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树下(二)》教案
《树真好》语言教案
《树真好》语言教案《树真好》语言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能用“树真好”句式进行简单创编。
3.萌发爱护树木和保护大自然的愿望。
活动准备:1.幼儿已初步了解树木作用。
2.树真好PPT、四幅散文诗大图片、小树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梳理树木作用。
(1)观看PPT树木,提问|:“你喜欢树吗?说说你的理由?”(2)倾听《美丽的树朋友》,观看PPT。
(3)整理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再次提问:“树木有什么作用?”2.观看小路,初步凝练散文诗。
(1)观看无树的小路,引导幼儿思考:走在这样的小路上有什么感觉?想什么办法弥补呢?(2)感受植树后的小路变化,引导语言描述:小路旁种满了树,秋天来了,树叶变黄,风儿一吹,树叶一片一片飘落下来,树下铺满树叶地毯,我们用好听的话说出来。
(3)用优美语言朗诵:树真好,树叶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休息,玩耍。
(4)引导幼儿变成小树,继续感受树木本领大。
教师:“树的本领真大呀,它可以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叮当,叮当,变变变,变成一棵树,你是什么树?”3.分组操作,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1)观看四幅图,了解画面内容。
(2)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忙。
(3)分组操作,将小树贴在大图上,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内容。
(4)分别请四个组幼儿上来描述,教师分别用散文诗语言重复幼儿的描述。
4.欣赏散文诗,感受语言意境美。
(1)播放PPT,引导观察倾听散文诗。
(2)辨别有几句,每句有相同地方是什么?5.拓展经验,创编提炼散文诗。
(1)树还有哪些作用呢?谁能用“树真好”做开头说出来?(2)引导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绘画制作成好看的画册。
《树真好》语言教案2活动目标: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2.了解树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活动准备:1.PPT2.汉字"树真好"活动过程:一.引导孩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1.幼儿介绍自己喜欢树的理由师:昨天我们去幼儿园里逛了一圈,看到幼儿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树,那你喜欢树吗?师:请你说说你喜欢树的理由幼:因为他能够帮我们挡太阳,天很热的时候;师:哦,你说的真棒!夏天,我们出去玩的时候,太阳很大,我们可以在树荫下乘凉。
幼儿园中班《树木作用大好处多》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中班《树木作用大好处多》教案(通用15篇)幼儿园中班《树木作用大好处多》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树有美化环境、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和防风、防沙、防洪的作用。
2、体验在不同环境下人们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知道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1、表现不同环境的两幅图片(好的为甲,差的为乙)。
2、“小树苗”贴绒若干。
3、录音机、《学植树》磁带[活动过程]一、带幼儿到树下玩耍,引导幼儿讨论:1、人们为什么要种树?树木有什么作用?2、如果没有了树木,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二、教师出示表现环境的两幅图,请幼儿观察图片,认识树的作用。
1、美化环境的作用。
(1)这两幅图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有花草树木……)(2)如果这两个环境不同的地方让你选择,你愿住在哪儿?为什么?(环境美……)师:(指甲图)树木(花草)可以把周围环境打扮得非常美丽,是人们心情舒畅、愉快,这是树的一个作用。
这种作用我们能用一句话说出它叫什么吗?(小朋友讨论、发言)小结:这种作用我们叫它“美化环境”(幼儿学记)。
2、净化空气的作用。
(1)这两幅图片里的工厂的上空有什么不同?(乙图冒着许多黑烟,甲图冒着淡灰色烟)(2)(指乙图)如果你从冒黑烟的地方走,会有什么感觉?(呛嗓子、咳嗽)(3)一阵风吹来,黑烟灰随风飘落,周围的环境会变成什么样子?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师:是啊,如果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呛的咳嗽、恶心。
时间长了,还会生好多疾病呢。
(4)小朋友再看,(指甲图)树多的地方,空中冒的烟为什么不黑呢?(幼儿讨论)师:原来,人们发现了一个秘密,树多的地方,空气特别新鲜,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排除氧气,使空气变得新鲜干净。
大班社会《两棵树》教学设计
大班社会《两棵树》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班社会《两棵树》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两棵树》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培养对植物的热爱和珍惜植物的意识。
3.增强孩子们的记忆能力和动手能力。
4.发展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二、教学准备:1.文学作品《两棵树》的故事书。
2.树苗、泥土、花盆等植物种植用具。
3.图片或实物道具。
4.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用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们展示一张或几张与植物有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猜测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两棵树》的动画或直接讲述故事,让学生们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欣赏与分析(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分析故事:“故事中的两棵树分别是什么树?它们的性格分别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在故事结尾,第一棵树会变成桥,第二棵树会变成船?”引导学生们通过分析故事中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
