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_黄坚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6月-2022.6月我院收治的70例疑似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分为显性组(n=25)、前期组(n=15)和非显性组(n=30),将三组凝血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
结果:显性组FIB明显低于前期组和非显性组,APTT、PT及TT明显高于前期组和非显性组(P<0.05)。
结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采用凝血检验指标能够有效检出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诊断;凝血检验指标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agulation test index in thediagnosis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Yu XuemeiChengdu Shuangliu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Sichuan 61020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agulation test index in the diagnosis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Methods: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7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1 to 20226, which were pided into dominant group (n=25), early group (n=15) and non-dominant group (n=30). Three groups of coagulation-related indicators were tes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FIB in the domina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previousand non-dominant group, and APTT, PT and T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than the previous and non-dominant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oagulation test index for patients with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can effectively detect the development of patients' disease, providing an important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clinical diagnosis; coagulation test index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临床较为常见,是一种综合性疾病,致病因素繁多,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伴有程度不一的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机制也发生明显变化,弥漫性激活病变明显,血管内沉积大量纤维蛋白,极易导致组织及器官受损[1]。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状态,其特点是在全身范围内发生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最终导致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
凝血检验指标在DIC的早期诊断、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疾病进程的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DIC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1.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和APTT是凝血酶形成的两个基本途径,其延长与凝血异常密切相关。
在DIC的早期,PT和APTT通常是正常的,但随着疾病进展,由于炎症反应和凝血因子消耗,可导致PT和APTT延长。
因此,PT和APTT的监测可以用于DIC的早期诊断和进展的监测。
在严重DIC的患者中,由于血小板、红细胞等血细胞的摩擦作用,可导致凝血酶形成的增强,使得PT 和APTT降低,这时,患者的出血倾向明显增加,需要进行积极的止血治疗。
2.血小板计数和活化的血小板血小板是维持正常止血和凝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DIC的早期,由于炎症反应和凝血因子消耗,血小板数目往往正常或轻度降低。
随着DIC的进展,血小板数量可进一步减少。
同时,由于血小板被激活,表面的GPIIb/IIIa受体表达增强,使得血小板附着和聚集增加。
因此,检测活化的血小板可以更好地反映DIC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状态。
3.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Fib是血浆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参与了凝血酶的形成和纤维素的聚合。
在DIC的早期,由于Fib的大量消耗和合成障碍,其水平下降。
随着DIC的严重程度的增加,Fib的降低将更加明显。
检测Fib水平可用于及早诊断DIC和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与此同时,D-D是血栓的产物,其水平也会随着DIC的进展而增加。
D-D的测定可用于鉴别DIC患者的出血倾向和血栓风险。
4.凝血酶时间(TT)和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TT是血浆中凝血酶编码的时间,其延长通常是由于Fib缺乏的影响。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引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以血管内纤维蛋白形成,消耗性凝血及出现难以控制的微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感染、创伤、肿瘤等疾病。
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所以DIC的早期诊断及监测一直是研究者们努力的方向。
凝血检验指标作为DIC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对DIC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作用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一、DIC的诊断标准对于DIC的诊断常采用WHO的标准,在满足下列条件中,即可诊断为DIC:1.有一种明确的病因(创伤、感染、肿瘤等);2.血浆纤维蛋白原(FDP)或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值;3.凝血酶原时间(PT)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或者纤维蛋白原降低;4.血小板计数降至正常值的50%以下。
