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整合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水生单细胞生物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从水中获得氧和养料,向水中排放代谢废物。如草履虫。

2、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5、血浆:指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6、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成分与血浆相近。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8、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9、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等。

10、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1、渗透压:

⑴、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⑵、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正比。

⑶、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⑸、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程度取决于肌体对水盐平衡的调节水平。

⑹、人的血浆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12、正常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

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一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

审核人:______

审批人: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

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有哪些,考生怎么记下哪些知识点?不知道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5、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6、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

正常的温度:37度

7、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8、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篇一: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

1、水生单细胞生物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从水中获得氧和养料,向水中排放代谢废物。如草履虫。

2、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5、血浆:指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6、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成分与血浆相近。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8、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9、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等。

10、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1、渗透压:

⑴、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⑵、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正比。

⑶、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⑸、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程度取决于肌体对水盐平衡的调节水平。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等

.三者关系:血浆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组织液淋巴

↑淋巴循环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水(90%),蛋白质(7%-9%),无机盐(1%),剩余部分为血液运输的物质,如各种营养物质(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成分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主要为Na+、Cl-。

37℃时,人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注意:渗透压即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

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大。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4、总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稳态调节机制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内环境稳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的液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判断方法:独来独往为淋巴;血浆沿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从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淋巴液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

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即溶液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37℃时,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物质:HCO3-、HPO42-:例NaHCO3/H2CO3和Na2HPO4/NaH2PO4

6.稳态: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四、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五、间接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系统。

六、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终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终版)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张)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3.细胞外液中三种主要成分的比较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 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考点:

1.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能与外界直接接触,故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2.细胞内的组分,如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3,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 和Cl-。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知识点1

植物激素调节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胚芽鞘的感光部位、生长素产生部位、生长素横向运输部位都是尖端,弯曲生长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伸长区。

3.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造成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于向光侧,因而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从而造成向光弯曲生长。

4.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5.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6.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7.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8.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

9.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那么可促进果实成熟。

10.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11.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知识点2

种群和群落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根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2.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植物及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标志重捕法。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主要包括生物基因、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三个大模块。下面就这三个大模块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一、生物基因

1. 遗传物质的结构与特点

DNA是遗传物质。DNA分子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和氮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尿嘧啶)。2. DNA的复制、转录与翻译

DNA复制是指DNA分子自我复制的过程,包括解旋、模板、合成等步骤。转录是指DNA信息被复制到RNA上的过程,

分为启动、链合成和终止三个步骤。翻译是指mRNA的信息

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包括抗密码、合成等步骤。

3. 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

基因是指DNA上的一个功能区域,编码着特定的蛋白质。

基因表达是指基因在生物体中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4. 遗传的基本模式

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是指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表现规律。显性遗传是指一种基因表达的现象在个体中可以显示出来的,而隐性遗传是指一种基因表达的现象在个体中不可以显示出来的。

5. 人类常见的遗传病和性(染色体)遗传

人类常见的遗传病有血红蛋白病、先天愚型、无铁性贫血等。性(染色体)遗传是指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了个体的性别,其中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

二、生物进化

1. 进化论的形成及其证据

进化论是指一种生物进化的学说。它包括了种的起源、物种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变化等。科学家通过化石、层序学、生态因素和生物地理分布等证据来证明进化论的存在。

2. 进化的基本模式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在繁殖中的优势。突变是指遗传信息的突然发生的永久改变。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生物是高中学习中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它涉及到生命的本质和各

种生物现象的理解。必修三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一本重要教材,其中

包含了许多核心知识点。本文将对高中生物必修三的知识进行总结,

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1.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1.1 遗传的基本概念

在进入遗传与进化的具体讨论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生物个体之间遗传信息的

传递和变异。遗传物质主要由DNA分子组成,DNA分子携带了生物

个体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遗传特征。

1.2 遗传的基本规律

在进行遗传研究时,我们需要了解遗传的一些基本规律,如孟德尔

遗传规律和分离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是指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