4.创作活动(30分钟)a.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树苗,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种植树苗并进行观察记录。
学生们可以观察树苗的生长过程、使用的土壤和肥料等。
b.实地观察:带领学生们到校园或周围进行实地观察植物,让他们亲自触摸、感受和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5.合作游戏(15分钟)教师设计合作游戏,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合作。
每个小组制作一张以植物为主题的拼贴画。
可以提供各种颜色的纸张和剪刀胶水等,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创意,合作完成一幅有关植物的拼贴画。
完成后,呈现游戏成果,展示每个小组的作品。
6.操作练习(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引导学生们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叙述植物的特征。
例如,高大的树木可以为我们遮阳;树叶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等。
让学生们进行互动,加深对植物的理解。
7.温故知新(5分钟)教师让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引导学生们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珍惜植物?植物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应该如何保护植物?”激发学生们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二年级下册美术画大树_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树上树下丨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画大树_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树上树下丨XX少版树上树下〔二〕〔一〕教材分析:在《树上树下〔一〕》的学习基础上和在看一则外国关于制作“童话树〞的新闻后,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想象、自编一个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
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将所编的故事绘画出来,侧重于学生想象力的培育和制造力的激发;第二课时则把它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表现创编的树上树下的故事,着重于手工能力的培育。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儿童想象力丰富,制造的形象不拘泥于现实形象,表现的事物往往是在虚构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因此在表现树上树下发生的故事时会有很多的奇思妙想。
但是如何使画面丰富具有美感,并且能够完好地展示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思路,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这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特别富有挑战性的。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自编好玩的树上树下发生的故事,学习优秀的表现树上树下故事作品的表现方法,学习如何展示自己美术作品创意过程的方法。
2、操作目标:鼓舞学生运用不同工具、不同的表现手法绘画出好玩的树上树下的故事。
3、情感目标:体验创作的欢乐,培育学生观看表现和创编故事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想象创编有关树上树下的好玩故事,观赏学习优秀的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开阔思维,绘编出树上树下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来个有奖竞答。
〔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观察这些树了吗?你能依据它们的特征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生:柳树、松树、银杏树、红杉树。
〔引答〕师:除了生活中常见的树以外,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特别好玩的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奇异在哪里吧。
〔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第一棵树:两个树伴侣交错在一起,犹如一个ZG结。
第二棵树:弯弯曲曲的树干像龙的身体,树枝则像极了龙爪,整棵树犹如一条欲腾空而上的飞龙。
师:这些树真好玩,不过,这和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也是密不行分的。
《上下前后》教案
《上下前后》教案《上下前后》教案通用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上下前后》教案通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上下前后》教案通用1活动目标1、能正确的感知数字7,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能情绪愉快的参加小组活动的习惯。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黑猫警长》、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条。
活动过程㈠游戏捕鱼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吧!看我们来到哪里啊?(小河)让我们一起来钓鱼吧!2、个别幼儿讲述钓了几条鱼,并送到相应的篮子里。
3、集体送鱼。
㈡认识数字71、教师:小鸭子想吃鱼,我们看看来了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和小鱼哪个多?小鸭子能吃饱吗?那有什么好办法?《添上一只鸭子》,又游走一只小鸭子,现在哪个多?要让他们数量一样多有什么好办法?《去掉一条鱼》2、教师:数字7象什么?数字7除了表示7只小鸭还可以表示什么?㈢游戏猫捉老鼠1、教师:听,谁的声音?(老鼠)教室里有许多的老鼠,请宝宝帮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个点子的老鼠。
2、幼儿操作㈣听音乐玩游戏(猫捉老鼠)活动反思: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孩子们对7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能正确表述7所表示的物体。
