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常见的误区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阶段,在学生数学学习中,情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情境创设包括生活、体验、经验、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境,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情境,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形成丰富的知识体系和多样的思维模式,只有通过生活场景才能建立起数学知识与实际经验的连接。
但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走出情境创设误区。
一、误区一:只强调生活情境,忽视其他情境对于小学生,并不是所有的数学概念都可以通过生活情境来建立起连接,如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
当教师只强调生活情境,忽视其他情境,就可能会造成情境创设的局限,使学生难以理解某些难点概念。
例如,在教学乘法时,常用“苹果乘苹果”、“数乘数”等形象的生活情境,而忽略了图形、量等抽象的数学概念,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情境创设应该充分考虑各种情境的涵盖,特别是对于抽象的概念应该通过图形、量等形式进行创设。
二、误区二:情境创设不具体,缺乏趣味性情境创设的具体性与趣味性,是学生是否愿意参与与学习的重要因素。
如果情境创设只是教师口头描述,缺乏具体的场景和形象的情节,那么学生就难以通过情境创设来理解数学知识。
同时,如果情境创设缺乏趣味性,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情境创设就变成了单纯的教学手段,而不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因此,情境创设应该具体而有趣,需要从生活中挖掘出具有代表性的情境,同时采用巧妙的设计,营造出趣味的教学氛围。
三、误区三:情境创设过于简单,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情境创设的难度应该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适应。
如果情境创设过于简单,就无法满足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知识的深入理解;如果情境创设过于复杂,就会超出学生的认知和掌握能力,也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情境创设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设计情境创设的难度。
通过不断地调整、优化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正常学习的过程中,在参与、实践、探究中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学习的能力和兴趣,达到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随着教育方法的逐渐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也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开发以及实际能力的提升。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老师们还是会有一些误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误区以及对应的对策,从而让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果更理想。
误区一:情境创设过于空泛情境创设通过模拟生活、工作、娱乐等情况,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但是,很多老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并没有抓住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而是只是简单地应该用一些触发问题的例子和场景,这终究会使得情境创设变得很空泛,甚至无法启发学生的思考。
对策一:实现情境与真实生活结合老师在情境创设时应该抓住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场景,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生活环境,创设出贴切、有趣的情境,并尽可能贴近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比如,教授小学生加减法时可以以购物,出行,买零食等学生经常面对的情境为背景,让孩子们在情境的引导下进行数学计算。
误区二:情境创设忽视知识系统性有时,老师为了让情境更具启发性,会在情境设计时忽略知识的系统性,导致学生的知识点被分离、割裂开来。
这样子不仅难以在后续的教学中重叠、巩固与拓展,而且还容易让学生产生跳跃的感觉。
对策二:注重知识的有机整合情境创设虽然重在情境,但对于知识的有机整合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老师在情境创设中,应注重知识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将所涉及的知识点以有机的模式整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其中逐渐懂得各别与统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总结能力。
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点的堆砌与划分,更在于要形成学科的整体性。
误区三:情境创设过于复杂在情境创设时,老师为了追求新奇性和特殊性,有时候往往会创设过于复杂而难懂的情境,甚至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学生根本没有办法理解的情况。
这样的创设虽然能够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性,但同时也会给学生设置过高的难度,不利于教育的实施。
对策三:注重情境的基础呈现老师在情境创设中应该注重情境呈现的基础性,让情境创设更贴近学生生活,并且更体现简单易懂的原则,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将来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情境创设误区,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本文将从情境创设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情境创设误区的问题分析1. 情境创设不贴合学生实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情境创设并不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以生活中极少出现的情景为背景,或者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2. 情境创设不充分有时候,老师们在设计情境创设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次,没有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导致情境创设缺乏深度和广度。
这样一来,学生就很难从情境中真正领会数学知识的内涵和实质,教学效果必然会打折扣。
3. 情境创设单一有些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只使用一种情境创设模式,比如以故事讲解、以游戏引导等,导致情境创设单一,缺乏变化和新颖性。
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教学易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以上问题表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不足,急需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走出情境创设误区的有效途径1. 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在设计情境创设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实际经验,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情境进行设计,比如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玩具、游戏等元素。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深入挖掘,提高情境创设质量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充分发挥情境创设的教育功能。
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误区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误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情境创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对激发小学低学段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从而影响了这一策略对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价值实现。
