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砂桩加固软粘土地基效果分析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机理及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水分 子继 续渗人 水 泥颗 粒 内部 , 细分 散 状态 的胶 以 体析 出 , 浮 于溶液 中形成 胶 体[ . 悬 3 ] ( ) 泥的离子 交换 和颗粒 聚集 作用 . 2水 由于土颗
图 1 地 层 剖 面
Fi 1 Sta i a g. r tgr phi e to c sc i n
2 7
基 的处理 , 主要 适用 于饱 和软 粘土 地基 的加 固 J .
2 工 程 应 用 分 析
2 1 工 程地 质简 况 . 武 汉某 写字 楼 占地 面积 22 0m , 底 压力 为 0 基 10k a 根 据勘 察报 告 , 9 P . 场地下 1 深度 范 围 内的 4m 地层 主 要为人 工 填土 和第 四系 冲 积沉 积 土 , 地基 土 层( 图 1 示) 如 所 自上 而下 可分 为 : () 1 人工 填土 及部 分 腐 殖 土. 粉土 质 , 褐 色或 黄
第 l O卷 第 3期
21 0 0年 9月
徐 州 建 筑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NA 0F XUZ L H0U NS TUTE OF A I TI RCHI C TE TURAL TE CHN0L 0GY
V 0 .1 № . 1 O 3 Sp 2 0 e . 01
水 泥 土搅 拌 桩 法 具 有 对 环 境 影 响 较 小 , 工 周 期 施 短, 尤其 适用 于 2 深 度范 围 内无 理 想 持力 层 的 0m 软 土地基 . 泥土搅 拌桩 已发 展 成 为常 用 的软 弱地 水
得到广 泛 应 用 . 方 法 通 过 特 制 的 深 层 搅 拌 机 该 械, 利用 水泥 作 为 固 化 剂 , 地 基 深处 将 软 土 与 固 在
土木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加固效果评估
土木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加固效果评估引言土木工程中,软土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质情况。
由于其较弱的承载能力,需要加固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然而,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评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土木工程中软土地基加固效果的评估方法。
1. 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具有以下特点:压缩性较大、水分含量较高、孔隙水压较大、抗剪强度低等。
这些特点使得软土地基在受力时易于发生沉降、变形和液化等不稳定现象。
2. 软土地基加固方法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主要包括土钉墙、加固桩、加固灌浆等。
这些方法通过改变土体的结构,提高其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来达到加固的目的。
3. 加固效果评估指标为了评估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需要确定合适的评估指标。
常用的指标包括沉降量、变形量、承载力等。
评估指标应该能够客观地反映软土地基的力学性质和受力性能。
4. 加固效果评估方法4.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现场实测的方式来评估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
例如,在加固前后进行沉降观测,测量土体的变形量和承载力等指标。
然而,直接测量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测点选择的难度以及仪器设备的限制。
4.2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利用计算机模拟软土地基的力学行为,进行加固效果评估。
通过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可以预测软土地基在加固前后的应力、位移和承载性能等。
数值模拟法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预测结果,但是需要合理选择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
4.3 经验法在土木工程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些经验法。
这些方法基于以往的工程案例和试验研究,通过参考类似工程的实际效果来评估加固效果。
尽管经验法的可靠性有一定局限,但在现实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结论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评估是土木工程中重要且复杂的问题。
通过合适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可以客观地评估加固效果。
直接测量法、数值模拟法和经验法在加固效果评估中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以确保土木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桩间软土加固效果分析及其极限承载设计
桩间软土加固效果分析及其极限承载设计地基加固技术已经成为大型土石工程和大型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桩间软土加固技术由于其适用范围广泛、施工方便、可靠性强以及成本较低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土石方施工、河湖治理、海岸应用等多个领域。
然而,桩间软土加固的应用尚未获得足够的关注,大多数研究着重于技术方面的装置、施工过程、效果评价等,而对加固后极限承载设计缺乏充分深入的研究。
一、桩间软土加固效果分析桩间软土加固技术是通过在桩间填充特殊材料,使原始土体形成一个结实的整体,从而提高地基的抗滑性能和刚度,从而带来明显的保护效果。
在加固技术的选择上,重要参数包括:加固材料的类型、加固桩的深度、施工的深度及特殊形状的加固材料以及加固材料的数量等。
经过多年的实践,桩间软土加固技术在地基改善、抗滑加固及抗震应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加固技术本身的研究却鲜有深入。
二、极限承载设计极限承载设计是一种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为目的的设计技术。
它的主要方法有:加固材料的选用、桩间软土加固成型、桩端设计和施工技术控制等。
在选择加固材料的时候,要考虑其物理力学性能、安全性及可靠性等因素。
桩间软土加固成型时,要注意填充材料的分布一致性,桩端设计也需要考虑桩间填充材料的等级及其行之有效的稳固措施。
最后,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保证桩间软土加固施工质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良问题。
三、结论桩间软土加固技术是一种性能优良、施工方便、较低成本的地基加固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型土石方施工、河湖治理、海岸应用等多个领域。
然而,其应用过程中仍需注意基础土体性质、施工技术等因素。
此外,极限承载设计对桩间软土加固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桩间软土加固工程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施工技术控制等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软土地基指的是土质较松软、强度较低的土层,这种土层在水利工程中常常遇到,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就会造成土基沉降、变形等问题,从而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并介绍当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一、软土地基特点软土地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土质松软、孔隙度大、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强度低等。
这些特点使软土地基在水利工程中成为了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软土地基的特点决定了在施工中需要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目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了土体加固、排水处理、荷载预压等方法。
下面将对这几种处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1. 土体加固土体加固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增加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和稠度,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改善变形性状。
常见的土体加固方法包括土钉墙、挤密、灌浆、搅拌桩等。
这些方法通过作用于软土地基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加固土体,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
2. 排水处理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较高,这会降低土体的承载能力,造成土体沉降和变形。
在施工中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排水处理。
排水处理包括了水平排水和垂直排水,其目的是降低土体的含水量,从而提高土体的稠度和承载能力。
3. 荷载预压在软土地基中施工水利工程时,通常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荷载预压处理。
荷载预压是指利用超静定荷载对土体施加压力,从而使土体发生压密和固结,提高其稠度和承载能力。
荷载预压处理对软土地基的改良效果显著,是软土地基处理中一种有效的方法。
以上就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常见的方法,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稠度,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砂桩处理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N6 5 9- 8击 3 :1 4
.
