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

合集下载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

§2.2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 (导学案)——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习目标:(1) 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2) 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学习重点(1) 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2)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学习过程: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2)意义:①调整了全球的 分布;②各地 变化和 形成的重要因素。

2、“单圈环流”的形成参照课本P33活动,并在右图上标示理想状态下赤道与两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1)假定条件:① ;② ;③ 。

(2)形成因素。

高低纬间的 不均;(3)形成过程:赤道地区暖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 ,形成 气压带,极地地区冷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 ,形成 气压带。

在高空,赤道地区形成 气压,极地地区形成 气压,这样在北半球的赤道和极地之间,就形成了闭合的单圈环流。

(4)思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因为地球在不停的 。

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会发生 。

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赤道上 偏。

3、三圈环流(1)假定条件:① ;② ; ③ 。

(2)形成因素。

①高低纬间的 不均;② 力。

(3)形成过程:阅读课本P34-35文字和图2.10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思考以下问题。

●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变化?● 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 副极地地区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 分析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环流的形成过程?● 阅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观察并归纳总结分布规律?● (指导画图)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的绘制:(1)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7个气压带。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则画出6个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

全球压带与风带导学案【学习目标】 1.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读课本第50页,回答下列问题:形成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试举例说明【合作探究】 一、单圈环流条件1:只考虑地球的形状——地表物质均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 在右边地球仪上画图:(1)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画出赤道与两极之间的环流, 并比较赤道与极地的近地面的气压高低及成因(2)想一想,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二、三圈环流条件2:条件1叠加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问题探究)看课本第50页低纬度环流和信风带(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到达30°N 附近时的风向?垂直方向上气流如何运动?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带(2)在赤道0°和30°N 之间形成了低纬环流,此处的大气环流近地面包括哪些气压带和风带?并画出近地面的风向。

(小游戏)请一位同学演示来自赤道的气流的运动,其他同学绘图表示(3)自30°N60°N 附近相遇后的运动状况会发生什么变化?近地面形成什么气压带?(5)请结合你所完成的图,归纳全球共形成几个气压带和风带,有哪些分布规律?气压带的成因是否一致?(小组合作完成图形转换):在北极俯视图中绘出各气压带和风带 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条件3:条件2叠加地球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 观看动画,总结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就会随之;反则反之。

北半球冬季 ;北半球夏季 。

[课堂反馈]读图并思考回答(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2)A 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 为什么A 气流与B 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____。

[提出疑问]观察世界一月和七月等压线分布图,与我们绘制的图形为何有差异? 四、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条件4:条件三叠加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如下图所示,冬季和夏季陆地上各有一个空气柱,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在空气柱中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然后回答问题(1)冬季和夏季,陆地上分别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30°N0°30°S60°N90°N60°S90°SAB(2)从纬度位置看,图中两个空气柱分别处于哪个气压带上?如果分别以这两个空气柱为气压中心,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七月((2)结合课本P44图2-2-15亚洲季风 完成下面表格:本节课预习中遇到的疑问:1.下列全球的气压带中,气流是上升的有()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A ①②B ②④C ①④D ①③2.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A ①②B ②④C ①④D①③3.影响我国冬季季风的强弱与大小的气压中心主要是()A印度低压B夏威夷高压C阿留申低压D蒙古高压4.东亚季风区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区,这主要是因为()A人口众多,人类活动影响B该地区冬天特别寒冷,夏天特别炎热C该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D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5.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 B. C. D .6.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B.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左右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压带气流下沉,多云雨7.冬季和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的风向是:()A东北风和东南风B东北风和西南风C西北风和西南风D西北风和东南风8.关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季风区内的风向一年中呈规律性的变化B我国的季风区跨越了亚热带和温带C我国全部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区D在季风区内,夏天降水较多,冬天降水较少【课外探究】*1、氟氯烃的生产与使用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因大量排放氟氯烃而产生的臭氧空洞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极上空?(互联网查询)2、(观察我国连续时间的卫星云图)我国大陆高空的云为何总是自西向东运动?3、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78○55’N,11○56’E)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落成。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导学案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导学案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

2、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3、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特征的影响。

二、知识储备1、热力环流原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三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且不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这样在赤道和两极之间就会形成单圈环流。

但实际上,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且地表并非均匀,因此在赤道和两极之间形成了三圈环流。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气压带(1)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2)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南北纬 30°附近,高空空气堆积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3)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南北纬 60°附近,冷暖气流相遇,暖空气爬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4)极地高气压带:位于极地地区,终年寒冷,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2、风带(1)信风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

(2)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

(3)极地东风带:位于极地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

四、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五、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2、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等地。

3、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地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了解季风的形成和分布,知道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和方法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东亚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

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2.东亚季风环流形成。

【教具准备】地球仪、胶条、用投影胶片自制红蓝箭头,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挂图),投影片:空白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大气环流对气温的调节作用表格。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复习内容】找两个学生到黑板前面作题:要求:(1)写出A、B两点地面及高空的高低气压状况,并画出A、B两点间高空及地面的风向(2)分别画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下A点的风向画完后请学生回答: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气运动最常见的形式是什么?在运动的地球上南北半球风向偏转的规律是什么?【新课导入】我们知道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因为太阳辐射在全球各纬度分布的不均,使全球的大气在不停地运动,大气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由于大气有规律的运动和温度不同使地球各个部位产生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到底全球有哪些气压带和风带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气压带风带导学案

气压带风带导学案

气压带风带导学案一、气压带的概念及特点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对地球表面或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而气压带则是指地球表面上不同地区气压分布的一种规律性区带分布。

