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诊疗指南
百日咳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与思路
百日咳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与思路百日咳(pertussis)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咳嗽逐渐加重,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有鸡啼样吸气吼声。
未经治疗的患者,病程可延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
婴儿及重症者易并发肺炎及脑病。
我国唐代《千金要方》中有类似百日咳的记载,至明代寇平的《全幼心鉴》中正式定名为百日咳。
民间称“鹭鸶咳”或“疫咳”。
属于中医学“顿咳”范畴。
一、病原学百日咳杆菌属鲍特菌属,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血液-甘油-马铃薯(B-G)培养基对分离本菌最为适宜。
新分离的百日咳杆菌为Ⅰ相菌,菌落光滑,有荚膜,毒力强,含内毒素和外毒素,致病力强,可用于制作疫苗。
连续转种菌落变粗糙后毒力逐渐减弱,抗原性强度减弱,无致病力,称为第Ⅱ、Ⅲ、Ⅳ相菌。
百日咳杆菌的致病物质包括荚膜、菌毛、内毒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菌毛有利于菌体黏附,荚膜有抗吞噬作用。
毒素主要包括百日咳毒素、腺苷酸环化酶毒素、气管细胞毒素、皮肤坏死毒素以及丝状血凝素。
该菌在人体外生存能力很弱,室温下只能生存2小时,日光暴晒1小时或加热56 ℃30分钟即灭活,对紫外线和一般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干燥数小时亦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带菌者为传染源,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具有传染性,尤其是从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内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家庭内传播多见。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以5岁以下幼儿易感性为最强。
由于不能从母体获得足够的保护性抗体,6个月以内婴儿发病率高。
无论是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均不能获终身免疫,可能再次感染。
(四)流行特征本病分布遍及全世界,多见于寒带及温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高发。
多为散发,在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居住条件差的地区可发生局部流行。
三、病机病理1.西医病理机制百日咳杆菌侵入呼吸道后,通过其分泌的丝状血凝素、黏附素、非菌毛表面蛋白等的作用而黏附在呼吸道的上皮细胞上,繁殖并产生各种毒素和毒素性物质。
中国儿童百日咳诊断和治疗建议
深入流行病学研究
完善流行病学调查
进一步了解百日咳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地区、季节、人群 等分布情况,完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手段,提高疾病监测 和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防控措施研究
针对百日咳的防控措施,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并探讨如何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实施更有效的防控措施。
加强疫苗研究
2023
中国儿童百日咳诊断和治 疗建议
目录
• 引言 • 百日咳的诊断 • 百日咳的治疗 •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 预防和控制 • 研究展望
01
引言
百日咳的概述
1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
2
百日咳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打喷嚏、鼻塞等 。
3
百日咳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容易在儿童群体中 传播。
诊断的目的和背景
01
百日咳的诊断是有效控制疫情和降低发病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02
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恶化,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
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03 。
诊断的流行病学
百日咳在全年均可 发生,但好发于冬 春季。
儿童是主要易感人 群,特别是3岁以下 的儿童发病率更高 。
加强社会面的防控力度,密切配合卫生部门 开展疫情控制工作,阻断疫情传播。
06
研究展望
加强病因研究
探索发病机制
进一步研究百日咳的发病机制,特别是针对病原菌的特性、致病力和感染过程中 的免疫应答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的本质。
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研究
随着抗生素的使用和耐药性的产生,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需 要加强百日咳病原菌耐药性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
百日咳诊断标准
百日咳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百日咳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
1. 急性咳嗽阶段:患者存在阵发性剧烈咳嗽,每次咳嗽的次数多于3次,可能伴随“砰”的一声响声,出现面部或颈部充血,热感等。
2. 咳嗽持续期:咳嗽症状需要持续至少2周以上。
3. 百日咳传染阶段:患者在咳嗽阶段前2个星期内及咳嗽阶段的前3周内,喉拭子培养出百日咳杆菌阳性,或胸片显示典型改变或血清学检查IgG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并且排除了其他有类似咳嗽症状的疾病,如流感、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4. 缺乏疫苗接种记录:在有可能感染百日咳的地区或年龄,如果患者没有接种过百日咳疫苗,可以根据症状和病史进行百日咳的临床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临床表现与其他呼吸道感染和疾病非常相似,因此确诊百日咳需要通过严密的实验室检查。
中国儿童百日咳诊断及治疗建议
01 流 行 病 学 02 病 原 学 03 临 床 表 现 04 诊 断 标 准 05 治 疗
目 录
01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家庭内成人患者和潜在感染者是儿童百日咳的 主要传染源。
.易感人群
人是百日咳鲍特菌的唯一感染宿主,任何年龄 都可以罹患百日咳,人群普遍易感。
06 治疗
治疗
