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两个新的侧重点—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

合集下载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栾闯【摘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校范围内,通过网络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增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拓宽其影响力以及提高其实效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宣传引领功能、教育引导功能、答疑解惑功能、文化育人功能。

拓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才能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更好地完成新时代高校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使命任务。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路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互联网这一平台上,利用互联网特有的交互性、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网络的方式向社会成员进行传播的活动,是以网络为载体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在优化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实现路径,对于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范围内通过网络的形式,运用网络技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

同时,它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校园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人与信息之间的互动交流。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宣传引领: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以及价值引领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

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引领功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宣扬主流意识形态。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也就是以网络为载体,对高校师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担当、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网络时代公民的政治意识、道德水平和法治观念,促进网络空间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级目标分别是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下面我们将对这四个目标进行具体的解读。

“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到网络中。

我们需要培养人们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包括自觉遵守网络使用规范、自觉维护网络秩序、自觉保护个人隐私等。

人们在利用网络时也需要学会识别和抵制网络谣言、不良信息,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激励人们心灵的作用。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门槛降低,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更加方便地参与到政治过程中。

我们需要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公民们懂得自己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培养他们参与政治的意识和能力,引导人们注重政治信息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使公民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教育人们加强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学会自我保护和防范网络风险,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维护自己和他人的网络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网络思政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网络思政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网络思政教育包括哪些内容网络思政教育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面向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一种形式。

网络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的定制与传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素养。

网络思政教育包含了多个内容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网络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制与传输。

教育机构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制作成电子版,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传播。

这样的传播方式使得教材更加便利地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

教材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事政治、伦理道德等方面。

通过网络思政教育,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的政治形势、重大决策和政策,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国内外的时事热点问题。

2. 典型案例分析网络思政教育还包括典型案例的分析。

典型案例是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或个人事迹,可以成为学生们学习与思考的对象。

通过网络平台,教育机构可以收集和整理典型案例,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案例材料,并通过教师进行分析和讨论。

典型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思考其中的道德、伦理、法律等因素,探讨案例背后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

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3. 在线练习与互动网络思政教育还包括在线练习与互动环节。

通过网络平台,教育机构可以提供思政理论知识的在线测试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这样的练习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实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在线互动环节也是网络思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机构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讨论和答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即时的沟通和交流。

这样的互动形式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提供了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学习环境。

4. 线上作业与论文写作网络思政教育还包括线上作业与论文写作。

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元素

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元素

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元素导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技术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关注其思政元素。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包括网络安全、信息伦理和互联网治理等方面。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强调网络安全意识和技术,使学生能够正确应对网络安全威胁,保障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

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学生应该了解并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了解网络攻击的类型和常见的防御措施。

通过教学案例、实践操作和讨论,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网络安全问题,并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信息伦理在信息化时代,信息伦理问题日益突出。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信息伦理问题,培养良好的信息伦理意识和行为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应该了解信息伦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学会正确使用和传播信息,尊重信息产权和隐私权,避免制造、传播虚假信息。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伦理问题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治理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思政元素。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何正确治理互联网成为了一个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计算机网络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对互联网治理问题的理解和关注。

学生应该了解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概念和现状,了解互联网管理规则、政策和国际互联网治理机构。

通过讨论互联网的发展和治理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治理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互联网治理的意识。

结语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思政元素,包括网络安全、信息伦理和互联网治理等方面,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技术、维护网络安全、遵守信息伦理和关注互联网治理的能力。

校园网络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校园网络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国际互联网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和利用,它已经开始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在网络时代,人们的活动范围开始从实际领域向虚拟空间扩展,原本在地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更多地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人类整个思想文化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信息全球化带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 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教育部2002 年对全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表明,有62%的大学生以网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40%的学生把BS”和“聊天室”作为校园里发表言论的最主要渠道。

重视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运用网络技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难得机遇1、网络的开放性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突破时空局限,增强影响力。

以往,思想政治工作时常以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谈心,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的思想问题。

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产生影响。

为了扩大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者采用作报告、印材料等形式,但这些手段因为要受制于场地和时间等因素,其覆盖面也是有限的。

网络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的发挥,同时又增加了“广泛”的特点。

许多程序性的工作只需在网络上通过发电子邮件、写公告板等方式可以及时快捷的到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此外,由于网络传播的广泛,不同地点的高校学生,包括可以上网的其他人,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这样,正面的声音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等限制,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这在一定意义上,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影响面较小的弱点。

