锰酸钾GB/T 1613—1993工业硝酸钡GB/T 1614—1999工业碳酸钡GB/T 1617—2002工业氯化钡GB/T 1618—1995工业氯酸钠GB/T 1621—1993工业氯化铁FerricGB/T 1918—1998工业硝酸钾PotassGB 2367—1990工业亚硝酸钠GB/T 2899—1996工业沉淀硫酸钡GB/T 3959—1994工业无水氯化铝GB/T 4209—1996工业硅酸钠GB/T 6009—1992工业无水硫酸钠GB/T 6274—1997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GB/T 6275—1986工业用碳酸氢铵—1986工业用碳酸氢铵总碱度的测定容量法—1986工业用碳酸氢铵氯化物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GB/T —1986工业用碳酸氢铵硫化物含量的测定目视比浊法—1986工业用碳酸氢铵硫酸盐含量的测定目视比浊法—1986工业用碳酸氢铵灰分含量的测定重量法—1986工业用碳酸氢铵铁含量的测定邻菲啉分光光度法—1986工业用碳酸氢铵砷含量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1986工业用碳酸氢铵砷含量的测定砷斑法—1986工业用碳酸氢铵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目视比浊法GB 6549—1996氯化钾GB/T 7118—1999工业氯化钾GB/T 9983—1988工业三聚磷酸钠—1988工业三聚磷酸钠白度的测定—1988工业三聚磷酸钠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1988工业三聚磷酸钠离子交换柱色谱法别离测定不同形式的磷酸盐—1988工业三聚磷酸钠水不溶物的测定—1988工业三聚磷酸钠和焦磷酸钠灼烧损失的测定—1988工业三聚磷酸钠铁含量的测定2,2'联吡啶分光光度法—1988工业三聚磷酸钠pH的测定电位计法—1988工业三聚磷酸钠颗粒度的测定—1988工业三聚磷酸钠表观密度的测定给定体积称量法—1988工业三聚磷酸钠(包括食品工业用)氮的氧化物含量的测定3,4二甲苯酚分光光度法—1988工业三聚磷酸钠Ⅰ型含量的测定GB/T 10500—2000工业硫化钠GB/T 10666—1995次氯酸钙(漂粉精)G13GB/T 1610—1999工业铬酸酐G13GB 1616—1988工业过氧化氢G13GB/T 2449—1992工业硫磺及其试验方法HJG13GB/T 3494—1996直接法氧化锌G13GB/T 3637—1993液体二氧化硫G13GB 4947—1990工业赤磷G13GB 7816—1998工业黄磷G13GB/T 12495—1990活性炭型号命名法G14GB 7746—1997工业无水氟化氢GB/T 1997—1989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GB/T 2021—1989芳烃酸洗试验法GB/T 2366—1986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2工业液体氯代甲烷类产品中—1992工业液体氯代甲烷类产品中微量水分的测定浊点法—1992工业液体氯代甲烷类产品的包装、标志、贮存、运输和检验规那么GB/T 6012—1999工业用丁二烯外观试验GB/T 6014—1999工业用丁二烯中不挥发残留物质的测定GB/T 6015—1999工业用丁二烯中微量二聚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6017—1999工业用丁二烯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6020—1999工业用丁二烯中特丁基邻苯二酚(TBC)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6021—1999工业用丁二烯液上气相中氧和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6022—1999工业用丁二烯液上气相中氧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6023—1999工业用丁二烯中微量水的测定卡尔·费休库仑法GB/T 6025—1999工业用丁二烯中微量胺的测定—1986有机化工产品水溶性试验方法—1986挥发性有机液体水浴上蒸发后干残渣测定的通用方法—1993有机化工产品复原高锰酸钾物质的测定方法—1986有机液体产品微量硫的测定微库仑法—1986有机化工产品中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容量法—1986有机化工产品中微量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光度法GB/T 6325—1994有机化工产品分析术语GB/T 7131—1986裂解气相色谱法鉴定聚合物GB/T 7374—1987工业用氟代甲烷类中微量水分的测定重量法GB/T 7375—1987工业用氟代甲烷类纯度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7376—1987工业用氟代甲烷类中微量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法GB/T 7531—1987有机化工产品灰分的测定GB/T 7532—1987有机化工产品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目视限量法GB/T 7533—1993有机化工产品结晶点的测定方GB/T 7534—1987工业用挥发性有机液体沸程的测定GB/T 9977—1988焦化产品术语GB/T 10670—1989工业用氟代甲烷类中微量水分的测定电解法GB/T 11141—1989轻质烯烃中微量硫的测定氧化微库仑法GB/T 12700—1990石油产品和烃类化合物硫含量的测定Wickbold燃烧法GB/T 12701—1990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甲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2702—1999工业用丁二烯中特丁基邻苯二酚(TBC)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2717—1991工业乙酸酯类试验方法GB/T 14827—1993有机化工产品酸度、碱度的测定方法容量法GB/T 15956—1995内销电石包装钢桶GB/T 17828—1999工业用丁二烯中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滴定法GB/T 18255—2000焦化粘油类产品馏程的测定GB/T 18589—2001焦化产品蒸馏试验的气压补正方法GB 338—1992工业甲醇GB/T 1815—1997苯类产品溴价的测定GB/T 1816—1997苯类产品中性试验GB/T 2021—1980苯类产品密度测定法GB/T 3144—1982甲苯中烃类杂质的气相色谱测定法GB/T 3145—1982苯结晶点测定法GB/T 3146—1982苯类产品馏程测定法GB/T 