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临床诊治

合集下载

低血压诊疗指南2020

低血压诊疗指南2020

低血压诊疗指南2020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通常在血压值低于正常范围时被诊断出来。

低血压状态诊断标准

低血压状态诊断标准

低血压状态诊断标准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的水平,即患者的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可诊断为低血压。

血压是推动血液在人体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是人的基本生命体征之一。

血压的正常水平是收缩压为90-139mmHg,舒张压为60-89mmHg。

当机体的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 时,可诊断为低血压。

临床上以体位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较为常见,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昏、晕厥、视野模糊、恶心等症状。

低血压的发生和形体瘦弱、遗传因素、脱水、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盐酸米多君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使血管收缩,改善低血压状态。

建议患者平时要适当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便改善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避免血压偏低。

低血压的原因表现及治疗模板

低血压的原因表现及治疗模板

低血压有急慢性之分:1、急性低血压是血压由正常水平或较高的水平突然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晕厥与休克两大类临床综合征。

2、慢性低血压又分为体质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两种,前者常见于体质弱者,女性较多,并有家庭遗传倾向,多半没有自觉症状,其低血压只在体检中偶然发现,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些患者有头晕、头痛甚至晕厥、心悸等类似神经官能症的表现,通常是因某些慢性疾病或营养不良所致;后者是从平卧位突然转变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发生低血压,严重者可引起晕厥,其典型症状是直立时血压下降,有衰弱感,但无汗,发病机理可能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直立时小动脉收缩功能障碍所致。

由此可见,贫血和低血压在临床上是无任何因果关系的两大类不同的疾病。

饮食调理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渐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在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

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1、晕素兼吃,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 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斗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

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 克。

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物,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6、常吃生姜,能促进消化、健胃、升高血压。

可将姜末撒于菜汤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

7、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子等具降压效应的食品。

低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低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低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12千帕(90mm汞柱),舒张压低于8千帕(60mm汞柱),65岁以上的人收缩压低于13.33千帕(100mm汞柱),舒张压低于8千帕(60mm汞柱)。

低血压可分为原发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和症状性低血压。

无自觉症状的原发性低血压可不予治疗。

如果有晕跃等症状,可给予高钠饮食和药物治疗,症状性低血压应针对原发病因积极治疗。

低血压属于中医学“眩晕”、“虚劳”、“晕厥”等范畴。

其病是因气虚阳弱,心脉搏动无力。

气机升降失调,清阳不升。

阴阳失调,脏腑功能低下所致。

临床常见的证型有:1.气虚型剿:证见头晕眼花,身倦疲劳,气短乏力,食后腹胀,四肢无力,舌质嫩,脉弱。

2.阳虚型:证见经常头晕,喜热怕冷,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腻,脉细沉。

3.气阴两虚型:证见心悸心慌,头晕头昏,气短,易疲劳,自汗,便于,舌质嫩红,脉细。

一、可选用的西药1.麻黄碱:每次25mg,一日3—4次,口服。

2.泼尼松:每次10mg,一日2—3次,口服。

3.地塞米松:每次0.75mg,一日2—3次,口服。

二、可选用的中成药1.气虚型:(1)补中益气丸:大蜜丸每次1丸,浓缩丸每次8丸,水丸剂每次6g,一日2—3次,用姜汤、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

(2)补气升提片:每次5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年老、年幼、体弱者酌减。

(3)六君子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4)黄氏健中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阳虚型:(1)参茸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济生肾气丸:大蜜丸每次口服1丸,或水蜜丸每次6g,均为一日2—3次,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

(3)右归丸:每次1丸,一日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

3.气阴两虚型:(1)黄芪生脉饮:每次1以,一日2—3次口服。

(2)益心复脉冲剂:每次1袋,一日3次,开水冲服。

病因症状一般认为上肢血压低于12/8kPa(90/60毫米汞柱)者为低血压。

低血压等级分级标准

低血压等级分级标准

低血压等级分级标准
低血压分级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低血压并没有明显的分级。

低血压一般分为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

当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属于低血压。

急性低血压是指体内血压突然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头晕眼黑、身体乏力、心跳加快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晕厥。