一、误区一:情境创设过于形式化过于形式化的情境不具有挑战性,不具备丰富的情绪色彩和场景,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就不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益,反而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以《7的乘法口诀》知识巩固环节情境创设为例,教师设计了“开小火车”的游戏情境,虽然带动了很多学生参与进来,但游戏的主题已经偏离了游戏的设计意图,教学目的没有实现,学生反而对游戏本身产生了更多的兴趣,为了玩而玩。
教师应该把握这样一条原则:情境创设不是让学生为了故事而故事、为了游戏而游戏,学生要在情境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消化吸收所学内容。
因此,情境的创设要富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调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这样的情境创设才能更好、更恰当地服务于教学。
二、误区二:情境创设缺乏真实性脱离生活实际、不被具有一定认知水平的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不具备实践指导价值和意义、本身就属于杜撰的情境,就属于缺乏真实性的情境创设。
虚假的情境创设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教师情感的信任、对课程的接受。
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一定要竭力避免随意杜撰不真实、不现实、不存在的情境。
小学低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感知能力,对真实和虚假的东西也具备了简单的辨别能力。
因此,在创设情境中,教师要注意将教学情境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为课堂教学做充足的准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进而明白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质量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质量一、情境创设的重要性情境创设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他们更注重感知和想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情景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精心设计的情境创设能够让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效果。
二、情境创设误区分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情境创设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情境创设过于生硬一些老师在情境创设时,可能过于生硬地把数学概念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导致学生觉得创设情境与数学知识是割裂的,缺乏情感色彩,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老师在教授数轴时,直接给出一道题目,让学生标注数轴上的不同数值,而没有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引导学生理解数轴的作用。
2. 情境创设内容不贴合学生实际有些情境创设过于抽象,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导致学生对情境无法产生共鸣,失去了情境创设应有的意义。
在教授分数的大小比较时,老师只是简单地给出了一些抽象的图形或数值,而没有引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使学生难以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3. 情境创设缺乏创新一些老师在情境创设时,可能存在缺乏创新的问题,都是采用老套的情境创设方式,缺乏新颖的灵感,导致学生对情境的新鲜感降低,失去了情境创设的吸引力。
在教授面积和周长时,老师只是简单地通过画图来说明概念,缺乏趣味性,使学生难以产生兴趣。
三、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质量的措施2. 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在情境创设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通过情境来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情境的共鸣。
在教授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以结合学生的食物分配、游戏比赛等具体场景,让学生通过这些情境来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增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 提倡情境创设的创新在情境创设中,要不断提倡教师的创新意识,注重尝试新颖、有趣的情境创设方式,使情境创设更具吸引力。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于情境创设的理解和使用上存在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误区及其对策,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然而,一些教师在情境创设中过于关注形式化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导致了如下误区:1.过度依赖多媒体:一些教师过于追求情境创设的生动性,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本质。
2.与生活脱节:一些情境创设未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缺乏互动性:有效的情境创设应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但有些情境创设过于单调,缺乏互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注重情境的真实性: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2.强化情境的互动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讨论、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突出情境的教育性:教师应明确情境创设的目的,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情境设计,确保学生在情境中能获得有益的学习体验。
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情境创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例如,某教师在“加减法运算”的教学中,创设了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
通过让学生扮演收银员和顾客,在购物结算的过程中学会加减法的运用。
这种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经过这种实际应用的训练,学生在掌握加减法运算的同时也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学生运用原有知识不能解决问题而产生心理困境,从而产生探求问题的欲望,在发现问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获得发展。
教师要搭建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一、当前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存在的误区1.理解存在偏差教师创设情境要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已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要让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产生心理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但由于教师的习惯使然、传统观念的作祟,他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存在偏差,部分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根本没有见过,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情境创设等同于激情导入,没有将问题情境贯穿教学的始终,而作为导入新课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学习新知的“敲门砖”作用。
2.选材不恰当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情境素材进行改进。
