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地区资源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评述_戴荔珠
FDI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
FDI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作者:王钰沛来源:《中国市场》2016年第30期[摘要]FDI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备受关注,近年来专家学者利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FDI对环境的影响,得出不同的结论。
文章对这些观点进行整合得到:FDI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依赖于一些影响因素的控制,研究FDI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合理规避不利因素,可以有效降低FDI对生态环境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FDI;生态环境;微观机制[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1831引言在全球强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规制日益严厉的情况下,中国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毕克新等,2014)。
作为“资本、技术、营销、管理的结合体”(ChengandKwan,2000)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不仅弥补了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还通过溢出效应带来了新的管理经验及技术,加快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化进程,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钟昌标,2010)。
然而,国际直接投资具有“双刃剑”性质,其投资效应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
随着各国贸易与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外商直接投资引入量和东道国环境的关系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陈建国等,2009)。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其影响环境的微观机制是什么,如何才能将FDI对环境的负向影响降到最低,合理规避不利影响?文章整合已有文献中分散的观点,对于FDI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综述,以便为FDI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直观的理论依据。
2FDI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现有文献中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影响盛行的一个观点是“污染天堂”假说。
国外不少学者对“污染天堂”假说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Smarzynska and Wei,2001;Keller and Levinson,2002;Dean,2000)。
也有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FDI的进驻并没有恶化东道国的环境质量,反而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污染(Antweiler et al,2001;Feng Helen Liang,2005;Jie He,2006)。
FDI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FDI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摘要: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地区,FDI的大量流入极大地提升了该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尤其是非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FDI的这一作用。
但是,FDI的大量流入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得珠三角产业竞争力容易受到外资公司的操纵。
因此,珠三角地区政府应该扬长避短,合理利用FDI来提升自身的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珠三角;FDI;产业竞争力;分析一、珠三角外资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一)外资产业竞争力的计算由于本文研究的是FDI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此只需重点分析FDI对珠三角产业的现实竞争力即可。
基于指标设定的科学性、可比可量化的原则,结合FDI本身的特点和统计数据资料的可得性,本文构造了一个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力系数FCI,用于衡量外商投资企业在该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它包括规模指数、市场竞争指数、盈利指数和劳动力指数。
FCI=aFSI+bFMI+cFPI+dFLI其中,FSI为FDI规模指数,表示区域内某外商投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区域同行业的增加值比重的比值;FMI为FDI市场竞争指数,表示区域内某外商投资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与区域同行业的全国市场占有率的比值;FPI为FDI盈利指数,表示区域内某外商投资产业的资产利润率与区域同行业的资产利润率的比值;FLI 为FDI劳动力指数,表示区域内某外商投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区域同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比值;FCI为FDI产业竞争力指数,它是外商投资产业比较优势的综合反映,由规模指数、市场指数、盈利指数和劳动力指数加权和来表示。
如果FCI 大于1则表示该行业外商投资企业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数值越大,优势越明显,说明外商投资对区域内该行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反之,视为综合比较劣势,说明外商投资难以提高该行业的产业竞争力。
为了数据选取的需要,珠三角的数据采用的是广东省的数据。
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07)》和《中国统计年鉴(2007)》的相关数据,结合珠三角产业的特点,本文选取了29个典型工业行业来测算珠三角地区FDI的产业竞争力。
FDI对代际环境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及原因
FDI对代际环境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及原因来源:asp18源码网 摘要:代际环境公共物品是一代以上人共同享用的环境公共物品,其供给机制应当以政府供给为主导,其他供给来源为补充。
然而这些年来通过FDI途径的污染产业转移,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负外部性,影响了代际环境公共物品的供给。
