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岗中学初三年级化学教案_2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教案5篇化学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教案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钠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本节知识是钠单质性质的延伸和发展,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转变为钠的化合物,所以钠单质和钠的化合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只有既了解了钠单质的性质又了解了钠的化合物性质,才会比较全面的了解钠这种金属。

通过钠单质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既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又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化合物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模式。

2、教学目标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实验,学生能了解两者性质的差异、掌握二者的转化关系及鉴别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对比、推理、归纳的能力。

2)、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实验和探究。

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动手合作的乐趣,在交流中养成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2)、通过学习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世界制碱工业、我国化学工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和已有知识,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

教学难点:Na2O2的性质。

二、说学情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以及钠单质的性质等知识,能够对化学反应的得失电子情况及离子反应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翠岗中学初三年级化学教(学)案

翠岗中学初三年级化学教(学)案

翠岗中学初三年级化学教课设计第三章物质构成的神秘课题课时数第一节用微粒的看法看物质教材剖析学情剖析教课目的要点难点教法学法板书设计1.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微粒特点。

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2、从微观上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特点。

预习教课流程二次备课一、引入问题情境学生沟通二、师生互动活动研究 1(1)研碎高锰酸钾小颗粒(2)将一小粒高锰酸钾溶于10mL 水中振荡(3)将( 2)获取的液体倒入烧杯,注入90mL 水学生议论(1)高锰酸钾颗粒能否能够再分?(2)为何试管中的液体变为紫红色?(3)溶液颜色变浅,但仍是紫红色,这一现象又说明什么?结论(1)物质是能够在分的(2)物质是由极其细小的微粒构成的活动研究 2(1)向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慢慢滴加浓氨水,察看现象(2)用大烧杯将盛有蒸馏水和酚酞的烧杯与盛有浓氨水的烧杯罩在一同,察看现象学生议论为何烧杯中的液体变为红色?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活动研究 3(1)将 50mL 水与 50mL 水混淆;将 50mL 酒精与 50mL 酒精混淆。

察看体积有无变化(2)将50mL 酒精与50mL 水混淆,察看体积有无变化(3)压缩注射器中的水;压缩注射器中的空气。

比较两者被压缩的难易程度学生议论(1)为何 50mL 酒精与 50mL 水混淆后,体积小于100mL?(2)为何空气简单被压缩?结论(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缝隙(2)不一样种物质的微粒间的缝隙不一样(3)同种物质时,液体微粒间的空隙很小,气体微粒间的空隙很大三、讲堂小结四、讲堂反应1、请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解说(1)水的三态变化(2)夏季自行车简单爆胎(3)校园里花香四溢2、在一量筒里先放入必定量的水,而后再加入两块冰糖,察看液面刻度,待所有溶解后,发现液面刻度_____________,用微粒的看法解说之。

教后记翠岗中学初三年级化学教课设计课时课题第2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数教材剖析学情剖析教课目的要点难点教法学法板书设计预习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15篇

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15篇

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15篇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1)增加学生探究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三、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引起了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变化。

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

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并没有改变。

这是从质的方面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一:红磷燃烧现象: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气球胀大,待装置冷却后,气球变瘪,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

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小结: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提问:是否是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间都存在以上质量关系?这种质量关系是否具有普通意义?探究二: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

表达式:硫酸铜+铁→铜+硫酸亚铁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1)必须是真正参加反应的物质(2)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第二课时【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板书】2、质量守恒的原因【讲解】这是因为化学的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初中化学中考教案

初中化学中考教案

初中化学中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运用金属的性质解释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颜色、状态、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等。

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3.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金属的日用品,如铜壶、铝锅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的物理性质。

2. 新课讲解:(1) 金属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观察金属的颜色、状态、密度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2) 金属的化学性质:讲解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并通过实验演示。

(3)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3. 练习与讨论:(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讨论金属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的回收利用、防腐蚀措施等。

4. 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2) 拓展金属的性质在新能源、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习题的正确率。