但有部分教师不顾及学生实际,选取一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图片,不能达到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
如苏教版教材“图形的变换”教学中,对城市学生而言,可选取摩天轮、旋转木马等作为教学素材;而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没去过游乐场,可选择风车、电风扇等作为教学素材。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多媒体辅导创设,有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有学生动手实验操作。
有些教师过于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凡活动就用多媒体,忽视了学生的对话交流,忽视了学生的操作活动,剥夺了学生自主获得直接经验的机会。
3.评价体系不完善新课改倡导教师创设情境,但由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得不到评价,得不到专业人士的指导,也没有一套评价问题情境有效性的标准,无法看到其是否有效,造成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闭门造车”。
二、小学数学教师创设情境存在问题的成因1.教学理念陈旧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存有偏差,在公开课教学中会用心创设情境,而在常态课教学中,会使用课本情境图,将情境图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在教学中,情境创设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问题形式,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愉悦自信,发现知识之美的关键之一。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关于情境创设的误区。
这些误区可能是我们对情境创设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学生需求的认识不够准确,也可能是缺乏丰富的资源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这些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误区一:以“形式”为主,忽视“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情境进行创设,如出门买菜、去公园游玩、看球赛等。
然而,在创设情境时,我们不能仅凭借场景的“表象”,忽视场景中的“内涵”。
例如,在一个出门买菜的情境中,如果我们只是让学生熟练地回答“三元五角一斤,十元八角一斤”之类的问题,那么这个情境的意义就只是一纸空文。
相反,我们应该通过这个情境,让学生理解货币的计数和兑换关系,以及如何合理地选购商品等,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消费意识和生活技能。
对策一:根据学生的需求,完善情境内涵在课堂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各种信息来源,完善情境的内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同时,我们也应该适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情境中潜在的数学问题,从而让情境的内涵更丰满。
误区二:内容重复,思维单一在小学数学中,考试成绩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会不断重复某些题型,希望通过模板化的学习快速提升成绩。
但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思维方式上缺乏多样性。
比如,如果我们只是重复教授学生“二等分”、“三等分”等简单的数学概念,而忽视了如何思考问题的能力,那么学生面临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就会显得很无力。
他们只会按照老师已经教过的思路解题,而忽略自主思考的重要性。
这将会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策二:提高课程的思维性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思维方式上,而不是简单的内容上。
例如,在教授“等分”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入适当的图像素材和询问题目,来刺激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解法。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是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它可以通过营造情境,增加学生与数学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
但对于很多初学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情境创设时难免会犯一些误区,下面笔者将就这些误区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误区一:情境离学生实际生活过于远,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困惑和迷惑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和经验背景,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但在情境创设时,有一些教师却过于追求创意和新颖,以至于离学生实际生活过于远,导致学生产生困惑和迷惑。
比如,课堂上讲解三角函数,但情境却是一个星球掉落在某一点上后回弹的轨迹,这种情境虽然新颖独特,但对于小学生却过于抽象。
这时候应该尝试以更加生动具体的实例,如山地采矿等为例,来使学生理解三角函数,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对策一:以学生实际生活为蓝本,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
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和四则运算时,可以借助学生周围的各种日常实物进行情境创设,如纸片、穿线卡纸等。
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可以模拟实际生活情境,进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达到循序渐进,循环往复的教育效果。
误区二:情境创设过于复杂,难以实际操作有些教师在情境创设时难免会过于追求华丽和复杂,导致情境创设难以实际操作或费时费力,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
比如,在学习分数知识点时,某些教师设计了一个场景:小学生们在人字梯上游泳比赛。
每个小学生在游泳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多个障碍物,每个障碍物都有一个分数,当小学生通过障碍后,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但这样的情境创设有时可能会过于复杂,使得学生难以一次性理解,也很难实际操作,反而会浪费学生们的时间和精力。
对策二:情境创设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教师应该尽量采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熟悉的故事、场景和实例,用一些形象的图形、图表或物品来协助情境的塑造,同时也要重视情境的时限和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小学数学课堂是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课堂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课堂情境创设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进行浅谈。
一、误区一:情境设置过于简单有些老师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将情境设置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对策一:增加情境的复杂程度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适当增加情境的复杂程度,让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老师可以设计如下情境:“小明和小红两人分别购买两种零食,小明购买了A和B两种零食,小红购买了B和C两种零食,A和C两种零食不同,B和C两种零食不同,请问两个人一共购买了多少种零食?”这样的情境,既考验了学生对于多个数据进行分类和比较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于数字的理解。
对策二:增加情境的趣味性情境的趣味性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在设计情境时可以增加趣味元素。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如下情境:“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他们一起做了一道数学题,小明计算得到的结果是135,小强计算得到的结果是245,请问他们分别做错了哪些步骤?”这样的情境增加了好朋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习成为了一种奇妙的体验。