究其原因,政府缺陷是主因。
为确保代际环境公共物品的充分供给,就要将对FDI的利用纳入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其根本出路在于充分发挥政府的制度供给职能,以制度供给克服政府缺陷,并促进代际环境公共物品的充分供给,而社会力量则可使之成为政府供给的有益补充。
污染产业一直是FDI进入我国的重点领域。
在许多地方,迫于经济发展的压力,经济增长目标往往优先于环境目标,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对于外商投资污染产业,几乎很少从环境方面加以约束。
使FDI所带来的环境负外部性非常明显,且内部化程度很低。
例如:2004年,我国一些高污染行业三资企业所占总资产比重超过30%,个别行业甚至达到50%以上。
(沙文兵和石涛,2006[1])目前,长三角地区FDI大量投向纺织、服装、化学、造纸、皮革、塑料、机械、矿物、金属制品等高污染行业(陈晓峰,2011)。
[2]它们或是通过易耗能、易产生污染的生产环节和有害技术设备和产品直接破坏引资地区的生态环境;或是增加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夏有富,1999)[3]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福利。
关于FDI环境问题的研究,国内虽然已有大量文献进行阐述,但是主要是从FDI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或者FDI的流向与环境规制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实证检验,相关的理论分析偏少。
尤其是,FDI的环境影响在污染产业转移上最为突出,而有关污染产业转移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的机制、深层次原因的研究明显缺乏。
况且,生态环境本身的代际公共物品性质并未受到足够关注,也使对于FDI环境问题理论分析的视角选择偏窄。
基于此,本文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代际公共物品属性基础上,界定“代际环境公共物品”的理论内涵,分析其自身独特的供给机制,并以污染产业转移为切入点,剖析FDI对代际环境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及原因,并尝试思考解决问题的出路。
FDI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分析现状及其新发展
FDI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分析现状及其新发展作者:侯晓雪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20期一、引言FDI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上的一个热点。
经济学认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失灵,FDI本身不是环境污染的根源,但会对环境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FDI对环境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影响,国内外的学者做了大量研究,由于选用的方法,考察的对象及其它方面的不同,他们得出各异的结论。
就FDI与环境关系的分析有何新发展,本文在梳理有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
二、库兹涅茨曲线国内外学者对FDI对环境效应的分析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简单关系,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991年,Grossman-Krueger对美洲32个国家中52个城市的大气质量数据分析处理后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大气中的SO2和烟尘浓度呈现倒U型。
-1993年,哈佛大学学者Panayotou将人口因素引入分析,采用人均污染物排放量对54个国家的SO2、氮氧化物和固体悬浮颗粒与人均GDP的数据进行分析后也发现,三种污染物与人均GDP的关系呈倒U型。
这条曲线常被称为库兹涅茨曲线,简称EKC。
然而研究发现,对不同的污染物的研究结果是不同的。
在Shafik(1992)等学者的考察中,水环境指标、生活相关类指标以及自然资源类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关系并不明显。
此外,利用不同类型数据所得结论存在较大差异,对不同国家的研究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
总之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只是经验研究得出的一般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所有发展阶段,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它与各国各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和对环境的关注保护力度都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对度量污染指标的选取、样本数据以及估计方法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到这一经验研究的结果。
国内学者对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的定量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多运用和借鉴了库兹涅茨曲线。
FDI对我国三大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FDI对我国三大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摘要】长期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地增长,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越来越显著。
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均衡的进入中国各个地区,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各地区相关数据表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多的地区,经济增长也相对较快,反之相对较慢,这意味着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本文建立在各地区人力资本差异的基础上看待外商直接投资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影响。
【关键词】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OLS回归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之后,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迅速,资本流量与存量高速增长,逐步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199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首次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世纪的最后十年,外商直接投资急剧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增加。