以上标准对于DIC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DIC 的病理生理机制较为复杂,在实际临床中通常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二、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作用1. 血浆纤维蛋白原(FDP)和D-二聚体FDP和D-二聚体是体内纤溶系统活化的产物,DIC患者几乎常常存在有纤溶系统的活化。
临床上,FDP和D-二聚体的测定是目前反映DIC早期纤溶活化的重要检验指标。
FDP 和D-二聚体的测定能够对DIC进行早期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
FDP和D-二聚体的半衰期短,且易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在DIC的诊断中,FDP和D-二聚体的单一测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 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和APTT是反映外源凝血和内源凝血的重要指标。
DIC时,外源凝血通路和内源凝血通路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激活,PT和APTT通常会延长。
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诊断价值
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诊断价值发表时间:2020-08-11T07:58:38.638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7期作者:荣静娟毕秀娟张海燕李百慧王铭王凌琦[导读] 探究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价值。
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311摘要:目的:探究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80例为试验组,另取同期健康受检者80例为对照组。
对比凝血检验结果。
结果:试验组PT、APTT、TT、IN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高凝期、低凝期及纤溶期PT、APTT、TT、INR与FIB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凝血检验指标可有效检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助于确定凝血分期。
关键词:凝血检验指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agulation test indexes in the diagnosis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Methods: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80 patients with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and 80 health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blood coagulation test result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levels of Pt,APTT,TT and IN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FIB level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t,APTT,TT,INR and FIB level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t high coagulation stage,low coagulation stage and fibrinolysis stage(P < 0.05).Conclusion: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can be detected effectively by coagulation test indexes,which is helpful to determine the coagulation stage.Keywords coagulation test index;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agnosis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诱发因素较多,属于临床病理综合征,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可引发纤维蛋白沉着,甚至可导致器官功能受损,严重时伴全身出血,对患者生命安全有严重不良影响,且具有较高死亡率。
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目的探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α 2 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lasmin-α 2-plasmin inhibitor complex,PIC)、血栓调节蛋白(tlrombomodulin,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complex,t-PAl-C)四种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动态变化,评估其对于DIC早期诊断的意义。
方法所有33例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凝血机能障碍患者。
33例患者入院时9例确诊为DIC,24例疑诊DIC,疑诊组中5例发展为DIC。
根据最终诊断将33例研究对象分为DIC组(14例)和非DIC组(19例)。
在患者入院后第1、3、7天,用高敏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浆TAT、PIC、TM、t-PAI-C的浓度。
另取正常对照组30人,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感染、外伤、血栓性疾病、肝肾疾病等,测定其血浆TAT、PIC、TM、t-PAI-C的浓度。
结果第 1、3 天 DIC 组血浆 TAT 水平(16.83±13.21,21.66±24.58)ng/mL 明显高于非 D1C 患者(4.9±2.62,3.47±1.69)ng/mL,P 值分别为(0.005,0.016)。
第1天DIC组血浆PIC水平(4.63±6.23)μ g/mL明显高于非DIC组患者(0.93±0.59)μg/mL,P值为 0.045。
第1、3、7天DIC组血浆TM水平(31.31±18.75,36.61±20.31,30.21±18.32)TU/mL 均高于非 DIC 组(11.19±2.99,11.1±4.32,11.37±3.88)TU/mL,P 值分别为(0.001,<0.001,0.002)。
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I仅,A —ladD Dm r f h ujc e aue epci l a te i f r p r i , 0m ntsol igt pr— I T n n — ie esbetw r mesrdrset e th me e eao 3 iue l wn eoea ot s e v y t op o tn fo h
维普资讯
・
36・ 6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 0 7年第 1 7卷第 6期
・
临床 检 验 ・
肝 癌 介入 治疗 前后 弥漫 性 血管 内凝 血 分 子标 志物 的检 测 及 临床 意 义
姜文 清 胡 豫 曹雁 阁 陈力平 石 珍
1 .武汉钢铁公司第 二职工 医院内科 ( 湖北 武汉 ,4 06 ) 2 华 中科技 大学 附属 协和医院血液科 30 5 .