2. 学生对金属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对金属性质在生活、科技领域的关注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金属样品、氧气、酸、盐溶液等。

2. 教学课件: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3. 课后习题:巩固金属性质的知识。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金属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鼓励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深圳优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的探究(导学案)

深圳优质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的探究(导学案)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的探究(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反应原理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收集及检验方法3、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温故知新】[发生装置]氧气的制取的原理和装置,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收集装置]选用正确的仪器,并陈述原因。

[O2的验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一】制取CO2 的原理是: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根据上述反应原理选择合适的反生装置、收集装置和验证装置,将其组装起来,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装置图原因[CO2如何验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1、观察CO2的物理性质,并记录。

色态味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对CO2的其他性质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结】CO2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哪些化学性质?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1、CO2 在生活上有哪些用途,分别利用的它的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鉴别CO2 和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检测】1、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仪器是()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导气管B.集气瓶、试管、水槽、导气管C.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D.广口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2、实验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按要求组配好实验仪器;③向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④收集气体;⑤向锥形瓶中加入小块的石灰石;⑥验满。

初中化学初三教材教案

初中化学初三教材教案

初中化学初三教材教案
主题:化学基础知识概览
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并了解一些基本化学实验。

一、导入(5分钟)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化学是什么吗?化学有什么重要的应用?请举例说明。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化学的定义和应用
2. 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
3.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1. 化学反应演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
2. 化学物质性质测试:金属和非金属的简单测试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1. 选择题练习:下列哪一种属于化学变化?
A.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
B. 冰块融化为水
C. 铁生生锈
D. 铁制品表面涂漆
2. 解答题练习:请简要解释化学元素的概念。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今天学到的化学知识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需要继续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预习相关知识,准备思考问题和讨论
教学教案编写人:XX老师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初三教材教案范本的示范,老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祝教学顺利!。

初中化学九年级教科版教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教科版教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教科版教案课程名称:化学年级:九年级教材:教科书授课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实验态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化学基础知识1. 化学基本概念2. 物质的分类3.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第二单元:溶液的溶解1. 溶解的基本概念2.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3. 酸碱中和反应与盐类的制备第三单元: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2. 金属腐蚀与防护3. 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反应第四单元:碳的化合物1. 碳的基本性质2. 碳的氧化物3. 碳的氢化物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教师授课,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原理。

2. 实验法: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加深对化学现象的理解。

3. 讨论法: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

教学进度:第一周: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周:溶液的溶解及酸碱反应第三周: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第四周:碳的化合物及碳的氧化物评价方式:1. 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表现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教学素材:1. 实验用具和药品2. 各种化学示意图3. 视频资源和教学PPT教学反馈:教师将在每节课结束后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及时的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化学知识和实验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究和创新。

九年级化学专题教学教案精选三篇

九年级化学专题教学教案精选三篇

九年级化学专题教学教案精选三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当怎么写呢。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专题教学教案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九年级化学专题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理性相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常见27种元素符号。

3、初步相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探讨化学的工具,能依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课题分析: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个部分。

前面课程学生已经知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须要结合原子结构学问,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进行比较确定的概念定义,将物质的宏观元素组成与微观粒子构成的相识有机统一起来。

1、元素概念是化学概念的教学难点,这里可以淡化概念的详细教学,可以通过生活物品中元素组成的大量实例,促进学生相识到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只需了解确定元素的因素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依据,因而是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以课本列举27种元素为重点,包括每种元素的符号、名称,做到会写、会读、会用。

3、简介元素周期表,让学生初步相识这个化学工具,依据学生有限的学问基础,可以支配学生组织探究活动,从原子序数查找一些元素的名称、符号、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定元素分类等信息,为今后的化学学习供应便利,建立良好的运用学习工具习惯。

教学打算:系列生活物品,教学课件,学生导学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展示课题:【生活启示】充分利用学生熟识的生活中常用实物、图片、食品包装标识等,让学生阅读分析这些物品所给出的信息。