从1993年起,中国所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连续9年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200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魏527.43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
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到835.21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因此成为经济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
由于中国式一个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的不平衡也相当明显,总体而言,东部地区是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的主要区域,中西部地区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数额很少,各省市之间由于经济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对各省市的经济影响也有所不同。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各地区人力资本差异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FDI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FDI对中国环境的影响
(5) Lnfdi Lnso2 0.254*** (-3.03) —
(6) 0.684*-0.111*
(8) — -0.0870**
(-1.95) Lninc Structure Rd Fee L.lngdp 常数项 个体固定效 应 时间固定效 应 样本量 0.394** (2.23) 0.0579 (1.61) -1.614*** (-4.62) 4.248*** (12.84) — -2.755*** (-3.86) N N 212 0.320** (2.10) 0.0864** (2.54) -0.224 (-0.92) -0.484*** (-2.59) — -1.641 (-1.55) Y Y 212 1.533*** (14.10) —4.354*** (-5.55) N N 212 -1.366*** (-12.51) -0.100*** (-2.80) — —
二、理论基础
库兹涅茨曲线是上世纪 50 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 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 研究表明, 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济增长先升后降, 呈现倒 U 型曲线关系。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 达到一定水平后, 也就是说, 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 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 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在库兹涅茨的 EKC 理论中,有以下几种解释: (1)规模效应。经济增长从两方面对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经济增长要增加 投入,进而增加资源的使用;另一方面更多产出也带来污染排放的增加。 (2) (2)技术效应。高收入水平与更好的环保技术、高效率技术紧密相联。在一国经济增 长过程中,研发支出上升,推动技术进步,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其他不变时,技术进步 提高生产率,改善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出的要素投入,削弱生产对自然与环境的影 响;二是清洁技术不断开发和取代肮脏技术,并有效地循环利用资源,降低了单位产出的污 染排放。 (3)结构效应。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产出结构和投入结构发生变化。在早期阶段,经 济结构从农业向能源密集型重工业转变, 增加了污染排放, 随后经济转向低污染的服务业和
针对FDI项目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建议
针对FDI项目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建议上海大学王傻逼一、FDI概述FDI是涉及两个实体之间最原始的交易,也涉及国外分支机构之间的所有后续交易FDI英文全称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国直接投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FDI是现代的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也是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实体(对外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在其本国或地区以外的另一国的企业(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分支企业或国外分支机构)中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能够对其进行控制并享有长期受益的投资。
这种投资既涉及两个实体之间最原始的交易,也涉及两者之间以及不论是联合的还是非联合的国外分支机构之间的所有后续交易。
[1](一)FDI的含义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说法FDI是指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2](二)FDI的主要形式投资跨国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主要有三种跨国投资的方式,第一种是在国外直接新建跨国公司,也是俗称的绿地投资;第二种是建立跨国合资企业,也称作联合经营;第三种则是跨国并购。
(三)东道国引进FDI项目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大多数文献都认为东道国强大的经济基础是外资投资的主要原因,如市场规模潜在的市场规模,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等。
但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吸引外资的竞争更加激烈。
经济基础不再是吸引外资的唯一因素。
实证表明影响FDI的还有政府制定的国内FDI政策,国际FDI政策等因素。
第一,外商直接投资往往不是一年就完成的,而是在以后的年度里逐步的追加投资。
因此一个地区贸易总额很大一部分来自这个地区已有的外资企业,这说明外资往往愿意进入外资相对集中的地区。
因为一个地区累计利用外资较多,说明这一地区投资软硬环境较好。
第二,改革开放初期,政策优惠是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地区实行了相应的政策来吸引外资。
FDI和环境污染的关系分析_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 、《 、 数据来源: 《 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中国环境年鉴 》 《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各年。
FDI
- 4. 67 ( 0. 00 )
GRP 8. 78 ( 1. 00 ) 8. 13 ( 1. 00 ) 24. 48 ( 1. 00 ) 23. 86 ( 1. 00 )
- 27. 47 ( 0. 00 ) 8. 44 ( 0. 00 ) 147. 81 ( 0. 00 ) 180. 11 ( 0. 00 )