要 的 临床 意 义 。
关键 词
原发 性 肝 癌 ; 入 治 疗 ; 织 因子 ; 管 性 血 友 病 因子 ; 一 粒 膜 蛋 白 ; 血 酶 ; 凝 血 酶 n ; 一 聚 体 介 组 血 仅颗 凝 抗 lD 二
M e s r m e ta d ci i a in fc n e o h o e u a a k r f DI n a u e n n l c l s i i a c f t e m lc l r m r e s o C i n g
a y u t e r ,t x lr erif e c n c a u ain a dfb i oyi y tm. M e h d :T n y o ep t n swi e ao p ,f rh r mo e o e p o e t i l n e o o g lt r ltc s s h nu o n i n e to s we t— n ai t t h p t— e h
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凝血检验指标的价值
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凝血检验指标的价值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凝血检验指标的价值。
方法:时段:2017年04月至2020年01月,收集本院接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均实施凝血功能检验,分析凝血四项检验指标。
结果:分析凝血检验指标,观察组TT(16.63±0.08)、PT(13.31±0.25)、APTT(36.22±2.38)较对照组更高,FIB(2.13±0.09)较对照组更低,P<0.05。
结论:实施凝血指标检验,能够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了诊断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检验指标;诊断价值近年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病率日趋升高,该疾病主要是指患者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后产生的临床综合征,通过查体可以发现患者存在血压降低、大块瘀斑现象。
患者病情加重后产生多器官衰竭、休克、溶血的风险性较高,因此,需提高其重视程度,实施积极有效的规范化治疗方案,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1]。
实施凝血指标检验,能够为患者凝血功能异常问题的改善夯实基础,有助于保持患者身心健康。
现如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针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诊断是临床诊治的关键内容。
实施凝血指标检验方式,对患者的健康状态实施准确的评估,充分了解其止血功能缺陷问题,从而指明诊疗工作的方向。
本文择取本院接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时段:2017年04月至2020年01月),观察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凝血检验指标的价值,现有以下内容。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时段:2017年04月至2020年01月,收集本院接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女性患者例数为26,男性患者例数为24,患者年龄临界值31-61岁,均龄(46.53±0.98)岁。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病理状态,其特点是血液在全身多个部位出现广泛的血管内凝血现象。
DIC常见于严重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等情况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及早诊断、及时干预和治疗DIC是非常重要的。
凝血检验是诊断DIC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一系列检测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等。
在DIC的诊断中,这些指标能提供重要的信息。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评估出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在DIC患者中,PT和APTT通常会延长,这是因为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生成受到抑制或消耗。
纤维蛋白原(FIB)是凝血系统的关键蛋白质,也是DIC诊断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DIC 患者中,FIB的水平通常会降低,这是由于纤维蛋白降解增加或凝血酶生成减少所引起的。
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在DIC中通常升高。
D-二聚体主要是由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和纤维蛋白生成减少所致。
除了以上几个指标,还有一些其他的凝血检验指标也被用于DIC的诊断,如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复合物生成抑制物(ACT)、凝血因子Ⅷ抗原(VIII:Ag)、凝血因子Ⅴ抗原(V:Ag)等。
在临床实践中,凝血检验指标常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医学影像学结果相结合,来诊断和评估DIC的严重程度。
在DIC治疗过程中,凝血检验指标的动态变化也能帮助医生评估治疗的效果。
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提供DIC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指导治疗策略的制定,并监测治疗的效果。
单一的凝血检验指标并不能完全明确诊断DIC,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1-11-08T03:16:45.17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17期作者:林连锋[导读] 目的:讨论并分析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林连锋身份证号码:23108419771108****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9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9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受检者均参与凝血检验,详细记录其凝血检验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原蛋白(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
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研究组不同分期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
结果:研究组APTT、PT、TT分别为(39.81±2.38)、(19.21±1.29)、(21.68±2.15)s,均长于对照组的(28.04±4.73)、(12.03±1.07)、(9.56±1.38)s,FIB(0.79±0.18)g/L低于对照组的(2.65±0.47)g/L,INR(2.83±0.45)高于对照组的(1.0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凝期患者的APTT、PT、TT短于纤溶期、低凝期,FIB低于纤溶期、低凝期,INR高于纤溶期、低凝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选择凝血检验指标,既能有效评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具体疾病分期状况,又可以积极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在诊断工作中持续推广或应用。