抗菌治疗:百日咳的抗菌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 等,疗效与用药早晚有关,卡他期应用抗生素可以减轻甚至不发生痉咳,进入痉咳期后应用,则不 能缩短百日咳的临床过程,但可以缩短排菌期及预防继发感染。 红霉素30~50 mg/(kg·d),每天3次,静脉滴注或口服,7—14 d为1个疗程;阿奇霉素5~10 mg/ (kg·d),1次顿服,总量30 m∥kg,3—5 d为1个疗程;罗红霉素5~10 mg/(kg·d),分两次口服,7~ 10 d为1个疗程;克拉霉素15 mg/(kg·d),分两次口服,7 d为1个疗程。绝大多数患儿治疗1个疗程 即可。 除新生儿外均推荐红霉素,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根据依从性和耐受性酌情选用;新生儿由于使 用红霉素有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风险,故不推荐使用,可使用阿奇霉素,需注意阿奇霉素可能导致致 命心律不齐的风险。 近年国内有报道百日咳鲍特菌耐红霉素比例较高,临床使用红霉素静脉滴注近1个疗程症状仍无改 善时,可考虑复方新诺明(SMz—TMP)50 mg/(kg·d),分两次口服,疗程3~5 d。因SMz—TMP可与胆 红素竞争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增加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性,因此该类药物在2个月 以下婴儿的应用属禁忌,此外使用前还需除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击一PD)缺乏症。
儿童百日咳的预防诊疗全方位指南
儿童百日咳的预防诊疗全方位指南*导读:百日咳是小儿高发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冬季是百日咳高发的季节,平时不能掉以轻心忽略对孩子的护理,小局部的流行也是很可能的。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百日咳的相关知识:……百日咳是小儿高发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冬季是百日咳高发的季节,平时不能掉以轻心忽略对孩子的护理,小局部的流行也是很可能的。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百日咳的相关知识:1、何为百日咳?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托幼机构中感染率特别高,临床常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的刺激性咳嗽,由于传染性特别强,病程长,咳嗽剧烈,常并发肺炎,对小儿健康危害很大,所以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2、如何防治百日咳?防止百日咳的发生,除了应该避免和百日咳的患儿接触以外,平时应注意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室内应有充足的阳光,同时要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减少烟尘等有害物质的刺激。
饮食方面应强调富有营养,少量多餐,同时应增强患儿的体质,对于明确为百日咳的患儿,可以选用红霉素、罗红霉素或氨苄青霉素等抗感染治疗,疗程一般用7-14天。
中医治疗百日咳有丰富的经验,在初咳期用疏风散寒、宣肺化疫法,常用麻黄、杏仁、苏叶、前胡、半夏、僵蚕、蝉衣、连翘等。
在痉咳期多用清热化痰、泻肺镇咳法,常用桑白皮、黄岑、象贝、天竺子、冬瓜子、百部、桃仁等。
在恢复期常用健脾润肺法,多用北沙参、麦冬、山药、玉竹、桑叶等。
民间专用新鲜鸡胆汁,加白糖适量,调成糊状,蒸熟后服用,连用7天。
也有用熟鸡蛋数个,在铁锅内以文火将蛋黄熬出油饮用,5岁以下用3个蛋黄油,5岁以上用4个蛋黄油,1日2次服用。
预防接种是预防百日咳的最好方法。
在小儿出生后2-3月开始,每隔4周注射一针百白破三联疫苗,连续3次。
一年后首次进行强化注射,4-6岁再进行第二次强化注射。
由于百日咳疫苗偶然可引起肌肉抽搐、脑病或过敏反应,因此对有惊厥病史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应慎重使用疫苗。
近年正在研究DNA重组疫苗,不良反应很少,临床不久就可推广。
百日咳治疗方法
百日咳治疗方法百日咳,又称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包括剧烈的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呕吐。
尽管百日咳疫苗的普及程度已经很高,但仍有一些人感染了这种疾病。
因此,了解百日咳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和家人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百日咳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百日咳患者,最重要的是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咳嗽、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以减轻症状和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
此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其他药物治疗,如止咳药、退烧药等。
其次,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休息和营养。
百日咳会导致患者体力不支,因此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此外,患者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喝水,补充体力,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另外,百日咳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隔离,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百日咳是一种传染病,患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会释放百日咳杆菌,容易传染给他人。
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特别是避免与儿童和老年人接触,以免传播疾病给他人。
最后,百日咳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要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此外,患者在康复期间也要注意避免接触烟尘、化学物质等刺激性物质,以免加重症状。
总之,对于百日咳患者来说,及时就医、休息营养、隔离防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治疗百日咳的关键。
希望患者和家人能够重视百日咳的治疗,尽快康复。
百日咳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的咳嗽症状通常 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 、胸痛等。
哮喘
哮喘的咳嗽通常在夜间或 清晨发作,与百咳的咳 嗽特点不同。诊断流程
初步诊断
根据患者的咳嗽特点和其他症状 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
采集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血 清学检测,以确定诊断。
确诊
如果细菌培养阳性或血清学检测显 示近期感染过百日咳细菌,则可确 诊为百日咳。
在痉咳期,使用镇咳药、祛痰药等缓解咳嗽症状 ,保持呼吸道通畅。
恢复期治疗
在恢复期,以支持治疗为主,加强营养支持,促 进康复。
治疗流程
急性期治疗
在患者发病初期,使用抗生素 等药物抑制病原繁殖,减轻咳 嗽等症状。
恢复期治疗
在恢复期,以支持治疗为主, 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康复。
入院评估
对疑似百日咳患者进行入院评 估,确诊后制定治疗方案。
总结词
成人百日咳症状与儿童相似,但相对较轻,病程也较短。
详细描述
成人百日咳症状与儿童相似,但相对较轻,病程也较短,一 般1-2个月左右。成人患者常有吸烟史或者免疫力低下,需要 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 ,同时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
病例三:重症百日咳的诊治
总结词
重症百日咳病情严重,需要及时抢救和治疗。
。
THANKS.
