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考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试题

合集下载

山东自考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试题

山东自考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询问作为研究技术的方法是() A.调查法B.档案研究法C.现场实验法D。

模拟研究法2。

信念属于态度的___________成分。

() A.认知B.情感C。

行为倾向D。

内在3。

态度的平衡理论是由___________等人提出的.( )A。

华生B。

冯特C。

霍夫曼D。

海德4。

态度沟通中的“利用感情”是属于() A.沟通者B.沟通内容C.沟通对象D.都不是5。

失调程度随着有差异性认知数目的增加而()A。

增加B。

减少C.放大D。

缩小6.人们往往会“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别人”这属于( )A.归因偏见B。

自我障碍C.习得无望D。

自我防卫7.向别人讲心理话,坦率地表白自己,称为( ) A.自我暴露B.自我呈现C。

自我推销D.自我包装8。

“侵犯性存在基因之中”,属于___________的观点。

() A。

本能理论B.生物理论C。

个性理论D.挫折理论9。

班杜拉认为,利他行为可以通过___________而习得.( ) A。

宣传B.模仿C.教育D.强化10.最早研究遵从的人是() A.谢利夫B。

阿希C.克拉奇非尔德D。

罗斯11。

双方下围棋属于__________冲突。

()A.避免——避免B.接近-—避免C。

零—-总和D.非零-—总和12。

动荡阶段是群体形成的(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

第四阶段13.书面沟通是相对于___________而言的。

( )A。

口头沟通B.正式沟通C。

上行沟通D。

单向沟通14。

强调考虑情景因素的领导理论属于___________理论。

()A。

特质B。

作风C。

应变D。

行为15。

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的使用,称为() A.领域效应B。

领域占有C.孤独性D。

领域性16.下列符合拥挤的条件的是( ) A.高密度B。

社会心理学二考试答案

社会心理学二考试答案

社会心理学二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互动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计算法答案:D3.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是指:A. 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解释B. 对自己行为原因的解释C. 对环境因素的解释D. 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答案:A4.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A. 个体在群体中的表现比单独时差B. 个体在群体中的表现比单独时好C.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促进作用D.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抑制作用答案:C5. 社会认同理论主要解释的是:A. 个体如何认识自己B. 个体如何认识他人C. 个体如何认识社会D. 个体如何认识群体答案:D6.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A. 顺从、服从和认同B. 顺从、服从和模仿C. 顺从、认同和模仿D. 服从、认同和模仿答案:A7.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习得主要通过:A. 直接经验B. 观察学习C. 模仿他人D. 社会强化答案:B8.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的是:A. 个体之间的情感联系B. 个体之间的权力关系C. 个体之间的利益交换D. 个体之间的合作共赢答案:C9. 社会促进理论认为,群体存在会:A. 增加个体的焦虑B. 减少个体的焦虑C. 提高个体的表现D. 降低个体的表现答案:C10.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的是:A. 个体如何理解社会现象B. 个体如何理解他人行为C. 个体如何理解自己行为D. 个体如何理解群体行为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社会关系D. 社会行为答案:ABCD2.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包括:A. 归因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社会认同理论D. 社会促进理论答案:ABCD3. 社会影响的来源可以是:A. 个人B. 群体C. 文化D. 媒体答案:ABCD4. 社会促进效应的表现包括:A. 社会助长B. 社会抑制C. 社会模仿D. 社会学习答案:AB5. 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认知过程包括:A. 信息编码B. 信息存储C. 信息检索D. 信息应用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社会促进效应的含义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卷及答案

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卷及答案

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Heider认为事件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下列属于内因的是()。

A.外界压力B.天气C.噪音D.情绪2.一旦觉得小王比较可爱之后,往往就会对她的性格、能力等有一个较高的评价,这种现象属于()。

A.正性偏差B.晕轮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蝴蝶效应3.侵犯与敌意的最大区别是()。

A.侵犯是直接伤害,敌意是间接伤害B.侵犯是身体性的伤害,敌意是非身体性的伤害C.侵犯受到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敌意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D.侵犯造成实际伤害后果,敌意没有实际伤害后果4.社会心理学产生于()。