二、误区二:情境设置过于教条化有些老师过于追求规范化和教条化,情境设置缺乏创新和灵活性,影响了学生多种解题思路的培养。
对策一:设置多样化的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老师应该设置多样化的情境。
例如,教学分数的时候,老师可以设计如下情境:“班级里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有2个人,现在请你通过把若干个苹果平均分配到6个小组中,使得每个小组分到的苹果数量相同,请问至少分配多少个苹果?”这个情境不仅考验了学生的深刻理解分数的概念,也让学生在思考中培养了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几种常见误区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几种常见误区(1)模拟现实生活当中的情境创设情境创设能突出学生的参与,联系生活实际,但是把握不好,过了头,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淹没他们的数学思考。
例如,在分数初步的认识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经常会在课上模拟一次切割活动,比如让学生分月饼、吃月饼或分蛋糕、吃蛋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情境就应该受到质疑。
因为学生在切月饼或蛋糕时,他们的数学思考往往已经淹没在月饼蛋糕等色香味引起的其他想象中了,而会把“平均”之类的教学思思考,抛在一边。
(2)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情境创设例如,一位教师一上课就绘声绘色的说,小朋友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乏味,首先是孙悟空头像+复习题,,其次是孙悟空头像+例题,再次是孙悟空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孙悟空头像+总结。
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孙悟空的头像,这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3)“枝节横生”的情境创设例如,某教师教学《工程问题》,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师:你们家装修过房子吗?生:装修过,师:装修房子是要考虑哪些问题呢?生:买水泥,黄沙,油漆,木料等材料,生:还要联系装修公司,师:你打算找什么样的工作?生:找便宜一点的,生:找质量好一点,情境创设,为了突出教学具体组织,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的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员设定,这样的情景既浪费时间又制约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4)与生活常识相悖的“假情境”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的基本事实,四维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
例如,有位教师在上学“几和第几”时?创造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
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得快,应该小狗第一。
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景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5)不顾学生的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情境上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打造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小学数学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教师们通过精彩的教学设计,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们学会了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些成果必须加以肯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冷静地发现很多教师对“情境创设”的理解和把握还存有很多误区。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一)情境创设目标模糊化,教学缺乏准确引导小学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最终是为教学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服务的。
所以,只有准确处理好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让情境的创设为教学服务,才能创造出水乳交融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往往发现很多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熟悉的环境中去学习数学,但是却很难将学生再带出来,使他们深陷其中,不知所谓。
一位二年级教师教学《乘法的初步理解》,引入新课时出示了一副美丽的画面,老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后踊跃发言:生1:我看到了一条流淌的小河。
生2:我看到了河上还有一座小桥。
生3:我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地。
……几分钟过去了,没有学生说看到了兔子。
教师急了,问:“难道你们没有看见兔子吗?”教师终于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兔子上,希望导入乘法时,又出现了新问题。
教师问学生:“你怎么知道图上有六只兔子的?”有的说是一个一个数的,问了好几个学生都一样;有的干脆说一眼就看出来了,不用数。
于是,教师急了,问道:“有没有是两个两个地数的?”课堂中学生的情绪相当高涨,把画面上出现的所有的事物实行了逐一的表达,但是这几分钟的热闹场面绝对不是真正的情境创设,仅仅在向学生提供一幅美丽画面欣赏而已。
一定水准上这种“热闹”反而成为了分散学生思维的干扰因素,弱化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以及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小学课堂屡见不鲜,所以,首先我们要明确安排情境图的目的是什么?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那么安排情境图的目的一是表达了新课程的理念,二是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要培养学生在观察情境图的过程中学会收集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的水平。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情境创设,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对此需要寻找对策来优化情境创设,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一个常见的误区是情境创设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过于简单的情境创设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趣,缺乏挑战性,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于复杂的情境创设则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无法理解问题的本质。
对策是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难度,确保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至于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
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数学基础知识定制情境,使其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其次,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情境创设过于理想化或过于片面化。
过于理想化的情境创设往往不符合实际,没有考虑到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复杂因素,容易给学生留下理论脱离实际的印象;过于片面化的情境创设则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只考虑问题的某一方面,忽略了其他可能的因素。
对策是在创设情境时要尽可能贴近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与生活、科技等领域的联系。
