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民航飞机客客梯车对接最大高度
雨棚客梯车对接标准
雨棚客梯车对接标准一、定义雨棚客梯车对接标准,是指外罩雨棚形式的空调和客梯的连接技术要求,以确保节能空调、雨棚以及客梯系统正常有效运行。
二、结构形式1、基础结构:客梯室外机和雨棚相互连接,结构应具有抗震性和耐久性,选用不锈钢SUS304材料,应置于客梯机房外部;2、雨棚尺寸:雨棚应铺设于客梯室外机上方,尺寸应与客梯室外机及支架尺寸相匹配;3、客梯室外机支架:客梯机室外机支架应钳压,安装时客梯室外机后端高度应与地面高度一致,室外机支架由不锈钢SUS304材料构成,通过螺栓固定;4、雨棚安装:客梯室外机和雨棚直接焊接,也可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5、客梯及支架连接:客梯室外机支架将紧靠地面安装,客梯尾端与支架联接由SUS304不锈钢制作,且应有足够的刚度与稳定性,防止发生倾斜等现象;6、连接管路:雨棚客梯车室外机与外部环境间连接管路应具有压力、阀门、过滤、膨胀管和密封件等元件,管径应能满足客梯室外机需求,安装时应考虑客梯设备尾端及现场安装的实际尺寸及形状,以保证正确的安装。
三、施工要求1、安装前检查:安装前应仔细检查雨棚客梯车和支架本身的抗震性,以及客梯室外机、雨棚及管路系统的结构及部件是否完整;2、安装:安装时支架前端扣板要安装在牢固的地基上,使客梯室外机和雨棚能够牢固的连接;3、维护:运行中要定期检查雨棚客梯车、客梯室外机、雨棚及管路系统的抗震性和耐久性,确保客梯安全运行,并及时更换到期的密封件;4、安全保护:雨棚客梯车室外机外部应采用安全保护装置,以防止由于客梯系统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插头短路或熔断而引起的电气安全隐患;5、细节处理:安装完成后,配件连接处和整个Setup立柱、雨棚材料和安装附件、雨棚客梯车室外机的安装位置应尽量光滑、结实,避免客梯系统的停止放行或破损等现象发生。
航空器地面服务设备靠机安全技术要求
编 号:AC-137-CA-2019-XX下发日期:201X 年XX 月XX 日航空器地面服务设备靠机安全技术要求咨询通告 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前言本技术要求依据《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CCAR-137CA-R3)编制,为安全靠机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和检测提供指导。
本技术要求包括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和技术要求,共四章。
下列条款参照相关标准有关条款编制:4.1 通用要求参照IATA AHM913《飞机地面服务设备基本安全要求》有关条款编制;4.2 旅客登机梯技术要求参照IATA AHM920《自行式伸缩式旅客登机梯技术规范》有关条款编制;4.3 行动不便旅客登机车技术要求参照IATA AHM921《行动不便旅客登机车技术规范》;4.4 旅客登机桥技术要求参照IATA AHM922《旅客登机桥与飞机对接基本要求》;4.5 集装货物装载机技术要求参照IATA AHM931《下舱集装箱/拖板装载机技术规范》、IATA AHM932《主舱集装箱/拖板装载机技术规范》有关条款编制;4.6 散装货物装载机技术要求参照IATA AHM925《自行式散装货物装载机技术规范》有关条款编制;4.7 航空食品车技术要求参照IATA AHM926《上舱食品车技术规范》和IATA AHM921《行动不便旅客登机车技术规范》有关条款编制,其中IATA AHM 926第4.3条与国内实际操作不符,未引用;4.8航空垃圾接收车技术要求参照GB/T 31029-2014《飞机垃圾接收车》有关条款编制。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本技术要求主要审核人:目录1 总则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及定义 (1)4 技术要求 (2)4.1 通用要求 (2)4.2 旅客登机梯 (4)4.3 行动不便旅客登机车 (4)4.4 旅客登机桥 (5)4.5集装货物装载机 (5)4.6 散装货物装载机 (5)4.7 航空食品车 (6)4.8 航空垃圾接收车 (6)1总则为进一步提高航空器地面服务设备靠机作业安全性,规范航空器地面服务设备靠机安全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和检测,依据《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CCAR-137CA-R3),制定本技术要求。