气压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压带和低压带交替出现,形成环绕地球的综合气压带系统。

2. 随着纬度的递变,气压带呈现规律性的分布变化,如赤道附近多为低压带,两极附近多为高压带。

3. 对全球气候和风向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影响着全球的气象变化。

二、风带的定义及分类风带是指大气中空气在水平方向上流动的区域,主要根据产生风带的原因可以分为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以及地表的热带地转;各种风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如副热带高压带的狂风可使得热带的气候湿润,而极地地带的冷风会使得寒带陆地更加干燥。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关系及作用气压带和风带是相辅相成的,气压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不同地区的辐射强度和温度差异而产生的,而风带则是因为气压梯度力的存在而形成的气流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沿着同一纬度环绕地球的气压带不同,会形成各自特定方向的风带。

2. 高压带和低压带的差异会引发风的形成和运动,从而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3. 风带的存在和运动会影响全球气温、降水分布等气象要素,对全球气候有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

四、气压带和风带的应用与展望气压带和风带理论不仅对于气象学、地理学等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且在应用和展望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前景。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农作物种植和灌溉管理;在城市规划中,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和建设。

综上所述,气压带和风带是地球大气环流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其相互作用和影响深远而广泛。

深入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希望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能够加深对气压带和风带理论的理解,为未来进一步探索地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规律性提供有益启示。

一轮复习导学案气压带和风带

一轮复习导学案气压带和风带

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在下左图中标注气压带(风带)名称,画出风向。

2.哪些气压带是热力成因,哪些是动力成因?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涉及的局部图和变式图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练习:1.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南风(2018全国2)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2.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2022年广东卷)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 2016 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

图3示意该地区1979 2016 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题。

3.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随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冬季,移动约左右;练习:(2021·浙江)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示时间最接近A.冬至日B.春分日C.夏至日D.秋分日2.此时A.甲地盛行东北风B.乙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丙地盛行东南风D.丁地受盛行西风带控制(2021年海南卷)研究表明,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面西风带会被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2)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学习重点
(1)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一、复习:
1.热力环流原理 (根据a、b两地冷热状况,画出热力环流)
A(热)B(冷)
学习过程: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________
的状态。

1.大气环流成因: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 ______不同,造成高低纬度间产
生_________,从而引起大气运动。

意义:促进了_________间、___ 间的____ 和_ _ 的交换,调整
了全球的水热平衡,是影响各地______ _ 和______ 的重要
因素。

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冷热不均使其动
假设:(假设前提:a地球不自转;b阳光直射赤道;c
地表均匀。


(此时: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在右图右侧地球表面上的近地面和对流层顶标出
大气运动方向的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
流,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

图1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结论:________环流
想一想:赤道和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2)地球自转使其偏
假设:(假设前提:a阳光直射赤道;b地表均匀。


(此时: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除_______________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力)
在下图中填注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可略写,只写关键字),并用箭头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
结论:________环流———近地面的表现为:___个气压带,___个风带
2.气压带和风带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南北半球分布。

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分布,南北半球相应的风带的风向在南、北方向上相,在东、西方向上相。

地表各地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气流的运动方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风带中气流的水平运动,二是气压带中气流的垂直运动。

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如表:
气压带、风带与降水的关系:少雨区多雨区
注意: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来自大陆东部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降水较多.
反馈练习
说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

A 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⑳________而南北移动。

(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____,冬季偏南。

议一议:假如黄赤交角变为零,气压带风带还会发生季节移动吗?为什么?
2.2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 (导学案)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学习目标: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4)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学习重、难点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4)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学习过程:
一、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成因
实际上,地球表面并不是,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非常复杂。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由于差异,大陆的增温和冷却速度快于海洋。

海陆冬、夏季
速度明显不同,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成一个个
高、低压中心。

结合课本P36“大陆空气柱图”,思考并回答活动
问题。

二、北半球冬、夏季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
1、阅读课本P37“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亚
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
带被该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形成北大西洋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2、阅读课本P37“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在北纬3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最为突出,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

3、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规律
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冬夏季节海陆上高低气压中心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 和 有着
重大的影响。

例如冬季,
对我国天气影响显著;夏季, 对我国天气影响很大。

三、 季风环流
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

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在下图中分别注出亚欧大陆和北太平洋的气压名称,并画出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的风向。

冬季 夏季
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1、1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热低压所切断,印度低压最为突出
B.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所切断,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烈C.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D.南半球向气压带被切断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

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
A.夏季B.春末C.冬季D.初秋
4.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
须()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
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
一个风季
2.2气压带和风带第3课时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分布规律
2、会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判断气候类型
3、会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二、重难点:
1.气候的分布
2.根据气候的分布和气温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气压带和风带不是气候形成的唯一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赤道地区气流上升,
终年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压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副热带高压与西风
交替控制西风控制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受极地气团控制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3.结合上图掌握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 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全球气候模式图确 定气候类型。

(2)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具体判读可遵循以下三部曲:以形定位、以温
定带、以水定型。

具体见下表: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有四种:
(2)只分布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3)只分布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两种: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
(5)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类型: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有三种:
(7)受单一风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有两种: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5.气候成因分析
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具体的某种气候的形成并不一定全受5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审题时要注意判断主导因素是什么。

①纬度——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
②海陆位置
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③气压带、风带和气团
a.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纬度范围
b.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分析时抓住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气流运动方向和天气状况的联系这一关键
c.风带性质
信风——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
极地东风——寒冷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