关键词:凝血检验指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应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可引发器官功能损伤、出血等,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摘要】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通过对凝血检验指标的概述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常用的凝血检验指标以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凝血检验指标对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且能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包括深入探讨不同凝血检验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凝血检验指标的诊断准确性。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将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凝血检验指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研究、意义、概述、关系、应用、价值、重要性、方向、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严重临床病症,其发生机制复杂,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到多种凝血指标的异常改变。
凝血检验指标在DIC 的诊断和监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凝血检验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DIC的危险因素,提前干预,有效预防DIC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DIC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凝血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凝血检验指标被应用于DIC的诊断和评估中。
而如何准确、快速地运用这些凝血检验指标,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DIC的早期诊断率、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为进一步完善DIC诊断标准、提高DIC的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参考。
通过对凝血检验指标的综合分析,希望能够为DIC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为DIC的诊治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中的作用,探讨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具体来说,研究将对凝血检验指标与DIC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比较不同指标在DIC确诊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以及在不同阶段DIC患者中的动态变化,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客观、全面的诊断依据。
凝血及纤溶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妇中的临床应用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凝 血 及 纤 溶 指 标 在 弥 散 性 血 管 内凝 血 ( D I C ) 产 妇 中 的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方 法 选 择 2 0 0 9
年 1月 至 2 0 1 2年 8月收 治 的 2 8例 产 科 D I C产 妇 为 观 察 对 象 , D I C 患 者 治 疗 前 和 治 疗 后 分 别 进 行 二 聚 体 ( D D) 、
6 46 00 0. Chi “) 、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b l o o d c o a g u l a t i o n a n d f i b r i n o l y i c i - C i n d e x e s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9年 1 月至 2 0 1 2年 8月 本 院 收 治 的
《 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 准》 中第 2版 中 国 内 的临 床 疗 效 标 准 ] :
D I C产妇 2 8 例, 年龄 2 o ~3 5岁 , 平 均( 2 7 . 9 6 ±1 . 0 2 ) 岁 其 l 中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诊断中实施凝血检验指标的价值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诊断中实施凝血检验指标的价值发表时间:2019-09-23T15:22:17.70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作者:郑德亮[导读] 讨论凝血检验指标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诊断的意义。
郑德亮(遵义市红花岗人民医院检验科;贵州遵义563000)【摘要】目的:讨论凝血检验指标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诊断的意义。
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接诊的45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对两组受检者的凝血指标进行评估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AT-III、INR、PT、TT、Fbg、FDP、APTT等指标各项指标均远远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P<0.05),存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结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在就医时,通过凝血检验指标进行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被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凝血检验指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价值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病理综合征,大部分是因为某疾病进展中机体出现了凝血功能障碍,使其凝血机制发生变化,进而呈现弥漫性激活的状况,使其血管内部的纤维蛋白广泛沉着,而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会呈现全身性出血的情况,继而出现多种器官功能的阻碍,从而致使其器官或组织的损害,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
为了改变此种状况,本研究中,笔者将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和体检的健康者进行凝血功能的检验,观察其检验结果,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现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接诊的45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为(53.8±8.2)岁;其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22例;纤溶期体检者有11例,低凝期体检者有18例,高凝期体检者有16例;对照组体检者年龄32-80岁,平均年龄为(54.3±7.9)岁,其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27例;纤溶期体检者有12例,低凝期体检者有16例,高凝期体检者有17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同时期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价值分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同时期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价值分析陈雅铃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21(14)29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时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其对于临床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程差异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5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