百日咳的诊断
02
诊断方法
01
02
03
临床症状
观察患者的咳嗽特点、程 度和持续时间,结合其他 症状如发热、乏力、胸闷 等。
细菌培养
采集患者的痰液或鼻咽拭 子进行细菌培养,以检测 百日咳细菌的存在。
血清学检测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百日咳 抗体,以确定是否感染过 百日咳细菌。
百日咳诊疗指南
百日咳诊疗指南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婴幼儿多见。
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
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一)传染源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自潜伏期末至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以发病第一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三)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但幼儿发病率最高。
母体无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给胎儿,故6个月以下婴幼儿发病较多。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罕见。
本病发生于各世界各地,多见于温带及寒带。
一般散在发病。
本菌自呼吸道侵入,依菌毛血凝抗原附着于纤毛上皮并在局部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及纤毛麻痹,呼吸道中粘液排出障碍,堆积潴留,堆积物不断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痉挛性咳嗽,咳毕因出现深长吸气,急速的气流通过痉挛、狭窄的声门,发出高声调的吼声,即鸡鸣声,直至分泌物排出,剧咳方止。
长期咳嗽,在咳嗽中枢形成兴奋灶,以致在恢复期或病愈后短期内,受到一些非特异性刺激和其他感染可诱发百日咳样咳嗽。
病理变化可见呼吸道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支气管甚至肺泡周围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
分泌物阻塞气管可出现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
并发脑炎者脑组织可有充血、水肿、出血及神经细胞变性。
潜伏期2~20天,一般为7~10天。
典型经过分为三期:(一)卡他期(前驱期)自起病至痉咳出现,约7~10天。
初起类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低热、咳嗽、流涕,喷嚏等。
3~4日后其他症状好转而咳嗽加重。
此期传染性最强,治疗效果也最好。
(二)痉咳期咳嗽由单声咳变为阵咳,连续十余声至数十声短促的咳嗽,继而一次深长的吸气,因声门仍处收缩状态,故发出鸡鸣样吼声,以后又是一连串阵咳,如此反复,直至咳出粘稠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为止。
每次阵咳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每日可达十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
阵咳时患儿往往面红耳赤,涕泪交流、面唇发绀,大小便失禁。
少数病人痉咳频繁可出现眼睑浮肿、眼结膜及鼻粘膜出血,舌外伸被下门齿损伤舌系带而形成溃疡。
百日咳诊疗方案及治疗要点PPT课件
首选药物
0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对百日咳鲍特菌
具有较好抗菌效果。
药物剂量
02
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及病情严重程度,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
疗程确定
03
一般疗程为7-14天,具体根据患儿病情及治疗效果进行调整。
辅助药物使用指征和注意事项
对症治疗
针对咳嗽、咳痰等症状,可选用止咳、化痰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耐药现状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百日咳鲍特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解决策略
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推广百日咳疫苗接种,降低疾病发生率。
05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氧疗适应症和操作技巧分享
适应症
百日咳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急促、 发绀等症状时,应及时给予氧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S
操作技巧
选择适当的给氧方式,如鼻导管、面罩等 ,确保患者吸入氧浓度稳定且安全;密切 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氧流量和浓度。
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加 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饮食喜好和禁忌。
06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推广
疫苗接种政策宣传和执行情况回顾
1 2 3
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栏、宣传单等途径,广泛宣 传百日咳疫苗接种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回顾疫苗接种政策
总结过去疫苗接种政策的执行情况,包括接种率 、接种剂次、接种时间等,为制定新的预防策略 提供参考。