慢性低血压通常是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发病比较缓慢,会出现心脏部位不适、头晕乏力等情况。

低血压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生脉饮、盐酸米多菌片等药物进行改善,也可以合理搭配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合理膳食,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比如咸菜、肥肉等。

如果长期无法改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低血压 病情说明指导书

低血压 病情说明指导书

低血压病情说明指导书一、低血压概述低血压(hypotension)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低于正常水平。

低血压的诊断迄今尚无确切的数值规定,一般认为,当动脉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可称为低血压或低血压状态。

根据其产生原因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生理性低血压状态和病理性的低血压病。

英文名称:hypotension。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性。

发病部位:其他。

常见症状:乏力、头痛、头晕、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消化不良。

主要病因: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血容量不足、药物医源性。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血常规、血糖测定、尿糖测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

重要提醒:严重疾病等因素导致的低血压,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宜积极就医治疗。

临床分类:1、生理性低血压指健康人群的血压值虽然已经达到了低血压标准,但是没有任何其他症状。

多见于体质比较瘦弱的青中年女性、老人。

2、病理性低血压部分疾病或药物因素引起的低血压。

多见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或部分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或服用抗抑郁药、降压药后出现低血压。

二、低血压的发病特点三、低血压的病因病因总述:引起低血压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体位、妊娠、情绪激动等生理性因素;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血容量不足等病理性因素。

基本病因:1、生理性因素(1)体位性低血压,即坐位或平躺后突然站立,引起的低血压。

(2)妊娠、情绪激动、缺水等也可引起低血压。

2、病理性因素(1)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等。

(2)内分泌代谢疾病:垂体功能减退症、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

低血压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低血压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低血压的症状与治疗方法一、定义及分类(一)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低血压多为继发性,继发于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肌梗塞、中风、腹泻、大出血等;剧烈疼痛或过度失水也可引起低血压甚至昏厥或休克,病情复杂急剧,需送医院诊治。

2、慢性低血压则是我们要谈的低血压征。

据统计慢性低血压的发病率为4%,老年人群中高达10%。

慢性低血压一般可分为三类:1)体质性低血压:最为常见。

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

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

这类患者的血管舒缩的调节功能差,多缺乏体育锻炼。

2)体位性低血压:是指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时,突然出现血压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的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

这种现象与其说是突然血压下降,不如视为血压调节不良。

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碍、血液透析、手术后遗症、麻醉、降压药、利尿药、催眠药、抗精神抑郁药等,其他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3)继发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肌病,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慢性营养不良症,血液透析病人。

二、临床表现低血压病人病情轻微时,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以及情绪自控能力差,反应迟钝或精神不振奋。

严重时表现为站立性眩晕、四肢厥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

这些症状主要因血压低,脑和各脏器的血液灌流不足,导致血液循环缓解,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

尤其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

长此以往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骨折发性率大大增加。

低血压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

低血压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

低血压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低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ICD-10:I95.101)、直立性低血压(ICD-10:I95.1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ESC2009年晕厥诊治指南1.临床表现:低血压引发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恶心、疲劳、头晕、眩晕、衣领紧缩感、视觉模糊,最严重导致晕厥。

患者是否有症状取决于血压下降的程度和速度。

2.诊断: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功能紊乱,合并或者不合并潜在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应该满足从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时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 舒张压持续下降超过20/10 mmHg 等条件。

一般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考虑病理生理过程,可分为原发神经源性和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1)原发性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见于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病变例如单纯性自主神经衰竭、多器官萎缩、帕金森疾病、自身免疫自主神经结病、特发性等。