,算 术 平均 值 2 . 。 4 4击
2 观测 测试 分 析 20 0 3年 3— 4月进 行砂 桩 的施 工 ,4—5月 进 行
观 测元器 件 的埋设 工 作 。5月 开始 路 堤 的填 筑 及 观 测 工作 ,l 0月 1 4日完成 等 载 段 预压 土 的填 筑 ,l 2 月完成 0 895 + 1.5一+ 3.5段超载部分填筑 ,其 839
维普资讯
罗建敏 ,等 :砂桩处理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 l・ 7
+839 采 用 振 动 重 复 拔 管 法 施 工 工 艺 ,0 3.5
+7 0 +8 0采 用 双 管 冲 击 法施 工 工 艺 。砂 桩 顶 7 0 铺 0 6 厚砂垫 层 ,内铺 一 层土工 格栅 。 .m 1 2 试 验段 工程 地质 概况 . 试验 段 地基 属第 四 系全新统 冲湖积 层 ,主要 由 黏 土 、淤泥 质粉 质黏 土 、粉质 黏 土及粉 砂等 地层 组 成 。各 层地 层 岩性 自上 而下分 述 如下 :①黏 土 ,灰 黄色 ,软一 硬 塑 ,夹 有 少 量铁 锰 结 核 ,表 层 0 2— .
摘 要 对砂桩 处 理软 土地 基 的加 固效果进 行 了 系统研 究 。试验 表 明 ,砂 桩 处理 类似 条件 的 高速铁 路软 土 地基 可 以满足 小 于 5e 工后 沉 降 的要 求 。荷 载稳 定 后 的 桩 土应 力 比平 均 值 为 1 2 m .
~
23 . ,砂桩 地 基土 工格栅 的发挥 强度 约为 其极 限抗拉 强度 的 3 O% 。 关键词 铁 路 工程 砂桩 工后 沉 降 软 土地 基 处理
后 沉 降要求 小 于 5 e m,竣 工 初 期 年 沉 降速 率 小 于 2 m,桥路 过 渡 段 路 基 工 后 沉 降 要 求 控 制 在 3 e e m
水利施工论文: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1、软土地基的特点(1)强度弱。
软土的土质一般较为松软,因此也就导致了其强度低的情况。
那么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就会加大施工的难度,最终由于地基强度过小而使得其根本无法承载工程的压力,进而引发崩裂及坍塌情况的出现。
(2)透水低。
软土地基的透水性相对较差,这当然也与其组成息息相关,淤泥质黏土使得排水不畅,最终积水过多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
(3)压缩量大。
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的压缩量都是比较大的,那么这就加大施工难度,进而引发较大的风险性。
在施工不断进行的过程之中,工程的重量在不断加大,那么引发地基出现塌陷的风险也会加大;(4)沉降快。
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之中,由于工程的质量也在不断的加大,那么使得软土地基沉降的速度也会因此而加快速度。
(5)不均匀性。
软土地基分布的范围不集中,不均匀性较大,内部存在多种土质,各类土质的强度与硬度不一样。
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的时候,就会容易因为地基受力不均而使得地基出现塌陷的情况。
2、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2.1、砂与砂石换填垫层技术(1)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之中所用的材料。
在砂与砂石换填层的施工技术之中,在进行选择材料的时候就得要优先选择质地偏硬的粗砂、砂砾、碎石以及中砂,其中坚决不可以混入风化料、软岩以及其他各类杂物。
在应用顶级砂砾的时候,就得要选取颗粒不均匀且系数在10以上的材料;引用人工级砂砾石的时候,要应用密度试验的方式来甄选,选出其中最大的砂石,保障填层材料的密度处在一个最大值;假使没有顶级砂砾以及人工级砂砾,可以应用细砂来进行填层,另外还得要混合放进卵石以及碎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可以保障垫层材料含石量的比例在50%之下,在填充的时候还得要把材料之中的枯草及杂物及时的清理;(2)施工准备工作注意事项。
在进行换填层施工的时候,也同样的要将位于坑内的树叶及枯草及时的清理,假使其间有积水,那么就得要应用显影的排水技术来及时的将其排出,清理坑内的浮土。
水下砂桩加固软粘土地基效果分析
摘 要 : 下 砂 桩 加 固软 粘 土地 基 在 无 漳港 首 次 采 用 一 壮 工程 实 倒 表 明柱 体 和 桩 周 土 的 强度 随成 柱 时间 增 长 而 增 长 关t词 : 水下 砂 柱 } 问 土 : 桩 强度 : 桩 时 间 成
中 围分 粪 号 : U4 2 3 Βιβλιοθήκη T 7 . 0 2 4
\ 鞋
6 8 0
度增 长变 化曲线
衰 1 桩 体标 贯试 验 统 计 襄
击数 J v 增 长 率
2 区 域地 质 概 况
本区为原 滑坡 区 , 滑动带 以上 土层 为淤 泥、 淤泥 质粘 土扰动后 的软弱 土层 , 其下 土层 为 :
平 均界 限 值 平 均值 ( )
3 处理 方 案
1砂桩 设 计 参数 : 桩 顺岸 加 固区域 30 2m ) 砂 0 .