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培养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避免片面思维。
再次,还有一种常见的误区是情境创设过于僵化或过于松散。
过于僵化的情境创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只能按照老师的思路去解决问题,缺乏灵活性;过于松散的情境创设则容易让学生迷失方向,无法明确学习目标。
对策是在创设情境时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可以有多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寻找规律,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推动他们的思维发展。
最后,一个常见的误区是情境创设过于孤立或过于片段化。
过于孤立的情境创设容易让学生无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缺乏整体性的理解;过于片段化的情境创设则容易让学生产生知识碎片化的感觉,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小学数学教育是孩子们学习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常常通过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然而,许多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下降,理解能力减弱。
本文将从不恰当的情境选择、情境创设过程中的问题、缺乏巩固和拓展等方面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不恰当的情境选择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往往过分强调情境的趣味性,忽略了情境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如,在教授加减法时,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无关的情境,如“在外太空飞行中的宇航员们需要计算飞船上的供氧时间”,这样的情境可能会让学生感到陌生和无法理解,进而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情境选择时应该注重情境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相关性,让学生能够从情境中感知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其次,情境创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只关注问题的结果,而忽略了问题解决的过程。
他们会直接给出结果,使得学生无需思考和探索。
这样的情境创设只是形式上的,缺乏真正的启发性。
因此,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应该注重问题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许多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还存在缺乏巩固和拓展的问题。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停留在情境创设的层面上,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和拓展机会。
学生在情境中能够理解和解决问题,但在其他情境下,却无法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因此,教师应该在情境创设之后,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拓展,巩固和拓宽学生的学习成果。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首先,教师应该在情境选择上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相关性。
可以通过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从情境中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其次,教师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应该注重问题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常见的误区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常见的误区摘要:情境教学是小学各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现在已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应用。
因为它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唤醒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在情景教学中知识点容易被学生接受。
但是情境的创设不是一个固有的程序,没必要死拉硬拽;情境创设也不是一场演出,非得敲锣打鼓。
是否有效才能真正体现它存在的意义。
如今对于教学情境的选取和运用显得有些过热,从而走入了一些误区,我们从教者不得不静下来做些思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误区思考一、误区1.形式游离于实际。
在教学《游戏公平》时,一位教师一上课就展示了多幅鸟巢的美丽壮观图片,学生惊呼,兴奋。
教师激情引导:“同学们,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这么美丽的地方,大家想去参观吗?”学生异口同声说:“想!”教师接着启发:“但是老师手里只有2张参观券,你能帮老师想个好办法来决定带谁去,好不好?”教师真的会实现自己的承诺,课后带领这位幸运的学生去参观吗?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伪承诺”,把学生的感情当作实现教学目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用欺骗学生的情感作为激发兴趣的筹码着实不是什么高明的办法,只能使学生越来越觉得教师会“骗人”。
我们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捡了表皮,丢了内涵。
2.场景凌驾于生活。
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境,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
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得最快,应该小狗第一。
虽然这是假设的情境,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二、思考1.把准目标巧创设。
情境的创设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不能摆架子、走过场、不求实效,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并在情境的激励诱导下,师生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
情境创设应该能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和发布信息。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质量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质量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质量,我们需要走出一些常见的误区,创造一个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环境。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情境创设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情境创设方面,很多教师过于强调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虽然这样的创设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但过于注重情境背景可能会使学生只关注于问题的表面,而忽略了数学规律的本质。
教师应该在创设情境的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概念和规律的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过于关注教学计划和进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学习需求。
他们往往将课堂变成了一种刷题和应试的机器,让学生飞速背诵和应用公式,而忽略了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获得自信,同时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有些教师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数学思维的培养。
他们将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和应用上,而忽略了学生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质量,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乐趣。