表现比隐性性状表现更为明显。而分离规律则是指在杂合状态下,两

种不同性状的基因能够独立地分离遗传到子代。

1.3 遗传的机制与过程

遗传的机制有两种,分别是单体遗传和等位基因遗传。单体遗传是

指通过一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而等位基因遗传则是指一个基因可能

存在多个等位基因,决定着一个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遗传的过程主要包括基因的表达和变异,其中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转录和翻译产生相应的蛋白质,而基因的变异则是指基因中的突变导致基因的序列发生变化。

2.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知识点总结

2.1 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生物技术是指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应用的技术体系。生物技术可以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大类。传统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育种技术,而现代生物技术则涉及到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前沿领域。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二、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高兴,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轴突+髓鞘=神经纤维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

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汇总)

生物的许多形态在生活中常有发现,有了兴趣我们才更喜欢去学习,在生活中,无论我们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身边都会有一些和生物相关的信息,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二、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高兴,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轴突+髓鞘=神经纤维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

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三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遗传与进化:

- 基因的分离定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分离定律的形成。

- 染色体遗传:介绍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遗传物质DNA的复制、重组和变异等。

- 人类遗传病:介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 进化与适应:介绍进化的基本理论,包括自然选择、群体遗传学和分子进化等。

2.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

- DNA技术的应用:包括限制性酶切、DNA电泳、PCR扩增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 基因工程:介绍基因克隆、基因转导等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 细胞工程:包括细胞培养、组织工程和干细胞技术等的原理和应用。

- 生物安全:介绍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防范措施。

3. 生物资源与保护:

-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原因和保护措施等。

- 自然保护区:介绍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建立和管理等。

- 生态系统的演替:介绍生态系统演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 生态系统的恢复:介绍生态系统的恢复原则、方法和作用。

4. 环境问题与人类发展:

- 水环境污染:介绍水环境污染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方法。

- 大气环境污染:介绍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危害和控制措施。

- 土壤污染与治理:介绍土壤污染的原因、危害和修复方法。

- 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上是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的生存环境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是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其中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调节机制包括神经-体液-免疫。消化、

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是与稳态相关的系统。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内环境稳态对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是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和突触小泡。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所以是单向传递。

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神经系统的中枢位于颅腔中的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最高司令部,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在突触传导过程中,信号从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因此传导速度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是高中生物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内容包括细胞分裂、遗传与变异、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将对生物必修三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科知识。

一、细胞的有性生殖方式

细胞是所有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有性细胞生殖是生物繁殖的一种重要方式。有性生殖的遗传基础是染色体。人类细胞中,每个体细胞都包含23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性染色体。女性

的性染色体为X型,男性为XY型。人类有性生殖的过程是由

精子与卵子结合而成的,这个过程称为受精。受精过程中,人类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会发生交换,这就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的结果是,每个后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遗传组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体型、性状等。

二、DNA的复制

DNA复制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DNA是遗传物质,包含了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所以它的复制是非常关键的。DNA分子是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的,其中一条被称为模板链,另一条被称为新合成链。DNA复制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解旋、复制、连接。首先,酶会解旋双链DNA分子,使模板链暴露出来。

然后,酶会在模板链上寻找相应的碱基配对并在新合成链上加入相应的碱基,从而形成两条新的DNA分子。最后,酶会使

两条新分子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DNA分子。通过DNA的复制,生物能够在细胞分裂、有性生殖等过程中传递遗传信息。

三、基因的表达

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突出体现,它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发育过程等一系列特征。基因的表达也是生物活动中的重要过程。在细胞内,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表达出来。转录是指将DNA中的信息转录为RNA分子的过程,翻译是指将RNA 分子中的信息翻译为蛋白质分子的过程。在转录过程中,RNA 聚合酶沿着DNA分子模板链上的基因依次复制RNA链。转录后的RNA链被称为信使RNA(mRNA),mRNA会进入细胞质中,在被核糖体扫描后翻译成蛋白质。在翻译过程中,RNA中的信息被读取并解码为一个个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肽键结合,最终形成蛋白质分子。基因的表达是生物体内诸多生化反应中的重要过程,决定了生物的生命功能。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知识分享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知识分享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知识分享高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

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

3

HPO

4

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C摆布(一般不超过1C)。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一般机体经由进程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举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