变量 被解释 变量 FEIS 解释变量 FDI、 GRP、 INDUSTRY 组内 统计量 组间 统计量 组内 统计量 组间 统计量 组内 统计量 组间 统计量
检验。在面板数据模型中,由于个体的异质性、 非平衡面板 数据、空间相关性以及纵剖面时间序列的协整性等问题的存 在,使得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远远复杂于时间序列的协整检 验。常用于面板数据协整检验的方法主要有 Kao ( 1999 ) 提 出的同质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和 Pedroni ( 1999 ,2004 ) 提出 的异质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 ① 。本文利用 Pedroni 检验方法对 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加以检验 。 由 EVIEWS 6. 0 软件检验的 24 ( 0. 013 ) 94. 05 ( 0. 005 ) 118. 93 ( 0. 00 )
、 分别表示在 10% 、5% 、1% 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 2 ) 括号中数据是该统计量的伴随概率; ( 3 ) 表中斜体数字表示该检验的结果和其他检 注: ( 1 ) * 、 验结果相反。
FDI、制度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能力的影响2023-11-03CATALOGUE目录•引言•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制度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fdi与制度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制度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愈发凸显。
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FDI和制度环境又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FDI、制度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010203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FDI、制度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FDI和制度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文献综述梳理相关文献,阐述FDI、制度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
案例研究选取典型地区进行深入调查,分析FDI和制度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实证分析利用中国各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对FDI、制度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02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技术溢出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技术转移、技术扩散等途径,将先进技术传播给本地企业,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
竞争与示范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促使本地企业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
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成功经营也为本地企业提供了示范作用。
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人才流动外商投资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将为本地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升本地企业的创新能力。
培训与学习外商投资企业在技术转移过程中,通常会为本地员工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fdi的人才流动与培训效应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促使本地企业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
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成功经营也为本地企业提供了示范作用。
FDI与环境规制_基于地方分权视角的实证研究
FDI与环境规制_基于地方分权视角的实证研究摘要: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全球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FDI对环境的影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本文基于地方分权的视角,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FDI与环境规制的关系,从而为地方政府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提供参考。
一、引言近年来,FDI连续增长,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因素。
FDI带来了诸多好处,如技术创新、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等。
然而,FDI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许多发展中国家舍弃了环境规制以吸引更多的FDI,但这可能导致环境破坏和健康问题。
因此,寻找FDI与环境规制之间的平衡点至关重要。
二、地方分权与环境规制地方分权是指中央政府将部分政策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的机制。
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领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本地情况制定适合的规定。
地方分权可以促使地方政府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并制定更加贴近实际的环境规制政策。
三、实证研究方法本文选取中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国各省市的FDI数据和环境规制指标,探讨FDI对地方环境规制的影响。
首先,收集了中国各省市的FDI数据和环境规制指标数据。
然后,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相关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
四、实证结果分析实证结果显示,FDI对地方环境规制存在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FDI的增加会促使地方政府加强对环境规制的力度。
这可能是因为大量的FDI流入使得地方政府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其次,FDI对环境规制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发达地区的环境规制更为严格,而欠发达地区相对较弱。
这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有关。