×3 2m, 为 3个 区, 中 【 分 其 区砂 桩 间距 l 0m;I 区 14 - Ⅱ区 2 0m。正 方形 布 置 , m; . 砂桩 直 径 5 o 0
mm . 桩 底 高 程 一 1 . n 顶 高 程 一 2 0 一 3 0 砂 0T , 4 .~ . T 桩 顶 以上 抛 1 0m 厚 砂 垫 层 。 n. .
3 0
4 8
性, 含有机质 及少 量碎贝壳 , 薄粉砂 层 . 夹 分布连 续 .
该层底 高程 一1 . ~一1 . 0 3 0T 4 n
4 亚粘土 混贝壳 及砂 : ) 灰褐色 、 中塑性 , 塑状 , 可
含多量碎 贝壳 及砂 , 底高程 l . ~ 一l . 4O 5 Om
维普资讯
・ 8・ 4
港 工
技
术
20 0 2年 3月
软土地基加固效果评价
软土地基加固效果评价软土地基是指土壤中含水量较高、颗粒结构疏松、孔隙率较大的土层。
由于其力学性质较差,常常会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任务。
本文将对软土地基加固效果进行评价,并探讨评价指标和方法。
一、软土地基加固的目的与方法软土地基加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
常用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包括预压法、灰浆桩法、土体替换法、挤密法等。
这些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环境条件或添加增强材料等手段,使软土地基的力学性质得到改善。
二、软土地基加固效果评价指标软土地基加固效果的评价需要使用一些定量指标,以客观反映加固后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地基沉降、抗剪强度、固结性、排水性等。
1. 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是评价软土地基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进行加固前后,通过监测地面沉降情况,评估加固效果的优劣。
沉降量越小,表示土壤的稳定性越好,加固效果越佳。
2. 抗剪强度抗剪强度是衡量土壤承受剪切力能力的指标。
在软土地基加固后,通过剪切试验,提取土壤样本,并检测其抗剪强度的变化,从而评估加固效果。
抗剪强度越高,说明土壤的强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3. 固结性固结性是指土壤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性质。
软土地基经过加固后,固结性的改善是评价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标。
通常通过固结试验,测定加固后土壤的固结指标,比如固结压缩模量、渗透系数等。
4. 排水性软土地基通常具有较差的排水性能,容易产生排水困难的问题。
通过改善土壤的排水性能,加固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对加固后的土壤进行排水试验,测定其排水系数和液限等指标,可以客观评价加固效果。
三、软土地基加固效果评价方法评价软土地基加固效果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1. 力学试验法力学试验法是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试验,获取土壤力学参数,并以此评价加固效果的方法。
通过剪切试验、固结试验等评测指标,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软土地基加固的效果。
桩间软土加固效果分析及其极限承载设计
桩间软土加固效果分析及其极限承载设计桩间软土加固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关桩间软土加固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桩间软土加固效果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其最大承载能力及极限荷载设计尚未有全面且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从利用理论方法及试验方法分析桩间软土加固效果,以及根据不同地质和设计要求提出桩间软土加固最大承载力及极限荷载设计研究入手,以期得出有效的结论以及加固技术参考。
二、桩间软土加固效果分析1、理论分析法当对软土地基进行桩间加固时,通过材料力学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到软土地基和桩间加固效能的变化规律。
考虑在非线性材料表观弹性的情况下,影响加固的因素有桩间距离、桩的规格及材质、加固物施工技术等。
基于上述因素,可以利用水准杆软土加固理论对桩间加固效果进行分析。
2、试验分析法为了改善加固质量,需要进行不同介质的试验,以检验加固效能。
根据不同的介质,应当采用合适的测试方法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压实度测试、抗拔力测试、抗剪力测试等。
一般而言,桩间距离较小、加固深度较深的地基,加固效能较佳,反之亦然。
三、极限承载设计1、基础知识建立基于加固质量的极限荷载设计,需要根据设计规范、计算过程、加固物施工质量及地基地质特性建立极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
2、极限荷载计算根据模型,可以得到桩间软土加固的极限荷载计算:在一定的深度下,桩间加固物的抗剪能力及抗拔能力是最关键的,抗剪极限荷载可以用结构分析程序计算,而抗拔极限荷载可以用应力分析模型来计算。
3、极限承载能力设计在计算桩间软土加固物的抗剪及抗拔极限力后,将其与设计规范规定的抗剪及抗拔荷载进行对比比较,得出较小的值,作为最大抗剪及抗拔能力。
四、结论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分析,可以建立桩间软土加固效果分析及其极限承载能力设计的分析模型,且在极限荷载设计中考虑到了桩的规格及材质、加固物施工技术等影响因素,可以有效的预测加固质量及确定满足要求的最大抗剪及抗拔荷载。
浅谈水下砂桩加固在软土地基中的施工措施
一
销 子与 桩管相 连 。活 瓣 固定方 式为 桩尖 外套 + 0铁 环 , 2 通 过细 钢 丝绳将 铁 环 固定 ,桩尖 进 入软 土层 5 0 m 左 0m 右 时抽 出钢 丝绳 , 沉至 设 计标 高灌砂 完 成 后 , 动 提 桩 震 升桩 管时铁 环 自行脱 落 , 管 出砂 垫层 后 , 桩 停止 振动 , 提 升桩 管 至水 面 , 活 瓣桩 尖 通过 铁 环重 新 固 定 , 复 使 将 重
图 1 施 工流 程 图 单 根 桩施 打 :0 W 震 动锤 、 砂 漏 斗 、 桩 桩 管通 9k 装 砂
过 法 蓝 和螺 栓 连 接成 一个 系 统 , 系统 在 打 桩船 一个 吊
钩、 震动 锤 佛 手 、 打桩 船 背 板 的控 制 下 固 定 于打 桩 船 船
湿~ 和, 饱 可塑 , 部 软塑 , 部混 较 多粉细 砂 。 布较 连 局 局 分
打记录 。
1 工程背景及应用条件
某 码头 主 体工 程 是重 力式 结 构 , 基槽 开 挖 时 的边 坡
回填 时 需 要进 行 软 基 加 固处 理 ,以达 到 地 基 承 载 力要 求 。 工程 在基槽 开挖 边坡 处 (6 以下) 本 -m 采用 水 下砂桩 的地基 加 固方式 。
量 游 I f拉 曲 .
J 桩骨 砂加 沉 内加 水F
l 边施n 挺 加 加水 }
1
中
愉 l杯 帮眇 韪
l
l
l 进¨F 搬 墙打
2 处理前地质条件
本 区域为 重力 式 码头 基槽 开 挖边 坡 区域 , 质 以粘 土
土质 与淤 泥质 土层 为主 , 土层 分述 如 下 : 各 () 质 粘 土 : 1粉 以灰 黄 色 为 主 , 灰 白色 、 夹 浅灰 色 ,
桩间软土加固效果分析及其极限承载设计
桩间软土加固效果分析及其极限承载设计
桩间软土加固效果分析及其极限承载设计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进行桩间软
土的加固设计应将加固软土的特性及不足之处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固,使其成员件有效的压缩,降低沉降传递到桩下的固有土,从而获得满意的效果。
桩间软土加固系统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即桩周加固软土系统和桩身加固系统。