【展示实物】供应生活中的系列用品(食品、饮料和日用品等)。

【老师导语】生活中我们运用过“加碘食盐”“含氟牙膏”“AD钙奶”,这里的“氟”“碘”“钙”分别指的是什么?应当是分子、原子、元素中哪种呢?【学生回答】这些指的是都是元素。

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15篇

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15篇

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15篇九年级化学优秀教案(14篇)我们将不断更新和完善本教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2年七篇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2年七篇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2年七篇优秀的教案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把握讲课节奏,甚至带动同学的乐观性,使教学事半功倍。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2年七篇,欢迎大家来阅读。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篇1【学习目标】(1)空气成分的探究试验。

(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3)纯洁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学习重点】同学自主设计试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学习难点】初步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试验原理。

【前预习】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熟悉?(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怎样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原理?3.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布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4.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堂探究】【自主学习1】我们同学现在对空气都有了肯定的熟悉,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

最初,人们对于物质为什么能够燃烧着迷,激发了好多人的讨论爱好,于是一些科学家对于“燃烧的本质”绽开探究,经过若干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一神秘渐渐被揭开,空气的成分也渐渐被人们所熟悉。

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脚印,步入空气成分的探究中吧。

阅读本第26页的内容,思索完成以下问题:1.在拉瓦锡讨论空气成分的试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消失了哪些现象?2.拉瓦锡讨论空气成分的试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试验探究】观看老师的演示试验,完成下面表格试验步骤试验现象试验结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红磷点燃快速放入集气瓶中反应停止,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沟通争论】请同学们结合本内容和小组争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1.写出该反应的字表达式2.总牢固验结论3.总牢固验中的留意事项,并争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4.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试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削减小于1/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自主学习2】阅读第27页内容,思索并争论以下问题:1.空气中的各成分及其所占的体积分数。

初三化学教案【优秀5篇】

初三化学教案【优秀5篇】

初三化学教案【优秀5篇】初三化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化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

初步认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激发更多的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重点和难点蛋白质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实验准备一组精美图片(或制作成多媒体)、研钵、滴管、小烧杯、量筒、医用维生素C、蒸馏水、漏斗、滤纸、玻璃棒、石蕊、碘酒、米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情景创设同学们都吃过饭了吗?我们每天为什么要吃饭啊?为什么光吃饭还不行,还要吃菜呢?(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得出我们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群体互动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在生物学和化学中已经知道了不少。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常见的盐,本单元所涉及的无机盐将在下一个课题中进行研究。

本课题我们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四类有机物的营养物质。

请分组阅读教材p88~94,讨论并完成p89、p93两处的课堂练习。

交流汇报各小组汇报小组的讨论成果。

巩固提高①特殊的蛋白质──酶;维生素的音译名:Vitamin—维他命;②演示:碘与淀粉的反应:单质碘+淀粉显蓝色。

组间抢答给我们平时常吃的食物找“家”:米饭、羊肉、苹果、白菜、牛肉、花生、糖果、猪肉、黄瓜、鲜奶、鱼肉、玉米、鸡蛋、柑橘、萝卜、蒜苗、雪梨。

主要含蛋白质的有;主要含糖类的有;主要含油脂的有;主要含维生素的有。

探究辨析①抛砖引玉:警方常用“指纹显示”来破案。

方法一:取一个蒸发皿,加入少量的碘酒后,微微加热,将留有手指印的证物(纸张或器皿)放在蒸发皿上方,过一会儿可显示出清晰的指纹(其原因是手指上的油脂在器皿或纸张上,而碘可溶于油脂中,从而显示出指纹来);方法二: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抹在案情证物上,再用光照,则在物证上会显示出黑色的'指纹来。

九年级化学主题的教学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主题的教学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主题的教学教案(精选5篇)九年级化学主题的教学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九年级化学主题的教学教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九年级化学主题的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知识讲解指导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

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

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

初中化学九年级教案学案5篇

初中化学九年级教案学案5篇

初中化学九年级教案学案5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中化学九年级教案学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化学九年级教案学案1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②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教学重点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2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专家建议4教学方法探究式5教学用具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2、实验准备: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④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6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镜头[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观看录象倾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一、认识燃烧的条件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九年级化学主题教师教学教案(精选7篇)