五、政策建议基于实证结果,为有效管理FDI和保护环境,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建立完善的环境规制体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其次,加强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能力和监督机制,确保环境规制的执行效果。
此外,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环境管理经验和技术。
FDI对中国环境的影响
FDI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作者:曹耀元赖颂怡喻心淼来源:《经营者》2015年第10期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国贸易壁垒的逐渐减少,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日益频繁,而越来越多的国际直接投资在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和增加东道国就业的同时,也对东道国的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一些发达国家往往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环境管制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因此,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环境效应越来越成为广大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只是由于基于数据不同,研究的角度也不同,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观点。
总体上学者们的观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FDI会对东道国的环境产生正效应,即FDI改善东道国的环境;另一类是FDI会对东道国的环境产生负效应,即FDI会使东道国的环境恶化。
而随着引入外资规模的加大,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的环境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近几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首先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我国淡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严重不均,并且人均水资源量也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另一方面,随着近几十年国内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对我国的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统计,2012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总体为轻度污染。
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结合的方法,通过Grossman和Krueger(1991)的对外直接投资会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三种效应影响东道国环境的理论,建立联立方程组,利用我国2005年~2012年31个省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环境的关系。
(二)研究意义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始终保持在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三倍左右,然而在工业化迅速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酸雨、雾霾等自然灾害日益频繁与严重,这已经显示出了我国环境急剧恶化的严峻事实。
所以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我国环境问题严峻的现状,希望能够对外商的直接投资是否与我国环境恶化有关系提供一些证据。
FDI是通过规模效应加剧了我国环境的压力,还是通过技术效应为我国带来了更清洁的生产技术?这或许可以解答我国环境恶化是否为过度急于引入外资的代价。
FDI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
FDI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分析内容摘要:目前学界对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问题存在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FDI的技术外溢效应问题。
本文以山东省1985-2007年的FDI与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FDI 区域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TFP) 格兰杰因果检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大量进入,但随着FDI规模的快速增长,我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是否取得了较大成果及FDI对我国的技术外溢效应究竟有多大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凭借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经济规模和利用FDI在全国名列前茅,本文以山东利用FDI与山东技术进步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旨在进一步验证FDI对东部地区技术进步的贡献,为利用外资提供决策依据。
FDI与技术进步影响的定量分析(一)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选择及计算经济学家一般用TFP(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进步情况,本文采用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的索洛余值法来计算技术进步率。
索洛通过对产出型生产函数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出了经济增长模型:(1)公式(1)即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其经济学意义是总产出的增长是由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带来的。
“△Y/△t/Y”表示产出的增长速度、“△K/△t/K”表示资本的增长速度、“△L/△t/L”表示劳动的增长速度、“△At/△t/ At”表示技术进步速度。
公式(1)可以变换为:(2)公式(2)的经济学意义是技术进步贡献是产出增长中扣除资本和劳动投入量贡献后而剩余的部分。
(二)数据选取尽管山东吸引FDI始于1981年,但是在1981-1984年期间,山东实际利用FDI 规模相对较小,期间几年甚至为零,数据不连续,为了保持可比性,我们选取1985年至2007年的数据为考察对象。
α、β参数的确定:本研究采用经验法。
FDI和对外贸易对中国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我国的实证分析现状
• 自Grossman&Krueger(1991)建立了贸易的环 境效应分析的基本框架后,通过规模效应、 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来分析贸易和投资对环 境的影响己成为实证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我国已有的实证分析