A.1895年B.1908年C.1924年D.1936年5.从社会知觉的偏差角度来看,“追星族”现象反映的是哪种社会知觉偏差?()。

A.积极性偏差B.晕轮效应C.证实偏差D.刻板印象6.库利认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形成起来的()。

A.对象自我B.镜像自我C.主体自我D.客体自我7.一个人的犯罪心理倾向是()。

A.生理因素导致的B.社会环境造就的C.心理潜能导致的D.先天素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8.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称为()。

A.去个性化B.社会惰化C.群体极化D.社会助长9.在服从问题的研究上,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米尔格莱姆B.弗里德曼C.阿希D.津巴多1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强调了导致人际吸引的()。

A.个性品质因素B.熟悉性因素C.互补性因素D.相似性因素11.符号作用理论是由哪位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

A.米德B.米勒C.霍曼斯D.塔尔德12.不同的群体沟通结构有着明显不同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最有利于问题解决和领导的网络模型是()。

A.环式沟通B.链式沟通C.Y式沟通D.轮式沟通13.教育社会心理学诞生于()。

A.1913年B.1936年C.1969年D.1972年14.广告的遗漏可能性较小同时易保存的广告媒介是()。

自考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山东

自考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山东

自考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山东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与心理过程B. 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C. 人类大脑的解剖结构D. 社会行为的统计分析答案:A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以下哪个方面?A. 意识和潜意识B. 学习与记忆C. 情绪与情感D. 社会行为与群体心理答案:A3.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类心理过程?A. 感知、思维和解决问题B. 情绪和情感C. 动机和需求D. 个性和人格答案:A4. 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实现”的概念?A. 亚伯拉罕·马斯洛B. 卡尔·罗杰斯C.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D. 弗洛伊德答案:A5. 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进行的?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社会学习理论D. 认知发展理论答案:C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莱昂·费斯汀格C. 卡尔·罗杰斯D. 班杜拉答案:B7.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性格特质B. 人格障碍C. 情绪智力D. 学习习惯答案:D8.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卡尔·罗杰斯D. 弗洛伊德答案:A9. 以下哪个理论是关于人类如何通过符号、语言和工具来适应环境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B10. 以下哪个概念是研究人们如何通过社会互动来形成和改变态度的?A. 社会认同理论B. 认知失调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社会影响理论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影响2.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科学D. 交叉科学3.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4. 社会心理学中,态度的三成分模型是由()提出的。

A. 奥尔波特B. 凯尔曼C. 特里普利特D. 谢里夫5.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

A. 海德B. 凯利C. 阿施D. 费斯廷格6. 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极化现象是指()。

A.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保守B.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冒险C.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极端D. 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中庸7. 社会心理学中,从众行为的主要原因是()。

A. 信息性影响B. 规范性影响C. 社会认同D. 群体压力8. 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

A. 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B. 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C. 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D.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9.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同理论是由()提出的。

A. 塔菲尔B. 特纳C. 凯利D. 费斯廷格10. 社会心理学中,旁观者效应是指()。

A.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激进B.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保守C.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冷漠D.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比单独时更热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人际关系D. 群体行为1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法13. 社会心理学中,影响个体从众行为的因素包括()。

A. 群体规模B. 群体凝聚力C. 个体自我意识D.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14. 社会心理学中,影响个体态度改变的因素包括()。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社会心理学(二)试题社会心理学(二)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B.去个体化理论C.个性理论D.群体压力理论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B.群体任务C.群体规模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B.坎贝尔C.亚当斯D.斯托纳 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B.罗廷C.谢罗德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B.群体本身特点C.社会因素D.信息因素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侵犯诱因理论D.挫折—侵犯理论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B.自我障碍模型C.习得无望模型D.自我服务模型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B.普遍性与特殊性C.社会学观点D.行为性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B.依靠生活经验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B.需要C.外界环境D.社会实践E.社会化3.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 )。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历年题目汇总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历年题目汇总

自考2047社会心理学(二)历年真题汇总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20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

( )A.家庭环境B.生物遗传C.学校环境D.社会情境2.个体是通过微观环境来感知社会现象并获得一切社会心理特征的。

微观环境包括很多,如:朋友、家庭、( ) A.学校 B.意识形态 C.社会制度 D.文化3.人在某种情境中习得一定的行为,而当这种情境再现时,他会出现同样的行为。