3208—1982苯类产品总硫含量的微库仑测定方法GB/T 3209—1982苯类产品蒸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 3391—2002工业用乙烯中烃类杂质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3392—1991工业用丙烯中烃类杂质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3393—1993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氢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3394—1993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3395—1993工业用乙烯中微量乙炔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3396—2002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氧化的测定电化学法GB/T 3398—1982塑料球压痕硬度试验方法GB/T 3399—1982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护热平板法GB/T 3403—1982氨基模塑料命名GB 3406—1990石油甲苯GB 3407—1990石油混合二甲苯GB 3676—1992工业顺丁烯二酸酐GB/T 3727—1983聚合级乙烯、丙烯中微量水的测定卡尔·费休法GB 3915—1998工业用苯乙烯GB 4649—1993工业用乙二醇GB/T 6699—1998焦化萘GB/T 6701—1986萘不挥发物的测定方法GB/T 6702—2000萘酸洗比色试验方法GB 6819—1996溶解乙炔GB 7715—1987工业用乙烯GB/T 7716—2002工业用丙烯GB/T 8033—1987焦化苯类产品馏程的测定方法GB/T 8034—1987焦化苯类产品铜片腐蚀的测定方法GB/T 8035—1987焦化苯类产品酸洗比色的测定方法GB/T 8036—1987焦化苯类产品颜色的测定方法GB/T 8037—1987焦化苯类产品中硫醇的检验方法GB/T 8038—1987焦化甲苯中烃类杂质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 8039—1987焦化苯类产品全硫含量的复原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 9567—1997工业三聚氰胺GB 10665—1997碳化钙(电石)—1998工业用苯乙烯纯度的测定毛细管气相色谱法—1990工业用苯乙烯纯度的测定结晶点法—1990工业用苯乙烯中聚合物含量的测定光度法—1990工业用苯乙烯中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滴定法—1990工业用苯乙烯中总醛含量的测定滴定法GB/T 126—1990工业用苯乙烯中微量硫的测定氧化微库仑法—1998工业用苯乙烯中阻聚剂(对特丁基邻苯二酚)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13289—1991工业用乙烯液态和气态采样法GB/T 13290—1991工业用丙烯和丁二烯液态采样法GB 13291—1991工业用丁二烯—1993工业用乙二醇酸度的测定滴定法—1993工业用乙二醇中二乙二醇和三乙二醇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3工业用乙二醇中醛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18825—2002工业用环戊烷GB/T 18826—2002工业用1,1,1,2四氟乙烷(HFC134a)1,1,1,2 GB/T 18827—2002工业用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1,1GB/T 339—2001工业用合成苯酚GB/T 1615—1994工业二硫化碳GB/T 1626—1988工业草酸—2000工业冰乙酸—2000工业冰乙酸色度的测定分光光度法—2000工业冰乙酸含量的测定滴定法—2000工业冰乙酸中甲酸含量的测定碘量法—2000工业冰乙酸中甲酸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2000工业冰乙酸中乙醛含量的测定滴定法—2000工业冰乙酸中铁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2092—1992工业癸二酸GB/T 2093—1993工业甲酸GB/T 2282—2000焦化轻油类产品馏程的测定GB/T 2289—1994焦化粘油类产品取样方法GB/T 2601—1981酚类产品组成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 2602—2002酚类产品中间位甲酚含量的尿素测定方法GB/T 2604—1981邻甲酚组成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GB/T 3710—1983工业酚、苯酚结晶点测定方法GB/T 3711—1983酚类产品中性油及吡啶碱含量测定方法GB/T 3728—1991工业乙酸乙酯GB/T 3729—1991工业乙酸丁酯GB/T 4117—1992工业二氯甲烷GB/T 4118—1992工业三氯甲烷GB/T 4119—1993工业四氯化碳GB/T 5177.1—1993工业烷基苯色泽的测定HJ—1985工业烷基苯中可磺化物含量的测定—1985工业烷基苯平均相对分子量的测定气液色谱法—1985工业烷基苯溴指数的测定电位滴定法—2002工业直链烷基苯GB/T 5178—1985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平均相对分子量的测定气液色谱法GB/T 6026—1998工业丙酮GB/T 6027—1998工业正丁醇GB/T 6706—1986焦化苯酚水分测定结晶点下降法GB/T 6818—1993工业辛醇(2乙基己醇)GB/T 6820—1992工业合成乙醇GB/T 7371—1987工业用一氟三氯甲烷 (F11)GB/T 7372—1987工业用二氟二氯甲烷 (F12)GB/T 7373—1987工业用二氟一氯甲烷 (F22)—1994工业用丙烯腈—1994工业用丙烯腈外观的测定—1987丙烯腈的含量测定—1994工业用丙烯腈(5%水溶液)pH值的测定—1994工业用丙烯腈(5%水溶液)滴定值的测定—1994工业用丙烯腈中水含量的测定—1994工业用丙烯腈中总醛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94工业用丙烯腈中总氰含量的测定滴定法—1994工业用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94工业用丙烯腈中铁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94工业用丙烯腈中乙腈、丙酮和烯醛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4工业用丙烯腈酸度的测定滴定法—1994工业用丙烯腈中铜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94工业用丙烯腈中对羟基苯甲醚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94工业用丙烯腈中氨含量的测定滴定法GB/T 