(2)继发性神经功能紊乱性直立性低血压:见于医源性(药物相关)、糖尿病神经病变、淀粉样变、肾功能衰竭、酒精性神经病变、内分泌紊乱、副癌综合征、脑血管病等。

OH 的诊断应该基于这样的原则:直立、突然站立或者人体直立实验过程中血压持续显著下降。

人体直立实验需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

人体直立实验通常在疑诊OH 的情况下进行,比如直立症状、难以解释的晕厥或者跌倒。

但是人群中很多OH 患者并无症状。

OH 的患病率和年龄强烈相关,70 岁以上患者可达1/3。

这个年龄段的患者我们建议常规行人体直立实验。

而70 岁以下的患者应该在有强烈证据表明OH 的情况下行人体直立实验。

最好是心血管专家和神经病学专家共同参与诊治。

仍不能确诊是应请教其他领域比如内分泌方面的专家。

3.分级: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应该在心血管自主神经方面的专家指导下至少行人体直立实验和动态血压监测。

低血压中医案例

低血压中医案例

低血压中医案例低血压是指人体血压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心悸、出冷汗等。

中医认为低血压是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可以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来改善症状。

下面将列举10个低血压中医案例,供大家参考。

1. 案例一:女性患者,23岁,低血压多年。

主要症状为头晕、乏力、心悸,常常感到全身无力。

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治疗方案为补气养血,活血化瘀。

采用益气养血汤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2. 案例二:男性患者,42岁,低血压伴有心悸、出冷汗。

中医辨证为心气不足,治疗方案为补益心气,调理脾胃。

采用养心气汤配合健脾和胃的药物,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3. 案例三:女性患者,35岁,低血压伴有头晕、乏力,经常感到全身无力。

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治疗方案为健脾益气,补充营养。

采用补脾益气汤配合补益营养的药物,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4. 案例四:男性患者,50岁,低血压伴有乏力、出冷汗,常感到全身无力。

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治疗方案为滋补肝肾,调理气血。

采用六味地黄丸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5. 案例五:女性患者,30岁,低血压多年,经常感到头晕、乏力。

中医辨证为气血不足,治疗方案为补气养血,激活身体机能。

采用四物汤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6. 案例六:男性患者,45岁,低血压伴有心悸、乏力,经常感到全身无力。

中医辨证为心肾不交,治疗方案为滋补心肾,调理气血。

采用补心肾汤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7. 案例七:女性患者,28岁,低血压伴有头晕、乏力,常常感到全身无力。

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治疗方案为补气养血,活血化瘀。

采用益气养血汤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8. 案例八:男性患者,38岁,低血压伴有心悸、出冷汗。

中医辨证为心气不足,治疗方案为补益心气,调理脾胃。

低血压的治疗方法

低血压的治疗方法

低血压的治疗方法
低血压是指人体静脉压力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常见症状有头晕、乏力、视力模糊、心悸等。

低血压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生活方式改善: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取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的食物。

同时要适量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不动,餐后可以稍微放松一下,进行适量运动有助于血液循环。

注意保持足够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2.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中枢兴奋剂如咖啡因和茶碱类药物,可以增加心跳和心肌收缩力;血管收缩剂如鞣酸类药物和强心苷类药物,可以收缩血管,提高血压;血浆增加剂如盐水和白蛋白,可以提高血浆容量,增加血压。

3. 针灸疗法:针刺穴位可以刺激经络,调节人体阴阳,调整机体功能,提高血压。

常见的穴位有合谷穴、涌泉穴、足三里穴等。

4. 心理治疗:很多低血压患者在情绪低落、焦虑紧张或长时间疲劳过度后,血压容易下降,出现低血压症状。

因此,采取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音乐疗法、运动疗法、休闲娱乐等,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改善低血压症状。

5. 中医调理:中医认为低血压是由于脾胃功能虚弱、气血不足
所致,可以使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人参、枸杞子等,可以通过益气补血,提高体质,改善低血压症状。

总之,低血压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还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疲劳,及时就医并听从医生的建议,才能更好地治疗和管理低血压。

低血压(县医院适用版)

低血压(县医院适用版)