对于病情较重或合并其他 细菌感染的患儿,可考虑 联合使用其他抗生素,以 增强治疗效果。
对症支持治疗措施部署
咳嗽控制
采用止咳药物、雾化吸入等方式 ,缓解患儿咳嗽症状,提高舒适
儿科百日咳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百日咳百日咳系嗜血性百日咳杆菌所引起,多发于冬春季节,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
中医称为“顿咳”、“痉咳”、“疫咳二本病系疫疣之邪,从口鼻犯肺,肺气失宣,上逆而为咳嗽;继则痰热壅肺,气火上逆,而致痉咳加剧,甚则肺络受损,引起咯血;若病程迁延日久,咳伤肺气,可致气阴两虚。
若邪盛正虚者,容易产生并发症。
【诊断】1.未经预防接种的小儿有与百日咳患者接触史。
2 .初起症状类似感冒,咳嗽逐渐加重,呈阵发性、痉挛性发作,咳时颜面炊红,咳毕有吼声;严重的可有呕吐、咯血、眼鼻出血、目胞浮肿和舌系带溃疡等症状。
3 .肺部听诊,呼吸音粗。
胸部X线透视无异常。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偏高。
4 .若有发热、气急、鼻煽,注意可能合并肺炎;如兼见昏迷、抽搐,提示可能并发脑炎。
【治疗】一、辨证论治根据病程的长短以及咳嗽的性质,分期辨证用药。
1.初咳期初起均有咳嗽、流涕、喷嚏等外感症状,但咳嗽逐日增剧,日轻夜重,且多作呛,舌苔薄白。
此为初起外感之候。
治法:宣肺祛邪。
方药举例:三拗汤加减。
制麻黄3g,生甘草3g,杏仁、百部各IOg,牛劳子8g,橘红5g.加减:有热,加黄苓6g,桑白皮10g。
夹痰,加法半夏、瓜萎仁各10g。
表寒重,加防风、苏叶各6g。
2 .痉咳期此期以阵发性痉咳为主证,逐日加重,咳终有鸡鸣样回声,必待吐出大量痰沫或食物才得缓解,咳甚可咯吐鲜血,或巩膜、鼻孔出血,目胞浮肿,舌系带下有小溃疡,苔薄黄或黄腻。
此热郁化火,夹痰上逆之候。
治法:清肺化痰。
方药举例: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加减。
麻黄5g,杏仁、桑白皮、黄苓各IOg,百部12g,生石膏30g。
加减:出血,加焦桅子、茜草、牡丹皮各10g。
痰多,加半夏、莱腋子或草茄子各IOg0痉咳作呛,加地龙10g,蛛蚣1条。
出现惊厥,处理方法见小儿惊厥节。
3 .恢复期咳嗽逐渐减轻,次数减少,鸡鸣样回声消失,但咳而无力,气短声弱,或有易汗出、潮热、口干渴、舌质红等症。
此为邪去正伤,津液不足之候。
百日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百日咳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98—1995前言百日咳是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在婴幼儿中有很高的病死率。
临床表现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终止时出现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多见于儿童,病程可达2~3个月。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1989年卫生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的诊断标准,尽量结合我国百日咳的流行病学,临床实践与各地情况,以便易于实施和应用。
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市地坛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荣珍、杨立信、王树山。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百日咳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人员对百日咳病人的诊断、报告和处理。
2 诊断原则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做出临床诊断,确诊需要百日咳杆菌培养阳性或者检测抗百日咳菌特异性抗体。
3 诊断标准3.1 流行病学史三周内接触过百日咳病人,或该地区有百日咳流行。
3.2 临床表现3.2.1 流行季节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者。
3.2.2 咳嗽后伴有呕吐,严重者有结膜下出血或舌系带溃疡者。
3.2.3 新生儿或婴幼儿有原因不明的阵发性青紫或窒息者,多无典型痉咳。
3.2.4 持续咳嗽两周以上,能排除其他原因者。
3.3 实验室诊断3.3.1 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淋巴细胞占50%以上。
3.3.2 从病人的痰或咽喉部分泌物分离到百日咳杆菌,见附录A。
3.3.3 恢复期血清凝集抗体比急性期抗体呈四倍以上升高,见附录B。
3.4 病例分类3.4.1 疑似病例具备3.2.1,3.2.2,3.2.3,3.2.4四项中任何一项,或同时伴有3.1项者。
3.4.2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3.3.1。
中国百日咳诊疗与预防指南(2024)
推荐意见 6
对伴有高白细胞血症的重症百日咳患儿,不建议常规进行白细胞去除术治疗。但是对于重症百日咳婴儿,若外周血白细胞≥50×109/L,或者白细胞≥30×109/L 且进行 性升高伴病情加重,出现肺动脉高压或者心、肺功能不全,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和医师判断,在医患共同决策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在并发肺动脉高压或者心、肺衰竭早 期启动白细胞去除术治疗。(极低把握度证据,有条件推荐)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慎用,大剂量使用可能诱发溶血
推荐理由
对于治疗大环内酯类耐药的百日咳病例,现有研究证据相对匮乏,证据体质量 低。有限的数据显示,相较于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疗效可能稍有优势;大 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疗效可能相当。