7814—1987异丙醇GB/T 7815—1995工业用季戊四醇GB/T 9009—1998工业甲醛溶液GB/T 9015—1998工业六次甲基四胺GB/T 9016—1988四氟乙烯用二氟一氯甲烷GB/T 9017—1988三氟一氯甲烷 (F-13)GB/T 10668—2000工业乙酸酐GB/T 10669—2001工业用环己酮GB/T 13097—1991工业环氧氯丙烷EGB/T 13098—1991工业环氧乙烷GB 13254—1991工业己内酰胺—1991工业己内酰胺50% 水溶色度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91工业己内酰胺结晶点的测定—1991工业己内酰胺高锰酸钾吸收值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991工业己内酰胺挥发性碱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1991工业己内酰胺290nm 波长处吸光度的测定—1991工业己内酰胺酸度或碱度的测定—1991工业己内酰胺铁含量的测定—1991工业己内酰胺环己酮肟含量的测定GB/T 13351—1992船底防锈漆通用技术条件GB/T 14491—2001工业用环氧丙烷GB/T 15045—1994脂肪烷基二甲基叔胺GB/T 15182—1994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GB/T 15243—1994焦化粘油类产品密度测定方法GB/T 16451—1996天然脂肪醇—1998工业丙烯酸——1998工业丙烯酸乙酯—1998工业丙烯酸正丁酯—1998工业丙烯酸2乙基己酯—1998工业丙烯酸纯度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8工业丙烯酸酯纯度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998工业丙烯酸酯酸度的测定—1998工业丙烯酸及酯中阻聚剂的测定GB 17602—1998工业己烷GB/T 17931—1999瓶级聚酯切片GB/T 17932—1999膜级聚酯切片GB/T 1999—1980焦化产品轻油类取样方法GB/T 2000—2000焦化固体类产品取样方法GB/T 2279—1989邻甲酚GB/T 2281—1996焦化轻油类产品密度试验方法GB/T 2283—1993焦化苯GB/T 2284—1993焦化甲苯GB/T 2285—1993焦化二甲苯GB/T 2288—1980焦化产品水分测定方法GB/T 2290—1994煤沥青GB/T 2291—1980煤沥青试验室试样的制备方法GB/T 2292—1997焦化产品甲苯不溶物含量的测定GB/T 2293—1997焦化固体类产品喹啉不溶物试验方法GB/T 2294—1997焦化固体类产品软化点测定方法GB/T 2295—1980煤沥青灰分测定方法GB/T 2599—1997工业甲酚TechnicaGB/T 2600—1997工业二甲酚—1986萘灰分的测定方法—1986萘结晶点的测定方法HJGB/T 3070—1982沥青焦GB/T 3071—1982沥青焦真比重的测定方法GB/T 3709—1997工业酚GB/T 6705—1989焦化苯酚GB/T 6708—1994黄血盐钠GB/T 8727—1988煤沥青结焦值的测定方法GB/T 14326—1993苯中二硫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GB/T 14327—1993苯中噻吩含量的测定方法HGB/T 2947—2002尿素、硝酸铵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GB/T 3595—2000肥料中氨态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B/T 3597—2002肥料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氮试剂重量法GB/T 3598—1983肥料中尿素态氮含量的测定尿素酶法GB/T 3600—2000肥料中氨态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GB/T 6690—1986久效磷含量分析方法GB 8569—1997固体化学肥料包装GB/T 8571—2002复混肥料实验室样品制备GB/T 8572—2001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B/T 8573—1999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GB/T 8574—2002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四苯硼酸钾重量法GB/T 8576—2002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真空烘箱法GB/T 8577—2002复混肥料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GB/T 10511—1989硝酸磷肥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B/T 10512—1989硝酸磷肥中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GB/T 10513—1989硝酸磷肥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GB/T 10514—1989硝酸磷肥中游离水含量的测定烘箱法GB/T 10515—1989硝酸磷肥粒度测定GB/T 10516—1989硝酸磷肥颗粒平均抗压强度测定GB/T 13565—1992肥料采样报告格式GB/T 13566—1992肥料堆密度的测定方法H—1993复混肥料中砷、镉、铅的测定试样溶液制备————1993复混肥料中钼的测定方法硫氰酸钠分光光度法—1993复混肥料中硼的测定方法甲亚胺H酸分光光度法——1993复混肥料中锌的测定方法—1999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1999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磷含量的测定—1999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总钾含量的测定GB 18382—2001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 535—1995硫酸铵GB 536—1988液体无水氨GB 