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放慢语速,幼儿操作时减少量,用三个数字,这样能缩短幼儿操作时间,让幼儿在评价环节多说一说,平衡语言表述能力与观察能力。
《上下前后》教案通用2一、活动名称:复习大小、长短、前后、上下。
二、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操作活动,复习巩固大小、长短、前后、上下的概念。
2、培养幼儿动作灵敏、反应迅速、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大、小球(与幼儿人数相同)、大小盆各一个、长绳短绳各一条、长短毛线绳与幼儿人数相同、长桥短桥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后放有8个易拉罐)、大树一棵(树上有与小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小果子,树下有与大圆点幼儿数相同的大果子)大圆点、小圆点的粘贴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教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大意和基本情节。
2.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特征和感受。
3.培养学生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4.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特征和感受。
2.培养学生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2.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具、课堂黑板、教学录音、小学教育软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显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想象大青树下的小学长什么样。
2.与学生共同回想一个有关树木的故事,如《掀起那座青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15分钟)1.进行故事导入,展示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3.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学要建在大青树下?请结合故事中的内容回答。
三、阅读与理解(25分钟)1.展示故事的课文,帮助学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2.师生共同朗读故事,学生可以跟着音频进行朗读。
3.学生独立阅读故事,师生指导学生找出主要人物的特征和感受。
4.师生共同讨论并总结故事中的人物特征和感受。
四、拓展与应用(20分钟)1.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绘制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2.学生组成小组,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3.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话题讨论: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小学生,你会怎么帮助别人和班级?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人物特征和感受。
2.教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学生珍惜友谊,乐于助人。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故事的读后感。
2.课后阅读,准备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对人物特征和感受进行理解和讨论,培养学生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通过阅读和表达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并通过互动和合作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上下》公开课教案
教学难点: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四、教学过程
备注
一、激情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在大森林里住着一位树爷爷,他善良慈祥,待人友善。在森林里有很多的好朋友。今天啊,树爷爷生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为树爷爷过生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有谁来了,好不好?
师:你们填的和他一样吗?
师:你们看着这两题,树爷爷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松鼠,怎么一会儿在下面,一会儿在下面?”小松鼠也很疑惑的说:“我也不知道,明明我没有动呀!”有哪位同学来帮小松鼠解决疑问呀!
生1:小松鼠在上面是说它在小兔的上面,小松鼠在下面是说它在小鸟的下面。
(或生2:小松鼠与小鸟比较是在下面,小松鼠与小兔比较是在下面。)
师:哦,说小松鼠在上面是因为它和小兔子在比,说小松鼠在下面是因为它和小鸟在比。所以我们的重点是和谁比?(板书“和谁比”)这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物体的‘相对性’。(板书“相对性”)
师:那有三只动物比较的时候,我能不能直接说小松鼠在上面?能不能直接说小松鼠在下面啊?
生:不能。
师:那要怎么说?生:要说清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生:小松鼠站在小鸟和小白兔的中间。
师:那小松鼠在小鸟的哪面?在小白兔的哪面啊?
生: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在小白兔的上面。
师:说得真好。现在请大家把这两题填一填,我们先把题目读一读。小松鼠一二读。
(众生读题)
师:现在请你们开始填。请同学举手回答问题哦。有谁要来说说他是这么填的? .
生:小松鼠在小白兔的上面,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师:说得真好,三种动物在比较的时候,要说清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1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图书馆里,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感到无比满足。
-学校的食堂里,我品尝到了家的味道,感到温暖和幸福。
板书设计
标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1.生字词
-大青树
-小学
-教室
-操场
-同学
-老师
-学习
-玩耍
2.句子结构
-在...下
- ...是...的
- ...和...一起
- ...正在...