结合我国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高的现状,GDG 认为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 的百日咳患者,2月龄以上儿童和成人应首选复方磺胺甲噁唑;2月龄以下婴儿可 以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或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推荐意见 3
采集呼吸道标本检测百日咳鲍特菌,优先推荐采集鼻咽拭子,其次鼻咽吸取液。(GPS,强推荐)
推荐理由
GDG 推荐采集鼻咽拭子和鼻咽洗液用于百日咳鲍特菌检测,鼻咽拭子采集方便,优先推荐。 鼻咽拭子用涤纶、人造丝或植绒拭子,与WHO 和美国 CDC 推荐相一致,标本保存温度以美国CDC为准,因为其推荐与大多数的研究结果一致。
• 复方磺胺甲 唑可引起肝、 肾功能损害,治疗期间或 结束后,监测尿常规及肝、 肾功能,服药期间多饮水, 以防结晶尿的发生,必要 时可服用碱化尿液的药物。
• 同时需注意是否诱发粒细 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注 意监测外周血细胞计数
注意复方磺胺甲 唑的禁忌 证,包括: 对磺胺甲妊娠期及哺乳期 妇女唑与甲氧苄啶过敏者、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 <2个月的婴儿、重度肝、 肾功能损害者。
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
附件6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鲍特菌(Bordetella Pertussi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衰减和百日咳鲍特菌变异,全球很多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发病年龄高峰从婴幼儿转移至青少年及成年人,青少年及成年人成为婴儿百日咳的主要传染源。
百日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为进一步规范百日咳的临床诊疗工作,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百日咳鲍特菌,又称百日咳杆菌,属伯克霍尔德菌目,产碱杆菌科,鲍特菌属。
百日咳鲍特菌为专性需氧菌,革兰染色阴性,为两端着色较深的短杆菌,无鞭毛。
百日咳鲍特菌表达多种毒力因子,产生大量毒素和生物活性产物,最重要的毒力因子是百日咳毒素(PT),具有促分裂活性,影响淋巴细胞循环,并作为细菌与呼吸道纤毛细胞结合的黏附素。
百日咳鲍特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30分钟、日光照射1小时、干燥3~5小时可灭活,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患者、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内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三、发病机制细菌侵入易感者呼吸道后,首先粘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上,在局部繁殖并产生PT等毒素,引起上皮细胞纤毛麻痹、细胞变性和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导致小支气管中黏液及坏死上皮细胞堆聚潴留,分泌物排出受阻,刺激呼吸道周围神经,传入延髓咳嗽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连续痉挛性咳嗽,直至分泌物排出为止。
痉咳时患者处于呼气状态,痉咳末,由于吸入大量空气通过痉挛的声门而发出高音调似鸡鸣样的吸气吼声。
剧烈咳嗽刺激大脑皮质的咳嗽中枢可形成持久的兴奋灶,咽部检查或遇到冷风、烟雾、进食等诱因时,可引起痉挛性咳嗽发作。
百日咳疾病诊疗精要
百日咳疾病诊疗精要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小儿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
临床特征为咳嗽逐渐加重、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末有鸡鸣样回声,未经治疗的患者,病程可延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
一、病原学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含内毒素及外毒素,细菌离开人体后生存不久,对紫外线抵抗力较弱,经阳光直接照射Ih或加热至50℃〜60℃经10~15min,干燥数小时均可灭活,一般常用的化学消毒剂迅速灭活。
副百日咳杆菌也为包特菌属,形态和百日咳菌属一致,但抗原性不同,二者无交叉免疫。
二、流行病学一般呈散发,也可发生流行。
(一)传染源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病原菌随飞沫散播。
(三)易感人群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尤其6个月以下婴儿发病率较高。
(四)潜伏期和传染期全年均可发病,但以春夏季为多。
从发病前1〜2d至病程6周内,均有传染性。
潜伏期一般为5〜IOc1,最长可达21d o三、发病机制(一)西医发病机制咳嗽时,病原菌随飞沫散播至周围空气中,密切接触者吸入百日咳杆菌后,细菌在喉部、气管及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繁殖,引起局部黏膜发炎。
大量病原菌及黏稠性渗出物积聚在整个呼吸道,使黏膜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分泌物不能顺利排出,黏膜内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即传人并兴奋咳嗽神经中枢,产生反射性剧烈、连续、阵发性及痉挛性咳嗽。
气管内未被排除的分泌物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道阻塞,以致形成肺不张或肺气肿。
(二)中医病因病机本病主要由于内蕴伏痰,感染时行疫邪,客于肺系所致。
主要病机为邪郁肺卫,与伏痰搏结,阻遏气道,肺气上逆为患。