[1]2、网络的互动性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效率。

网络作为新的通讯手段,大大削减了通讯的成本,信息传递迅速、高效。

以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为了一件事“磨破了嘴、跑断了腿”,如今,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学生的意见不能及时向上反映,学校的意见也难以及时让所有的学生了解。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本文将介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理论教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

理论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国家、社会、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网络空间的法治原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网络伦理教育网络伦理教育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网络空间中,学生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络伦理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

通过培养良好的网络伦理意识,学生可以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低俗内容和不良信息,积极传播正能量,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和谐。

网络安全教育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学生应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风险和防范措施。

通过网络安全教育,学生可以提高对网络隐私、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学会识别和应对网络钓鱼、网络欺诈等网络攻击行为。

此外,网络安全教育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言论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念。

数字素养培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是指在信息化社会中获取、评估、使用和创建信息的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信息检索、信息筛选、信息评估的能力,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

通过数字素养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实践教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实践能力。

为此,实践教育被纳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全面发展和立德树人引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和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已成为必然趋势。

然而,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介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以期为高校提供指导。

1. 以德育为基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因此,德育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处于核心地位。

在网络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网络行为的利弊,明确道德底线,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营造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

网络教育的特点是信息传播快速、互动性强。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扩大知识面。

教师应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不同声音和观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同时,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机制,保障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3. 系统化的课程设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系统化的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计上,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网络技术、网络文化相结合,使课程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例如,可以设置网络文明礼仪、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等课程,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互动演练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提高网络素养。

4. 全员参与的教育模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实行全员参与的教育模式。

除了教师的教育工作外,学生自己也应承担起一定的教育责任。

学生自治组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组织开展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安全教育等相关活动。

在网络教育环境中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应形成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5. 尊重个体差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价值观念不同,对网络的理解和应用也存在差异。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思考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思考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思考【摘要】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首先探讨了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新兴网络平台在这一领域中的作用。

接着分析了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和困境,同时提出了高校如何利用网络时代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文章阐述了构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重要性,并展望了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未来,高校应当加强与网络平台合作,借助新技术手段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以适应时代变革和需求变化。

【关键词】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新兴网络平台、挑战、困境、优势、创新、发展、展望1. 引言1.1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思考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思考,势在必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挑战。

如何在新媒体、社交平台等网络空间中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探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新兴网络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和困境、高校如何利用网络时代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构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思考,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更加广阔的空间拓展,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2. 正文2.1 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源头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广泛化,其中既包含正面积极的信息,也包含负面有害的信息。

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网络环境下兴起并发展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

信息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载体,也已经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网络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双重性一方面弱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却加强了网络社会关系中的一些内生价值观念。

因此充分挖掘、利用网络关系,通过网络文化大力传播与我国发展相一致的思想价值理念,重构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关系,设置新的制度范式以及道德规约将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一)网络文化的虚拟现实性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定性众所周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那种比较单一的传导式教育模式。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权威都是泾渭分明的,通常是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1】但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单方向主导的教育模式,在这里人人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转换。

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网民的主动参与意识也在逐步增强。

因此,那种传统的按部就班式的教育方法愈来愈受到这种多元互动式的网络教育的冲击,传统思想政治对信息的优先选择选与垄断权也在逐渐被打破。

(二)网络文化的自由个性化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人的个性的发展,需要个性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的发展,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提供了条件。

互联网传播是一种分布式网状传播的结构,它打破了传统的单向式传授方式,人们可以自主地选择或发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可见,人的个性的发展呼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而网络文化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提供了条件或可能,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路径和发展方向。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便利化和多样化。

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思想观念和信息,这也意味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互联网也带来了大量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网络谣言、虚假信息等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也需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1. 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成为了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通过建立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信息。

高校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在线思政课程、讲座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思政教育服务。

2. 借助大数据开展精准思政教育互联网+时代的另一个特点是大数据的应用。

高校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倾向和需求,更加精准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手段,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风险,增强网络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举办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开展网络安全宣传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2. 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也需要创新。

可以将一些新颖的思政教育理念和内容引入到思政教育中,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形式。

结合网络游戏、短视频等流行元素,设计新颖的思政教育内容,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浅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浅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浅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论文关健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文摘要:分析了互联网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在互联网时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路。

1国际互联网带给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遇(1)互联网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传输快捷,信息海量,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为我们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新武器和新手段,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大范围、高效率的有关马列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旋律的宣传,进行科学、文明、民主生活方式的宣传等。

(2)互联网有利于我们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互联网既是一种新的认识武器、认识工具,又是一种新的知识资源和新的生产力,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来自各个领域,展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创新成果。