- ...是...的场所
3.描绘性的语言
-大青树下的教室,绿荫环绕,环境宜人。
-操场上,阳光洒满大地,同学们欢快地奔跑。
-图书馆里,静谧的气氛,让人沉浸在知识的海洋。
-学校的食堂里,香气四溢,美食琳琅满目。
-校园里,五彩斑斓的花朵盛开,美丽如画。
4.价值观
-珍惜学校生活,努力学习,追求梦想。
-团结友爱,共同成长。
4.对于朗读技巧,可以通过分组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传达出文中的情感。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的学习资料,包括课本和相关的阅读材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可以准备一些有关大青树、小学校园的图片,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小学生在校学习的场景等。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活动《树真好》教案1活动目标:1、感受、欣赏散文诗,并尝试创编。
2、了解树木的用途与好处,体验树木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在感受、欣赏散文诗的基础上,学用散文诗中的句式有序、连贯、清楚地进行表达。
(模仿、根据提示图创编)活动难点:创编散文诗(凭空创编)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看看、说说幼儿园里的各种树木、看看树木的不同叶子材料准备:PPT、背景音乐、录音、图片、照片活动过程:一、聊树(知道因果关系,为理解、创编散文诗做铺垫)重点提问:1、你见过什么树?它是什么样的?(预设图片:柳树、枫树、铁树、银杏树、椰子树、桑树、橘子树。
幼儿说到哪里点哪里)【回应:长长的柳枝像小姑娘的辫子;火红火红的枫叶;尖尖的像针一样的叶子;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扇子;椰子树像一把又高又大的伞;桑叶是蚕宝宝的食物;橘子树是一棵会开花结果的果树】2、你喜欢树吗?为什么?(幼儿随意说喜欢的理由)3、还有谁会喜欢树?为什么?小结: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离不开树,树真是大家的好朋友。
二、感受、欣赏散文诗(片段欣赏、分段欣赏、完整欣赏)1、(出示大图片)让我们听听散文诗里是怎么说的。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树真好,我家屋子里清清爽爽,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往屋里飘。
重点提问:树真好,好在哪里?(让幼儿充分说:①引导幼儿用散文句式回答,有序、连贯、清楚表达即可,不一定要与原文相同。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小学生活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理解和表达课文中的情感和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美好和温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通过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小学生活和校园文化。
2. 词语理解: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理解其意义和用法,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3. 情感表达:通过朗读和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中的情感和内涵的理解和感受。
4.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校园生活的感受和想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小学生活和校园文化。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内涵,表达自己对课文中的情感和内涵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播放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关注和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小学生活和校园文化。
3. 词语理解: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4. 情感表达:通过朗读和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中的情感和内涵的理解和感受。
5.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活动,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校园生活的感受和想象。
六、板书设计1. 《大青树下的小学》2. 课文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情感表达。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 树上树下|苏少版
《树上树下(二)》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树上树下(二)》在《树上树下(一)》的学习基础上,让学生想象自编一个有趣的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并用多种材料制并创编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
因考虑教学容量较大,本课可分三课时来教学,第一课时侧重废旧材料的运用,学生制作树使用各种纸张(包括废旧材料)制作树。
第二课时教学侧重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激发,以及合作能力的提升。
用绘画和制作相结合的方法,自编一个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
第三课时侧重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及自己创意展示与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用手工形式表现树木的方法,学习优秀的表现树上树下故事的作品的表现方法,学习如何展示自己美术作品创意过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用各种材料、不同方法独立或合作表现树并添加树上树下发生的有趣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创编故事的乐趣,培养想象力,感受自由创作的快乐,激发创造力以及自我表达展示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并运用剪、贴、卷、揉、捏等表现方法表现树。
教学难点:如何用合适的材料方法把有趣的树上树下的故事表现出来,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废旧工具材料、手工立体树。
学生:彩纸、剪刀、胶棒、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废旧材料等。
教学活动预设:第1课时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大自然是多么美好,一棵棵树从泥土里长出来,长成参天大树。
下面我们看到的手工作品,能让躺在桌上的纸像变魔术般得立起来成为棵树呢。