低血压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一、低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ICD-10:I95.101)、直立性低血压(ICD-10:I95.1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ESC2009年晕厥诊治指南1.临床表现:低血压引发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恶心、疲劳、头晕、眩晕、衣领紧缩感、视觉模糊,最严重导致晕厥。

患者是否有症状取决于血压下降的程度和速度。

2.诊断: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功能紊乱,合并或者不合并潜在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

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应该满足从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时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 / 舒张压持续下降超过20/10 mmHg 等条件。

一般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考虑病理生理过程,可分为原发神经源性和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1)原发性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见于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病变例如单纯性自主神经衰竭、多器官萎缩、帕金森疾病、自身免疫自主神经结病、特发性等。

(2)继发性神经功能紊乱性直立性低血压:见于医源性(药物相关)、糖尿病神经病变、淀粉样变、肾功能衰竭、酒精性神经病变、内分泌紊乱、副癌综合征、脑血管病等。

OH 的诊断应该基于这样的原则:直立、突然站立或者人体直立实验过程中血压持续显著下降。

人体直立实验需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

人体直立实验通常在疑诊 OH 的情况下进行,比如直立症状、难以解释的晕厥或者跌倒。

但是人群中很多 OH 患者并无症状。

OH 的患病率和年龄强烈相关,70 岁以上患者可达 1/3。

这个年龄段的患者我们建议常规行人体直立实验。

而 70 岁以下的患者应该在有强烈证据表明 OH 的情况下行人体直立实验。

最好是心血管专家和神经病学专家共同参与诊治。

仍不能确诊是应请教其他领域比如内分泌方面的专家。

3.分级: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应该在心血管自主神经方面的专家指导下至少行人体直立实验和动态血压监测。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

中医药治疗低血压中医药治疗低血压目录中医治疗原发性低血压中医药辨证施治低血压中药治疗低血压方法中医验方治疗低血压按摩食疗治低血压三个小药方帮你调治低血压民间偏方治疗低血压民间饮食治疗低血压低血压的饮食疗法老年人低血压的小妙方低血压患者自我按摩疗法补中益气汤治疗低血压低血压病人推荐饮食疗法低血压治疗偏方治疗低血压民间小偏方阿胶可改善低血压症状中医治疗原发性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相当于中医“眩晕”、“虚劳”证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体倦乏力,心慌,气短懒言,记忆力减退,易患感冒,劳累后病情加重等。

青年妇女患者多伴有月经不调,经量少,经色淡红。

治疗方法基本方组成:生黄茂10g 党参15g 桂枝10g 当归10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白芍12g 炒白术12g 升麻6g 炙甘草6g 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服。

早晚空腹各服1次,10剂为1疗程。

加减:气阴两虚,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加构祀子129,熟地黄15g;气血两虚明显,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黄茂、当归用量加倍,另加桑堪子12g;脾肾阳虚,腰膝凌痛,畏寒肢冷加制附片10g;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多梦易醒加地骨皮10g,生龙骨生牡砺各25g。

低血压由其他原因引起者,临床上必须治疗原发病才能获愈;亦有属于体位性低血压者,但相当部分患者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属所谓原发性低血压。

慢性原发性低血压病因多为禀赋不足,气血亏虚,加之劳伤而发。

心主血脉,心气虚则脉道不利,运行无力,可见心慌,气短,血压较低,脉细无力;心血不足,不能上荣于脑,则出现头目眩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气血来源于脾胃的正常运化转输。

若脾失健运,不能化生阴血,则影响气血的生化,出现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营卫不和,畏寒汗出,进而促成气血俱虚。

本方中桂枝重在振奋心阳,温经通脉,温荣营血以助气化,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作用;党参、生黄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以和血脉;白术、炙甘草、大枣调和营卫以通血脉;更助升麻提升气血的作用,共奏益气养血,和营通脉之效汽血得充,心血得养,脉运畅达,则诸症俱消,低血压亦随之而趋升至正常。