mht 6029-2014 旅客登机梯
mht 6029-2014 旅客登机梯ICS 49.100V 56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 6029—2014代替 MH/T 6029-2003旅客登机梯Passenger stairs2014-12-03发布 2015-03-01实施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MH/T 6029—2014目次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技术要求 ..................................................................... ..... 1 3.1 一般要求 ......................................................................1 3.2 安全要求 ......................................................................2 3.3 专用装置 ......................................................................4 3.4 稳定性 ..................................................................... ... 6 3.5 机动性能 ......................................................................6 3.6 驾驶室 ..................................................................... ... 7 3.7 结构安全系数 (7)3.8 液压系统 ......................................................................7 3.9 环保要求 ......................................................................7 3.10 环境要求 .....................................................................7 3.11 可靠性 ..................................................................... .. 8 4 试验方法 ..................................................................... ..... 8 4.1 一般要求 ......................................................................8 4.2 安全要求 ......................................................................9 4.3 专用装置 ......................................................................9 4.4 稳定性 ..................................................................... .. 10 4.5 机动性能 .....................................................................11 4.6 驾驶室 ..................................................................... .. 11 4.7 结构安全系数 (11)4.8 液压系统 .....................................................................12 4.9 环保要求 .....................................................................12 4.10 环境要求 ....................................................................12 4.11 可靠性试验 (13)5 检验规则 ..................................................................... .... 