九年级化学主题教师教学教案(精选7篇)

九年级化学主题教师教学教案(精选7篇)九年级化学主题教师教学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教学。

实验用品:事先用酚酞溶液写好“化学”字样并晾干的滤纸,事先用酚酞溶液画好“小笑脸”并晾干的滤纸,稀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浓氨水。

九年级化学主题教师教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能够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

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

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

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各章的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从复习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

9-2化学与材料(翠岗夏宜)

9-2化学与材料(翠岗夏宜)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棉花、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棉花、羊毛和合成 纤维? 纤维? 查找资料:自行阅读课本。 查找资料:自行阅读课本。 实验设计:参照课本设计。 实验设计:参照课本设计。 学生分组实验及填写实验报告。 学生分组实验及填写实验报告。并由代 表介绍实验结论。 表介绍实验结论。
介绍和点评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 复合材料
抢答规则
首先请每组推举的三名代表坐到抢答器 前。 提前按铃视为违规,失去该题抢答资格。 提前按铃视为违规,失去该题抢答资格。 答对加10分 答错扣10分 答对加 分,答错扣 分 抢答且答错后有三次机会可以申请组内 互助,组内同学帮忙答对则免扣10分 互助,组内同学帮忙答对则免扣 分。
几种纤维的性质比较实验
性质 纤维 种类
棉花 天然植物纤维) (天然植物纤维) 迅速燃烧,产生黄色 迅速燃烧, 火焰,有烧纸的气味, 火焰,有烧纸的气味, 固体剩余物松脆
灼烧情况
受酸影响
受碱液影响
变脆
稍微膨胀,变 稍微膨胀, 脆
羊毛线 天然动物纤维) (天然动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维) 尼龙线 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
夏 宜 扬州市翠岗中学
材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旧石器时代各种石器
新石器时代彩陶罐
春秋战国时的重要材料-青铜器
青铜器(战国) 错金犀牛尊
青铜器(战国) 司母戊方鼎
瓷器的英文名----China
唐 骆驼载乐俑
北宋 白釉刻花梅瓶
清光绪 青花云纹瓶
当代材料大大丰富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鉴别实验结论
聚乙烯边燃烧边熔化, 聚乙烯边燃烧边熔化,燃烧时无刺激性 气味,无黑烟; 气味,无黑烟; 聚氯乙烯不易被点燃, 聚氯乙烯不易被点燃,燃烧时有刺激性 气味,并有大量黑烟。 气味,并有大量黑烟。

九年级化学教案(上、下册)

九年级化学教案(上、下册)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案2012.03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学目标:1、会列举化学与社会的关系的例子。

2、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对比和分析,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交流与讨论。

3、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意识到科学精神与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重点、难点:实验的探究。

教学过程:设置化学情景:展示化学在古代的成就,说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化学。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每天我们都在与多种多样的物质打交道。

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的角度讨论身边的物质,如:水、空气、食物、燃料和衣物,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给人类更多的新物质:塑料、橡胶、各种各样的合成材料,这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讨论:人们身边的物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某些绿色植物是如何将水、二氧化碳转化成淀粉?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人体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吃的食盐和食醋中含有什么成份?3、观察与思考:碳酸氢铵的分解阅读:学生分析推测。

实验:碳酸氢铵的分解,简单介绍仪器。

学生观察现象:白色碳酸氢铵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白汽冒出,闻到刺激性气味。

体验实验结果并与刚才的分析作比较,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奇妙,化学的重要。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1、观察与思考:铁丝生锈现象:铁丝生锈了,烧杯中红色的水倒吸入导管中。

初步分析实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明确,观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要学会观察。