桩周加
固软土系统包括桩工的预应力钢筋纤维土、环形桩周腰筋砌筑、桩工的土夹层和桩工的端
足土突、以及桩搅动带护筑。
桩身加固系统则包括了桩身弹性传递技术、桩身支承体系和
桩身内加固砖腻土。
桩间软土加固效果评价通常以桩承载力和桩测试求解,以桩填料高度变化情况为评价
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工桩在设计、施工及建筑使用过程中,降低桩搅动作用力和降低
上游桩填料高度的变化因素,运用碿膨虫实验和桩填料充填试验方法来评价加固效果。
桩间软土加固既使桩受力更合理,又能够有效降低桩的轴向移动。
建议的桩械承载力
和桩填料高度变化组合设计方法是经过多个仿真和桩求解,构建桩加固效果评价定性和定
量指标,根据实测资料建立极限承载力设计模型,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弹性模量、桩工使
用周期和环境条件等,来确定准确的桩械表参数,并应用相关计算模型和技术,从而得到
准确度较高的桩轴向和径向承载力结果。
桩间软土加固技术是土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土工桩的施工、负荷和满足加
固土的技术需求提供保证,使工程达到设计要求,有效的提高桩的抗拔抗压抗扭承载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桩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并可以为工程后续的施工和使用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排水砂井及堆载预压对软基处理的效果分析
排水砂井及堆载预压对软基处理的效果分析[摘要]以福建泉州港肖厝作业区4#泊位工程重箱堆场软基处理为例,介绍了排水砂井+堆载预压的处理方式对软基加固效果的分析。
[关键词]软基处理排水砂井堆载预压软土地基压缩性大、孔隙比大、渗透性小、强度低,在自重或外荷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沉降和差异沉降,且沉降持续时间较长。
为了满足基础荷载,通常要对其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来增加密实度,提高抗剪强度,降低压缩性。
堆载预压法是通过在软粘土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通道——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利用外加荷载对软弱地基进行加载预压,使天然地基在预压荷载的作用下压实固结,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本文以福建泉州港肖厝作业区4#泊位工程为例,介绍排水砂井与堆载预压相结合的方式,对软基进行加固处理的效果分析。
1、工程概况福建泉州港肖厝作业区4#泊位重箱堆场范围(面积67000平方米)采用打设排水砂井加堆载预压的方法进行软基加固。
该范围内基础淤泥层厚度平均为7米,淤泥层顶面高程平均为-6.0m,主要为深灰色淤泥,淤泥特征如下:深灰色,饱和,流塑。
土质较均匀,切面较光滑,含少量贝壳、粉砂及有机质,土质极软,钻具自沉。
该土层广泛分布,浅表部近流泥,局部呈淤泥质粉质粘土,标贯击数<1击。
2、软基处理方式按照设计要求,对该区域重箱堆场的软基处理方式为打设排水砂井加堆载预压的方法。
施工顺序如下:分层回填中粗砂至+8.0m高程打设排水砂井分级回填中粗砂至+12.0m高程堆载预压稳定后卸载砂。
1、排水砂井设计参数:(1)、排水砂井桩径40cm,正方形布置,间距2.5m。
(2)、砂桩填料:采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砂桩灌砂率不得小于计算值的85%。
(3)、砂桩要求砂桩灌砂达到中密以上,标贯击数≥10击。
(4)、砂桩打设地面标高+8.0m,打设深度以砂井底标高打穿淤泥层及淤泥质粘土层为原则。
2、堆载预压设计要求:(1)、堆载预压材料采用吹填中粗砂;(2)、堆载预压的吹填砂分层吹填至标高+12.0m,每层吹填厚度不得超过1m;(3)、静压时间为3个月(或按沉降控制)后,卸载至+8.0m;(4)、堆载预压材料卸载的控制标准:连续7天的平均沉降量<2.0mm/d。
浅析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浅析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1. 引言1.1 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是指土壤颗粒较细,含水量较高,抗剪强度低,易产生沉陷和变形的土地基。
软土地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质松软:软土地基的土质通常比较松软,土粒之间结合力较弱,密实度较低,容易受到外部荷载引起的变形。
2. 含水量高:软土地基通常含水量较高,使得土体内部饱和度较高,抗剪强度明显降低,极易发生流变性变形。
3. 压缩性强: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较强,容易发生沉陷变形,对地表建筑物、道路和桥梁等工程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4. 透水性差:软土地基的透水性通常较差,容易因受水分变化而导致土体强度和稳定性的变化。
5. 可塑性大:软土地基的可塑性较强,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对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潜在威胁。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的特点使得其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特别关注和处理,否则会给工程安全和稳定性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2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软土地基是一种地基质量较差且易发生沉降和变形的土地基,常见于河谷、海滩、湖泊周围等地区。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软土地基的存在会给水利工程施工带来诸多问题和隐患。
首先,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低,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施工,可能导致工程沉降或倾斜,影响工程安全和稳定性。
其次,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沉降和变形,给工程施工带来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施工风险和成本。
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少工程施工风险,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也适用于其他建筑工程领域,对于提高地基工程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软土地基处理前的勘察与分析软土地基治理前的勘察与分析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一环。
在进行施工前,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深入的勘察和分析,以便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和措施。
对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
对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软土地基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土地基的物理、力学特性以及不同处理方法的适用性,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水利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通常指的是土体的结构比较松散,含水量高,孔隙度大,抗剪强度低的土壤。