• 一,文献综述 • 夏友富(1995.2;1999.3)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 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污染密集产业,存在跨国公司参与国外危险废物进口 和转移有害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现象。同时,上述跨国公司的来源地集 中在港澳台地区。 • Dean(2002)分析了自由贸易对中国水环境的影响,选取中国 1987一 1995年各省的数据,通过2个联立方程对水污染和收入增长进行估测,结 果显示贸易自由化的结构效应为正,即对环境产生消极的影响;但收入增 加引起的技术效应为负,即贸易自由化的技术效应有利于减少水污染, 而且,结果显示随着收入的增加,技术效应导致的水污染的减少程度大 于结构效应引起的水污染的上升,因此,贸易自由化有利于水污染下降。 • 兰天(2004)利用同样的模型,以二氧化碳为环境指标利用1995一2001年 我国各省的面板数据分析贸易开放度对环境的影响,得出了基本一致的 结论。
• 朱启荣(2007)对我国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环境规制之间的 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变化 是导致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原因,同时,出口贸易规模 与工业排放量呈正相关,所以,我国出口贸易规模的迅速扩 大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就地区的情况看,东部地 区出口贸易额对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弹性明显低于中部和西 部地区;我国各地区治理环境污染的各种投入与其出口贸易额 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但是这些研究只考察了贸易规模变化对 于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影响。 • 张连众等人(2003)则采用Antweiler等人(2001)建立的贸易与 环境污染关系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中国2000年31个省(市) 的二氧化硫排放数据,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的规模 效应、组成效应(即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 回归结果显示,规模效应将加剧我国的环境污染水平,而组 成效应和技术效应将降低我国的环境污染程度,贸易自由化 将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
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_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_杨博琼
《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3期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FDI 对东道国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杨博琼陈建国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FDI 大量流入东道国。
东道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这两者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FDI 的进入会最终导致东道国环境恶化吗?FDI 对一国的影响是复杂的。
一般认为FDI 是通过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污染密度三个方面影响污染物排放。
依据以上结论和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得到结论认为:如果不考虑国内引致投资,FDI 降低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
如果考虑到对国内资本的带动作用,FDI 的进入增加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
关键词:FDI;污染物排放;东道国一、引言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引进国之一。
根据中国2009年统计年鉴,2008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量为923.95亿美元,1979年至2008年累计达8526.13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总项目数为27514项,累计达659800项,至2006年底全球跨国公司500强中有超过400家在我国设立企业。
伴随着FDI 带来的经济增长,我国的环境状况有恶化的趋势。
但是现在关于FDI 是否加重了东道国尤其是对我国环境的污染,目前还没有定论。
不同污染物对于FDI 和污染两者之间的关系影响是不同的,所以简单地应用数据趋势分析不能够得到两者准确的关系,需要从经济理论角度深入研究,建立模型进行计算。
二、文献综述对FDI 的环境污染效应尚没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已有文献中,与此问题最相关的是贸易与环境的问题。
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Copeland 和Taylor,他们从事该项研究已经十余年。
从1994年开始至今发表论文十余篇,从理论和实证[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跨国公司与中国的环境管理”部分研究成果(项目号06JJD630010)。
杨博琼: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100084电子信箱:yangboqiong@;陈建国: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的开题报告
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对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出口和引进技术等重要手段之一。
尤其是西方国家在安排FDI时更加注重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而提升了FDI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带动作用。
因此,研究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湖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提升。
然而,在技术创新方面与国际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本文将以湖北省为例,探究FDI对湖北省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并为湖北省的技术创新提供借鉴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 通过文献综述概述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和相关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2. 基于湖北省1990-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FDI与湖北省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具体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差分回归和面板数据模型等。