病位主要在肺,常犯胃伤肝。
病情可寒可热,而以热证多见。
初期证多属实,后期则可见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四、病理改变长时期连续剧咳可引起肺泡破裂,严重者发生纵隔气肿或皮下气肿。
整个支气管系统包括毛细支气管和肺泡壁都有明显的间质性浸润。
痉咳又可导致血流循环障碍,引起淤血,使脸部及四肢水肿,眼球结膜、鼻黏膜和皮下发生出血点。
脑实质有充血及出血点,严重时发生大片出血。
中国儿童百日咳诊断和治疗建议
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包括观察是否有淋巴结肿大、眼结膜充 血、呼吸急促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痰液检查和血清学检查等,以进一步确诊百日咳。
百日咳的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 ,避免交叉感染。
对症治疗
针对咳嗽症状,可选用止咳药和 雾化吸入治疗;针对痰液粘稠, 可选用祛痰药;针对发热等症状 ,可选用解热镇痛药。
百日咳的流行病学特征
全年均可发病,但 以春季较多见。
病原体主要侵犯儿 童呼吸道,成人较 少发病。
5岁以下儿童易感性 最高,病情较重。
百日咳的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
早期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带鸡鸣样吸气 性回声、呕吐。
类似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
中期
后期
阵发性咳嗽逐渐加重,出现痉挛性咳嗽,咳 嗽终末带鸡鸣样吸气性回声,严重时可伴有 呼吸暂停和紫绀。
《中国儿童百日咳诊断和治疗建议 》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百日咳概述 • 百日咳的预防和控制 • 百日咳的诊断和治疗 • 结论和建议
01
百日咳概述
百日咳的起源和传播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较 长的潜伏期和传染期。
百日咳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的 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物品传播。
咳嗽逐渐减轻,精神、食欲逐渐恢复。
百日咳的诊断标准
1 2
临床表现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带鸡鸣样吸气性 回声、呕吐等。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清和痰液中抗体检 测阳性等。
3
病原学检查
采用鼻咽部分泌物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或核酸 检测阳性等。
百日咳的诊疗
儿童-儿童模式
青少年(成人)-儿童
发病率呈周期性上升
题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双 击输入替换内容双击 输入替换内容点击此 处更换文本双击输入
替换内容
题
标题
标题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双 击输入替换内容双击 输入替换内容点击此 处更换文本双击输入
替换内容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双 击输入替换内容双击 输入替换内容点击此 处更换文本双击输入
替换内容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双 击输入替换内容双击 输入替换内容点击此 处更换文本双击输入
替换内容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双 击输入替换内容双击 输入替换内容点击此 处更换文本双击输入
替换内容
01 管理传染源
02
保护易感 人群
03 药物预防
立即疫情报告 立即隔离(40日,30日,21日)
自动免疫(3、4、5,次年) 被动免疫:抗毒素的免疫球
01 管理传染源
02
保护易感 人群
03 药物预防
立即疫情报告 立即隔离(40日,30日,21日)
自动免疫(3、4、5,次年) 被动免疫:抗毒素的免疫球
蛋白
红霉素或复方新诺明 7-10日
题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双 击输入替换内容双击 输入替换内容点击此 处更换文本双击输入
替换内容
题
标题
标题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双 击输入替换内容双击 输入替换内容点击此 处更换文本双击输入
替换内容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双 击输入替换内容双击 输入替换内容点击此 处更换文本双击输入
替换内容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双 击输入替换内容双击 输入替换内容点击此 处更换文本双击输入
替换内容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双 击输入替换内容双击 输入替换内容点击此 处更换文本双击输入
《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05 预防措施推广与实践
疫苗接种普及宣传
强调疫苗接种重要性
通过各类媒体和宣传渠道,广泛宣传疫苗接种对于预防百日咳的重 要作用,提高公众接种意愿。
普及疫苗接种知识
向公众普及百日咳疫苗接种时间、接种程序、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 ,确保接种工作规范进行。
加强接种服务管理
完善疫苗接种服务网络,提高接种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公众能够及 时、方便地接种疫苗。
胃内容物,紧跟着深长吸气,发出鸡鸣样吸气吼声。
03
恢复期
一般1~2周,咳嗽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不再出现阵发性痉咳。但