软土地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含水量高:软土地基中水分含量较高,导致土壤的抗剪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
2. 孔隙度大:软土地基的孔隙度较大,导致土体结构松散,密实度低,抗震抗剪性能差。
3.易发生沉陷变形:受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大,软土地基容易发生沉陷变形。
4. 液化倾向性强:软土地基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液化,使土壤失去支持力,对工程结构造成威胁。
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针对软土地基的上述特点,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外部材料或进行物理、化学手段的处理,改善软土地基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土体加固、固化、捣固等。
2. 桩基处理:通过灌注桩、筏式桩、钻孔灌注桩等桩基技术,将软土地基与桩体形成一体化结构,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 压实处理:通过在软土地基上施加静载荷、动载荷等压实手段,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抗压性,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4. 排水处理:通过设置地下排水系统或开挖排水沟渠等手段,降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减小土壤的压缩性和液化倾向。
5. 地基加固:利用土木工程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局部或整体的加固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针对不同地质环境和工程要求,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选择时,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具体来说,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条件:包括软土地基的地层结构、含水层分布、地下水位情况等地质特征,以及软土地基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等。
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
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摘要:作为工程施工的基础,地基处理的效果直接决定着工程施工的质量及安全。
由于水利工程地质环境的特殊性,经常需要在土质松软、荷载力差、极易沉降坍塌的软土地基上进行作业。
若不能对软土地基进行恰当的处理,则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并造成工期的延长。
此外,由于地区间的差异性,不同地区软土地基的特性也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软土地基的各项性质,结合工作经验继续研究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处理方法,保障施工条件的稳定性,以及水利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基于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引言水利工程是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中重要推动力量,维护着我国农业灌溉、防汛排洪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就更显重要。
水利施工本身环节多、工期长,质量管控难度很高,又容易受施工场地地质水文等情况的影响,比如软土地基的处理,就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有直接的关联,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不合理,自然容易造成整个结构的变形,所以更需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加强质量管控,降低安全问题发生几率。
1软土地基概述当前,为了全面提升人类的生存条件和质量,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在具体实施水利项目时,会经常遇到软土地基的问题。
该类地基会对工程是实施质量和安全性产生较为直接的负面影响,因此选择适合的地基处理方式,保证工程达到预期的质量和效果便显得尤为重要。
软土地基的性质较为特殊,因此对施工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不同施工项目的水利条件及具体实施的复杂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为处理软土地基形成了更大的难度。
在具体选择处理措施时,技术人员想针对软土的特点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细致总结施工现象的各类条件,以此为参考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使用科学的施工方式完成理想的软土地基处理效果。
对软土的有效处理不但能够有效保证水利项目的最终实施质量,同时还能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系数。
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性能处理分析
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性能处理分析摘要:对于水利工程,在建设的时候,时常使用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但是因为其具有很高的压缩性能,强度比较低,含水量比较大等特点,这样就很大程度的加大了地基处理的难度,针对这样的现状一定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处理技术,从而才能促进水利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性能分析;处理技术研究1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1.1地基透水性较差相比于普通地基结构,软土地基内部颗粒物之间的间隙较大,在水分进入时,会将大部分水分固定在土层当中。
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在35%以上,在进行开挖施工时,非常容易出现基坑积水过多的情况,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排水工作,降低基坑积水对结构强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2可塑性相对较强软土地基结构之间的空隙相对较大,在受到外界压力时,空隙也会被迅速压缩,形成稳定性较强的土层结构,且在后续应用过程中,也会根据外界压力的大小出现不同形变,这也会给施工活动的进行带来一定困扰,容易导致土层结构不规则沉降情况出现。
因此在后续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土层结构压实度检查工作,并对压实情况进行检查,以此来提高整个系统可塑性。
1.3沉降速度较快水利工程修建位置,都会选择距离水体资源较近区域,以提高水利工程具体作用。