持这种观点的是( )A.精神分析理论B.认知理论C.场理论D.学习理论4.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3)等人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监狱”实验属于( )A.模拟研究B.现场实验C.实验室实验D.自然实验5.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 )A.心理状态B.心理特点C.心理倾向D.心理活动6.通过记录皮肤电、心率或瞳孔收缩等指标,可以判断一个人对刺激的态度。

这种研究态度的方法叫( )A.生理记录法B.行为观察法C.假路线技术法D.纸笔测验法7.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恐惧程度与态度改变的关系是( )A.倒U关系B.U型关系C.线性关系D.反比关系8.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

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 ) A.登门拜访 B.先大后小 C.对牛弹琴 D.折扣技术9.弗斯汀格(L.Festinger,1957)提出的理论是( )A.模仿理论B.刺激反应论C.归因理论D.认知失调论10.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 )A.改变认知B.增加认知C.减少认知D.改变认知的重要性11.根据归因偏见理论,如果我们以一定的方式行动,我们会认为其他人也会这样做。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及答案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以下是一套社会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心理B. 社会行为C. 群体心理D. 社会环境答案:C2.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归因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认知失调理论D. 神经心理学答案:D3. 社会影响的形式包括以下哪一项?A. 群体思维B. 社会支持C. 社会压力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认同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部分来源于他们所属群体的认同。

人们倾向于与他们认同的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并与这些群体成员相比,对外部群体成员持有偏见。

2. 描述社会促进和社交抑制现象。

答案:社会促进是指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个体在某些任务上的表现会提高的现象。

而社交抑制则是指在他人在场时,个体在某些任务上的表现会降低的现象。

这两种现象通常与任务的性质和个体对观众的感知有关。

三、论述题1. 论述从众现象及其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答案:从众现象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以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现象。

从众可以减少个体的认知不一致和社会排斥的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个体做出非理性的决策,抑制独立思考和创新。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公司员工在团队会议中,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很少表达,而是倾向于跟随团队的主流意见。

问题: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原理,并提出改善建议。

答案:这种现象可能是从众效应的体现,员工可能因为害怕与众不同而受到排斥,或是因为社会影响而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改善建议包括鼓励开放的沟通环境,确保每个人的意见都能被听到和尊重,以及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员工独立思考。

结束语:通过本套试题的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现象,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了解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D. 社会行为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案例研究D. 个人直觉答案:D3. 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现象是指什么?A.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性B.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C. 个体在群体中寻求领导D.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沉默答案:B4.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他人在场时,个体工作效率降低B. 他人在场时,个体工作效率提高C.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不变D.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先升后降答案:B5.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班杜拉D. 荣格答案:C6.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影响的范畴?A. 顺从B. 服从C. 从众D. 竞争答案:D7.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费斯汀格C. 罗杰斯D. 斯金纳答案:B8.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是指什么?A. 个体对行为原因的解释B. 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评价C. 个体对社会规则的理解D. 个体对环境因素的感知答案:A9. 下列哪项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偏见?A. 对他人的正面评价B. 对他人的负面评价C. 对他人的无意识偏好D. 对他人的客观评价答案:C10.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什么?A. 情感B. 互惠C. 权力D. 文化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它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持久性。

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可能面对挑战时坚持不懈,而低自我效能感可能导致个体在遇到困难时轻易放弃。

2. 解释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思维”现象,并给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群体思维是指在高度凝聚力的群体中,成员为了达成一致和避免冲突,而作出的不合理决策。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社会影响D. 文化影响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个案研究D. 统计分析答案:D3. 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现象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倾向于:A. 保持独立性B. 与群体保持一致C. 反对群体意见D. 忽视群体影响答案:B4. 社会促进效应通常发生在哪种情境下?A. 个体独自工作B.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C. 个体在竞争中D. 个体在压力下答案:B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费斯汀格D. 马斯洛答案:C6.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A. 性格归因B. 情境归因C. 行为归因D. 遗传归因答案:D7.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弗洛伊德C. 斯金纳D. 罗杰斯答案:A8. 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通常指的是:A. 基于错误的信息或假设的态度B. 基于事实的态度C. 积极的态度D. 客观的态度答案:A9.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追求的是:A. 情感满足B. 权力C. 利益最大化D. 社会地位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类型?A. 顺从B. 服从C. 独立D. 认同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化过程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它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形成社会身份,以及发展社会角色。