对于3组研究对象体内出凝血指标与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进行记录与比较。
结果早期组和晚期组各项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晚期组各项标志物水平均高于早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组与晚期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组与晚期组各项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出凝血分子标志物不受凝血因子变化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有利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的监测。
【总页数】3页(P169-171)
【作者】陈雅铃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4.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对脓毒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5.凝血与纤溶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重症感染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评价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评价发表时间:2018-06-09T09:39:23.95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作者:雷立军[导读] 分析凝血检验项目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雷立军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人民医院 426100【摘要】目的:分析凝血检验项目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6.06.02日-2017.09.02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人(观察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都接受凝血检验,对比分析检验结果。
结果:对照组、观察组五项凝血项目存在较大差异,观察中三个疾病分期病人各项凝血项目差别较大(p值<0.05)。
结论:凝血检验指标有利于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检验指标;诊断引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属于一种综合征,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受多种疾病的影响,血液凝血机制被弥漫性激活[1],大量的纤维蛋白积聚在血管中,持续损害多个器官,此外,还会过度消耗凝血因子,诱发全身性出血,表现出凝血不佳、创口或穿刺点持续渗血、休克等多种症状[2],起病急骤,并且进展快,死亡率较高。
凝血检验指标是反映人体凝血功能的敏感性物质,本文为了分析其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5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和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象,详细内容见下文。
1 资料及方法1.1 资料从本院医治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人中选出50例,纳入观察组中,病例年限是2016.06.02日-2017.09.02日,以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将因恶性肿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造成的血小板变化病例、不能积极配合凝血检验的病例以及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疾病的病例排除。
观察组(男女各29例、21例)--年龄大小:32-64(51.20±3.36)岁;分期:高凝期,低凝期,纤溶期分别有18例、20例、12例。
分子标志物检测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意义
分子标志物检测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意义
魏文宁;吴健民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
【年(卷),期】2005(019)004
【摘要】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检测方法近10余年来发展很快,其内容与方法颇多.并且大多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特点;主要分为内皮细胞受损标志物、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抗凝和纤溶活化分子标志物。
检测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对血栓性与出血性疾病,特别是临床各类疾病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前DIC(Pre-DIC)状态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研究有重要价值,因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总页数】3页(P193-195)
【作者】魏文宁;吴健民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2
【相关文献】
1.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DIC早期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J], 宋长广;柳爱英;贾玉东;王兰英;刘永会
2.相关分子标志物检测在pre-DIC诊断中的意义 [J], 王珂;李雪梅
3.FPA与D-dimer二种分子标志物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研究 [J], 苗晓辉;赵大力;张亚丽
4.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姜文清;胡豫;曹雁阁;陈力平;石珍
5.凝血分子标志物和常规凝血指标检测诊断脑梗死的临床意义研究 [J], 陈新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8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凝血检验,分析其检验结果。