2440—2001尿素—2001尿素测定方法总氮含量的测定—2001尿素测定方法缩二脲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2001尿素测定方法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法—2001尿素测定方法铁含量的测定邻菲啉分光光度法—2001尿素测定方法碱度的测定容量法—2001尿素测定方法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重量法—2001尿素测定方法粒度的测定筛分法—2001尿素测定方法硫酸盐含量的测定目视比浊法—2001尿素测定方法亚甲基二脲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 2945—1989硝酸铵GB/T 2946—1992氯化铵GB 3559—2001农业用碳酸氢铵—1988液体无水氨实验室样品的采取—1988液体无水氨氨含量的测定测定重量法—1988液体无水氨残留物含量的测定容量法—1988液体无水氨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法—1988液体无水氨油含量的测定重量法和红外光谱法—1988液体无水氨铁含量的测定邻菲啉分光光度法GB 10205—2001磷酸一铵、磷酸二铵—2001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中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2001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2001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中水分的测定GB/T —2001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粒度的测定GB/T 10212—1988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颗粒平抗压强度测定GB/T 10510—1998硝酸磷肥GB/T 13258—1991工业五硫化二磷TGB 15063—2001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T 17419—1998含氨基酸叶面肥料GB/T 17420—1998微量元素叶面肥料GB 18877—200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 1600—2001农药水分测定方法GB/T 1601—1993农药pH值的测定方法GB/T 1602—2001农药熔点测定方法GB/T 1603—2001农药乳液稳定性测定方法GB/T 1604—1995商品农药验收规那么GB/T 1605—2001商品农药采样方法GB/T 3775—1983农药乳化剂检验的一般规定—1983农药乳化剂水分测定方法—1983农药乳化剂氢离子浓度测定方法—1983农药乳化剂乳化性能测定方法—1983农药乳化剂苯不溶物测定方法—1983农药乳化剂闪点测定方法 (闭口杯法)GB 3796—1999农药包装通那么GB 4838—2000农药乳油包装GB 4839—1998农药通用名称CGB/T 5451—2001农药可湿性粉剂润湿性测定方法GB/T 6696—1986氧乐果含量分析方法GB/T 6697—1986多菌灵原药含量分析方法HJGB/T 14825—1993农药可湿性粉剂悬浮率测定方法GB/T 16150—1995农药粉剂、可湿性粉剂细度测定方法GB/T 16587—1996农药有效成分的气相色谱快速分析方法第1局部十二种农药GB/T 17515—1998农药乳化剂术语GB/T 17768—1999悬浮种衣剂产品标准编写标准G24GB 435—1984氯化苦G24GB/T 4997—1993永磁式低速直流测速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GB 334—2001敌百虫原药GB 434—1995溴甲烷原药GB 437—1993硫酸铜GB 2548—1993敌敌畏乳油GB 2549—1981敌敌畏原油GB 2897—1995对硫磷原药GB 2898—199550%对硫磷乳油50%GB 3726—1995甲胺磷乳油GB 5452—200156%磷化铝片剂56%GB 6694—1998氰戊菊酯原药GB 6695—199820%氰戊菊酯乳油20%GB 8200—2001杀虫双水剂GB 9548—1999甲基对硫磷原药GB 9549—199980%甲基对硫磷原药溶GB 9550—199950%甲基对硫磷乳油GB 9551—1999百菌清原药GB 9552—1999百菌清可湿性粉剂GB/T 9553—1993井冈霉素水剂GB 9556—1999辛硫磷原药GB 9557—199940%辛硫磷乳油GB 9558—2001晶体乐果GB/T 9559—1988林丹GB 10501—2000多菌灵原药GB 12685—1990三环唑原药GB 12686—1990草甘膦原药GB 13649—1992杀螟硫磷原药GB 13650—1992杀螟硫磷乳油GB 15582—1995乐果原药GB 15583—199540%乐果乳油40%GB 15954—1995甲胺磷原药MethamiGB 15955—1995赤霉素原药Gibbere—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喷射剂GB—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气雾剂—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小型烟雾剂—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蚊香—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电热蚊香片—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电热液体蚊香—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电热固液蚊香—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毒饵—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毒粉、毒笔—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驱避剂—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模拟现场GB 18171—2000百菌清悬浮剂—2000百菌清烟粉粒剂—200010%百菌清烟片剂GB 18416—2001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盘式蚊香GB 18417—2001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片蚊香GB 18418—2001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液体蚊香GB 18419—2001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杀虫气雾剂GB/T 