通过社会化,个体能够理解社会期望,遵守社会规范,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2. 描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意识理论,并解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自我意识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会影响其行为和情感。

当个体意识到自己被他人观察或评价时,可能会改变其行为以符合社会期望或规范。

2021年4月自考02047社会心理学(二)真题试卷

2021年4月自考02047社会心理学(二)真题试卷

2021年4月自考02047社会心理学(二)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个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不包括A.社会认知B.个体的社会化C.人际交往D.社会态度及态度的改变2.态度的形成以__________的存在以及人的需要赖以实现的活动情景或外界环境为前提条件。

A.情绪B.动机C.社会性D.认知_________的实验条件是由实验者加以设计和引进的,但其背景对于被试来说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这些被试不知道是在进行实验研究。

A.现场实验B.模拟研究C.准实验研究D.实验室实验4.某广告商为了引诱消费者,从有利于产品的某个角度出发来做广告,以此来框定购买的决策,这是利用信息呈现的_________方式。

A.优先效应B.新进效应C.螺旋框架D.积极框架和消极框架5.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追求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而不是去追求与自己看法相反的信息,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A.确认偏差B.归因偏差C.显著性偏差D.自我中心偏差6._________是对自己的态度,即对自己的评价。

B.自我C.自我认知D.自我概念7.在数学考试前,学生因在医院陪伴生病的父亲,彻夜未眠,就会让人们对他数学考试的失败归因于疲劳,而不是缺乏数学能力,这是_________的现象。

A.习得的无助B.功和过的归因偏差C.行动者与观察者归因偏差D.自我障碍8.个体由于欣赏某人或某些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态度从而采纳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一个过程,这指的是A.内化B.认同C.模仿9.西格尔提出并应用_________研究种族态度。

A.纸笔法B.假技术路线C.生理测量D.行为观察10.两个应聘者去面试,面试官对其中一人有着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另一个人的印象中性的话,面试官往往会把自己喜欢的人知觉得比印象中性的人有更多的技能和潜能,更适合这个招聘的工作,这是___________的产生的认知偏差现象。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

自考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全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的心理过程B. 群体的心理过程C. 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D.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推理法答案:D3.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他人在场时,个体工作效率提高B. 他人在场时,个体工作效率降低C.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提高D.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效率降低答案:A4.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班杜拉D. 荣格答案:C5.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什么?A. 情感B. 权力C. 互惠D. 义务答案:C6. 从众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信息压力B. 规范压力C. 个人偏好D. 文化传统答案:B7.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结果?A. 服从B. 从众C. 群体思维D. 独立思考答案:D8.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阿伦森C. 费斯汀格D. 海德答案:C9.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什么?A. 个体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B. 个体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C. 个体如何解释群体的行为D. 群体如何解释个体的行为答案:A10. 下列哪项是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A. 自我意识B. 自我效能C. 自我服务偏见D. 自我实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社会关系D. 社会行为答案:A, B, C, D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从众行为?A. 个体的自我认同B. 群体的一致性C.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D. 群体的规模答案:B, C, D13. 社会促进效应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A. 社会助长B. 社会抑制C. 社会影响D. 社会干扰答案:A, B14.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互惠原则B. 权力差异C. 情感投入D. 文化背景答案:A, B, C15. 下列哪些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偏差?A. 自我服务偏见B. 基本归因错误C. 光环效应D. 群体归因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心理现象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现象C. 社会行为与个体心理的相互作用D. 社会结构与个体心理的关系2.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什么?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B. 个体在群体中获得新的认知C. 个体在群体中形成自己的意见D. 个体在群体中保持独立思考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统计分析法4.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斯金纳5.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D. 罗杰斯6.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归因”是指什么?A. 个体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B. 个体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C. 个体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D. 个体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7.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思维”是指什么?A. 群体成员之间的思维趋同B. 群体成员之间的思维独立C. 群体成员之间的思维冲突D. 群体成员之间的思维多样性8.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类型?A. 顺从B. 从众C. 服从D. 独立9.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B. 个体与个体的关系C. 群体与群体的关系D.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10.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偏见类型?A. 种族偏见B. 性别偏见C. 年龄偏见D. 个人偏好答案:1-5 CDCBA 6-10 BACD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答:社会影响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由于他人或群体的存在、行为或意见而产生的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主要类型包括顺从、从众和服从。