这也是软土地基比较集中的区域,因为软土地基结构本身强度较差,且土层的密度较低,因此在受到大型机械或自重较大施工结构碾压时,很容易出现结构快速沉降的情况。
尤其是软土地基厚度较大的区域,在受到外界重压时很容易便会出现结构沉降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2水利工程中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选择的因素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分析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明确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改进方法,从而更好地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2.1水利工程的具体要求和质量标准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水利工程的质量标准会影响到工程的具体途径和建设等级,比如国家级的水利工程和乡镇级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标准上就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砂桩处理软土地基调研报告
砂桩处理软土地基调研报告一、砂桩发展简史砂桩用于处理地基是在碎石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欧洲,由法国工程师设计用于在海湾沉积软土上建造兵工厂的地基处理中,当时桩长2m,直径0.2m。
但是由于当时缺乏先进的施工工艺与设备,没有实用的分析计算理论而发展缓慢。
这种方法在后来的一百多年里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进入了停滞期。
直到1958年日本人开始采用振动重复拔管施工工法,砂桩处理地基工艺才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处理深度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59年,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才开始应用这种方法,在上海进行锤击沉管挤密砂桩的软土地基加固试验,并在实用于上海重型机械厂的地基处理,但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
此后又在上海和宝钢先后做了两次试验,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充实了设计理论。
1978年,宝山钢铁厂的地基处理中引进了日本的振动挤密砂桩施工工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砂桩发展现状砂桩被广泛用于公路、铁路、民航、码头等基础工程建设中,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因其本身的特点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砂桩的应用与发展受到了挑战,有被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替代的趋势。
三、砂桩工作原理砂桩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说,一是用于处理松散砂土地基;二是用于处理粘性土地基。
1、对松散砂土的加固机理振动沉管砂桩加固砂性土地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地基土承载力,减少变形各增强抗液化性。
砂桩加固地基抗液化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1)挤密作用2)排水降压作用3)砂基预震效应对于振动成桩法施工,砂桩在成孔及成桩时,振动锤的强烈振动,使填入料和地基土在挤密的同时获得了强烈的预震,增强砂土的抗液化能力。
2、对粘性土的加固机理砂桩加固粘性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大土坡的抗滑稳定性。
其主要作用有四个方面:1)置换作用对于粘性土地基,由于土的粘粒含量大,粘粒间结合力强,渗透性低,在振动力或挤压作用下土中水不易排走,所以砂桩作用不是使地基挤密,而是置换。
浅谈砂桩软基处理的应用
浅谈砂桩软基处理的应用【摘要】本论文首先对砂桩软基处理应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后分析了桩长和地质情况,最后论文详细阐述了砂桩施工工艺流程。
【关键词】砂桩,软基处理,应用一、前言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中对工程施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渐高。
因此,积极采用科学的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完善砂桩软基处理就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问题。
二、砂桩软基处理应用的情况砂桩的填料为透水性良好的中粗砂,主要起排水固结作用,改善桩体周围介质的物理性质,提高土介质应力,从而提高桩体与土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地基复合承载力。
砂桩施工后,地表降了约0.4~0.6m,土介质含水量增高,施工过程中对土介质扰动,故土应力值比未施工前下降。
在未进行填土加载情况下,复合地基功效也体现不出来。
因而对砂桩软基处理质量的评定不能从单桩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测来评定,而主要是通过标准贯入密实度检测试验来评定。
然而标准贯入各级数是以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标准来判定的,而两规范仅适用于岩土中干性或半干性的中间土地基加固,而对含水量特大的软土地基,标贯级数也应有所区别。
因此我们建议对砂桩密实度的标准贯入试验的标贯级数数值可以适当的降低,这也比较符合工程实际,也更为合理。
砂桩是加固软粘土、淤泥质土和松散砂性土基础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成桩过程中,振动通过导管传递给土层,使附近的饱和土地基中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导致土颗粒重新排列,趋向密实。
密实的砂桩取代了软弱粘性土,形成散体桩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使地基承载力有所提高。
同时粗颗粒的砂桩在地基中形成渗透性能良好的人工竖向排水减压通道,可有效地消散和防止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和砂土产生液化,并加快地基的排水固结。
目前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以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和防止砂土液化,改善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三、桩长和地质情况1、桩位、桩距、垂直度控制在砂桩施工前绘制好桩位图,并按顺序编号,按大地坐标系统,个站仪实地放样,测设出路基中、边桩后用木桩或竹桩定出每根砂桩的具体位置后,调整导杆使桩管垂直度偏差小大于1.5%,提升桩管离地面50cm,将桩管平底话页闭合,加汪、振动沉管沉桩(采用用铁定位圈套定桩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施工参 数 : 工机 具为水上 振 动沉管 打桩机 , ) 施 施 工前分 区进 行典 型施 工 , 过试 验采取 B参数 控 通 制施工 , 即桩管 提升 速度 1 jm/ i , 续提拔 。 . r n 连 a
收 稿 日期 : 0 1 0 3 20— e 0
强度平 均值 变化曲线 。
维普资讯
20 , 2年 3月 )
No 1 .