还有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他们没有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导致学生对数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缺乏认识。
为了改进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质量,教师需要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概念和规律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解决方法
水, 恰好倒满 的过程 。 但我想 , 如果这 里 , 让学生先 自己亲 自动手量
一
( 作者单位
・编 辑
山东省 乐陵市阜盛小学)
量, 理解会更加深刻 。 可惜 的是 , 多媒体 的使用 , 替代了学生的亲
★★
王 团 兰
让学生在轻松 、 良好 的学 习情 绪中完成 不要以为学生计算一下就能回答 出答案 。 要根据问题 的难度 、 学生 教师真切地热爱每个学生 , 的能力 ,提问相 应程度 的学生 。较易 的问题让基础较差 的学生回 课 堂 学 习 。
1 . 紧扣教学 目标
教学 目标是一 节课 的灵魂 。 教育家顾 汝佐教授指 出: 情境创设
者这样教 学 : 师: 同学们 , 在平 时 , 你们 的父母 会不会 给你 们零花 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 知识 和技能 ,离开 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 我们老师在创设情境时要紧紧围绕教 学 目标 , 而且要具 钱 ?生 : 会。师 : 会给你们多少呢?生 1 : 5元 ; 生2 : 1 0元 . - . …・ 接着 了。因此 , 问: 大家拿到零花钱之后会买些什么呢? 生1 : 玩具 ; 生2 : 零食 …… 再问: 大家零食都买些 什么呀? 生1 : 冰淇淋 ; 生2 : 方便面 ……继续 问: 方便面多少钱一包? 生 1 : 我买过那种 5角的 ; 生2 : 我吃过 1 元
2 0 1 4 - 0 3
治 学之珐
小 学 教 学教 学 中情 境 创 设 酌 误 区 及 解 决 方 法
文/ 曹 建芳 摘 要: 德 国教育家第斯 多惠说 : “ 教 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 而在 于激励 、 唤醒、 鼓励。” 课 堂上使 用创设 情境 的方法来教 学, 正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误区与对策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误区与对策作者:丁银霞来源:《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年第06期误区一:虚假造作的情境——背离了教学的理念【案例】教学“求平均数”一课时,一位老师对学生宣布了一条好消息:“下星期学校将要组织学生去春游。
”顿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目前是旅游旺季,游客比较多,为了使同学们玩得开心又确保安全,老师出示了三个风景区的景点图片及各个景区最近一周的游客人数统计表,请你计算出各个风景区最近一周平均每天的游客量,并选择其中游客最少的一处作为我们春游的目的地。
整节课中,学生比较兴奋,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非常顺利。
下课时,许多学生围上来问老师:“老师我们真的去春游吗?”“下周几去呀?”当时老师有些茫然,应付说:“等以后再说吧!”此时,学生的脸上流露出受骗的神情。
【分析】老师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希望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春游。
此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带着期盼和憧憬上完了这节课。
美丽的谎言被揭穿时,学生产生了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这种明显的“欺骗式”的虚假情境降低了学生对老师的信赖感,也是教师对学生不尊重的一种体现,是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想违背的。
【对策】1.创设情境要有选择性。
选择的情境素材要符合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2.创设的情境要有可行性。
创设的情境要是真实的,要具有可操作性。
既要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还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不能让学生的希望落空。
3.创设的情境要有真实性。
把真实的情境运用到教学中,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而是要我们对情境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误区二:牵强附会的情境——脱离了数学的本质【案例】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师:首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倒着说”。
师:123,你们就说321。
师:老师爱学生。
生:学生爱老师。
师:数学中也存在这种现象,比如,“八分之三倒过来就是三分之八”“二分之一倒过来就是一分之二”。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都有意识到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联系,并使数学更具现实意义。
然而,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区,例如:误区一:情境创设只是简单的“画图解题”误区二:情境创设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有些老师在情境创设时往往离实际生活过于遥远,或者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生活。
这样不仅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且情境创设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感知到它的真实性和有用性。
误区三:情境创设只是为了培养解题能力有些老师在情境创设中追求的目标仅是让学生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等因素。
情境创设应该是一个培养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过程,而非只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措施一: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为了让情境创设真正发挥作用,我们需要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
首先,要选择与学生生活近期的例子进行教学。
其次,要确保问题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能够体现数学的作用。
最后,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情境创设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措施二: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情境创设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让他们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并且通过初步的解题思路探寻出最终的解法。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措施三:注重个性化教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因此情境创设的教学也应该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教学。
这样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加自信和掌握。
总之,情境创设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希望我们能够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避免误区,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走出情境创设误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情境创设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是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概念通过情境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性理解、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