1033—1986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T 1034—1998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GB/T 1035—1970塑料耐热性 (马丁) 试验方法GB/T 1036—1989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GB/T 1037—1988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GB/T 1038—2000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GB/T 1039—1992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那么GB/T 1041—1992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1630—1989环氧树脂命名GB/T 1632—1993聚合物稀溶液粘数和特性粘数测定GB/T 1633—2000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GB/T 1634—1979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 (简称热变形温度) 试验方法GB/T 1636—1979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GB/T 1842—1999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1999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局部:命名系统和分类根底GB/T 2035—1996塑料术语及其定义GB/T 2406—1993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T 2407—1980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GB/T 2408—1996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GB/T 2410—198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D1003:1977GB/T 2411—1980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GB/T 2546—1988聚丙烯和丙烯共聚物材料命名GB/T 2547—1981塑料树脂取样方法GB/T 2913—1982塑料白度试验方法GB/T 2914—1999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GB/T 2915—1999聚氯乙烯树脂水萃取物电导率的测定GB/T 2916—1997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用空气喷射筛装置的筛分析GB/T 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3401—1999聚氯乙烯树脂稀溶液粘数的测定GB/T 3681—2000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GB/T 3682—2000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 3960—1983塑料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方法GB/T 4608—1984局部结晶聚合物熔点试验方法光学法GB/T 4610—1984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点着温度的测定GB/T 4726—1984树脂浇铸体扭转试验方法HJGB/T 5470—1985塑料冲击脆化温度试验方法GB/T 5471—1985热固性模塑料压塑试样制备方法GB/T 5472—1985热固性模塑料矩道流动固化性试验方法GB/T 5473—1985酚醛模塑制品游离氨的检定GB/T 5474—1985酚醛模塑制品游离氨和铵化合物的测定比色法GB/T 5475—1985离子交换树脂取样方法GB/T 5476—1996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方法HJGB/T 5478—1985塑料滚动磨损试验方法GB/T 5759—2000氢氧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含水量测定方法GB/T 5760—2000氢氧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测定方法GB/T 6342—1996泡沫塑料与橡胶线性尺寸的测定GB/T 6343—1995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GB/T 6344—1996软质泡沫聚合物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1998聚苯乙烯(PS)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局部:命名系统和分类根底GB/T 6595—1986聚丙烯树脂鱼眼测试方法GB/T 6669—2001软质泡沫聚合材料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GB/T 6672—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GB/T 6673—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 7130—1986酚醛模塑制品中游离酚的测定碘量法GB/T 7141—1992塑料热空气暴露试验方法GB/T 7142—2002塑料长期热暴露后时间温度极限的测定—1987热塑性塑料管材及管件密度的测定第1局部:聚乙烯管材及管件基准密度的测定—1987热塑性塑料管材及管件密度的测定第2局部:聚丙烯管材及管件密度的测定GB/T 8323—1987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烟密度法GB/T 8324—1987模塑料体积系数试验方法GB/T 8325—1987聚合物和共聚物水分散体 pH 值测定方法GB/T 8330—1987离子交换树脂湿真密度测定方法GB/T 8331—1987离子交换树脂湿视密度测定方法GB/T 8332—1987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GB/T 8333—1987硬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GB/T 