1. 同学们见过或收到过贺卡吗?这件英国的手工作品,能从贺卡里神奇般得长出一棵树来,茂盛的纸条向外舒展。
2. 书本里长起了一棵棵树,书上的一行行文字还能这样立起来读!师总结:这样的树好玩吗?我们继续来学习《树上树下》,也来做棵树吧!二、感受材料讨论交流1. 小组思考并交流讨论:观察你们带来的材料,用哪些材料可以做站立的树呢?师:同学们说得真棒,当然还可以直接用干枯的树枝来做更有真实感。
老师今天带来一棵课前完成的树,这是一棵有立体感的树,猜猜看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三、教师示范掌握方法师示范制作过程:1. 废旧电话线中抽取铁丝,将其拧成树干,分出树枝,出现树的大致形状了。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树上树下丨苏少版(2)二年级下册美术画大树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树上树下丨苏少版(2)二年级下册美术画大树树上树下教材分析:大树是动物们舒适的家,是动物和人类的朋友,我们共同生活在大树上和大树下,在树上和树下发生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本课充分利用了儿童以想象代替思维,常常把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思维特征。
虽然儿童的阅历比成人少,但他们会自由地去想象,而且他们创造的形象胜过思考,表现的事物往往是在虚构的故事中得到启发的。
因此他们在表现树上树下发生的故事时肯定会有许多奇思妙想。
教学目标:认知领域:自编一个有趣的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故事中的形象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人物。
动物可以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这样故事会生动有趣。
操作领域:启发学生使用绘画材料,进行构图训练,审美教育,培养独立表现树上树下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情感领域:为学生们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体会创编故事的乐趣。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想象,创编有关树上树下的有趣的故事。
教学难点:(1)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2)学生用不同的绘画方法表现创编的故事。
课前交流 {提要:今天我来到幸福里小学,你们欢迎我吗?自我介绍。
我在桃柳小学可就听说了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爱画画,爱回答问题,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小礼物,想要吗?举手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都有可能得到哦!}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2、老师这里有一幅画,画面上的故事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出示图片《狐狸和乌鸦》是一对邻居)3、在故事里,这2个邻居——乌鸦住在哪里?(树上),狐狸又住在哪里?(树洞里树下)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创编一个关于树上树下的故事。
贴出课题:树上树下二、练习画树{初次}:1、出示幻灯片,认识一年四季中的树的不同2、大树的种类很多,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种常见的树?说一说树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宣传环保思想3、师范练习:生活中的树千姿百态,下面就请同学们看老师用不同的线条一起来画一棵大树。
{我们可以用横式构图或者竖式构图,这里我们采用竖构图,先用不规则的曲线画地平线,接着用粗壮的线条来画树干这样树干看上去给人以垂直挺拔的感觉,然后用细一些的线条来画树枝树叶,最后添加树皮、纹理等细节。
小学语文大树下的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大树下的小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树下的小学的基本情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小学生活的乐趣,培养对学习的热爱。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掌握。
2. 培养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词理解。
2. 学生对小学生活的认识。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课文相关图片或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大树,提问:你们知道大树下的小学吗?2. 学生分享对大树下的小学的了解。
二、阅读课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学习课文(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讲解生词和难点。
2. 学生跟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四、讨论和分享(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大树下的小学的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小学生活的看法和期待。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 学生反思自己对小学生活的认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大树下的小学》,让学生了解大树下的小学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小学生活的看法和期待,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要注意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大青树下的小学》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②引导学生关注“好像都在听”“那样好奇地听着”,感受拟人的表达特点,理解这段话都是在说窗外十分安静。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对比“大青树下的小学”和“我们的学校”,交流“上课时的特别”。
2.组织学生交流反馈。
(1)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进一步体会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如景物很独特,有“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墙”,这些独特的景物体现出学校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点。
(2)让学生通过“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这一句,体会作者的自豪之情;通过“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体会作者对这所小学深深的热爱。