2. 解释“认知失调”理论,并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问题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D3. 社会心理学中,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不包括()A. 认知阶段B. 情感阶段C. 行为阶段D. 反馈阶段答案:D4.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A. 从众B. 服从C. 说服D. 所有以上答案:D5.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A. 与他人保持一致B. 与群体保持一致C. 与自己的角色保持一致D. 与自己的价值观保持一致答案:B6.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来学习社会行为A. 观察B. 模仿C. 强化D. 所有以上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假设?()A. 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追求最大化自己的利益B. 社会互动是一种交换过程C. 个体总是理性地评估自己的行为D. 社会互动是无意识的答案:D8.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A. 个体行为的内在动机B.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C. 认知过程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D. 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答案:C9.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观点A. 与他人比较B. 与自己的过去比较C. 与理想状态比较D. 与社会规范比较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促进效应?()A. 社会助长B. 社会抑制C. 社会影响D. 社会干扰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答案: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研究内容包括个体与他人、群体的关系,以及社会影响下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2. 描述从众行为的特点。

答案:从众行为的特点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观点以与群体保持一致。

3. 什么是社会促进效应?请举例说明。

答案: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个体在他人在场时,其行为表现会得到增强的现象。

2020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二)》习题及答案

2020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二)》习题及答案

2020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二)》习题及答案1. 谈谈你对农民工进城及其社会适应问题的看法在严峻的城市生活中,农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以往的社会化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失去了有效性,但又不知道如何掌握新的知识以及如何运用新的知识。

在这种变动中农民发现自己面临这样一种处境:他开始承担了某种身份,但对于这种身份,他的角色知识不够完全,由此缺乏相应的角色适应能力。

农民只能在两种不同的角色行为规范之间如履薄冰地来应付全新的环境和全新的世界。

新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刺激,带来了希望,但同样也带来了痛苦,而他们在这痛苦中学得的知识仍不足以用来应付生活的艰辛。

中国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适应问题是最为艰难的角色适应类型之一。

2.论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答: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阶段分为三大水平七大阶段。

这七大阶段是依年龄的增长而循序渐进的:前世俗水平,包括第一、二两大阶段。

在这一水平上,儿童的道德倾向是根据惩罚和奖赏来确定的。

第一阶段,儿童对道德的判断是以对惩罚的恐惧为标准的;第二阶段以对奖赏的期待为标准。

世俗水平,包括三、四两大阶段。

在这一水平上,道德判断的基础是法律和社会习惯。

第三阶段,孩子的道德判断的标准是家庭成员与朋友的期望;第四阶段,开始承认社会管理的必要,并将道德与法律等同看待。

后世俗水平,包括第五、六、七三大阶段。

在这一水平上,人们开始意识到有许多比法律还重要的道德原则。

第五阶段,人们懂得了法律的重要性,但也认识到并非所有法律都是合理的;第六阶段形成了某种抽象的、超越法律的道德原则;第七阶段,是后来附加的阶段,从宗教或超自然的观念的角度来看待道德和道德行为。

3. 谈谈你对中国人是内聚还是内耗的看法答:关于此问题的讨论,持中国人“不合群”、“内耗”的说法有梁启超、陈独秀、费孝通、柏杨等;持中国人“合群”或有“内聚力”的说法者有梁漱溟、钱穆、杨国枢等。

中国人群体意识本身兼有群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或内聚和内耗两方面的因素,它们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全国2023年10月自考心理学(二)试题和答案

全国2023年10月自考心理学(二)试题和答案

全国2023年10月自考心理学(二)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心理学思潮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受遗传影响的?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结构主义心理学C. 功能主义心理学D. 心理分析学答案:B2. 心理学具有以下哪种学科特点?A. 客观性B. 主观性C. 实证性D. 目的性答案:A3. 心理学中的认知过程主要指的是:A. 感知、注意、记忆等心理活动的进行B. 情绪、意志、决策等心理现象的产生C. 心理活动的内外观察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D. 感知与思维、知觉与表象间的相互作用答案:A二、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以下心理学术语:- 非条件反射- 情绪智力答案:- 非条件反射是指无需研究或经验的情况下,通过感觉器官的刺激,引发一系列自主反应的一种反射过程。