13 6 标牌、标志、使用说明书 ........................................................... 15 7 包装、运输及贮存 (15)附录A(规范性附录) 设计载荷....................................................... 17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梯身结构设计尺寸...............................................18 附录C(规范性附录) 续航能力试验工况 (19)IMH/T 6029—2014前言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大型客机连接楼梯车的原理
大型客机连接楼梯车的原理大型客机连接楼梯车的原理是通过一个可升降的机械设备将机舱门与楼梯车连接起来,以便旅客与机组人员可以方便地进出飞机。
该设备通常被称为飞机登机桥。
飞机登机桥由主体桥身、升降装置、伸缩装置以及连接机舱门的衔接装置等组成。
桥身是主要的支撑结构,一端连接机舱门,另一端与楼梯车的平台连接。
升降装置可以将桥身抬升或降低,以适应不同机型的机身高度。
伸缩装置则使桥身能够在水平方向上伸缩,以保持与机舱门的对齐。
衔接装置是用来连接飞机与登机桥的部分,通常使用可伸缩的延伸臂连接机舱门,确保机舱门与登机桥之间的密封性。
飞机登机桥的操作通常由地面服务人员控制。
在飞机停靠后,地面工作人员将飞机与登机桥对齐,并使用伸缩装置将登机桥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然后,使用升降装置将桥身抬升或降低,使其与机舱门高度相匹配。
接下来,将衔接装置延伸至机舱门,并使用密封装置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
此时,飞机与登机桥已经连接完成,旅客和机组人员可以安全地通过登机桥进出飞机。
使用飞机登机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提供了便利和安全的步行通道,旅客无需爬上或下机舱梯,也不需要在登机桥和机舱之间移动。
其次,登机桥能够在各个角度和高度调整,适应不同机型的机身高度和机舱门位置,提供了灵活性。
此外,登机桥还能保持机舱门与地面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外部环境对机舱内的影响,例如恶劣天气和噪音。
当飞机准备起飞或降落时,登机桥会与飞机分离。
地面服务人员将升降装置降低到最低位置,并伸缩桥身,使其移离机舱门。
然后,登机桥被移动到停靠区域的一侧,以便其他飞机的使用。
总之,大型客机连接楼梯车的原理是通过飞机登机桥来实现的。
该设备可以灵活地调整其高度和方向,以适应不同机型的机身高度和机舱门位置。
使用飞机登机桥可以提供方便、安全和舒适的登机和下机体验,保持机舱门与地面之间的密封性,是现代航空运输中重要的设备之一。
电梯尺寸规格标准
电梯尺寸规格标准一、电梯类型电梯类型通常根据其用途、建筑物的类型和设计等因素进行分类。
常见的电梯类型包括: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医用电梯、观光电梯等。
不同类型的电梯在尺寸规格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额定载重量额定载重量是指电梯能够承受的最大载重量。
在设计电梯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乘客数量等因素来确定额定载重量。
常见的额定载重量包括:250kg、320kg、400kg、630kg、1000kg等。
三、额定速度额定速度是指电梯在设计规定的条件下,能够安全平稳运行的最大速度。
通常,额定速度是根据电梯的用途和建筑物的设计要求来确定的。
常见的额定速度包括:1.0m/s、1.5m/s、1.75m/s、2.0m/s、2.5m/s等。
四、轿厢尺寸轿厢尺寸是指电梯内部空间的尺寸,包括宽度、深度和高度。
轿厢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和乘客人数等因素来确定。
常见的轿厢尺寸包括:1000mm×1200mm、1200mm×1400mm、1600mm×1800mm等。
五、开门尺寸开门尺寸是指电梯门的大小,包括宽度和高度。
开门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和乘客人数等因素来确定。
常见的开门尺寸包括:800mm×2000mm、800mm×2100mm、900mm×2100mm等。
六、井道尺寸井道尺寸是指电梯井的尺寸,包括宽度和深度。
井道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和电梯的型号等因素来确定。