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猛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

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举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根蒂根基: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

2.细胞外液的成分:水、无机盐、蛋白质、各种营养物质(葡萄糖、乳酸、脂肪酸、脂肪)、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抗体。(细胞外液本质上为盐溶液;血浆比淋巴、组织液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血浆蛋白:细胞内环境成分 血红蛋白:细胞内液

3.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 + Cl -。(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

4.正常人的血浆呈近中性,pH7.35~7.45之间,缓冲物质:酸:H 2CO 3、NaH 2PO 4 碱:NaHCO 3、Na 2HPO 4

5.组织水肿(组织液增多)原因:①过敏(毛细血管扩张)②长期营养不良③肾炎④淋巴管堵塞

6.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稳态。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7.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8.稳态失调角度分析“空调病”病因:①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②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的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9.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内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含羞草叶子收缩:不是反射,应激性反应) 反射条件:①完整的反射弧②一定的刺激。(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靠两个神经元完成。)

2.反射弧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非条件反射:动物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性反射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体内以水为 基础的液体)

细胞外液(内环境)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细胞间隙液,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等(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区别: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 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毛细血管细胞: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细胞:淋巴、组织液、(血浆)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细胞内的物质不存在于细胞内环境)

外界环境:泪液、尿液、消化液

(肺泡、呼吸道与外界相通)

条件反射:后天生活中通过训练学习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4.神经系统

5.

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兴奋的传导分为:①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②细胞内的传递。 6.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7.①静息电位:细胞内K +的浓度高于膜外,细胞膜对K +有通透性(K +

通道蛋白打开,不是主动运输,

不需要能量。)造成K +

外流,外正内负

②动作电位: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 +的通透性增加,Na +

内流,内正外负。 (膜内:兴奋—未兴奋 膜外:未兴奋—兴奋 正电位:未兴奋。)

③恢复:K +—Na +泵:将多余的Na +排出,K +

吸收,恢复原浓度,逆浓度运输,为主动运输。 8.兴奋在神经纤维中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细胞间内的传导是单向的。兴奋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 9.兴奋的实质:膜电位的变化;传导:局部电流的形成;电流表指针一般偏转两次,两次相反。 过程:刺激—电位变化—电位差—局部电流

10.神经元轴突末梢多次分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突触:两个神经元细胞膜接触部位。

11.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互相联系,相互调控,位于脊髓的低级中神经

系统

中枢神 脑 经系统

脊髓 周围神 脑神经 经系统 脊神经 神经中枢:灰质: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 作用:调节人体某一项生理功能 白质:神经纤维聚集 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 树突 轴突 细胞体 神经元 突起 神经系统结构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功能: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传递过程: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引发新的神经冲动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单向传递: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不是蛋白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肾上腺素、氨基酸。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

①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控制生物钟 ②脑干:呼吸中枢 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④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⑤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

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12.人脑的功能: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

13.促胰液素的发现:斯他林和贝利斯:胰液的分泌是化学调节(小肠粘膜分泌激素:促胰液素)的结果 14.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腺)或分泌细胞分泌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5.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 外分泌腺: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消化液) 16.激素调节实例: (1)血糖平衡调节: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不是所有激素都有分级调节) 17.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正反馈:促进:血液凝固、排尿反射、分娩过程 负反馈:抑制:血糖平衡的调节

18.激素调节的特点: 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19.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20.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21.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低等生物只有体液调节;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磨碎 注射 血液循环运动 小肠黏膜+HCl 制成提取液 狗静脉 分泌胰液(消化液) 注入 HCl 血液 不分泌 胰岛B 细胞:胰岛素

胰岛A 细胞:胰高血糖素

胰岛 注:肌糖原不分解 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胰岛B 细胞 胰岛素 三促两抑

胰岛A 细胞 胰高血糖素 两促

血糖升

血糖降低

下丘脑某一区域 下丘脑某一区域 反馈调节、抑制释放 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细胞代谢 (TRH ) (受体) (TSH ) 大脑皮层 寒冷 负反馈

温度感受器 皮肤、内脏表面 温觉感受器(感到热) 冷觉感受器(感到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