例如,人眼受光刺激后会自动产生瞳孔缩小的反射。

-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在感知、表达、理解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它涉及到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处理,以及情绪与思维、决策、社交等方面的关系。

2. 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答案: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包括:- 尊重和保护被咨询者的权益和隐私;- 倾听和接纳被咨询者的问题和感受;- 建立互信的咨询关系,并保持专业的沟通;- 以客观、中立和非判断性的方式对待被咨询者;- 帮助被咨询者建立积极的目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被咨询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咨询方法和技术。

三、简答题1. 为什么要进行心理学实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案:进行心理学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心理学理论、探索心理现象与行为背后的机制、测试假设和推论,并为心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控制变量: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除了特定变量以外,其他变量要尽可能保持相同。

这样可以保证所观察到的结果主要由被研究的变量引起。

- 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以消除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 盲法:实验参与者以及实验者在不知道实验假设的情况下进行实验,以减少期望效应和主观偏差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自考(习题卷2)

社会心理学自考(习题卷2)

社会心理学自考(习题卷2)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6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 )的影响最大。

A)1~2人B)2~3人C)3~4人D)4人以上2.[单选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及应用。

A)社会因素B)社会化C)实验社会心理学D)社会交互作用与人际交往3.[单选题]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 )的机制。

A)继续社会化B)终身社会化C)早期社会化D)再社会化4.[单选题]黄星晨三岁的时候学习如何使用勺子吃饭,这属于( )A)职业技能社会化B)行为规范社会化C)生活技能社会化D)生活目标社会化5.[单选题]按群体自身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可分为( )。

A)现实群体和虚拟群体B)大群体和小群体C)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D)所属体和参照团体6.[单选题]社会动机是指( )A)由人的自然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B)由人的自然属性、生理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C)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D)由人的社会属性、生理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7.[单选题]玛丽昨晚看小丑A的演出时笑的很厉害。

彼得发现在昨晚的演出中,其他观众很少发笑。

通过对之前玛丽观A)小丑B)玛丽C)环境D)其他原因8.[单选题]反射性评价指( )A)他人的评价B)个体所得到的评价C)个体下意识观察自己的行为获得的评价D)个体揣测他人对自身的评价9.[单选题]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

A)个体B)他人C)环境D)另一对象10.[单选题]某同学为了明天的考试,通宵看书,这属于( )A)远景性动机B)近景性动机C)有意识动机D)无意识动机11.[单选题]赛期临近而恐惧比赛的运动员可能蓄意中断比赛,以便能在失败时将失败归于缺少训练,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A)自我防御性归因B)缺陷补偿C)自我暗示D)自我设障12.[单选题]( )首先提出态度量表结构。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自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C. 群体行为D. 群体心理答案:C2. 社会认知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班杜拉D. 皮亚杰答案:C3.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

A. 观察学习B. 模仿学习C. 条件反射D. 强化学习答案:A4.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

A. 顺从、服从和认同B. 顺从、服从和模仿C. 顺从、模仿和认同D. 服从、模仿和认同答案:A5. 群体凝聚力是指()。

A. 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B. 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度C. 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D. 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的承诺答案:B6.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

A. 情感B. 利益C. 信任D. 权力答案:B7.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

A. 他人在场时,个体表现更好B. 他人在场时,个体表现更差C. 他人在场时,个体表现不稳定D. 他人在场时,个体表现无变化答案:A8.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包括()。

A. 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B. 个人身份和群体身份C. 社会身份和群体身份D. 个人身份和群体身份答案:D9. 社会比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费斯廷格B. 阿伦森C. 塔尔德D. 米德答案:A10. 社会影响的途径包括()。

A. 直接和间接B. 言语和非言语C. 正式和非正式D. 公开和私下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2.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A. 社会交换理论B. 社会认同理论C. 社会比较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BCD3. 社会影响的来源包括()。