常见的井道尺寸包括:1600mm×1800mm、2200mm×2500mm等。
七、顶层高度顶层高度是指电梯顶部到井道顶部的距离。
顶层高度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和电梯的型号等因素来确定。
常见的顶层高度包括:4500mm、5500mm等。
八、底坑深度底坑深度是指电梯底部到井道底部的距离。
底坑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和电梯的型号等因素来确定。
常见的底坑深度包括:1500mm、1800mm等。
1升降平台车技术规格书
1升降平台车技术规格书1.产品简介集装箱/集装板升降平台车是一种全液压转向、前桥驱动,行车气制动,行驶无级变速的自驱动车辆,该平台车的最大装卸重量为6.8吨,最大升降高度为3.5米,可满足国内机场现有的所有机型底舱集装箱、集装板货物装卸。
2.产品标准2.1 IATA AHM910 《飞机地面支持设备基本要求》2.2 IATA AHM913 《飞机地面支持设备基本安全要求》2.3 ISO6968(1994) 《宽体飞机腹舱集装箱、集装板升降平台车-性能要求》2.4 IATA AHM931 《宽体飞机腹舱集装箱、集装板升降平台车-性能要求》2.5 Q/WGT020-2004 《WG系列集装箱、集装板升降平台车》3.工作条件3.1 海拔高度:≤2000m3.2 环境温度:-40°C~+65°C3.3 风速:≤22m/s注:严寒地区对发动机需提出低温启动配置要求,高海拔地区对发动机动力提出特殊要求4.技术规格4.1 最大提升量:≧6800kg4.2 主平台4.2.1 提升速度:≧14m/min4.2.2 传送速度:≧18m/min4.2.3 最小高度:≧480mm4.2.4 最大高度:≦3600mm4.2.5 挡板内宽:2480mm4.3 桥平台4.3.1 提升速度:≧4m/min4.3.2 传送速度:≧18m/min4.3.3 最小高度:≧1799mm4.3.4 最大高度:≦3550mm4.4 外形尺寸(长×宽×高):≦8620×3700×30404.5 行驶性能4.5.1 最高行驶速度:≦11km/h4.5.2 制动距离(最高时速时):≦4m4.5.3 最小转弯半径:≦8.5m4.5.4 最大转向角:30°4.6 整备重量:≧15000kg4.7 装载量:一次可同时装载集装板(3175×2438)一个,集装箱(LD-3)两个。
客梯车
一、客梯车简介1.1 客梯车类别飞机客梯车(passenger loading steps)是供旅客上下飞机的、自行式阶梯结构的机场专用设备。
由汽车底盘,转动梯和升降梯构架,升降机构,伸缩平台,翻转尾梯,支撑等组成。
其中,梯子的基本设计尺寸如下:(单位:mm)1.2 国内外客梯车厂家1.2.1 国内: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海广泰”)由李光太先生创办于1991年,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是从事空港地面设备及专用装备研发与制造的专业公司。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公司现已形成了空港地面设备、消防装备、特种车辆和电力电子四大经营板块,另新兴军工产业、进出口、融资租赁等业务,公司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1.2.1.1 其生产的客梯车用作旅客上下飞机的专用机动设备,能为登机旅客提供最佳的安全和舒适度。
产品结构特点有:a.支撑跨度大,稳定性好;b.采用先进的液压技术,性能稳定,故障率低;c. 采用多套保护装置和应急措施,使用安全可靠;d. 平台结构灵活多样,全面满足与飞机舱门的方便对接;e. 结构磨擦处全部采用优质材料,外观质量好;f . 梯凳采用特制专用防滑铝型材,不但外形美观大方,而且防滑效果好。
现有型号:WGKT58型飞机客梯车;WGKT54型飞机客梯车;WGKT44型飞机客梯车。
1.2.1.2自制底盘客梯车产品结构特点:a. 变型灵活:底盘驱动可变换液力、静液、电动等驱动形式,符合环保要求;组合、把接式侧舷,容易变型;b. 对接性能良好:驾驶室前后宽幅玻璃窗,视野宽广;宽体上平台,或者伸缩前平台,方便对接;高度无级微调;c. 人机操作界面友好:液压转向、液压制动,操作轻便;电气控制集中在驾驶室仪表台,根据功能划区,易于操作和观察;阶梯踏板防滑性能好,梯级清楚,高度适宜;d. 维修性好:附件接近性好,日常检查、保养和维修方便;所有结构件、附件全部为模块化、标准化,易于检查、维修和更换。
2018137附件2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勤务车辆作业规范(2018年版)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勤务车辆作业规范(2018年版)一、目的为规范公司各类勤务车辆在民用航空器活动区的运行,确保勤务车辆为航空器安全、规范服务,特制定此规范。