8661—1988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树脂中残留丙烯腈单体含量GB/T 9341—2000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9342—1988塑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T 9343—1988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闪点和自燃点的测定GB/T 9345—1988塑料灰分通用测定方法GB/T 9347—1988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乙酸乙烯酯的测定方法GB/T 9348—1988聚氯乙烯树脂的杂质与外来物粒子数的测定方法GB/T 9350—1988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树脂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T 9352—1988热塑性塑料压缩试样的制备GB/T 11991—1989离子交换树脂转型膨胀率测定方法GB/T 11992—1989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测定方法GB/T 11997—1989塑料多用途试样的制备和使用GB/T 11998—1989塑料玻璃化温度测定方法热机械分析法GB/T 11999—1989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试验方法埃莱门多夫法GB/T 12000—1989塑料在恒定湿热条件下曝露试验方法—1989未增塑聚氯乙烯窗用模塑料第1局部:命名—1989未增塑聚氯乙烯窗用模塑料第2局部:质量规格—1989未增塑聚氯乙烯窗用模塑料第3局部:性能试验方法—1989聚氯乙烯糊树脂中杂质粒子数测定方法—1996聚氯乙烯糊树脂糊的制备—1989聚氯乙烯增塑糊表观粘度测定方法—1989聚氯乙烯增塑糊 Brookfield 粘度测定方法—1992聚氯乙烯增塑糊刮板细度的测定—1989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测定方法—1989聚丙烯酰胺固含量测定方—1989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测定方法溴化法—1989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测定方法液相色谱法—1989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1989局部水解聚丙烯酰胺水解度测定方法G—1989粉状聚丙烯酰胺粒度测定方法—1989粉状聚丙烯酰胺溶解速度测定方法。
1,2,3-三甲基苯-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易燃,遇明火、高热急救措施
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接触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麻醉作用。可引起皮炎。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消防灭火介质
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禁用: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泄漏处理措施
浓度(mg/m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未制定
PC-TWA:未制定
PC-STEL:未制定
消防中心
人民医院
火警:119
匪警:110
急救:120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化学品标识
危险性标志
易燃!
刺激!
1,2,3-三甲基苯
1,2,3-trimethylbenzene
C9H12
CAS号:526-73-8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熔点(℃):-25.5;
初沸点和沸程(℃):176.1;
闪点(闭杯,℃):48;
爆炸上限/下限[%(v/v)]:无资料;
三乙二醇丁基甲醚 国标
三乙二醇丁基甲醚国标三乙二醇丁基甲醚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和反应中间体,它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三乙二醇丁基甲醚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三乙二醇丁基甲醚的化学式为C11H24O3,相对分子质量为204.31 g/mol。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低粘度和良好的溶解性。
三乙二醇丁基甲醚是一种不挥发的有机溶剂,可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如醇、醚和酯等。
它的沸点为245-250℃,熔点为-40℃。
三乙二醇丁基甲醚的制备方法有多种途径。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丁醇与乙二醇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三乙二醇丁基甲醚。
另一种方法是将丁基溴化物与乙二醇反应,得到三乙二醇丁基甲醚。
这些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步骤简单等特点。
三乙二醇丁基甲醚在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可用于溶解多种有机化合物。
其次,它可以用作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的稀释剂,提供良好的流动性和涂覆性能。
此外,三乙二醇丁基甲醚还可以用于染料、香料和医药等领域,作为反应中间体或溶剂使用。
然而,在使用三乙二醇丁基甲醚时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
首先,它是一种易燃液体,应远离明火和高温。
其次,接触三乙二醇丁基甲醚可能导致刺激和过敏反应,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和护目镜。
此外,应避免其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三乙二醇丁基甲醚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反应中间体,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可用于溶解和稀释多种有机化合物。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避免引发火灾和危害人体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对三乙二醇丁基甲醚有更深入的了解。