我们借助互联网这个新的工具,吸取全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为中国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形象和灿烂文化。

(3)互联网有利于人们思想的革新。

互联网带来的既有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更有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

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特点,开展更加广泛及时的社会调查和与受众的沟通、对话,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适应时代要求,增强针对性。

(4)丰富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多姿多彩的信息形式,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网络快车。

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院校、专家个人、政工干部在网上创建自己的主页,形成了强大的思想政治网络系统,发挥“集团军”专业分工、协同作战、信息共享的优势,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造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和文化氛围。

(5)网络的多边平等性不仅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物理距离,也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使全世界的人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和学习,人们的政治信仰、价值理念、道德伦理、文化传统、生产观念正以空前的规模发生碰撞和融合,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对象、新的课题。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0.09.22•【文号】教社政[2000]10号•【施行日期】2000.09.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0]10号教育部2000年9月22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第九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的有关工作部署,现就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新的媒体,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大学师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网络,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师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相互沟通;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视野;利用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网上良莠混杂的信息,增加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辨别真伪的难度,一些人在网上发表的不负责任的信息和议论易于产生某些思想混乱,敌对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煽动,可能影响高校和社会的政治稳定。

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同时防止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错误的思想和信息,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目前,一些高校在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如在党委领导下,成立党政领导和党委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有关技术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领导;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加大经费和设备的投入;开设网上党校、网上团校,设立理论学习、时事政策、“两课”辅导与答疑、心理咨询、学生生活服务、校务公开征询等网站,努力增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评价“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渠道和教育资源,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如何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质量评价的原则1.立足实际: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成长环境,评估教育内容的合理性和实践性。

2.个性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和个人的需求定制化相应的教育资源。

3.多元化:教育方式和内容应当多种多样,既有课堂教学,又有社团活动、校园演讲、网络互动等多元化的教育形式。

4.测量性:评价体系应有量化指标和能够比较的数据,以便于对教育效果进行测量和对比。

5.综合性: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人素质、思想政治水平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多个方面的表现。

二、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1.学生参与度和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程度和满意度,以此评价教育效果的好坏。

2.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通过测试和考试等形式,评估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思想政治实践等方面的提高情况。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活动等形式,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情况。

4.教师教学质量: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进行评估,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价。

5.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评估学校在提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方面的投入情况,包括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情况。

三、评价方法和工具3.观察和记录:教师和辅导员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学习、实践和社交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情况。

4.互联网大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学习和交流活动,以及其对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

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他们对“互联网+”时代教育方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第九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的有关工作部署,现就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新的媒体,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道,并对大学师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道和新手段,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网络,可以快捷、准确地了解师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相互沟通;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视野;利用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网上良莠混杂的信息,增加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辨别真伪的难度,一些人在网上发表的不负责任的信息和议论易于产生某些思想混乱,敌对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煽动,可能影响高校和社会的政治稳定。

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同时防止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错误的思想和信息,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目前,一些高校在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如在党委领导下,成立党>领导和党委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有关技术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领导;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加大经费和设备的投入;开设网上党校、网上团校,设立理论学习、时事>策、“两课”辅导与答疑、心理咨询、学生生活业务、校务公开征询等网站,努力增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但在总体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还刚刚起步,在思想认识、工作体制、条件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亟待大力加强。

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政治立场的重要任务,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舆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对高校校园文化、师生关系、学生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成为迫切的需求。

如何利用网络舆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与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而提出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和改进提供参考和支持。

共2000字。

1.2 研究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随着网络舆情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对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和创新,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更加及时地关注和回应网络舆情,以及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信息、辨别真伪,做到理性思辨。

网络舆情的传播具有高度互动性和个性化特点,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研究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和需求,针对性地设计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通过研究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影响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网络思政知识点总结

网络思政知识点总结

网络思政知识点总结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思政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

网络思政是指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向广大网民传递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增强他们的思想道德觉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网络思政不仅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推动网络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意识形态政治教育一方面是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推动网民科学发展、文明上网等方面,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政治路线,确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念。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解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通过国家官方媒体和党的新闻机构向广大网民传达党的意志。

2、普及科学文明观念。

通过网络推广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文明观念,培养网民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习惯。

3、领导干部应带头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觉悟。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时代特征,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公正和公平、诚实守信、友善和和谐为核心的基本价值取向。

网络思政工作正是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民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2、弘扬爱国主义。

通过网络媒体宣传党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网民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弘扬诚实守信。

通过网络媒体宣传守信诚信的重要性,引导网民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三、法律法规意识教育网络思政工作还要引导网民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