2.组织学生交流想象上课时的画面。
预设:上课的画面——铜钟敲响了;大家一起认真地朗读课文;两只小猴子躲在窗外听小学生读书。
(1)指导学习相关句子,引导想象,理解内容。
出示句子: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大青树下的小学
我们的学校
大青树下的小学上课铃声是铜钟敲响的。
我们的上课铃声是电脑控制播放的一段音乐。
班上许多不同民族的学生一起上课。
我们教室里没有那么多民族的学生坐在一起上课。
教室外还有山林里的小动物来听课。
我们教室外面没有山林里的小动物。
(板书:上课——学习认真小动物听课)
3.组织学生交流想象下课时的画面。
②选择完场景,提示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去看看这个地方的环境是怎样的。
③以“教室里”为例,指导学生借助泡泡中的提示“上课的时候……”“放学了……”等句式说话。
大青树下的小学 (2)优秀教案
1大青树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会写本课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生活的某个场景。
【过程与方法】1.借助生词卡、图片等多种媒介和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
2.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所特别的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会写本课的重点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特别的地方。
难点体会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根据“资料袋〞的提示,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青树下的〞的喜爱之情。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青树下的〞的喜爱之情。
和同学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过程:一、根据提示语,说说自己的●上学路上:早晨,从……上,从……里,从……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生,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进入:来到,大家……●在里:上课了,同学们在教室里……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放学了,同学们在教学楼前……●点题抒情:这就是我们可爱的,一所……的。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学习生字新词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所地处边疆的的美。
2.由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引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重在读准字词的音节,在讲读课文时应侧重对字词形、义的理解。
局部字词学习提示:绒:读róng。
坪坝——方言词,一般指平坦的场地。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能够复述课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
2. 生字、新词:略。
3. 课文结构: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能够复述课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歌曲等形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成果,共同学习生字、新词。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2. 课时:2课时3. 板书内容:课文结构、生字、新词、重点句子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抄写生字、新词。
3. 复述课文内容。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幼儿园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上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详案教案《上下》含反思设计意图:我班幼儿这段时间对方位词的概念含混不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指认总是用这里或那里来表达,为此我以《小猴摘桃子》这个故事情节为主线设计了这节《区分上下》的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1、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2、教幼儿初步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别上下。
3、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对方位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猴摘桃子》。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游戏: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吗?(听过)好了,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新任务。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森林里有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猴子、蝴蝶、树、桃子等。
)小猴子在哪? 蝴蝶在哪?桃子在哪?(幼儿回答:猴子在蝴蝶下面,蝴蝶在猴子上面,桃子在树上)现在小猴子去哪了?(幼儿回答:在树下)现在小猴子开始摘桃子了,小猴子在哪呀?(幼儿回答:在树上)先把上面两个桃子摘了,最后把下面的桃子摘了,摘完桃子的小猴子在哪呀(在树下)。
2、我们又来到了小猴家,小猴请大家去家里做客。
看看谁在椅子下?谁又跳到桌子上了,小猪在哪?最后来的兔子在哪,它又跳到什么上面了?<.本文来源:> 小鸡在哪(幼儿自由回答。
)继续切换 PPT 图片,这间房子里都有谁,都在什么地方?按照先后点出来的动物让幼儿分别回答。
3、打开最后 PPT 的最后一个图,出现机器猫图片和音乐。
问:小朋友们,大家看这是谁,幼儿回答:机器猫、大雄和李静。
然后引导他们以人体为中心,分别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嘴在眼睛下面等。
三、结束活动。
我们的小朋友们真聪明,让小猴子摘到了桃子,参观了小猴子的桃子,又看到了机器猫和他的伙伴们。
活动反思:整节活动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利用课间教育让幼儿非常感兴趣,也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活动利用游戏贯穿始终,使孩子在感受小猴子摘桃子这个故事中认识了上下,一环扣一环,完成了活动目标。
美术二年级下册《树上树下(二)》教案