结果:研究组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T、APTT、TT及FIB 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INR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降低,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凝血检验指标可有效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进行诊断,且能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凝血检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疾病分期【中图分类号】R446.11;R55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130-01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指由多种致病因子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使血液内的凝血机制呈弥漫性激活病理改变,导致微血栓出现,最终引发全身性出血甚至组织结构和器官损伤[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上常表现为出血、溶血、器官损伤、休克等,若未进行及时治疗,将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据数据统计,我国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死亡率高达31%~80%[2]。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尤为重要。
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8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8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设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关的诊断标准,且排除严重的并发症、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及可能影响凝血指标的原发疾病。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病理状态,常常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临床上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并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目前,DIC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
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并为临床提供参考。
一、凝血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PT和APTT是血浆凝血系统的常规检测指标,对DIC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DIC患者的PT和APTT会明显延长,反映了体内的凝血机制受到了异常的激活,同时伴随着纤维蛋白原的明显降低。
PT和APTT的延长是DIC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2.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是一种用来衡量凝血状态的国际标准化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
在DIC诊断中,INR的升高也反映了凝血系统的异常激活和纤维蛋白原的降低,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3. 凝血酶时间(TT)TT是一种衡量整个凝血过程所需时间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浆凝血系统功能。
在DIC患者中,TT通常会明显延长,反映了凝血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干扰,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4. 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是构成纤维蛋白的前体蛋白,在DIC患者中常常会明显降低,反映了体内纤维蛋白的消耗和合成障碍。
FIB的水平也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5. 凝血酶原活动(FIIA)凝血酶原是成血栓的重要物质,在DIC患者中凝血酶原的活性常常会降低,也反映了凝血系统的异常激活和纤维蛋白的消耗。
二、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作用研究1. 临床研究很多临床研究表明,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尤其是PT、APTT、TT、FIB等指标的变化对DIC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于已知或高度怀疑DIC的患者,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随着血液疾病的不断增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凝血紊乱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暴发性强,以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针对DIC的诊断和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凝血检验是DIC诊断的基础,而凝血检验指标可以提供DIC诊断的重要依据。
凝血检验指标可分为全血检测指标和测定特定凝血因子的指标。
全血检测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
APTT、PT和TT是最常见的全血检测指标,可用于监测凝血酶形成和纤维蛋白形成。
Fbg是一种重要的凝血蛋白,可以监测凝血酶形成和溶酶体的激活。
与全血检验指标相比,测定特定凝血因子的指标更具有特异性。
DIC的特点是广泛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可导致血液凝固过程的增强和溶解过程的减弱。
因此,在DIC诊断中,测定特定凝血因子的指标是很有必要的。
常用的特定凝血因子包括抗凝血酶、降解酶抑制剂、血小板聚集和补体活化产物等。
除了全血检验指标和特定凝血因子的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可以帮助DIC的诊断。
例如,D-二聚体是一种肝素样物质,可在DIC患者中检测到,其水平可用于监测DIC的进展情况。
另外,因子Ⅷ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其水平也可用于监测DIC的病情。
总的来说,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监测不同的凝血指标,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诊断DIC,并为治疗DIC提供依据。
另外,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指标将出现,为DI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因此,未来在DIC的诊断中,凝血检验指标仍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凝血障碍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间( P I 、 ar ’ 凝血 酶时间 (丫) 纤维蛋 白原 含量 ( b ) r) 1 、 r F g 等凝 血及抗 凝指标 。结 果
D C患 儿 的凝 血指标 与正 常对照 组儿 I
童问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 特别是 D D含量 明显增高 , T: — A A明显减低 , 异具有显著 性意义 ( 差 P<0 0 ) D C发生 时死亡 .1 ;I 组 A A阳性 率达 10 。结论 各凝血指标特别是 A : T: 0% T A快速定量检测对 D C的诊 断和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 。 I
关键词 : 弥散性 血管 内凝血 ; 儿童 ; 凝 血 ; 抗 凝血酶活性 [ 中图分类号 ] 5 4 [ R5 文献 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0 96 1 ( 0 8 0 —7 — 3 10 —2 3 2 0 ) 4 150
Th e s r me t o a u a i n n Ch I r n wih Dis mi a e n r v s u a a u a i n e M a u e n f Co g l to i i e t s e n t d I ta a c l r Co g l to d