1、宣传法治观念。

通过网络宣传法律法规,引导网民增强法治观念,守法自觉,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提高法律意识。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1月31日在京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接近7.8个亿,普及率将近56%,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将近10个百分点。

根据研究表明我国网民规模数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互联网的模式也会不断创新、线上与线下服务的融合加速以及公共服务线上化步伐加快,必将成为网民规模增长推动力。

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因此加快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现如今互联网高速的发展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的还有新的挑战。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近年来,以下三类模式主要被用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校园媒体宣传,宣传的内容都紧随教育主体;第二,自主活动,主要关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第三,以学习理论教育为主的校园网站。

然而一多半的校园网站都存在着消息闭塞、信息内容贫乏枯燥乏味等缺点。

个别的网站很难找到其他的有利于学生学习课本文化的知识;其中的个别网站具有导向误区,在实际中只是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其传播内容紧跟教育主体而又脱离教育客体本身,仅是学校领导的传话筒和代言人。

很多高校的网站传播内容不受欢迎,起不到它本身的作用,反而浪费了学校的经费,以致学校失去舆论阵地。

这表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怎么为学生提供应时应景的帮助”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这类认知上的不一致造成一些网站存在栏目内容设置过于单调片面,信息内容枯燥无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渗透性不强等问题。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影响着大学生行为规范、道德素养的重要方式,在当代大学生逐步走向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内容,也取决于媒体接受者自身的素养。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对于高校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网络世界中,接触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信息。

网络空间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信息,有些甚至是误导性的、不健康的。

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网络世界中的信息和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信息,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和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信息获取和思想认知情况,有助于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案和策略,从而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平台。

对于如何在网络空间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理性地利用网络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这一研究意义还在于促进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网络空间中信息泛滥、价值多元的特点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挑战,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这一研究意义还在于提升高校教育质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高校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思路,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平台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参与社会的重要渠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一、信息获取更加多样化、快捷化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移动设备等多种方式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新闻客户端、浏览微博微信、观看短视频等方式获取最新的资讯。

这种多样化、快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了解更加全面,也更容易受到多方面的信息影响。

二、思想交流更加广泛、深入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交流空间。

他们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平台上就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可以加入各种兴趣小组参与深入的学术交流,可以通过直播平台观看、参与各种讲座、座谈等活动。

这种广泛、深入的思想交流使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包容,也更容易受到外部思想的冲击和引导。

三、参与度更高、互动性更强新媒体平台的特点之一就是互动性强,大学生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参与到话题讨论中,也可以通过参与线上活动、投票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样的参与度使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思想政治工作,也更容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四、舆论引导更加复杂、微妙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更加复杂微妙,大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和观点更加多元化,也更容易受到谣言、偏见等不良信息的影响。

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所表达的观点和态度也更加容易引起舆论的关注和影响,他们需要更加理性、独立地对待外部信息和舆论引导。

针对上述新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信息宣传和引导力度,积极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增强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

要在新媒体平台上建立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鼓励他们发表独立见解,参与话题讨论,积极参与线上活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 网络信 息技术的发展 , 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 在分析 网络 时代 的特
点、 网络 对 大 学 生 法制 观 念 和 伦 理 道德 观 念 影 响 的基 础 上 , 出 了网络 对 高校 思政 工作 影 响 提
的 对策 。 关 键词 : 网络 ;信 息 ;高校 ;思 想政 治 工作 ;法制 ; 理 道德 伦
网上获 取信 息 , 应 尽 自己 的 可 能 向别 人 提 供 信 也 息 。 网络 的资 源共 享 性使 高 校思 想 政治 工 作 可 以 在 网络 大 有作 为 , 可 以 通 过 网络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如
思想 教 育 , 以从 网上 了解 大学 生 的思 想 动态 , 可 有
个普 遍交 往 、 等交 往 的时代 , 生 交往 也 将 日 平 师
益 平等 化 、 遍化 。在师 生 教学 交往 中 , 往 关 系 普 交 更 趋 平 等 、 容 与 和 谐 , 师 不 再 是 至 高 的权 威 , 宽 教
针对 性 地在 网上 发 布正 确 的思 想信 息 来教 育 引导 大学 生 , 其 树 立 良好 的 理 想 、 念 、 生 观 。 另 使 信 人
二 、 络 对 大 学 生 法 制观 念 和 伦 理道 网 德 观念 的影响
l 影 响 思想 道 德 观念 趋 向 。互联 网上不 同 国 、
色情 服 务是 合 法 的 , 学 生 如 果 没 有 较 高 的 是 非 大
鉴 别能 力 和道 德 约 束 力 , 对 网上 的 各 种 诱 惑 就 面
2 网络信 息 的数 字化 提 高 了思 想政 治 工作 的 、
时效 性 和针 对 性 。高 校 思 想政 治教 育 可利 用 网络 数字 化 信 息所 特有 的信 息 高集 成 性 、 可复 制 性 、 共
享 性 、 时传 输 性 , 实 最大 限度 地实 现高 校 思想 政 治 工 作 的社会 化 。如 思 想政 治 工作 网络 可 与政 府 机
外 , 同 地点 的高校 学 生 , 以通 过 网络 共享 思 想 不 可 政治 教 育 资源 , 可 以在 网上 向教 师 咨 询 思 想 问 又
而是 以 自己 的学 识 、 力 、 格 魅 力 等 去 感 染 学 能 人 生, 建立 起 自己 的崇 高 威 信 , 影 响学 生 , 学 生 来 与
中图分 类 号 :6 1 G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8 0220 )3 03 3 10 —59 (020 —04 —0
关 、 庭 、 校 相 连 , 为 社 会 各 界 参 与 高 校 思 想 家 学 这
随 着 网络 信 息 教 育 的普 及 和 发 展 , 网的 大 上
针对 性 和实 效 性 。 3 师 生 之 间 的交 往 趋 于平 等 化 。 网络 时代 是 、