最后拓展树的变化,看在生活中的运用树的元素创作出来的树的一些装饰物、实用家居布置等等,甚至是未来的建筑,再一次冲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有想象力有创造力,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这节课,自始至终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放在首位,从一起编故事、看视频、讨论交流想故事、看作品找方法,或独立或合作来完成树上树下的故事,给学生更多比较、观察大师和优秀学生作品的时间和机会,积极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课堂营造了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学生热情高涨,快乐的学习很重要,更多关注学习的过程,保持孩子天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二年级下册《树上树下(二)》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教案)知识目标•了解大树的特点和生命周期•掌握描述事物的方法和用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大树的特点和生命周期•通过模仿和创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时间教学内容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15分钟讲解大树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树的特点20分钟模仿描述大树的方法和用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10分钟分组创作大树的描写作文,培养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教学步骤步骤一:复习上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通过问题互动的形式,复习上节课内容:“大青树下的小学”中出现过哪些自然事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孩子们喜欢在大树下上学?步骤二:讲解大树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树的特点•利用图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讲解大树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包括:种子、幼苗、成树、衰老、死亡等阶段。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大树的特点,包括树冠、树干、根系等,想象和描述大树在不同阶段的外观和状态。
•教师和学生一起用简单的语言组织和表达所观察到的事物,例如:大树的皮是厚厚的,像拐杖一样;树叶是绿色的,像小手掌一样;树枝和树干结实粗壮,像英雄一样强壮……步骤三:模仿描述大树的方法和用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给学生展示几组描写大树的文章或短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读,仔细观察,并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篇。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文章或短文,模仿里面的描写方法和用语,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大树或景观。
•学生分组将自己的描述汇总讨论,评选出最好的一篇。
步骤四:分组创作大树的描写作文,培养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将学生分组,每组4-5人,要求组内成员共同创作一篇关于大树的描写作文。
作文可以从生长环境、外观特点、生命历程、生态意义等角度进行描述,要求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情感真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上树下》(二)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手工形式表现树木的方法,学习自编有趣的树上树下发生的故事,学习优秀的表现树上树下故事的作品的表现方法,学习如何展示自己美术作品创意过程的方法。
2、使用各种材料、不同方法独立或合作表现树并添加树上树下发生的有趣故事,借助图片影像资料等以及语言展示介绍自己美术作品从创意到实现的过程。
3、体会创编故事的乐趣,培养想象力,感受自由创作的快乐,激发创造力以及自我表达展示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并运用剪、贴、卷、揉、捏等表现方法表现树。
启发学生想象创编有关树上树下的有趣的故事,欣赏学习优秀的表现树上树下故事的作品的表现方法。
帮助学生借助图片影像资料等以及语言展示介绍自己美术作品从创意到实现的过程。
教学难点:
手工制作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材质去表现树木结构特征,特别是立体造型树如何兼顾美观与站立稳固。
如何用合适的材料方法把有趣的树上树下的故事表现出来,并能回顾自己的创意制作美术作品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欣赏《树上树下》的作品,并请他们说说表现的内容。
2、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教师根据作品创编故事:知了在树上叫,蚂蚁在树上忙,猫看着树上的小鸟流着口水……
3、揭示课题,进行板书:《树上树下》。
今天你们有想不想也编一个故事并把它们表现出来呢?
二、新授
1、观看录象,感受树林中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A、树上有什么?
B、树下有什么?
C、它们都在干什么呢?
D、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想象。
3、请学生们观看录象:动物们在树林中会发生哪些千奇百怪的事情呢?
4、你们会把刚才创编的内容改编的更有趣吗?学生再次分小组根据已有的童话情节改编《树上树下》的故事。
5、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模仿故事,评选最佳表演组合。
6、讨论:你们除了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表现出来,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这个故事呢?
7、欣赏、讨论本课中的作品,想一想:用了哪些材料?用了哪些方法?构图又是怎样的?
(进一步了解表现的方法:用绘画,剪贴的形式;用水彩色,蜡笔,彩色纸,废旧材料等多种材料。
)
8、讨论:我们将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故事中的景物和形象呢?
9、小组讨论:怎样进行分工?如何制作、如何协调?
三、创作与表现
1、教师简单的示范创作过程。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表现《树上树下》。
3、教师巡回辅导。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
2、互相评价,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3、谈谈合作的感受。
五、拓展
今天同学们表现的《树上树下》都很有趣,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可以写一篇日记,把故事的内容,制作方法和制作时的心情如实地记录下来,我想那一定会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