2、体会化学工业的作用观察与思考:火柴的燃烧比较实验现象的差异:火柴燃烧后红色的液体颜色变淡而木柴燃烧后则没有明显变化,引导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视理解环境问题。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把学生引进材料和能源世界中,如:青霉素的发现,DNA结构的发现,克隆多利绵羊,高能燃料可以推进火箭,半导体硅晶片可用以造计算机芯片,石英砂可造光导纤维,高强度陶瓷可制成航天飞机的防热瓦、纳米材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板书设计

习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二次备课
【回忆】我们都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又是由许许多多的微 粒所构成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这些微粒具有哪些基本性质 吗? 【回答】1.构成物质的微粒都是体积、质量极其微小的。2.微粒是在不断 运动的。3.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引入】 既然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那么这些微粒又都是什么样的呢? 这些微粒是否还能再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这些问题来探索充满奥秘 的微观世界。 【出示】干冰、铜、食盐、金刚石图片及二氧化碳分子、氯化钠、金刚石 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 【讲解】 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证实,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 分子和离子。 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水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属和稀有气体如 铜、铁、氦、氖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而氯化钠、高锰酸钾等则是有 离子构成的。 【出示】苯分子图像 【问题】 根据学过的微粒的基本性质和苯分子的图像, 你能说出分子具有 哪些基本性质吗? 【回答】分子很小,分子是在不停运动着的,分子之间有空隙。 【设疑】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氧气、氢气和水各有自己的不同性 质。为什么氧气、氢气不再具有水的性质呢? 【动画】电解水实验视频及电解水时水分子变化的动画。 【问题】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发生电解的时候,发生变 化的微粒是什么?不变的微粒是什么? 【回答】 水发生电解时水分子可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而氢原子和氧原子 不可再分。同时因为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氧气、氢气不再 具有水的性质了。 【设疑】 通过对电解水过程中微粒的变化, 你从微粒变化的角度如何理解 化学变化的实质? 【回答】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 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 新的物质。 【设疑】你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吗?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分解为构成它的原子。
【讨论】下列两句话是否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分子可以 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 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 变化中无法再分了。 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让我们循 着历史的足迹, 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 探究过程。我们一起来探索充满未知而神奇的原子的内部世界。 【介绍】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汤姆生发现电子是科学史 上的重要事件。 由于电子的发现, 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 粒,原子本身也具有结构。此后,围绕着原子结构的问题,原子物理以飞 跃的速度发展,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 【回答】 原子由电子和带正电荷的粒子构成, 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正电荷 相互抵消使原子还是呈电中性。 【介绍】汤姆生发现电子后,他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 整个球内,电子像枣糕里的枣子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 为了探测原子内电荷的分布,在 20 世纪的头十年里,发展了一种实 验方法:用各种粒子(电子、α 粒子等)轰击很薄的物质层,通过观察这些 粒子穿过物质层后的偏转情况, 获得原子结构的信息。 这种实验叫做散射 实验。1909 年到 1911 年,在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1871~1937)指导下,
【讲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写法及表示意义。 1.圆圈及里面的正数表示原于核及核内质子数;2.弧线表示电子层数;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每个电子层上容纳的电子数。 【讲解】 对于最外层是 8 个电子 (最外层是第一层时有 2 个电子) 的结构, 我们把它叫做稳定结构。每一种原子在化学都有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 【设疑】根据刚才的知识请同学们试着画出 Na 和 Cl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对于钠原子和氯原子在化学变化如何形成稳定结构?讨论这两种原子在 化学反应中电子可能的转移方式。 【设疑】根据刚才的知识请同学们试着画出 Na 和 Cl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对于钠原子和氯原子在化学变化如何形成稳定结构?讨论这两种原子在
氢 碳 氧 铁
1.674×10 1.993×10 2.657×10 9.288×10
-27
-26
-26
-26
【过渡】原子的质量若以千克作单位,无论是书写、读数、记忆,使用起 来都极不方便(正像以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的质量一样的不方便)。 于 是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用 Ar 表示。 【阅读】P68。找出国际上如何规定相对原子质量,并计算上表中各原子 的相对原子质量。 【回答】规定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 它相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阅读】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水、二氧化碳、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用 Mr 表示。 【思考】一个质子的相对质量约为 1,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约为 1。电子 质量是质子质量的 1/1836,你能得出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中子、电子 数的关系吗?