本文旨在分析这些误区,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情境创设不应该过于复杂很多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为了营造一个复杂的情境,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甚至花费了很长时间来制作道具等。
然而,这种情境往往会让学生感到迷惑、摸不着头脑,而不是真正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因此,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注意不要过于复杂,以免加重学生的阅读难度。
二、情境创设要与知识点相得益彰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进而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因此,在进行情境创设时,需要与所讲的知识点相得益彰,不要为了情境而情绪化地讲述不相关的故事。
否则,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误解,而不是真正理解知识点。
三、情境创设要简洁明了情境创设需要简洁明了,要让学生理解情境,把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内容上。
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注意不要使用太多的文字和形象,以免学生在情境中迷失重要的信息。
四、情境创设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点理解难度较大。
因此,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需要适时地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选择适合他们的语言和形式,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情境设计,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引导与反馈相互匹配,尽可能满足小学生的认知需求。
五、情境创设要有可操作性情境创设不仅需要清晰明了,在学生动手实践时也应具有可操作性。
高度倾向性的情境教学会使学生忽视结论、推理等过程,而过分注重结果,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以及提供必要的提示,让学生发现地道的数学规律,去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数学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常见的误区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情境创设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本文就此展开探讨,以期走出情境创设误区。
关键词情境创设误区小学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注重教学的情境创设,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以下就几种常见的情境创设误区展开探讨。
一、情境创设的几种常见误区
1、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
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
如某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孙悟空头像+复习题,其次是孙悟空头像+例题,再次是孙悟空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孙悟空头像+总结。
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孙悟空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其实,本来有趣的孙悟空出现有这样不伦不类的场合中也失去了他应有的“磁场效应”。
2、枝节横生的“现实生活”。
情境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
如教学“元角分”,教者安排了“8角钱可以怎样拿”的开放题,为了创设情境,教者这样教学:师:“小明从家乡给北京的小朋友寄一封信,需要什么啊?”生:“需要一个邮局。
”,“需要一个邮递员。
”“需要一个信封。
”。
学生的回答无论如何,都点击不到教者心中预设的答案,最后教者只好强行切入:“寄信要邮票,买一张邮票多少钱?”“8角钱。
”“8角钱怎么拿呢?”绕了一圈,才提出早就要问的问题,这样绕圈子的所谓情境实在多余而繁琐。
我们看到,许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3、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
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
如教学“一笔画”问题,教师设计了一座居民小区平面图,让学生设计一个既不重
复又不遗漏的路线。
看上去,情境创设合情合理,因为在成人的思维中,这样效率最高,自然也就是最优化的设计。
但孩子却不这样想,为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他可能对此不感兴趣,至少在他没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时,他是不会充分投入进去的。
而有位教师却是这样设计的,用一笔画画出了一匹马的图案,然后问:“你能画出来吗?试一试。
”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出问题:再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很容易发现“一笔画”的含义,能吸引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与生活常识相悖的“杜撰”。
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是为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
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如下图),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
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的最快,应该小狗第一。
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5、多媒体呈现的“实验操作”。
创设情境一味注重于使用多媒体,以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其实,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境。
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于用多媒体。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某位教师用多媒体电脑生动地演示用等底等高的圆锥杯向圆柱杯中三次倒水,恰好倒满的过程。
但我想,如果这里,让学生先自己亲自动手量一量,理解会更加深刻。
可惜的是,多媒体的使用,替代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对于学生,只能是隔靴搔痒了。
二、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真实性。
情境所创设的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
数学情境、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
2、要有“数学味”。
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
”
首先,要区分清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
如前例教学“元角分”,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
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
其次,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要有“发展性”
选择恰当地、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
学生缺乏主观感受的可以多用录像、动画等形式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的认识。
学生需要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的,决不简单替代,创设操作情境。
学生需要认识上深化的,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等等。
结合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内在联系创设。
情境创设要“反映儿童熟悉和可以理解的事物”。
如教学“一笔画”时,教者应多考虑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特征,成人所关注的东西,儿童并不一定认同。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时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情境创设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