低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

低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

低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
低血压的诊断标准通常是指收缩压(即高压)低于90 mmHg或舒张压(即低压)低于60 mmHg。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低血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轻度低血压:收缩压在90-100 mmHg之间或舒张压在60-70 mmHg之间。

2. 中度低血压:收缩压在80-90 mmHg之间或舒张压在50-60 mmHg之间。

3. 重度低血压:收缩压低于80 mmHg或舒张压低于50 mmHg。

需要注意的是,低血压的诊断应该结合个体的症状和体征,如头晕、乏力、出汗、心悸、面色苍白等,以及是否有器质性疾病的存在。

此外,低血压的定义在不同的国家和学术机构可能略有差异,具体的诊断标准和分级应根据医生的判断和指导进行。

低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低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低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医学上把成人连续3次测量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称低血压。

临床上,有症状的低血压常出现头晕目眩、疲乏无力、腰膝酸软、失眠烦躁、食欲不振、面色萎黄,体位性眼前黑矇甚则倾倒等症状,中医按“眩晕”、“虚劳”等范畴施治,有独特优势。

中医辩证低血压中气下陷症见头晕目眩,遇动遇劳则甚,甚则眼曚仆倒,神疲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宜补脾益气,升阳举陷。

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2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枳壳10克,当归12克,陈皮12克,山药15克,桔梗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成药有补中益气丸等。

气阴两虚症见头晕目眩,遇动遇劳则甚,甚则眼曚仆倒,精神萎靡,口干咽燥,面色萎黄,心悸失眠,纳差,舌红少苔,脉细弱。

治宜补气养血,滋阴润燥。

方选归脾汤合生脉散加减:党参15克,黄芪2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茯神15克,远志10克,酸枣仁20克,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五味子12克,炙甘草6克;成药有归脾丸、生脉饮口服液等。

肾阴不足症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心悸健忘,五心烦热,眠差盗汗,舌红苔少,脉细弦。

治宜益肾补阴。

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25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茯苓10克,牡丹皮10克,龟板15克,枸杞15克,黄精15克,枸杞子15克,知母10克;成药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心肾阳虚症见眩晕,心悸或心胸憋闷,自汗,神倦嗜卧,腰背酸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便溏,或有阳痿遗精,舌淡或淡胖有齿痕或紫暗,苔白,脉细弱或沉迟。

治宜温补心肾,振奋阳气。

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干地黄15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茯苓10克,制附子10克,桂枝10克,党参10克,杜仲10克,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黄芪20克,牡丹皮10克;成药有金匮肾气丸等。

湿困中焦症见头矇不清,胸闷纳呆,食欲不振,口干口黏,大便不畅或伴有恶臭,舌淡红,苔厚腻或黄,脉濡缓。

低压低原因及治疗方法

低压低原因及治疗方法

低压低原因及治疗方法
低血压又称为低血压症,指的是血压持续低于正常水平(一般为90/60mmHg 以下)。

低血压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如下:
原因:
1.心脏疾病:例如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

2.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血管扩张等。

3.神经系统疾病:如自主神经失调、多发性硬化等。

4.药物使用:某些降压药、镇静安眠药、利尿剂等会导致低血压。

5.营养不良:营养不良、贫血等均可导致低血压。

治疗方法: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饮食营养、经常锻炼等。

2.改变体位:如果站立或坐起后出现低血压,可以尝试缓慢地起床、小幅度地移动身体等。

3.适当增加盐分的摄入:可以通过增加食盐摄入或口服盐水等方式。

4.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等坏习惯。

5.药物治疗:如果低血压症较为严重,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如饮料或口服药物中的咖啡因、补充人体所需的激素等。

但是药物使用要注意遵从医生的建议和用量。

低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低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低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低血压是指成年人收缩压小于90mmHg,舒张压小于60mm Hg。

老年人曲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故其收缩压小于或等于100mmHg时即为低血压了。

由于有效循环血量绝对或相对的减少导致血压降低,引起全身供血不足,尤其是脑部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乏力、记忆力差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晕厥。