该规范是公司制定各类勤务车辆培训、操作、作业等内容的基础。
二、适用范围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勤务车辆。
三、依据《勤务车辆停靠民用飞机的规范》MH/T3011.24-2006四、定义勤务车辆:为航空器提供各种勤务保障的所有机动车辆(包括各类民航/非民航的专用车辆)。
民用航空器:是指除用于执行军事、海关、警察飞行任务外的航空器(本规定中以下简称“飞机”)。
五、通则(一)勤务车辆分类1.根据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勤务车生产保障任务需要,现将勤务车分为A、B、C、D四类,具体如下:A类:加油车、有杆/无杆飞机牵引车、货物升降平台车、行李传送车、客梯车、残疾人升降车、飞机电源车、飞机空调车、飞机气源车;B类:机供品车、食品车、垃圾车、飞机清水车、飞机污水车、加餐车;C类:旅客摆渡车、要客车、机组车、接货舱单人员使用车、送飞行资料人员使用车、货物牵引车等其他保障车辆;D类:巡查车等。
2.A、B类车拥有较高级进入权,C、D类车不得影响A、B类车靠机作业操作。
(二)进港航班勤务车辆靠、撤机作业规定飞机进港停靠桥位完毕后,在确认航空器处于安全靠泊状态,即发动机关车、防撞灯关闭、轮挡设置完毕、航空器刹车松开后,机务展开双臂,对周围客梯车等勤务车辆做出允许靠机作业手势(竖大拇指)。
待机务做完该手势指令后,各类别勤务车辆根据机型不同,按照规定在指定靠机位置依次靠机,原则为:1.操作区域不冲突的勤务车可同时靠机作业;2.操作区域冲突的勤务车辆按照“先客后货”的要求,在正常情况下,以如下顺序靠机作业:(1)飞机电源车(如需);(2)客梯车/廊桥;(3)残疾人升降车(如需);(4)货物升降平台车/行李传送车;(5)机供品车;(6)食品车;(7)飞机污水车;(8)飞机清水车;(9)垃圾车等;当优先顺序勤务车辆未能及时到达现场时,次优先顺序车辆可视情及时靠机,无需等待。
客梯车安全使用手册
飞机客梯车安全使用手册客梯车操作程序为及时有效的在突发情况下正常保障航班,在每天的航班高峰期提前60分钟将客梯车驶入机坪,直至航班结束后将客梯车驶离机坪,按要求入库停放。
1、出车前检查车辆,确保车辆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2、按规定的车速和行驶路线将车辆停放在机坪规定的停车位置。
3、按照不同机型的要求调整好客梯车高度,关闭液压升降系统。
并将客梯车平台两侧扶手挡板固定在缩回位置。
4、在飞机停稳,关闭发动机,放好轮挡和航行灯关闭后。
客梯车以不超过5km/h速度进靠,当距飞机机身10m处停车,取下轮挡,指挥人员在梯身平台前拉紧手制动。
放好撑脚及尾梯,关闭发动机,取下轮挡,客梯车以不超过2km/h速度缓慢对接舱门。
缓冲胶管贴触飞1机身20—30 cm时停车(无升缩平台的车辆的缓冲胶管贴触机身时停车),放置好轮挡。
5、与舱门对接好之后将变速器置于空挡。
6、按下升缩平台按钮使平台前端至贴机身。
7、登梯检查确认梯身台阶牢固可靠,平台距舱门高度符合规定。
服务人员敲舱门开门。
先拉出平台右侧扶手挡板,后拉右侧扶手挡板,定位在距机身10cm处.8、通知服务人员可以下客.9、驾驶员不准离开车辆,并注意观察车辆高度与机舱门高度的变化,客梯车平台上,滞留旅客过多时,应提醒服务人员控制上客速度。
10、出站飞机在旅客登机完毕,服务人员发出指令后方准撤离。
进站飞机在旅客和机上工作人员下机,卫生打扫完毕,机务人员正常工作结束(飞机保障时用工作梯)后撤离。
2作业完成后操作程序。
1。
撤离前应登梯检查平台,缩回两侧手扶挡板,绕车一周检查确认安全后可进驾驶室准备撤离机械翻版式尾梯应收起)。
2.启动发动机,先收后升缩平台,后收回撑脚。
3.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以不超过5km/h速度缓慢倒车,收起轮挡,离开飞机5—10m后停车,将梯身高度降至最低位置,关闭液压升降控制开关,摘掉取力器。
4。
按规定路线和速度将车辆开回车库或规定的停车位置,拉紧手制动,将变速器至于空挡,关闭电源,司机离开时应拔下车钥匙,锁好车门。
机场特种车辆小科普
机场特种车辆小科普不知道大家在坐飞机的时候有木有注意过,停机坪上除了飞机还会有其他的一些车辆,而且看起来都好厉害的样子......那这些车子都是些什么车?有什么用?今天的内容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些机场上的“变形金刚”~摆渡车由于每一个机场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投入,每多设立一个停机位,也就意味着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考虑到机场的运营成本,很多机场都会选择将一部分飞机停留在远机位,然后通过机场摆渡车来完成乘客的运送。