若遇到浓烟等刺激,或有呼吸道感染时,又可出现阵发性痉咳。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特点、血常规 检查、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即可作出 诊断。
鉴别诊断
应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 管炎、支气管异物、肺门淋巴结结核 、痉挛性喉炎、白喉、流感、慢性支 气管炎等疾病相鉴别。
家庭环境卫生改善建议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降低病菌滋生 和传播的风险。
定期清洁消毒
对家庭环境进行定期清洁 和消毒,特别是儿童经常 接触的物品和表面,以减 少病菌的存活和传播。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不 随地吐痰等良好卫生习惯 ,避免病从口入。
避免接触传染源途径提示
调整,避免不良反应。
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呼吸道隔离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刺激因 素诱发痉咳。对患儿进行呼吸道
隔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营养支持
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 证患儿足够的营养摄入。对于喂养 困难的患儿,可采用静脉营养支持 。
止痉排痰
百日咳诊疗
九 、 鉴 别 诊 断
十、治疗
1. 一般治疗
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对症支持治疗,给予 易于消化的食物,适 当补充维生素及钙剂, 痉咳严重可鼻饲,避 免误吸,缺氧可进行 氧疗。做好气道护理, 预防窒息。
2. 病原治疗
注:
(1)红霉素可引起新生儿肥厚性幽门狭窄风险,不 推荐用于新生儿;
(2)对于 Q-T 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等异常心 电图(或疾病)慎重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2)对疑似病例可以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发病 1~2 周内接受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
(3)并发症治疗:出现百日咳脑病时,酌情应用镇 静止痉剂,治疗同脑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时,根据 致病菌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3.中医治疗
• 百日咳之核心病机为外感时疫,内蕴伏痰,时邪与伏痰搏结,阻遏气道,肺气上逆 而为病。临床分为初咳期、痉咳期、恢复期三期论治。
八、诊断
(二)临床诊断病例 具有以下任一项者: 1.疑似病例,且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明显高于相应年龄正常范 围; 2.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病程≥2周,与百日咳确诊病例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关 联(与首发或者继发病例发病间隔5~21天)。
八、诊断
(三)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以下任一项者: 1.培养到百日咳鲍特菌; 2.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检测阳性; 3.PT-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排除婴幼儿1年 内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或既往感染)。
3.中医治疗
痉咳期。 (1)轻症。 临床表现:阵发痉挛性咳嗽,日轻夜重,咳即作吐,眼睑浮肿,有时痰中带血,口鼻呛血,舌红苔黄腻,脉浮 数。 推荐处方:宁嗽汤。 常用药物与参考剂量:炙紫苑15g、麦冬10g、知母10g、 百部15g、款冬花15g、桔梗10g、甘草5g、海浮石 15g、芦根20g。 2)重症。 临床表现:痰中带血、口鼻呛血较重者,舌红苔黄腻, 脉数。 推荐方剂:千金苇茎汤。 常用药物与参考剂量:芦根20g、白茅根20g、苦杏仁 10g、冬瓜仁15g、桃仁10g、炙紫苑15g、麦冬10g、知 母 10g、甘草5g。 推荐中成药:痰热清注射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日咳诊疗指南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婴幼儿多见。
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
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一)传染源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
自潜伏期末至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以发病第一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三)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但幼儿发病率最高。
母体无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给胎儿,故6个月以下婴幼儿发病较多。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罕见。
本病发生于各世界各地,多见于温带及寒带。
一般散在发病。
本菌自呼吸道侵入,依菌毛血凝抗原附着于纤毛上皮并在局部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及纤毛麻痹,呼吸道中粘液排出障碍,堆积潴留,堆积物不断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痉挛性咳嗽,咳毕因出现深长吸气,急速的气流通过痉挛、狭窄的声门,发出高声调的吼声,即鸡鸣声,直至分泌物排出,剧咳方止。