三、预期结果与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揭示FDI对湖北省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分析其具体影响因素。
2. 构建FDI与湖北省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模型,具体探究FDI的投入、工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3. 对湖北省的技术创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该省的技术创新水平提高。
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技术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对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1期2008年1月地球科学进展ADVANCES I N EARTH SC I E NCEV o.l23N o.1Jan.,2008文章编号:1001-8166(2008)01-0055-08FD I对地区资源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评述*戴荔珠,马丽,刘卫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外商直接投资(FD I)的流入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资金和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由于其趋利性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标准、环境管制和环保理念上的差异,为资源消耗与污染型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能。
因此,FDI与地区资源环境的问题日益得到重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系统总结了FD I对资金流入地区的资源环境效应,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述评,最后提出了未来FDI与资源环境关系还需要在环境管制、社会责任以及跨国公司的环境行为等方面加强研究。
关键词:FD I;资源环境;机制效应中图分类号:X196;F061.3文献标识码:A1引言近50年来,随着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经济活动的地域范畴在全球迅速扩展。
国家与国家之间在资金、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要素方面的流动越来越自由,国际间的贸易与投资活动更为频繁。
2005年,世界范围内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流达到9160亿美元,虽然不及2000年的14000亿美元,但比2004年增加了27%。
外商直接投资(Fore i g n D irect I nvest m en,t FD I)作为国家和地区之间资金流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对资金流入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和环境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1,2]。
一方面,资金流入不仅带来了就业机会和技术转移,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由此影响了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率,以及地区的污染排放水平[3]。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金和技术的全球扩散,其对环境的影响与这些资金和技术的环境特征相关,可能改善环境质量,也可能使环境质量恶化[4]。
先进技术和资金的转移可以促进接受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降低对该区域资源的利用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同时也可能会把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通过资金和贸易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迫使该地区接受另一个地区的环境压力转移[5]。
因此,资金的转移不仅促进了财富机会的转移,也可以促进环境污染和资源压力的转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步伐逐渐加快,到2003年成为世界第三大资金流入国。
2005年,我国实际吸引FD I720亿美元,占到全球FDI的5.14%。
但在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政府和学术界都强调了对外开放给中国发展带来的益处,但对其背后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却关注不够。
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人地关系系统由封闭转为开放,投资的主体逐渐国际化,FD I 作为一种新的驱动力,将对系统内的要素配置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产生影响。
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地理学者重新思考经济全球化下的人地关系系统。
因此对FD I对东道国(或地区)的影响的资源环境效应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收稿日期:2007-06-04;修回日期:2007-12-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驱动的地区资源环境响应机理与模式分析0(编号:40501021)资助.作者简介:戴荔珠(1984-),女,福建三明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工作.E-m ai:l dailz.05s@i 义。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就FDI对东道国(或地区)的资源环境影响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从理论和机制两方面对FD I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总结。
2FD I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探讨国内外学者对FD I资源环境效应的分析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与环境效应之间的简单关系,如Kuznets的环境与收入的倒U型曲线(Env ironm en tal Kuznets Curve,EKC)中的收入和排放的研究[6~8]: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将导致环境的逐步恶化;当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达到并超越一定水平(即E KC顶点)后,经济增长将伴随着环境的改善。
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一些学者从其存在条件出发,说明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会有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这一关系出现。
Lopez[9]验证了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要依赖于污染和清洁要素间的高技术替代弹性以及对避免风险有一个较高的偏好。