1 诊断要点1.1 症状成年人肱动脉压≤90/60mmHg,65岁以上老人≤100/60mmHg。

原发性低血压部分患者可无自觉症状,常在体检中被发现。

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健忘乏力,耳鸣,畏寒,脉细弱,甚至晕厥,大小便失禁等。

直立性低血压患者由坐位、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或长时间站立后可出现上述症状,恢复原来体位或平卧后症状可以改善,直立时血压常比平卧位下降30/20.25mmHg。

症状性低血压除血压偏低和头晕眼花等症状外,还伴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1.2 体征在静息状态下测量3次不同时间右上肢肱动脉血压,收缩压≤90mm Hg和(或)舒张压≤60mmHg;直立性低血压时,立位时收缩压下降至90mmHg以下,或立位血压与卧位血压相比,收缩压下降大于20mmHg,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

突然直立时,每分钟心率增加超过30%。

2 辨证论治2.1 辨证要点2.1.1 辨阴阳低血压多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

阳虚者,阴寒内盛,卫外不固,清阳不升,中焦气机不畅,多见头晕眼花、胸闷心悸、面色无华、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纳少自汗、便溏或五更泄泻,舌胖苔薄,脉沉无力;阴虚者,虚阳上亢,可见眩晕眼花、神疲健忘、口干尿少、乏力、五心烦热、便秘、遗精盗汗、舌瘦偏红少苔、脉细弱。

2.1.2 辨脏腑本病以心、脾、肾三脏阴阳亏虚为主,常夹杂互见,主要辨别虚者以何脏为主。

如心气虚则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脉细弱;脾阳虚则见纳少腹胀,消瘦乏力,便溏及中气下陷之症,舌淡苔薄白,脉沉缓;肾阴阳亏虚常见眩晕眼花,腰膝酸软,畏寒或口干,神疲健忘,遗精盗汗,耳鸣,舌瘦偏红,脉沉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在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 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 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 不影响寿命。 据统计,有上述低血压状态的人约占健康人的 2.5%~3.5%,常见于经常从事较大运动量的人 群如体育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而体型瘦长的 年轻妇女也不少见。生理性低血压可有家族性倾 向,无重要临床意义。
急性低血压
一般紧急处理 1、取平卧位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 2、吸氧和保持呼吸道畅通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3、建立静脉通道如果周围静脉萎陷而穿刺有困 难时,可考虑作锁骨下或上静脉及其他周围大静 脉穿刺插管,亦可作周围静脉切开插管。
急性低血压
一般紧急处理 4、尿量观察尿量是反映生命器官灌注是否足够 的最敏感的指标。休克病人宜置入导尿管以测定 每小时尿量,如无肾病史,少或无尿可能由于心 力衰竭或血容量未补足所致的灌注不足,应积极 查出原因加以治疗,直到尿量超过20~30ml/h。 5、观察周围血管灌注(皮肤、指端)。 6、对症处理,如抗感染、PCI术等。
低血压
概述


低血压是体循环血压低于正常的总称,低血压 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 血压低于 12/8 kPa(90/60 mmHg)即为 低血压。 根据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率男性为 2.7%,女性为7.36%,女性明显高于男料,进行 低血压横断面分析,我国低血压发病性,地域 分布南方高于北方。
临床常见低血压类型介绍
急性低血压 慢性低血压:①体质性低血压 ②体位性低 血压 ③继发性低血压 ④心血管疾病所致 的低血压 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急性低血压