机场摆渡车机场内摆渡车与道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由于其承担的是机场内部乘客的转运工作,所以,机场摆渡车的设计又有别于传统大巴。
摆渡车在设计上会尽量做大做宽,普遍宽度可以达到3米,长度近14米。
此外机场摆渡车为了更加快速的方便乘客上下,左右两侧也均设有车门。
机场摆渡车客梯车相信经常坐飞机的朋友对客梯车也一定不会陌生。
乘客上下飞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直接在候机楼与飞机之间建立的通道,方便成客上下飞机的登机桥。
另一种则是通过机场客梯车给飞机与乘客之间搭一个楼梯,乘客借助客梯车完成上下飞机。
客梯车虽然二者的功能都是满足乘客上下飞机,但由于登机廊桥的使用费用较高,以及受到机场候机楼的限制,所以很多情况下航空公司也会选择使用摆渡车来完成乘客的接送,然后再借助客梯车完成乘客上下飞机。
客梯车飞机客梯车属于机场专用车辆,是由汽车底盘改装而来的。
它由汽车底盘、转动梯和升降梯构架、升降机构、伸缩平台、翻转尾梯以及支撑结构等组成。
客梯车通过自身动力装置将登机梯升起,并与飞机出入口相结合,乘客便可直接由登机梯上下飞机。
无障碍升降车对于那些有行动障碍的旅客,比如残疾人旅客,他们无法通过客梯车自主登机,这时候就需要无障碍升降车来帮忙了。
无障碍升降车无障碍升降车可以直接与飞机对接,车内还贴心的安置了用于固定残疾人轮椅的设备,防止轮椅侧滑。
无障碍升降车此外,无障碍升降车还具备一系列安全保护特性及应急功能:如遇紧急情况关机停机时,或者是整车无电停机时,有手动应急系统和电动应急系统进行互补等功能,能有效保障人员、设备及飞机的安全。
八部客梯技术参数要求
八部客梯技术参数要求一、总体技术要求符合中国国家电梯标准GB7588-2003、GB/T10058、GB10060、GB50182及相关现行规范标准规定。
二、技术要求2.1电梯数量8台:备注:1.DT1.4.5.8电梯为消防兼无障碍电梯,八台客梯配备对重安全钳。
2.表中所提供的尺寸仅作参考,以现场实际测量数据为准。
3.无障碍电梯配置包括无障碍残疾人操作盘.镜子.语音报站.盲文按钮.安全扶手。
4. 电梯曳引机要求本品牌原装进口;门机系统、光幕原装进口。
5.DT1.4.5.8#井道左前方有200毫米*200毫米的柱子;DT2.3.6.7#井道右前方有200毫米*200毫米的柱子。
三、电梯标准配置3.1▲基本标配轿厢净高不小于2400MM,轿厢面积不小于2.20平方米3.2全电脑VVVF自动运行控制3.3控制操纵盘运行3.4消防功能3.5自动预定基站停靠3.6基站门锁3.7预留视频监控、广播电缆,带摄像监视功能3.8呼叫登记显示灯3.9厅外和轿厢位置指示3.10轿厢运行方向指示3.11轿厢到站指示,到站声音提醒3.12开关门时间自动调整3.13光幕和安全触板3.14轿厢内照明和风扇自动启停(预留空调安装位置)3.15自动泊梯开关3.16轿厢内通话装置3.17消防员操作运行,消防状态提醒显示3.18电梯检修运行方式3.19电梯机房环境检测3.20电梯故障报警功能3.21轿厢应急照明3.22五方对讲通话系统3.23超载指示及报警,超载不启动。
3.24轿厢自动称重装置3.25故障自动邻层停靠运行3.26开关门故障自动操作3.27起速、超速、失速保护3.28断绳保护3.29监控设备预留口3.30无障碍电梯按要求配置制作3.31关门保护3.32警铃3.33有无司机操作运行3.34火灾管制运行3.35层站运行控制开关3.36自动平层3.37后备供电功能3.38反指令和错误指令取消3.39开关门按钮相应指示3.40相反呼叫自动取消四、电梯系统要求要求提供中外知名电梯产品,质量上乘,采用最新的可靠微处理机技术,使电梯具有高运行效率和舒适平稳的驱动性能,具有节能和便于维修保养的故障诊断等系统。
通用民航机场对空管电梯的要求标准
通用民航机场对空管电梯的要求标准文档下载说明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通用民航机场对空管电梯的要求标准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通常是由相关的民航管理机构或国际航空组织制定和规定的。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空管电梯的安全、可靠性和适用性,以满足航空运营的需求,并为乘客和工作人员提供便利和保障。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一些主要方面。
1. 安全性要求。
空管电梯必须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安全、电气安全和防火安全。