另外,如果认为环境改善是控制污染投入的结果,那么正如Andreon i等[10]所说的那样,为了满足库兹涅茨曲线,技术必须能够规模报酬递增。
一些学者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染物的实证研究来检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否存在。
如最开始的Gross-m an等[6]的跨国研究,采用的是SO2和烟雾的排放量,结论是两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在某一个临界值水平之下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提高,一旦超过这一临界值,污染排放水平开始减少。
D i n da[11]发现悬浮固体颗粒密度(SP M)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
而Dasgupta[12]的研究表明对于全球性的污染(如C O2)以及一些很难被消除和清理的污染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似乎是不存在的。
但是,这些研究方法只是为FDI带来的经济收入和环境污染两个变量之间建立了一个通用关系,并没有为理解FDI的资源环境效应分析提供思路。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FD I的资源环境效应,后期学者则将污染性产业转移作为分析的切入点,从过程和竞争力角度予以阐述,并形成了两类研究观点。
第一个,一般被称为/污染天堂假设0,认为FD I会刺激经济增长,从而导致更多的工业污染和环境退化,环境管制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污染型产业或企业向环境标准较低的欠发达地区转移,使欠发达地区成为/污染天堂0,这个现象也称为/污染产业迁移0或/污染产业雁行理论0[13~18]。
而其他地区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将竞相降低环境标准,最终导致全球环境质量下降。
于是在关于FD I的国际竞争方面,该过程的结果一般被看作是/一冲到底0或/特拉华效应0[15,19~21]。
该过程的另一种比较中和的结果被称为/陷入泥泞(stuck i n the mud)0,即各个国家的环境标准维持当前OECD的水准,而不再争取更好的环境行为[22]。
或者被称为/管制寒战(regulatory ch ill)0,即发达国家为避免资金流失而不再提高环境标准[23]。
一系列相关的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开采的环境和社会效应[24,25]研究体现了对该观点的支持。
如M an i等[16]对1960)1995年间北美、欧洲、日本、拉丁美洲、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东亚发展中国家的钢铁、非金属、工业化学产品、纸浆及纸张、非金属矿物产品5个严重污染部门的进出口比率分析,发现这种/污染天堂0的阴影,污染产业转移的确存在过。
相反,另一种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环境状况将通过清洁技术的转移和跨国公司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先进环境管理经验的采用,以及利益相关主体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而得到改观。
该过程被称为/污染光环0(poll u ti o n halo)[26],结果被认为是/一冲到天0或/加里佛尼亚效应0[18,26,27]。
如B irdsa ll等[28]为污染产业转移提供了否定的经验证据,得出缓慢的封闭的社会经济体系表现出有害污染强度更快的增长,而开放的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呈现出较慢的有害物污染排放增长的结论。
Zarsky 等[26]认为跨国投资也将提高世界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使得生产活动和污染治理活动都具有规模效益递增的特征。
W heeler等[21]通过建立中国、巴西、墨西哥和美国大气悬浮颗粒物质监控数据与FDI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与/一冲到底0理论相反的结论,并总结环境/一冲到底0现象并不存在的主要原因有:首先,发展中国家的人群并不是只关注物质财富,或被动接受环境变化。
当他们的收入和教育水平提高时,将对污染控制更加严格;第二,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于环境保护都非常重要。
因此,高收入或低收入国家环境质量都可能上升而不是下降。
Franke l等认为FD I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采用新技术的动机和机遇,促使其实现清洁或绿色生产,进而提高全球环境质量和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且他还指出WTO机构协议在干涉单个国家获得低环境标准方面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环境保护与FDI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利互惠关系,FD I和国际贸易有利于全球整体资源环境质量的提高[29]。
56地球科学进展第23卷3FD I对地区资源环境影响的机制效应分析针对FDI与环境关系问题的复杂性,众多学者和国际组织[22,29,30]认为,FD I对地区资源环境的影响机制及其所带来的效应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3.1技术溢出机制和效应有关研究认为导致技术溢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要素不同于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由于信息和知识在本质上具备自然的外部性,在与生产过程结合的过程中,产生扩散和对外传播[31]。
这种技术的非自愿扩散过程,往往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在同样的产出的情况下,使用更少的投入和排放更少的污染,故技术效应往往是正面的,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32]。
但同时它也可能拓宽了过时、有害技术和工艺的转移渠道,从而对环境经济等产生了强大的负面影响。
关于FD I技术溢出机制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初。
M ac Dougall[33]在分析FD 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第一次把技术的溢出效应视为FD I的一个重要现象。
Caves[34]在分析FDI对最佳关税、产业模式和福利的影响时,也提出FDI会产生技术的溢出效应。
他根据技术扩散对当地厂商的不同影响,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把技术扩散可能存在的外在性分为3类:(1)本来具有强大行业壁垒的产业,由于跨国公司的强行进入,垄断扭曲受到遏止,资源配置得到改善。
(2)由于跨国公司不断增加的竞争压力或示范效应,刺激当地厂商更加有效地使用现有资源,推动当地技术效率的提高。
(3)由于竞争、反复模仿或其他原因,跨国公司的进入将加快技术转移和扩散的速度。
在Caves之后,学者们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进一步总结与明确了发生技术溢出的渠道有模仿、竞争、联系以及人力资本流动等[35~37]。
关于FDI带来的技术扩散对环境的影响力,许多学者通过案例详细解析。
如H addad等[38]通过25个案例追踪了以FDI为传导的4种清洁技术的扩散,发现供应方和接受方的技术合作对于加强环境管制和提高环境生产力有一定的贡献作用。
但是,也有学者发现,FD I可能带来对资源环境有害的技术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