教育 成 为一 个 无 法 回避 且 亟待 解决 的重大 课题 。


网络 时代 高校思 政工作 的特征
1信 息 资 源 的 共 享 性 拓 宽 了思 政 教 育 的 渠 、
道 。 网络具 有 资 源 共 享 的特 点 , 每个 人 都 可 以 从
收 稿 日期 ,0 2 1 0 ' 0 一O —2 2
自身 的认 知 水平 和识 别 能力 。

作者简 介 : 新华 (92) 女 , 徐 1r . , 江苏 建湖县人 , 7 盐城工学 院助教 , 主要研 究方 向: 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与 管理。

43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盐城 工学 院学报 ( 会科学 版 络 时代 高 校 思 政 工 作 两个 新 的侧 重 点
— —
网络 法 制 和 网络 伦 理 道 德 观 念
徐 新华
( 城工学 院 海 洋工程 系 , 苏 盐城 盐 江 2 4O ) 20 3
成了地球村 。网络上的信息传播不是单一文化而
是 跨文 化 的传 播 。跨 文化 的传播 进 一 步促 进 了文 化 的碰 撞与 交 融 , 多元 的 文 化 信 息 在 网络 上 将 出
现从 未有 过 的激 烈竞 争 的局 面 。在 各 种 文化 的相 互 碰撞 与 交 融 中 , 多种 文 明 的相 互激 荡 中 , 学 在 大 生将从 中得 到 陶 冶 和洗 礼 , 比较 和 鉴 别 中提 高 在
学 生不 断 增 加 。 “ 联 网” 大 学 生 的行 为模 式 、 互 对 道 德取 向 、 制 观念 、 法 政治 态 度 、 心理 发 展 、 价值 观 念 等 将产 生 越 来越 大 的影 响 。因此 , 何 在“ 如 网络 时代 ” 强对 大 学 生 的 法 制 观 念 和 伦 理 道 德 观 念 加
建立 民主 、 等 、 平 普遍 交 往 的关 系 。 4 网络文 化 的多 元 性 。 网络 是全 球 相连 的 国 、
题 , 其 他 同 学 开 展 共 同讨 论 和交 流 。这 在 一 定 与 意义 上 , 克服 了传 统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影 响 面 较 小 的
弱点 。
际互 联 网 , 完全 打破 了物 理上 的空 间概 念 , 世界 变
政治 工 作提 供 了方 便 , 能 实 现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并 教育 工 作 中家 庭 与 社 会 的配 合 ,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使 工 作收 到更 好 的效 果 , 利 于 进 一 步 形 成 高 校 思 有 想 政 治工 作 的 巨大优 势 。 同时 使全 社 会 大学 生 同 时接受 教 育成 为 可 能 , 也 是 传 统 思 想 政 治 教育 这 所做 不到 的。 由 于 网 络 的 虚 拟 性 , 生 可 以 在 网 学 上表 露 自己的 真实 思 想 和 观 点 , 想政 治 工 作 者 思 由此 获得 学 生 的 真 实信 息 , 而 提 高 思 想 工 作 的 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