CEMIA团体标准《显示用N-甲基-2-吡咯烷酮》
CEMIA团体标准《显示用N-甲基-2-吡咯烷酮》(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1任务来源由于显示行业生产工艺对所用工艺化学品的各种指标要求较高,其中N-甲基-2-吡咯烷酮(以下简称NMP)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种湿电子化学品,其产品质量一旦发生波动,将会对显示产品的质量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此外,显示行业的快速发展,NMP的需求量不断攀升。
而针对显示用NMP,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相关标准,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行业内、企业间形成统一的产品标准迫在眉睫。
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于2018年10月26日(中电材协2018第15号)文下达的《2018年度CEMIA第二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编号:CEMIA2018-2-5),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显示用N-甲基-2-吡咯烷酮》团体标准的牵头单位,承担了本标准的起草和编制任务。
标准参与起草的单位还有:迈奇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电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杭州电化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等。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1.2目前已完成工作1.2.1调研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开始收集国内外显示用NMP相关技术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以来的电子化学品的实际技术和产品质量状况,了解国内外相关行业技术情况,为制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2.2标准启动会2018年8月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本公司相关技术、生产、质量及销售人员召开了本标准的启动会议,标准启动会上相关人员介绍了显示用NMP的国内外状况、行业发展动向,技术质量和生产人员介绍了NMP产品质量水平和指标及其一般检测方法等。
会议最终确定了本标准中编写确定的项目有:浓度、色度、水分含量、游离胺含量、阴离子浓度、金属阳离子浓度、颗粒数量等。
1.2.3起草标准草案2018年9月,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起草了本标准草案,并组织本单位及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对标准草案进行了讨论。
《工业甲醛溶液》国家标准修订简介
《工业甲醛溶液》国家标准修订简介《工业甲醛溶液》国家标准修订简介北京化工研究院(100013)郭燕玲(收稿日期1999-04-15)工业甲醛溶液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取脲醛和酚醛树脂,以及季戊四醇、乌洛托品、新戊二醇、1, 4-丁二醇和聚甲醛的生产。
目前国内主要生产厂有北京化工实验厂、天津有机合成厂、衡阳三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吉化公司化肥厂、上海溶剂厂、苏州精细化工集团公司、湘潭市合成化工厂和广东溶剂厂等。
全国年产量约几十万吨。
随着该产品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其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与其相适应的国家标准。
新国家标准工业甲醛溶液(GB /T 9009-1998)于1999年4月1日实施,它是对GB9009-88标准的修订。
该标准由吉化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厂负责起草,北京化工实验厂、上海溶剂厂参加起草。
该标准等效采用了ASTM D 2378-84(93)规格标准《50%级未阻聚甲醛及37%级阻聚甲醛和未阻聚甲醛》中“37%级阻聚和未阻聚甲醛”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本标准与ASTM D 2378-84(93)和原国标的差异本标准与美国ASTM D 2378-84(93)标准比较:ASTM标准为一个级别,本标准分为3个级别;优等品指标与ASTM标准相同,其中密度指标是由ASTM标准的表观比重换算成20℃时的密度。
试验方法除甲醇含量的测定以外,均与ASTM标准等效。
本标准与原国标GB 9009-88比较,增加了密度(ρ20)项目,取消了灰分项目。
铁含量取消了优等品的桶装指标。
试验方法与原标准相同。
本标准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调整为推荐性标准。
2技术指标的确定2. 1密度等同采用美国ASTM标准,按我国实际情况将该标准的表观比重(25/25℃)指标1. 0749~1. 1139换算成20℃时的密度,即为1. 0746~1. 1135。
指标定为1. 075~1. 114(g /cm3)。
1,3-丁二醇 标准
1,3-丁二醇标准1,3-丁二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H10O2,它是正丁醇和丙烯酸的酯化产物。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在常温下具有容易挥发的气味。
1,3-丁二醇的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OH)官能团,因此它也是一种二元醇。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方面对1,3-丁二醇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1,3-丁二醇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溶解很多有机物,如酮类、醇类等。
因为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所以在一些需要透明溶剂的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1,3-丁二醇常常被用作染料、颜料和油墨的溶剂。