A. 权威B. 群体C. 媒体D. 个人答案:ABCD4. 社会促进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询问作为研究技术的方法是( ) A.调查法B.档案研究法C.现场实验法D.模拟研究法2.信念属于态度的___________成分。

( ) A.认知B.情感C.行为倾向D.内在3.态度的平衡理论是由___________等人提出的。

( ) A.华生B.冯特C.霍夫曼D.海德4.态度沟通中的“利用感情”是属于( ) A.沟通者B.沟通内容C.沟通对象D.都不是5.失调程度随着有差异性认知数目的增加而( ) A.增加B.减少C.放大D.缩小6.人们往往会“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别人”这属于( ) A.归因偏见B.自我障碍C.习得无望D.自我防卫7.向别人讲心理话,坦率地表白自己,称为( ) A.自我暴露B.自我呈现C.自我推销D.自我包装8.“侵犯性存在基因之中”,属于___________的观点。

( ) A.本能理论B.生物理论C.个性理论D.挫折理论9.班杜拉认为,利他行为可以通过___________而习得。

( ) A.宣传B.模仿C.教育D.强化10.最早研究遵从的人是( ) A.谢利夫B.阿希C.克拉奇非尔德D.罗斯11.双方下围棋属于__________冲突。

( ) A.避免——避免B.接近——避免C.零——总和D.非零——总和12.动荡阶段是群体形成的(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13.书面沟通是相对于___________而言的。

( ) A.口头沟通B.正式沟通C.上行沟通D.单向沟通14.强调考虑情景因素的领导理论属于___________理论。

( ) A.特质B.作风C.应变D.行为15.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的使用,称为( ) A.领域效应B.领域占有C.孤独性D.领域性16.下列符合拥挤的条件的是( ) A.高密度B.失去控制C.低密度+失去控制D.高密度+失去控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7.微观环境指的是社会情景,包括________情景。

( ) A.朋友B.家庭C.学校D.工作E.生产18.态度具有___________等特性。

( ) A.社会性B.具体性C.协调性D.稳定性E.倾向性19.下列对侵犯行为有影响的因素是( ) A.情绪的激起B.药物C.酗酒D.受害者的痛苦E.季节20.关于遵从的理论主要有( ) A.行为理论B.服从理论C.规范理论D.个性理论E.群体中心理论21.态度的和谐理论是由___________提出的。

( ) A.海德B.斯金纳C.奥斯古特D.兰德E.坦南鲍姆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2.角色23.认同24.晕轮效应25.人际冲突26.社会抑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7.我国社会心理学有哪些特点?28.简述档案研究的主要优点。

29.简述沟通内容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30.简述自我知觉中归因偏见的启示。

31.个人加入群体的原因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2小题10分,第33小题11分,共21分)32.试论认知失调理论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33.试论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积累阶段指的是( )A.公元前4世纪~公元18世纪中叶B.公元前4世纪~公元19世纪中叶C.公元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D.公元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2.精神分析理论对社会心理学最主要的贡献在于( )A.个体社会化 B.性欲说 C.家庭的本质 D.群体心理学3.要从态度预测行为,有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 )A.社会环境B.个人的特征 C.最突出的态D.情感性4.认知失调中的诱导服从研究是由( )作的。

A.巴克和弗斯汀格B.艾宾浩斯和卡尔斯密C.巴克和卡尔斯密斯D.弗斯汀格和卡尔斯密斯5.归因指的是( )A.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B.一个观察者根据内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外部状态的推论过程C.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D.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6.贝姆提出了( ) A.自我知觉理论 B.归因理论 C.控制源理论D.社会知觉理论7.人际吸引的认知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海德 B.阿伦森 C.纽科姆 D.戴维斯8.侵犯行为是( ) A.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意向B.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C.间接达到伤害生命个体欲以避免的目的的任何形式的动机D.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生命个体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9.利他行为是指( ) A.一种对他人无私帮助行为 B.一种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C.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D.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10.遵从是指( )A.由于群体在行为或态度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B.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心理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C.由于群体而产生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D.由于群体而产生成员行为或态度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冲突的形式分为( )A.个际竞争B.人际冲突 C.群体间的冲突D.个人内部的冲突 E.社会关系的冲突2.群体具有的共同特征( ) A.共同的目标 B.存在沟通 C.相对的稳定D.有意识的认识 E.互相依赖性3.沙赫特总结了有关孤独的报告,认为孤独与下列因素有关( )A.与时间不是线性关系 B.是否有动物 C.梦与幻D.思维E.健康4.在弗洛伊德的个性学说中,认为个性由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是( ) A.本能 B.自我 C.本我 D.他我 E.超我5.非遵从行为的形式包括( ) A.反模仿 B.独立 C.偏离 D.行为传染 E.模仿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为什么类似性与专家(或权威)都能有效地改变态度?2.群体对个人压力的形式及内容。