第三课时 【复习】1、原子的结构;2、原子中的微粒关系;3、相对原子质量如何 规定; 【引入】 虽然我们对原子的结构有所了解, 但是我们对核外电子的运动却 一无所知。下面我们就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 【讲解】 原子核外的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 在含多个电子的原子中, 核外电子运动区域离核远近不同,形成不同的电子层。如钠原子核外有 11 个电子,形成 3 个电子层,为了表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我们可以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他的合作者们做了用α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 获得了重要的发现。 实验表 明, 绝大多数α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但是有少数α 粒子 发生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 粒子的偏转超过了 90°,有的甚至几 乎达到 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α 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现象是出人预 料的。 【设疑】你能对α 粒子运动路径的改变作出解释吗? 卢瑟福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得出结论, 除非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 和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核上, 否则, α 粒子的大角度散 射是不可能的。由此,卢瑟福提出了他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 心有一个很小的核, 叫做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 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归纳】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大约 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 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核外电子在 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 【问题】 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 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 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阅读】P67-68“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回答】原子核还能再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设疑】根据原子核的构成你能解释原子核为什么带正电吗? 【回答】因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归纳】原子中各微粒的电荷数关系。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补充】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 子 种 类 氢 碳 氧 钠 铁 质子数 1 6 8 11 26 6 8 12 30 原子核 中子数 核外电子 数 1 6 8 11 26 核 电 荷 数
四、课堂反馈 1、请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解释 (1)水的三态变化 (2)夏天自行车容易爆胎 (3)校园里花香四溢 2、在一量筒里先放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再加入两块冰糖,观察 液面刻度,待全部溶解后,发现液面刻度_____________,用微
粒的观点解释之。
教 后 记
翠岗中学初三年级化学教案
课时 课 题 第 2 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数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 【阅读】人类对原子的认识。 【讲解】 简单介绍人类对原子认识和发现的过程, 及 STM 技术使人类视野 直接进入微观世界。 【课件】STM 拍摄的硅原子图像。STM 技术使科学家直接观察原子成为可 能,认识到我国在这个方面也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 【问题】在学习了分子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原子的基本性质吗? 【回答】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之间有空隙、原子在不停运动 着、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表格】原子与分子的区别联系 分子 相同点 不同点 都具有微粒的基本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 分为原子。 相互关系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 不可 分。 原子
(3)将(2)得到的液体倒入烧杯,注入 90mL 水 学生讨论 (1)高锰酸钾颗粒是否可以再分? (2)为什么试管中的液体变为紫红色? (3)溶液颜色变浅,但还是紫红色,这一现象又说明什么? 结论 (1)物质是可以在分的 (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活动探究 2 (1)向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2)用大烧杯将盛有蒸馏水和酚酞的烧杯与盛有浓氨水的烧杯 罩在一起,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 结论 为什么烧杯中的液体变为红色?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说明:1、构成原子的微粒有质子、中子、电子。但氢原子没有中子。 2、原子中的质子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拓展】至此,原子的内部结构我们就学到这里,那原子核中的质子、中 子还能不能再分呢?大家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 【设疑】原子那样小,有没有质量呢? 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而且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原子的质 量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算出来。 几种原子的质量: 原子种类 1 个原子的质量/kg 相对原子质量
活动探究 3 (1)将 50mL 水与 50mL 水混合; 将 50mL 酒精与 50mL 酒精混合。观察体积有无变化 (2)将 50mL 酒精与 50mL 水混合,观察体积有无变化 (3)压缩注射器中的水; 压缩注射器中的空气。比较二者被压缩的难易程度 学生讨论 (1)为什么 50mL 酒精与 5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100mL? (2)为什么空气容易被压缩? 结论 (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空隙 (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的空隙不同 (3)同种物质时,液体微粒间的间隙很小,气体微粒间的间隙 很大 三、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