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中国民航行业标准地面安全3011和管理规范3010车辆相关部分
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安全3011和管理规范3010MH/T 3011.3——2006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安全第3部分:民用航空器的牵引1 范围MH/T 3011的本部分规定了民用航空器(以下简称航空器)牵引的安全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航空器的牵引。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MH/T 3011的本部分。
2.1净距net clearance两物体最近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2.2复杂区域comPlex area无滑行线、小于安全距离和进出机库的区域。
2.3机坪ramp在陆地机场上划定的一块供航空器上下旅客、装卸货物或邮件、加油、停放或维修之用的场地。
2.4障碍物lmpediment位于供航空器地面活动的地区或突出于作为保护飞行中的航空器的规定面的、一切固定的(临时或永久的)和可动的物体,或这些物体的一部分。
2.5机坪滑行道ramp taxlway位于机坪上供航空器滑行穿过机坪的通道。
2.6机位滑行道parking area taxiwag机坪上只作为供航空器进人机位用的滑行道。
2.7机上人员onboard personnel牵引航空器时,在航空器上进行操作的机组人员或维修人员。
3 人员资格和设备要求3.1 牵引车的驾驶员应:—持有国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颁发的准许驾驶大型货车及以上车型的机动车辆驾驶证和该机场民航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颁发的“中国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驾驶证”及牵引车上岗证;——熟知牵引航空器的程序;——熟知所牵引航空器有关的技术要求(如维修手册中规定的航空器转弯角度、牵引速度、翼展、高度、转弯销等);——熟练掌握车内通信联络设备的使用;——熟知机场内的各种标志(指示灯、标志线)。
3.2 指挥员、机上人员和监护人员应具有维修人员上岗资格。
3.3 对牵引设备的要求如下:——牵引车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刹车性能良好;——车上应配置处于使用状态的对讲机和其他联络设备;——应有机场车辆通行证;——牵引车和牵引杆应符合所牵引航空器的要求;——应定期检修、保养牵引设备,并保存维修记录。
客梯车技能投搞资料
客梯车技能投搞资料一、技术要求1、技术资格能力1.1生产商具有成熟的设计、制造客梯车的能力,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能力。
1.2客梯车产品必须是2017年以后生产的,并具有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许可证》或者《民用机场专用设备审定合格证》。
2、技术参数2.1客梯车前平台地板升降范围:2400~4400mm。
2.2客梯平台宽>1700mm。
2.3台阶高度180——210mm。
2.4台阶深度>250mm。
2.5台阶宽度>1200mm。
2.6梯身最大水平夹角<40°。
2.7客梯车最小离地高度应不小于160mm。
2.8客梯车接近角不小于22°。
2.9客梯车离去角不小于10。
2.10客梯车作业噪音≤85dB。
2.11客梯车采用平行四边形原理,可根据飞机舱门高度进行无级调节。
主要应由梯蹬侧梁,梯蹬骨架、梯身侧板、面板及扶手组成,梯蹬侧梁前端与平台构架。
铰接,尾端与安装在辅车架后端的转动支承座铰接,梯身左右两侧为内侧板、外面板,中间为由防滑花纹铝板制成的梯蹬。
平台离地高度随梯身升降时与车架夹角变化而变化,但平台和梯蹬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3、基本要求3.1客梯车设计应易于旅客上下飞机,适用于A310、A319、A320、A321、B707、B727、B737、B757、B767、E190等系列机型,3.2平台两侧应设置活动弦板,当活动弦板完全收回时不防碍打开或关闭飞机舱门,活动弦板前端应与飞机外行轮廓大致相符,前端安装防撞胶筒。
3.3客梯车前平台与飞机接触的部位应设置防撞胶筒。
前平台前端可独立伸缩,。
并具有与飞机接触——定程度时锁止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