wih DI n v l to ft e p o n ss t C a d e auai n o h r g o i.
Ke r s: Dis mi ae n r v s u a o g l t n; Chl Co g l t n; An i r mb n a tvt y wo d s e n t d i ta a c lr c a u a i o id; a u ai o tt o i ciiy h
o h s a a tr r in fc n l i e e tb t e h C c l r n a d t e n r lc id e . Es e i l ft e e p r mee s we e sg i a ty df r n ewe n t e DI hid e n h o ma h lr n i f p cal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6(5):27.5孙捷,邢锐铁,李艳霜,等.免疫抑制剂在治疗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学,2010;34(3):190-2.6瞿爱华.老年狼疮性肾炎60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241-2.7陈勇,吴显卿.激素与肝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对比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2;20(1):65.8肖洁,张路家.国内使用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Meta 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365-7.9李长春,何志军,周助亮,等.老年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16例临床及病理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0):2995-6.10黄伟,古琼芳,章任兵.72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 〕.求医问药,2012;10(5):225-6.〔2012-01-12收稿2012-06-14修回〕(编辑曹梦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黄坚曾雪李成1(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科,广西柳州545001)〔摘要〕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7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患者,将全部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组(n =29)、中期组(n =37)和晚期组(n =21),并随机选择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常规出凝血指标、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比较三组患者常规出凝血指标、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检出率。
结果三组患者与对照组常规出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大多有显著性差异,但指标变动规律复杂或无显著性;三组患者与对照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随病程进展呈规律变动。
常规出凝血指标平均阳性检出率为59.53%,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平均阳性检出率为96.72%,且TAT 和D-D 三组阳性检出率均达到100%。
结论出凝血标志物在DIC 检测中不受凝血因子消耗的影响。
血浆含量可随病程进展变动,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与病情监测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检出率〔中图分类号〕R55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3)15-3558-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3.15.0031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第一作者:黄坚(1972-),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血液内科疾病的临床诊治研究。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临床变化复杂,不易判断且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1,2〕。
本文通过检测DIC 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探讨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对于DIC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87例均为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DIC 患者,男51例,女36例;年龄15 71岁,平均(45.7ʃ5.4)岁;病程分期:初发性高凝血期29例,消耗性凝血障碍期37例,继发性纤溶亢进期21例。
全部患者均为初发病例,入院前未经任何抗凝治疗,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符合1999年第七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DIC 诊断标准,确诊为DIC 。
将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组(n =29)、中期组(n =37)和晚期组(n =21),并随机选择30例我院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
对照组与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 >0.05)。
1.2方法采清晨空腹静脉血5ml ,枸橼酸钠抗凝,4ħ3000r /min 离心10min 分层,取上层血浆置-20ħ保存待检。
检测(1)常规出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T )、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时间(TT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纤维蛋白原(Fig )、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 )。
(2)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 )、凝血酶原片段(F1+2)、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抗凝血酶(AT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 )、D-二聚体(D-D )。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行t 检验。
2结果2.1各组常规出凝血指标检测结果三组患者的PLT 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 <0.01);早期组患者的PT 、TT 和APTT 与对照组相比呈缩短趋势,但两组仅PT 有显著性差异(P <0.05),TT 和APTT 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中、晚期组患者的PT 、TT 和APTT 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P <0.05);早期组患者的Fig 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 <0.05),中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晚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 <0.05)。
见表1。