另外,由于其较低的挥发性,它还可以用作涂料和胶粘剂的助溶剂,提高涂料的延展性和附着力。
其次,1,3-丁二醇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它可被人体吸收和代谢,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研究表明,1,3-丁二醇对一些细菌和真菌具有抗菌作用。
因此,它可以用于药物制剂中,作为抗菌剂的成分。
同时,1,3-丁二醇也可以用作制药工业中的中间体,用于合成一些药物。
此外,1,3-丁二醇还具有一定的化学反应活性。
它可以通过酸催化或碱催化反应进行酯交换反应,与其他醇或酸酯化生成不同的酯类化合物。
例如,1,3-丁二醇可以与甲酸酯反应生成1,3-丁二醇二甲酸酯,该化合物常用作溶剂和增塑剂。
另外,1,3-丁二醇还可以通过氧化反应生成丁二酮,丁二酮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树脂、涂料和溶剂的生产过程中。
在实际应用中,1,3-丁二醇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是一种具有毒性的物质,长期或高浓度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1,3-丁二醇时需要严格控制其浓度和接触时间,以减少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其次,由于1,3-丁二醇易挥发,它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注意。
一般情况下,它会以密封的容器保存在低温和低湿的环境中,以避免挥发和损失。
总之,1,3-丁二醇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和化学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在染料、颜料、油墨等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药物制剂和化工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一乙醇胺[方案]
一乙醇胺N-甲基一乙醇胺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带有强烈氨味的液体。
沸点:在760mmHg的压力下,沸点为:159.6℃凝固点:-5℃全溶于水化学性质:N-甲基一乙醇胺分子中带有羟基和氨基官能团,具有胺和醇的性质,与相应物质反应生成四元胺盐、皂、酯和酰胺盐。
用途:N-甲基一乙醇胺广泛用于化肥厂、合成氨厂、尿素厂的二氧化碳脱除剂和炼气厂、炼油厂、油田的脱硫剂及克劳斯装置的硫磺回收等,其化学性质决定了它在涂料、纺织、抛光、洗涤剂、农药、化妆品和医药等行业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
N-甲基二乙醇胺还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
一乙醇胺(MEA)化学名:2-羟基乙胺英文名:1-Amino-2-hydroxyethane, Monoethanolamine分子式:C2H7NO 分子量:61.08CAS号:141-43-5常温下为无色粘稠液体带氨味,溶于水, 溶液呈强碱性, 能与水, 乙醇相混溶能腐蚀铜, 铜化合物和橡胶, 其液体和蒸汽腐蚀皮肤和眼睛,能与多种酸反应生成酯, 酰胺盐,沸点170 ,熔点10.5忘忧愁 (2008-2-1707:01:19)可以查MSDS 那里各种化合物的性质都有.浩瀚天(2008-6-25 16:31:09)楼主做牛磺酸的吧?祥云一号 (2008-7-0116:40:50)标准名称:工业用一乙醇胺标准说明本标准适用于以环氧乙烷与氨水反应制得的工业用一乙醇胺。
I、II型产品主要用于荧光增白剂和医药中间体等制造。
II型产品主要用于脱除酸性气体等。
分子式:HOCH2CH2NH2分子量:61.08(按1985年国际原子量)一、技术要求工业用一乙醇胺应符合下列要求项目指标项目指标I型 II型 III型 I型II型 III型外观清晰淡黄色粘性液体,无悬浮物水分,%≤1.0 - -总胺量(以一乙醇胺计),%≥ 99.0 95.080.0 相对密度(20/20℃) 1.014~1.019 _ _沸程(168~174℃)≥ 95 65 45 色度(Pt-Co),号≤ 25二、检验方法1、外观的测定目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毫升
单位 铂 钴色号
毫升容量瓶
标准比色母液的体积
相应颜色
毫升
单位 铂 钴色号
贮存 标准比色母液和稀释溶液放入带塞棕色玻璃瓶中 置于暗处 标准比色母液可以保存 年 稀释 溶液可以保存 个月 但最好应用新鲜配制的
试验步骤
向一支纳氏比色管中注入一定量的试样 使注满到刻线处 同样向另一支纳氏比色管中注入具 有类似颜色的标准铂 钴对比溶液注满到刻线处
盐酸 要求
氯铂酸
氯铂酸的制法 在玻璃皿或瓷皿中用沸水浴上加热法 将 克铂溶于足量的王水中 当铂溶解
后 蒸发溶液至干 加 毫升盐酸溶液再蒸发至干 重复此操作两次以上 这样可得 克氯铂酸
氯铂酸钾
分析纯
准备工作
标准比色母液的制备
在
毫升容量瓶中溶解
克的氯铂酸钾于水中 加入
单位
克六水合氯化钴
和相当于
毫升盐酸溶液 稀释到刻线 并混合均匀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提出 由石油化工科学研位表示结果
铂 钴 颜色单位即 每升溶液含 毫克铂 以氯铂酸计 及 毫克六水合氯化钴溶液的颜色
仪器
型分光光度计或类似的分光光度计 纳氏比色管 或 毫升 在底部以上 毫米处有刻度标记 比色管架 一般比色管架底部衬白色底板 底部也可安有反光镜 以提高观察颜色的效果
试剂
六水合氯化钴
分析纯
盐酸 分析纯 符合
克的氯铂酸或
注 标准比色母液可以用分光光度计以 厘米的比色皿按下列波长进行检查 其消光值范围是
波 长 毫微米
消光值
标准铂 钴对比溶液的配制 在 个 毫升及 个 毫升的两组容量瓶中 分别加入如下表所示的标准比色母液的体积数
国家标准局
发布
实施
用蒸馏水稀释到刻线并混匀
毫升容量瓶
标准比色母液的体积
相应颜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 单位 铂 钴色号
发布
实施
国 家 标 准 局 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 单位 铂 钴色号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透明或稍带接近于参比的铂 钴色号的液体化学产品的颜色 这种颜色特征通常 为 棕黄色
方法概要
试样的颜色与标准铂 钴比色液的颜色目测比较 并以
比较试样与标准铂 钴对比溶液的颜色 比色时在日光或日光灯照射下 正对白色背景 从上往 下观察 避免侧面观察 提出接近的颜色
结果报告
试样的颜色以最接近于试样的标准铂 钴对比溶液的
铂 钴 颜色单位表示 如果试样的颜
色与任何标准铂 钴对比溶液不相符合 则根据可能估计一个接近的铂 钴色号 并描述观察到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