3.完成群体的整体性任务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4.说说领域性的主要功能。

5.社会化及其机制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说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是相互交叉,但又不能代替的?2.小群体意识有何危害,如何防止小群体意识的产生?3.如何理解认知失调理论对儿童教育的作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C 3.C 4.D 5.A6.A 7.C 8.D 9.D 10.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BD 2.ABCDE 3.ACD 4.BCE 5.AB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社会情景因素①社会情景个人和群体所处的具体的微观环境;②社会情境因素包括三类:1、真实的情境;2、想象的情境;3、暗含的情境。

2.角色期望①普通的他人对拥有特定角色的某人或某群体②应该表现出来的③恰当行为的④期望。

3.自我实现预言①人们能够使其他人②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③来行动。

4.激动转换理论①已经愤怒了的人②如果由于某些其他来源而被进一步激起,③那么这个人会把后来加进来的激起归因为愤怒,④从而会感到更为愤怒,因而也更具有侵犯性。

5.社会责任规范①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②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①这就是对类似于我们的人,我们常常有一种认同的倾向,把他们看作是“自己人”。

类似性会导致吸引和喜欢,对我们具有吸引力的人与不具有吸引力的人相比,前者所传递的沟通更具有说服力。

②专家或权威之所以能导致人们的态度改变是因为人们注意了专家的辩论,并且对它们作了一番认真的考虑。

良好的论证对于专家的说服性来说是一个关键。

③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其基本机制是类似的沟通和专家分别触动了态度中的某一成份。

态度中有认知成份,专家促使我们考虑事实。

而类似的或喜欢的人促使我们考虑评价,触动了态度中的情感成份。

2.①当我们依赖于其他人获得社会信息时,他们就获得一种权利来影响我们的行动或态度。

这些人具有对我们的信息性压力,并且,因为我们需要他们提供信息,所以我们服从他们。

②除了具有信息性影响的能力之外,群体还能够利用“规范性社会压力”来说服个体遵从。

规范性社会压力指的是“服从其他人的积极期望的一种影响力。

”群体可以用拒绝或否定的强化来惩罚不愿遵从者。

3.对于一个群体来说,要很好地完成整体性任务,要满足几个条件。

①第一,群体成员必需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②第二,群体成员必需具有完成这些任务的足够的动机,也就是说,他们是愿意完成这些任务的;③第三,群体成员必需知道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并且能及时地获得有关他们成绩质量的反馈。

4.①领域性有助于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组织。

有助于减少潜在的人际冲突,有助于维持长期的亲密关系。

②领域性有助于个体保持独处。

有助于个体避免不良的外在环境,有助于个体进行反省等活动。

③最后一个人类领域性行为的功能类似动物的防卫性功能,人们把它称为“优先居住效应”。

一般来说,我们在自己的领域内会干得较好。

5.社会化及其机制①一个人学习一系列社会意义上来说是重要的行为的过程称为社会化。

社会化是两个方面的结合。

一方面是社会成员表现出来的潜能或内在可能性。

另一方面是社会团体所应用的压力。

社会化在塑造有观点,有态度,有社会认知过程的人这一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机制有两个:②1、内化:社会上极大多数人把这些成文的或不成文的规则作为自己的规则,凭借这些规则来行动这个过程就叫内化。

简单地说,内化就是接受外界加于的规则而作为内在标准,用这些标准指导我们的行动。

2、认同:认同定义为个体由于欣赏某人或某些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态度从而采纳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一个过程。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1)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①社会心理学是从普通心理学中产生,是普通心理学许多世纪发展的结果。

因此社会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领域,一个分支,这是无可置疑的。

(观察、实验、问卷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