表1各组常规出凝血指标检测结果(x ʃs )指标对照组(n =30)早期组(n =29)中期组(n =37)晚期组(n =21)PLT (ˑ109/L )176.96ʃ75.3246.74ʃ42.952)35.34ʃ28.082)29.76ʃ22.42)PT (s )14.23ʃ3.6910.82ʃ2.341)28.96ʃ5.081)39.47ʃ9.321)TT (s )15.63ʃ4.1413.73ʃ3.7227.01ʃ5.521)49.26ʃ8.951)APTT (s )35.31ʃ7.3628.24ʃ6.1653.68ʃ8.721)64.45ʃ9.381)Fig (g /L )2.74ʃ1.075.67ʃ2.821)2.43ʃ1.411.48ʃ0.621)与对照组相比:1)P <0.05,2)P <0.01;表2同·8553·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8月第33卷2.2各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三组患者的各项凝血分子标志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随病程进展呈规律变动,PAP、F1+2、GMP-140、TAT、D-D随病程进展明显升高,AT随病程进展明显降低。
见表2。
表2各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xʃs)指标对照组(n=30)早期组(n=29)中期组(n=37)晚期组(n=21)PAP(mg/L)0.24ʃ0.120.44ʃ0.131)0.52ʃ0.791)0.87ʃ0.231)F1+2(μmol/L)0.65ʃ0.36 4.59ʃ0.872) 6.32ʃ1.052) 5.67ʃ0.732)GMP-140(μg/L)10.24ʃ2.1042.35ʃ5.791)67.84ʃ7.262)71.15ʃ6.482)AT(%)163.04ʃ9.6789.18ʃ5.261)46.31ʃ3.602)33.41ʃ2.952)TAT(mg/L) 1.84ʃ0.5610.76ʃ1.242)15.49ʃ2.322)16.28ʃ2.492)D-D(mg/L)0.35ʃ0.11 2.88ʃ0.792) 5.02ʃ1.042)8.73ʃ2.092)2.3三组患者常规出凝血指标、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检出率三组患者各项出凝血指标阳性检出率组间差异并不明显,常规出凝血指标阳性检出率为44.83% 76.19%,平均59.53%;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检出率为82.76% 100.00%,平均96.72%,出凝血标志物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出凝血指标(P<0.05),且TAT和D-D指标三组阳性检出率均达到100%。
见表3。
表3三组患者常规出凝血指标、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检出率(%)项目指标早期组(n=29)中期组(n=37)晚期组(n=21)常规指标PT51.7256.7657.14TT51.7267.5752.38APTT48.2867.5761.90Fig44.8372.9776.193P58.6272.9752.38分子标志物PAP82.7692.3190.48F1+2100.0091.8995.24GMP-140100.00100.0095.24AT93.10100.00100.00TAT100.00100.00100.00D-D100.00100.00100.003讨论DIC为获得性全身性出血-血栓综合征〔3〕,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进而形成的广泛性微血栓〔4〕。
该病临床变化复杂、过程凶险、不易判断、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但实验室常规使用的出凝血指标对早期患者不敏感,首次出现阳性反应的患者病情往往已发展至中、晚期,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而对已确诊的DIC患者病情变化反应迟钝,不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是发生出凝血生物过程的指示物〔5,6〕,随DIC凝血与纤溶过程的激活而升高,可以指示判断DIC凝血与纤溶过程的发生,包括PAP、F1+2、GMP-140、AT、TAT、D-D 等。
PAP是纤溶酶与其抑制物(抗纤溶酶)作用的结果,是体内纤溶酶生成的直接标志,血浆含量上升反映体内纤溶系统的激活和纤溶酶生成的增加〔7,8〕;F1+2是凝血酶原向凝血酶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片段活性多肽,在健康人体内含量很少,血浆含量上升反映体内凝血酶生成亢进;GMP-140是血小板活化时整合于血小板膜表面的特异性膜糖蛋白〔9,10〕,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指标,血浆含量上升反映血小板活性的提高及血栓的形成;AT是由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凝血酶抑制物,用于抑制凝血活性及血栓的形成,血浆含量的下降反映体内血液抗凝作用减弱和血栓形成增加;TAT为凝血酶与其抑制物作用的结果,是体内凝血酶生成的直接标志,血浆含量上升反映体内凝血系统的激活和凝血酶生成的增加;D-D是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体内纤溶过程的标志物,血浆含量上升反映体内纤维蛋白形成的增加及纤溶系统的激活。
本文研究发现,常规出凝血指标对于不同病程患者变化规律复杂或不显著,出凝血标志物可随患者病程的进展而规律变动。
因此,出凝血标志物检测对于DIC的优势在于其不受凝血因子消耗的影响,其具有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仅可以用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也可用于病程进展的监测。
4参考文献1刘伟,柴家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研究现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6(3):447-52.2冯香梅,刘运德,王蓉,等.部分凝血分子标志物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16(1):171-3.3梅志忠,彭兰芬,万晓华.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59-60.4张国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临床价值〔J〕.新医学,2007;38(4):269-72.5宋长广,柳爱英,贾玉东,等.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DIC早期临床诊断中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8):792-4.6万楚成,夏云金,章正华,等.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急性白血病合并DIC中的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8):549-51.7Kotzailias N,Graninger M,Kneehtclsdorfer M,et al.Acute effects of hy-perglycaemia on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soluble P-selectin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 in healthy volunteers-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double blind controlled study〔J〕.Thromb Res,2009;123(3):452-9.8周合冰,刘复强,闫树旭,等.恶性疾病患者凝血纤溶分子标志物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2):302-5.9王明山,王霄霞,潘景业,等.肺血栓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及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4):308-10.10陆晓华,程礼敏,李伟,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新认识及实验诊断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0):1229-31.〔2013-01-28收稿2013-03-04修回〕(编辑袁左鸣)·9553·黄坚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