临床表现 1. 精神状态 表现为神志淡漠或烦躁、头晕、眼花等。 2. 肢体温度、色泽 肢体温度和色泽能反应体表灌流的 情况。四肢皮肤苍白、湿冷、轻压指甲或口唇时颜色变 苍白而松压后恢复红润缓慢,表示末梢循环不良,休克 存在。 3. 脉搏 休克时脉搏细速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休克指数 是临床常用的观察休克进程的指标。休克指数是脉率与 收缩压之比,休克指数为0.5,一般表示无休克;1.0~ 1.5,表示存在休克;在2以上,表示休克严重。
急性低血压
(四)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指标包括呼吸的频率、幅度、节 律、动脉血气指标等,应动态监测,呼吸机通气 者根据动脉血气指标调整呼吸机使用。 (五)生化指标的监测 休克时,应监测血电解质、血糖、丙酮酸、乳 酸、血清转氨酶、氨等血液生化指标。
急性低血压

临床特点:急性低血压是指患者血压由正常或较 高的水平突然而明显下降,临床上常因脑、心、 肾等重要脏器缺血出现头晕、眼黑、肢软、冷汗、 心悸、少尿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晕厥和休克。
急性低血压
(三)肾功能监测 休克时,应动态监测尿量、尿比重、血肌酐、 血尿素氮、血电解质等。尿量是反映肾灌注情况 的指标,同时也反映其他器官灌注情况,也是反 映临床补液及应用利尿、脱水药物是否有效的重 要指标。休克时应留置导尿管,动态观察每小时 尿量,抗休克时尿量应大于20ml/h。尿量稳定在 30ml/h以上时,表示休克已纠正。
各种病因的低血压相应表现
青年女性,血压低于正常,但无任何不适, 尤其有家族遗传背景者支持体质性低血压的诊 断; 与体位变化相关的头晕、黑蒙等脑供血不足 表现,在排除颈椎病或心律失常后应想到体位 性低血压; 黑(皮肤巩膜色素沉着)、瘦(消瘦)、低 (低血压、低血钠)是阿狄森病的特征;
各种原因低血压相应表现 女性患者、怕冷、脱发、面色苍白、体温偏 低、脉率缓慢同时伴有低血压者提示有甲状腺 功能减退的可能。 对于低血压患者尚应注意药物性低血压可能, 应仔细询问近期服药史,尤其是镇静剂、降压 药、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史。
急性低血压
血流动力学监测
1. 血压 血压是休克诊断及治疗中最重要的观 察指标之一。 2. 心电监测 心电改变显示心脏的即时状态。 在心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血容量不足及缺氧均 会导致心动过速。 3. 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主要受血容量、 静脉血管张力、右心排血能力、胸腔和心包内压 力及静脉回心血量等因素的影响。中心静脉压 <0.49Pa(5m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
临床诊断
3.询问有无引起低血压症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及外周血管疾病,有无高原居住史,有无引起 低血压症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临床表现,有无 代谢性疾病、脊髓病变。 4.询问低血压状态是何时发生的,与临床上 出现的症状体位有无明显关系。有无长期卧床 病史。有无外科手术,外伤而导致自主神经损 害的原因。 5.询问低血压发生的时间长短,临床表现与 服用药物的关系。

按病因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 克,脓毒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
急性低血压

治疗原则:①治疗开始愈早愈好,最好在休克症 状尚未充分发展前就给予治疗,力求避免休克发 展到晚期难以逆转的地步;②对不同类型的休克, 在不同阶段要针对当时的病理生理变化给予适当 的处理。③密切观察病人、特别注意中枢神经系 统、心、肺和肾功能情况。按病情的变化随时调 整用药以及其他治疗措施;④在紧急处理休克的 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体质性低血压
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 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 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 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 或长时间站立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 并伴有明显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头昏、头晕、 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 颈背部疼痛。 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 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病、更年期障 碍、血液透析、手术后遗症、麻醉、降压药、利 尿药、催眠药、抗精神抑郁药等,或其他如:久 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概述

根据病程低血压可以分为急性低血压和 慢低血压。 根据有无症状可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 理性低血压

临床诊断
对低血压患者注意询问以下情况有 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询问除低血压外,有无其他血管症 状,有无其他系统疾病,如无则考虑为原 发性低血压。 2.询问有无急重症造成急性血容量不 足或急性心功能减低、心排血功能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