表 2 十 宇扳 试 验 结 果
港
攒 书
・ 9・ 4
蜒
5 结 语
水下 砂桩加 固软粘 土地 基 的原 理是置换 和排 水 作用 . 即密实 的砂 桩取代 同体 积 的软 弱粘土 , 桩 与 使 土形 成复合地基 共 同承担 上部荷载 砂桩 良好 的透 水性 , 大缩短 了周 围土层 的排水距 离 , 大 加快 了固结 排 水 的速 度 , 土层 的强度 逐渐 增长 . 而对砂 桩握裹 从 力 逐渐增加 , 同时桩 体本 身在 上部荷载作 用下 . 固结
种 模式 。
2 部 分蓄冷 联 合供 冷 : ) 这种 方 式 在冰 蓄冷 工 程 中应用 较多 . 也最 经济 . 其经 济运 行模式 为上 午 以蓄 冷为主一 冷机 为 辅 ; 下午 或 电价低 谷 以冷机 为 主 , 蓄 冷辅 助 。 种运 行方式 一般 依靠 计算机模 拟管理 , 这 在 系统 的设计 上要求较 高 。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t 七 七 七 七 t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七
行 的蒸发 温度 是根 据 制 冰时 问要 求 来设 定 的 , 当有 1 0h左右 的 蓄冷 时 间 时 , 发 温 度 可 定 为 6 蒸 C, 这样 可尽量 提高冷机 的效 率 由于冷机在 夜间运 行 , 其 冷凝 温度较 低 , 综合 各种 因素之 后 , 冷机运 行机及 系统 又 类似 水 蓄
冷。 其相变 温度 应在空调 适应 的范围之 内 , 般情况 一 以 2 C~7 C为宜 , 冷机 可采用 普通 冷水 机组 . 行 运
并联 系 统 即将冷 机 与 蓄冷 槽并 联连 接 , 侧泵 各 单独 设置 , 调水 侧 的 交换 器 分别 设置 . 空 并联 运 行 。 它 的主要特 征是运行 灵活 , 控制 思路 清晰 . 但管 路稍
微 复 杂
4 结 语
本文对 设 计蓄 冷 空调 的基 本 条件 、 种类 和蓄冷 方 式 等进行 了讨 论 , 对 蓄 冷空 调 在设 计 中 的利弊 并
初 投 资
将 冷机 与 蓄冰槽 通过 一 套 溶液 泵 串联 起来 . 的显 它 著 特征 是蓄 冰槽运 行 而冷 机不运 行 时 . 载冷 剂 也通 过冷 机 . 这种 做 法减少 了泵 的 台数 . 制较为 方 便 . 控 但 也相应 地增 加 了泵 的扬程 . 能耗稍有 增加 。 其 串联 系统 有冷 机上 游 、 冰槽 上游之 分 , 冷机上游 较冰槽 上 游 可节 电 5 , 此 串联 系 统 基本 采 用冷 机 上 游 这 因
0 2 4
\ 鞋
6 8 0
度增 长变 化曲线
衰 1 桩 体标 贯试 验 统 计 襄
击数 J v 增 长 率
2 区 域地 质 概 况
本区为原 滑坡 区 , 滑动带 以上 土层 为淤 泥、 淤泥 质粘 土扰动后 的软弱 土层 , 其下 土层 为 :
平 均界 限 值 平 均值 ( )
一
般是其 空调工 况出力 的 6 ~8 5 0
冰 蓄 冷 系 统 目前 有 串 联 、 联 两 种 。 联 系 统 即 并 串
3 蓄 冷 方 式
蓄冷方 式分为全 蓄冷 、 部分 蓄冷联合 供冷 。 1 全蓄冷 : ) 即在 空调用 冷 的时 间 内全 由蓄 冷供 给 , 就要求 峰谷 电差 价较 大 , 这 否则 难 以弥 补较 大 的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4 95 <0 2 0 一∞ 4 一 O 1 5 2 Z 0 )1 8 2
l 工 程概 况
天津 港 南疆非 金 属矿 石 泊 位 为高桩 码 头 , 后 其 方 接岸 区域 采用 抛石 至高 程 30T 做上 部 结构 . . n后 抛石厚 度约 6m, 由于码 头在施 工过程 中前方挖 泥 ,
维普资讯
・ 8・ 4
港 工
技
术
20 0 2年 3月
N . o1
水 下砂 桩 加 固软 粘 土地 基效 果 分 析
候 延 祥 耿 久 月:孙 红 月 , 。
(. 1 天津港 建设公 司 ,0 4 6 ‘ . 3 0 5 ) 2 天津 大学 .0 0 2 30 7 )
( 接第 l 上 4页 )
图 2 沿桩 深不 同时 间 十 字 扳强 度平 均 值 变 化 曲 线
压密. 强度 随时 间增长 , 测结果 表明桩 体和桩 间 土 检 的强度 与成桩 时 间密切相关 。 效 率高 。但 这 种 方式 造价 较 高 . 单 位体 积 蓄冷 量 且 低, 蓄冷槽 体 积大 , 冰槽 的 2 是 ~3倍 . 重量 也 大 . 是 冰槽 的 3 ~4倍 。 其材 料变相 次数 有限 , 般在 20 0 一 0 ~40 0次 , 过之后 便失效 了 0 超 综 合上述 三种方 式 . 以冰 盘蓄冷方 式较 为可 靠 . 其 他方式仍 有待 于进一 步完善
3 处理 方 案
1砂桩 设 计 参数 : 桩 顺岸 加 固区域 30 2m ) 砂 0 .