长期咳嗽,在咳嗽中枢形成兴奋灶,以致在恢复期或病愈后短期内,受到一些非特异性刺激和其他感染可诱发百日咳样咳嗽。
病理变化可见呼吸道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支气管甚至肺泡周围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
分泌物阻塞气管可出现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
并发脑炎者脑组织可有充血、水肿、出血及神经细胞变性。
潜伏期2~20天,一般为7~10天。
典型经过分为三期:
(一)卡他期(前驱期)自起病至痉咳出现,约7~10天。
初起类似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低热、咳嗽、流涕,喷嚏等。
3~4日后其他症状好转而咳嗽加重。
此期传染性最强,治疗效果也最好。
(二)痉咳期咳嗽由单声咳变为阵咳,连续十余声至数十声短促的咳嗽,继而一次深长的吸气,因声门仍处收缩状态,故发出鸡鸣样吼声,以后又是一连串阵咳,如此反复,直至咳出粘稠痰液或吐出胃内容物为止。
每次阵咳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每日可达十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
阵咳时患儿往往面红耳赤,涕泪交流、面唇发绀,大小便失禁。
少数病人痉咳频繁可出现眼睑浮肿、眼结膜及鼻粘膜出血,舌外伸被下门齿损伤舌系带而形成溃疡。
成人及年长儿童可无典型痉咳。
婴儿由于声门狭小,痉咳时可发生呼吸暂停,并可因脑缺氧而抽搐,甚至死亡。
此期短则1~2周。
长者可达2月。
(三)恢复期阵发性痉咳逐渐减少至停止,鸡鸣样吼声消失。
此期一般为2~3周。
若有并发症可长达数月。
(一)呼吸系统并发症肺炎最为常见,多为继发感染所致。
痉咳可减轻,患儿出现高热、气促、紫绀及肺部罗音。
其他还可出现肺不张、肺气肿和支气管扩张等。
原有肺结核患者再患本病可促使结核病变活动。
(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百日咳脑病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发病率约2~3%。
严重痉咳引起脑缺氧、水肿、血管痉挛或出血。
表现为惊厥或反复抽搐、高热、昏迷。
恢复后可留有偏瘫等神经系统后遗
症。
(三)其他如结膜下出血、脐疝、腹股沟和脱肛等
(一)流行病学对仅有卡他症状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者应注意询问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具有痉挛性咳嗽者,诊断多无困难。
非典型病人可结合实验室检查做出判断。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分类自发病第一周末开始升高,痉挛期增高最为明显,白细胞总数可达20~40×109/L或更高,由于淋巴细胞促进因子的作用,淋巴细胞分类一般为60~95%。
2.细菌学检查
(1)咳喋法用B-G(Bordet--Gegou)培养基平碟,置患者口部前5~10cm,连咳数声后,孵育3~4日。
第一周阳性率可达59~98%,痉咳期常低于50%,第四周以后仅为2%。
(二)鼻咽试培养法在阵咳后,用金属试子从鼻咽后壁取粘液培养,阳性率优于咳碟法。
3.血清学检查
(1)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等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测定本病特异性IgM抗体,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4.荧光抗体检查用鼻咽分泌物涂片,加荧光标记的抗血清,荧光显微镜下检查。
早期患者75~80%阳性。
但有假阳性。
本病应注意与副百日咳杆菌、腺病毒、合胞病毒所引起的百日咳综合征、肺门淋巴结核、痉挛性支气管炎及气管异物等相鉴别。
(一)一般和对症治疗按呼吸道隔离。
保持空气清新,注意营养及良好护理。
避免刺激、哭泣而诱发痉咳。
婴幼儿痉咳时可采取头低位,轻拍背。
咳嗽较重者睡前可用冬眠灵或非那根顿服,有利睡眠,减少阵咳。
也可用盐酸普鲁卡因3~5mg/kg/次,加入葡萄糖30~50ml中静滴,1~2次/日,连用3~5天,有解痉作用。
维生素K1也可减轻痉咳。
患儿发生窒息时应及时做人工呼吸、吸痰和给氧。
重者可适当加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或安定等。
痰稠者可给予祛痰剂或雾化吸入。
重症婴儿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炎症。
(二)抗生素治疗卡他期4天内应用抗生素可减短咳嗽时间或阻断痉咳的发生。
4天后或痉咳期应用可缩短排菌期,预防继发感染,但不能缩短病程。
首选红霉素30~50mg/kg/日,连用7~10天,也可用氯霉素(剂量同上),或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等。
(三)中医药治疗胆汁类制剂对百日咳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同时还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可采用鸡胆汁加白糖蒸服。
半岁以内每日/3个,半岁至1岁每日/2个,1至3岁每日1个,直至痊愈。
亦可用猪胆等代替。
(一)管理传染源及早发现患者并进行隔离,隔离期自发病起40天或出现痉咳后30天。
密切接触者应隔离检疫2~3周。
(二)切断传播途径室内通风换气,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病房。
(三)保护易感者
1.主动免疫国内目前常用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
自出生3~6个月开始预防接种。
剂量为0.5、0.5、0.5ml,每隔4~6周皮下注射一次。
有过敏史、惊厥史、患急性病者禁用百日咳菌苗。
2.被动免疫肌注高效价免疫球蛋白1.25ml,隔日1次,连用3~5次,可减轻症状。
3.药物预防对无免疫力而又有百日咳接触史的患儿可用红霉素、复方新诺明进行预防,连续用药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