×3 2m, 为 3个 区, 中 【 分 其 区砂 桩 间距 l 0m;I 区 14 - Ⅱ区 2 0m。正 方形 布 置 , m; . 砂桩 直 径 5 o 0
mm . 桩 底 高 程 一 1 . n 顶 高 程 一 2 0 一 3 0 砂 0T , 4 .~ . T 桩 顶 以上 抛 1 0m 厚 砂 垫 层 。 n. .
摘 要 : 下 砂 桩 加 固软 粘 土地 基 在 无 漳港 首 次 采 用 一 壮 工程 实 倒 表 明柱 体 和 桩 周 土 的 强度 随成 柱 时间 增 长 而 增 长 关t词 : 水下 砂 柱 } 问 土 : 桩 强度 : 桩 时 间 成
中 围分 粪 号 : U4 2 3 2 T 7 .
圈 1 冶桩 裸 平 均 强 度增 长变 化 曲线
2 桩 问 土的变化 ) 在砂 桩施工 过程 中 , 桩周 土被扰 动 , 土层 的天然 结构 破坏 , 造成强度 下降 。 而强 度的恢复 与增 长与成 桩时 间密 切相关 。表 2 打砂 桩前后 不同时 间十字 为 板试验 结果 。图 2为沿深 度不 同时间桩 间土十字 板
2 3 优 卷盐变 相蓄 冷 . 其原理类 似 冰蓄 冷 , 利用材 料相 变蓄存 冷量 . 但
一
提 出 了一 些观 点。笔者认 为 , 对每一 具体工程 , 在设 计 中要根据 当地 的 实 际情况 , 真分 析 选择 合适 的 认
蓄冷 方式 . 才能既节 省投资 . 又节 省运行 费用 。
后方抛 石 , 基有 可能整 体滑 动或产 生大的变形 , 地 影 响码 头 整体稳 定 , 以地 基 设计 为 水下 砂桩 复 合地 所 基 、 体强 度要求标 准贯 人击数 Ⅳ≥ 1 。 桩 8
4 加 固效 果
1 桩体 变化 ) 成桩后 不 同时 间进行 了标 准贯^试验 检验 桩体 强 度 , 1为桩体标贯 试 验统计 结果 , 见标赁击 数 表 可 随成桩 时 间的延 长 而增 加 , 实 质是 桩体 强度 随 成 其 桩 时 间增 长而增 长 。图 1为沿 桩深不 同时间平 均强
软 一流 塑状 , 有 机 质夹 亚 砂 土薄层 . 碎 贝壳 . 含 含 分 布高程 一60 .~ 1 . 0 0m
1 十月 1
8
2 3 5 1 l ~2 .
N击 ,
如
2 27
§. S7
3 淤泥 质粘 土 ( —3层 ) 灰褐 色 , 塑 状 , ) 1 : 软 高塑
3 0
4 8
性, 含有机质 及少 量碎贝壳 , 薄粉砂 层 . 夹 分布连 续 .
该层底 高程 一1 . ~一1 . 0 3 0T 4 n
4 亚粘土 混贝壳 及砂 : ) 灰褐色 、 中塑性 , 塑状 , 可
含多量碎 贝壳 及砂 , 底高程 l . ~ 一l . 4O 5 Om
?无 L十 月 2十 月 6 1 2 8 7 1 1. .~ 47 1.~1 B 13 § 1 7 2 8 4 ~ 1 1 6 l 1. 76 1 .7 S 5 . 1T 6 2 1
1 淤泥质亚粘土 (—1 )灰, 褐色, ) 1 层 : 灰 中塑
性 , 一可塑 状 , 亚砂 土薄层 . 软 夹 分布不 连续 。 2 淤泥 ( —2层 ) ) 1 灰及灰 揭 色 , 中上 一高塑 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